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美国陆军作战处长乔治马歇尔准将刚刚接到命令,罗斯福总统要见他,马歇尔准将穿上军装,对着镜子收拾了一番,这是他第一次正式蒙总统召见,必须表现得体面一些。
马歇尔将军来到白宫,按照白宫侍者的指示来到了总统的办公室,罗斯福总统的办公室已经打开了,总统坐在轮椅上微笑着看着他。
这一年是美国大选年,虽然罗斯福赢定了,但该有的宣传造势他还是要做,常常不在白宫,所以这一次马歇尔能够在白宫见到总统,可谓相当难得,由此可见罗斯福对这一次会面的重视程度。
罗斯福总统伸出了手,“乔治马歇尔将军,很高兴认识您,您最近的表现我听说了,非常出色,感谢您为合众国做出的杰出贡献!”
马歇尔敬了一个标准军礼,“为合众国效力是职下的荣耀!”
敬礼完毕后,马歇尔弯下了腰,与总统握了握手,然后按照总统的指示坐了下来,罗斯福开口说道,“将军,缅甸战争还会继续下去吗?”
“总统先生,缅甸已无大的战事!”
罗斯福微微侧头,“理由?”
“总统先生,英军这一次的失败太过惨重,已经超过了不列颠政府能够承受的范围,他们现在期待的就是体面的结束缅甸战事。”
“我们的英国表弟,损失真得那么大吗?”
“根据我们派驻的军事观察员汇报,至少有三千名英国士兵死于共产党军队最近的反攻,包括两位师长在内一万四千多名英军以及传教士、记者等被俘虏,另外还有一万八千多名来自于各殖民地的土著军人被俘虏。
据估计,被困的英国陆军第48师只剩下不到一半的兵力,也没有可靠的陆上增援,只能依赖空军补给,但缅甸正处在雨季,皇家空军出动的频次并不高……”
“也就是说,这只骄傲的英军师很快就要投降?”
“从军事上说,英军第48师已经处于覆灭的边缘,但中国共产党并没有继续进攻第48师,他们甚至还派出俘虏向第48师师长韦维尔将军提出了一个建议,可以用坦克或者火炮交换面包和药品!韦维尔将军虽然没有同意,但并没有阻止饥饿的部下进行交易!”
罗斯福微微摇头,有些怜悯的说道,“可怜的英国将军,他为什么不投降?”
“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英国人,都不希望韦维尔将军投降!英国政府并不希望这样一只具有悠久历史的师团被彻底消灭,他们没办法向国民交代;
而中国人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把48师残部当成了谈判的筹码,希望可以借此让英国政府做出更大的让步!
既然双方都有谈判的意图,而英国政府在战败之后,也一直没有增兵,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正式开始谈判,英国政府必将承认缅甸事实独立,最起码缅甸也会成为一个自治领,如同澳大利亚、加拿大一样!”
“中国人的处理非常巧妙!”罗斯福总统听完,赞赏的点点头,想了想,继续夸奖道,“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获得了一次伟大的胜利,令人震惊!”
马歇尔将军点点头,“中国军队的表现确实值得尊重!”
罗斯福见马歇尔将军对政治很有理解,更加欣赏,所以并没有局限于军事问题,而是继续问道,“将军,以您对中国人的了解,如果,我说的是如果,如果我们给予中国人更多的援助,他们愿意打到印度本土吗?”
马歇尔想了想,摇摇头,“总统先生,缅甸和印度不同,英国人可以放弃缅甸,但绝不可能放弃印度,这一点合众国知道,中国人同样知道!”
罗斯福点点头,这在他的意料之中,除非美国公开表态对中国人的支持,并提供大量的武器装备,很明显秉持着孤立主义立场的美国不可能这么做,而中国自然也不可能彻底得罪大英帝国。
马歇尔将军微微沉吟,然后继续说道,“据我所知,中国人发动缅甸战争,更多的是为了即将到来的对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最高指挥官柳告诉我,中国没有像样的海军,为了在战时,不被日本海军全面封锁沿海地区,中国必须在印度洋拥有一条运输线,保证各种物资设备的输入!”
“中国共产党并不相信英国人,所以他们选择进攻缅甸,促成缅甸的独立?”
“是的,这是他们冒险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而事实证明,他们的冒险很成功,有了合众国的支持,大英帝国不得不接受一场痛彻心扉的失败!”
