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吞并印支大部分地区,就注定了对南越的态度与朝鲜不同,表面上看不干预南越内政,吴廷艳在外交上到处交朋友,甚至于美国军舰访问金兰湾,中国都听之任之,但事实上,中国对南越的种种作为一直极为防范,而对朝鲜就放松多了。
原因很简单,中国对朝鲜有恩无怨,朝鲜能富国离不开中国的牺牲,朝鲜在战争中还拿到了日本的对马岛,极大得满足了自尊心。
朝鲜虽然与中国换地,但朝鲜用山地和一个没怎么开发的小港口换了一个盆地的大部分地区,可以养活不少人,以农业时代的眼光来说,朝鲜自然是赚的。
所以中朝关系是非常正常的,朝鲜即便对中国经济上的影响有一些担心,但其国内的民族主义也没有理由以中国为目标,他们能恨的只能是日本,而中国也在想法设法强化这种民族主义,同时不断宣扬中朝千年友好。
未来随着中朝经济联系的一步步加深,朝鲜也必然会被逐渐整合入中国经济圈,谷雨现在对朝鲜的些许压制,只是因为他抠门,不愿意多花钱,同时也受到前世两个朝鲜巨大潜力的影响,他不希望朝鲜真正独立自主。
但南越就不同了,中国实实在在割走了广南三省,只剩下面积很小的南越,南越三面还被中国包围,可以说真真切切时时刻刻得处于亡国的边缘。
南越人之所以没有被灭亡,不是因为谷雨想存亡续绝,纯粹是因为南越和南掌山区那些没有国家意识的部族不同,南越被法国统治了那么多年,民族主义已然诞生,全部吞并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
与其全面吞并,麻烦一大堆,还不如搞一个保留地,把大部分土著赶过去,既然是保留地,谷雨就绝不容许南越发展起来,最起码其发展水平也不能高于广南三省。
这就如同前世的蒙古族一样,凡是知道外蒙古现状的蒙族群众,都没有任何闹腾的想法,而西域就不一样了,那帮家伙看到中东靠着石油发了财,起了歪心思的人不在少数……
问题是既威胁人家的安全,又限制不让人家发展,南越各阶层自然对中国恨之入骨,为了不让民族主义者的矛头瞄准中国,谷雨进行了精心的布局。
军队和经济控制在华人手中,不仅保证控制,还可以不断抽取南越的财富,用于国内建设,但与此同时,他又严格限制华人控制的军队掺和太多内政,还在南越推动了土改运动,消灭了一大堆南越的反动派。
而从二战结束后,中国先撤军,又从南越招募群众前往南洋,后来又传授杂交稻,并且派出医疗队,目的是尽可能缓解华人与南越基层群众的矛盾。
中国与民族主义者的矛盾不可缓和,但也不希望南越大乱,南越一乱,广南三省和柬埔寨就要出问题,所以必须给南越最底层活路。
在想法设法拉拢底层的同时,他也在扶持吴廷艳这一类少数派统治者,残酷镇压民族主义者,并由着他们贪污腐化,以吸引全南越的眼球!
