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拿起了彭德怀同志的电报,看完之后嘴角露出了笑意,这个马歇尔挺有意思的,竟然把二战美军方块师的编制拿出来和彭德怀说,还说英军的装备也差不多,把秦左吓了一大跳,给中央写了这么一封电报……
秦左两同志在表态之余,一些建议也写得很有道理,仿效美军英军的编制,搞一个团进行一些模拟对抗训练,可以有效的提升部队对现代化战争的理解。
面对这样武装到牙齿,炮火极强的敌人,我们的老战术能不能用,谁也不知道,做一些训练,总比茫茫然上了战场,损失惨重要好得多。
谷雨想了想,做起了批示,这件事确实很重要,现在好不容易有一段休整的时间,各部队确实要做一些针对性训练,有必要抽调精锐部队仿效日军,组建一个日式混成旅团,然后部队以师为单位,进行对抗训练,想当军长师长,可以,训练场表现出来!
另外也可以仿效美军搞一个团,正好寻淮洲现在发了财,就让他来编组一个团,搞几次对抗,有点火力恐惧症,正好可以把穿插作战练得更精一些……
想到穿插作战,谷雨想了想又拿起了一份报告,这是总参指挥学院高级班的司令员们联名提出的一份我军未来发展的报告,他们希望组建一些新部队,做一些研究。
总参指挥学院高级班最起码是野战军军一级高级将领,他们来到太原后,来自于苏德两国的军事顾问们给他们普及了一些军事知识,同时也对近段时间的各种战役做了一些研究。
最近爆发的几场战役缅甸战役和衡阳战役,都证明了一点,空军越来越重要。志愿军在缅甸被炸得挺惨,损失不少;而东南方面军恰恰相反,获得了空军的配合,衡阳战役进行了非常顺利,战后寻淮洲汇报了此战的总结和教训。
虽然空军只是简单的配合轰炸,但是效果非常好,东南方面军各部以前光挨打,这一次有了空军的配合,士气大振,越打越好,把训练水平完全发挥出来,迅速消灭了敌人。
反观罗卓英兵团被共产党的空军和新式火箭炮炸蒙了,根本没有充分发挥重炮集团的威力,输得一塌糊涂,几天之间就送掉了一个精锐兵团。
当然了,空地第一次联合作战,也有不少缺陷,空军的炸弹,甚至还有炮兵的炸弹丢到了自己人头上,一些部队的牺牲相当可惜。
战后总结的时候,认为除了部队素质不高以外,最大的问题就是空军和步兵,炮兵和步兵的通讯联络十分糟糕,如果能够做好联络,就能够有效地避免这个问题。
不管是前线,还是后方的指挥员们都十分敏感的意识到,如果空军飞机装备无线电台,地面攻击部队电台也大规模下发,空军和陆军不断联系,陆军把需要攻击的坐标告诉给空军,就可以比较容易的得到空军和炮兵的支持,这个仗就好打多了……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空军装备一款可以配合陆军作战的低空攻击机,这样可以看得很清楚,打得更换,虽然会受到地面防空炮火的打击,但飞机速度快,即便有一些损失,也是可以接受的。
虽然是两个方案,但归根到底是一个方案,能不能引进一款低空攻击机,同时从国外引进轻便,步兵易于携带,但可以迅速联系的电台,这自然就要打申请,做一些战术研究。
此战还缴获了十几辆轻型坦克和装甲车,骑纵司令员高鹏振提出将这些坦克和装甲车集中起来,组建一个坦克集团,他和苏俄教官交流过,苏军也在做类似的研究,他们还提出了大纵深战术,他觉得非常有借鉴意义。
