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车厢里昏暗的灯光在夜色中让人昏昏欲睡。窗外,死一般的沉寂,云南地区比较荒凉,在山野之中偶而才能看到的一盏两盏的灯光,在夜色中,也显得那么孤单无助。
李思明早就睡得死死的,而且是抱着吕和的胳膊进入梦香的,嘴角还残留着馒头渣,想起上车时,这个小年轻死活要和他坐在一起,吕和不禁笑了笑,这还是个孩子呀!
不过转而他的脸色又严肃起来,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孩子安安心心的留守边疆,成家立业,为国效力,将海外省建成为中国最为坚固的堡垒。
天亮没有多久,三位女同志走了出来,一名女列车员走在最前面,她首先来到车头,在车厢顶上,一个手卷的显示屏显得格外新奇,每到一站,列车员都会手动更新站名,一卷卷完,最后一站就到了。
列车员翻好“显示屏”,然后开始再次检票,同时会拿出特制的小本子,依照车厢座位的编号记录下每位旅客的到站信息。
当时列车没有广播,每到一站,列车员需要举起小喇叭提醒大家,生怕有一位旅客坐过站,服务相当好,不过这一趟比较特别。
李思明一行人的目的地是髻港,这辆列车基本上都是,李思明等同志会在幌港上船,然后前往昆仑省。
而吕和的目的地是富国省生产建设兵团总部所在地龙川,列车员立刻看了他一眼,细心告诉吕和,“吕同志,我们这趟列车到了幌港之后,您坐在这里不要动,等其他同志都下车了,我们会安排您换车!”
“需要换车吗?”
“这趟列车是国内班次,不会前往南越,接下来您需要按照乘务员的引导,前往专门的候车室休息一段时间,等待乘坐每天固定班次的国际班次!”
吕和点点头,示意知道了,然后又说道,“还有两位同志和我随行……”
“您放心,我会安排好的!
第一个列车员走过来,第二个列车员端着水壶过来了,他们需要看看哪些群众要加水,吕和拿出了搪瓷杯,请列车员加了点茶水,然后询问,“同志,餐车什么时候过来?”
“同志,本趟列车没有安排餐车,您可以到九号车厢就餐! ”
吕和点点头,这时候李思明也接了一杯水,然后拿出了苞米饼,跟吕和说道,“吕同志,您没带吃的,跟我说呀,去什么火车餐厅,那里又贵又不好吃!”
吕和微笑着推辞,“思明同志,这不合适!”
“有什么不合适的,土改那会,好几位同志都在我家待过呢,我们吃什么,他们都吃什么!”
“思明同志,多谢你的好意,不过我们是三位同志,旅途又比较漫长,不合适吃群众的食物!”
李思明想了想,也就算了,他一边嚼着苞米饼,一边含糊得说道,“解放军同志就是纪律好,我要是早生几年就好了,肯定可以参军打鬼子!”
而坐在李思明对面的女民兵阿宁,低声喊了喊,“李思明,你看,女公安,好厉害呀!”
李思明回头看了看,一名负责维持秩序,背着“小马枪”的女公安,英姿飒爽的走了出来,当时每节车厢里都有一位,由于社会风气又比解放前好了很多,所以女公安主要承担礼仪的任务,展示铁路风采。
李思明扭过头,“是厉害!阿宁,你以后也会和她一样厉害!”
阿宁两边脸颊立刻涌出了红晕,她柔情似水的看了一眼李思明,然后又如同小兔子一样低下了头,“净瞎说!”
吕和看到对面的女孩子娇羞的表情,脸上微微露出了笑意,年轻人真是好呀,吕和也知道他也不比李思明们大不少,但早出生十年,经历过轰轰烈烈的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吕和或许身体还年轻,但过多的经历也让他的心老了许多……
不仅仅吕和如此,此时正在壮年的谷雨、薄一波、寻淮洲们,同样如此,无比惨烈的革命战争迅速催熟了他们!
