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84章 内外相制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11700 2025-05-12 15:06

  巴黎,中国驻法武官李思明正在与法国国防部高层正在接触,刚刚法国国防部高层向他介绍了法国

  的核力量,法国目前已经拥有原子弹和投掷原子弹的幻影皿,幻影IV将在1963年投入使用; 到196

  6年,法国将拥有更好的发射手段,此外还将解决氢弹问题。

  李思明笑着说道,“这真是一个超前的方案, 技术上,我相信贵国有足够的实力,但毫无疑问的

  是,这需要大笔投入,据我所知,光光一个同位素分离厂的成本就将超过301亿新法郎,约7亿美

  元,而洲际导弹的研发更是惊人,可以说贵国未来几年核武器相关投入必然会成为贵国财政的巨大

  负担。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现在不仅解决了氢弹问题,也解决了远程导弹问题,他们

  只需要在研究出战略核潜艇和洲际导弹,就将建立起比较稳固的核盾牌,可我们得到的消息是英国

  政府已经决定对美妥协,理由是严重的财政危机,贵国又将如何呢?

  诚然贵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要比英国好,但英法国力差距不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或许戴高乐总统

  阁下有足够的决心,但法国是一个选举国家.. ..

  李思明很显然对法国政府的决心产生了怀疑,对面的法国国防部高层指出,“与任何其他国际组织

  一样,北约不会永远存在,也许有一天, 建立在所有人同意基础上的联盟,可能会因缺乏一致同意

  而实际上不复存在。

  因此针对这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法国政府有必要创造最强有力的力量,这也是法国决心向其武装力

  量提供法国原子武器的原因,任何法国政府都不可能改变这个方案。

  法国政府知道,独立制造核武器必然对法国与欧洲和美国的关系产生影响,或许是很大的影响,但

  即便这会导致法国常规力量的发展滞后,即便这已经导致法国失却阿尔及利亚,法国政府也在所不

  惜,法国政府的决心已经完全表露...

  这是中国和法国正在进行的秘密军事谈判的一部分,在英国已经一步向美国妥协,准备加入多边

  核力量计划后,法国政府的压力越来越大。

  划,以免除法国政府加重对英美特殊关系的怀疑,影响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谈判。

  但不管是戴高乐,还是法国政府大批高层都不愿意加入这个多边核力量计划,原因很简单,那意味

  着欧洲大陆将没有独立的核力量,也意味着法国将永远屈居英国之下,这是致力于加强欧洲统一,

  以欧洲作为一一个整体与美苏中等国抗衡,成为世界一极的法国所不能接受的。

  而且不管美国人怎么声称多边核力量计划是真正多边的,但无论如何,美国也不可能把这只核力量

  交给其他国家控制,且戴高乐还严重怀疑在洲际导弹时代美国核保护伞的有效性。

  刚刚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苏俄的选择实际上一点都不奇怪,苏俄并没有为盟国爆发一场核战争的

  心里准备,苏俄没有,美国就真得有吗?

  现在美国拥有绝对的核优势,或许态度会强硬,但苏俄的核力量会不断加强,等到美苏形成了真正

  的核平衡,苏俄威胁西欧国家,美国能做什么?美国人什么都不会做,美国人毕竟在美洲大陆。

  但正如李思明质疑的那样,英法实力相当, 在英国已经一步步妥协的当下, 法国的雄心到底有多

  少?别法国搞到半路上,然后换了一个总统不搞了,然后中国就坐蜡了,必然会因为提供法国核技

  术,引发美国的报复,这是中国必须考虑的问题。

  而对面的法国国防部高层的态度,你不用担心,我们决心非常大,我们都已经放弃了绝对不愿意放

  弃的阿尔及利亚,难道你们还要担心我们的决心吗?

  在这个极其重大的问题上,李思明显然不可能给出答复,他接下来要把与法国人接触的结果报告国

  内,他非常清楚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 非常考验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决心。

  李思明设身处地站在谷主席的位置上考虑也很难下决断,法国毕竟是帝国主义集团的一员呀,加强

  法国的核力量对中国有什么影响,谁也不知道?

