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219章 新提案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9649 2025-05-12 15:06

  尼克松恼火之余,又拿起了本州日本政府的求援和商务部的相关报告,他实在有些奇怪,日本修核电站关中国什么事,美国政府已经多次告诉中国政府会严格管控日本的核技术发展,不会让本州日本有可能发展军用核技术,美国又不傻。

  “总统先生,我和中国的吴谈过,他说日本多地震,一旦核电站被地震破坏,产生的废水必然会倾泻入大海,这会严重损害中国沿海渔业的发展,而且也会影响到美国西海岸,现在随着中国的公开声明,苏俄和北日本也反应过来,一起表示反对!”

  “真有这么大的危险吗?”

  “很难说清楚,不过这更多的是中国一张牌,一张限制日本经济发展的牌!”

   “在这个问题上,中苏有着一致的看法?”

  “完全一致,而且一旦日本出现中国担心的核泄露,受创最严重的必然是北日本!”

   尼克松听完,思考片刻后,迅速做出决断,“让日本人和中国谈判,尽量说服中国人,哪怕做一些让步,也要让中国松口,我现在不希望看到出现任何一桩中苏一致的事情!”

  “我会立刻进行协调!”

   “在智利问题上,中苏两国应该也会保持一致吧?”

  “毫无疑问是这样!”

   “可以加入到入关谈判中,我不希望看到中国支援智利!”

  “总统先生,根据我们的判断,中国不会无偿支援智利,但中国一定不会放弃与智利的贸易往来,智利的铜矿对中国有重要意义!”

  “中国会做亏本生意吗?”

  “那肯定不会!”

  “那就是了,那就抛售储备铜,把世界铜价打下来!”

   阿连德当选智利总统的消息传到中国,中国第一时间发出了贺电,谷雨也以个人名义给阿连德发了一封电报,一是祝贺他当选智利总统,并邀请他访问中国。

  二是认为智利一旦需要进行矿产国有化,必然会引起美国的激烈反应,中国除配合国有化以外,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智利维持和扩大矿山生产,并提供各类出口商品交换矿石,帮助智利渡过难关。

  由于这个时代中国拥有蒙古和南洋铜矿,目前在东刚果的铜矿也有开发,所以对智利铜矿的需求并不是那么强烈,自然而然,他对未来阿连德可能上台的态度自然就比较冷淡。

  不过现在的形势不一样,美苏搞联合打压,中国开始强硬反应,对苏俄反击的同时,对美国也不能客气,在日本小打小闹,但在智利问题上,那就要给美国出难题,既然说了要反对两个超级大国,说话就要算数,地位是打出来的,不是求出来的!

  尼克松和基辛格这两个人对智利大打出手的可能性不大,更多的是经济封锁,取消各种援助,打压铜矿石价格,限制智利生活必需品和矿山生产各类机械以及配件等的进口。

  中国虽然做不到百分之百帮助智利脱困,但中国针对性的帮助智利完全有可能,不管是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还是大规模进口智利铜矿石,中国都能做得到,这必然会极大的缓和阿连德的压力,让他多撑一段时间……

  至于美国的不满意,我还不满意呢,我们这些年在入关谈判中做出了多少让步,你们倒好,联合苏俄压制我们,那中国不着急入关,美国所希望的中国货币升值,出售部分核心资产股份,降低关税等等全部别指望了!

  谷雨做出决断的时候,自然也要和危机应对小组的同志们说清楚,现在这个阶段非常难熬,出口的压力会相当大,但必须熬。

  中国只有证明能够扛得住美苏的联合打压,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认可,世界格局才有可能变成我们所希望的三国鼎立,到时候我们就有了足够的行动自由。

  等到美苏两国矛盾激化,最终被迫摊牌,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美国人就必须对我们让步,我们才有可能昂首挺胸的入关,而不是付出巨大代价后入关。

  而要做到这一点,手里有大笔钞票,等着花钱的中东各个产油国对我们异常重要,要想办法从中东挖走更多的外汇,这会极大的缓解我们资本不足和市场不足的难题……

  同时这也是一次考验我们经济韧性的时候,中国这么大的一个经济体,要更多的依赖国内消费,那些在欧美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外向型企业也要扩大在国内的销售,做到国内一部分,欧美一部分,苏东一部分,三条腿走路,总比一条腿要强。

  在讲话结束后,谷雨叫住李多才,递给他一根烟,两个人吞云吐雾起来,良久,李多才才问道,“一挑二,真有那么大把握吗?”