罗斯福总统微微皱眉,不过他很快就舒展了眉头,“看来中日两国的全面战争已经不可避免,将军,您认为谁会成为胜利者?”
“中国没有一只像样的海军,而控制中国沿海的南京政府在战场上的表现又非常糟糕,一旦战争爆发,中国沿海很可能会被日本所占领。
但中国共产党的战斗意志非常顽强,缅甸战事也证明了他们可以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再加上中国拥有数之不尽的人力,他们不可能屈服。
除非日本主动舍弃庞大的在华利益,但这根本不可能,所以战争必然会长期化,而一旦长期化,最终的胜利者毫无疑问,必然是中国共产党!”
“将军,您不要忘了,日本是一个可以制造战列舰的工业国!”
“中国共产党已经模仿苏俄启动了快速工业化,而中国庞大的国土之下,埋藏着无数资源,足以满足中日战争的需要。
等到中国共产党拥有武装几百万陆军的能力,日本只能选择退出中国,他们支撑不起漫长的消耗战!
事实上,即便日本不进攻中国,等到中国共产党完成准备,他们也会主动发动对日战争,正如总统先生,您所说的,这场中日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不,应该说从1931年开始,已经发生了!”
罗斯福点点头,他轻轻推动轮椅,马歇尔紧随其后,这个时候罗斯福说话了,“日本帝国不可能在拥有一支强大海军的同时,还支撑起一支可以抗衡中国的庞大陆军,他们的财政根本做不到!”
做出了这个判断之后,罗斯福接着说道,“将军,您了解中国,也与日本有一定的接触,您觉得未来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人会不会主动放弃海军的发展,做出比华盛顿体系更多的让步!”
马歇尔将军想了想摇摇头,“总统先生,日本在在大规模扩充陆军的同时,也退出了华盛顿条约,启动了大规模的造舰计划!”
罗斯福微微颔首,“但这不可持久,他们迟早需要做出选择!”
马歇尔微微考虑了一下,“总统先生,日本人事实上也可以不用选择,甚至于还会加强海军,既然英国人已经虚弱到让缅甸独立,当然也可以让马来亚独立,同样的,荷属东印度群岛也可以独立,而要做到这些,都需要一只强大的海军。
而日本国内的局势比较复杂,亟待通过对外扩张,缓解国内的激烈矛盾,如果在中国占不到足够的便宜,他们南下的可能性远大于北大……”
听完了马歇尔将军的分析,罗斯福总统眉头紧锁,此时,他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将军,您真得认为,日本人敢于挑衅大英帝国,乃至于合众国?”
“总统先生,满洲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但并没有日本工业发展必须的石油、橡胶等战略物资,也没有远东贸易的枢纽马六甲!日本人很可能已经开始了准备,他们对中国海南岛的进攻就是明显的证明……”
微微顿了顿,马歇尔又分析了日本对美国的轻视和赌博心理,“合众国虽然拥有强大的工业资源,但并没有一只具有说服力的陆军,即便是海军,也需要首先应对大西洋,在太平洋的海军和陆军力量都远远不如日本帝国。
日本人目光一向短浅,非常贪婪,又重视眼前利益,他们对合众国的轻视由来已久,要不然上个世纪末,他们不会和合众国争夺夏威夷!
加之日本人一向敢于赌博,自明治维新之后,先后挑战了清王朝、沙皇俄国、德意志第二帝国,都取得了胜利,而每一个敌人都远比日本强大,既然他们可以连续赌博几次胜利,他们为什么不接着赌博呢?
最熟悉和了解日本人的中国共产党应该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如果不是顾忌日本可能南下,他们完全可以通过法属越南完成进口,根本没有必要进攻缅甸!
听到这里,罗斯福总统已经完全明白过来,“中国共产党在缅甸捅穿了英国的虚弱,他们同样希望日本人南下,不,应该说,他们在想法设法驱使日本人南下,以此减轻中国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中国人的愿望,也是苏俄的愿望!”
罗斯福总统沉着脸,他已经被马歇尔将军说服,至少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而且很大,谁也挡不住日本人可能的发疯,
“合众国不需要战争,至少不能太早介入战争,现在日本人还不能南下,要让日本人和中国共产党打起来,打得越激烈越好!”
说到这里,罗斯福总统盯着马歇尔将军问道,“将军,您觉得应该怎么做?”
