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79章 戛然而止的收场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10619 2025-05-12 15:06

  谷雨见到赫鲁晓夫时,感觉他老了很多,这倒也不奇怪,战争的爆发有时候则是偶然,随便一个擦枪走火,都有可能爆发战争,作为弱势的一方,赫鲁晓夫心里很虚,害怕战争不奇怪。

   这个时候非常考验人,能挺得住的就是英雄,挺不住就是狗熊,这一点赫鲁晓夫自己也知道,但前世的他最后还是被巨大的压力打垮,对美国屈膝投降,而这一世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谷同志,美国国内有缓和派不愿意打古巴是事实,但美国军方都是经历过二战的强硬派,若是我们再不让步,他们会打古巴的,一旦美军空袭,苏军又不能真正发射导弹,到时候我们……”

   谷雨表示赞同,“尼基塔,我不反对你对美国让步,但苏俄是国际共产主义阵营的老大,你们不能一点条件都不讲就撤退,那会彻底毁掉苏俄的国际形象。

  更要命的是,此举会把美苏两国的力量平衡也会彻底打破,接下来美国人会更加肆无忌惮,中国也必然会受害,我为什么会立刻来苏俄,与你共同研究,就在于此!”

   赫鲁晓夫看了看谷雨,“谷,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苏俄肯定要从古巴公开撤出导弹,你的交换条件我注意到,应该是两条,美国承诺不侵略古巴;美国撤出土耳其的核武器,我说的没错吧!”

  赫鲁晓夫点点头,“如有可能,我还希望加上第三条,美军从阿富汗撤出,不过这一条并不是很重要,联盟在阿富汗占有一定的优势!”

  谷雨想了想说道,“既然在阿富汗有优势,那就不要提了,美国人愿意在阿富汗多花钱,那就跟美国人慢慢耗,反正对贵国而言,也就是损失一些武器,牺牲一些中亚裔军人,完全扛得住!”

  赫鲁晓夫沉默片刻后,微微点点头,谷雨接着说道,“剩下的两个交换条件,我相信美国人会答应,但美国人为了颜面考虑,绝对不愿意公开让步。

  我们的首选是逼着美国人两条都公开让步,但如果确实做不到,那就退而求其次,可以接受美国在苏俄公开撤出古巴导弹后的三个月到六个月内秘密撤出在土耳其的中程导弹,但美国人需要公开承诺第一条!”

  “美国人可能也很难答应!”

  “我知道美国人很难公开承诺,事实上,贵国也不可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美国的承诺上,肯定会留一些后手,但美国人必须公开让点什么,比如要求美国公开为猪湾事件道歉,并承诺不再对古巴策划类似事件;又比如完全取消或者部分取消对古巴的制裁。

  如此一来,苏俄多少可以得到了一些东西,不管是苏俄党内,还是古巴,亦或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心态也会平和许多,这一点很重要!”

  赫鲁晓夫听完,缓缓点点头,不过他还是不放心的问道,“美国人的飞机刚刚入侵,我们需要搞清楚是怎么回事?现在的形势太紧张了!”

  “美国一架U2飞机在古巴被击落,肯尼迪同样极其紧张!”谷雨笑着说道,“美苏两国都想避免核战争,但双方都担心对方出现不可控的因素,那可以这样,美苏中安理会代表立刻启动闭门会议,双方代表与本国保持二十四小时联络,任何变化都必须继续通报对方!”

  赫鲁晓夫点点头,表示认可,至此两人就敲定了苏俄方面的条件,可以撤出古巴导弹,但美国需要公开答应两个条件,底线就是古巴方向美国需有一些承诺。

  不过美国人的条件很快就传了过来,美国人可以答应这两个条件,但绝不会公开承诺,同时拒绝召开三国代表闭门会议,要求苏俄立刻同意,否则就要对古巴发起进攻!

  肯尼迪想解决问题,但同时又必须对苏俄保持战略威慑,看到苏俄方面软弱了,他在心中大定下,自然更进了一步,继续逼着苏俄让步,苏俄只要退一步,就会退两步、三步!

