在刚刚过去的那个夜晚见识到这只中国精锐师的战斗力之后,普拉特底气大增,他和粟裕一起来到了临
时指挥部,然后指着地图告诉粟裕。
从卡萨拉向东,就是克鲁峡谷,意大利有五个营据险而守,不过埃塞俄比亚抵抗武装告诉英军,有一条小
路可以绕到意军背后发起攻击,可以前后夹击,打败意军不成问题。
而在克鲁峡谷之后,就是战略要地克仑要塞,而翻过克仑要塞,就是红海沿海平原,换句话说,只要拿下
了克仑要塞,意大利在东非三十万大军就被彻底牵制住,别想进攻苏丹,更不要说苏伊士运河.......
粟裕整天地图不离手,,自然也研究过这个克仑要塞,他知道克仑要塞四周都是崇山峻岭,山峰林立,是
一个由天险构成的难以攻击的堡垒。
其主峰是多洛戈罗多克峰,海拔1300多米,在它的周围有金马仑岭,帆船峰,尖塔岭,小高岭等山峰,通向要塞的唯一通道是唐戈拉斯峡谷。
要想拿下这个要塞,要么是采用偷袭的办法,迅速通过峡谷,要么是攻下周边山峰,取得制高点后,居高临下,攻克要塞。
问题是意大利军队在克鲁峡谷有驻军,一旦克鲁峡谷遇袭,意军只要占据了周边山峰,偷袭肯定不成,只能一个个山峰硬啃过去,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微微沉吟了一下,粟裕问道,“克仑要塞有多少兵力?”
“包括克鲁峡谷在内,不过两个师的兵力,意大利一个师一把下辖两个步兵团,又一个炮兵团,总兵力不到12000人,也就是说两个师,也不过24000人!“
说到这里,普拉特笑着说道,“贵我两军虽然人数不够,但我们拿下卡萨拉太过突然,意大利毫无准备,我们迅速进攻,通过克鲁峡谷之后,直接袭击克伦要塞,就算拿不下来,也可以占据部分山峰,为接下来的要塞攻坚战做好准备!”
“这个要塞太过险要,不知道贵军可以抽调多少空军和重炮?”
普拉特有些为难,“这个吗?余,我也不瞒你,本土正在与德国人空战,在非洲的空军很少,重炮也不多,我手里有两个25磅炮营,还可以从肯尼亚空运四个25磅炮营,加起来有72门大口径火炮...…”
普拉特虽然口灿莲花,但一肚子鬼心思,他知道在克仑要塞驻防的是意军精锐,即便他调来四个炮营,也没那么容易攻下克仑要塞,更不要说,此时英国正在和德国进行不列颠空军,空军调不过来,意大利还占据着空中优势。
但普拉特就是想赌—把,成,自然是旷世奇功,他增加一颗星星理所应当;如果不成,即便多死一些人,
那也是中国人,普拉特一点都不心疼....
对面的粟裕久经沙场,通过这—占战对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有了一定的了解,他发现意大利军队的战斗欲
望很一般,甚至可以用薄弱来形容,更不可思议的是,坐拥三十万大军,意大利人跟个乌龟一样,被动挨打,根本没有主动攻击的想法,如此一来,完全可以各个击破。
普拉特虽然号称可以调集72门重炮,但用这么点数量的火炮,又没有空军掩护,进攻敌人防守的重点目标,风险太大,他作为志愿军司令员需要为数万将士负责,没有必胜的把握,不能干这样的蠢事。
不过中国志愿军第二师即将登陆,到了九月份第三师也将到达非洲,通过与英军的接触,他已经充分知道志愿军总体装备的不足。
但己方没有好武器,意大利人可以提供呀,意大利人既然可以贡献一个师的装备,那么就可以贡献两个、三个师乃至更多的装备。
只要在这段时间,再击败两三个意大利师,中国志愿军的装备就能勉强过关,还可以向国内输送不少物资,这一次缴获的近两百辆摩托车和卡车,他准备送回国,国内建设需要运输工具呀!
粟裕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把手从地图上慢慢移动,看到了阿特巴拉河下游的加拉巴特,这里有一只侵入的意大利军队,而从加拉巴特向东攻击埃塞俄比亚,就是冈达尔。
冈达尔是埃塞俄比亚重镇,从这里出发,向北有一条公路通向克仑,东南方向就是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向西可以进攻苏丹中部,所以意大利军队重兵把守......