  “也不算一挑二,也就是政治上有些冷淡,应该不会打起来,如此一来,经济上就算有一些冲击,日子还是过得下去的!

  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就是瞅着欧美经济不景气,资本家们需要扩张新市场,对我们就算有一些压制,也没办法下死手,只有欧美的订单能稳定住,并不断扩大,就算苏东与我们断了贸易往来,我也不怕!

  多才呀,咱们要想长期高速发展,就必须维系一个相对平衡的局面,这很困难,你别看我现在是一挑二,显得很莽撞,实际上我的策略从来没有变过。

  欧美经济繁荣的时候,他们可以对我们不理不睬,我们一定要凑上去,好扩大贸易,但等到他们日子不好过了,咱们就要摆一摆架子,好争取更多的筹码,一味地舔解决不了问题。

  而对苏俄,咱们则是相反的路子,苏俄日子难过,我们要和他们走近,哪怕亏本也要挺他们,让他们不至于破罐子破摔,但他们日子好过了,则要保持距离!

  现在是两件事凑在一起,看着触目惊心,实际上没什么大不了的,你要是没有信心,其他几个就更慌了!”

  “理解归理解,但同时抗衡两家,不瞒谷枢机,我还是有些心虚,您现在又坚持要退休,接下来顾金声同志会很难,我相信会有很多人把一时遇到的困难归因到他的身上!”

  谷雨有些苦恼的摇摇头,“人算不如天算,我也想不到事情会这么巧,本来我以为今年的换届主要问题在党内,没想到关键时刻,美苏来了这么一手!”

  “也不奇怪,我们研究别人,别人也在研究我们,选择此时动手,应该是瞅准了我们换届时的虚弱!”

  “你说的也对,我们被人家研究了几十年,行为逻辑也被猜得差不多了,呵呵,就算参透了我又如何,我们现在的块头已经很大了,不是三十年代末了!”

  “当时穷光蛋一个,敢拼敢打,现在穿上了鞋,有了坛坛罐罐,很多事情就非常容易犹豫,谷枢机,您还能保持当初的决断力,确实了不得呀!”

  “不要再夸奖我了,我也是没办法!”谷雨笑着说道,“既然内外形势如此,此时只能狠狠的整顿,不仅仅山西要过一遍,各省都要过一遍,越是困难时期,内部越要统一,那些不长眼,在这个时候对着干的,一律狠狠收拾一番!”

  李多才点点头,他思忖片刻,微笑着问道,“谷枢机,您是不是早就想这样做了?”

  “不愧是老伙计,了解我的心思!”

  “顾金声同志做了这样的活计,以后等他退休了,在老干部中恐怕也没多少威望!”

  “第一代领导人往往既有威,又有望,但第二代领导人想有很高的声望是不可能的,那就只能威,从上到下狠狠杀一遍,上上下下都杀服气了,没有人敢说不,自然就有了威望!”

  “肯定会有一大堆人告状的!”

  “我退下来了嘛!”

  “您这是掩耳盗铃,大家都知道您是一把手,哪怕您交出军委主席也没用!”

   “难就难在这里!”谷雨狠狠吸了一口烟,“本来我想善始善终的,落个好名声,但既然没这个命,我也不指望了,我让马冀干,就是告诉大家,顾金声同志的整顿也是秉持我的意志!”

  “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谷枢机,我向您表个态,哪怕整顿到我身边的同志,我也不会帮着说话!”

  “好,我就知道你不会让我失望!”谷雨又吸了一口烟,说起了另外一件事,“成立中央和省一级的顾问委员会是为了更好的过渡,我很早就说过,这是临时性措施,过一些年就要取消。

   前几天秦石川同志给我写信,提到了省一级顾问委员会的诸多乱象,建议取消省一级顾问委员会,并对中顾委做一些限制,秦石川同志的意见很中肯,符合我的设想。

  李润石同志这一次也高风亮节,提出了三点建议,他和秦石川同志的思路比较类似,昨天我和他通电话的时候,他向我提议70岁以上的老同志都不要再干政了。

  我想了想,觉得中顾委还不能撤销,不过老同志不问政的时间段要往前提一提,以1895年划线,出生于这一年和这一年之前的同志以后就不要去北戴河开会了,以后有顾就问,无顾就不问,他们目前手头上的各种工作可以由他们推荐一位同志,但需要中央批准。

  这个规则适用于包括你我在内所有1910年前出生的同志,凡是75岁之后,就要主动一些,不要让后人为难,等到了1985年,党的十五大召开时,取消中顾委。

  而1910年后出生的同志,在革命时期的影响力相对有限,威望也不够,再担任中顾委委员是不合适了,不过考虑到他们的退休年龄会推迟,他们参加北戴河会议的年龄限制,以后在讨论,你觉得怎么样?”