“只要合众国给予中国更多的优惠条件,扩大与共产党的贸易,就可以到达目的!发生在北平的中日丰台冲突就是明显的证明!
总统先生,合众国现在缺乏足够的市场,只要是贸易的机会,都不应该放过!苏俄能够提供给中国共产党的,合众国同样可以提供,而且更多、更好、技术更先进,这也有利于分化中苏两国的特殊关系……”
“VeryGood!”罗斯福总统非常满意,马歇尔表现出来的国际视野和大局观,让他十分欣赏,这真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平庸的陆军参谋长下面竟然拥有这样一位出色的作战处长,怪不得潘兴将军会那么器重,并多次推荐他!
在一番交谈之后,马歇尔将军慢慢走出了白宫,这位身材高大,不苟言笑的将军脑海中慢慢想起了一封信,一封很奇怪的来信。
就在马歇尔回到美国之际,他的兄长找到了他,同时带来了一张两万美元的支票。兄长告诉马歇尔,马歇尔家族拥有股份的钢铁厂获得了一份来自于中国的大订单。
中国人昨天告诉他,这份订单马歇尔将军起到了重要作用,希望他可以给予一定的汇报,同时还委托他将一封中文信亲手交给马歇尔,不能通过他人之手。
马歇尔并没有收下支票,但对来信十分好奇,他迅速打开了这封信,这封信的书写者自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谷。
谷在信中,先是高度夸奖了一番马歇尔将军,认为他有着非同一般的领导才干,未来必将在美国军界和政界起到关键作用,所以他认为有必要向马歇尔将军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内外理念,以避免未来两国之间,存在不必要的误解。
谷告诉马歇尔,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未来一定会想法设法驱逐日本人,并通过武力或武力保障下的谈判等方式,消灭南京国民政府和各个地方军阀,以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
对于正在进行的和谈,谷并不是非常看好,他认为日本人和国民党政府基于一致的反共立场,很可能会联合进攻共产党,但即便如此,谷还是坚信中国共产党会获得最终的胜利,信中还引用了大量数据,进行了一番很有说服力的分析。
谷告诉马歇尔,在获得国家统一后,中国共产党将向世界顶尖大国美苏德等国学习,推行一种混合经济模式。
除效仿苏俄,发展国有经济以外,也将效仿美国,长期保护和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以刺激国有经济,拥有较高的经济效率;
除推行计划经济,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规划以外,还将效仿美国的罗斯福行政,通过国家行为刺激经济发展,同时继续保留市场经济,用于弥补计划经济对需求端反应的滞后……
而在政治上,未来的中国政权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以外,还将容忍其他党派的存在,并给予他们一定的议会席位,让他们充分发挥影响力,虽然不是两党制或者多党制,但这样做既符合中国两千年以来的大一统文化,又体现了民主精神。
在对外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政权,愿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保持长期友好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希望美国可以增加对中国的技术和设备出口,并在中国增加直接和间接投资,在中国实现一定的工业化,以有效的平衡拥有庞大海军的日本帝国。
谷在来信中,抱怨了一番日本人,认为他们的野心非常大,他们不仅仅要侵略中国,还想着侵略菲律宾和东南亚的英荷殖民地,希望马歇尔可以警告美国政府,不要出口给日本过多的战争资源,防止引火烧身。
在对日本南下的研判中,谷仔细分析了日本国内的复杂形势,认为日本国内矛盾日益激化,他们必须选择对外扩张以输出矛盾。
而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崛起,日本已无可能鲸吞中国,他们未来更可能侵略南洋,而不是北上苏俄,寒冷的西伯利亚提供不了日本所需要的各种资源……
