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268章反扑1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11123 2025-05-12 15:05

  要没有张学良,共产党在东北不会崛起那么快,确实要感谢张学良的扶持,但四路军在东北的崛起,在1932年也帮了东北军不少忙,那段时间的战功都挂在东北军名下,这也让东北军减少了不少舆论压力,就算没有还清这笔账,但也差不了多少……

  到了今天,十几万东北军在鄂豫皖苏区的北部和西部,就是一块大肥肉,谷雨已经盯了很久了,但只要东北军不主动进攻,鄂豫皖兵团并不适合进攻他们,但如果蒋介石动手,东北军归顺了蒋介石,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到时候,鄂豫皖兵团完全可以盯着东北军进攻,《松花江上》一唱,对面鄂豫皖兵团老乡一喊,东北军就要崩盘,这十万人装备都不错,就算只有一半加入鄂豫皖兵团,鄂豫皖兵团也会壮大无比呀!

  要是鄂豫皖兵团发展到十万以上,活跃于中原大地,翻江倒海,那对形势的改变实在太大了,东线两兵团不仅仅不会被敌人进攻,还可能继续扩张实力,多好的事情呀!

  所以蒋介石动手,拿下张学良,好事呀,他巴不得如此,老蒋真是好样的,竟然主动做这样的恶人,虽然谷雨也知道他不这么干不行!

  张学良的东北军一边耗费着蒋介石大把钱粮,一边和共产党私下勾勾搭搭,面对共产党的进攻一路溃退,望风而逃,蒋介石就算脾气再好,也受不了呀!

  蒋介石要是不收拾张学良,岂不是鼓励其他军阀也这么保存实力,那蒋介石这个军阀共主还怎么干下去!更不要说东北军还占据着南阳盆地如此重要的位置!

  与前世不同,这一世东北军和四路军关系太深,蒋介石不敢冒险跑到襄阳,逼着张学良动手,自然只能想办法囚禁张学良,对韩复榘来过这么一手,占到便宜了,自然会想着再试一试,一点都不奇怪!

  对于张学良,谷雨更是发自内心的鄙视,那么好的家底,被他败成什么样子了,给民族造成了多大的灾难,他这样的人早一点谢幕,不管对国家对民族,还是对他自己都是好事,被老蒋囚禁,安安心心的活到一百多岁,多好呀!

  甚至于不止鄂豫皖兵团,正面防御的顾慎为手里只有两个师,可以说捉襟见肘,一旦何柱国投降了蒋介石,顾慎为完全可以对何柱国动手。

  另外还有陕南豫西一带,徐达三不是喊着要打仗吗?再给他一个师,和二十二师凑成一个小纵队,带兵前往南阳,要是67军投降了蒋介石,徐达三就进攻67军;要是67军抵抗,那就更妙了,徐达三就和67军联合抵抗,这样一来,这只东北军的主力自然就归了共产党。

  邓萍同志对谷雨摸得很准,听谷雨那么一说,自然知道谷雨惦记上了东北军,笑着说道,“谷书记,我来做方案!”

  “徐达三不是嗷嗷叫着要打仗吗?让他带一个师和二十二师会合,告诉他,二十九师、三十师,他也可以抽调一个师进入南阳作战!给他三个师,要是他完整的拿下了67军,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南阳兵团!”

  邓萍笑着点点头,“东北军这三个军,十几万人,要是我们拿到了一半士兵,东线和南线就稳了!”

  “嗯,面子上还是要注意一些的!你以我的名义给张学良发一封电报,建议他谨慎,另外告诉黄显声,越是关键时刻,越要控制部队,并且告诉他,我已经给张学良发了电报!”

  邓萍欲言又止,谷雨摇摇头,“张学良是少爷脾气,我们越是劝说,他越要去武汉;而我们尽力了,黄显声这批亲近我们的东北军高层,自然也不会对我们有什么怨言,这样以后也好相处!”

  邓萍恍然大悟,笑着点点头,谷雨接着说道,“让陈赓把两个主力师秘密调到新乡,一旦张学良被蒋介石控制,立刻准备对何柱国对手!这个人的情况我们都了解,不太会主动起义,那就打他!

  东北军现在是熟透的桃子,绝不能让人摘了!你电报中告诉旷继勋、顾慎为和徐达三,只要51,53,67这三个军的主官投奔蒋介石,他们就快刀斩乱麻,主动进攻,绝不能给蒋介石消化东北军的时间!