高鹏振提出这个方案之后,立刻就成为了高级将领们研究的热点。共产党部队是出了名的喜欢穿插,而攻击作战时,又非常重视对敌纵深的突破和穿插,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合围敌人,而过去负责这个任务的往往是骑兵。
但骑兵有天然的缺陷,顶多可以携带一些机枪和小型火炮,碰到敌军火力较强或坚固目标时,往往就能攻击乏力,在三年前进攻阎锡山的大同战役时,骑兵集团就吃了大亏,穿插过程中,面对王靖国师,就被对方的火力压制住,并没有达到穿插合围的战术目标。
吃过亏之后,高鹏振自然就非常在意这一块,好不容易有一个培训的机会,他自然就提出来了,而其他高级将领们也做了一些补充。
现在的坦克顶多只有一些小口径火炮和机枪,虽然不太容易被击毁,但骑兵的缺陷还在,所以有同志就提出,可以编入卡车拖曳的重型火炮作为攻击火力。
还有一些同志提到了敌空军的骚扰,认为也要编入可以机动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另外为了突破之后,控制敌纵深目标,步兵也可以乘坐在卡车上,这样就可以编成一个突击集团,专门用于突破敌纵深……
而要想形成这样一个突击集团,需要的各种车辆相当多,肯定要有修械所,毕竟现在卡车坦克都很容易抛锚,另还需要有大批汽油炮弹随同运输……
这样一来,突击集团必须含有负责冲锋的坦克集团,负责火力掩护的快速炮兵集团,负责防空保护的防空集团,随同占领阵地的快速步兵集团,还有一个后勤修理补给集团,最起码也要有五个营,这就是一个准旅级单位了,这自然要向上汇报,争取最高层的支持……
谷雨看到这样的报告,自然心花怒放,这份报告他已经看过好多次了,既然大家都说要搞,那就先成立一个旅,旅长嘛,就让高鹏振来做,当然了,话也要说清楚,这是自己的心腹爱将,不能让他心里有疙瘩。
当然了,坦克装甲车和卡车都是油老虎,谷雨也没那么多家底给高鹏振折腾,高鹏振需要先试点,同时搞一些培训,这也是为什么他这个纵队司令员来做旅长的原因,级别高的干部,才可以争取更多的资源。
谷雨考虑了一会,写好了批示,至于部队要求的低空攻击机和轻便电台,甚至是最好的无线电话,现在还是不要想了,等未来拿到美援,也许有可能。
空军现在没那个时间折腾这些,再说了,日军在空地一体化也搞得不怎么样,还不如仔细想想如何做好防御比较现实。
谷雨一个个批示看完,但看到一份报告时,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他最反感的一些事情还是出现了,中央搞整风,宣传部和党校的文件说的很清楚,要精读文件,领会精神实质,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照检查每个人的思想和表现。
但一帮子正在抗战学院培训,还是各部门的基层年轻人,带着平等、纯洁、友爱的革命理想来到了根据地,看到根据地的现状,多少有些不满,同时他们也以为整风就是整领导,极端民主化和绝对平均主义抬头。
这帮年轻人搞出了一个墙报,贴了一大堆文章,对党内的一些规定进行了抨击,他们认为,吃饭分大灶、中灶、小灶和特灶不平等,穿衣服分干部服和普通服不平等,领导干部有马和自行车可以骑,甚至有小车做,一般人只能走路,不平等……
他们也对一些洋鬼子专家十分不满,这些人开轿车,穿西装,吃西餐,喝红酒,哪有一点革命者的样子,这些欧美过来的人,是国际主义者,还是享乐主义者,为什么给他们种种特权?