谷还提到了缅甸,表示中国共产党对缅甸并无任何政治野心,更无意在缅甸建立共产主义政权,他还进行了一番分析,认为这样做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因为缅甸华侨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不仅仅在缅甸如此,在朝鲜,在南洋,在越南,谷都认为,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出现一个共产主义政权,都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这封信最有意思的是最后一部分,可以提到了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关系,谷认为,中国共产党人首先是中国人,然后是共产党人,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对未来的选择,只会以国家利益为先。
他希望美国从国家利益,而不是意识形态出发,妥善的解决东亚问题,他希望两国在缅甸的友好合作,可以继续下去……
看完这封信,马歇尔多少有些懵逼,此时的他不过是一名陆军准将,只能算作美国陆军的高层将领,而众所周知的是,美国陆军的江湖地位远不如美国海军,他甚至连罗斯福总统都没有正儿八经的谈过话。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会给他写这样一封信,还会照顾他的家族生意?难不成对方真得认为他会成为美国的核心层,这也太荒诞了。
马歇尔真心不是很理解,但再不理解,他也不可能拒绝他的兄长获得合理合法的经济收益,受到大萧条影响的同样还有马歇尔家族……
这段时间,为了研判远东发生的战争,马歇尔多次研读这封信,越研读,越觉得这封信的分析写得很有道理,以至于逐渐被这封信所说服。
虽然他不确定这封信是不是谷写得,但却符合中国共产党的种种做法,今天向总统汇报时,马歇尔将军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受到了这封信不少的影响,比如他对日本南下的分析,又比如支持加强与中国共产党的经贸往来……
至于中国共产党未来的做法,马歇尔将军很难判断,不过有一点很明确,中国共产党和苏俄存在着明显差异,有着不少的地缘矛盾,中国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这就足够了,合众国可以进行适当的分化……
事实上,这封显得有些唐突的信,虽然用的是谷雨的名义,但书写者确实不是谷雨,不过核心内容却完全符合谷雨的未来意图,说是他写得,也不为过。
这封信不仅仅给马歇尔将军写了一封,类似的内容也给了艾奇逊一份,因为他知道这两人未来会成为杜鲁门时代最顶尖的美国政要,现在增进一些了解和接触,未来就可以起到大作用。
就算历史发生了变化,未来两人未来的发展不怎么样,也没什么,这些信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现在留一颗种子比什么都重要,这才是谷雨的目的。
谷雨并不在意他书写的这些,会被苏俄知道,就算知道了又如何,难不成苏俄不知道中国共产党对他们的种种不满吗?难不成他们不知道共产党的经济、政治和外交政策与他们有显著不同吗?
很多时候,一个国家长期的内外政策都是阳谋,根本不担心被别的国家知道,有时候甚至巴不得被他国知道,这样会减少外交上的误判。
在谷雨看来,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强大,东北亚和东南亚形势将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他不担心东北亚问题。
未来只要太平洋战争爆发,获得中国战场的制空权,共产党军队就有能力,全取朝鲜半岛,登陆日本希望也非常大,就算在朝鲜死伤几百万,他也要做到这一点,一劳永逸的彻底解决东北亚问题,这关系到国家的根本,必须拼命。
他真正头疼的是东南亚,二战之后的美帝实在太强大了,偏偏国际政治上又不是很成熟,在外交问题上,过于纠缠于意识形态的冲突,在东南亚和中南半岛搞什么反共堡垒,这对中国未来在东南亚的开拓是巨大的麻烦。
他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让美国人知道,中国与苏俄不同,在东南亚问题上,中国是穿鞋的,不是光脚的,中国根本无意在东南亚输出革命。
甚至于中美两国还处在同一立场,完全可以一起收拾苏俄扶持起来的势力,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什么都是可以谈得嘛!
唉,碰到这种力气贼大,谁也惹不起的二愣子,谷雨也不知道能不能说服成功,真是头疼得很!他甚至也做好了不成功的准备,他在脑海中模拟出了不少预案,但不管哪一条,都有一个基本点。
他绝不会为了东南亚与美国闹翻,更不会和美国正面PK,就算美国驻军中南半岛,美国大兵跑到中国边境天天巡逻,他都可以忍。
前世建国后遇到的种种问题,跟被美帝封锁有很大的关系,前世是没办法,但这一世他是有办法回避的。
