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31章 初夏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6938 2025-05-12 15:06

  因为中航研究院是军事单位,黄容彪没理由把儿子带过来,不过他却带着儿子来到了中科大计算机公司参观,他以前只以为这家单位是搞计算机的,据说这个计算机可以用在军舰、飞机和导弹上,非常重要,但现在才发现这个单位竟然还能搞出这种能够自动挪动的机器,这也是计算机的应用,真是想都想不到!

   对自己父亲的无知,黄公子则忍不住哈哈大笑,黄容彪对儿子感情很深,他轻轻敲了敲儿子的脑袋,“笑什么笑,你父亲我又没学这些,不懂不是很正常吗?”

   “哎呀,我的发型!”黄公子一边躲藏,一边抱怨道,“爸,你现在哪里有一点大兵团统帅的样子!”

   “我总比你秦伯父好,他给儿子当马骑过不知道多少次!”

  “哈哈,彭伯伯竟然还有那么一出!”

  “他家那小子小时候皮得很!”黄容彪同志心情很好,话都多了不少,“不过长大之后却大不一样,现在已经是一个好兵了,你小时倒是乖,可现在越来越皮!”

   “爸,你这就不懂了,我这叫有个性,这一点和您一样,以后肯定有出息!”

   “自吹自擂!”

   “我是没有得到机会!”

   “你要什么机会?”

   “爸爸,不管是一秒钟运算十万次的计算,还是王德明他们搞得运算放大器,亦或是那一台让你惊讶无比的数控机床,说到底都是电路。

   我也是搞电路的,我的毕业设计就是一个复杂电路的修改设计,我们班助教的德国导师看到后,对我的方案很满意,前两天还找到我,希望我去他的实验室做研究生!”

   “你在吹牛吧?”

   “老爸,我可不是吹牛,我们班三十个人,就我和沈海林得到了召见,德国导师根本不知道我的身份,他对着我们两的电路设计问了两个多小时,把我们两个都问了一身汗!”

   “那个德国导师是做什么?”

   “他研究的是无线寻呼系统,手里都是大项目,中电总公司、邮电部都有合作,一年经费好几百万,牛得很,现在已经享受三级专家待遇,不比图灵差多少,只是可能是出身的关系,比较低调,也还不是科学家的外籍院士!”

   “你是怎么想的?”

   “无线寻呼系统潜力无限,未来必然会在全社会推广,前途无量,我很有兴趣!”

   “你大学就要毕业了,面临的是一生的职业选择,一定要谨慎!”

   “爸爸,你是大军统帅,肯定很清楚步话机,现在新一代无线寻呼系统就是把重达几公斤的步话机变成手掌那么大,别人打你电话,不管是长途电话还是市话,只要你拿着的传呼机在寻呼台的联络范围内,就可以得到信息,然后你再找最近的电话打回去就可以联系,这将极大的增进人和人之间的快捷联系!”

   “技术已经做到这一步了?”

   “摩托罗拉和苏俄都有相应的方案,我国已经引进了苏俄技术,目前已经拿出了相应的实验室产品,不过离成熟还有一段时间,不仅成本高,而且重量很大,估计就算可以用,也只能用于党政中高级干部的通讯,不过技术在不断进步,再过十年,应该就可以向民间推广引用……”

   “咱们国家的电话网络还没有健全,这些东西的应用怎么也要二十年吧!”

   “确实如此,不过有了这个东西,电话通讯网络投资不足的缺陷会得到很大的补充,有些地方交通不便,拉电话线很麻烦,但搞一个寻呼台要容易得多,收到寻呼后,群众可以前往乡镇打电话……”

   “这些都是你想到的?”

   “这是我和沈海林等同学讨论的结果,我们一致认为未来搞通讯设备肯定很有前途!”

   “通讯领域现在有民营企业吗?”

   “通讯终端比如电话机什么的,还有收音机、广播也是通讯终端,已经有一些民营企业,这些年发展很快,科大计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设计的电话机、收音机都相当有名!”

   “怎么哪里都有科大计算?”

   “那当然,任何电路相关的东西理论上科大计算都可以做!”黄公子兴致勃勃的说道,“爸,科大计算野心非常大,要做中国的IBM、RCA和摩托罗拉。

   这家公司早就确定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思路,除了发展各种大小计算机以外,还要在自动化和通讯领域发力,自动化搞的是数控机床和生产线的控制系统,看着不显眼,但实际上至关重要,各行各业,不管是钢铁厂,还是汽车厂,还是飞机厂,都离不开自动化,

   它们在通讯领域投入也不小,除了电话、收音机以外,它们与RCA达成了协议,获得了几种美国先进的广电设备生产授权。

   他们还和中国电信达成了合作研发全电子电话自动交换机,若是这个东西搞出来,那可不得了,我们国家的电话网络所需的电话交换机是海量的!”

