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522章 机缘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5849 2025-05-12 15:06

  谷雨讲完之后,到了吃中午饭的时候,邓铁梅吃饭的时候和李强坐在一起,低声说道,“谷枢机对外战略还是偏谨慎了!”

  “我们的工业产能满足国内尚且不足,航母还要再等十几年,对外谨慎一些不见得是坏事!”

  “我总觉得很难如愿,美国或许会纵容我们在非洲开拓,但绝对会在我们周边捣乱;而苏俄呢,他们会要求我们在中东协助,但又在印度方面和我们矛盾重重。

   我们现在又限制军事力量的发展,根本拼不过美苏的投入,若是我们周边和印度方向不保,我们在非洲的突破哪怕再成功,也是镜中花,水中月……”

  “难如愿也没什么!”李强不以为然,“我们控制的地盘已经不少了,一步步消化好就够了,我瞅着谷枢机也是这个意思,对外找些犄角旮旯,别人不注意的地方开拓,尽量多搞一些经济利益,多安排一些移民,能成固然好,不能成,也没什么!”

  “我也知道谷枢机的想法,但就是觉得不舒服,凭什么好地方都被洋鬼子占了,我们只能搞一些犄角旮旯!”。

  “谁让我们起来晚了呢!”李强劝说道,“老邓,与其想这些有的没的,还不如想想下午的会议,老李的试点区捅了大篓子,你应该知道了吧!”

   邓铁梅同志笑着说道,“两个调查组都过去了,我又怎么可能不知情?毛泽东同志这个人吧,很有一些想法,但我总觉得他把手下的人想得太好了! 

   谷枢机则恰恰相反,对手下的人不那么放心,监委、督巡委、公安部、边移委调查局还有国办二局,这么多人马盯着下面……”

  李强同志没办法接茬,“老邓,你呀!”

  “呵呵,我都是要退休的人,嘴上念叨两句,谷枢机就算知道了,也不会抓着不放的!”

   邓铁梅同志嘴上是这么说,实际上老邓不知道多精,他都要退休的人,自然不愿意再沾惹太多的是非,所以当下午的会议一开始,谷雨借整顿为由,提议十大推迟,并建议五月底前召开七中全会做一些人事调整时,邓铁梅同志第一个表示赞同,同时表示他的岁数大了,精力很不济,希望中央可以批准他提前退休。

   邓铁梅第一个响应,谷雨虽然在意料之中,但多少有些不太不高兴,老子要整顿人,邓铁梅喊着要退休,这是什么意思,老子又不想这么快让你退休,你是不愿意配合老子的整顿吗?不过片刻之后,谷雨就不得不承认老邓提前退休也是可以的

   邓铁梅当然明白提前退休,很可能会被谷雨认为是撂挑子,他也不想让谷雨不爽,在表示自己愿意主动退休之后,他推荐何孟雄、饶漱石两同志,认为两人都可以接替他的职务,并由他们来承担接下来党内的整顿工作。

  邓铁梅同时也说了一些自己不适合的话,除了所谓的政治水平不高以外,邓铁梅认为自己长期在军中,带了一大批人,而这些人中有不少素质不是太好,需要被整顿,他继续在中央监委书记的任上,会影响到接下来的整顿工作。

  而且他是1933年才正式转正,党内资历有限,让他担任中央监委书记,他时常有无法胜任的感觉,退下来,让能力更强,更熟悉党务的同志领导中央监委,他也放心。

   邓铁梅这么一说,谷雨自然要安慰,表示中央是信任你的,吧啦吧啦,但最终也没有坚决反对邓铁梅提前退出中央局常委会。

   作为党的第一枢机,提议推迟党代会,此前一直在外的周恩来、邓绍齐和王运生三同志也没有反对,比如周恩来同志,他可以再干一年,不用那么快去香港了。

   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1959年下半年到1960年初,不管是钱学森的洲际导弹项目,还是罗科的运载火箭项目都有可能成功,他自然希望再干一年,带着导弹下海、卫星上天的荣耀退休!

