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355章第一天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11378 2025-05-12 15:06

  在结束考察前,谷雨和洛阳市的主要负责人罗登贤、杨尚昆进行了一番谈话,主要询问了栾川钼矿的开发进程。

  钼是非常重要的稀有金属,此时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国本来没有这种矿产出口,不过谁让谷雨是后世来客呢,他知道栾川是中国的钼都。

  所以在豫西剿匪战还是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第一批地质队员已经来到了栾川,发现了栾川县的南泥湖和三道庄蕴藏着丰富的钼资源,更有可能隐伏着大型的钼矿床。

  到了1935年底,对栾川的地质普查结果已经结束,基本判断当地拥有丰富的多金属矿区,而且是储藏比较浅,可以露天开采。

  哈默先生从美国请来的勘探人员在1935年下半年也加入到探勘队伍当中,到了1936年上半年德国人过来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判断出南泥湖拥有一个世界前茅,并且还伴生有大量的钨、铼、铁等金属和非金属的战略矿产。

  美国拥有丰富的钼矿,而且对钼的利用水平也是世界最高,他们研制出了多种钼合金材料,这一点与德国人把重点放在钨不同,所以美国的克莱麦克斯钼业公司闻讯后,立刻派人过来,希望垄断南泥湖金属矿的生产,不管是钼,还是钨,美国都有需求。

  而苏俄国内并无多少钼矿储量,不管是钼,还是钨,他们目前发现的储量都不是很大,同样比较上心,所以共产党谁都不得罪,你们各占一块,拼命挖吧。

  不管是钼,还是钨,只要挖出来,都可以换来更多的进口设备,何乐而不为,作为穷鬼国家,也只能靠资源交换工业设备。

  而德国人这边,谷雨则把三道庄钼钨矿交给他们,这个矿经过勘探,除了大量的钼以外,还含有大量的白钨,品味虽然低一些,但是白钨预测储量超过几十万吨,德国人运回国内可以一鱼双吃,对挖这个矿同样比较满意。

  因为伊河可以走木帆船,虽然一次运输很有限,但却对矿山的开发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两个矿山进展较为顺利,一条通往矿山的公路已经建成,各种矿山机械也运来了不少,三家采挖的矿石通过一条条木帆船运到巩义,直接就可以通过火车运走。

  当然通过水运只是暂时的,从栾川到巩县的公路正在建设当中,这是洛阳市配套钼矿建设的重点工程,此时已经基本修通,而三家自然也都搞来了不少卡车,到时候可以加大矿山的开采量。

  了解到这些之后,谷雨很满意,共产党的各项建设正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接下来他可以放心的前往武汉,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个道理谷雨还是知道的。

  此前,为了实现对汉阳兵工厂和铁厂的控制,解放军两个团的战士穿着东北军军装控制着两厂,而随着谷雨确定到来,汉阳的驻军已经增加到一个师,南线主力第二师担负起这个关键任务,这也是谷雨最信任的老部队。

  而在武汉东部,旷继勋同志在黄麻一带指挥,三个师,大别山区和以北还有两个师,另外还有十二个二线补充旅,六个后勤旅,二十万大军已经做好警戒,随时可以作战。

  再加上东北军的存在,不过是兵力,还是战斗力,谷雨对自己的安全都有足够的信心,他相信蒋介石和白崇禧都没有胆子敢胡作非为。

  此时,社会部、公安部和中央警卫团负责安保的同志已经提前去了汉阳,过去几年,各种各样的刺客有不少,不过谷雨毫发无损,刺客根本没有摸不到他的身边,他们起到了关键作用。

  接下来与蒋介石和各路民主人士的接触,由他们保护,谷雨可以放心,不至于出现美男子汪精卫的下场。

  说起来汪精卫有这个下场,还真是便宜他了,不过未来日本人找谁来替代它,谷雨很好奇,他对蒋介石很看好,就不知道老蒋乐意不乐意了……

  就这样,在12月17日一早,谷雨乘坐空军飞机,在空军战斗机的保护下,从洛阳机场飞往汉口机场,接下来,谷雨在与武汉的民主人士交流,等待着蒋介石的到来。

  蒋介石小心翼翼,连过来的时间都没说,只说是十二月下旬前后,谷雨也不管他,反正他过来的主要目的也不是与蒋介石会面。

  谷雨的运气不错,这一天又是一个大晴天,晴空万里,一路上飞机都没怎么颠簸,就来到了武汉,此时汉口机场已经被穿着东北军制服的解放军戒严,看到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精气神完全不同的解放军,黄琪翔有些好奇,“这些东北军看起来很不错呀!”