  他拒绝闭门会议,原因也很简单,美苏中三家开小会,这不是无形中提高了中国的等级吗?英法怎么可能答应,但若是英法掺和进来,土耳其的导弹还撤不撤了?这两国也会有兔死狐悲之心。

  肯尼迪的代表在和中国大使交谈时,也对刚果人民解放军南下进攻非常不满,明言一旦朝鲜雇佣军跑到刚果铀矿附近,西方军队将出动干预;他还对缅甸军政府突然进攻美国势力表示很不爽!

  中国大使表示,这两件事都和我们没关系,我们的谷主席正在苏俄,导弹危机爆发那么突然,美国人都不知道,中国更不可能知道。

  肯尼迪代表相当无语,他能做的就是要求中国妥协,中国大使则表示中国政府确实很关注,但这是两国的内部事务,中国也不可能直接掺和,反正与我们无关!

  看到肯尼迪的回复后,谷雨觉得该退了,他告诉赫鲁晓夫,美国人的威胁只是威胁,要进攻早就进攻了,又说既然美国人不想召开闭门会议,那就由美苏两国联合国代表或者其他方式进行直接谈判了,中国就不参与了,如果接下来有需要,中国在参与……

  赫鲁晓夫十分干脆,表示同意,谷雨对老毛子的耿直有些无语,哪怕是媳妇娶进门,媒人丢过墙,也不能老子一说,你就同意,这个人太不会做人了!

   心里非常不爽的谷雨表示他对苏俄第一代涡扇发动机D20P很感兴趣,希望尽快启动引进谈判,他希望前往苏俄的彼尔姆城,与那边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聊一聊。

  这个城市原来叫作莫洛托夫城,随着莫洛托夫倒霉,又改回了原来的名字,而著名的索洛维也夫航空发动机设计局就在这里,谷雨要去的就是这个设计局。

  该局的主要产品是涡扇和涡轴发动机,苏俄第一款涡扇发动机D20P就诞生在该局,未来将装在伊尔62M和伊尔76的D30K系列也正在由该局设计,前世中国的运20也长期使用D30的后续产品D30KP,而米6直升机所用的涡轴发动机则是由D20P改装而成。

  这个时代的涡扇发动机刚刚起步,因为迎风面积大,阻力大高空高速性能差,加速差并不合适当歼击机动力,没办法用于二代战斗机,所以不管是米格21还是美国的鬼怪F4,用得都是涡喷,后来中国空军对斯贝看不顺眼,也是这个原因。

  所以这种早期的涡扇大多用于运输机,军事上大多用于轰炸机,最多是战斗轰炸机,比如斯贝就比较典型,而D20P也是如此,这款飞机主要用于民用的图124短途支线飞机,发动机全重1468千克,推力也不是很大,只有52.92kN。

  这也不奇怪,D20P主要装备客机,设计必须保守,其设计目标要达到最佳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所以采用了压比为2.4的三级轴流式钛合金份上,压比为5的八级轴流式高压压气机,有12个互联火焰筒的环管形燃烧室,单级气冷铸造高压涡轮和两级铸造低压涡轮。

  而D20和D30这两个发动机系列有着不小的渊源关系,D30可以说是D20P基础上发展而来,核心机和机匣绝大部分零件都类似,增加了一级跨音速风扇和两级压气机,增加了压比和流量,提高了发动机推力,并且降低了油耗。

  而等到未来,老毛子在高涵道比发动机的研发上取得突破,他们就拿出了用于伊尔62的D30K,而其改进型D30KP就用在了伊尔76,后来更是被中国引进,用于运20。

  谷雨并不完全清楚D20和D30之间的渊源,不过他猜也能猜得出来,他的如意算盘是引进D20P,因为D20P引进后,好处非常大。

  D20P可以比较容易的改成加力涡扇,加力推力应该是8-9吨级别的,这就和斯贝差不多,D20P虽然远远比不上斯贝,但中国想搞到斯贝怎么也要等到七十年代,而现在仅仅是1962年底。