说到底中南半岛不是朝鲜,影响不了根本,能占到便宜当然好,占不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缩回去慢慢发展,未来机会多的是,着急什么。
只要不和美国彻底闹翻,能够长期保持经贸联系,中国的工业化难度就将减轻很多,没理由欧美可以卖老毛子设备,不卖中国设备呀,只要能搞来钱,天下无人不通共迟早会出现的……
当然了,现在他还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在未来十年内建立一条战略隔离带,避免和美国脸贴脸的局面,缅甸基本上已经成功了,接下来就轮到法属越南了,当然这又是另外一套玩法,现在还不是时候。
另外缅甸的事情完了,也要在别的西藏和新疆问题上找英国人的茬,必须让美国人知道,中国人和英国人纠缠下去的决心,以此坚定美国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
带着这样的考虑,谷雨再一次见到了美国驻共产党代表乔治,就即将开始的缅甸谈判阐述了共产党方面的意图,以协调立场。
共产党中央书记周恩来将代表共产党,出席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缅甸问题谈判,中国对缅甸谈判的基本要求很简单,就五条。
一、缅甸必须事实独立,英国军警必须退出缅甸,是成立拥有高度自治权的自治领,还是完全独立,由缅甸联邦政府和大英帝国谈判,中国不干预;
二、江心坡、胡冈谷地、八莫等地被清朝割让的故土需回归中国,大金沙江为国际水域,中国船只可以利用大金沙江出入印度洋;
三、缅甸采取联邦制,给予境内少数民族足够的自治权;
四、中国和中国籍华人在缅甸的经济利益需要得到保障,英缅当局掠夺的华人财富需进行赔偿。
五、关于缅甸和英联邦一些领土争议,比如东北部各土邦和印度洋上的岛屿,可以谈判解决,若未来英国退出印度,则由各土邦人民投票选择,英国不得强制决定他们的归属权。
谷雨那五条要求,一点都不过分,都是和美国人谈过很多次,美国也是答应的,这个时候美国不可能反悔,当然这也跟谷雨慷缅甸之慨有很大的关系。
谷雨告诉乔治,在英缅和平协议达成之后,志愿军将陆续撤离缅甸,回归中国;而在政治上,中国并不干预未来的缅甸内部事务,美国人爱扶持谁,爱怎么玩,随你们的便,反正我不管。
在经济问题上,拿下仁安羌之后,谷雨也和乔治达成了协议,成立一家缅甸联合石油公司,大头给了美国人。
这家石油公司中国占股25%,缅甸政府10%,其他人15%,其余50%给美国石油公司,大家共同开发,该油田的炼化产品将优先运往中国。
当然了,中国拿到的25%是用命换来的,不会出钱,但是美国的50%和其他人的15%都是需要花点小钱,堵住缅甸政府的嘴。
作为中国巨大让步的交换条件,美国需要派出石油勘探人员,帮助中国在陆地上寻找油气田,并提供一些必要的技术支持,帮助中国提升石油炼化能力,苏俄的炼化能力和美国差得太远了。
而下一个油田,谷雨事实上已经画出来了,一个是克拉玛依,一个是冷湖,有这两个油田在,再加上仁安羌运过来的一些石油,未来十年,保证国内的需求就算不够,也差不了太多。
按照这样的方案,美国只需要付出轻微的代价,就可以在缅甸获得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而中国只能算是跟着喝汤,尽到了打手的本分。
只付出了几千万美国的各种贷款,就从大英帝国手里挖下了一块肉,白白捡到了这么大一块市场,甚至还可能出现一个靠拢美国的中等国家,美国人当然非常高兴,不过乔治更高兴的是,谷雨认为英国人会退出印度,很明显他还要继续折腾下去。
果然谷雨还提出了一个关注事项,在刚刚出版的英属印度的地图上,标注了麦克马洪线,将中印边界从阿萨姆平原向西藏方向推进了150公里,并说这是未标注国界,英国需要澄清,什么时候中国大主持的出生地变成英属印度的地盘?
乔治听到这里,想了想问道,“谷,您真得认为英国会在未来退出印度吗?”
谷雨点点头,“世界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等到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成本高于收益,英国必然会退出印度,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而目前看来,这个时间已经不远了!”
乔治微微点头,只听谷雨说道,“乔治先生,您知道我现在最担心什么吗?”谷雨自问自答,迅速说道,“是英国人在退出之前,故意搞出种种事端,制造混乱,这个麦克马洪线就是明显的信号。
未来的中国不希望与周边国家出现领土纠纷,我宁愿未雨绸缪,现在就把事情搞清楚,他们不愿意说清楚,那就在战场说,在中国周边陆地问题上,我们不畏惧任何人!
不仅仅中缅边界如此,西藏和新疆边界问题也同样如此,有些问题和英国人谈,总比与未来的印度政府谈判来得好!”