当然必不可少,一些商业部门的干部也被严厉批评,和根据地内的资本家们沆瀣一气,压制工人运动,啪啦啪啦,又是一大堆……
这帮人花样还是蛮多的,写文章抨击,画漫画讽刺,写小字报、打油诗,甚至有些人把攻击的目标直接瞄准了党校和组织部,平时就不怎么讨人喜欢的饶漱石,更是被公开攻击,攻击他的人非常有名,谷雨印象很深,王实味。
饶漱石被讨厌有好几个原因,首先是组织部搞出来的知识分子划分标准,气炸了无数人,怨气早就积累下来了,乘着这个机会,自然要朝他开炮;
其次就是组织部在审干时的一些做法,相当严厉,对家庭出身、社会关系和历史问题查得非常仔细,一旦发现有隐瞒,立刻会被盯住,越来越多的人被双规审查,让一些人产生了兔死狐悲之心;
第三点,也跟饶漱石的性格有关,此人性格太过内敛,克己奉公,个性敏感,睚眦必报,偏偏他又是常务副秘书长兼组织部长,负责执行工作,党内大小事务他都能干预,什么事情都绕不过他。
一般来说,中央书记处各项工作讨论决定后,会定下决策,具体执行会交给了饶漱石执行,东南西北中,党政军民学各项工作,交给秘书处之后,秘书长周恩来会主持会议布置安排,并监督执行,饶漱石则负责具体的执行。
大区制改革后,中央还代管山西、陕西和绥远三省,三省各项工作都要向秘书处汇报,饶漱石分管三省工作,因而事情非常多,想得多,做得多,个人决断、自我主张自然也多。
党内各项制度此时不是非常健全,很多事情属于日常事务,还是重大事务,存乎一心,很多事情饶漱石一言而定,并不上报,自然引起了一些同志的强烈不满。
对他的种种决定,一些同志很有意见,也会向中央书记、中央局委员或者副秘书长们投诉,饶漱石知道了,心里不高兴,对一些人的工作安排,职级待遇,也不是非常公平公正,这样那样的争议多有出现。
有的事情甚至闹到了中央监委,还有人给谷雨直接写信,可让人不理解的是,这一类的信件,谷雨只是让人放在收集起来,做好登记,从来不看,统一交给秘书长周恩来处理,安抚一番,但组织结论没有明确的理由,不得改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恩来这位秘书长逐渐变成擦屁股角色,有些同志不满了,周恩来同志就会出面,安抚一番。
周恩来同志很擅长做这样的思想工作,而且他也乐意做这样的工作,两人一个圆润如玉,一个棱角分明,一个红脸,一个白脸,事实上对大部分争论,并无不同。
当然了,对一些事情的处理,争吵也很厉害,但周恩来同志也很难改变饶漱石的决定,一来饶漱石本身立身很正,私德上没有任何毛病,二来很多抱怨的人,确实本来就有问题。
比如一些干部,被降级处理,往往并不是无因,要么是被他找到了历史问题,或在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上摇摆不定,甚至是站在党的对立面,自然有理由限制使用,你向中央表示不满,你这些问题怎么解释?
还有一些人私德本来就不是很好,占有公物和党内同志私人物品的有之,抛妻弃子的有之,对党内同志搞歪门邪道,甚至煽风点火的有之,饶漱石眼睛里不揉沙子,怎么可能容得下?
当然了,对一些人和事情,饶漱石确实存在着公报私仇,但他也是照章办事,让人有苦难言,既然是党员,就应该服从组织安排,让你去艰苦的地方,你有什么资格不乐意?
这个时候,周恩来同志往往会求情,安排得稍微好一些,或者是先不管,过一段时间,想办法调整,而不是公开争辩,饶漱石同志也要面子呀,更不要说他背后站着谷雨同志。
饶漱石虽然坚持原则,但也不至于完全硬顶周恩来,两人有来有往了一段时间,双簧唱得越来越默契,当然了矛盾也不少,两人私下从无任何走动,当然了,这也不奇怪,饶漱石同志与任何人都没有很密切的走动。
时间一长,饶漱石在党内的权威自然就得到了很大的加强,他也大胆发挥,杰出的组织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党内各项事务也安排得井井有条。
谷雨非常满意,宋夫人来到根据地,谷雨介绍饶漱石时,说他是共产党的大管家,同时评价他是全党最杰出的组织人才,有事找他就可以了……
这样一来,饶漱石的话语权自然更重了,而到了整风期间,饶漱石作为组织部长,天然成为了这一场运动必然的主角,偏偏他又是这样的行事风格,自然是人人侧目,这一次被人公开攻击也就不奇怪了……
但这一次不一样,饶漱石被攻击的地方竟然是他的生活作风,指责他配了太多的秘书和公务员,喝别人送来的茶等等。
而众所周知的是,饶漱石生活作风非常严谨,公务员和秘书都是组织配给他的,喝的茶都是自己用津贴购买的,质量很一般,只是提神而已。