  白崇禧嘴角一撇,“御行兄,这些人都是解放军,穿着东北军制服而已!张学良手下要有这样的兵,何至于有今天!”

  “解放军怎么出现在汉口机场?”

  “我们和共产党打了十年,仇深似海,谷百生要是不防着一点,他有什么资格做共产党第一书记?

  这些兵番号我都知道,谷百生的起家部队,四路军第二师,王牌中的王牌,里面一大堆打过鬼子的老兵,当年在石家庄,一个师只用了几个小时,就把德械师88师打崩了!”

  黄琪翔又看了看这帮子解放军,“他们的装备真好呀,除了三八大盖以外,他们每个班好像有两挺启拉利,这样一算,一个连岂不是有十八挺轻机枪,这火力也太强了!”

  “何止轻机枪多,他们每个排还有一个火力班,有两门掷弹筒、一门火箭筒,一门60mm迫击炮,营一级还有八挺制的重机枪连,一个四门制的82迫击炮连,团一级又有一个六挺制的高射机枪连、一个四门制120mm重迫击炮连。”

  白崇禧又是羡慕又是妒忌,“更夸张的是,第二师竟然下辖了三个炮兵营,一个山炮营,一个高射炮营,一个150mm重迫击炮营,怪不得这个第二师有一万三四千人,他这一个师,比我们桂系一个军装备都好!”

  “一个师有一万三四千人,他们的军还下辖野炮团、火箭炮团,再加上后勤,这么一算,他们这一个军还不得有五万人?”

  “这样一个军绝对可以追着蒋介石一个兵团打!而这样的军,他们有二十三个!”

  “不会都有这么好的装备吧?”

  “就算只有一半,也很了不得呀!”

  “这才几年呀,怎么发展的这么快?”

  “共产党搞土改,至少抢了好几亿大洋,这些钱大头都用来搞军工了,老毛子又给人给设备,他们不缺人,不缺设备,这能造多少武器?数不胜数呀!”

  说到这里,白崇禧酸楚无比,“我们桂系搞了这么多年,不仅没有拉近差距,反而越拉越大,他娘的,不就是背后没人嘛!”

  “土改的作用大呀!不仅可以搞来这么多钱,还可以缓和社会矛盾,当年……”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白崇禧,微微叹了一口气,没有说下去。

  当年要不是蒋介石和桂系下黑手,对国民党左派大肆屠杀,国民党也不至于搞成现在这个样子,当时的共产党事实上并不强,被杀的人大部分是国民党自己人呀!

  结果怎么样?国民党左派基本完蛋,右派堕落,国民党各级党组织基本废了,没有了基层,减租减息都推行不下去,面对共产党军事上的不断反抗,经济上的不断土改,十年不到,天下就要丢了,要真正论起来,白崇禧也是祸首之一,可他却无奈的与他合作……

  相比于黄琪翔的懊恼和无奈,白崇禧从来没有后悔过对上海工人的大屠杀,他真正懊恼的是共产党这么强,以后他这个军阀还怎么干下去,必须有亲爹才行。

  这段时间,他和美国人多有接触,美国人虽然对两广系比较看好,但美国人不愿意得罪蒋介石和共产党,只愿意出售一些轻武器,不愿意给援助,他娘的,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洋鬼子,你们怎么就不学学老毛子呢,瞧瞧人家多大方!

  要不是实力差距太大,白崇禧也不会跑过来迎接谷雨,而且在武汉的安保上,他也特别小心,原因很简单,谷百生所代表的北方共产党与桂系没有仇,要不然谷百生也不会那么爽快的让出桂林。

  但是毛泽东不同,他所代表的南方共产党与桂系仇深似海,要是谷百生出了事,毛泽东接任,接下来共产党肯定以报仇为借口,先扫掉他们,那桂系岂不是太冤了……

  相比于黄琪翔和白崇禧各有心思,梁簌溟则简单多了,这位老先生现在最想和谷雨聊一聊,劝说他调整共产党的内外政策,通过改良的办法解决中国的问题,而现在共产党已经有这样的条件了。

  这些年,梁漱溟身体力行,辞去北大教职,走出城市,步入乡村,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实地进行乡村建设事业,还曾经跟西北军军阀韩复榘合作过。

