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138章退场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7124 2025-05-12 15:05

  这一次会议结束之后,1933年2月22日,谷雨签署了大同战役预备令,同时向上海中央局和国际做了通报,表示除三个新纵队留守热河以外,四路军六个纵队十五万主力部队将向西进攻,建立广大的晋绥察革命根据地。

  国际在第二天就给北方中央局发来了一封电报,要求四路军汇报一下热河地区的防御安排,你们主力走了,三个新纵队是什么情况,具体准备怎么干。

  北方局汇报也直接,热河留守部队和二线地方部队加起来有八万之多,都以新兵为主,武器装备很差,没有能力与日军进行大兵团作战,故而将采取弹性防御,不追求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拖延日军,让日军没办法消化热河为主要目的。

  同时四路军也正在构建热西防线,将利用热西山区的有利地形,与日军长期周旋,至于热东南地区,未来将以敌后游击作战为主,这也是基于四路军目前实力考虑,选择的最稳妥的防御办法。

  国际虽然对四路军大撤退相当不满意,但木已成舟,北方局的独立性又相当强,所以苏俄方面事实上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同时他们也意识到,四路军主动转移到晋绥地区,建立一块与日军有一定距离的大根据地,肯定有能力长期支撑下去,这也不是坏事。

  南方有这样一大股越来越强大的武装,是苏俄梦寐以求的,故而苏俄方面考虑再三,最后同意了北方中央局大同战役计划,当然不同意也不可能,四路军已经发布了预备令。

  预备令下发之后,北线集宁地区,炮兵纵队开始向西运动,炮纵三个炮兵团,一百多门大炮和一纵、四纵剩余部队两万多人浩浩荡荡经过张北,向集宁集结。

  与此同时,二纵、三纵也开始也从各地的驻地出发,一路向西,浩浩荡荡的行军,进入察南地区,而此前已经秘密集结在热西的六纵则偃旗息鼓,在事先选定靠近山区的路线上,采取昼伏夜出的方式,秘密向蔚县集结。

  即便六纵隐藏身影,即便集宁已经有三万之众,但其他各部加起来也有六万之众,两部分成南北两路向西运动,队形拖了几十里之长,根本隐瞒不住。

  当然了,四路军也没想过要隐瞒,从战略角度来说,四路军更希望阎锡山的主力都集中在大同地区,所以虽然没有对外公开,但大兵团白天行走,想知道的人自然都知道。

  这段时间,四路军的报纸和广播,也一直在讨伐蒋介石打内战,对中央红军进行第四次围剿,又预谋进攻四路军,四路军绝不会坐视,一定会与国民党反动派和他们的走狗战斗到底。

  从2月23日开始,除了讨伐蒋介石以外,新华之声也开始频繁讨伐亲日反动军阀阎锡山,认为他是汉奸,卖国贼,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

  四路军这么骂,有足够的理由,老西是九一八前一个月,乘坐日本飞机从大同降落,回到山西五台老家,在这个时间点回到山西,一路都有日本士兵的保护,这里面一定有阴谋,要不然早不回去,晚不会去,为什么是这个时间段回到山西?

  老西和一些日本高级将领是同学,九一八之后,他还在和日本人勾勾搭搭,不断有日本人出入太原,关东军的高级将领也多次拜访他,鬼知道这里面有什么乌七八糟的东西。

  四路军要进行抗日战争,既要打日本鬼子,又要坚决打汉奸卖国贼,阎锡山这个大汉奸处在四路军的后路,四路军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抗日大局,不得不消灭这个狗汉奸。

  不仅仅四路军的电台骂,四路军下面的新华日报等对外宣传窗口,同时也在痛骂蒋匪军和阎锡山,这种种迹象,各界自然非常清楚北方地区第二轮内战就要打起来,这一轮四路军的对手是晋绥军阀阎锡山。

  对于四路军如此做法,外界一片哗然,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更是叽叽歪歪,甚至一些民主人士责难四路军打内战,疏忽热河防守的问题,四路军新华之声播放了评论员文章,严厉抨击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

  你蒋介石在南方打红军,又在黄河一线安排了大量中央军,随时准备进剿四路军,难不成我们四路军等着被你们会同日本人一起围剿不成?

  既然你老蒋打内战在先,四路军也不可能被动挨打!

  我们也要图存!

  我们绝不会等死!

  四路军与日本帝国主义实力差距明显,即便主力不西进,我们也只能采取弹性防御和敌后游击战争的方式与日寇周旋,以空间换时间,通过持久战争与日本抗衡。

  而要坚持持久战,就必须有一个稳固的可以长期支持的抗日根据地,在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打内战的当下,共产党人和四路军只能依靠自己,故而开拓山西抗日根据地虽属无奈之举,但也是为了长期抗日的需要。

  再说了,阎锡山是一个亲日反动军阀,让他们的人占据山西,还不如让抗日异常坚决的四路军占据山西,四路军总比阎锡山这个居心叵测的亲日派要好吧……

  北大教授许德珩先生听完了新华之声的评论员文章,摇摇头,叹息了一声,“热河守不住了!”