   “计算机、工业自动化、通讯领域,应该还要再加上核武器……”黄容彪同志在心里默默算着,他猛然间明白过来,为什么谷雨会把女儿女婿放在这些领域,这些领域不仅仅是高科技那么简单,随着一步步发展,必然会成为整个国家最为核心的领域。

   偏偏这些领域现在刚刚发展,规模不是太大,谷雨同志的女儿女婿可以一步步慢慢做起,几十年下来,必然会建立庞大的关系网,而那些人基本都是党、国家和军队的中坚力量。

   这意味着什么?太清楚不过了,谷雨同志未来就算过世了,子女没有靠山,凭借着对核心领域的影响力,未来的领导人只能拉拢,绝不能得罪,别的不说,对通讯系统的影响力意味着什么,黄容彪同志比谁都清楚。

   而且这种影响力不显山不露水,要不是听儿子说起,他压根都没有察觉,相比于把子女放在党政军,或者钢铁厂、发电厂这一类来钱的行业,谷雨同志的做法不知道聪明多少倍,他确实是好意,自己和老婆压根误会了……

   黄容彪越想越觉得谷雨同志思虑深远,不过他同样也明白,这样的操作对子孙能力的要求极高,不是绝顶聪明之人绝对不会获得这一领域的诸多天才的认可,所以谷雨同志必须与顶尖聪明人结亲,也不得不把自己的独子排除在外,你没这个能力,瞎掺和毫无意义。

   想到这里,黄容彪怦然心动,自己的儿子也是绝顶聪明,加入这个体系,他用自己的影响力做一些推动,未来成为核心人物还是有希望的……

   既然存着这个心思,黄容彪同志接下来的考察自然就无比细致,不过他这样的大人物过来,并没有得到太多的欢迎,原因很简单,谷雨每一次到科大计算,都不会要求这个陪同那个陪同,黄容彪就更没有可能了,不过这也不是坏事,他可以如同很多访客一般轻松自如的参观交流,从而了解更多的东西。

   而这一天,和他在一起交流的竟然是一个日本人,来自于丰田汽车的丰田章一郎,他这一次过来自然是考察新一代数控机床和科大计算在工控系统上的改进,丰田要搞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生产,极其需要技术上的突破,他自然需要看一看,看看能否进行合作。

   建国至今,在华日本人在工业系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们不仅仅是国内相当一部分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主导力量,也在很多工业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比如汽车和机械领域的丰田,电器领域的松下,光学和医疗设备领域的奥林巴斯,各个都是龙头……

   日本比中国工业化早早起步,培养了大批人才,中央也早就知道了这些,但当这些变成现实,高层的心思是极其复杂的,一方面很高兴,这些日本人为中国发展添砖加瓦,很多人逐渐融入了中国,也严重削弱了本州日本的发展。

   另一方面则多少有些担心,一向极强强调自力更生的中国环太党却如此依赖日本人,能安心才怪,巨大的危机感迫使从上到下都相当重视教育和科技,要想一步步取代这些日本人,必须有足够的人才,不下本怎么行?

   黄容彪是军人,尊重现实是军人的本能,既然我们存在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既然自己的人才培养还需要时间,那只能用好日本人,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他自然支持谷雨的做法。

   所以他询问丰田喜一郎时,自然十分客气,而丰田喜一郎也有心在这位中国统帅面前显露一番,以获得更多的支持,所以一个问,一个解释,交流的不亦乐乎。

   遇到了专业人士,一番询问后,黄容彪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判断,别看中科大计算机公司现在似乎没有那些个钢铁厂汽车厂显眼,但却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东西,是工业上的制高点,抓住了,就抓住了整个工业系统,看来必须让儿子搞一搞这些领域了……

   交流一番后,黄容彪心情大好,也就在此时,一个四十刚出头的中年人快步走到了黄容彪面前,向他敬礼,黄容彪一愣,哪有穿着西装的同志向他敬礼的?

   黄容彪笑着说道,“锡文同志,好久没见,我还记得山东战役那会,你当时到兵团司令部汇报过,我还问过你多大,你说十八岁,当时还是一个中学生,这一晃眼,二十几年过去了!”

