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206章 内外不同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10093 2025-05-12 15:06

  作者:大白菜的苦逼 数字:9466 吐槽:117 更新日期:2022-10-02 23:00:28

  毛泽东同志言语间虽然有一些抱怨,但谷雨知道他还是那个兄满着理想的老李,既然他选择这条路,谷雨自然要成全他。

  中国这么大,香港可以拿出来搞纯资本主义的探索,再拿出几个市搞一搞社会主义试点也挺好的,万一真找到什么新路呢。

  之所以提议三阳,自然是因为河南出了不少很会搞破事的“人杰”,谷雨实在担心,若是河南都有可能搞成社会主义,那中国其他地方肯定能够成功。

  就算这个社会主义试点区搞不好什么新花样,在老李的坐镇下,三阳也应该会有一定的改善,哪怕是清洗掉一批不靠谱的干部,好好地教育一把群众,谷雨也都心满意足。

  谷雨也不担心三市会出事,郑州这个交通枢纽,在这一世虽然不是省会,但却是谷雨重点经营的物资储备中心,储备着大批粮食,一旦有什么问题。可以立刻调粮。

  而此前他已经就农村移民做出了安排,严禁地方封堵群众正常的流动,实在没办法,农民还可以逃亡,只要不死人,谷雨不怕毛泽东同志折腾。

  想了想,谷雨决定支援毛泽东同志一把,“一五计划期间,平顶山煤矿,舞阳铁矿和河南钢铁厂都已经初步建成,二五计划期间也会扩建,这三个企业也都划给你。

  另外二五期间,信阳和南阳各有一个合成氨厂,地方上据说也搞了一些小机械厂,而桐柏县既有一个超大型天然碱矿,又有一个储量很不错的金矿。这些都已经在开发。

  而三市平原面积不小,农业比较发达,自然环境还是不错的,只是人口太多,人均可耕地较少,只能做工农结合的路子。

  等到1954年,社会主义试点区挂牌,可以说有工有农有矿,只好做好人才培训,发展起来的希望还是不小的,你要好好做!”

  毛泽东同志本来有些怄气,不过听谷雨这么一说,他原来的怒气也消散了大部分,谷雨这么一说,恰恰说明他是对事不对人,他或许也想搞一搞社会主义,只是他又不是很自信,所以才会给自己放权。

  虽然怒气消散大半,但毛泽东同志嘴头还是不饶人,“谷雨同志,你别的就好,就是这胆略稍有一些不足,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总是小心翼翼。

  你的功绩摆在那里,就算出了一些问题,也可以随时调整嘛,天又塌不下来,我都不清楚你为什么这样……”

  谷雨并没有生气,心说等你去了信阳,你就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小心翼翼,“老李,三个市加起来就是一个中等国家,干脆成立一个省级单位,设立管委会,你兼任第一主任,现在再安排一位负责工作的主任,主任、副主任、三市四套班子人选,全部你来决定!

  除了黄金产出必须上缴国库以外,其他物资的进出按照正常的市场交换来做,具体怎么操作,你和老邓商议,你们是老战友,他应该会满足伽的要求!”

  毛泽东同志微微松口气,谷雨人事上放权,经济上不收钱,还专门给了几个大项目,诚意这么大,又有自己坐镇,试点肯定可以获得成功。

  心情大好的毛泽东同志笑看说道,“如果我做这个第一主任,社会主义试点区1950年就可以成立,没必要等到1954年,这样时机成熟了,我随时可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谷雨点点头,“可以,这个你自行决定!”

  毛泽东同志想了想说道,“全国人大那些事情,平时交给谭秋同志主持就好,我就常驻信阳,遇到事情了,坐火车上京也方便!”

  “你不仅仅是人大主席,也是中央局常要,你常驻信阳,算是怎么回事?”