  根据实地考察经验,梁漱溟认为,近代以来中国农业的破产、农村的衰落、农民流离失所,主要原因是西方工业化对中国的侵袭,而中国的应对只是采取了一种消极的工业化,以牺牲农业、农村和农民去发展畸形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这是一条不通的路。

  中国现代化的正确选择决不应该是牺牲农村、农民和农业而发展畸形的城市、畸形的工业,而应该借鉴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组织起来的团体力量,重建乡土社会,走上农业、工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均衡持续的现代化道路。

  据此,梁簌溟开出了药方,他认为乡村建设的关键在于重建乡土中国诚信体系,使乡下人有所信仰、有所信赖、有所信托,此乃未来中国建筑新政治的基础。

  从西方引进的选举制度,选举人地位似较被选举人为高,与乡土中国习惯上因某人之道高德重而公请其主持之意大相悬殊,这是政治层面农村破产的一大原因。

  乡土中国的真意是以乡绅的个人感召力去治理乡村,而这些乡绅的来源不是政府通过赎买的方式让那些大学生或城里人到乡下当村官、乡官,站在指导者的立场上去规划乡村、领导乡村、建设乡村。

  从经济层面说,梁漱溟认为,乡土中国的重建,一定要重建乡土中国的人际关系,重建中国传统社会的乡规民约,用道德的力量去整合乡村,而不是用斗争、用分化的手段去均贫富,去劫富济贫。

  他认为地主是农村社会的楷模,是农村居民信仰崇拜的对象。共产党的土改改变了农村社会的生产关系,但同时也严重挫伤了一部分富裕农民的积极性。

  所以,梁漱溟认为,中国农村的复兴决不是通过分化、斗争的方式重新建构农村的产权关系,而是尊重农村产权形成的历史事实,尊重农村居民拥有土地的权力。

  说白了,梁漱溟是“士”的立场看待中国农村,认为中国农村无阶级对立,更无阶级剥削和阶级斗争,而梁则主张走乡村建设的改良之路。

  虽然在农村建设上,梁簌溟和谷雨的观点不同,但对于谷雨提出的《论持久战》,梁簌溟十分佩服,拜读过多次,看完之后,只觉得内心的烦躁一扫而光。

  而这几年共产党的不断胜利,也让梁簌溟看到了巨大的希望,中国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共产党也需要收揽人心,而且谷百生又是地主家庭出身,所以梁簌溟认为,无论是出身,还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现状,共产党都应该采用他的改良之路。

  而共产党对外公开声明,抗战期间不再进行土改,只执行减租减息政策,也被梁簌溟当成是共产党政策大调整的先兆,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这才是梁簌溟跑到机场迎接谷雨的根本原因……

  飞机平稳的降落在机场上,滑行了一段之后,慢慢停了下来,头戴灰色拿破仑帽,身穿中山装的谷雨第一个走出机舱,并向在场的人们挥手致意。

  类似的装扮曾经无数次出现在国人面前,穿着的人是孙中山先生,看到年轻的谷雨穿成这样出现,在场无数人立刻就明白了共产党的勃勃雄心。

  此前谷雨党内活动、与民主人士见面一直穿着军装,与其他干部战士没什么区别,从来没有戴过拿破仑帽,长袍马褂也从来不穿,而与外宾接触,他一般穿西装,他的解释是为了避免外界对共产党的污蔑,我们是一个现代政党,绝不是什么义和团。

  谷雨这样的做法有一定的效果,与他有接触的外国客人,与他接触后,往往对他拥有出色的国内外视野表示赞叹,自然知道这样的人不可能是义和团。

  但这一次不同,穿着中山装,戴着拿破仑帽出现,就是公开对外表明中国共产党才是孙中山先生真正的政治遗产接班人,蒋介石一伙人是叛徒,要不然孙夫人为什么来到共产党根据地呢?