   “黄总,您记性是真好,二十多年的事情还记得这么清楚……”

   李锡文说明了来意,参加法国五国峰会的代表团成员在峰会结束后,并没有立刻回国,一部分人留在法国参观,一部分人则跟随李多才同志前往英国访问。

   李锡文听说英国人还想在中国搞一个钢铁联合体,他自然要跟着李多才前往英国,各种访问、考察和交流十几天后,代表团并没有坐专列,而是乘坐飞机回国。

   李锡文昨天回到北京后,并没有立刻回到民主试点区,而是继续在京努力,希望获得中央认可,拿下英国人投资的大型钢铁联合体,不过难度比较大。

   李多才同志认为福建已经有了华侨钢铁二厂,规模相当大,再上一个钢铁厂,销售市场在那里,说到底福建和对面的台湾经济规模是有限的。

   再说了钢铁厂放在福建,铁矿石从澳洲运倒是不用发愁,煤炭怎么办?苏门答腊和婆罗洲的开发难度都不小,也没那么迅速。

   李多才同志想把这个钢铁厂放在淮海省所在的连云港,如此南北都可以照应到,尤其是目前比较缺乏钢铁的山东可以就近获得不少供应,同时还是可以通过铁路运输到内地,两淮的煤炭也可以就近供应,可以说非常方便。

   李多才同志这么考虑背后还有一层意思,这个中冶总公司和英国钢铁合作的大项目,中央的要求是必须用最快的时间获得成功,而且还必须要让英国人赚到大钱,以推动英国人进一步转移工业产能,所以可以说把最好的位置让给了英国人。

   李多才同志甚至于有意把黄埔船坞第二基地都搬到连云港,不过幸好黄埔船坞的英国人不同,认为不方便管理,这才罢休,不过连云港非常好的位置也引起了英国另一家大型造船厂的注意……

   虽然前景不乐观,但李锡文还是想再斡旋一番,哪怕斡旋不成,也看看能不能搞到其他机会,英国人这一次看起来非常有诚意,既然去了英国,怎么也要搞一个回来。

   既然留在京,他当然要来到科大计算看一看老婆的同事们,虽然老婆调到了出口加工区的生产基地,但李锡文自然不可能放弃早就打好的关系。

   李锡文一过来就先看到了老朋友丰田章一郎,然后又看到了黄容彪,他自然向黄总敬礼,攀谈了一番,又指着丰田章一郎说道,“黄总,我和田章是老朋友,今天真是太巧了!”

   黄容彪点点头,“田章同志是有真本事的,今天教了我不少东西!”

   天章自然谦虚了几句,黄容彪想了想,微笑着说道,“如此巧合的日子,要好好谈一谈,走,我请客,找个地方谈一谈!”

   而与此同时,谷雨也在中南海与刚刚回国的李多才交谈,“艾森豪威尔同意核查以色列,这个转变不小,看来他确实很担心苏俄向中东国家传授核技术!”

   “这也不奇怪,就在去年,伊拉克就派遣了275名留学生前往苏俄学习核物理技术,据说两国正在谈判引进石墨堆,用于生产低浓缩铀,能给伊拉克,就能给埃及,若是埃及和以色列都有核武器,一旦互相乱丢那就乱套了!

   这倒也罢了,关键是阿拉伯国家拥有核武器之后,腰杆子必然更硬,对美国在中东的石油利益冲击不小,而苏俄作为石油出口国就没有这层考虑!”

   谷雨笑着说道,“苏俄也未必真心传授东西,不过是借此拉拢伊拉克罢了!”

   “艾森豪威尔就算知道,也未必敢赌,用核查以色列,交换中苏两国不给阿拉伯国家提供核帮助,是非常值得的!”

   谷雨点点头,想了想说道,“艾森豪威尔站在美国的立场,做出这样的决定不奇怪,只不过这严重损害了犹太人的利益,今年下半年美国的总统选举很可能横生枝节!”

   “民主党要重新上台?不至于吧,尼克松的民调还是很领先的!”

   “不到最后关头谁也说不好!”谷雨笑着说道,“若是民主党上了台,赫鲁晓夫肯定最高兴,艾森豪威尔不好惹,尼克松也难缠,民主党出身的肯尼迪是个生瓜蛋子,他肯定要乘机讹诈一番!”

   “肯尼迪就算是个生瓜蛋子,那也是美国总统,美国有足够的家底随他折腾,赫鲁晓夫这个人赌性太强,迟早要栽跟头!”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几年苏俄还是挺能吓唬人的,也确实扩张了不少利益!”

   “没有海权,随时都可能被颠覆,咱们实际上也有这个问题,我们在几内亚和马达加斯加的投入不宜过多!”

   谷雨默默点点头,“所以我才拉人一起干!”

   交谈了一番后,谷雨说道,“今年国内的旱灾很严重,都已经大半年了,华北大片地区都还怎么下雨,虽然机井起了一些作用,但冬小麦的产量还是收到了不小的影响。

   现在就看夏天会不会来几场雨,好让夏玉米多一些收成,要不然我们这个冬天就算能够让人民不挨饿,也必然是捉襟见肘。

   关于这一点,出国前,我就跟你交代过,给赫鲁晓夫提提醒,让他做好我们大规模缩减甚至是取消玉米出口的计划,他是怎么说的?”