  毛泽东同志看了一眼谷雨,摇摇头,“我这个人不合时宜,待在北京不见得是什么好事,还是在地方好,有什么事,中央愿意问,我就说;不愿意问,我就搞试点!“

  谷雨想了想说道,“你不要着急下决定,先考虑一下,等到中央局开会,我们再讨论一下,对了,管委会主任,你准备用谁?谢唯俊同志卸任中联部长,他倒是不错的人选,不过这样一来,他去甘肃的想法要调整一下。”

  毛泽东同志摇摇头,“伟俊同志是不错,但他的想法和我也有一些差异,他还是去甘肃吧!管委会主任嘛,就让何坤来做吧,他的能力我是知道的,相当全面!“

  谷雨眉头微皱,“何坤有些摆老资格,不安于位,你确定要用他?”

  “何坤同志只适合做一把手,他来做这个管委会主任,非常合适!”

  “老李,你要不要再考虑一下?”

  “谷书记,这是我的老部下!”

  何坤是什么人?谷雨当然知道,虽然前世发生的种种,谷雨没太在意,但这一世谷雨对他的任用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让他做了集团军政委,兵团副政要,长期在前线作战。

  战后何坤以中将军衔退役,转任山东省委副书记兼省政协主席,由于省长是民主人士何思源,何坤这个省委副书记就是事实上的山东省委党内二把手。

  何坤的资历很老,留过法,红军时期做过军长,军政委,又曾经做过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南北会师后,又是最早的集团军政委,抗战时期担任过兵团副政委,转业到地方,他满以为可以主政一方,结果却给了这样一个不伦不类的职务。

  偏偏何坤没办法发火,因为山东省委书记郝清玉同志的级别同样很高,郝清玉同志大革命时期一直在北方基层搞工运和农运,日走阡陌,夜宿草堆。饿食干粮,渴饮冷水,不知疲倦地深入田间地头和贫苦农民的茅屋草舍,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群众参加革命。

  大革命失败后,郝清玉同志担任顺直省要常委兼农委书记,到了1930年,他和陈原道同志等人一起被捕,并在九一八后,被成功营救出来。

  郝清玉同志有着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此后他一直在北方局和中央主持农村工作,担任北方局农委书记、中央农委副书记、代理书记等职务。

  等到邓绍齐同志上调中央后,他就被调任山东省委副书记,辅佐刘天章、黄道两位同志。因刘黄是中原局书记,山东省委的工作实际上由都清玉同志负责,所以黄道调任天津后,他自然顺理成章的接任山东省委书记。

  郝清玉和何坤两人一个是北方重要干部,一个是南方重要干部,一个长期在机关工作,一个在军队工作,资历都挺老,自然过不了多长时间,就起了隔阂。

  谷雨对何思源很尊重,让他长期主政山东,何思源能力也很强,山东的经济和教育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在山东威望很高,他不仅是知识分子风范。操守也很不错,与几任省委书记都处得不错。

  而郝清玉同志总觉得自己的知识面有些不足,山东建设工作就比较听何思源的,并不轻易干预,而何思源又不可能干涉党内工作,所以两人处得相当不错,党政比较和谐。

  等到何坤上任后,就觉得非常别扭,他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民主人士竟然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他自然不愿意接受,不仅在省委提意见,还到中央提意见。

  郝清玉同志自然很不高兴,民主人士有些影响力又怎么了,我党都有了天下,还怕这个?何思源先生的能力是谷书记认可的,还说等他在山东执政积累了充分经验之后,邀请他上京担任副总理,未来接替翁文灏先生的职务。

  人家在山东搞得挺好的,山东一五期间各个项目落地都很平稳,没出什么乱子,这就是能力,你一过来,不学习也就罢了,告状,你告什么状,你比谷书记高明?

  何坤到中央反应问题,又被组织部长刘天章斥责了一顿,要求他尊重民主人士,不要瞎折腾,我党使用的民主人士多了去了,都和你一样还怎么团结?