  而邓绍齐、王运生两位同志处在可以退休,又可以留下来的阶段,虽然他们本人无可无不可,但涉及到党内政治平衡,很多事情压根由不得他们。

  不过周恩来同志还是有些担心,因为谷雨突然提议推迟党代会,他事先不知道,廖德华同志肯定也不知道,要不然他不至于一直请假,在上海疗养。

  现在这个关键时刻,不出席会议,廖德华同志的命运自然就没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接下来的安排,廖德华同志搞不好要吃亏。

  周恩来同志的政治嗅觉很灵敏,谷雨安排老廖担任中央综治委主任,本来是想让他领导处理这一次的严打,可老廖滑头的很,他一直请假不参加常委会,中央综治委工作也一直由段德昌同志代理,做足了养病的模样。

  这么一来,就惹毛了谷雨,这一世又不是前世,离开他经济就玩不转,没有他,谷雨还有毛泽民,毛泽民同志就算只干一届,也可以让黄道同志搭配薛雨林再干一届,如此到1967年前后,国务院领导层都没有问题。

  而到了1967年后,漫长的短缺经济时代就将过去,而进入到过剩经济时代,玩法又大不一样,那个时候,他培养的技术官僚就将全面接班,不管是李准,还是孙运睿,都可以担任总理,廖德华同志更没用处了!

  既然不愿意干脏活,那就退休吧,不过谷雨也要以防万一,不可能把他直接赶出中央委员会,所以他想了想说道,“老廖身体不好,时不时请假,总是这样不好,我看他还是退出中央局,改任政协副主席好好养病吧!

   现在铁梅同志主动让贤,我们也不好辜负了他的美意,不过这样一来,常委会正式委员的数量确实不太够,这也不利于党内民主,我看这样,让两位候补委员转正,同时我们再从中央局再挑选两位候补委员,大家推荐一下……”

   廖德华同志在北戴河会议上走麦城之后,一直走下坡路,而政治就是如此,当你走下坡路时,想重新翻身,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显然廖德华同志目前没有等到这个机会。

   所以常委会的领导同志们几乎迅速默认谷雨对廖德华的进一步打击,哪怕是周恩来同志觉得太过了,也没有捞上说好话,因为黄道同志反应很快,他也迅速推荐了何孟雄同志。

  “谷枢机,我认为何孟雄同志是非常好的人选,国正同志是我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又是四路军的创始人之一,功勋显赫,我认为他适合担任中央局常务委员,至于我本人嘛,还是继续候补的好!”

   在邓铁梅选择主动退出中央局常委会的当下,何孟雄同志是众望所归的新任中央监委枢机人选,其他八位同志都不可能和谷雨对着干,所以邓铁梅、黄道陆续提议之后,其他领导同志陆续表示赞同,这个人选就这么迅速敲定。

   至于“生病”的廖德华同志,和黄道一样,其他同志都没有明确表态,说到底有一些兔死狐悲,这一次中央局常委会开完,到中央局全体会议召开,还有一些天,若是廖德华同志主动检讨,谷雨同志让步,他留在中央局还是有可能的,关键是他的态度要主动……。

   在推荐的时候,王运生同志还想推辞一番,不过被谷雨拒绝,看到谷雨这个反应,周恩来同志稍稍松了一口气,王运生同志在此时由候补委员转正,也就意味着王运生同志继续留在常委会的可能性非常大,到时候他正好可以转任人大主席。

  只不过这样一来,邓绍齐同志就比较危险了,毕竟周恩来同志都退了,没理由两个比他年长的委员都留在常委会,对外也不好交代。

  而如果周恩来加上邓绍齐一起退下去,还可以用有利于党的新陈代谢做一些说明,说白了就是大家分蛋糕,适当缩短除谷李两人之外的其他同志在常委会的时间,这也说得过去,而谷李两人之所以例外,自然也有说法,一个是老大,一个是老大的备胎,当然资历高一些更好。