说完,谷雨让秘书拿出了一份地图,这是中印边界地图,他指着地图说道,“在历史上,中印两国人民一直是和平友好相处的。
中印两国之间的边界虽然从未正式划定,但是,在英国殖民主义者来到东方之前,中印之间从来没有发生过边界争执。
这是因为在两国人民长期和本相处的过程中,按照双方的行政管辖范围,早已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的边界。
这条中印之间的传统习惯边界,它的东段是沿着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麓,它的中段和西段是沿着喜马拉雅山脉……”
谷雨为这一次诉苦准备了相当长时间,很多资料都是从西藏获得的,这是中国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中印边界问题上的立场。
东段和缅甸段绝不会认那个莫名其妙的麦克马洪线,大主持的出生地绝对不让,这涉及到西藏的历史问题,绝不会有任何妥协。
中段事实上问题不大,涉及到的地方都是小地方,而在西段,除了必须保证阿克赛钦以外,他还对拉达克提出了声索权,毕竟拉达克属于藏区,拉达克王公曾经是清王朝的藩属国,中国有足够的理由插手。
当然了,拉达克隔得有些远,他对拿不拿得到,事实上也不是太在意,但就算拉达克拿不到,他也不愿意这一块战略形胜之地被印度人占据,最差的选择也是交给未来的巴基斯坦,从而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压制印度人。
这样一来,未来的印度就将失去边界地区所有的形胜之地,压力自然大如山,要想过得好,只能加强军备……
谷雨对未来中印之间的关系看得很清楚,世界就这么大,资源就那么多,绝对不可能让两个超级人口大国同时完成现代化,既然现在中国抢先了一步,那就制造种种事端,对印度进行适当的压制。
在未来印巴问题上站队是一方面,在缅甸问题上埋雷是一方面,占据边界地区形胜之地也是一方面,这将给未来的印度政府造成巨大的压力,逼迫他们将大量的军费用于军事开支,而不是工业建设。
相比于前世,他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准备,他准备利用抗战的机会,把川藏、新藏两条线修通,等到未来印度独立那段混沌时期,他就有实力出手干预,严厉敲打一番印度联邦政府,使之没有足够的威信,推行现代化改革。
顺便帮助缅甸人拿到东北部各土邦,以此形成对印度的全面压制之势,而这种情况下,可能存在的藏南问题,甚至都不是问题,缅甸绝不可能为了藏南,得罪中国。
谷雨开始了布局,而首先第一步就得摆出道理,争取老美的支持。老美根本不可能在意中印边界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他们需要的只是中国人继续纠缠英属印度不放就够了,那么老美的立场自然只会站在中国一边,即便是含糊,也是有价值的。
等到老美成为霸主,今天他们说得每一句话都将成为未来中国行动的依据,想成为有声有色的大国,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听完了谷雨的陈述,乔治愣了一会,并没有表态,只是表示会将谷雨的要求向合众国政府汇报,但他个人原则上支持中国维护领土完整的努力,也希望中国的领土不会再受到侵犯。
谷雨表示感谢之后,并没有继续说下去,现在说这些东西,只是嘴上叫板,他真正在意的是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德国犹太人问题,谷雨需要大量的犹太科学学科的教师和各种科技人员,多多益善,只要愿意来,来者不拒。
即便是普通犹太人,中国共产党也可以给予他们保护,当然了,他们只是普通人,不会给予前者拥有的特别待遇。
乔治告诉谷雨,他已经把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告诉了犹太组织,他们已经原则同意了中国方面的要求,不过愿意来到中国的犹太人并不是很多,而且他们也很难申请到南京政府的签证。
虽然德国已经颁布了《纽伦堡法》,但水晶之夜还没有发生,愿意跑到穷乡僻壤的犹太人自然不多,不过提还是要提的,现在提了,等他们扛不住了,自然就会想到这条路……
谷雨笑着告诉乔治,南京政府的签证,他已经在想办法,解决难度不大,至于犹太人是否愿意来,希望犹太组织多做一些宣传,虽然中国条件差了点,但我们从不缺乏人道主义精神……
听到谷雨说起人道主义精神,乔治点点头,然后笑着问道,“谷,您如何看待莫斯科大审判?”
谷雨摊摊手,笑着说出了一段绕口令,来自于著名的共奸拉氏,“我们都知道自己知道一些事,有些事我们知道我们已经知道。
我们同时知道我们不知道一些事,就是说,有些事我们知道我们不知道。但我们并不知道有些事情我们其实不知道,有些事我们真的不知道我们不知道。”
乔治先生听到一半,就哈哈大笑,他知道谷雨在有意回避这件事,谷雨说完之后,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他又能说什么呢,有这个态度就够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