  我们要么不动手,一动手就绝不留情,不要在意其他的,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东北军各部的党团员也要做好配合工作!”

  “是!”

  邓萍同志离开后,过了一会聂荣臻同志过来报告,谷雨请他坐下,然后笑着说道,“老荣,嫂子和侄女刚刚过来,就让你出差,实在有些对不住呀!”

  聂荣臻同志倒是无所谓,“革命期间,聚少离多是常有的事情,我们早就习惯了!”

  “话虽如此,但长期以往也不好,以后总装安排干部的时候,尽量注意这一块,把夫妻或者恋人放在一起安排!”

  “呵呵,说得也是!”

  两人寒暄了两句,开始正题,聂荣臻同志开始汇报这一次出差的准备情况。作为总装政委,这是他第一次带队出差,所以他相当谨慎,事无巨细准备的很充分,谷雨耐心听着,不断进行点评。

  陕西和平解放后,谷雨给总装下达指示,要求聂荣臻带队前往陕西,一是率领苏俄专家、总装备部工作队接管华阴兵工厂和陕西机器局,并考察这两个小型兵工厂。

  未来谷雨准备将一批苏俄过来的机床设备搬到陕西,总装需要研究一下哪里比较合适,必须做好防空的准备。

  二是率领苏俄专家和一批地质队员对陕南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地质考察,重点寻找铁矿铜矿、硝石和其他金属矿;

  尤其是镍矿,必须仔细找一找,地质资料分析陕西有镍矿的成矿条件,而一旦找到镍矿,我们就可以基本实现枪炮弹药的自给自足!

  未来谷雨准备在陕西某一煤矿附近办一家钢铁厂,这就需要在陕西找到铁矿,如果找不到,就需要考虑到铁矿石的运输问题,所以此行,聂荣臻也有这方面的工作。

  三、陇海铁路潼关到西安段,施工到了一半,共产党突然拿下了豫西,工程自然不了了之,但各种材料已经有不少,聂荣臻需要仔细考察一下还缺乏多少材料,做一个报告。

  谷雨仔细倾听聂荣臻同志的汇报,听说聂荣臻同志组织了一个规模相当大的考察团,一些刚刚过来的德共党员也主动报名,参加了考察团,谷雨十分满意,嘱咐了两句,“老荣,陕西刚刚解放,还不是很稳定,你要联系好驻军,做好考察团的安全,这些人都是宝贝,绝不能出事!

  特别是地质队的同志,你们要照顾好他们,地质考察十分艰苦,该给的待遇一定要给足,我们提倡奉献,但不能强制奉献,更不能以奉献为借口,无视同志们正当的要求,要让技术人员愉快的工作嘛!”

  听谷雨这么一说,聂荣臻笑着点点头,“是,谷雨同志,您重视科技工作者,我一定传达给每一位同志!”

  谷雨摇摇头,“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走,我们出去转转!”

  谷雨和聂荣臻同志一起走了出来,看到他走出办公室,门口的卫兵立刻敬礼,谷雨和聂荣臻两人还了一礼,走到了晋祠的花园。

  此时正好是春天,晋祠里面的花花草草都长得很好,谷雨心情也很好,他想了想说道,“别看日本人在我们手里吃了不少亏,但一旦举国动员,派出了百万大军,我们的压力就会非常大!

  总参的同志认为,晋绥两省虽然交通便利,但到了抗战时期,承担的压力也会很大,我们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我们的军事工业不能都放在山西,一定要分散!大后方应该,也只能是西北地区,所以陕西这两个厂子一定要扩大!

  而要想搞工业,首先就要修铁路,按照计划,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我们搬过来的高炉、平炉、电炉等就可以陆续投产,到时候,陇海线先修到西安,再修到宝鸡,把这两段搞好了,万一山西有什么不对,也可以把工厂都搬到大西北!

  接下来几年,总装的责任重大,李强同志是电子专家,他更多的工作放在生产和研发上,其他工作你要切实的抓起来!你的管理能力,我在军委期间就知道,所以才点名调你过来,相信你可以不负众望!”