  在谷雨看来,引进D20P的难度并不大,D 20P虽然是涡扇发动机,但却是民机装配的发动机,苏俄不是很重视,只要谷雨舍得给钱,应该能够拿到。

  这段时间,中国已经试探过,赫鲁晓夫一开始想让中国引进图124,不过被谷雨拒绝,原因是中德合作的华德56已经改进了不少问题,开始了新一轮试飞,引进图124岂不是要和华德56打架?谷雨表示不引进图124,但可以引进D20P,赫鲁晓夫并没有立刻回绝。

  引进D20P后,未来可以给华德56换发,推力提高上去之后,不仅可以扩大航程,还可以把飞机拉长,载机人数可以增加到100人左右,这样的支线飞机就比较给力了。

  D20P进一步改进成D30、D30K后,华德56的性能还会继续提升,这一款支线飞机可以不断修修补补,虽然不是很先进,但满足支线运输和一些短途军用足够了,在发展初期,飞机的发展最好是一步步来,小步快走,轻易不换平台,

  D20、D30系列应该也可以改成工业用燃气轮机,毕竟老毛子是世界上继英国之后,第一个将燃气轮机应用在军舰上的国家,中国虽然引进了苏俄一款燃气轮机,但怎么自己设计,做到航改燃,还需要一款大推力的发动机,这个系列还是很有潜力的。

  而从军事上,好处同样不小,过去几年,中国空军一直在摸索从老毛子引进的苏-7,一开始是试飞的机身,后来苏俄出口苏7后,中国引进了一个战斗团24架,这款飞机也成为了中国第一批二代战斗机。

  但摸索后发现这款飞机根本不可能用作前线战斗机,老毛子后来将这款飞机,改成了对地攻击机生产了几千架,不过机头进气、大后掠翼、AL-7F这三样都保留不变。

   按理说,对地攻击机对下的视角很重要,机头缩小,改两侧进气最为合适,大后掠角对于攻击机来说根本不能用,而AL-7可靠性极差,油耗也大,直径也大,重量也大,所以中国空军压根看不上这种对地攻击机,觉得没什么实际用处,还不如继续使用歼52。

  不过中航工业研究认为,可以将苏7改为45度后掠角较为合适,或者保留翼根的大后掠角不变,在主机翼四分之二到四分之三处改后掠角为35度,形成双后掠角主翼,发动机可以在D20P基础上改一款加力涡扇,以上改进后,中国版本苏-7也能达到外挂2000公斤,带副油箱的航程2500公里这些指标。

  若是再放大,使用两台发动机,达到前世飞豹的数据已经不是很难,不过这一世因为有了安不纳基地,中国对飞豹的需求不大,短时间内这一款飞机不会研发。

  而中国的歼6在机身设计上,与苏7也有一定的渊源,如此一来,中国第二代两款战斗机可以实现一些零件的互用,研发和使用成本自然大大降低;中航发也有一款主力发动机得到使用,有利于中航发的发展;而且性能也不会很差,未来还可以对外出口,一举四得……

  引进D20P同样是为了未来米亚4平台发展的需要,米亚4在谷雨看来是四发轰6,前世中国的轰6K用两台D30KP就有极强的威慑力,如果有四台那就是绝对的战略轰炸机,虽然这需要时间,但谷雨还是很有耐心的。

  听到谷雨的要求,赫鲁晓夫权衡之后,表示原则上同意,可以向中国出口D20P相关技术,帮助中国建立起涡扇发动机的研发能力。

  谷雨表示感谢,赫鲁晓夫则有些好奇的问,“谷,你为什么不愿意购买米格21,您知道的,苏俄并没有在米格21入华问题上设卡!”

  谷雨笑着说道,“我和勃列日涅夫同志说过,米格21的航程太短,不适合中国!”

  赫鲁晓夫皱着眉头不说话,中国的面积还没有苏俄大,中国都不看好米格21,或许确实需要花钱搞一款更好的飞机,不过现在是导弹时代了……

  赫鲁晓夫妥协愿意出口D20P相关技术,并不奇怪,根据情报显示,中国对涡扇发动机有研究,但并没有拿出真正的实用型发动机,在世界航空领域进入到涡扇时代,中国想着进口一款摸一摸真正的涡扇发动机,一点都不奇怪。