铁路继续前行,吕和在火车上与李思明们交流,他虽然是文职干部,但四川刚解放那会,土匪横行,他随身都带着枪,甚至差点被反动分子刺杀,听他说起往事,这些年轻的民兵们惊呼声不断。
年轻人总是火力充沛,跟他们坐在一起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即便条件艰苦也不例外;但年轻人也有缺点,耐不住性子,火车呕当框当,但总是没到目的地,什么时候才能到了?精力充沛的他们唉声叹气起来!
吕和对他们的抱怨只是微笑着,但并不回答,这才哪到哪呀,等这群年轻人到了海上,在大上海飘荡一个月,被巨浪颠簸得脚都站不稳,不断呕吐时,他们做梦都会想回到陆地上……
而就在此时,英印东孟加拉省首席部长卡瓦贾·谢哈布丁在得到缅方通知,谷雨愿意见他时,也欣喜若狂,他迅速乔装打扮,在缅甸军方的接应下,顺利得到达了英帕尔,然后乘坐—架军用运输机前往中国。
此时缅甸是旱季,乘坐飞机即便有一些颠簸,但还是比较安全的,但即便如此,卡瓦贾·谢哈布丁心里还是有一些七上八下,若是这一趟能说服中国的领导人当然好,若是不能说服,孟加拉人独立的梦想又要往后推迟了。
孟加拉人是南亚次大陆古老民族之一。孟加拉地区曾数次建立过独立国家,版图除了谷雨前世的孟加拉国,印度的西孟加拉邦以外,还包括比哈尔、奥里萨邦等邦,在缅甸和尼泊尔也有一些孟加拉人。
孟加拉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黄麻、水稻、豆类、玉米·油籽、甘蔗、烟草和水果,南部居民多从事渔业,孟加拉地区的农业和轻工业都十分发达。
16世纪孟加拉地区已发展成次大陆上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文化昌盛的地区。到了18世纪中叶,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孟加拉地区,成为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中心。
19世纪后半叶整个孟加拉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其中加尔各答为中心的西孟经济相当发达,可以说是整个英属印度最繁华的地区之一。
也正是因为孟加拉太富饶,又人口众多,英国人不放心﹐在寇松担任印度总督期间,硬生生推行了孟加拉分治,后来迫于孟加拉人的压力,又不得不复合,但即便如此,比哈尔和奥里萨被划了出去。
正是因为西孟加拉太过繁荣,加尔各答又培养了一大堆印度精英,所以在印巴分治越来越明朗的当下,印度人一定要拿到西孟加拉。
尼赫鲁态度很坚硬,一定要让孟加拉地区和盛产粮食的旁遮普一样被一分为二,加尔各答在内的精华所在地的西孟归印度,东部归巴基斯坦。
对于印度人这个方案,孟加拉人敢怒不敢言,孟加拉人虽然是印度次大陆第二大民族,但他们十分倒霉,最早被英国人统治,本土势力比较薄弱。
西孟加拉就不用说了,在英国人的眼皮子底下,什么强大的本土力量也出不来;东孟加拉贫穷,一直都是边缘地带,更出不了大人物,一直到东西孟分家之后,纳瓦布家族才逐渐获得了发展的机会,成为了东孟加拉首席部长。
孟加拉人本土力量不足,政坛上代言人不够,代价就是倒霉的事总容易发生在孟加拉人身上,比如两三年前的孟加拉大灾荒,几百万孟加拉人被饿死,想想都是泪呀!