  如果仅仅这些也就罢了,军队同志天然警惕性高,有了怨气后,他甚至私下里说郝清玉当年以在北平被捕后,鬼知道交代了什么,这番话被人捅出来后,他立刻得罪了一圈人。

  党的组织系统领导人,不管是饶漱石,还是刘天章、邓康都坐过反动派的大牢,所以党的八大上,不仅他省代表团很多人不投他的票,山东省代表团也不投他的票,何坤不仅在中央委员的选举中落选,候补委员的选举也同样落选,只好灰溜溜的离开山东。

  八大后,翁文灏刚过六十岁,改任全国人大副主席,何思源先生被提升为副总理,由于他长期担任山东省长,比较熟悉经济建设,接过了翁文灏分管的那部分工作,继续搞他熟悉的经济统制。

  在国务院,他同时兼任香港特区办公室主任,谷雨告诉他,你得拿出当年在山东怼孔家的精神,保护好香港高校,同时要想办法招收更多的名教授。又因为他的夫人是法国人,本人又是语言天才,他又是对外交流协会会长,谷雨希望利用他的特殊关系加强与欧洲的交往。

  何思源被重用的同时,何坤则被安排到中央工建领导小组担任办公室副主任,他分管的工作与何思源先生的工作多有接触,这就有些尴尬了!

  而他的上司,办公堂主任刘兴昌能力非常强,但做事却非常霸道,说一不二,下面各个工业局的头头脑脑各个畏惧无比,偏偏谷雨对刘兴昌特别信任,有人反应,谷雨就问批评的对不对,对?既然对,那你说什么!

  刘兴昌有谷雨护佑,连李强和刘鼎都避他三分,更不要说何坤了,没过多久,老资格何坤就有些待不下去了。

  毛泽东同志看到老部下被挤兑的没有出路,一向重感情的他就有此提议,而且他也认为何坤确实有能力做好试点区的工作,谷雨也知道这个人有一些能力,但谷雨更清楚这是一个出了名的反骨仔。

  而且还特喜欢倚老卖老,老了老了还不让年青人笑,而自己的家人却又在旅游系统吃香的,喝辣的,到了第三代的孙媳妇还可以开着大奔在故宫折腾,所以对他很不以为然。

  谷雨真心不想坑老李,但他提醒过了,毛泽东同志还固执己见,那就是他的事情了,日后若是被何坤倒打一耙,那也怨不得谷雨,谷雨对他已经非常给面子了。

  事实上,对于老李的选择,谷雨还是比较认可的,现在这种局面下,他如果一直留在中央,时不时给谷雨出一出难题,谷雨到了九大时,也只好请他退休。

  八大召开前,廖德华同志的提议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意见,而是一大堆同志的意见,谷雨虽然没有表态,但如果老李继续折腾下去,谷雨也挡不住。即便是他,也不可能违背众心,反正谷雨给老李的角色就是监督,不管是在人大,还是在中顾委都差不多……

  与毛泽东同志交谈后,两人算是达成了默契,毛泽东同志不反对谷雨的内外政策,有什么想法,两人私下交流,如果不满意,毛泽东同志改成弃权。不公开发表反对意见。

  作为交换,谷雨支持他搞试点,允许他尝试各种办法,即便与现行政策相抵触,谷雨也不得随便干预。就这样,中国共产党高层内部的一些纷争,慢慢淡去,谷雨也可以全心全意应对1949年的种种风波。

  二月底,就在中国的两会召开前夕,或许是为了证明西方强大的运输能力,或许是为了在谈判桌上威慑苏俄让步,西方国家所有的运输机倾巢出动。日空运量骤然跃升到130000吨,创造了柏林空运史上的最高记录。

  在柏林空运达到巅峰之际,美国的行动在继续,此时包括意大利王国、阿尔巴尼亚在内的14个国家代表云集华盛顿,美国准备多时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谈判正在进行,离签字已经不远。