倒是谷雨在茶叶上的一些做法值得商榷,这两年他似乎喜欢上了武夷山的红茶,南方的领导干部来中央报道,往往都会送他一盒两盒茶,谷雨全部收下了,一部分自己喝,一部分作为书记处招待用茶,党内很多同志都知道……
党内最高层都明白,谷雨和南方过来的高级干部都有刻意表演的成分,谷雨希望表达对南方同志的绝对信任,而南方同志需要表达对谷雨的全力拥护,其中有太多微妙的地方,不能说,但看得懂的人自然懂。
所以出现这样的墙报之后,明眼人立刻看明白了,这是对中央第一书记的公开影射,这哪里是骂饶漱石,这是在公开挑战谷雨。
饶漱石听说之后,立刻连夜骑着自行车,拿着手电筒过来,看了一会,一言不发,正好中宣委秘书长也过来了一趟,看完之后,摇摇头,安慰道,“饶漱石同志,别太放心里去,这些人很愚蠢,什么都不懂……”
饶漱石同志并没有回答,而是默默的点点头,然后骑上车离开,他并没有注意到,几步之外,毛泽东同志和此时正在党校培训的原六军团政委、现任九兵团副政委王浏阳同志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
王浏阳同志十分生气,看完之后,怒气冲冲的说道,“我们在前方打仗流血,一帮子不知所谓的人却在后方这样讽刺挖苦我们的领导干部,攻击我们的党!”
不仅仅直接发火,这位和谷雨同龄的同志,还专门给中央写信,要求中央高度重视起来,而被指桑骂槐的谷雨,看到之后,也只能摇摇头,他知道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出来了,这个王实味,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有他!
这一类的人,有的天生就是这样的性子,比如这个王实味;但有的很恶劣,属于可以卖直邀赏赐,历史上这类的事情层出不穷,明朝更是出现了故意挑衅皇帝,求廷杖这样的破事,明朝灭亡跟士大夫不断搞这类破事,政策极端化,失去灵活度有很大的关系。
处理这种事情,杀人是最愚蠢的,要不然前世毛主席也不会闻讯之后,说出了,还我王实味这样的话,实在是被下面过于僵硬的干部气坏了。
但在谷雨看来,王实味被杀虽然是一起偶然事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组织系统缺乏此类事件的能力,说白了,这是革命党遇到了执政党问题,处理的思路一开始就是错的,这种人你没办法说理,还不如让他去接受蒋介石的教育,何苦沾一身烂泥!
不过谷雨不同,后世他见过太多这样的事情,自然很清楚如何如此,仔细想了想,谷雨做了几条批示,一、要讲究党内民主,给人说话的权力,我党还不成熟,各种制度建设也不完善,党内有一些指责反对的声音是好事。
建议成立中央信访局,由中央副秘书长刘天章同志兼任局长,对各类信访,在规定时间内,予以答复,中央监委要进行相应的考核;
中央各大报纸,要辟出相应的版面,专门用来登载各种不同的声音,最好是几个声音同时登出来,允许党内同志争论,真理不辨不明。
二、党的组织纪律必须坚决维护,有不满可以向上级党组织,乃至于中央写信,但绝不允许搞此类墙报、大字报这一类东西,一旦出现,立刻查封,此例不可开,否则后患无穷。
在墙报上贴东西的同志,不问理由是非,一律处以党内警告处分,下放四川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日后同类事件也照此办理。
各部门务必注意,不得对党内发表不同意见的人打击报复,不允许上纲上线,绝不允许抓捕,要坚决杜绝此类愚蠢偷懒的做法,这不是打击敌人,是给党抹黑。
务必警惕,日后此类事件很可能被有心人利用,通过墙报、大字报一类的方式,扩大社会影响,牟取个人或小集团的私利,打击报复无辜同志,应坚决维护组织纪律和法律法规的尊严,不得无原则妥协。
三、墙报中涉及到的供给制、专家待遇、对根据地内资本家和工人的相关政策等,由中办、工建委专家局、总工会等相应部门召开集体接待会,进行政策解释,并回答同志们的提问,感兴趣的同志可以前往咨询。
此类因理论缺乏,对各项制度出台的前因后果缺乏了解的党内同志和党外人士众多,要加大宣传教育,各部门负责宣传的党组、党委成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大宣传。
中央各部委、各地方也应该建立发言人制度,定期召开记者见面会,接受党内外的质疑,遇到一些灾荒、事故、群体事件应及时召开记者见面会,对外公开,避免流言传播,引起群众误会。
