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十五章 战争阴云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6177 2025-05-12 15:06

  作者∶大白菜的苦逼 数字∶5893 吐槽∶28 更新日期∶2022-06-1322∶01∶47

  谷雨并不知道,就在他听取汇报时,在苏门答腊的徐达三已经摩拳擦掌,“老子运气比林彪好,半年不到,就有仗可以打了"

  当天下午, 荷兰外交部就通报中国大使, 荷兰对爪哇出的繁察行动, 并不影响荷兰与苏门答腊三个自治邦的谈判,请中国放心,战争只眼于爪哇人控制区。

  得到荷兰人这个答案, 谷雨指示外交部通报荷兰, 中国政府对荷兰政府单方面发动战争十分遗憾,希望和平解决争端……

  荷兰人得到这个答案后,十分欣喜,很明显,中国人无心干预荷兰人的行动,不仅如此,次日一早,荷兰内阁得到消息,中国驻南洋特别代表,徐达三陆军元帅通过英国人的关系, 秘密询问荷兰人是否需要中国退伍军人作为雇佣军。

  中国人的条件异常慷慨,不雨要荷兰人出军费,不需要出武器弹药,只需要提供一些荷兰皇家东印度军队的军装,并派船运输即可。

  战后中国雇佣军立刻离开,中国雇佣军作战过程可以接受荷兰军官领导,当然了,中国人不会打白工,中国人获得的战利品归属那些中国雇佣军……

  不过,如果荷兰人需要中国雇佣军帮忙维持秩序,那就需要出工资了,毕竟维持秩序没缴获拿,中国人的要求不高,和英印军中的印度人差不多就可以了!

  据说作为中间商的英国人听完之后,十分心动,询问是不是其他的地区的雇佣兵都如此, 中国表示其他地区条件要高一些, 需要按人头付一笔钱。

  不过收拾爪哇人,并不需要定金,中国人乐意,理由也是杠杠的,"爪哇人与日本法西斯勾结,迫害杀戮华人,必须清算"

  闻讯之后,刚刚上任的荷兰首相路易斯·贝尔闻讯之后先是长出了一口气,立刻要求进行相关谈判,虽然免不了分中国一杯奠,但有中国人下场,这场警察行动成功的希望非常大。

  不过他同样也明白,中国人痛恨爪哇人,肯定也会痛恨荷兰人,荷属东印度不会长久, 建立一个听从荷兰的土著政府之后, 就应该撤军了, 南洋不能长久待下去……

  如果要论这一场大战中悲剧的欧洲国家,荷兰绝对名列前茅,被同为日耳曼的德国人侵略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荷兰人早就习惯了,但问题是从来没有饿过肚子的荷兰人竟然饿得惨兮兮的,最修的时候一周只有400克面包和1kg土豆,奥黛丽赫本的好身材就是那个时候练出来的……

  荷兰的悲惨还在其财富来源,亚洲的殖民地上,大英帝国拿着荷兰殖民地,诱惑中国参战,一开始只是不毛之地巴布亚。

  没见过世面的中国人看到地方大,竟然答应了几百万英镑,荷兰人出售时还是挺满意的,还特意加上了马鲁古群岛,当然了,这一次出售并不包括南马鲁古比如安汶出这一类基督徒居多的地方。

  但是等到战争结束, 荷兰人才发现这个口子一开, 偌大的一个荷属东印度群出已经四分五裂,而且荷兰人没有太好的办法。

  美国人要求搞帝汶邦,南马鲁古和帝汶岛等等凑在一起,给信仰上帝的人准备的荷兰人自然要认,再说也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现在香料啥的已经不值钱了,荷兰人无所谓。

  酬劳中国在战争中的功劳,搞了一个荷属华人邦,给他们一个苏拉威西岛,荷兰人也无所谓,那个破岛块头是不小,但也没啥东西,无所谓。

  但是英属华人邦的中国人占据了北婆罗洲还不算,又向南占据了大半个婆罗洲,这就过分了,这些地区都是有石油的地方,中国人得寸进R怎么行?