  赫鲁晓夫很骄傲的认为,就算D20P卖给中国,中国想吃透也需要时间,以中国人为主的中航发集团,似乎到现在都没有拿出靠谱的航空发动机,一直搞得是引进,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中国现在的军发已经由德国人为主的西南航发研发,他们不可能再把民发交给西南航发,估计中国人现在如鲠在喉,想着加大中航发的研发,但即便请了苏俄老科学家做顾问,到现在也还没有什么明显的起色。

  本来赫鲁晓夫以为中国会引进米格21和配套的R11F-300发动机,苏俄也做好了出口和授权生产准备,但奇怪的是,中国到现在都没有提过这件事。

  既然连R11F-300发动机都准备出口,出口D20P自然也不奇怪,虽然这款发动机会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国发动机的水准,让他们知道如何设计涡扇发动机。

  但总体而言,D20P的技术水准不是很高,推力也不是很大,比如跨音速风扇这些苏俄二代发动机的核心技术都没有使用,转让D20P技术给中国还是可以的,说到底不过是50年代中后期的水准。

  这一次谷雨跑来帮忙,虽然他的行为让人不爽,但赫鲁晓夫心里明白,谷雨的到来,让他的心态不那么焦虑,也制止了他那封有些愚蠢的信,这已经是很大的帮忙,他必须给予回报,那就转让D20P吧。

  事实上,赫鲁晓夫并不清楚谷雨不愿意引进米格21和R11F-300发动机,除了不怎么看得上米格21以外,另一方面就是他认为R11F-300发动机十分垃圾。

  8.9的增压比竟然只有6级压气机,其中3级超音速级,这简直是把R11当导弹发动机设计了,设计思路的巨大错误,导致这款发动机毛病一大堆。

  易喘振、停车、不适合高机动,还有加速缓慢毛病都成了这个发动机的不治之症,这也最后害惨了米格21,前线空优歼击机只能当截击机用,只能玩玩一击脱离战术,一进入近身格斗就惨不忍睹。

  前世中国花了无数代价也搞不定这款发动机,不仅仅中国搞不定,老毛子自己也搞不定,他们的改进型R13/25都是8级压气机结构,再也不敢玩6级压气机结构。

  所以谷雨才不傻逼呢,就算引进米格21,也不是这个时候,他坚决不愿意去碰R11F-300发动机,那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不要说现在中国军费不多,哪怕现在有钱,也不能往水坑里丢钱。

  谷雨乘坐苏俄安排的专列前往别尔姆,这一次陪同的还是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笑着说道,“谷同志,你这么喜欢伊留申的飞机,却不喜欢图波列夫设计的飞机,老头很不满意!”

  谷雨哈哈大笑,“勃列日涅夫同志,你有没有注意到图波列夫的飞机都比较有个性,而伊留申设计局拿出来的飞机则与西方比较靠近,虽然我不喜欢美英,但美英在航空工业的积累太强,靠近他们或许更代表真理!”

  当着赫鲁晓夫的面,谷雨绝不会这么说,但勃列日涅夫嘛,谷雨就无所谓了,他就是一个官僚,压根不在意主义,有些话说说无妨,勃列日涅夫听完,微微有些吃惊,“谷同志,在您的口中,西方似乎和真理一般存在?”

  “这只是我对西方科技的理解,至于西方政治体系,我并不这么看,不过并不妨碍我采用西方政治体系有用的部分,比如费边主义的一些观点,我还是比较认可的!”

  他突然转移话题说道,“谷同志,去年您接受美国记者说的那些话,给我们造成了不小的困扰,赫鲁晓夫同志说了一些很不满意的话!”

  谷雨点点头,“中国不处在对美斗争的第一线,中国做一些让美国满意的回复一点都不奇怪,事实上,在这一点上,印度和中国一样,印度的宪法到现在还写着印度是社会主义国家!”

  谷雨这番话事实上就是告诉老毛子,印度那种瞎几把的社会主义你们都认可,凭什么不认可中国,哪怕是远香近臭,也不能太过分了!

  勃列日涅夫哈哈大笑,没有继续提,再提也没有意思,不过他没提,谷雨却要提,“我儿子在捷克留学,我对捷克的事情比较关注,我发现这几年捷克的经济格外困难,而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容易出现问题,捷克处在东西方斗争的第一线,贵国需要注意一些!”