  谷雨既然要收拾地方,省一级的顾问委员会自然要被取消,这是应有之意,哪怕李润石、秦石川两同志不提议,谷雨也会在这一次会议上敲定此事,这一条李多才同志是知道的,不过提议限制中顾委委员们的干政年龄,这还是第一次。

  按照谷雨制定的这个标准,李多才同志可以一直参加北戴河会议,一直到1980年,也就是十年之后,而谷雨则可以一直拖到1983年,然后他们的政治影响力会下降,当然了,这只是形式上的,谁都知道谷雨同志除非不能思考了,否则他就是一把手。

  对李多才同志而言,到1980年,也确实足够了,他的政治影响力主要集中在工建系统,而接任总理也是他的秘书出身,他的影响力会一直保持下去,所以李多才同志没有任何理由反对。

  不过如此一来,对于一些影响力很大的同志,比如吴冠生同志就不是很有利的,按照这个方案,三年之后,他就要进入到比较彻底的退休状态,而他目前似乎并没有这个打算,他的精力还是很充沛的。

  或许这就是谷雨同志的本意,他肯定不希望吴冠生同志一直发挥重用作用,哪怕他的身体还相当不错也不行,但换句话说,75岁这个年龄一刀切,谷雨同志确实很宽厚了,吴冠生同志30岁进入中央核心层,在核心层高达45年,怎么也该够了!

  李多才同志的选择不出谷雨的意料,而接下来他的任务很简单,就要说服一些老同志,尤其是吴冠生同志,这一点两人心照不宣,这已经是惯例了,这些年有些涉及到吴冠生同志的事情,谷雨都会让他去找吴冠生同志谈。

  所以当吴冠生同志到达北京后,李多才同志设宴招待他和杨宁越两同志,吃饭的时候,把谷雨同志的建议转达给他,吴冠生同志的反应也很积极,他很爽快的答应了,同时他建议由何柳华同志在三年后,接替他在香港的工作……

  吴冠生同志谈性很隆,他也提到了秦石川同志,李多才同志告诉他这件事还是秦石川同志做得提议,吴冠生同志微微有些愕然,然后笑着说道,“我本来以为还要好好劝一劝老秦,没想到他也改了!”

  “人总会改变的,秦老总也就是个性强,真到了关键时刻,他还是很知大体的!”

  一边吃,一边聊,吴冠生同志也问起了李多才同志退休后的安排,“我是中央应对危机小组成员,就算退休了,还是会留在北京。

  不过我和谷枢机都说好了,党代会之后都会从中南海搬出去,不让以后的同志为难,而等到应对危机小组任务完成,谷枢机和我都会南下,谷枢机未来应该会住在杭州,我则在广州养老!”

   “房子都准备好了吗?”

  “那倒没有,到时候会把北京的房子卖给机关工委,再去南方买一套,呵呵,现在北京的房价涨得不错,谷枢机和我肯定比赫鲁晓夫住的好!”

  “你跟谁比较不好,偏要跟他比,他的回忆录你看了吗?”

  “我看了,他虽然搞了秘密报告,又挖了钢铁的坟,但一辈子却活在钢铁的影子里面出不来!”

  “何止是他,整个苏俄也是如此,因钢铁而巩固,而强大,必然也会因钢铁而衰落,或许这就是顶尖的领袖人物吧!”

  “谷枢机怕的就是这个!”

  “我理解,我也非常支持,我们绝不能和苏俄一样!”