  问题是中国人太狡猾了,他们拉着英美一起割荷兰的肉,最后妥协了一番,东婆罗洲给了荷属华人邦, 以私偿华人过去几百年的牺牲, 同时石油利益还要给中国一份子,谁让中国是四大国呢,荷兰人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苏门答腊三分背后有美中撑腰,中国在苏门答腊邦有驻军,美国人在棉兰邦有驻军,荷兰人同样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准备给予亚齐、棉兰和苏门答腊三地自治领的地位,换取一些经济利益。

  但是爪哇不行,整个荷属东印度人口最多,农业最发达的地区爪哇,战后亟待恢复的荷兰想收税,不哇能够提供不少。

  荷兰人自然很不甘心,苏门答腊三个自治邦背后有强国支撑,尚且还答应给荷兰上贡,「下哇出背后没有强国,就这么公然独立,太不给荷兰人面子了,「下哇人何德何能?

  所心早在1945年,荷兰就想对爪哇动手,不过当时荷兰人连自己的军队都没有,而且中国人在荷兰驻兵十万,不同意英印军动手,理由也是杠II的,留上一大堆日本人,怎么也得把日本人搞走再说,万一这两家凑在一起,华人就倒霉了!

  荷兰人无奈,只好接收了荷属婆罗洲,并以信仰基督教的安汶出为基地,准备了整整一年, KNIL也就是荷兰皇家东印度军队也开始了大规模招募。

  荷兰人传统的募兵地南马鲁古,都是基督徒,这一地区已经确定要成立帝汶邦,荷兰人忍悠当地老百姓,说给他们自治权,从那里一口气募集了三万多人,再加上几千荷兰军官, 还有多艘军舰!人及各种战机, 荷兰人自觉准备妥当, 刻意选择在香港特区成立前发动进攻。

  选择这个时间节点是荷兰人精心考虑的结果,中国人把英美领导人请过来,在这个时间点, 中国人绝不可能干预荷兰人的进攻, 否则这会给英美领导人留下很恶劣的印象,说白了,荷兰人是狐假虎威。

  而与此同时,荷兰人也认为中国人不会为Ⅳ哇人出头,爪哇人声称继承整个荷属东印度, 还不断觊觎苏门答腊邦, 把中国人得罪透了, 中国人对爪哇人的态度非常不友好,一直认为他们是日本法西斯的走狗。

  中国人虽然不断从苏门答腊撤军,但中国人一直在操练苏门答腊自治军,把大批转备留给了自治军,还把陆军元帅徐达三派过来作为军事顾问。

  据说还有好几万中国退伍军人,成为了苏门答腊华人种植园的保安,很明显中国并不放心苏门答腊的自治,可以肯定,他们防御的并不仅仅是荷兰人。

  果然荷兰人赌对了,中国人虽然不爽荷兰大打招呼,但实际上却支持了荷兰人这一次行动,而得到中国支持后,荷兰人的胆子就更大了,行动也非常果断,同时还很给面子,招募了第一批中国军队两个团六千人,组成了一个纵队。

  而荷兰人这一次进攻异常的顺利, 印尼人根本没有防备, 过去一年爪哇出上的印尼人虽然建国,但不过是一个草台班子,而且与前世不同,由于中国的胆拦,长达一年多时间,没有人进攻爪哇,盟军唯一的动作只是派船接走了日本军人。

  爪哇人的独立竟然就这么迅速成功了,如此简单,如此迅速的实现,不哇人自然欣喜若狂,在感激日本人的同时,和所有的草台班子一膜一样,爪哇人迅速陷入到各种内斗当中。

  虽然苏加诺的一个印度尼西亚的口号喊得比谁都响,但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普吉出UN东跟的是荷兰,苏门答腊三分,婆罗渊三分,中国军队在苏拉威西纽、北马鲁古和西伊里安(新几内亚西部)登陆,并不断把中国人命名的南洋省土著送到苏拉威西出……

  苏加诺本来就是靠嘴吃饭,除了会泡妞,对于如何治国,根本没有经验,现在他的政治承诺破产, 威望自然大跌, 虽然谁都知道这不是他的问题, 但面对种种挤兑, 苏加诺也无可奈何。

  更要命的是,荷属东印度期间,爪哇人人数太多,荷兰人以小制大,经济上依靠华人,军事上依靠那帮信仰基督教的杂交土著, 爪哇人想本就不知道怎么打仗, 虽然拿着日本人的武器组织了好几万军队,还有十几万民兵,但这些军队根本没有战斗力。zela

  所以荷兰人的进攻,显得异常的顺利,雅加达、泗水等大城市陆续丢失,印尼共和国立刻陷入到风雨飘摇当中……

  Ⅳ哇人的脆弱,让荷兰人觉得似乎,或许用不上中国人,不过枫衡再三,还是给了中国人机会,不过爪哇出最富裕的地区全部没份,徐达三星然把几千志愿军派了过去,但还是气得跳脚大骂爪哇人没用,荷兰人只抵抗了德国人五天,你们连这么垃圾的荷兰人都不是对手,也太菜了,这下子还能捞到什么好处……