志愿军完全可以先攻击克鲁峡谷,甚至于试探性的进攻克仑要塞,成功了,那当然好,彻底扭转战局;不成功,也可以把意大利军队的注意力吸引到克仑要塞,比如冈达尔一带的意大利军队,就有可能增援克仑要塞
等到意大利军队被调动,志愿军再虚晃一枪,利用己方掌握的机动性,偷偷得把部队调回来,从加拉巴特—带,偷袭冈达尔。
按照时间计算,第二师就应该到了,到时候集中三万之众,完全可以干掉冈达尔一带的意大利驻军,到时候解放军的装备不仅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还可以利用大量缴获,为进攻克仑要塞打下基础。
听完了粟裕的方案后,普拉特无话可说,中国人
的方案一环扣着—环,无可挑剔,普拉特不由得刮目相看,这个年轻人好厉害呀!
当然了,这个作战计划需要完善,比如如何诱骗意大利军队,又比如如何运输,隐藏战略意图,机动作战,需要细化之后,再向英军总司令韦维尔报告,不过兵贵神速,现在的重点是袭击克仑要塞。
两边的参谋长留下细化方案,粟裕则率部向东进攻,进攻克鲁峡谷,而这一次的进攻正如韦维尔预料的一般,擅长山地作战的志愿军在埃塞俄比亚抵抗武装的带路下,以一部精锐绕到了克鲁峡谷的对面。
这一次进攻跟预期的差不多,志愿军四天行军,三天作战,以一部吸引意军,以主力绕到意大利军队的后方,前后夹击,等到意大利军队发现后方出现了志愿军,迅速崩溃,大部被俘,一部分逃回设防最坚固的要塞、群山环绕的克仑镇。
等到志愿军向克仑镇进发时,发现意大利军队已经出现了要塞周边高地,并且用炸药把通向要塞的唯—通道唐戈拉斯峡谷中一条大路炸塌。
这下子麻烦了,要想拿下克仑镇只能硬啃,粟裕手下不过万余人,又没有重炮和飞机,攻坚自然不那么容易。而此次作战,在克鲁峡谷中的意大利军队五个精锐营抵抗意志相对较强,战后审判才发现,敌人一是觉得他们占据要点,完全可以肯定;二是有一些种族优越性,觉得投降志愿军有些丢人......
既然如此,粟裕自然不会冒险,他开始执行第二方案,此时方案也已经细化,报给了韦维尔,韦维尔先是对英苏丹军和志愿军在卡萨拉和克鲁峡谷的胜利表示祝贺,然后批准了声东击西的方案。
韦维尔同时下令将此前一连串英军装甲部队快速袭击中缴获的15门意军野炮,以及弹药等—大批用处不大的缴获物资送给志愿军,以加强志愿军的攻坚火力。
这样一来,志愿军在这一战表现出色后,就拥有了18门100mm以上大口径野炮,再加上火箭炮营,火力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普拉特能够看到的,韦维尔自然看得到,志愿军能打,能够牵制住意大利东非集团军,他就可以把肯尼亚的南非师调到埃及,发动对意大利北非集团军的进攻......
得到韦维尔批准后,普拉特和粟裕一方面在克鲁峡谷一带屯兵,并不断派出小股志愿军侦察,并袭击克仑要塞各山头,摸清楚意大利军的布置,一边则偷偷得把主力抽调回来,会同刚刚登陆的第二师,加上英军,形成了一个高达3万多人的战斗集团。
23集团军比较悲催,虽然没有和日军作战的经验,但该部作为当时云南唯一的重兵集团,备受战术水平极高的林彪重视,他手把手教授各师如何训练,所以该部除了作战经验稍微欠缺以外,训练水平事实上相当高
进入苏丹后,志愿军吃得好,睡得好,连续打了两场胜仗,士气高涨,训练水平也在战斗中,一步步发挥出来,从8月下旬开始,志愿军彻底打疯了。
先是老办法,通过夜袭和穿插,在加拉巴特如同旋风一样,迅速消灭了意军一个旅部和一个步兵团,歼敌四千多人,然后向东进攻,以一部围梅马特敌师部,佯攻一番,主力则前行五十公里,在冈达尔和梅马特之间的高原公路两侧设伏。
对于志愿军这一套战术,普拉特也大为吃惊,还可以这么玩?要是意大利军队不出来,你不是白折腾了?
粟裕笑着说道,“不出来,我们就回去吃下梅马特,然后直接进攻冈达尔周边地区,同时支援埃塞俄比亚的反意武装,我就不信意大利人能坐得住!”
“好手段!”
意军东非总司令奥斯塔公爵对墨索里尼站在德国人一边,一直不以为然,问项o进牛,--明可以和一战那样,两边卖好,干嘛那么着急?