  勃列日涅夫摇摇头,“谷同志,您可能不知道诺沃提尼与赫鲁晓夫同志关系比较密切!”

  “勃列日涅夫同志,我注意到赫鲁晓夫同志容易冲动,你们也要劝一劝他,不能什么都由着他,米高扬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的资历比赫鲁晓夫还要老,为什么他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勃列日涅夫心里苦笑,劝说赫鲁晓夫?没被他骂成屁股就不错了,压根没办法劝?这一次危机爆发,谷雨请求访苏,哪怕赫鲁晓夫不同意,苏共高层也会推动谷雨访问的,他们知道谷雨应该是当今世界极少数能够劝说赫鲁晓夫的人,或许是外国人的关系,谷雨没那么多顾忌……

  勃列日涅夫摇摇头没有说话,虽然苏俄对外公布的数据非常好,但这两年苏俄的经济都不是很好,跟赫鲁晓夫比较紧的诺沃提尼把捷克搞得更加糟糕,所以苏共高层对赫鲁晓夫的不满也在加深。

  虽然每一次赫鲁晓夫访问,大家都去迎接,各种讲话也大篇幅的摘取他说的话,但内心深处,勃列日涅夫知道,大家都有些烦恼,都恨不得他早点下台,可问题是目前没有人串联,第二书记科兹洛夫的态度非常关键,他不动,别人就不敢动。

  具体到勃列日涅夫本人,他的权力欲不是很重,他对现在的任职也非常满意,但对赫鲁晓夫压缩特权心里也很不舒服,我儿子女儿去中国又怎么了,他至于管得那么多吗?我的儿女搞到中国的,都不是敏感的东西,别人都搞,我的儿女搞一搞又怎么了?

  眼前这位中国领袖,虽然他也在不断收拾党内高层,但对于他的亲信他一直非常大方,给他们很大的权力,也允许高层的子女出国、创办企业,还允许高层的子女从政,中国高层能够拥有的私人资产也不少,为什么苏俄反而要比中国还要苛刻呢?

  谷雨当然不知道勃列日涅夫那些小算盘,不过从勋宗这段时间被安排陪同自己来看,他现在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权力,不过也恰是如此,谷雨却有些无奈,勋宗所出的位置,恰恰是谁都不得罪的位置,对赫鲁晓夫也没什么威胁。

  接下来如果苏共第二书记科兹洛夫扛不住,勋宗极有可能被赫鲁晓夫提出来,担任第二书记,这是谷雨基于自己长期一号经验的本能认识,越是第一书记岁数大了或者位置不稳,他就越不希望接班人的位置上坐着一个强人,那太容易被推翻了!

  斯大林如此,赫鲁晓夫如此,谷雨多少有些哀叹,要想改变一个大国的政治真他娘的困难,随他去吧,有些事该面对还是要面对的!

  谷雨也没再提这一茬,他想了想转移到另外一个问题,“我注意到苏俄发生了一起比较严重的群体事件,能否把事情的过程告诉于我?”

  勃列日涅夫奇怪,他甚至有些怀疑谷雨的用心,“您为什么关注那件不好的事情?”

  谷雨自然看出来了,“马克思说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这也就是意味着哪怕是社会主义国家,某些时候,当一个小集体的利益与国家利益不相符时,也会出现群体事件,贵国如此,中国只会更加严重!”

  谷雨告诉勃列日涅夫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国有企业出现困难,从一开始的地方中小企业到现在四川一座军转民不成功的兵工厂也出事了,而随着中国经济竞争越来越厉害,接下来会有更多的企业出现困难,这里面有国企,也有私企,这是中国选择市场经济,鼓励市场竞争的必然。

  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群体事件,他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苏俄出现的事情应该比较类似,中国研究之后,未来可以更有针对性?

  勃列日涅夫问道,“您这是做好准备,镇压群众?”