  说起赫鲁晓夫,两人都有些感慨,赫鲁晓夫的情况,中方是比较关注的,谷雨和科兹洛夫、马祖罗夫见面时,也都提到过赫鲁晓夫,希望他们善待赫鲁晓夫,这也是善待他们自己。

  应该说赫鲁晓夫的经济待遇不差,被“退休”之后,刚开始的时候,赫鲁晓夫依旧可以保留现有待遇,汽车、司机、别墅、服务员等等一切不变,每个月还能领五百卢布的特殊退休金,这个养老金在苏俄绝对是顶尖待遇。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出现了一些变化,起初赫鲁晓夫还拥有着自己的别墅,可有一次,科兹洛夫等人在红场给宇航员庆祝时,赫鲁晓夫恰好想去郊外转转,科兹洛夫等人得知消息后,深感不安!转转?该不会是想来红场踢场子吧!

  所以仅仅三个月后,赫鲁晓夫就被告知要立即搬出去,他的家人十分生气,因为在赫鲁晓夫退休时,政府说的是可以终身使用,于是想要找到政府理论。

  但赫鲁晓夫拦了下来,他并未过多说话,只是默默起身回房间收拾行李,不久之后,身旁的警卫人员也被全部替换,名为保护,实际上是监视赫鲁晓夫的一举一动,绝不允许他靠近市区,后来觉得还是不保险,干脆让赫鲁晓夫搬离莫斯科,任何人要见他都必须得通报。

  赫鲁晓夫虽然心里不满,也无法改变现状,此时除了家人之外,其他人想来看他都必须通过层层审批,极为繁琐,有一些外国来宾想见一见赫鲁晓夫,苏俄政府也一口回绝!

  软禁中的赫鲁晓夫异常痛苦,据说他经常私下痛哭,赫鲁晓夫也明白,自己的生前事怕是没什么指望了,他对钢铁做了什么,他是知道的,他害怕别人有样学样,抹黑他的身后名,就要求写口授一本回忆录,但遭到苏共中央的坚决拒绝。

  不过这一次赫鲁晓夫并没有顺从,而是一反常态继续搞他的回忆录,苏俄高层再一次找赫鲁晓夫谈话,要求他停止搞回忆录,还要求他交出回忆录,都被赫鲁晓夫拒绝。

  目前苏俄高层这批人都是他提拔的,也不好直接硬来,见没办法阻止,就严令不得让那些手稿流出,于是赫鲁晓夫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手稿写完一部分后,又秘密整了一份复制稿件,两份稿件一起放在家人的行李箱中,只不过复制稿藏得更加隐蔽。

  果然家人离开之后,就被苏俄特工盯上,要求检查行李,把手稿收缴了过去,这些特工拿到手稿之后,就没有继续搜查,放过了复制稿。

  赫鲁晓夫的家人拿着复制稿,就交给了一位意大利人,然后辗转送到美国出版,就在1970年下半年,赫鲁晓夫回忆录第一卷对外出版。

  虽然苏俄很快搞出了一份赫鲁晓夫签名的关于“所谓赫鲁晓夫回忆录纯系伪造“的声明,但中国环太党看过之后,立刻判断这应该是真的,大家伙怎么也没想到赫鲁晓夫跑到美国发表回忆录,这简直是赤裸裸的讽刺。

  看到赫鲁晓夫的回忆录后,谷雨还专门通过中顾委发了一个通知,告诉老同志们想写回忆录都可以,若是在内地发表,交给中央党史委员会审核,对外公开出版。

  但若是不想被党史委员会审核,那就去香港发表,不过若是里面的敏感内容引发了争议,中央会对外发表声明,这是你一人之言,到时候自己承担因此造成的后果。

  若是有一些敏感的事情,担心别人污蔑,可以撰写一篇专门的回忆文章,寄送谷办,谷雨保证他会很好的保存,给后人一个交代。

  谷雨做这件事时,相当的坦荡,他这辈子争议比较大的也就是上位史,但英雄不问出身,他也不在乎被人诟病,而抗战初期和移民种种事情,他也不是太在乎。

  事实上,这些年谷雨很多事情都被捅出来了,毕竟抗战胜利前后跑到香港和南洋的人非常多,这些人有的和高层接触很多,谷雨想隐瞒也隐瞒不了。

  既然谷雨没什么好在乎的,当然也不怕别人写,不过中国环太党这一代领导人绝大部分都非常自律,谷雨放开了,他们反而不愿意写,委屈也好,痛苦也罢,都过去了,谷雨同志相当的公平,没必要再纠缠不放了。