  “热河本来就守不住!

  日本人想进一步扩大侵略,就一定要拿下热河,这一点你也知道!

  就算四路军能打,他们也不可能挡得住日军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虽然我也知道,但去年四路军的出色战绩……

  唉!

  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用!”

  劳君展先生在一旁摇摇头,“前一段时间,有人指责四路军不应该消灭孙殿英,但事实证明,孙殿英这样的人,绝对靠不住,与此留着他,还不如让四路军消灭他,这样可以发展得更强大一些!”

  “阎锡山不是东陵大盗,他在山西的治理,还是挺不错的!

  在山西,也很得人心,四路军不好做呀!”

  “或许吧,但他亲日也是事实!

  相比于阎锡山,我还是更愿意相信四路军,至少他们打鬼子更加积极!

  这是得到证明的!”

  许德珩先生想了想,点点头,“楚生,我倒觉得,没必要太苛待共产党!

  他们在南方被杀得那么惨,反击蒋介石不是理所应当吗?

  我们总不能让他们坐在热河等着被联合剿杀吧!”

  “确实是这个道理,我现在只希望阎锡山不能打,这样抗日的队伍才会少一些损失!”

  “就算阎锡山不能打,还有蒋介石呢?

  他又怎么可能坐视四路军占据山西,那可是山西,王霸之地呀!

  共产党有了山西,很可能就有天下,国民政府又怎么能够坐得住!”

  “唉!

  看来这场内战有得打了!

  要是日本人乘机攻入关内……”

  “只能寄希望于东北军和西北军了。”

  “他们行吗?”

  “天知道!”

  两位教授有些无奈,但也没有办法,形势如此,谁也没有办法,说到底根子不在共产党,而在蒋介石和民政府身上。

  占据优势的国民政府不退一步,不可能强求弱势的共产党让步,这不符合情理,人家也不可能坐以待毙。

  当然了,共产党不会坐以待毙,阎锡山自然也不可能坐以待毙,四路军各种宣传一起来,他就知道战事临近了。

  立刻与四路军打起了口水战,不断辩驳自己,同时宣布山西总动员,要扩编三十万大军,与共产党和四路军决一死战,誓保山西平安。

  当然阎锡山也就是嘴上狠,他十分清楚,他遇到了天大的麻烦。

  这十万四路军来者不善,就算他们打不下大同,跑到山西北部山区折腾,他也受不了呀,一两年前那上千红24军就把他折腾得不轻,更不要说现在这十万四路军了。

  阎锡山真得着急了,此时他也顾不上什么十年建设计划了,不得不开始疯狂扩军,但是军队哪有那么好扩建,就算搞出来,战斗力也不足,但不管怎么说,有人防守,总比没有人防守好。

  除了不断扩军以外,阎锡山开始想尽办法,联系各方势力,当然也免不了给蒋介石发电报,老蒋是老大嘛,小弟有难,你怎么着也得照顾一把。

  根本不用阎锡山发电报,老蒋的电报已经来了,蒋介石告诉阎锡山,中央军十五万大军已经在黄河沿线准备好了,随时可以支援山西,请阎锡山让开娘子关,让17军经过正太线增援太原。

  四路军突然来这么一出,蒋介石现在反而很满意,去山西好呀,让他们和阎锡山这个守家之犬狠狠啃一啃,无论谁赢,中央军都可以乘机入晋,而一旦控制了山西,不管是河北还是陕西,都将是囊中之物。

  而随着四路军突然间转向晋绥,山东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韩复榘乘机服软,表示愿意派出孙桐萱师还有一个混成旅随中央军一起援救山西,攻打无法无天的四路军。

  当然韩复榘也不仅仅是服软,他还把山东的民团势力整合起来,又编了好几个独立旅,摆出一副拼死保卫山东地盘的决心。

  这样一来,蒋介石就达成了调动韩复榘一部,削弱韩复榘的初步目的,也只好退了一步,反正搞不定山东,搞山西也不错,这样国府在北方的控制就更加强大了。

  看到蒋介石的电报之后,阎锡山气得破口大骂,四路军还没有打过来呢,老蒋就想抄了老子的家,没门!

  不到万不得已,他是绝不可能让老蒋进娘子关的,那太危险了,别四路军没来,太原先丢了,这一次要是丢了,他可就真得没有第二次机会了。

  阎锡山是个很精明的生意人,他想得很清楚,这么多四路军冲过来,晋北很可能守不住,要是真守不住,那就把大同让出来,大同主力退到内长城一线防守,保住太原盆地和临汾盆地,这样等新兵练出来,就有翻身反攻的机会了!