  当然了,对面的法国人自己也没有报太大的期望,戴高乐得到汇报后,挥挥手,让继续谈判,他不

  指望美国,更不可能指望中国,但如果能够获得中国的支持,尽快突破氢弹,对法国的意义太大,

  竟目前的法国只是拥有原子弹,但这颗原子弹是淦弹,此时的法国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核工业。

  拥有淦,会拥有核武器,但只有建立起铀浓缩工业,才能源源不断的生产核材料,这里面要做的事

  情太多,投入太大,偏偏法国又不是中苏这样的集权国家,能够用在核武器上面的钱太少了,戴高

  乐难,很难,但再难也要做,法国无法再忍受二战那样的屈辱了!

  就在戴高乐浮想联翩之际,却又得到了另外一个让他憋屈的消息,就在法国退出阿尔及利亚没几天

  之际,苏俄先与阿尔及利亚建交,然后是中国。

  也就在中法两国谈判之际,中国环太党中央局候补委员、副总理兼国家计划和发展委员会主任刘兴

  昌率领的贸易代表团访问阿尔及利亚,并出席了中国驻该国使馆的奠基仪式...

  此时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影响力还是不小的,法国人释放的民族解放英雄本贝拉执行的是完全南

  辕北辙的亲苏亲法政策,说白了,就是希望法国这个前宗主国还有苏俄一起给援助。

  但很明显,这条中间道路在冷战时期不可能实现,所以苏俄虽然与阿尔及利亚建交,更多的观

  察,而相比于苏俄,中国反而积极一些, 而中国除了答应给予阿尔及利亚人道主义援助,帮助阿尔

  及利亚恢复法国技术人员大逃亡后留下的工厂以外,也和阿尔及利亚谈到了铁矿合作。

  阿尔及利亚除了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以外,铁矿资源也相当丰富,阿尔及利亚铁矿集中分布于西南

  部地区廷杜夫省,预计总储量逾40亿吨,最主要的是两座露天矿,储量为35亿吨。

  上述两座矿山位于廷杜夫省西南部同毛里塔尼亚交界地带,与理塔尼亚铁矿属于同一矿脉,中

  一座铁矿平均含量51%, 可采量达17亿吨,基本不含有害物质。

  矿山上层覆盖菱铁矿,厚度为10米,表端为鲕石,含铁57%;底层为赭石,含铁40%一52%。 富铁

  矿蕴含在矿山15一30米深处,铁元素含量丰富且品质很高,三氧化二铁和四氧化三铁等氧化铁元素

  含量亦较大。此外,磷灰石是铁矿层中含量唯一较多的非铁矿 物质。

  另外一座铁矿的矿物层呈椭圆形,已探明铁矿石总重为7亿吨,含铁率平均约为52.45%,低于世

  界铁矿含平均值63一64%。

  上述两座铁矿已经被发现,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法国人对这两座铁矿山进行了地质考

  察、水文研究及矿脉勘测,曾做过3次研究, 3次可行性研究论证(1957、 1959、 1961), 钻井约

  50余处,总深度约7000米, 掌握了有关地形、地质、交通、矿资源储备等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

  而耐理塔尼亚境内含有丰富的铁矿,境内有法国殖民时期建成的铁路线,铁路总长700公里,运

  矿石火车被称为世界上最长、最慢的火车(200节车厢),铁矿 主要出口欧洲国家。

  1955年至今,阿政府曾就铁矿的开发研究过4种设想方案,分别为: 1)从地中海出口,需建一条1

  500公里铁路; 2)取道摩洛哥,自大西洋出口,需建一条300公里铁路; 3)通过西撒哈拉,自大

  西洋出口; 4)通过毛里塔尼亚努瓦迪布港口出口(大西洋),与塔境内铁路联通。

  因为铁矿冶炼需要大量焦炭和水,但阿无煤炭资源,矿区属沙漠性气候,炎热干燥,6月到9月气温

  最高,达45度,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水资源匮乏,焦炭亦需大进口(炼1吨矿 石需0.8吨焦