  此时,真正的争夺是那名新增的中央局常委会候补委员,而按照惯例,谷雨在敲定一名中央局常委后,接下来的人选往往会搞一搞公推,以示党内民主。

   随着中央的制度日益完善,除非是最高层领导人特别选拔,一般来说在中央局只担任一届的委员,想进入常委会的难度是很大的,这就限制了很多人。

   如果考虑资历,段德昌、饶漱石和陈镜湖三人在中央局时间最长,三人年龄也差不多,但已经安排了一位元帅进入常委会,再安排段德昌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陈镜湖和何孟雄同志出身类似,根据党内平衡,他也不可能进入常委会,理论上说饶漱石同志是最适合的那一个,虽然他和黄道同志关系不错,但两人的工作资历差异很大,不能视为一路人马。

  周恩来、王运生和邓铁梅三同志一直在陪同赫鲁晓夫在外,并不了解谷雨推迟党代会的计划,更没有想到谷雨突然搞这么大的人事调整,这非常反常。

  周恩来同志猜测谷雨知道饶漱石难以过关,所以利用在京的机会,先后说服了两李和何孟雄,拿到四票支持后再开会,如此一来仅凭吴邓两人根本挡不住。

   在中央局常委会层面形成决议后,再以常委会的名义向中央局推荐,中央局投票批准后,再以中央局向全会推荐,如此哪怕有争议,饶漱石也能顺利上!

   所以越是如此,周恩来同志越是想狙击,倒不是因为他和饶漱石不对付,他还没到这一步,而是周恩来同志担心饶漱石糟糕的性格会把这一次整党搞乱套,而那三位在京的领导同志肯定也有这样的顾虑,不过因为谷雨的强行推动,他们不方便拒绝罢了!

   但如果推荐一位谷雨也没办法拒绝的同志,其他那些位被他说服的同志也肯定会顺水推舟,在见识过饶漱石的跋扈后,没几个人希望他东山再起。

   所以不等谷雨安排的同志推荐,周恩来同志出人意料的抢先说话,推荐陈原道同志为中央局常委会候补委员,推荐陈原道当然有理由。

  陈原道同志既是谷雨的同学,与谷雨夫妻关系很好,又曾经担任过任弼时同志的助手,接下了任弼时同志在党内的人脉,与湘赣根据地的同志关系不错。

   作为谷雨的说客,陈原道同志成功说服苏俄支持四路军大批物资,后来又是他在莫斯科出色的工作,促成苏俄任命谷雨为党的第一枢机,可以说他对中国革命有着巨大的功劳,有些功劳可以吃一辈子,陈原道同志这份功劳就是,哪怕此后他的表现不抢眼……

  当然了,周恩来同志推荐的理由倒不是陈原道同志与谷雨的特殊关系,这种话说不出口,他首先对现在党内的一些混乱表达了强烈不安,认为必须严厉整顿一番,为此还举了一堆例子。

   周恩来同志接着说道,我们的整顿必须讲规矩,陈原道同志是两任中央局委员,资历过关,又一直在积极贯彻谷雨同志提出的依法治国理念,他进入常委会,会同何孟雄同志一起主持领导全党整风可以说非常合适。

   接着周恩来同志又给陈原道同志摆功劳,老陈也是参与过五四运动的人,资历并不差,虽然长期在安徽芜湖,影响不大,但他在苏俄期间,做了一系列重大贡献云云。

   周恩来同志抢先推荐,且被推荐的人竟然是一向低调的陈原道同志,谷雨多少有些愕然,不过他寻即想明白了老吴推荐的原因,他转头看了一眼负责记录的郭子华,郭子华似有所感,两人眼神碰了碰,然后又迅速分离,郭子华接着微微颔首……

   郭子华很明白谷雨为什么看他,周恩来同志推荐陈原道之后,其他同志肯定会响应,而谷雨也不可能反对陈原道,这与他的人设不符,换句话说,今年饶漱石想进入常委会肯定是没希望了! 