   “赫鲁晓夫不相信我们有这么大的灾荒,他还说今年上半年苏俄中亚垦荒区出现了重大损失,希望我们保持,最起码也不能大规模缩减,要不然苏俄明年的农业计划很难安排!”

   谷雨听到这里,摇摇头,“他们在中亚的垦荒是瞎搞,遇到黑风暴一点都不奇怪!”

   苏俄这一次黑风暴来头非常凶,第一次是从 3月16日开始的,整整刮了一个星期,到23日才消失。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黑风暴再次来临,这两场黑风暴席卷了俄罗斯大草原南部的广大地区。

   据统计,1960年这两次黑风暴,直接干掉了苏俄垦荒地区春季作物受灾面积达 400万公顷以上,大量的砂土淤塞了许多灌溉水渠,毁坏了大片的庄稼和田地,同时填塞了道路和公路边的沟壑……

   李多才想了想说道,“谷枢机,您有没有注意到,前几年我们农业不错的时候,苏俄的农业也不错,这两年我们农业连续遇灾,苏俄好像也在遇灾,农业产量也不太行,这里面或许有一些相关性,我们以后与苏俄搞农业合作要注意到这一点。”

   “都在北半球,有些相关性也不奇怪,你提醒得有道理!”谷雨想了想继续说道,“此次,我们已经尽到了提醒的责任,赫鲁晓夫信不信是他的事情,我们不能拿着人民的生命冒险,到时候我们根据情况,决定怎么操作,我们手里的外汇很珍贵,不能浪费了!”

   李多才点点头,谷雨接着说道,“按照与美苏两国达成的协议,美苏两国相互的东西都要在北京新城展览,作为国庆十五周年纪念仪式的一部分,美苏两国很可能也会派出高级别领导人过来访问,这一块接下来的工作,你来负责抓总!”

   李多才又答应了一声,谷雨最后说道,“这一次的阅兵式,新东西不多,震慑力不够,若是世界缓和也还行,偏偏巴黎峰会又是那么个结果,不把一些东西拿出来展览一番是不行的,东5看来要上阵了!”

   “是不是太早了一些?我们试验还没有做完,并没有装备,总不能就放一两枚出来!”

   “从现在开始,到国庆生产个四枚还是做得到的!”谷雨断然说道,“我们现在有了,哪怕还不是最终定型产品,也有必要拿出来,美苏看到这么大的块头后,自然知道我们没有吹牛,有些事情就不敢搞得太过!”

   “巴黎峰会失败,世界搞不好出现新一轮动荡,早一点拿出来也好!”李多才想了想说道,“我们的洲际导弹已经发射了四次,性能已经比较稳定了,未来肯定也要多发射几次,现在一次制造四枚,也不算乱花钱,而且就算亏一两亿,我们也亏得起!”

   “那就说定了,你回去就安排生产!”

   李多才同志点点头,表示同意,然后提议道,“既然导弹有了,战略火箭部队也该对外公开了!”

   “可以!”

   谷雨突然想起了前世,他笑着说道,“这一次我们每一个方阵,带头的同志换成一些较为年青的将军,既看看这些同志在训练场上的表现,又向外界展示人民军队高级指挥员的风采!”

   “这倒是比较新鲜的安排!”

   “十几年没打仗了,偏偏部队又多了不少事情,我有些不放心,用这种方式,稍微试探一下!”

   “是不是有些多虑了?应该不至于吧!”

   “我也希望是多虑,但东部战区和南部战区反走私运动的结果确实不让人乐观,你看一看!”

   李多才从谷雨手里接过一份报告,翻开之后,看着看着,眉头就皱了起来,“怎么会有这么多事情?”

   “战争时期,我们的经费不够,部队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筹资的习惯,到了和平时期,虽然中央三令五申,但业已养成的习惯想迅速改变是不可能的,再说了,还有不少单位涉及到生产领域,有生产,就一定有用不掉的东西,可以对外出售,手里自然就有钱!

   大到军种司令部、战区,小到各部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小金库,我也知道,这些小金库真正用来乱花的并不多,部队的风气也还不错,但如此长此以往是不行的!

   现在国际形势不稳,我必须多下一些功夫整军,把一些生产单位挪出部队,为此哪怕再裁撤一些单位也是值得的,我宁愿先裁军后扩军,也不能给后世埋下隐患!”

   “我看也跟战争尾声的一些操作有关!”

   “天下事总是如此,有得必有失,如之奈何!”谷雨摇摇头,“有些事也只能我来做,现在处理,好解决,等时间一长,就不一定了!

   未来一段时间,我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军队,党务这一块,你也不要顾虑太多,有些同志你觉得行就用,你是中央第二枢机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