  炭) ,经济上不划算。

  中国代表团对阿尔及利亚铁矿兴趣非常大,阿尔及利亚现在经济困难,亟待他国支援,偏偏作为独

  立的代价,油气资源受法国控制,所以如果能够出口铁矿石,那也是很赚的事情。

  两家一拍即合,两国领导人仔细探讨了四条铁路建设方案,中国人对第二方案兴趣比较大,不过阿

  尔及利亚更希望是第一方案。

  原因也不奇怪,第一方案修建的铁路 贯穿阿尔及利亚,这对阿尔及利亚自然好处多多,不仅仅有利

  于该国铁矿出口、磷矿石、石油等出口也可以用上,且完全处在阿尔及利亚可控制的范围内。

  但后面三个方案就不同了,第二方案需要摩洛哥同意,偏偏两国有些边界纠纷;而第三方案、第四

  方案都受到欧洲国家的限制,都有太多不可控因素。

  而中国更偏向于第二方案也不奇怪, 第二方案只需要修建300公里铁路, 成本比较低,但如果是第

  一方案,涉及到的投资实在太高了,1500公里的铁路建设总投资是惊人的,更不要说还要开铁

  矿,这得搞到什么时候都说不准,这么大的亏经到什么时候才能搞回来?

  根据阿尔及利亚政府和法国签署的协议,法国拥有阿尔及利亚油气资源开发的特权,但并没有铁矿

  开发的特权,所以法国人并没有资格插手,但戴高乐看着相当郁闷,这是法国的地盘呀!

  同时戴高乐也相当奇怪,中国似乎对开发铁矿的兴趣非常大,在多哥,中国不怎么掺和铝土矿;在

  阿尔及利亚,又不掺和油气矿,中国有那么缺乏铁矿石吗?不应该呀!

  不管戴高乐是否理解,在此时此刻,他都没办法阻拦,而且实际上也阻拦不了,所以他也只好充耳

  不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其他西非国家的控制上。

  不过当戴高乐想起刚果时,又相当憋气,比利时人扛不住,法国不得不派出雇佣军上阵,结果在一

  场雇佣军大战后,法国人支持的比伯被打得节节后退,被中国人支持的卡比拉打到了加丹加高原,

  虽然靠着英美驻军出面挡住了对方的攻势,不过中国在刚果的扩张还是让整个西方如鲠在喉。

  这一次英美首脑拿骚会议的议程之一就是 如何压制中国在非洲的扩张,戴高乐虽然在核武领域希望

  与中国合作,又希望美国出面阻拦中国在刚果的试探,可双担心美国在刚果站稳脚跟后,触碰法

  国在西非的利益,那样的话,他梦想的法兰西复兴就更没有指望了,所以现在戴高乐相当的犹

  豫....

  说起来很奇葩,中国犹豫,英国犹豫,法国也犹豫,这下三常目前都犹豫,犹豫的原因事实上很简

  单,上两常到底要斗到什么程度?

  若是上两常继续斗得你死我活,其他三家可以放心的争夺各自的势力范围,若是上两常嘴上争,暗

  戳戳的却要打压下三常,三家就要一定程度 上联合起来,必须被各个击破,谁都不是傻子,谁都希

  望别人先露头被收拾,然后跟在后面捡便宜。

  此时美国总统的心思倒比较简单,在压制了苏俄,证明自己强大后,国人并没有和苏俄继续斗下

  去的心思,实在担心擦枪走火,既然不准备找苏俄的麻烦,当然只能找下三常的麻烦,肯能迪是这

  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而另外一头,赫鲁晓夫已经无心和美国继续斗下去了,此时他的注意力已经不在外面,而在内部,

  古导弹危机的糟糕收场,虽然党内没说什么,甚至来访的谷雨也没说什么,但赫鲁晓夫心里比谁

  都清楚,他们都在骂他是懦夫,是胆小鬼!