  白崇禧嘴角微微撇了撇,谷百生估计就没有见过孙中山先生,他竟然敢这么穿,不过白崇禧转而也只能苦笑,人家的江湖地位已经这么高了,确实有资格这么穿,即便他对未来充满自信,也不得不承认共产党确实已经很强了……

  下了飞机之后,谷雨在机场上做了一番讲演,表明对日本发动全面侵略战争的愤怒,表明共产党坚决抗日的决心,同时表明共产党愿意不计前嫌,与南京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组建抗日联合政府……

  在讲话之后,谷雨在周恩来同志的介绍下,与在场过来欢迎的各界人士一一握手,首先是东道主张学良,张学良此前已经秘密来过共产党根据地,而且东北军与共产党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晚上两人也会交谈,所以此时反而没有多说什么。

  接下来是蒋介石的代表张群,谷雨不了解张群,只知道他是国民党政学系的首领,但到底做了什么,谁也不知道,谷雨从他的出身判断,他应该是蒋介石系统的润滑油,是那种典型的官僚。

  这样的人看着不起眼,但实际上有其作用,所以谷雨的态度很谦逊,喊起了张公,与他平时对外比较张扬的性格多有不同。

  张群看着眼前这个有些高大的年轻人,心里百味交集,他怎么也没想到最后能够收拾中国局面的竟然是他,也许只有年轻人才有胆量进行极其惨烈的大洗牌吧。

  两人倒没有谈政治问题,谷雨吹捧张群身体好,看着十分年轻,张群很得意,笑着说道,“哈哈,老夫痴活半百,别无所长,独对养生很有一套!百生,你是一党魁首,身体最为重要,若是学会了,对你也有好处!”

  “嗷,愿闻其详!”

  “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饱,常跑跑,多笑笑,莫烦恼,天天忙,永不老!”

  谷雨听完,感慨的说道,“张公说的甚是,只是我现在事务繁忙,起得早是必然的,可惜做不到睡得好,每日能有四五个小时睡眠也就不错了!其他几条倒是可以做到!”

  “哈哈,你们年轻人,精力充沛,现在四五个小时还能维持,但时间一长就不好了,最起码要保证六七个小时睡眠!”

  谷雨点点头,弯腰施礼,“多谢张公赐教!”

  张群对谷雨的礼遇相当满意,不愧是世家子弟,在这些问题上倒是做得漂亮,如果他真能驱逐日寇,接替总理衣钵倒是合情合理,现如今这个年轻人已经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介石兄也不是不努力,可惜呀,没那个命!

  下一个是白崇禧,谷雨上下打量了一番小诸葛,白崇禧也十分好奇的打量着谷雨,这么年轻,就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这本身就是奇迹。

  谷雨笑着伸出手,与他握在一起,然后一边让记者拍照,一边笑着说道,“白将军,我年岁轻,没有经历过北伐,只是听说你当时表现出色,接下来的抗日战争,我非常期待看到你杰出的表现!”

  在别的问题上,白崇禧可能还能说两句软话,对于军事问题,他从来不服输,虽然桂军第七军惨败于寻淮洲,但白崇禧知道,桂军此战对共产党解放军不知。了解不够,轻敌妄动,犯了兵法大忌,他自信同样的亏不会吃第二次。

  所以他慷慨地说道,“谷先生可拭目以待!”

  谷雨呵呵笑了笑,回头指着自己最得意的第二师说道,“抗战期间,只要桂军在战场上打得好,我党一概一视同仁,第二师的装备看到了吗?一样不落,都可以给桂军装备上!”

  白崇禧根本就不相信,他微笑着挤兑道,“一言为定?”

  谷雨点点头,“驷马难追!”

  见谷雨竟然真得应下了,白崇禧不得不提醒,“谷先生,桂军下辖四个军,十二个师,贵党真有那么多军械可以装备桂军?”

  谷雨呵呵笑了笑,“白将军,我们是按照装备两百个第二师那样的标准准备这场中日战争的,目前各项建设已经完成大半,到明年年底,最迟不超过1939年上半年,各个兵工厂都将陆续投产。

  到时候不要说桂军十二个师,就算加上东北军、晋绥军、西北军、粤军等部,我们都能装备起来,但前提是大家对日作战都能打得好,打得不好,作战三心二意,可不行嗷!”

  说了一句俏皮话,缓和了一番气氛,谷雨微笑着说道,“嗷,还要加上中央军坚决抗日的部队,虽然他们的战术不是太好,但罗店参战各部还是比较勇敢的!”