  聂荣臻说了几句谦虚的话,谷雨点点头,接着说道,“这一次去陕西还有一件事,晋绥军和陕军起义部队加起来有十万之众,是我们总兵力的四分之一,如此规模的改造难度相当大。

  你作为总部代表,也视察一下川陕兵团和起义部队,以老政治工作者的眼光看一看这几只部队有什么缺陷,并向总部汇报。

  另外你告诉何孟雄同志,统战工作确实要做,但不能因为统战,就束手束脚,这么大的改造,不杀人立威肯定不行!

  别人都还好办,关键是冯钦哉、王劲哉这两哉和他们的部队,虽然起义了,但这两人一向桀骜不驯,一定要小心他们策动叛变!

  冯钦哉是老同盟会员,又是杨虎城的副手,对他需慎重一些;但对王劲哉,此人号称王老虎,小小年纪就敢打死狼,胆量极大,而且他就驻在宝鸡一带,临近山区,对他要格外小心,若有异动……”

  谷雨没有说下去,抓起一只树叶,摘了下来,递给聂荣臻,聂荣臻同志立刻敬礼,明白了谷雨的意思,再次朗声说道,“保证完成任务!”

  谷雨点点头,又走了几步,这才问起了苏区的事情,“你对林彪同志怎么看?”

  “政治上开朗,非常能打仗,但有些不太容人,另外林彪同志性格上多少有些完美主义!”

  “嗷,说说看!”

  聂荣臻同志简单介绍了一些事情,他不清楚谷雨对自己的搭档是什么态度,所以他的说法相当客观。

  比如林彪同志在军事上的一些突出表现,仗打得非常漂亮,大家都非常佩服,在军中的威望很高;

  但缺点也有,比如林彪同志沉默寡言,又比如林彪同志与几任政委都搞不好,跟他处的好的一个就是黄罗荣桓同志,一个就是他;

  还有一点,聂荣臻同志认为林彪对于个人得失看得有些重,对于战功都记得很清楚,专门搞一些小本子记下来……

  谷雨听完哈哈笑了起来,“天才总是如此,他们往往很孤僻,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但这样的人往往能够创造非同一般的成就!”

  聂荣臻同志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谷雨想了想,接着问道,“其他同志对林彪同志有什么反应?”

  微微顿了顿,聂荣臻同志想起了一件事,还是如实汇报起来,“南昌起义失败以后,林彪同志和陈毅同志说,现在部队不行了,一碰就垮,与其等部队垮了当俘虏,不如现在穿便衣,到上海另外去搞。

  随后林彪同志和他的黄埔同学就脱队跑了,发现到处都在抓共产党员,实在没地方去,才重新回来做连长,这件事一方面军高层的同志都知道!”

  谷雨眉头微微一皱,他看了一眼聂荣臻同志,想了想说道,“荣臻同志,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

  林彪同志应该是那种对政治和主义不敏感,也不热烈追求的同志,这样的同志不要在政治上太过勉强他,让他专心打仗就可以了,其他事情不要让他掺和!

  你在总装工作,你肯定已经发现了,很多技术人员在技术领域非常钻研,但在政治上比较稚嫩,有时候还会搞出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这些人事实上是一个个林彪同志!

  你怎么和林彪同志相处,就怎么和这样的同志相处,我们一定要学会包容这样的同志,给他创造最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充分发挥出来!”

  聂荣臻恍然大悟,笑着点点头,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谷雨把他调到总装来当这个政委,两人又走了几步,谷雨就问起了彭德怀同志。

  聂荣臻同志微微顿了顿,“彭德怀同志也很能打仗,但与林彪同志在军事上聪慧不同,德怀同志以勇猛著名,能挑重担,敢打敢拼!”

  谷雨点点头,聂荣臻同志接着进行了政治上的评价,“谷书记,您评价的很对,林彪同志对政治并不是很热衷,但德怀同志有些不同,他对政治有些热衷!”

  “个人性格呢?”

  “德怀同志耿直方正,但脾气有些不太好!”

  谷雨听到这里,叹了一口气,“1930年,三军团攻下长沙,帮了李立三大忙;还有周恩来同志到达苏区后,三军团迅速攻打赣州!所以王若飞同志去江西之前,我就告诉他,让他先去三军团!”

  聂荣臻同志脸色大变,他没想到谷雨对彭德怀同志竟然是这样的看法,不由得微微低下了头,等他脸色缓和下来,抬起头,却发现谷雨盯着花坛一动不动。

  这个时候谷雨才说道,“荣臻同志,你应该已经发现了,我对军队同志管得很严,非常反感军队同志掺和太多事,这事实上是为了他们好!