为了撇清关系,只要南越不搞恐怖袭击,中国绝不会干预南越政治,还会鼓励这个统治者搞种种“独立自主”的外交活动……
按照谷雨的计划,只需要再过二十年,差距就将完全显露,到时候广南三省的人心自然稳定,这是人性,发达了谁也不愿意承认那帮穷鬼找上门认亲戚。
而经过二十年的折腾,南越有心闹腾的人要么死了,要么失去了斗志,年青人只会痛恨当年自己的家人为什么要往南方跑,留在本地现在搞不好已经发达了。
而一旦到了这一步,南越就可以一步步被驯服,未来随着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拥有几千万人口的南越自然是很好地补充。
所以吴廷艳才会被挑中,他是天主教徒,天然是少数派,又能够被西方接受,属于最合适的那种无耻的统治者。
应该说谷雨挑对了人,一开始中国和吴廷艳处在蜜月期,联手消灭了印支共,压制住了南越的民族主义,吴廷艳还长袖善舞,搞起了各种外交活动,看起来拥有非常大的自主权。
但这种“自主权”说到底是虚的,没有了武力和财政支持,吴廷艳本质上还是一个傀儡,他也越来越不满足做一个傀儡,他的办法就是拉拢天主教徒,对中国可以解释为搞分化,压制以佛教徒为主的民族主义者。
对欧美,可以解释为扩张西方在南越的影响力,从而获得欧美的支持,转而利用欧美压制中国,从而一步步获得更大的自主权。
事实上,谷雨也不反对吴廷艳有一定的自主权,也默认他扩充警察武装,不断扩张南越天主教徒的影响力,但前提是南越不能乱,
可吴廷艳对分寸的把握不够,南越佛教徒与天主教徒的冲突越来越激烈,这自然也被南越民族主义者利用,随着南越政权越来越不稳定,谷雨自然不放心。
这一次与吴廷艳见面,就是劝他不要搞得太过,但吴廷艳显然并不是这么看的,他更想用南越的不稳定,向中国争取更多的“自主权”,这就触到了谷雨的逆鳞。
一条狗不听话了,那还留着干什么?当然是杀了剥皮过年,不过谷雨多少也有顾忌,不愿意授人以柄,所以他紧接着禁止华人控制的军队动手推翻吴廷艳,但也不要与吴廷艳合作,断绝吴廷艳财政上的支持。
一旦到了这一步,吴廷艳能选择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是继续加大对天主教力量的扶持,进一步靠拢欧美,从欧美获得支持,加强对国内的控制;要么就是和民族主义者合流。
后者不可能,两方已然仇深似海,不可能搞到一起,那么自然只能是前者,美国愿意下场就下场吧,谷雨会冷眼旁观,三面被中国包围,美国不管下多少本钱,迟早都得亏!
若是美国人也不管,或者只给三瓜两枣打发了,留给吴廷艳的时间自然就不多了,谷雨相信吴廷艳栽培的那些警察会有人主动冒出来的……
谷雨本来计划在南越多待几天,做一些安抚的,但现在话不投机,既然没必要继续待下去,第二天谷雨就启程前往富国省,而在临走前的声明中,谷雨当然也说了一通好话,表态作为南越的好邻居,中国会帮助南越发展……
谷雨在声明中虽然很客套的赞赏南越为现代化所做的种种努力,但也含蓄表达了对吴廷艳做法的不满,声明中明确认为人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不能以国家的力量强硬推动。
谷雨访问朝鲜和九州日本都签署了一堆合作协议,都高高兴兴,但到了南越却提前走人,对吴廷艳的态度很不好,还不点名的批评,自然立刻引发了南越内部的震荡。
吴廷艳怎么也想不到谷雨竟然这么不给面子,被打得措手不及的他很快又收到更加头疼的消息,华裔财政副部长对吴廷艳给予天主教徒免除财产所得税的特权公开表示不满,认为很难执行,而华裔国防部长也表态军队晋升看的是表现,不是信仰。
面对连续的批评,南越境内对吴廷艳的批评自然更厉害了,你这条狗搞得主人都不傻,此时不骂你更待何时?而佛教徒们也乘机用种种方式宣泄不满,虽然还没使出自焚这一招,但各种抵抗明显厉害起来了!