  所以最后大家的做法几乎完全一样,在国内发表回忆录,有一些过于敏感的东西,会写成相应的回忆文章,寄给谷办。

  这也不完全是信任谷雨,而是老同志们知道,谷雨对太多太多的历史问题是完全中立的,他也有实力压制任何人的篡改,给他一份反而最安全……

  也正是因为中国环太党高层暂时找到了类似问题的解决办法, 自然对苏俄出现这样的事情嗤之以鼻,这是什么狗屁政治艺术,看看咱们做得多漂亮。

  当然了,也并不是所有同志都会写回忆录,都会把敏感部分寄给谷雨,吴冠生同志就打定了主意,绝不会写回忆录,也不会留下之言半语。

  原因很简单,他在高层时间太长,他要是写回忆录,会牵扯无数同志,这根本就没办法,而且他长期从事情报相关工作,即便是现在也掌握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单线情报,他怎么写?是美誉,还是诽谤,百年之后,他都会化为一滩灰烬,压根也就无所谓了!

  这段时间党内外,国内外发生的种种,吴冠生同志耳聪目明,当然清清楚楚,对谷雨挑起中苏边界问题,他一点都不奇怪,谷雨同志退休前,肯定要做这件事。

  只有边界问题捅开了,中苏关系才会真正正常,有些东西不能隐瞒一辈子,要不然也会严重损害中国环太党和谷雨同志的未来形象。

  虽然短时间内可能会出现一些损失,甚至于会出现美苏短暂联手打压中国,但吴冠生同志并不是很担心,中国已经大不一样了!

  对山西事件引发的党内风波,吴冠生同志更是没当回事,一些同志也是昏了头,马冀敢那么做,如果没有谷雨同志的支持又怎么可能?接下来顾金声同志大规模整顿地方已成定局,有些人竟然还想着垂死挣扎,真当中央是傻子吗?

  等到李润石同志提出那三条建议后,吴冠生同志就知道他一定要拉上自己,所以对今天李多才所说的种种,他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以75岁划线足够了,他今年72岁,虽然精力还行,但已经大不如前,也确实应该让贤了。

  不过一想到1973年后,他就不会再参加北戴河会议,吴冠生同志也有些不放心,他也提出了一条建议,那就是乘着大家都在,确定两件事,一是谷雨同志说过扶上马,送一程的日子不会太长,我们定一个大概时间,第一届一半时间如何?

  第二件事就是在敲定第一件事的同时,也挑选1到3位15后同志,接下来有个两三年时间观察,也应该差不多了,就算定不下来,也可以缩小范围确定三人,等到十三大换届前,最后确定下来。

  “吴主席,您的意思是金声同志只干两届?”

  “两届十年差不多了,最好是形成制度,美国总统也就两届!”

  “关于这一条,我和谷枢机谈过,他跟我说,我们的体制和美国有着明显的不同,新领导同志第一届要巩固位置,第二届才能真正做一点事情,但如果又面临换届,很可能一事无成,一旦长期以往,中央的威信必然会大受影响。

  而且我们的形势也不会一直一帆风顺,万一以后遇到战事或者重大危机,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长期执政,所以谷枢机不愿意设置任期限制,好留下一定的灵活度!”

  “若是有人贪恋权势,搞终身制怎么办?”

  “有这种可能性,不过阻力还是比较大的!”李多才同志想了想说道,“我们作为制度设计者,要保证一定的灵活度,此时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不好的一面,这也很正常,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与其后人想尽办法绕过制度,还不如一开始就有一些弹性!”

  吴冠生同志想了想说道,“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不过顾金声同志既然接下来要承担整顿的重任,他做两届也就差不多了,两届之后安排一位15后同志,安抚一下还是很重要的,有张有弛,方是文武之道嘛!”

  李多才同志很清楚如果需要一个安抚的同志,那么最合适的人是谁可以说不言而喻,这对他也是好事,谷枢机应该也能接受,他想了想说道,“我个人原则上支持您的建议,不过这件事太过敏感,没有谷枢机点头是不行的!”

  吃完饭后,吴冠生、杨宁越两同志在宾馆附近散步消食,杨宁越同志有些不放心,“冠生,谷枢机会听你的建议吗?”

  “他会听!”

  “你这么肯定!”