  同时,美英法三国制订了对西部德国的《占领法规》,规定西德国家成立后,军政府将撤销,代之以由3国文职高级专员组成的高级专员委员会,主管德国对外和安全事务,并对西德议会的一切行动有否决权。在国内问题上,德国政府则可以在盟国允许的范围内自行制订立法。

  在美国行动的同时,苏俄也做了一系列工作,虽然狠狠抽了中国一巴掌,但苏俄并没有停止谈判的步伐,他们一边和中国打着口水仗,收拾所谓的谷修分子,一边继续和美英法直接谈判。

  而在谈判桌上,苏俄很有意思的提出只要美国同意苏军留在北海道,并在北海道保留特殊地位,苏俄愿意将北海道与日本联邦政府合并,建立一个联合政府。

  当然了,苏俄不是白让的,苏俄还是希望西方退出西柏林,作为交换,苏俄可以把边界地区划出一块给西方……

  这个条件相当软弱,不过美国人还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西柏林没有任何谈判的必要,老毛子越难受,越是想让我们走,我越是不走,北海道的价值远远比不上西柏林。

  此时美国人反而不看急了,杜鲁门对中苏是真有矛盾,还是假有矛盾多少有些疑虑,他选择了静观其变,等待情况明朗后再下注。

  对于日本三分,美国人早有心理准备,美国实力摆在那里,中苏两国完全是防守的姿态,既然可以利用日本不断影响中苏,干嘛挤兑中苏离开,留着更好。

  中国看到了西柏林的麻烦,在谈判桌上,也想把南东京甩出去,但美国就是不要,南东京都不要,更不要说北海道了……

  而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离间中苏关系,美国人却又把苏俄在北海道问题的让步秘密通报了中方,谷雨看到后,笑着摇摇头。一个西柏林,一个北海道,未来有老毛子发愁的!

  不过美国佬不愿意要南东京,看来是想着故技重施,嘿嘿,谷雨也需要这个口子给日美输送一些特殊人才,对一个封闭的国家,西相林很有用;但对一个准备走向开放的国家,东京就会变成第二个香港……

  他想了想问道,“日本人民代表大会什么时候召开?”

  “预计在3月21日召开!“

  谷雨点点头。“先把所有的筹备工作做好,我们不争人先,等到北海道宣布建国后,九州再建国!”

  “苏俄一向没有定性,他们会不会真得让出北海道?”

  “俄国人吃到口里的肉,不被殴打一顿是绝不会吐出来的,放心吧,苏俄不会让出北海遵的!” 谷雨一边说,一边翻出另外一份文件,“要和咱们的铁路连起来,方便运输石油,我当然同意了,我巴不得多运一些石油回国!”

  王若飞同志在一旁笑着说道,“谷书记 苏俄应该在试探我们!”

  “我也有同感!”谷雨笑着说道,“我们放出了一颗炸弹,钢铁同志肯定吓得不轻,他这个人一辈子谨慎,压制我们是可能的,但和我们撕破脸,他是不敢的,试探一下也正常!”

  “还要骂吗?”

  “骂一定要骂,不过不是现在,我们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等到沃兹涅先斯基同志被杀,我们再骂,那个时候更合适,党内斗争动辄杀人,我们骂,苏俄党内的同志嘴上骂,心里搞不好反而会高兴!”

  “不会吧,苏俄不是已经取消死刑了吗?”

  “取消了,也可以重新设立!”

  王若飞不可思议的摇摇头,“如果是真得,那就太过分了!”

  “钢铁同志未必想杀,但是贝利亚、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都容不下沃兹涅先斯基这一帮子列宁格勒派干部!” 说到这里,谷雨叹了一口气,“这是一个人才,可惜了!“

  王若飞同志也轻轻叹了一口气,谷雨接着说道,“乘着这段时间,把军工、经济和科技上的问题好好处理一下,同时也可以问美国要要价,美国给钱了,我们再骂苏俄也不迟嘛!