  谷雨说完,白崇禧的脸猛然间变得惨白,两百个第二师,那就是现在共产党武装将近三倍,先不论共产党的战斗力,光光这样的装备差,就是把广西所有男丁都装备上,也绝不是对手呀,这已经不是外援可以解决的问题了……

  谷雨见他有些恍惚,知道把他吓唬住了,这个小诸葛,小算盘一个接着一个,要不是寻淮洲把第七军好好收拾了一番,他还不知道怎么嘚瑟呢,所以这才有今天机场上的这番对话,就是让他搞清楚形势。

  前世抗日战争桂军的表现最为无耻,谷雨肯定他们会把这一招用在未来的对日作战上,先警告一下,要不然还不知道会搞出什么幺蛾子。

  当然了,如果桂军在战场上表现得好,谷雨确实愿意给桂军换装,他又不是蒋介石,对国内军阀,共产党的路数一贯是挖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蒋介石那一套下三滥的办法他根本就不屑使用,再说了,给了好装备,弹药也需要共产党提供,对桂军反而是约束,他一点都不亏……

  谷雨与白崇禧交流的时候,黄琪翔就在一旁,听完之后,他的脸色同样不好,共产党答应由第三党组织桂军的宣传委员和宣传部,表面看起来是示好,是拉拢,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也可以认为共产党把第三党和桂军视为一丘之貉……

  他本来并不太在意,但如果共产党的兵工厂真得可以装备两百个师,那完全就是弄巧成拙了,在巨大的实力差面前,桂军根本起不到作用……

  黄琪翔心里患得患失,面对谷雨满脸笑容的问好,也笑着点点头,两人交谈了两句,也就结束了这一次短暂的交流。

  最后一位是梁簌溟,不待谷雨说话,老先生直言要和谷雨面谈一番乡村建设,谷雨笑着点点头,表示正好仔细倾听梁先生的高见。

  欢迎仪式结束后,在重重保护之下,谷雨离开了机场,前往汉阳,中午他举行了一个答谢宴会,说是宴会,也只是按照小灶的标准,准备了一桌饭菜,加了十几双筷子,同时以茶代酒,没有任何特殊。

  谷雨端着茶说道,“各位先生,同志们,全面抗战已经爆发,现在应该以节俭为上,我党又一贯坚持供给制,只能委屈各位了!百生以茶代酒,敬各位一杯!”

  谷雨搞这么一出,其他人又没办法说他不对,只好对付着吃起了共产党的小灶,这帮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大名人,对吃上共产党有名的小灶,倒是有些好奇。

  上来的菜也确实比较简单,以蔬菜为止,也有两盘肉菜,一盘鱼仅此而已,正好可以清理一下肠胃。

  张学良左右看看,发现周恩来同志夫妻都在,但容强却不在,有些奇怪的问道,“容夫人怎么不在?”

  谷雨随口说道,“容强的级别不够,她在隔壁吃中灶!”

  张学良顿时愣住了,而听到此时的张群、白崇禧等人,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共产党能有今天,恐怕这也是重要原因呀!

  梁簌溟笑着说道,“百生以身作则,做得好!”

  “这本来就是我应该做的,没什么好夸奖的!”谷雨摇摇头,举起了茶杯,“各位先生,你们未来肯定与我党干部多有接触,发现我党有不遵守规章制度的干部,请你们向各级监委举报,我们的原则是发现一个,处理一个,绝不姑息!”

  一边吃,一边聊,张群就问起谷雨下午的安排,他想尽早和谷雨谈一谈,谷雨笑着说道,“下午我要去看一看汉阳铁厂,慰问一下正在搬迁的国内外专家,这是早就定下来的安排!”

  众人面面相觑,这位到了武汉,安排的第一个行程竟然是这个!谷雨以喜欢造东西,搞工业出名,一到武汉,就跑到汉阳铁厂参观,并接见机械专家一点都不奇怪,这很符合谷雨重奇淫技巧,不重礼仪道德的习惯。

  在一些人看来,谷雨就是秦始皇复生,当然这只是一些人,此时已经秘密赶到武汉,负责打前站的CC系首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陈立夫闻听之后,叹了一口气,

  “这样下去,科技界的人心被共产党抢光了!唉,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文不能测字,武不能防身的酸文人,我们就算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又有什么用?”

  有点书呆子气的王世杰则不然,此人虽然是自由派知识分子,但与共产党关系还算不错,倒不是因为他支持共产党的做法,而是因为他相信言论自由,对于蒋介石对共产党的残酷做法很不满意。

  虽然他对共产党外战的战绩很满意,但他对谷雨相当张扬,对外到处使用武力的做法也非常不满,认为这种做会招来列强的严厉打压,对中国这样一个弱国,此举非常危险。

  他认为日本在上海的侵略,根源就是共产党在缅甸招惹了英国人,然后英国放纵日本人的结果,表面上看共产党争了面子,可实际上大英帝国一甩手,中国就受到了惨重的影响。

  他甚至曾经把谷雨比作战国时期的宋康王,对内穷兵黩武、迷信武力,虽然取得一时的胜利,但迟早会把中国拖入深渊之中。

  所以他立刻反驳道,“谷百生如此重术不重道,迟早要捅出大篓子!”