  要是四路军盘踞了晋北,老蒋等到机会,进了晋南,哪里又有他的地方?

  所以惯于留后路的阎锡山,决定让爱将杨爱源前往临汾坐镇,一边防范蒋介石,一边以剿灭共产党匪徒为名义,加大扩军的力度。

  与此同时,阎锡山又给徐世昌一封密电,告诉他四路军势大,一旦发现不敌,就要把主力撤到内长城,据险而守,层层抵抗,千万要保住晋绥军的主力,绝不能出现了闪失。

  大同丢了,军队保住了,还有翻身的机会;要是军队没有了,那就彻底玩完了,你可得把握好分寸。

  即便如此,阎锡山还是不放心,他想了想,又给干女婿王靖国发了一封电报,叮嘱他,不要和四路军硬拼,一旦不敌,就要果断南撤。

  当然面对蒋介石,此时此刻的阎锡山也不敢把话说死,而是告诉老蒋,晋绥军上下都有保卫家乡,防范共产党匪徒的坚定决心,目前缺少的只是钱粮物资,故而请求国府支援一二。

  当然了,阎锡山也知道,短时间依靠老蒋肯定不可能,现在对他最有帮助的人,不是蒋介石,而是东北军和西北军,他们才是真正有实力干预的,就算他们不愿意帮忙,也要想办法让他们不支援四路军。

  在给张学良和东北的电报中,阎锡山身段放得很低,请求张学良拉他一把,我们即便多有龌龊,但那都是以前,现在大家都统一在国民政府旗下,要一致对外呀!

  而张学良回给阎锡山的电报,也客客气气,我们东北军要承担长城防守的重任,实在没办法救援老叔你呀!

  再说了,以老叔的英明神武,肯定可以阻挡得住共产党的进攻!

  张学良对于共产党和四路军主力跑到山西,更多的是喜悦,他是长长得出了一口气,四路军主力走了,真好!

  终于不用担心四路军入关,吞了东北军,这样东北军在河北也就稳定了许多;但同时也有不少压力,四路军主力走了,鬼子马上就要到长城一线了,这可如何是好?

  但不管怎么说,四路军去山西,对稳固张学良在东北军的地位是好事,随他们去吧,只要不打我的主意就好。

  至于长城一线,这段时间,不是拉了一把西北军吗,关键时刻他们也可以用上,要是长城真得守不住,那往南退,把河北交给中央不就行了吗,反正无论如何也要保住东北军这个团体。

  至于阎锡山的请求,做梦去吧,让东北军去打四路军的主意,小六子从来就没有想过,四路军不打他的主意,他就谢天谢地了,哪里还敢招惹他,真以为鬼子支队、鬼子旅团那么好消灭的,小六子自然很清楚四路军的强大。

  阎锡山是什么人,当然知道张学良打的是祸水西引的主意,他自然知道,知道这个小六子是不可能指望了,所以他只能指望冯玉祥。

  给冯玉祥的电报中,阎锡山先是摆交情,你我好歹也是打过中原大战的战友,就算过去我多有不是,但也对你们西北军也有救助,你怎么能把四路军放到山西来呢?

  难不成你忘记了唇亡齿寒的道理吗?

  冯玉祥看到这封电报,嗤笑了一声,“老西现在知道求人了?

  早干什么去了!”

  说完,冯玉祥将老西的电报,递给了宋哲元、张自忠等西北军将领,十分颓然得说道,“老夫力有不及,没办法带着你们继续发展,接下来,就要靠你们自己了!”

  石友三立刻抢先说道,“总司令,我们离不开你呀!”

  其他将领也一个接着一个的劝说,冯玉祥索然无味,他知道这些将领都是表面文章,谁也不愿意他留下来,不过他却是退意已定,“西北军这个团体发展好了,我在不在又有什么大不了得!”

  说完,冯玉祥来到了宋哲元身边,把宋哲元扶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按着他坐下,宋哲元自然不愿意,不过冯玉祥硬按住他,“好好做的,你现在是西北军的领袖了!

  这个位置就应该你来做!”

  宋哲元感激不尽,冯玉祥此举,对他地位的巩固,那将是巨大的帮助。

  看着宋哲元的眼睛,冯玉祥笑着点点头,“明轩,你酷爱读书、敦厚沉毅、治军严谨、作战勇敢,有你领导西北军这个团队,我很放心!

  但有件事,你,还有你们所有人,一定要记住,未来之中国,大概率是一出三国演义,日本人、国民党和共产党是主角,我们西北军各部看起来也只能当一当配角。

  别不服气,事实就是如此,谁让我们四分五裂,捏不到一块去呢!