四、人民日报对饶漱石同志克己奉公、坚持原则的相关事迹进行公开报道,直接辟谣,第一时间杜绝此类事件广泛传播,表明组织的信任。
同时谷雨也建议,中办会同宣传部建立起信息分级公开和保密管制措施,涉及到一些不宜公开的内容,以及中央领导同志及家人的相关情况,非组织批准,绝不允许公开……
谷雨这四条很简单,首先是开官方的口子,让人说;二是坚决封锁非官方的口子,搞微博小文章这一套他不认,只要违规了,都要处理,不管有没有理;
三就是加强信息公开,尽量不给别人钻空子的空间;四是该保守的秘密必须坚决保密,组织不可能什么都是光彩的,不能公开的,绝不能公开,尤其是奥林匹斯诸神,要想保持神格,怎么能什么都被凡人都知道呢。
他喝喝茶,多少有些宣传效果,被公开也就算了,他可不想自己两个女儿,从小就被人当成大熊猫盯着,这会严重影响到她们的成长……
这四板斧是处理这一类的基本模式,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类问题,写好了以上四点之后,谷雨想了想,又特意打电话把饶漱石叫过来,把自己的批示和他亲自交代了一番,同时安抚了一番,表明自己的信任,最后谷雨很严肃的说道,
“饶漱石同志,我们的整风和思想教育,不能强按牛头不喝水,光逼是没用的,人心隔肚皮,就算人家迫于你的压力,服了软,心里未必真服气,反而引起不必要的波折,这一次的事就是教训!
相比于一些人搞出来的一堆破事,我们这些年干得非常好,事实俱在,我们底气应该很足才对,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你们组织部要会同中宣委编一本书,就叫《建党十五年》,既收录正确的文件,也编进错误的文章,党的历史是怎么发展的,一看这些文件就比较清楚了。
这个文件产生了什么结果,那个文件又是什么结果,各种历史事件也要穿插进来,把事情说清楚,经过比较,是非分明,功过了然,这个时候再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比较好办了……”
饶漱石听完,脸色微微出现了一丝惭色,以他的聪明,自然明白这个墙报的出现,冲在最前面的那些书生,更多的是被人利用,一些人有意搅混水,故意给整风制造麻烦……
谷雨的处理虽然有些出乎意料,但仔细想想,却是最好的办法,比他原来的办法有效多了,现在给他出的主意也是如此,他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见饶漱石脸上有些不好意思,谷雨笑着摇摇头,轻轻说道,“老饶,你得转变思路。过去咱们是革命党,闹革命是第一目的,要想办法激化矛盾,矛盾越大,我们才可以发展组织,从中获益……
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的革命离胜利已经不远了,开始了大规模建设,这个时候要以办成事为目的,必须把矛盾控制在一定程度。
不能一点矛盾都没有,党内一些同志没有紧箍咒,上上下下一团和气,就容易对中央的指示阴奉阳违,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敢做;
但也不能搞得满地鸡毛,上下都撕破了脸,内斗不断,心思都放在内斗了,还怎么打鬼子,搞建设?!你一定要掌握分寸!
你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你和周恩来同志搭班子吗?就是因为你们两人的性子正好有些相反。
恩来同志这个人虽然原则性不够,但非常灵活,属于组织的润滑剂;你呢,恰恰相反,很讲原则,灵活性稍微差一点,但你是组织的基石。
一个组织,基石是根,没有基石或者基石不稳,组织就会摇摇晃晃,就算润滑剂再怎么粘合,也只不过是缝缝补补,大风一吹,组织就塌了;
但一个组织,光有基石也不行,也需要润滑剂,润滑剂是叶,要不然每一块基石之间不断摩擦,闹不和,组织就会不断被侵蚀,迟早会出现一个个破洞,等哪一天洞大了,组织也坍塌;
组织要想有很大的发展,基石和润滑剂都必不可少,根叶都必须发达,这样才能办成事。你要没有注意到,一件事你们两位只要有共同意见了,基本上不会出错,就算有一些小错,也绝不会有大错,上下都满意,但要是你们两位谈不拢,闹哄哄的,往往就争论纷纷……”
谷雨笑了笑,没有说下去,饶漱石同志也完全听出了谷雨的意思,他想了想,站起身表态道,“谷雨同志,您今天的谆谆教导,我一定会牢记于心,并且多向恩来同志学习!”