  Ⅳ哇战事爆发后,英国首相艾德礼正在印度访问,他广泛接触印度各界,告知了岘港会议的决议精神,一旦印度独立,必须在中国方案基础上讨论,印度独立方案也必须经过安理会的批准,这是四大国一致通过的决议,大英帝国必须执行。

  印度各界哗然,不仅国大党难以置信,连想法设法建立巴基斯坦的伊斯兰人都难以接受,这是赤裸裸的拆分印度呀,不能接受,绝不能接受!

  艾德礼很轻松,我知道你们不愿意接受,但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你们可!不用独立,作为拥有高度自治权的大英自治领,就可以规避这一条了!

  未来你们可以与大英永世保持一致, 根本不用担心四分五裂了, 当然了, 那四个土邦自治领除外,他们将在1946年底之前加入联合国。

  不过在大英的领导下,印度自治领和四个土邦自治领可以签署自贸协定,相互之间进出不用签证, 印度人民的美好生活完全不受影响……

  当然了,英属印度也可以完全独立,不过除了英属印度,必须按照中国方案四分以外,你们也无权继承英王对土邦的权利,英王撤退后,土邦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未来。

  这也意味着英国人撤退后,印度将一分为四,同时还将与五百六十多个土邦王国并存,印度次大陆将空前大分裂,而且这样的大分裂也肯定会破破联合国安理会认可。

  一个方案比一个方案还要缺德,完全不符合国大党完整继承英属印度的战略目的,尼赫鲁愤怒的指责英国人旨在让印度次大陆巴尔干化。

  同时这位曾经见过谷雨的印度民族领袖大骂中国是帝国主义,竟然提出了这么一个缺大德的方案,但此时此刻,尼赫鲁桐本没有选择,为避免国家大分裂,国大党不得不考虑接受自治领地位。

  当然了,尼赫鲁的算盘很清楚,现在印度人首先要做的是拿到权力,有了权力后,再对土邦动手也容易得多,至于联合国,不过才成立了几个月,谁知道是不是新的国际联盟。

  不过尼赫鲁即便答应了印度自治领也不行,因为穆斯林联盟不愿意再跟国大党凑在一起,他们更希望巴基斯坦变成一个新的自治领,换句话说,即便英属印度不独立,也要一分为二,变成两个自治领,艾德礼自然更喜欢这个方案……

  也就在此时,听说艾德礼访问印度,印度东北部的土邦也早早派来代表,代表东北部六大土邦,向艾德礼请愿,他们希望可以与其他四个自治领一样独立……

  一石激起千层痕,随着印度东北部的土邦派人请愿,其他有些实力的印度土邦一个接着一个请愿,要求成为自治领独立,此时此刻,那位坚持非暴力不合作的甘地也急眼了,怎么会乱成这样……

  看到这一幕,艾德礼挥挥衣融, 心情大好的离开了印度, 只留下一帮子印度人在风中凌乱,谁也不知道怎么办,尼赫鲁的脸都变了,此时此刻,他下定了决心,不管是什么条件,必须,必须,尽快把英国人请走,其他的事情!人后再说,再这么拖下去,印度就完了wi7av

  就在艾德礼启动最后一程时,主角杜鲁门也已经乘坐军舰,结束了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访问,而丘吉尔和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此时是平民,两人则乘坐先乘坐飞机前往美国西海岸,然后坐上直达中国的邮轮……

  杜鲁门在访问的过程中, 深情的回忆起美利坚和澳新两国联手共抗日本法西斯的往事,向两国承诺,美利坚会一直、永远、无私的保护他们。

  两国总理都知道杜鲁门是在干什么,不过这是好事呀!大英想继续维持地位,要拉拢他们, 还在两国部署核武器, 不用他们花一分钱; 而美国呢, 同样要拉拢他们, 杜鲁门这一次已经承诺了经济支援,而且没什么附带条件!