但意大利人也不至于放弃辛苦经营好几年的埃塞俄比亚,要不然不仅仅墨索里尼那里没办法交代,国民那里也没办法交代。
连续栽跟头,意大利军士气低落,又在克仑要塞被骗了一把,无论如何也得打一仗,挽回点士气,不过怎么说,中国人的装备并不好,意大利还是知道的,胆量
还是有一些的!再说了,感人N+I-A上中o军,部队被围困,要是不互相支援,哪里还有未来?
而且欧洲占战场上,围点打援一-,心八JPl也没有怎么碰到过,所以意车王力二1从心nu3冈达尔出来......
英国人的电子设备相当先进,通过电子侦听,很快就发现意大利军队真得出来了!虽然意大利空军侦察了一番,意军炮兵又进行了一番火力侦察,不过解放军搞伏击的本领,非常了得,意军自然没什么发现!
等到意军主力进入伏击圈,解放军以少击重,拦头断尾,并集中炮火,一轮猛攻,面对端着刺刀,从山岗中冲下来的解放军,意军溃不成军,被切割成好几块,陆续投降,只用了一天多一点时间,就全歼了意军三个师,光意大利独有的100mm大炮就缴获了30多门.....
梅马特的意大利七千多守军闻讯后直接投降,到了8月31日,志愿军进达冈达前尔,冈达尔意军直接放弃了冈达尔逃跑,将无数物资白白送给了志愿军。
这一批物资数量巨大,不仅有七百多辆卡车,甚至还有各种工程机械!原来墨索里尼占领埃塞俄比亚之后
,开始了建设,修建了多条公路,以加强对埃塞俄比亚的控制,到现在各种建设还没有完,没想到战争爆发了
,这批工程机械都便宜了别人.....
提起这些时,普拉特满脸都是嘲笑,意大利人打仗不行,经营殖民地也不行,占领埃塞俄比亚好几年,只出不进,据说花了几十亿里拉,以至于意大利军队到现
在装备都不好.......
中国刚刚从半殖民地国家的悲惨命运中牛转过来,粟裕自然很不习惯普拉特满嘴的帝国主义嘴脸,不过他现在的心思,不在这些,他在意的那些卡车和工程机械,有了这些东西,国内完全多修一些水利呀!
按照事先的协议,这些卡车,工程机械自然归属中国志愿军,普拉特对志愿军的战斗力十分满意,自然不会毁诺,物资供应极其富裕的普拉特,从来都不在意这些东西。幸福无比的志愿军上下,立刻启动了相应运输...
至此,只用了二十天不到,志愿军三万不到,连战连捷,前后歼灭意大利军五个多师,歼灭俘虏意军六万多人,是志愿军自身的两倍还多,而志愿军自身伤亡不到3000人,踩着意大利面条,志愿军迅速成名。
此时的英国正限于德国人频繁的轰炸之中,中国志愿军的连续胜利,对英军来说,是一场难得的及时雨,英国发达的媒体大举报道,丘吉尔十分满意的给了韦维尔上将军衔,普拉特也搞到了一个中将,而粟裕等志愿军高级将领则获得了多枚勋章。
不仅仅英国媒体大肆报道,为了鼓舞国内士气,国内媒体也大为报道,在中央书记处的办公室,谷雨和毛泽东、周恩来三人正在聊天,两人都对意大利军队在非洲的奇葩表现感到不可思议,就这水平,还好意思做帝国主义?
“我看过意大利军队的编制,各种武器装备虽然比不上英德,但比日军还强,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水平?还有法国人...…”
说到这里,毛泽东同志甚至有些好奇,“谷雨同志,是德国人太强了?还是英法意太弱了?亦或我们..…”"
毛泽东同志没有说下去,但意思三人都懂,谷雨笑着说道,“是德国人太强!英法意的陆军发展有些没跟上时代,当然了,这也不奇怪,英国是海上大国,重点在海军!
而意大利北部多山,易于防守的地形,决定了意大利不会在陆军上投入太多,他们的海军要比陆军强不少,是世界第四大海军,英国的地中海舰队压力很大!
至于法国嘛?我的感觉是法国人不想再打一场损失无数年轻人的世界大战,既然战败了,那就干脆投降,投降虽然难看,但最起码人口损失会很少!
再说了,法国两边都有投注,英国有自由法国,德国那边有维希法国,不管未来谁赢,法国总可以活下去!”
毛泽东咦了一声,“有些意思,还可以这么做?”
“欧洲的规则和我们这边不一样,即便投降了,也不至于亡国灭种!纳粹德国给法国的条件虽然极其苛刻,但没有强行掠夺法国的技术人员和工业设备,只是进行一些物资上的掠夺!