  现在是乱世,要想消平乱世,必须用能打的将领,但这个过程中,能打的将领往往也会有过高的威望,若是国家统一了,这些将领喜欢多插手,往往会引发很严重的后果!历朝历代开国之后,各种乱象不断,不是没有原因的!”

  谷雨微微顿了顿,“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我们的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程度,已经可以有所抑扬,有些可能避免的事情,尽量要避免,一定要防微杜渐!

  有些同志,我可能不得不委屈他们,但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大部分同志,就算为此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

  说完,谷雨站起身,大步走在前面,聂荣臻有些复杂的看了看谷雨的背影,环境真能造就人呀,30年那个在军委还有些稚嫩的年轻人,在经过革命战争的千锤百炼之后,思虑已经变得越来越深了!

  次日一早,聂荣臻同志告诉了妻女,率领工作队,乘坐火车前往石家庄,然后转车,经郑县进入陇海线,于三天之后来到了潼关。

  在潼关下车后,聂荣臻等同志再乘坐接送他们的汽车,前往华阴,恰好遇到了正在华阴换装的29师和30师。

  配发给这两个师的枪炮基本上都是缴获的晋绥军武器,当然还有一些掷弹筒,但即便如此,这两个师的同志,看到这么多枪炮子弹都兴奋得不得了。

  步枪和机枪还好,炮兵和工兵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所以配发武器的同时,按照老习惯,也对两部同志的文化程度进行了一番调查,而两部的情况则让四路军政治部的同志大吃了一惊,怎么会有这么多文盲?

  年仅十九岁的团政治部主任陈廉甫脸色涨得通红,这位放牛娃出身的年轻同志,参加红军时,人还没有枪高,连扁担大的一字都认不得,他现在是团政治部主任,总部发过来的大批文件和培训资料都需要他签字,然后带领学习。

  本来按照他的级别,应该是教导员,但他却意外被安排为团政治部主任,没想到这却难倒了他,这么多文件他又记不住,所以他能做的只能是结绳记事,解下裤腰带打疙瘩,一遍遍的摸着疙瘩复述命令,麻烦的不得了,而对面的四路军同志根本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同志,你在干什么?为什么要把腰带解下来?”

  陈廉甫同志呐呐说不出口,正好聂荣臻同志以总部代表的身份过来了,两位同志自然要敬礼,陈廉甫慌乱得提着裤腰带……

  聂荣臻同志觉得不对,找陈廉甫同志谈了谈,这才明白四方面军的干部几乎为清一色的工农出身,他们打仗很勇敢,也很朴实,但是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当然了,也不能说四方面军没有知识分子,只不过很多人都被整顿了……

  至于四方面军的政委,很多事实上都是军事干部,他们更擅长的是打仗,这个陈廉甫同志就是如此,去年十月,四方面军攻入达县,缴获了大量物资。

  陈廉甫同志就闹了一个天大的笑话,他把黄金当成了黄铜,告诉战士们把黄铜搬到自己的房间里,他有用处。

  他睡觉的床有一个脚不稳,用这“铜块”来垫正好合适,于是这些刘厚存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就发挥了不一样的作用。

  等陈廉甫回房把床给弄平稳,一看还剩下不少“铜块”,他觉得这些东西太占地方又碍事,就全给丢进了不远处的茅坑,这一手是实实在在的“玉珠蒙尘”。

  次日30军后勤部主任、财政委员会主席郑义斋来找陈廉甫了解昨日的缴获物资问题,进门没多久就看到了令他诧异的一幕。

  郑义斋是专门搞财政的,当然认识金砖,他走到陈廉甫的床边抽出一块金砖,看了半晌后对陈廉甫说:没想到你这么土豪啊。

  陈廉甫听后一愣,连忙问他是什么意思。郑义斋脸上严肃起来:你还问我什么意思?这么宝贵的金砖,一块就够全军吃上一阵,现在被你拿来垫床,还有谁能比你更土豪吗?