  这段时间,赫鲁晓夫一一安抚 了国外,等印度总理离开后,他开始把注意力放在苏俄内部,他又

  次拿出了改革大旗,赫鲁晓夫决定在边疆区和州的党组织中设立领导I业生产的党委会和领导农业

  生产的党委会,各自成立自己的一套领导机构,以保证对工农业生产更具体的领导。

  与此同时,他还要在中央设立中央工业和农业生产两个领导局等等,苏维埃、工会、 共青团等组织

  领导机构也按.上述原则划分.

  赫鲁晓夫做出这个决定的根源在于他对工农业的改革遭到了重大失败,苏俄1957年改组了工业和

  建筑业管理体制,把部门管理变为地区管理,1958年又 改组了农业管理体制,在全国各地普遍成

  立集体农庄一国营农场生产管理局。

  这些改组并没有产生预期效果,却造成指挥不灵,铲混乱的现象,1962年的经济形势已经非常

  不妙,生产出现了问题,经济增长减慢了。为为寻找出路,采取了改组党的领导机构的措施。这走

  的是苏俄几十年用行政手段来解决问题的传统路子。

  问题是这么搞太过骇人听闻了,当时就在苏俄党内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不过现在赫鲁晓夫权力太

  大,大家虽然抱怨,表面上却没有一个人反对。

  “赫鲁晓夫又搞出了一个新改革,大家伙讨论一下! “刚刚回到北京的谷雨,在中央局常委会议,介

  绍了访问各国和考察的情况后,提到了赫鲁晓夫的改革。

  因为这一一次会议,要讨论上海开发问题,上海一 把手顾金声上京汇报,获得了列席的机会,正常情

  况下,应该是讨论这个话题时,让顾金声出席,但出人意料的是,谷雨让他全程参加中央局常委

  会,现在又点名让他发言,“金声同志,你来做一番点评!

  大家伙的眼光迅速看到了顾金声,顾金声自己倒不奇怪,他毕竟只是中央局委员,谷枢机肯定要让

  他先说话,他思忖一番后说道, “同志们,我感觉赫鲁晓夫同志的改革有些草率了!

  这样做必然会破坏党的统一领导, 也容易隔断工业农业之间的联系,而意识形态、治安、文化教育

  卫生、生活服务等领域到底谁来负责,也没一个明确的说法。

  我长期在地方工作,在中央待得时间不长,对地方工作还是有些理解的,我认为要划清两个平级党

  组织的职责和活动范围,很多情况下是非常困难的,这很容易造成职责混乱,产生许多不必要的矛

  盾

  而且它还造成了党政机构的进一步膨胀, 党政工团分别成立两套机构,使得整个机构和人员编制大

  大的膨胀起来...

  李润民同志听到这里,补充道,“这很容易造成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错误,党委会不可能完全取

  代经济机关,苏俄这样做,各地的行政机关就被动了,很容易无所适从!

  贺国正同志点点头,“赫鲁晓夫确实有些胡搞!

  中央局常委纷纷发言,大家都有些看不上赫鲁晓夫的搞法,李润民同志有些担心的说道,“根据我

  们收集到的种种信息来看,苏俄今年各项经济指标完成的很不好,偏偏赫鲁晓夫在古巴的大冒险又

  彻底失败,他现在又搞出这么一手争议很大的组织改革,这会不会激化苏共党内的矛盾?

  “我看可能性很大!”贺国正同志插话道,“这老大哥的政治文化确实糟糕,一 一个个政治接班人都是斗

  出来了,上台之后,还都喜欢否认前任,钢铁虽然打着列宁的旗帜,但他经济上却一步步取消了新

  经济政策,又把老布尔什维克差不多杀光了!

  到了赫鲁晓夫,更加夸张,直接否定钢铁同志,这几年一个改革接着一个改革, 让人应接不暇,我

  要是苏俄的党政干部我也会无比头疼!