法国工业还在,本身底子又雄厚,熬一熬总能过去!等到战后,法国还是一等一的大国,强国,我们不可小视!”
听到这里,周恩来同志微微皱眉,“那我们在越南的动作,会不会与法国闹僵....…”"
毛泽东同志不以为然,“我们的陆军也不弱嘛,没啥子好担心的,法国人上来,我们完全可以打回去!”
“我也知道,我们的陆军现在不差,要不然英国人也不会提出,让我们增派志愿军,并向德国宣战!但法国毕竟有强大的海军、空军!”
“我早就说过,法国人的根本之地在非洲,不在远东,他们更多的是求财,既然是求财,那就好商量了,大家可以好好谈━谈嘛!据说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很不待见戴高乐,他对我们是有所求的,这就有谈判的空间!
我们可以把西贡为中心的南越还给他们,远东小巴黎,我们本来就不准备要,与其交给越南的那些民族主义者,还不如给法国人,他们爱殖民到什么时候,都可以!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
办公室内立刻沉默了,天过土问心aL大-,“谷书记,此举不太符合我们的政治立场呀,必须有一
个说得出口的理由!“
“同志们,从国家利益上说,我们巩固天南需要时间
不适合独立,让法国人多w一-'M--人
至于政治立场,我们开没司世元八弗一不刚刚独立的农业国,能让柬埔寨提前独立已经是费了不
少力,我们不可能为了南越,把法国人得罪透了!”
毛泽东同志微微点点头,“世界殖民体系建立至今,已经有数百年历史,崩溃也要一步步来的!这个理由拿出来,也可以说得过去!”
见毛泽东同志赞同,谷雨很满意,“现仕有术,上化的难度比我们想象得大得多,必须有一块稳定的粮食
供应基地,以保证迅猛增加的城市人口需求!这一块我们没有选择,我们可以赶一次城市人口,总不能赶第二次吧!”
毛泽东同志点点头,“不能对外想办法,只能对内掠夺,而粮食问题又关系国家根本,我们总不能学习苏俄同志吧!他们一五计划,在乌兰克搞出的种种,太简单粗暴了,是个大地雷,迟早会爆炸!“
“老毛的眼光就是敏锐,我也是这么看的!“夸奖了一句毛泽东同志后,谷雨笑着说道,“恩来同志,有了充裕的粮食供应,你负责的统战工作也好做一些!”
周恩来同志能说什么,也只能点点头,在谷雨决意拿下天南后,中国能做的选择只能是压制南越,不让他们太早独立,即便独立,他们也必须承认天南是中国必不可分的领土,以杜绝任何可能的麻烦,到了这一步,即便结仇,也只能这么干了!
周恩来同志以前对谷雨这么干多少有些想法的,不过这两年共产党工业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尤其是谷雨强迫大批城市人口下乡,党内高层都已经意识到,拿下天南有其必要性。
天南一旦拿下,红河平原和沿海平原可以开垦的耕地总数高达三千万亩,而且都是一年两熟、三熟的好地,即便每亩地可以提供五百斤的剩余粮食,这就是150亿斤,这相当于四川每年粮食输出量的四倍,有了天南,国家现在的粮食缺口不仅可以弥补,甚至还可以对外出口粮食,好处实在太大了!
而一旦控制天南,粮食产量巨大的湄公河下游事实上处在中国直接的军事威胁中,按照谷雨的计划,未来柬埔寨独立后,未来的战败国泰国会将掠夺的大批柬埔寨领土归还给柬埔寨。
而为了压制南越的发展,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会利用战争的机会,将过去三百年南越掠夺的一部分柬埔寨领土,归还给柬埔寨,这一招意义深远。
既是给湄公河下游三国挖雷,让他们相互之间矛盾重重,没办法联合对付中国在中南半岛的扩张,而单独对付任何一个国家,中国有绝对的把握,即便有美苏的支持,中国也毫不畏惧。
同时三国中唯一获益,但实力相对最为弱小的柬埔寨,要想长期生存下去,只能靠拢中国,作为扶持柬埔寨扩张领土的交换条件,中柬两国将签署三份协议,一份是中柬军事互助协议,一份金融上的货币互换,和一份长期的中国粮食进口协议。
通过两国货币互换,柬埔寨可以拿着中国的人民币购入中国的各种工业品,或者用中国的货币搞各种建设﹔而中国则拿着柬埔寨的货币,从柬埔寨手里购入粮食,而每年购入的粮食数量必须得到保证。
如此一来,中国工业化所需要的大批粮食,就可以得到保证,甚至还可以获得一个工业市场,虽然规模不大,但好歹也是一个工业品市场。
要么是饿中国人民的肚子,要么是占领天南,从柬埔寨手里搞来大批粮食,总要选一样的,谷雨选择了后者,周恩来同志实在没办法说他不对,他不是那种人......