英国人的残暴统治自然激起了孟加拉人的反抗,但到底如何反抗,处在阿萨姆旁边,靠近缅甸和中国的东孟加拉省分成了两帮人。
一帮人自然是搞暴力革命,赶走英国人;一帮人自然是以纳瓦布家族为代表的,和印度国大党合作,一起拥护甘地搞非暴力不合作的维持现状派。
前一派在三十年代中后期蓬勃发展,还搞出了一些事情,不过随着中英建交,然后联合对付德国人,这股子势力立刻就不行了。
不过随着大英承诺战后让印度独立,这股子势力又一次蓬勃而起,他们鼓吹要以加尔各答为中心,建立一个大孟加拉国,他们甚至成立了一个统一孟加拉党,不过党主席却是—个叫作赛义德的无名小卒。
他们并不乐意和语言都不通的乌尔都人组成一个MSL国家,语言都不通,怎么能成为一个国家呢?大孟加拉国的设想得到了很多知识分子的支持,不过孟加拉上层对此都不屑一顾,他们很清楚,不管是英国人,还是印度人都不允许出现一个大孟加拉国。
后一派在三十年代中后期虽然吓得不清,但他们稳妥的做法获得了英国人的信任,在英国人逐渐退出之际,后一派人一步步控制了地方。
对于前一派的主张,他们虽然不屑一顾,但此时形势已经大不一样,英国人要滚蛋,中国人崛起后,对印度的态度很不友好,他们坚决反对印度继承大英帝国在南亚的传统利益,又支持缅甸人夺取阿萨姆,引起了印度高层的敌视。
如果中国人出兵,支持孟加拉人独立,那就是完全两码事了,只要孟加拉人内部做一些呼应,一个大孟加拉国指日可待,毕竟英国人在不断撤兵,而那些印度士兵又怎么可能打得过中国士兵?
纳吉布家族也想过拉拢中国人,只是这个家族是穿鞋的,他们非常小心,在决定家族命运的关键时刻,纳吉布家族还是拿出了老办法,分散投资。
老大卡瓦贾·纳兹穆丁继续干他的首席部长,与MSL联盟高度配合,一起与国大党斗争,为争取建立一个MSL国家而战斗;而老二卡瓦贾·谢哈布丁则与前一派人秘密联络,提供—些赞助,同时想法设法与中国人接触,寻求帮助。
纳吉布家族的号召力巨大,得到纳吉布家族的消息后,统一孟加拉党人士气大振,甚至向纳吉布家族承诺,只要纳吉布家族加入统一孟加拉党,未来孟加拉国的第一任总统就是卡瓦贾·纳兹穆丁。
还没等卡瓦贾·谢哈布丁找到中国人,缅甸人竟然联系上了纳瓦布家族,纳瓦布家族的人立刻就动心了。
卡瓦贾·纳兹穆丁一直很自豪纳吉布家族在西孟加拉的
威望,要不然也当不上首席部长,但就算自席部长地位仕同﹐被人称为孟加拉的总理,他也比不上德里国大党那帮人,
若是能够成为开国总统,那就不一样了……
不过这帮人也不傻,谁知道缅甸人说得是真是假?就光凭缅甸省的那帮人,哪里干的过印度主体?除非中国参战,但中国会参战吗?谁也不知道。
所以等到缅甸人传来,谷雨有些心动,准备接见卡瓦贾·谢哈布丁,纳瓦布家族心动了,卡瓦贾·谢哈布丁立刻按照约定,前往阿萨姆,与缅甸特工会师,在他们的保护下前往英帕尔。
此时的阿萨姆事实上相当混乱,缅甸人不断拉拢阿萨姆土著,告诉他们,只要加入缅甸联邦,享受高度自治,同时还可以赶走讨厌的印度人,被他们抢占的土地、茶场,也可以收回来……
而在英国人不断撤军后,防守的印度军队奉英军的命令﹐回收到铁路沿线的战略据点,实际放弃了很多地方的控制﹐所以印缅边界的山区土邦们,此时一个个胆大包天,也不知道从哪里获得了大批武装,在各个要道设卡收税。
这帮人手里不仅有步枪、冲锋枪和机关枪,甚至还有轻型大炮和火箭筒,这些东西哪里来的,不是中国,就是缅甸,更可能是中国,因为缅甸没有兵工厂,只有中国才可能提供这些……
看到这一幕,卡瓦贾·谢哈布丁大为震惊,德里那帮子正在讨论制宪会议的印度精英知道不知道这些?恐怕不知道,要是知道的话,他们哪里坐得住!