谷雨笑着站起身,与他握手,然后强调道,“饶漱石同志,记住你是基石,学习恩来同志没错,但该有的坚持也必须有,绝不能邯郸学步!”
饶漱石告辞离开,谷雨回到书记处办公室,毛泽东同志此时已经在办公室,见到他之后,谷雨笑着说道,“老毛,你可要盯紧了,接下来,绝不能被歪风给冲了!”
“谷雨同志,有你那四条指示在,歪风吹不了多久!”
“以后类似的事情还会很多,宣传系统也要与时俱进,我们一些同志秘密工作做久了,什么都想着保密,这是不对的!”
“堵不如疏,道理确实不错,但四条指示还是轻了一些,也要做一些斗争,要不然会叫得更凶!”
谷雨摇摇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既然这些人都喜欢写文章,肯定互相不服气,那就让他们辩论吧,叫得再凶也不怕,只要不过我们的线,就不要管!
但只要过了线,宣传系统就必须第一时间干预,按照既定的规则,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我要的是动态的防御,而不是静态的防御!这对于宣传系统也是好事,可以不断提升它们的战斗力!”
毛泽东同志默默考虑了一会,还是有些担心,“要是噪音太大,也有对同志们有不少干扰!”
“不过是群苍蝇罢了,闹腾不起来!我不怕苍蝇飞,嗡嗡叫得人心烦,我怕得是苍蝇打掉了,正常合理的声音也被打掉了,我敢肯定,只要我们这么做,就有人浑水摸鱼,堵塞言路,到时候你我都得背黑锅!”
毛泽东同志摇摇头,“也不能因噎废食,要相信我们的同志嘛,绝大部分都是好的!”
谷雨坚定的摇摇头,“我的看法恰恰相反,党内同志的素质绝不容乐观,要不然我们搞什么整风!再说了,就算要处置,现在也不着急,我们目前的条件不错,就随他们嗡嗡吧,正好摸一摸情况!还有那些个民主人士,也应该这么处理!”
“此举虽符合兵法,但这些人还是有些影响力的,绝不能忽视!”
“老毛,我发现你和老周把这些人看得太重,他们要是真正有本事,国家又何至于此?有那个精力去收买他们,还不如把根基打扎实!”
说到这里,谷雨冷冷的说道,“有二三十年时间,完成扫盲,培养熏陶出一代人,这帮子人就彻底没有任何影响力了!
这样做才是釜底抽薪,我们不能学秦始皇那一套,搞焚书坑儒让人闭嘴,在现代条件下,需要的代价太大了,对我们与美国的合作也不是很有利!”
“谷雨同志,我也知道这些,但毕竟还需要二三十年!”
“老毛,你还是不明白,这些人的知识结构已经落伍了,怎么建设一个工业化社会,他们同样一无所知,甚至还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
能力不行也就罢了,还自视太高,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瞧不上,无组织无纪律,在我眼里,这些人可以说一无是处!
我们越重视他们,他们折腾得越来劲;我们要是收拾他们,他们和他们的徒子徒孙立刻摆出一副受害者的模样,好像他们是白莲花一样,搞得我们一身骚,何苦来哉!
与其这样,还不如明确划出几条线,然后冷眼旁观,看着他们表演,过线了就光明正大的收拾,该明正典刑,就明正典刑,绝不给他们任何特权!
同时,把精力放在培养我们自己的干部和下一代身上,咱们自己的同志就算能力有些不足,但至少有自知之明,三个臭皮匠,也比一个自以为是的诸葛亮强,更何况,那些人本质上也是臭皮匠!”