  左右谨源,两头吃饭,澳新两国巴不得美英的老大之争拖得时间越长越好,对于杜鲁门若睫若现的暗示,两国都没太在意,中国的南洋省是挺讨厌,但北面有占据太平洋主要出屿的美国,而澳新两国也都部署了大英的原子弹,中国人怎么可能威胁的到!未来中国确实有可能威胁,但那是未来,谁会在意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他们又不是中国领导人谷雨,可以一直干下去,他们才不在意呢

  说到底此时的中澳两国还是战时的盟友,而中国的作风又和苏俄不一样,他们又不傻,自然看得到,当然对杜鲁门的暗示不当回事……

  杜鲁门这一次撬角不算成功,不过杜鲁门也不着急,时间还长着呢,等到两国看清楚英国的虚弱,自然会站在合众国一边。

  杜鲁门乘坐的军舰,一路北上,直达菲律宾,路过太平洋上托管的出屿时,杜鲁门想起了中国也托管了一些小岛,询问中国人怎么处理的。

  此时杜鲁门与国务卿伯恩斯的矛盾激化,该死的伯恩斯不打招呼就发表了莫斯科外长会议的会议精神,让杜鲁门感觉到大权旁落,勃然大怒,直接要求他辞职,不过伯恩斯要求让他完成签字仪式才辞职……

  所以这一次访问中国,杜鲁门干脆就没带这位国务卿,而是带来了了解中国的马歇尔,给他的职务也是仿效罗斯福给予霍普金斯的白宫顾问,马歇尔一开始并不乐意担任这个职务,不过杜鲁门很喜欢脾气温和的前陆军参谋长,一再请求,马歇尔这才接受了任命。

  马歇尔之所以接受使命, 陪同杜鲁乃访华, 也是觉得中国与苏俄不同, 美国可以拉拢,毕竟中国共产党除了他们的集权统治以外,其内外政策与英国工党差不多。

  虽然是集权国家,并没有建立美国人希望的自由制度,不过此时的美国不是冷战之后的美国,他们并没有意愿推广什么自由民主,美国人即便鼓吹意识形态,也不过是为了世界霸权,他们对外政策,主要基于利益。

  而中国也确实给出了实实在在的让步,中国接受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放弃了对周边国家的控制,而且南越和遥罗的领导人都是亲美派,美国非常满意。

  在经济上,中国在谈判中,对一些条款很不满意,要求给予发展中国家足够的贸易保护,因为没有得到认可,最终决定不会立刻加入即将成立的关税总协定,但中国香港作为一个独立关税区,加入到关税总协定,这也让美国上下认为中国确实在逐渐开放……

  虽然中国对朝鲜和柬埔寨的影响力更深,但对这两个地方,美国目前的兴趣并不大,朝鲜对中国国防太重要了,而束埔寨在地缘上又没什么意义。

  既然美国对中国有拉拢的想法,自然不能太过触碰朝鲜,那样会严重刺激中国,而柬埔寨这样的小地方, 美国也没啥兴趣, 美国难道还缺踉食吗? 只有缺粮的中国人才把柬埔寨当成宝贝。

  美国的如意算盘是加强对南越和暹罗的渗透,两地精英阶级都反华,美国修透很容易,一旦渗透成功,就在东亚大陆建立支点, 以本州日本、菲律宾和两地, 再加上太平洋上的美军道路,在战略上就隐隐形成了对中国的半圆形包围……

  就在杜鲁门询问前,马歇尔正在思考着这些问题,等到他询问,博闻强识的马歇尔立刻回答道,中国人眯了接收帕劳主岛,赶走了日本移民以外,中国没有做其他事情,似乎忘记了他们还托管了一串小岛。

  杜鲁门满意的点点头,他想了想,提到了英国首相艾德礼对印度的访问,种种情报显示,印度人已经被迫接受了英国的方案,看到大英帝国死而不僵的样子,杜鲁门就不太舒服……

  不过马歇尔却觉得,并不需要太着急,因为英国人一旦退让,就会不断的退让,直到退无可退,听到这里,杜鲁门摇摇头,他觉得太被动了,也太慢了,那要等到什么时候,他试探的问道,“将军,缅甸一直在声索印度东北部的主权,合众国能否促成第二次英缅战争”

  马歇尔顿时愣住了,杜鲁门继续说道,“缅甸不可能是英国的对手,中国就算不参战,也会用其他方式支援缅甸夺取印度东北部。

  在陆地上,英国人不可能是中国的对手,英国失败了,英国的威望必然会进一步下降,而印度人也一定会牢牢记住这场战争……

  很明显, 这是一个机会, 一个同时削弱英国、中国和印度三国, 并让他们长期交恶的机会,而合众国需要中印产生矛盾,以牵制中国”

  独阅读首页>从1945开始>第一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