  谷雨笑道,“老贺, 你我要是苏俄的党政干部,压根不需要头疼,赫鲁晓夫要求不断更新领导机

  关,区委每次选举必须更新一半人员, 州委更新三分之一,苏共中央委员 会则更新四分之一。

  更关键的一点,超过55岁的干部都被他称为老头子,属于潜在被替换的对象,你是老老头子,我马

  上就是老头子,不出三五年,就要退休!

  苏俄的退休干部和咱们可不同,他们退休之后待遇大跌不说,政治上也压根没有话语权,这一与

  我们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发愁的是老干部插手太多,人家直接就杜绝了这种可能性!

  在座的其他八个人,还有负责记录的中办主任杜恒宁听到这里,都面面相觑,全国政协主席、候补

  常委荣瑞华就有些犹疑的问道,“赫鲁晓夫这么搞下去,能长久吗?

  梁朴同志想了想说道,“他都快70的人,也说了在1966年召开的苏共23大会退休,苏共高层应该会

  捏着鼻子认,等着他退休,总不至于直接赶他下台吧!’

  “他说退就一定会退吗? ”

  常务副总理黄道皱着眉头说道,“他再这么折腾下去,搞不好真有可能被赶下台!

  陈元道也点点头,“苏俄政治比较简单粗暴,未必没有这种可能性,马林科夫当初也是一号, 可还

  是被赶下了台!”

  谷雨又一次看向顾金声,“声,你怎么看?

  顾金声则摇摇头,“谷枢机, 我对苏俄政治了解不多,也说不好,不过我感觉赫鲁晓夫这样的做法

  很容易引发激烈的内斗,不管谁赢谁输,都对共产主义阵营不是很好,1956年发生的种种都和苏

  俄内斗有关!

  “你这句话说得很对!”谷雨点点头,“苏俄搞了好些个卫星国,这些卫星国的领导人都和苏俄高层有

  联系,若是苏俄内部真如同志们所言出现混乱,那些卫星国搞不好也会出事,咱们也做不了什么,

  拭目以待吧!

  说到这里,谷雨自嘲的说道,“我给苏俄擦了这么多屁股,赫鲁晓夫却怀疑我的用心,虽然答应帮

  我们修铁路,但钱到底能不能准时到位也不知道,我们现在也没必要指望太多,尽量先完成现有的

  各项协议。

  完成固然好,也要做好完不成的准备,国务院制定计划的时候不要把子弹打光,一定要留预备队以

  防万一,老李,多豺黄道你们三同志一 一定要注意!

  陈原道有些不放心,“会不会影响到经济发展速度?

  “影响肯定有影响,但现在我们就算是按部就班发展,也还是不错的,能双位数增长固然好,做不

  到也不要太勉强,8%、9%也挺好的,人民只要不断有获得感就是成功,精神绷得太紧容易捅娄

  子!”

  李润民同志笑着说道,“谷枢机,你这么说,同志们会松懈的! .

  “松懈就松懈一些吧, 我现在急得地方不在经济数据上!”谷雨摇摇头, “这一次银行整顿暴露出来的

  问题太大了,我们宝贵的发展资金利用的不好,很不好!

  我们现在陷入到一种悖论,放手让地方发展,地方瞎乱来,看到好的就一窝蜂上,然后搞出一大堆

  烂摊子,没办法收拾;加强中央管理吧,又没有活力,下面又抱怨不断!

  这个度总是把握不好,所以呀,我也看开了,把握不好就把握不好吧,下面亏钱就亏钱吧, 但毕

  竟处在黄金期,就算亏一点, 也容易擦屁股,我希望的是,利用这个黄金期,好歹给我培养一些像

  样一点的企业来!

  这些年我们是冒出一些个企业,但和丰田、松下、奥林巴斯比,还有九州日本的那些个相比,总感

  觉缺了不少东西,我也知道下面的企业在努力学习,但为什么总是形似神不似,到底问题出在哪

  里? 一定要找到原因!