  这话把陈廉甫说得目瞪口呆,于是连忙向郑义斋解释。在搞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郑义斋也有些哭笑不得,他知道陈锡联的为人,又见陈廉甫的神情不像作伪,便没有继续深究。

  陈廉甫松了一口气后又想起在茅坑里还有一些,于是召集了战士,大伙轮流跳入茅坑寻找,费了好一阵力气才把数目找起,随即上交充公。

  聂荣臻眉头紧锁,“小陈同志,中央方面军和四方面军差异很大,中央方面军负责政治的同志不仅要认字,还要写报告,更要负责部队的扫盲工作,你这样的文化程度,工作没办法开展呀!”

  陈廉甫更加手足无措了,“首长,要不,我转为军事干部吧,我去下面当营长,连长都行,我作战很勇猛的!”

  “你们两个师的政治工作者都是这样吧?”

  “都差不多吧,大部分同志都不太识字!”

  聂荣臻着急了,他当天下午就给中央发送电报,要求中央高度重视红四同志的文化问题,尤其是红四的政治工作者,他们可能不能胜任政治工作,并且举了陈廉甫同志为例。

  谷雨闻讯之后,又调查了一番,发现军长、政委们同样也有这个问题,文化水平比想象得要低,十分生气,特意就部队扫盲问题发了一封指示电,并下令在全军传达。

  谷雨要求全军上下高度重视部队文化素质,一定要想尽办法提高指战员的文化水平,他认为只有人人有知识,人人爱学习的部队,才有可能拥有真正的政治觉悟,才有可能成为一只真正的革命军队。

  对于那种打着工农的名义,不爱学习,反对学习的同志,一定要警惕,这些人很可能是混入党内的流氓无产者,要坚决的把这些害群之马从部队中清理出去!

  谷雨再一次严厉指责张国焘,刻意在工农干部和知识分子之间制造隔阂,故意杀害有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完全是个人野心作祟,要求各部警惕这种野心家出现……

  发了这封电报之后,谷雨立刻下令从四路军中抽调政治工作者,充实到四方面军四师两旅之中,一边学习新战术,一边首先给部队主官扫盲。

  原红四的政治工作者立刻考察文化程度,报告能写得清楚的同志可以留任,不能写报告的一律保留待遇,立刻安排学习,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

  同时为解决炮兵等技术兵种问题,他又下令抽调了一批技术兵种进入到四师两旅当中,作为骨干力量,领导技术兵种的工作。

  不过这个闹了大笑话的团政治部主任陈廉甫同志却走了好运,谷雨在听说他外号小钢炮,又了解到他的战斗事迹之后,对他起了兴趣,竟然把他调到了自己身边,安排到身边担任警卫秘书,说是要亲自教一教这个年轻人认字。

  对于谷雨此举,党内的同志都知道,他是安抚四方面军出身的同志,但只有谷雨知道,这个年轻的团政治部主任天分有多高,未来的成就有多大,更不要说他是多么的年轻,今天还不到二十岁呀……

  聂荣臻除了考察了四方面军之外,还仔细视察了华阴兵工厂,这家兵工厂主要造机枪和150mm重迫击炮,产量不算大,而且材料也都需要进口。

  阎锡山退到陕西之后,也把一批运来的机床设备放在了华阴,所以这家兵工厂可以造一些炮弹,仅此而已。

  看完了华阴兵工厂之后,聂荣臻紧接着来到了渭南,考察了正在整编的陕军,陕军虽然比较混乱,刀客比较多,但陕军的军纪还算不错,也正是陕军平定了关中的匪患,所以陕军和杨虎城将军在关中口碑还算不错。

  不过作为近代地方武装,陕军的缺陷同样不少,旧军队中的破毛病也有不少,比如抽大烟的,赌博的,嫖娼的,相当多;另外部队中也存在不少腐败现象。

  聂荣臻同志来到了陕军的一个改造的比较好的连队,听取了两位同志的汇报,这位叫作李树志的指导员告诉聂荣臻,他们到了七连之后,一开始两眼一抹黑,工作很难落实到实地,所以他们除了队前讲话和上政治课以外,就是想办法摸清情况。

  很快,他们就发现连长在有意识的有布置的封锁他们,所以士兵们有的偷看他们一样就溜走了,有的在赌博,有的在互相谩骂,揪打在一起,根本不理睬他们。

  但他们相信这种非法勾当不得人心,只要把党的政策告诉广大士兵,他们一定会亲近我们,所以他们仍然天天深入到班中。

  终于突破口找到了,他们发现四班长病得不轻,就十分关心,一看才发现两条腿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跟个大冬瓜一样,很明显是被打得。