  “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非常贫乏,中国不可能养着困难企业,所以一旦企业出现困难,国家除了给几个月失业金,让工人有些缓冲以外,能做的保底就是让失业工人移民到边疆地区,很明显,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

  到时候肯定有人要闹腾,逼着政府做出更多的让步,这是不现实的,所以我必须做好镇压的准备,但这毕竟是对本国群众,我能够动用的就是中国的内务部队,也就是武装警察部队,这些人并没有坦克等重武器,同时我们将效仿西方使用催泪瓦斯等等!”

  勃列日涅夫同志倒吸了一口气,“我很难相信从您口中说出这样的话?”

  “在我看来,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只要存在阶级,就一定有社会矛盾,这是避免不了的,比如在中国的北方汉族和信仰穆斯林的汉族之间时不时有些争斗,在中国南方,两个不同的汉族村庄发生的械斗竟然使用了火炮。

  这些东西虽然是人民内部矛盾,要以调解为主,但必要时国家也必须下场镇压,同样强硬手段解决矛盾,绝不能随便妥协,否则会严重拖累国家!

  在我看来,这不是在镇压群众,而是用强有力的手段恢复社会秩序,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不管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没办法发展!”

  勃列日涅夫当然听出了谷雨的狡辩,他也很清楚这种狡辩是有意义的,但他多少有些犹豫,“这很容易引起同志们的误解!”

  “我是第一书记,在这些问题上,我有责任做出决断,哪怕引发争议,也必须去做,这是第一书记特有的责任,别人没办法代替!”

  谷雨看着勃列日涅夫同志,“我不清楚赫鲁晓夫同志是如何安排接班人的,但勃列日涅夫同志您,不仅是中央主席团成员,还是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是最有可能接班的同志之一,若是有朝一日,您成为贵党的第一书记,这些问题也会遇到,这是没办法逃避的!”

  勃列日涅夫笑着说道,“这不是我应该考虑的,科兹洛夫同志是我党的第二书记,他在党的二十二大上发表了一连串的讲话,他现在的地位和贵党的李同志一样!”

  “这样我就放心了!”

  “您虽然很年青,但苏共中央主席团还是很希望知道您对未来的安排!”

  “我早就说得很清楚了!”谷雨点点头,“我的年龄比李强同志还要小,除非我的身体不好,李强同志才可能接替我的职务,这一点,国内外无数朋友都想知道……”

  勃列日涅夫笑着问道,“谷同志,您的身体很好,在这种情况下,谁会成为您的接班人呢?”

  “这个问题国内外问过我很多次,我只能告诉您,目前在我党的中央局和书记处,有几位1910年后的同志,而在地方,已经有几位1915后的年轻省委书记,我如果身体不错,未来的接班人应该是从他们中挑选,至于是谁,目前我还不确定,我还需要观察!”

  “希望您早日给出肯定的答案!”

  “我会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一向很公开!”

  谷雨和勃列日涅夫一路交谈,来到了索洛维也夫设计局,他并没有走马观花,而是很认真的研究了一番,他不仅考察了D 20P 发动机,还看到了米-6所采用的D25B发动机,另外还有用在米亚4上面的A-15发动机,谷雨都有些眼馋……

  也就在谷雨考察之际,赫鲁晓夫开始了妥协之旅,他首先在土耳其导弹问题上做出了妥协,但要求美国公开对古巴道歉,并公开承诺不再侵略古巴。

  肯尼迪还是没有让步,他坚决拒绝公开承诺不再侵略古巴,不过肯尼迪也觉得没必要和古巴闹得太僵,而且猪湾事件也必须擦屁股,他表示美国愿意公开与古巴就猪湾事件问题进行谈判,也承诺未来会给予古巴一定的补偿,但那是以后的事情,美国能公开的只能是谈判。

  同时肯尼迪拒绝部分或者完全取消对古巴的制裁,肯尼迪的理由是美国是三权分立体制,这件事需要美国国会的批准。

  为了威胁赫鲁晓夫屈服,肯尼迪让弟弟告诉苏俄大使,若是苏俄不尽快妥协,美国就会在24小时后空袭古巴,若是苏俄敢攻击美国,美国的核武器就会第一时间攻击莫斯科!