  现在各种基础物资增长很快,大家很高兴,数量重要,仅有欺骗性,真正决定一个国家发展的是

  技术、管理都出色的核心制造企业,各行各业都要有,越多越好。

  一个国家的黄金发展期是有限的,美国镀金年代钢产量增加到4000万吨就上不去了,二战之后的

  美国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巅峰,钢产量缓慢的从8000万吨到了1亿吨,感觉也快到头了;

  苏俄呢,现在的经济增长率也在下滑,我看这不仅仅是赫鲁晓夫乱来的结果,应该是发展到一一定程

  度需要改变发展模式了,但苏俄同志还没有意识到问题!

  我们的黄金期还有多久,是十年,还是20年?还是会更长?我不清楚,有一点我是清楚的, 要乘

  着黄金时期,培育一批高水平的企业,美国黄金年代之后出现了洛克菲勒,出现了摩根,出现了爱

  迪生,咱们呢?

  这里面确实有制度的限制,也有时代的原因,但咱们若是拿得出手的都是日本团队管理的企业,我

  心里就是不舒坦,我们必须在这一块多 下一些功夫, 要找到适合我们中国人的发展之路!

  现在我们这种通过压制劳动力价格,压缩成本,获得竞争力的是好,但这种挖人矿,喝人血的方式

  不可能长久,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到时候怎么办?要在发展好的时期找到,并

  总结出来呀!’

  谷雨说到这里,喝了一口咖啡, 然后说道,“我确实对两个闺女办得企业很在意,这里面有没有私

  心,肯定有一些的,谁不希望孩子好。

  但更多的是公心,在我眼里,中科计算是国企的试点,梦想电子是私企的试点,我自己亲自种试验

  田,发展的过程中出什么问题,我最起码心里有底!

  你们呀,也不妨选一两块试验田好好看一 看,做到心里有底!”谷雨又看向顾金声,“金声同志,上

  海也有一些搞得还行的企业, 你挑一两个,时不时观察,咱们宏观要管,这微观也要管,要不然就

  容易脱离群众!

  因为是经济问题,李润民同志首先说话,示支持,他建议干部考核中加上地方经济龙头企业的发

  展这一一项指标打分, 同时表示他会按照谷雨的要求选两个企业好好看一看,经常了解。

  其他同志自然也陆续表态,谷雨这才满意,“我还是那句话,现在的重中之重是效率,不要太纠缠

  所有制,就算资产主义要篡夺江山,也不会那么快,要对咱们和下一代有信心嘛!

  贺国正同志立刻问道,“那我们下下一代呢?’

  谷雨想了想说道,“20后、 30后的同志都经历过战争,也都经历过国家的高速发展,对我们的信心

  肯定是有的,要我说呀,真正容易出问题还是在40后!

  这些孩子成年后大都吃饱饭了,饱暖思人欲,他们不知道我们为吃饱饭付出了多大代价,他们反而

  会对我们的一些搞法不满意,国人把希望放在我们的第三三代、第四代,眼光还是很准的!

  谷雨虽然没说那些搞法不满意,但党内同志还是知道的,荣瑞华同志有些感慨道,“谷雨同志,你

  这么一说,我又要发愁了,等40后担负重任,我们还在不在都不知道了!”

  黄道摇摇头,“就算在,也是苟延残喘,活坏了几天!”

  “所以我们必须利用开国之威完善好各种制度,形成惯性,到时候就算我们见了马克思,党和国家

  也会按照惯性运转,至于更遥远的未来就不是我们能想的!

  “光这样就够了吗?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我们能把一个基础打扎实的国家交给下一 代,对得起他们了,总不能指

  望我们一气发展到美国那样,那不现实!”

  “赶上美国我不指望,能赶上苏俄,我就满意了!’

  陈原道同志很有信心,“苏俄各种浪费太厉害,我们赶上他们还是有希望的,而且希望很大,每每

  想到有生之年能看到这一天, 我就很激动!”

  “哈哈,老陈这么有信心,大家伙得努力了,

  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到此为止,然后进入到下一个关键议题, “现在不少同志担心美苏冷战变热

  战,我们也被牵连进来,这个考虑是对的,中央也有一定的规划,但到底要做到哪一 步,目前还是

  有不少争议。

  我的想法你们也都知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建设, 但不要把所有的筹码都砸进去,而是

  把建设的周期拉长,如此做虽然有一些风险, 但就算我们不顾一切去做,风险就杜绝了吗?还是有

  ....