吴廷艳自然无比惊慌,他紧急和谷雨联系,希望谷雨可以接见专程过来的那位女士,谷雨虽然回复了,但却是他出门访问和考察,并不方便,要什么事情等到他回国。
虽然谷雨不见人,但吴廷艳总算是稍稍松口气,这一次试探说明谷雨更多的是教训他,并没有完全放弃他,他还是机会挽回。
所以他立刻搞起了缓兵之计,表示内外人士可能是误会了,南越政府一向尊重宗教自由,同时宣布撤回了一些过激的政策。
而与此同时,吴廷艳也秘密找到了美国大使寻求帮助,希望美军长期驻兵金兰湾,并帮助训练越南的警察部队,又让作为主教的兄长找到了美国天主教教会高层寻求支持,他甚至表示会把南越献给圣母玛利亚……
美国驻菲律宾大使,事实上的菲律宾总督斯普鲁恩斯海军上将即将结束任期返回国内,不过随着谷雨启动大规模旅行,美国政府要求他延长一段时间的任期,等到谷雨访问完菲律宾之后,他再返回国内。
斯普鲁恩斯同时也被要求不断收集谷雨访问过程中的种种消息,所以南越发生的种种自然第一时间被收集,然后报给了美国国务院。
在中美达成协议后,谷雨立刻启动一连串访问,美国人很清楚,谷雨此举应该是协调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加强影响力,所以一向抠门的谷雨才会拿出那么多好东西,保证这两个影响中国核心区的国家不至于失控。
而谷雨对南越的做法,某种意义上也是安抚,他对吴廷艳的批评,事实上就是在安抚南越占人口绝大部分的佛教徒,避免中国因为吴廷艳推广天主教引火烧身,激怒中南半岛的佛教徒。
杜勒斯自然从中嗅到了机会,中国的宗教政策一向为西方所讨厌,中国政府扶持的宗教领袖与教皇和大主教们穿着一样,还振振有词,摆明着想在宗教上平起平坐,无数教徒痛恨无比,黄皮猴子也算人,竟然敢这么嚣张?
更让天主教徒不能接受的是,中国军队第一个兵进罗马,也闯入到梵蒂冈,虽然没有做什么不法事,但中国跑到梵蒂冈贴反法西斯的标签,拿着摄像机到处拍摄教堂,还砸掉了好些个因为侵略中国而封圣的教徒,这些行为都引起了罗马天主教廷的强烈不满。
这些年,中国和梵蒂冈非常不对付,两国一直没有建交,中国自然也绝不接受任何梵蒂冈任命的主教,梵蒂冈三天两头的抨击中国……
吴廷艳在南越的所作所为虽然被佛教徒所讨厌,但欧美国家的宗教势力普遍非常欢迎,甚至是夸奖,认为这是基督教势力在亚洲连续受创之后的复兴。
若是美国给予吴廷艳以坚定支持,并严厉警告不允许中国干涉南越内政,艾森·豪威尔政府自然可以获得美国影响力很大的宗教势力支持,同时也会进一步刺激南越的内乱,而南越一乱,中国广南三省、柬埔寨都有可能陷入混乱,敌人的损失就是自己的胜利……
如果美国不管吴廷艳,任凭他被推翻,艾森·豪威尔必然会被教会批评,但问题是南越不仅没什么资源,位置也太尴尬,处在中国的后院,被中国人团团包围着,就如同古巴之与美国一般,美国触碰南越,必然引起中国的强硬反应0
美国若想干预南越,三瓜两枣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且支持吴廷艳,必然会让引起东南亚佛教徒不满,杜勒斯知道,艾森·豪威尔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这不符合艾森·豪威尔的思路。
杜勒斯就想到了菲律宾,菲律宾这个天主教国家完全可以支持吴廷艳嘛,美国给予菲律宾支持即可,甚至可以让菲律宾出兵,维持吴廷艳政权的稳固。
如此既避免了与中国的直接对抗,又不至于让教会不满,同时还可以让中国恶心,并且破坏中国和菲律宾的关系,一举四得。
杜勒斯知道美国不可能在南越付出太多的力量,若是中国下定决心推翻吴廷艳,吴廷艳政权必然完蛋,这个时候就要很好地利用吴廷艳的剩余价值,吴廷艳最好是死得轰轰烈烈!