  经过了仔细的思想工作,四班长才告诉他因为他的班里出现了一个逃兵,所以连长就把他毒打成那个样子。

  所以他们花钱买了点糖果,又写信到团里请来了医生给他上了药,这才离开了四班,很快四班长恢复了,这位肩膀很宽,脸膛黝黑的同志朴实刚强,他告诉李树志同志,他原来是个庄稼汉,后来因为灾荒被迫当兵,在军中挨过不少打,早就不想干了。

  李树志同志就给他进行阶级教育,然后告诉他国民党军队的反动性质,以及为什么军队当中存在那么多的不平等,然后告诉他,现在这只队伍已经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一切都按照新章程办事,有共产党和四路军做主,什么都不用怕!

  这位四班长经过剧烈的思想斗争后,终于他了解的情况说了出来,原来这个连队比较特别,战前整编过,四班和五班是地方保安团升级的,其他班都是警卫旅的,而连长也是警卫旅出来的,这个人对士兵刻薄狠辣,对四班、五班,鸟粪大的事情不如意,就拳打脚踢。

  另外四班长也把部队的亲疏关系说了什么,比如三排长是连长亲信,两人克扣军饷,吃空额,弄得士兵没钱理发、洗澡,饭都吃不饱。

  他还告诉李树志同志,不要看连长对你们恭恭敬敬的,他和三排长在背后不断捣鬼,造谣说四路军是笑面虎,先甜后苦,不许大家接触。

  所以李树志等同志就从四班、五班入手,通过他们被压迫被欺负的切身经历,揭露旧军队的罪恶,提高大家的觉悟。

  这个时候因为连长克扣军饷,士兵们几个月都没有洗澡、理发,各个头发跟荒地里的乱草一样,衣服又脏又臭,伙食更差,一天喝三吨都能照出人影的菜汤,又是以班为单位起伙,生一顿,糊一顿,士兵根本咽不下去,所以一个冬天下来,又有战事影响,病号做了很多。

  所以他们从改善联队的卫生和伙食入手,烧水烫衣服,照顾不能起床的病号,给他们擦身子、洗衬衣,还请来了理发员,给大家理发,这样几天功夫,叫花子一样的士兵,面貌就焕然一新。

  一边干活,一边讲我军上下团结、同志友爱的故事,有的病员病得不成样子,总是满含着泪水,用干柴般的手,抓住李树志等同志不放,还有病员说他这一生只有两个人给他洗过澡,小时候妈妈,现在是你……

  有了士兵的支持,然后就开始动员建立士兵委员会,同时将士兵委员会的目的和职权公开,以堵住连长和三排长等人的捣乱,经过串联座谈,很快士兵大部分都同意了。

  随着士兵委员会的成立,连长和三排长吃兵血那一套行不通了,部队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士兵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更向我们靠拢了。

  不过这个时候,连长又搞出了幺蛾子,他们试图隔绝李树志等同志,把他们的主持安排的远远的,到了晚上,就把每班的门关得紧紧的,不让李树志等同志接触。

  无奈之下,李树志等同志只能调走这个连长,不过这个时候反动分子也开始狗急跳墙,传播谣言,连长被罚苦役,先甜后苦,在国民党干过的一律要算总账等等谣言都传播了,以至于几天就跑了好几个士兵,天天都有人打枪。

  甚至于更危险的情况也出现了,有战士举报,三排长想乘着部队思想混乱之际拉走部队,得到汇报之后,李树志等同志先发制人,抢先采取行动,兵不血刃,一举粉碎了叛逃,并抓捕了三排长,其他人则一律免予处分。

  士兵们听到这一决定,立刻议论开了,终于知道我军和反动军队的不同,因为在国民党那边,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脑袋早就搬家了。

  坏蛋陆续清除后,部队立刻开展诉苦运动,进行阶级教育,战士们终于明确了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应该为谁当兵,为谁打仗,部队的风气也焕然一新,现在正在向人民军队飞跃前进。

  李树志同志汇报完之后,聂荣臻同志立刻鼓起了掌,他做了一番点评,认为七连的改造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李树志等同志不怕吃苦,不怕劳累,紧密的依靠士兵群众,从部队风气、经济公开和诉苦运动等方面入手,迅速提高了广大战士的思想觉悟……

  七连的改造成功,只是对晋绥军和陕军改造过程的一个缩影,随着一个个七连相继改造成功,一些反动军官自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