  到这一步,赫鲁晓夫觉得差不多了,不管怎么说,他也为古巴争取了一些东西,这对古巴也是一个交代,更重要的是,美国人威胁是24小时内,赫鲁晓夫已经等不及了。

  考虑到时差和翻译等等问题,赫鲁晓夫并没有与古巴商议,甚至也没有召开中央主席团会议,担心讨论时间长了,会引发战争,党内也是有一些强硬派的,他干脆直接选择了广播。

  随着赫鲁晓夫的妥协,肯尼迪狂喜,他获得了一次重大的外交胜利,美国精英同样狂喜,避免了核危机倒是其次,他们真正狂喜的是,彻彻底底看透了苏俄的虚弱,苏俄不敢打,接下来美国就可以不断切蛋糕了!

  而本来希望打一场大战的美国军方心里并不是很满意,不过苏俄这么虚弱,那么接下来美国人就要让苏俄,嗯,还有中国感受到美国的无比强大,他们迅速制定了三个作战计划。

  在非洲,支持蒙博托统一刚果;在亚洲,支持吴丁伦统一缅甸;在阿富汗,大规模增兵,把共产主义分子赶走,绝不能让苏俄有机会饮马印度洋!

  而英国人则从中看到了美国人的坚决和苏俄的虚弱,平衡个屁呀!到这一步,英国首相也觉得没必要再扛下去了,反正大英帝国已经崩溃了,还不如拿着手里的好东西,尽量多换一些东西!

  而法国的戴高乐总统在闻讯之后,长叹了一声,幸好法国已经脱离了阿尔及利亚那个火坑,法国必须尽快爆炸氢弹,并拥有洲际导弹,越早越好,他又一次想起了什么都愿意谈判的谷雨!

  当谷雨从广播中听到赫鲁晓夫的讲话,谷雨嘴角露出了一丝苦笑,摇了摇头,但在勃列日涅夫眼中,这就是耻笑,当然了,谷雨确实有资格耻笑赫鲁晓夫的愚蠢!

  勃列日涅夫哪怕脾气再好,再官僚,在这个问题上他也是极端愤怒的,他还算好的,包括戈利科夫在内的苏军高级将领感到的是极度的愤怒。

  相比于前世,这一世这帮人的愤怒更多的是瞄着赫鲁晓夫,中国领导人提议了那么多,他竟然一个没听,让他威胁土耳其,害怕;让他逼着美国公开对古巴道歉,承诺不公开侵略古巴,还是不听;美国人只是答应与古巴谈判,他就同意妥协了,苏俄的面子被他败光了!

  不仅仅苏俄党内高层一肚子怒火,卡斯特罗同样十分愤怒,当他从苏俄大使口中获悉后,简直气疯了,古巴现在都没有服软,苏俄怎么能服软?这样的老大还怎么跟随?难道苏俄部署导弹,就是为了让美国与古巴谈判吗?

  消息传到中国,正在北京的毛泽东同志也是无奈得摇摇头,“进攻时的机会主义,撤退时的逃跑主义!”,很明显这不可能是谷雨教的,这只能苏俄软蛋了,软蛋到谷雨给他们打气就换到这么些东西,这也怪不得谷雨同志对苏俄极端不看好,也怪不得谷雨同志产生了觊觎之心!

  只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到底能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此时毛泽东同志已经极端担心,原因并不奇怪,社会主义试点区的多家企业出现了困难,现在试点区管委会内部就如何处置出现了严重的争吵,毛泽东同志很关心,他想帮着从北京获得一些资源。

   毛泽民同志摇摇头,“大哥,这些年国家给试点区的拨款不多,给一些资金支持是可以的,但中央给了钱,试点区企业就能救活吗?”

   毛泽东同志不满地说道,“要不是口子开得那么大,怎么会有那么多困难?”

   “你看看这份资料!”

   毛泽民同志把苏俄那起出现重大伤亡的事件交给毛泽东同志,“大哥,苏俄搞得是计划经济,又够封闭吧,还是出现了企业困难,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情……”

   “赫鲁晓夫治下出这么多事情不奇怪,他瞎来的东西太多,搞不好经济!”

   毛泽民看着他,很坚定的说道,“大哥,如果说早些年,我还对谷雨同志的做法有些怀疑,现在我已经非常坚定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你可以帮一些忙,但你要服从中央决断,不要再引发路线之争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