  采矿工程师陈立夫微微摇头,并没有争辩,谁让王世杰越来越得到蒋介石欣赏呢,要论起来,他这个组织部长越来越不受宠,甚至有些比不上王世杰这个教育部长,真是无妄之灾,杨永泰的死和他有什么关系……

  国民党领导层怎么想,谷雨管不着,他现在十分忙碌,正在查看接见的国内冶金和机械类专家的资料,功课是要做的,看到沈鸿的资料,他笑着说道,“这位造锁专家干得怎么样?”

  此时的汉阳铁厂比较混乱,经过大半年的努力,汉阳兵工厂已经基本搬走,汉阳铁厂已经被搬走了大部分设备,算是基本完成了搬迁。

  对于共产党的做法,很多民主人士多有不满,不过共产党的理由也让他们无话可说,汉阳铁厂太过显眼,日本人随时可以空袭,你们难道舍得让这个中国最大的钢铁厂化为废墟吗?

  当然了,如此混乱的局面,也对安保问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所以公安部和中办研究后,谷雨可以远眺正在拆迁的几个高炉,但不能与下面的工人接触,因为他们没有时间去排查。

  在安保问题上,谷雨不会固执己见,他此来的目的主要是接见一下正在汉阳工作的同志,同时也想见一见那位传说中看一眼就会怀孕的沈鸿先生。

  汉阳兵工厂两千吨的水压机,沈鸿已经看了无数次,也和根据地一帮机械能力很强的同志一起拆装,不知道他现在能不能怀孕,就算现在怀孕不了,搞出一个小型的水压机也是好的。

  能够自产两千吨水压机,甚至更大吨位的水压机,对于炮兵和未来坦克的发展将是决定性的。

  另外还有火车车轮轮箍轧机、模锻水压机、厚钢轧机等等,前世都是他主持搞起来的,所以谷雨希望这位机械大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工建委委员,机械局局长郑汉涛笑着说道,“谷书记,也不知道您是怎么知道这个人的,这个造锁专家真是心灵手巧,这一次对汉阳铁厂的拆迁,他帮了我们不少忙,机械制造的能力确实很强!”

  “呵呵,这样呀,那他有没有接水压机的任务?”

  “他参加了水压机整个拆迁过程,结束之后,告诉我们的同志,想看一看我们根据地其他两台水压机,而不是向其他人那样,直接回绝,认为咱们的条件根本做不到,我琢磨着,他可能真有一些想法!”

  谷雨笑着说道,“有想法就好呀,就怕没有想法,你们赶紧安排,其他大型机械也让他顺便看一看,能解决一个,我们需要进口的关键设备就会少一样!

  就算没成功也没什么,可以培养锻炼一只队伍,这对我们未来很有好处,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引进和自力更生缺一不可!”

  “是!”

  “也要扫除他的后顾之忧,只要他敢接水压机的单子,按照惯例,国资委按照净资产入股20%,然后给他们几倍的机械订单,让他那个锁厂迅速发展起来!”

  这是谷雨对有一技之长,敢于挑战新技术的民族企业的一贯做法,为得就是鼓励民族制造业迅速发展,既入股,又给低息贷款,还给无数订单。

  根据地的多个国产机电企业的分厂,比如华生厂、华成电器厂的电机,鸿昌机器厂的柴油机都有不小的发展,新中工程公司也已经组装了上百辆美国卡车,这让谷雨对中国此时的技术人员有着不小的信心。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这些处在上海天津的机器厂不断内迁,与前世不同,这一次他们的内迁要有组织的多,宣传了那么久,还是很有效果的,一看情况不对,他们都开始了搬迁,只要利用好他们的产能,抗战期间共产党的工业产能又有很大的提升……

  从目前国内各项发展来看,谷雨已经意识到,就算中国弱小,还是有一些工业,也有不少人才的,搞成后世那个样子,国民党反对派应该负主要责任。

  蒋介石该有多么无能,抗日战争才会打成那个鬼样子,最后竟然留给新中国一块赤地,真是不当人子,一定要逼着蒋介石当汉奸,不然这口气出不去……

  当然更重要的是,此举可以彻底绝了后世那些王八蛋的心,连蒋介石都投降当汉奸了,我倒要看看那帮子王八蛋该怎么折腾?