  不过主角有主角的活法,配角也有配角的活法,三家之中,日本人属于异族,绝不能投奔,要有民族气节!

  我们以后就算是犯了天大的错,但只要不做汉奸,也可以被国人原谅,但一旦当了汉奸,一辈子就洗不清,子孙后代也会被人指着脊梁骨骂!

  你们一定要记住,日本人千万投不得!

  国民党蒋介石这个人,做事太过小家子气,一肚子花花肠子,你们投奔他可以,但无论如何都要留一个心眼,要防止被他暗算。”

  说到这里,冯玉祥沉默了一会,佟凌阁将军想了想问道,“那共产党呢?”

  “共产党制度十分严密,容不下军阀!

  若是你们还想保留一定的独立性,就不要投奔共产党!

  但若是你们投奔了共产党,就安安心心的,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干,千万不要生什么异心!”

  说到这里,见众将若有所思,冯玉祥又加了几句,“至于未来该不该投靠共产党,就看这一次共产党的山西攻略打得怎么样了。

  要是共产党大获全胜,甚至打下了太原,共产党就会一飞冲天,到那个时候,凭借这段时间的交情,你们投过去,应该还有一席之地!”

  冯玉祥微笑得看了一眼吉鸿昌和张克侠,“鸿昌,树棠,你们部队中的宣传委员,继续留着吧,要是四路军打得好,你们以后就跟着四路军打天下,也帮着我们西北军一脉留一条后路!

  嗯,你们也记住,其他部队愿意投四路军的,也不要阻拦!”

  吉鸿昌和张克侠互相看了一眼,他们也想不到冯玉祥竟然搞出了这么一出,吉鸿昌反应很快,他扑通就跪倒在地,张克侠连忙也跟着跪倒在地。

  “老帅,您想多了,我们怎么可能脱离西北军这个团体呢?”

  冯玉祥试探你们,你们也不要紧张,我这么说这是为了我们西北军这个团体好!

  我们需要留后路!”

  在西北军众将的注目下,两人先后被冯玉祥搀扶起来,这时候,吉鸿昌将军问道,“那要是共产党不能赢,或者惨胜呢?”

  “那就只有天晓得,老夫也管不着了!”

  说到这里,冯玉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笑着说道,“接下来,老夫就要入关,安心养老喽!”

  冯玉祥显得很洒脱,但事实上他并不洒脱,热察抗日联合政府,到了此时此刻,已经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鸡肋。

  现在之所以存在,就是一个目的,让四路军找不到借口,攻打西北军;同时也让蒋介石没有办法下令西北军进攻四路军。

  说白了,热察联合政府现在就是四路军和西北军表达互信,互不攻击的政治工具,没有这个工具,接下来双方只会更加剑拔弩张。

  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故而这一次四路军大同战役的结果,决定了西北军的选择。

  若是四路军大获全胜,蒋介石必然发疯,调动大兵来攻,热察联合政府自然不能再存在,西北军可以借机与南京政府谈谈条件,他也可以全身而退!

  至于四路军那边,自然也要让人家满意,吉鸿昌张克侠两位将军就可以乘机投奔过去,这样四路军那边也有一条后路,算是两边都照顾到了!

  若是四路军打了败仗或者一场惨胜,四路军对西北军的威胁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到那个时候,西北军也要和南京政府搞好关系,故而热察联合政府还是不需要存在,西北军同样可以和南京政府谈谈条件,冯玉祥当然也可获得全身而退的机会!

  当然了,到那个时候,要不要清理队伍中的共产党人,甚至是直接攻击四路军,冯玉祥就管不着了,他不背这个锅!

  故而无论哪一种,热察联合政府都不可能长久,冯玉祥这个委员长也都做不下去!

  这种情况下,冯玉祥自然也就死了心,才搞出了这么一套政治秀,把西北军的未来托付给宋哲元,这样可以卖宋哲元一个好,修复一下关系,未来他还可以起到一些作用!

  办完了这一场表演,冯玉祥把舞台留给了他的部下,他则和老朋友南汉宸坐在一起,冯玉祥微笑着说道,“南汉宸,热察联合政府很快就要结束,你的使命也完成了,谷百生接下来会怎么安排你?”

  冯玉祥知道南汉宸的身份,南汉宸也知道这一点,他想了想说道,“冯先生,接下来我可能会去见一见老同学傅作义,至于未来的安排,上级还没有定下来!”

  “以你之人才,执掌一省绝没有问题!”

  “您太谬赞了!”

  “不是谬赞,是事实,以谷百生之聪明果决,肯定也会看到这一点!”

  说到这里,冯玉祥长叹了一声,“可惜呀,我老了,要是再年轻十岁,或是谷百生早生十年,老夫早遇到他十年,老夫又怎么可能是今日的局面,可惜了!

  太可惜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