此时,卡瓦贾·谢哈布丁终于相信缅甸人说过的话,只要缅甸愿意立刻就可以夺取阿萨姆,一点都没有错……
对阿萨姆,卡瓦贾·谢哈布丁根本无所谓,不过此时他甚至有些担心缅甸入侵孟加拉了,缅甸人并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一次见到中国那位神奇的谷,除了游说中国一起出兵以外,还要游说中国人支持孟加拉人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孟加拉人绝不能仰仗缅甸的鼻息,当然了,这只武装必须在纳吉布家族的领导下。
就在七上八下间,飞机顺利得降落在中国的昆明军事机场,中国国安办副主任谢安治和吴贺温派来的代表一起来到机场迎接,握手之后,相互介绍,卡瓦贾·谢哈布丁精神大震,看起来希望很大呀!
谢安治笑着与卡瓦贾·谢哈布丁握手,然后听着卡瓦贾·谢哈布丁说着一些饶舌吹捧的话,与他一起坐上了一辆高档轿车,一路笑语盈盈的攀谈,并告诉他,谷主席已经等在哪里了……
卡瓦贾·谢哈布丁听完兴高采烈,事实上,他并不知道﹐在谢安治眼中,那个统一孟加拉党能够崛起,背后离不开中国的扶持,其多名领导人都在缅北接受过培训,中国为这一天已经准备很久了!
通过统一孟加拉党传递过来的情报,谢安治对于纳吉布家族的情况事实上了如指掌,这帮子英国走狗,本质上就是常凯申那帮人,想依靠这样的反动派长期与印度人抗衡,肯定是不行的。
而且一旦战争打起,参战的二十万解放军消耗的大量军费哪里来?总不能中国出钱吧,自然要干掉纳吉布家族这样的走狗,不仅可以获得大量军费,还可以彻底断掉英国人未来干预孟加拉的手,主子都走了,这样的走狗当然要烹杀……
同时把抢来的土地交给统一孟加拉党,不管是该党内部自肥,还是由他们分配给农民,一个与英印精英们彻底撕破脸的势力就将诞生,而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产生的势力,才可能一直站在中国一边!
所以喽,对于一个将死的人,不管是谷书记,还是谢安治都非常非常的友好,让他高高兴兴而来,欢欢喜喜而去……
谷雨和吴贺温一起接见卡瓦贾·谢哈布丁,听着他诉说孟加拉人的苦难,听到二战期间,孟加拉人被饿死三百万人﹖谷雨大为震惊,站起身说道,“英国人竟然做了这样的事情,孟加拉人民确实要独立呀,要不然这样的惨剧还会不断发生!”
吴贺温点点头,“是呀,中缅两国人民自己解放了,也不能忘了其他被压迫的民族呀!”
谷雨多少有些犹豫,“中英关系还是不错的!”
吴贺温此时也已经摸清楚谷雨的心态,他应该是想打的,但又担心影响了中英关系,所以他很体贴的给谷雨出了一个主意,中国军人穿上缅甸的军装,如果暴露了,缅甸就说是缅北的少数民族武装,他们不少人也是说中文的……
而此时的形势也并不需要太多的中国军队,缅军为主,中国军队为辅,夺取阿萨姆和西孟加拉还是可行的,谷雨听到这里,摇摇头,“狮子搏兔,尚需全力,何况是印度这样的大国,绝不能轻视印度军队!”
吴贺温犹豫了,谷雨这个时候给出了主意,“朝鲜”雇佣军,朝鲜人多地少,粮食都不够吃,偏偏国内一大堆打过日本人的退伍军人不安分,让那帮子会说中文的朝鲜人出兵﹐缅甸只需要出一些粮食就可以。
未来一旦局势不好,解放军也会迅速出兵,到时候也是用朝鲜雇佣军的名义,有这层皮,大家面子上都好看。
听完了谷雨一番话后,吴贺温自然欢喜,不过中国不出兵,他也不安,谷雨笑着说道,“中国国内也是有朝鲜族的!”
吴贺温恍然大悟,而就在一场针对印度的阴谋日渐成熟之际,吕和一行人终于到达了幌港,听到下车的广播,李思明一跃而起,高呼一声,“昆仑省,我们来了!”
男女民兵们兴奋无比的涌出车厢,看着他们高高兴兴的离开,坐在位子上并没有动的吕和,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年轻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