  谷雨的观点符合在场所有同志的观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是很大,但什么时候打起来谁也不

  知道,若是为了一场可能的战争堵上全部家当,又太不值得,所以最后讨论的结果是进一步扩 大战

  略安全投资,但不能太过,必须是国民经济可以承受的范围,还是那句话,子弹不能打光。

  此时随着中国陆续完成两弹一星的发射, 洲际导弹离定型已经不远,中国战略核武器已经进入到

  最后的攻坚,那就是吃透潜射导弹这一关, 按理说投资可以减少,但中央专委还是决定保持原有的

  投资力度,相当于每年教育投入一半的资金被放到中央专委。

  这笔钱的其中一部分用于第二 代固体洲际导弹和对应潜射导弹的研发,其初级版本射程需要达到

  8000公里,延伸型号需要达到10000公里以上。

  为此,谷雨否决了可移动的液体洲际导弹的研发,既然射程2000公里的固体导弹都出来了,再去

  搞可移动的液体洲际导弹已经毫无意义,还不如集中精力搞固体洲际导弹,毕竟液体洲际导弹不管

  是否可移动,都没有固体导弹好移动。

  而第二代固体洲际导弹的研发,虽然也要研发对应的潜射型号,不过谷雨对核潜艇能否迅速研发成

  功,多少有些担心,所以指令中要求以陆上机动为主,潜射为辅,不必强求同一型号。

  这样操作,事实上是一一次大跃进,相当于放弃了两个中间型号的研发,谷雨一开始是有担心的, 不

  过航天科技给了他信心,认为还是可以完成了。

  而在核弹头领域,除了进一步的小型化以外, 还要完成分导技术的研发,这玩意是增强核打击能力

  的必须,这一块要做的事情也非常多。

  谷雨对核弹头小型化非常放心,这一块中国已经比苏俄先进,与美国或许有些差距,但就算有,也

  不算大,但分导技术就没那么容易了,这里面要做的事情非常多。

  但即便如此,这些还不是大头,真正的大头是中国第一代地下核防范工程的建设,中国需要在地

  下挖出一道长城,以保证中国拥有真正的战略核反击能力,首先可以在地下生产各种核材料,这就

  需要搞一个地下核工厂。

  这个工厂必须可以预防100万吨当量氢弹空中爆炸冲击,和1000磅炸弹直接命中攻击,还能抵抗8

  级地震的破坏,其选择的地方早就确定了,在重庆,这事实上就是历史上著名的816工程.

  当然了,有地下核工厂还不够,还需要有大量的核载具,这就需要东风5尽快定型,同时修建真真

  假假相当数量的发射井,必须能够欺骗美国,这都是巨大的投入;可不投入也不行,你有了,别人

  肯定不敢打你;但你没有,别人就有可能打你,谁愿意被人威胁呢!

  可要搞的东西那么多,又要留够子弹, 又要办教育, 又要搞高铁,钱从哪里来?自然要扩大开放,

  这就不可避免涉及到浦东的大规模开发!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证明出口加工区是很有效果的,接下来出口加工区要变成一个副省级城市

  也就是深圳市,当然了此深圳要比前世的深圳要大,这也给深圳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香港一深

  圳广州,外及内发展,填满深圳并不难。

  与此同时,随着北京新城第一阶段建设任务的一 步步完成, 接下来北京按部就班的发展就可以了,

  北京是首都,中央从来都不担心北京新城能不能填满的问题。

  如此一来,中央自然也要考虑搞出一个新深圳,新一轮选择在哪里,实际上就两个,一个是天津,

  个是上海,而最终的选择就是上海,而不是天津。

  而因为谷雨对北京规模的压制,北方的经济中心实际上在天津而不在北京,这也使得天津愈发拥

  挤。天津又有丰田这样战略型的企业,发展越来越快, 也带着无数配套企业的发展,可以说天津此

  时搞一一座新城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天津搞新城也有麻烦,最大的麻烦就是天津缺水,缺得相当厉害,而此时北京新城还在发展,还

  需要填满,在北京新城填满之前,天津再搞新城就太浪费了,所以站在国家的角度,这个时候再搞

  天津新城是不合时宜的!