他现在能够想到的办法就是,对柬埔寨人民好一点,保证货币互换协议的公平公正,只有互惠互利,中柬两国才能长期友好,才不会被帝国主义钻空子,而这一点,也得到了谷雨和毛泽东两同志的认可司......
再联系上谷雨对未来朝鲜准备采取的各项合作政策,周恩来同志也充分认识到了谷雨在外交上的厉害之处,其谋算之深远,手段之老辣,让人叹为观止。
而此时此刻,谷雨的天南战略已经完成了最重要的一半,中日两国的军队在谅山激战了一周之后,看到解放军西线兵团沿着铁路一路前进,日军担心后路被抄,只能向南退守河内,解放军稳扎稳打,与日军沿着红河对峙。
此时解放军已经完全了控制越北山区,并控制了红河平原的大部分地区,日军已经被压缩在越北山西、河内、海防一线,到了这一步,大局已定的解放军并不着急进攻,而是准备先建立起巩固的根据地,首先从土改和扫盲开始...….
此次进攻缴获的各种粮食不少,越北也有相当数量的矿山,煤矿铁矿质量都较高,根据计划,这些优质的铁矿石将优先运到昆明,加快昆钢的建设。
此时已经获得的相关收益,已经超过了此战的消耗,现在是九月,越南的秋收就要开始了,再加上土改,又有增加一大批粮食,到时候国内正在启动的各项缓和措施,自然可以更方便执行了,好处太多了。
所以周恩来同志笑了笑,“天南的秋收就要开始了,既然这一季的粮食可以宽裕一些,我们正在进行的各项缓和政策,要不要放松一些,让一些人回城...…"
谷雨拿出一支烟,又拿出一盒火柴,擦着了火柴,想了想,又吹了一口气,吹灭了火焰,这才摇摇头说道,“都回城了,农村教育怎么办?
老毛,恩来同志,我们的根本在农村,只有农村教育上来了,我党的领导地位才能真正巩固!要是未来各个大学的毕业生,还是那帮人的子孙后代,你们睡不睡得着我不知道,我是睡不着的!”
毛泽东同志摇摇头,“我也睡不着呀!”
周恩来同志叹了一口气,“美国一个,英国一个,南洋一个,国内一个,如此狡兔四窟,我哪里睡不着?但
我们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呀!
一些华侨对我们现在的一些做法很不满意,现在日本人快南下了,他们是没办法了,只能增加国内投资;但战争总会结束,未来他们会怎么选择,需要打一个问号的!”
“在我们自己的人真正成长起来前,必须压制一些人!“谷雨很坚定的说道,“恩来同志,我们虽然需要大量的华侨投资,加快工业建设,但不能为了一些钱,枉顾根本!”
微微顿了顿,“老毛,老周,要想让华侨投资进来,除了我们要创造条件以外,还有一个办法,只是我一直不太想用,若是南洋华侨不识趣,那我也没办法...…”
3
“什么办法?”
“在我国完成原始积累前,南年绝个能人T·李、吴两人互相看了一眼,毛泽东同志微微点点头
,“日本人在南洋拉拢当地土著,不断杀害华侨,就算日本人失败了,土著也不会安分!等到战后,南洋本来就不会太平,我们顺水推舟做一些事情,还是可以的!”
周恩来默默得点点头,还是那句话,到一’必须以国家利益为重,谁也没有选择,他是中国的抗日
联合政府副主席,屁股不可能,也绝不会歪的!
在天南的问题上达成一致后,周恩来同志想了想,笑着转移话题,“英国人要求我们增兵,还希望我们对德意宣战,这一次拿出来的条件,非常好!不愧是老牌帝国,家底就是厚!”
毛泽东同志摇摇头,“可以增兵,不可以宣战,如果宣战,英国也需对日宣战,这是我们早就定下来的宣战前提条件!”
听到这里,周恩来同志微微叹了一口气,“现在我真正头疼的是,苏德一旦战起,我们要不要对德宣战?苏俄同志与日本的关系.......亨哼!”
“苏俄不对日本宣战,我们不对德国宣战,必须对等!“说到这里,谷雨笑着说道,“当然了,不宣战,并不代表不合作,我们和苏俄的工业联营还是可以做的!志愿军也是可以派的!慢慢谈就是!”
“还是志愿军好一些,若是真宣战了,英国人未必大方给我们那么多东西了!英国人如此,苏俄同志,嘿嘿,我看也好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