美国可以借着南越问题大做文章,不断指责中国,让中国在外交上陷入被动的境地,并尽可能引发中国对广南三省和对柬埔寨的统治危机。
就算这些都做不到,遭受了挫折,美国政府也可以把责任推到菲律宾人身上,不是老美不努力,而是菲律宾人无能。
当然了,若是中国人胆子小,不敢对吴廷艳下手,那自然是大好事,权力得到巩固的吴廷艳可以在南越侵蚀中国的影响力,甚至一步步将南越打造为一个反CP反华大堡垒……
艾森·豪威尔默默得翻看杜勒斯的报告,眉头微蹙,虽说美国要压制中国在南洋的扩张,但直接捅到南越,艾森·豪威尔自然犹豫不决。
可是不掺和又不行,教会在美国的影响很大,他如果毫无反应,教会必然会批评他,所以杜勒斯的方案看起来很不错,只是菲律宾行吗?
从1946年开始便开始给予菲律宾大量援助,一是允许菲律宾与美国进行自由贸易,且减免其部分特定项目的关税;二是返还部分菲律宾出口税;三是稳定菲律宾货币的币值,将其比索与美元的兑换比率固定在二比一。
除去贸易和金融上的支持外,美国还从现金流上给予了菲律宾重建支持,美国相继支付给菲律宾近1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后来又支持菲律宾发展制造业,考虑到菲律宾人才的不足,甚至还从日本调来了不少技术人员帮助菲律宾建厂。
在美国的大力输血下,菲律宾的发展是不错,但问题也非常明显,以财产损失赔偿为例,美国共计援助了菲律宾私人财产损失补偿6亿多美元,但菲律宾统计公布的公共财产损失仅1亿多美元。
即7亿美元中,有6亿进了私人腰包,仅仅只有1亿进入了菲律宾政府财政,而这笔钱在被分散用于残废军人抚恤、底层救助补贴时,人均能够领取到的已经非常少。
斯普鲁恩斯对腐败无能的菲律宾政府非常不满,直接干预菲律宾大选,换上了一个看起来很不错的新总统,但即便如此,菲律宾对美援的使用效率还是十分糟糕,而北面的本州日本就明显强多了!
所以美国政府虽然还在扶持菲律宾,但给菲律宾的钱,已经远远不如给日本的,更加了解菲律宾的艾森·豪威尔甚至直接怀疑起菲律宾人的能力。
不过又想了想,艾森·豪威尔哑然一笑,反正也就是做做样子,不让国内的宗教团体批评,他又不指望菲律宾人能搞出什么花,不成就不成呗!
就在这个时候,杜勒斯又提了另外一个主意,中日仇深似海,完全可以从日本招募右翼分子前往南越折腾,都是东方人,也没什么区别,菲律宾不行,日本人还是可以的,完全可以让日本人打着菲律宾人的旗号嘛!
艾森·豪威尔点点头,觉得这个办法不错,杜勒斯接着又建议他在日内瓦会议上,以关心天主教徒的名义提及此事,英法也肯定会站在美国一边,让中国不至于颠覆吴廷艳政权……
艾森·豪威尔微微沉吟,再次点头,不过他也提出了问题,中国三面包围南越,他们或许并不在意吴廷艳政权,但如果中国要求交换怎么办?
杜勒斯笑着说道,“总统先生,中国人现在需要更多的资金!”
艾森·豪威尔笑着摇摇头,“约翰,钱不可能交换所有的东西!”
“试一试总是好的!”
艾森·豪威尔又一次哈哈大笑起来,中国摆出了明显的收缩迹象,美国人当然要乘胜追击,一步步压缩中国的空间,当然了,这些都是试探性的进攻,花不了多少代价,成功了是意外窒息,失败了也无所谓!