  当然了,要想做到这一步,相当不容易,老蒋又不傻,不到万不得已,肯定不愿意当汉奸,但老蒋的死穴很明显,他是军阀呀,他绝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最后的本钱,被共产党彻底吃掉,他一定会向日本人靠拢。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得尽量稳住他,让他在上海多撑几天,多消耗一些,日本人又在增兵,他现在应该焦急无比吧。

  畅想了一番之后,谷雨接见了汉阳两厂的搬迁人员代表,并与他们进行了一番座谈,等到了晚间,结束了与张学良的交谈后,谷雨不得不与梁簌溟先生进行了一番交流,这位老先生已经等了很久了,没想到他这么执着。

  梁簌溟等这么久,为得就是给谷雨一本手稿,《乡村建设理论》,然后客气的说道,“谷先生,您今天旅途劳累,又多有活动,我不该叨扰,不过我有一本书已经写好,希望您可以翻一翻,过几日我再来拜访!”

  谷雨点点头,接过了这本书,不过没有翻,而是很明确地说道,“梁先生,我党攻下山西之后,就开始研究国内各路势力治理乡村的政策。

  您在山东搞得乡村建设,我也搜集了一些资料,对您的所作所为还是有些了解的!坦白说,您的乡村建设理论,我党很长时间内用不上!”

  谷雨这番话一出,把梁簌溟的所有幻想都打破了,他自然相当恼火,连忙问道,“为什么?”

  谷雨冷冰冰的说道,“中国人多地少,农村极端困苦,不管您怎么搞伦理本位,怎么搞职业分途,说白了,就是在分蛋糕,您幻想通过一些所谓道德高尚的人主持分配,以此缓和矛盾。

  但是即便您的做法有效果,也改变不了根本问题,那就是农村的蛋糕实在太小,没办法让所有人都吃得饱,穿得暖,总会有无数人处在赤贫状态。

  偏偏中国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度,又面临着列强不断的侵略,农民非常容易破产,而随着农民的不断破产,农村必然不断凋敝,各种社会矛盾越来越严重就是必然的……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只有一条路,必须大规模发展现代工业,现代工业可以产生大量各种先进工具和化学肥料,大规模的提高农业产出,同时可以产生大量岗位,以吸纳大量农民就业。

  如此不断做大蛋糕,农业人口不断减少,农业产量不断增加,农村各种社会矛盾才会真正缓解,此举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

  而要发展现代工业,必须进行大量投资,同时必须赶走外国侵略者,建立起关税保护,这是社会各界公认的事实。

  这就需要从农村获得大量农业剩余,以满足战争和工业建设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土改,通过革命进行一次大洗牌。

  一来缓解农村社会矛盾,二来加强对农村的控制,以方便征收物资,修建水利公路等基础设施,三则可以向农民出售各种国产工业品,提升农业产出,以此形成一个正循环,不断积累,不断发展,中国才有未来……”

  在这个问题上,谷雨不准备和梁簌溟争论什么农村阶级矛盾是不是普遍性矛盾,这些东西各有认识,谁也没办法说服谁,谷雨的办法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你老饶就算再有本事,也不过是缓和矛盾,你没本事变出铁制工具,变不出拖拉机,但是我的路线可以,我能搞出这些东西,这就是根本的区别。

  听完了谷雨这番话,梁簌溟整个愣住了,过了一会,他才问道,“如此地主何辜?”

  “地主有没有无辜,梁先生您说得不算,根据地的农民更有发言权!即便他们是无辜的,梁先生,范文正先生说过,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这就是我的答案!”

  “你也是地主子弟!”

  “正因为我是地主子弟,我才知道中国必须走革命这条路!”

  说完,谷雨把梁簌溟的手稿交给了他,他不准备读这本书,梁簌溟并没有接过来,而是凝视着谷雨,谷雨也坚定的看着他,过了一会,梁簌溟长叹了一口气,接回了他的手稿,然后默默得回头离开!

  看着他离开,谷雨对身边的同志说道,“他的书出版之后给我一本,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陈伯达纳闷的问道,“谷书记,那您为什么不收梁先生的手稿?”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必须坚决!”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