  至于明年有没有希望,那就说不准了,因为届中调整,最高层领导的意愿很重要,但明年调整,就要经历一关又一关,甚至有中央局委员候选人硬生生卡在中央委员这一关过不去的,政治的复杂性就在这里。

   所以为避免性格敏感的饶漱石胡思乱想,谷雨希望了解前因后果的郭子华多加劝说,郭子华自然明白这一点,他不假思索立刻接了下来。

   说起来,也很有意思,郭子华同样不希望饶漱石进入常委会,原因很简单,这一任中办主任之后,郭子华保底是一个中央局候补委员,运气好,成为中央局正式委员都有希望,饶漱石如果一直是中央局委员,两人差距明显拉近。

   等到十一大,饶漱石就很有可能退出中央局,郭子华则可以顺利接过饶漱石在党务系统的人脉,竞争组织部长或枢机处第二枢机,到了十二大就可以竞争常委。

   但若是饶漱石是候补常委,按照现在谷雨的做法,十一大饶漱石有可能转正,如此一来,郭子华不要说竞争常委,哪怕是十二大留在中央局都有可能成问题,说到底他也只比饶漱石小了几岁。

   这一反一复差距太大了,所以郭子华自然很乐意做谷雨的说客,好好劝一劝饶漱石同志,不是谷雨同志不推荐,是周恩来同志太狡猾,提出了谷雨同志无法拒绝的人选。

   而事情的演变也正如郭子华所想,周恩来同志提名后,没有投票权的王运生同志首先表示了支持,又给陈原道摆了摆功劳,说他当年在莫斯科如何冒着生命危险与王明做斗争。

   邓贤齐同志对谷雨的搞法不满意,虽说领导一句顶万万句,但你也不能违背党内民意,而且他和周恩来同志的顾虑差不多,二选一,也更接受陈原道。

   其他三位被谷雨说服的同志此时多少有些不知所措,邓铁梅不好说话,李强不愿意说话,毛泽民同志觉得不管用饶漱石还是陈原道都是可以接受的,陈原道同志马上要担任中顾委秘书长,既然要让他整顿中顾委,让陈原道同志进入常委会也说的过去,要不然哪来的威信!

   毛泽民同志表示赞同,李强同志也表示赞同,这就已经是四票,谷雨只好表示赞同,邓铁梅见状笑着说道,“原道和饶漱石两同志都对党务很熟悉,谁让都可以,我没有意见!”

   就这样,何孟雄和陈原道两名候选人都得到了常委会与会同志的一致认可,算是众望所归,两个重量级推荐名单通过后,接下来就要以常委会的名义推荐给中央局全体会议,而从环太党建党以来,还没有发生过常委会的决议被中央局全体会议否决的,所以两人必然是最终推荐给中央全会的人选。

   而同样的,中国环太党中央局全体会议的推荐,也从来没有被中央全会否决的,所以最终的结果自然就是两人进入常委会板上钉钉!

   就这样,陈原道既匪夷所思,又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中央局候补常委的推荐人选,无奈之下,谷雨不得不提高中顾委秘书长和副秘书长的规格,以示浓重,也不至于让外人对此有突兀的感觉。

  根据最新的设计,中顾委秘书长由一名中央局常委会候补委员兼任,而排名第一的副秘书长则为俞秀松同志(一名中央局候补委员兼任) ,第二副秘书长为黄绍谷(李强推荐),张世德只能敬陪末座位,作为排名最后的副秘书长。

   而随着俞秀松的调任,谷雨干脆提前进行了一连串人事调整,除谷办主任换人以外,刘志丹接任中央边移委副枢机,调离军委,先熟悉情况,明年换届后调到边疆省份。

   邓萍恢复军职,改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也拿到了一张中央局正式委员的门票,而严耀庆则从天方省委枢机的位置上调任广南工委枢机一职,顺利拿到了一张中央局候补委员的门票。

  郭子华眼巴巴看着,多少有些羡慕,不过他也知道谷雨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调整他的职务,毕竟接下来的中央人事调整还离不开他。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