也就在此时,谷雨已经在富国省开始了考察,谷雨对这个农业、渔业和热带水果产出极其丰富的省份寄予了厚望,而此时的富国省也已经初步完成了目标。
富国省开发开始于明朝末年,大批难民跑到了富国省,这也是中国对富国省主权主张的底气,当初不过是不毛之地,华人过来开发,才慢慢将沿海的沼泽变成了富饶的平原农业区,这种说法合不合理姑且不论,有了理由就行。
不过富国省真正的大开发起源于法国人,1867年法国殖民者占领越南后,引进蒸汽动力开挖河渠,改天然湿地为农田。
从1890年到1930年,农田增长了4倍多,达到200万公顷(富国省部分约有110万公顷),此后法国人又开始试验“荷兰式围坝护田”,控制海水倒灌和洪水侵入,以进一步增加农业产出。
三角洲地区土地肥沃,法国人不仅靠着种植园赚了大钱,还因为大规模的水利建设,迅速提升了水稻生产,在鼎盛时期,整个法属印支地区一年可以出口600万吨水稻,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来自于富国省。
解放军恢复富国省之后,继续按照法国人的路子,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不断推行围坝护田,中国也乘机完成了对富国省的全面控制。
原来法国的种植园被没收,那些依附法国人的狗腿子自然被镇压,住在乡镇的地主、知识分子不是被赶到西贡,就是在接下来的土改冲击中被镇压或者强制迁徙到国内,凡是有文化的,全部想办法请走!
搞水利需要动员大量人力,光靠建设兵团和初期的移民是不够的,自然要动员当地居民,这就需要进行严格的人口统计,富国省也乘机实现了对基层的全面控制,并迅速完成了汉族化。
既然都说自己是明人之后,也都拿出了“族谱”,那原来的土著姓名自然要改成汉名,也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扫盲,说汉语、习汉字是最起码的……
到了1955年,富国省已经完成了扫盲,并普及了四年制小学教育,同时也开发了大部分地区,人口也增加到七百万左右,耕地面积直线增加到180万公顷左右,其中稻田面积约为130万公顷,1954年的播种面积约为270万公顷。
随着杂交稻的大规模推广,富国省的水稻平均产量已经达到了5吨/公顷以上,仅仅在1954年,富国省的粮食产量就超过了650万吨,也就是130亿斤。
因为富国省的粮食收购价比全国要稍高一些,加之1954年水灾期间,又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当年富国省整整收购了90亿斤粮食,比整个四川盆地的商品粮产量还要多,超过全国商品粮需求的10%。
即便如此,此时的富国省还远没有达到可耕地面积的鼎峰,根据统计,富国省应该还可以再开发50万公顷土地以上,未来可以提供的商品粮在150亿斤以上,这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实在太重要了。
除了粮食产量不断创新高,富国省也大量养殖巴沙鱼,这种热带鱼食性广、产量高、味道鲜美,没有小刺,对恶劣环境适应性非常强,养殖门槛很低,所以解放军一控制富国省,就开始了大规模养殖,以满足蛋白质需求。
短短十年间,富国省的鱼类产量就增加到40万吨以上,因巴沙鱼在国内非常受欢迎,富国省的养殖量正在迅猛增加,预计十年后会增加到100万吨以上。
除了水稻和巴沙鱼产量不断增加以外,富国省的热带水果产量也有很大的提升,不仅满足省内需求,还大量运往国内,并出口到苏俄。
随着富国省的农业产出迅猛增加,富国省群众的收入也迅猛增加,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大概有12亩水田,每年可以提供出售5000斤粮食,光光这一块的年收入就在1000元以上,即便扣除其他种种开支,可支配收入也在500元以上。
如果农民聪明一些,种植11亩水稻田,再养殖1亩罗非鱼,然后再种植一些热带水果,再养一头牛,可支配收入直接翻倍,增加到1000元以上,这个收入在此时已经非常高了!
所以谷雨到达富国省之后,很欣喜的发现富国省已经迅速普及了自行车,道路上各种各样的三轮车、拖拉机数量很多,群众也穿上了各种花花绿绿的衣服,乡间各种砖瓦房数量很多,可以说提前解决了吃穿问题,正在加速解决住行问题。
虽然他知道这里面有国家有意补贴,粮食收购价较高,工业品和各种建材价格较低等原因,但还是非常高兴,能有这样的收入,当地土著肯定不会承认自己是南越人或者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