在这个问题上,谷雨和毛泽东、周恩来两同志多次谈过,但这两位同志或多或少有些不安,本质上还是对工业化社会如何运转不了解,谷雨想了想说道,
“老毛,我说得你不相信,再争论也无意义!我看这样,年后,陈云同志回来,你接着去苏俄转一个月,再去美国一个月,好好看一看苏美的大工业!
你回来之后,再让恩来同志出去,党内高级干部必须出去走一走,要不然眼光很容易被局限住,世界已经变了,传统那一套也要有所改变!”
毛泽东同志微微点点头,“这样也好,我也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两人达成了一致意见,又和任弼时同志商议了一番,最后中央在谷雨四点批示的基础上敲定了处理方式,由中央党校监委组负责处理。
大部分同志的工作还好办,但是王实味却咬着牙,坚决不认可中央的批评,不满意各部委的解释,也不愿意前往四川达县当什么小学老师,认为这是有意打击迫害,同时认为中央不应该拘泥于批评的形式,只要说得是对的,为什么不能写墙报……
到这一步,也没什么好说的,谷雨很干脆,王实味和现在还支持王实味的那一批知识分子党员,给他们选择,是党性第一,还是自由主义思潮第一。
如果是前者,服从中央安排,下地方工作,通过实际表现证明自己,重新获得全党的信任;如果是后者,中央会开除他们的党籍,然后请他们离开根据地,到时候你怎么骂都可以,党不在乎!
至于中央社会部调查发现,他曾经牵扯到托派,或者别的其他的指责,比如特务什么的,谷雨直接否决了,这是政治理念问题,别搞这一套,开除党籍,驱除出去就够了,这叫好合好散,一旦搞起了这些,反而沾上一身黄汤,不是屎就是屎。
至于未来,国内解放了,谷雨也想好了,就把这样的人赶到香港特区,那里更开放,爱怎么说随他们的便,顺便也让英美看到中国重视自由,这才叫废物利用。
面对中央的巨大压力,绝大部分同志选择了服从安排,但是王实味还是很倔强,提出要退党,说是因为自己个人与党的功利主义之间的矛盾是几乎无法解决的,他要走自己所要走的路。
既然这样,那就遂了他的心思,党校决定将他开除出党,对他重新定位为进步民主人士,礼送出根据地,就在王实味失落的离开太原的当天,谷雨来到了中央党校发表讲话,公开回应了王实味事件。
谷雨直言王实味的批评有些地方是对的,不能因为他现在脱离了党组织,就说他什么都是错的,这不符合实事求是。
对他提出的那些问题,有错误的,中央正在整改;有误解,中央已经做出了澄清;但王实味和一些人的自由主义,也是实实在在的。
不负责任的背后批评,不是积极地向组织建议。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心目中没有集体生活的原则,只有自由放任,中央给予处分,同样合情合理!
王实味拒不接受中央的处分,也不接受中央的工作安排,思想上不改变,行动上还有串联,甚至主动要求脱离党组织,恰恰说明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党员,所以中央开除了他的党籍,并把他送走,他不适合根据地的生活。
在说清楚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之后,谷雨做了一个反对自由主义的演讲,他系统总结了党内自由主义的多种现象,然后进行了分析,认为自由主义是机会主义的一种表现,和马克思主义根本冲突的,客观上起到了帮助敌人的作用,绝不能存在于各级党组织之中!
谷雨认为党员干部必须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精神,必须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
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用以巩固党的集体生活,巩固党和群众的联系;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这样才算得一个共产党员。
他最后很明确的要求,在接下来的整风运动中,所有的党员干部,都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表现,要仔细回顾自己过往的思想变化,检查自己的历史,反省自己的缺点错误,端正自己和党的关系,切实增强党性,坚决与自己身上的自由主义思想作斗争……
而与此同时,由中央学委、中央宣委、中组部、中办联合编写的《建党十五年》,刊印成册,向全党发表,要求全党学习,然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引起了全党的热烈议论,至此,一场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全面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