  就在四五月间,起义部队发生这样那样的叛变二十多起,参加者多达千余人,不过共产党对陕军的攻略早在大革命时期就开始了,所以共产党建立起了严密的监控网。

  五月二十一日,王劲哉部一个团长发动叛乱,刺杀了团政委,想拉走部队,不过四路军反应迅速,迅速镇压了叛乱,抓捕了一批反动分子,此事迅速牵连到陕军高层。

  五月二十三日,王劲哉被捕,同时根据中央的命令,一批陕军高级将领,被以召开抗日联合政府筹备会议的名义调到了太原,至此,陕军这个自清末开始逐渐崛起的刀客武装,终于落幕了,一步步融入到人民军队当中。

  同样也在这一天,蒋介石在武汉剿匪检讨会议上,解除了张学良卫队的武装,严厉斥责张学良纵匪为患,作战不力,然后撤销了张学良陆海空军副司令,调任军事委员会军事参议院院长。

  同时蒋介石对东北军所辖各部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于学忠的51军,所部51军下辖三个师,113,114,118师长,由原来下辖三个团,按照国府的制度被改成了两旅四团。

  也就是说蒋介石给于学忠增加了三个团,而且这个调整过程,于学忠可以安排自己的心腹担任旅长,当然了蒋介石也不能白做功夫,也安排了一串副职,还让特务在51军中建立政治部,事实上就是安排了特务,何柱国的57军也同样处理。

  蒋介石将矛头对准了东北军少壮派领袖王以哲的67军,他以九一八丢失沈阳和南阳不抵抗四路军两项大罪免去了王以哲军长的职务,以副军长吴克仁代之,同时下令67军立刻调防湖南,并由白崇禧督促67军调离,否则军法从事。

  最惨的就是万福麟的53军,蒋介石对万福麟畏四路军如虎愤怒无比,下令撤销了53军番号,改由军委会直接领导。

  蒋介石又指责骑二师师长黄显声将军是共产党员,因而下令撤销了万福麟、黄显声两人的职务,万福麟调到国民政府参议院副院长,黄显声撤职查办……

  与此同时,被调整职务的还有独105师长,王以哲的好友刘多荃;黄显声的好友第112师师长张廷枢,这样一来,万福麟指挥的九个师师长被撤掉了三个;

  与此同时蒋介石还对这九个师进行了一番合并,除骑2师撤销之外,其他八个师整编为四个两旅六团制的新师,四个新师长,蒋介石的说法谁服从中央更早,谁就担任新师长,很明显蒋介石要挑起东北军的内斗,从而实现他对东北军主力的控制!

  蒋介石十分狡猾,会议之后,立刻对外公开了相关命令,重点突出了王以哲九一八不抵抗的往事,同时又把刘多荃、黄显声污蔑为他的党羽,试图通过舆论攻势迫使东北军就范。

  对于蒋介石的举动,张学良并没有做声,他甚至有些冷笑,蒋介石想用这种方式就吞并了东北军,哪有这么容易!

  果然就在消息公开的次日,包括于学忠、何柱国在内的东北军将领公开通电反对蒋介石的举动,要求释放张学良。

  不过蒋介石也知道东北军不会就范,他首先对水平很一般的万福麟动手了,胡宗南部堵住了平汉线,中央军主力向西进攻,逼迫万福麟;

  而与此同时,白崇禧指挥桂军两个军沿着汉江,向北逼迫67军;而傅作义这个山东省主席也对于学忠的51军很有兴趣,这可是合法吞并呀!

  这下子轮到东北军坐蜡了,群龙无首的东北军面对蒋介石的不要脸都不知道反抗,还是不反抗!反抗吧,一败再败的东北军早就没有勇气了,而且也担心对张学良不利;不反抗了,实在不服气!

  问题是反抗了,接下来怎么办,投奔共产党吗?问题是投奔共产党,他们这些军头将会一无所有,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原属石友三的独106师师长沈克立刻宣布归属蒋介石。

  然后沈克就向配合蒋介石的中央军一起进攻比较孤立的周福成116师,周福成又不敢抵抗,又惦记两旅六团制的新师长,干脆一咬牙,宣布接受蒋介石的任命;

  紧接着与中央军关系不错的东北军少壮派师长缪澄流通电宣布接受蒋介石的任命,就这样东北军的分崩离析开始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