  既然天津不搞,自然只能搞上海,作为上三角的龙头,哪怕谷雨限制不愿意把一些核心产业放在 上

  海,又被上海增加了苏州和嘉兴,要求上海均衡发展,但此时上海的发展也确实到了瓶颈期,迫切

  需要新的发展,要不然装不起那么多人。

  此时上海的城市发展有北上、南下西矿扩、 东进四种方案,“北上”指沿长江南翼开发宝山、吴淞地

  区,“南下”指向邻近江浙两省的闵行、金等地发展,“西扩 ”是向虹桥机场以西拓展,“东进即跨过

  黄浦江开发浦东。

  浦东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最优的选择,外高桥有7公里长的深水岸线,可建40多 个万吨级泊

  位,相当于黄浦江沿岸码头之总和。

  更重要的是,从外滩向陆家嘴地区延伸、向宽阔的浦东新区拓展,上海可以进一 步发挥其经济、 金

  融、贸易以及交通枢纽方面的重要功能。

  可以说选择搞浦东,不管是地理位置上,还是经济上都非常合适,但唯一的麻烦就是无数资源涌

  向_上海,南北经济差距就更大了,所以听完了汇报之后,谷雨提出了一个问题,“珠三角香港、深

  圳、广州有越来越多的外来投资,经济增长飞速!

  长三角上海、杭州、南京先天条件优越,又背靠长江流域,根基雄厚,即便现在利用外资不如珠三

  角,但后来居上的可能性非常大!

  现在天津新城方案又被搁置,如此一来,南北的差距越来越大,未来会不会出现明代的南北问题,

  谁也说不准,中央也不得不防!

  顾金声只觉得脑袋嗡嗡的,谷枢机这到底是什么意思,难不成他要拆分上海?果然,谷雨图穷比

  见,“浦东新区可以开发,我要对江南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上海要做出牺牲! ”

  谷雨拿出了自己的方案,上海吐出苏州、 兴山和金山,可以把南通、浙江嵊泗等给上海,

  组成新的上海直辖市,上海损失惨重, 但未来可以在沿海多下下功夫,顺便带动南通的发展,等到

  上海建设新港,也不用和浙江协调,这有利于上海的长远发展。

  江南省拆分,苏州、常州、镇江、无锡和扬州、泰州、淮安以及宿迁一带组成小江苏省, 与原来的

  江苏相比,釕南京南通、徐州和连云港,没有了出海口,但得到了上海钢铁重镇宝山,总体得

  大于失,苏州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变成了省会。

  南京一直到大别山沿江地区组成小安徽省,划给浙江的皖南地区也划给长江省,省会放在芜湖,南

  京则改为计划单列的副省级城市,政治地位被进一步打压,省会都不给了!

  而浙江这一波则是大赚, 虽然放走了浙江嵊泗,但收回了兴,不仅得到了东南石化重镇金山,还

  把皖南那些个拖油瓶丢了出去,可以说大赚特赚,谷雨也不会便宜了浙江,上饶和景德镇给了浙

  江.....

  顾金声吃惊无比,“这个调整,.上海的牺牲太大了! ”

  “确实很大,但时代在发展,行政区划的调整是常有的事情,中央绝不能容忍一个地方拥有太强大

  的实力,明代的南直隶到了清代变成了江苏、安徽,民国就变成了江苏、安徽、上海, 现在变成淮

  海、长江、江苏、上海四省市也不奇怪,完全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想成为自己的接班人,必须要啃硬骨头,和平时期,如何稳妥安排,实现中央的意图,这就是硬骨

  头,谷雨强调道,“金声同志,你是中央局委员,上海市委第一 枢机只是你的兼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