  “能六十刚出头就退休,三年内让出军委主席,根本算不得什么,就算没有职务,谷雨同志也是党和国家公认的最高领导人,职务对他的意义并不大!

  对谷雨同志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树立顾金声同志的权威,让他心无旁骛的完成对地方的大整顿,所以早早让出军委主席算不得什么,这一次要不是顾金声同志坚持,明年政府换届他就能实现三位一体!”

   “你说的我当然知道,顾金声同志不愿意太早碰军队工作也是聪明之举,部队的事情比党务还要复杂,他就算想管,现在也管不了,还不如先顾一头!

  不过顾金声同志谦虚是为了一口一口的吃,他肯定也想着成就一番事业,你现在就想着给他敲定一个接班人,他肯定对你有意见!”

  “没意见要提,有意见也要提,我都72岁了,也不知道还能再活几年,不乘着有精力的时候把一些事情定下来,拖到什么时候?

  有些事情不能拖,一拖就容易生变,谷枢机现在身体是好,但几年后怎么样,谁知道?而第一枢机这个位置一旦坐稳,掌握了无限的权力,别人再想撼动就难了,到哪里找三分之二以上的支持!”

  “李锡文真得行吗?”

  “这一次进入中央局的15后同志,他是少有的党政军全面发展的,又被谷雨同志观察了那么久,除了他,还能有谁?他浮出水面后,我观察了很久,谷雨同志应该没选错!

  要说起来,他才是谷雨同志真正的接班人,顾金声同志的任务是帮他清扫全党,让他可以比较轻松的接班,苦心积虑呀!”

  “李锡文同志别的都好,就是参加革命的时间太短了!”

  “这反而是他的优点,山东解放晚,他与南北两路都没什么接触,可以公平公正的处理党内各种矛盾,这会让他得到最广泛的支持!

  事实上,顾金声同志也是如此,他在昆仑省待了好些年,与内地各路人马都没有瓜葛,让他来做整顿,最为合适,同志们虽然担心他的严厉,但没有人会担心他过于偏袒一方!”

  “听你这么一说,他确实最合适!”

  杨宁越同志想了想说道,“他要是定下来,可以一直干到1990年,那个时候党内元老恐怕已经凋零得差不多了!”

  1970年10月底,中国环太党十一届七中全会召开,中顾委委员列席会议,而会议一开始,还没等一些老同志发难,中央局常委和享受常委待遇的老同志联名提出了一项重大提案,鉴于山西事件的恶劣影响,建议进一步规范中顾委并取消省一级顾问委员会。

  提案建议彻底取消省一级顾问委员会,并对安排在各地的老同志重新分配退休地点,任何老同志接到调整命令后,必须无条件服从,不得和党讨价还价。

  提案建议1910年前出生的领导干部,一旦到超过75岁,自动退出中顾委,此时不再有参加北戴河会议的权力,除继续保持各种政治和经济待遇以外,以后不得轻易干政,不再分配,有顾才能问,无顾不得问。

  已经退休,但还没有到75岁的老同志,可以继续留在中顾委中,可以参加北戴河会议,也可以分配一些工作,但不得列席中央各项会议,影响在任同志的工作,也必须严格遵守中央的各项规定。

  等到这一批老同志全部到达75岁,也就是1985年党的十三大后,中央顾问委员会将完成历史使命,不再设立。

  提案还建议除谷雨同志办公室可以继续保留以外,其他领导同志一律不得在中央还保留办公室,承担中央委托工作的老同志可以在所设小组设立办公室,包括谷雨同志在内所有老同志在达到75岁高龄后,所设办公室自动撤销。

  提案也对中管干部的领导干部亲属(包括直系子女、儿媳女婿、侄子、外甥、妻甥等等)等任职情况进行全面整理,每一家只允许最多一个孩子从政。

  其余子女若是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任职,也需要进行登记,并明确规定不得担任相当于正厅级及以上主要领导职务,也不得以任何理由转任党政机关。

  该提案还要求在未来三年内完成省管领导干部亲属的相关整顿工作,其具体规则类似,同时还加上一条,凡从政者,均不允许在父辈工作过的行业或者地区任职……

  这一项提案一出,立刻引得这一次中央全会的热烈讨论,但讨论归讨论,所有人都知道中央决心已定,他们顶破天只能敲敲边鼓,想彻底动摇是不可能的!

  时代新股东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