  我们要争取1950年的马歇尔贷款,1948年8.5个亿,1949年5个亿,争取到1950年再搞到6.5个亿,达到二十亿美元!”

  “借了这么多美元,也是要还得!”

  “美国拉拢西欧各国,搞北约,你真以为不用付出代价?美国不会要西欧归还的,就算归还,也只是象征意义的要一些,西欧都不还,我凭什么归还,拖着就是,什么时候外汇多了,再归还也来得及!”

  王若飞同志吃惊的说道,“这会不会影响我们的国际信用?”

  “美国人借出这些钱,就没打算我们准时归还,他们甚至巴不得我们不还,好以债务问题是时不时敲打我们,要求我们加大国内开放,并对外支持他们。

  可以说,债务问题就是美国一张牌,但就算没有这张牌,美国人也会有其他牌逼着我们让步,就算没有牌,他们也会无中生有,创造出新牌。既然美国人左右都要打牌,我为什么要还钱,拿美国人的钱发展中国经济,不是挺好吗?就当是美国在为过去侵略还债!

  二十亿美元,八十亿胜利币,可以购买200多亿斤粮食,摊到老百姓头上,一年可以少收三四十斤粮食,何乐而不为?

  至于国际信用,我又没说不还,只是要求得到平等待遇,这一点都不过分嘛,我们好歹也是世界大国,收买价高一些,不是应该的吗?老王,一定要记住,现在世界的通行规则是西方定的,我们搞外交得按照西方的路数来,太要脸是不行的!”

  说到这里,谷雨吐槽道,“这个问题已经是普遍的问题,总是以己度人,这样不行的,我们现在不过战国七雄之一,不是中央帝国,用中央帝国的思维来处理战国外交问题,是要出大事的!”

  王若飞并没有争辩,他在美国待过,他自然知道这些,他只是有些不太习惯谷雨的厚脸皮,更不习惯谷雨把指责钢铁同志作为对外争取利益的投机工具,说句不客气的,这一套多少有些下三滥……

  但谷雨在国内问题上对党外乃至于日本出色的人才,都推心置腹,大胆使用;对全党严格管束的同时,对党内意见有分歧的同志十分宽厚,毛泽东同志和地路线不一致,他也给出空间让他搞试点,相比于苏俄,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而且谷雨同志的个人操守也无可指摘,个人生活十分严谨,亲属家人又严加控制,完全是纯粹的共产主义者形象。

  对外和对内的种种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差异太大了,不仅仅王若飞同志多少有些不适应,其他同志也是很不适应。

  不过不管多么不适应,王若飞同志也知道谷雨都是为了国家,自然也不好说什么。就在他若有所思之际,谷雨看到这份文件,皱着眉头说道,“华人邦那帮子家伙,不打不上道,那就给他们展现一些力量!”

  站在谷雨对面的常务副主任康芝宇立刻汇报道,“谷书记,华人邦的总理陈祯禄和英国人的关系太密切,一门心思拉拉英美与我们抗衡,我看有必要拿下他!”

  “有些事不需要做,但有些事又必须做!陈祯禄影响力不小,对他动手不合适,但是那个留在新加坡,一直和英美秘密联系的陈东海不能留,他不是想改信MSL吧,那让他去见他的真主阿拉,杀一儆百!

  还有他那个不会说汉语的儿子也要赶下台,父亲是总理,儿子是财政部副部长,想搞父子接班这一套封建的东西,门都没有!”

  谷雨缓了缓,继续说道,“华人邦搞财政的人,没有屁股是干净的,让华人邦检察署动手,同时扶持林苍佑先生,让他出来竞选华商总会会长!”

  康芝宇同志点头说道,“我立刻安排!”

  王若飞同志心里再次发出了感慨,还真是内外不同呀!等康芝宇同志汇报完了对美国间谍的清理后,王若飞同志问道,“陈璧君的表哥,司法部长梁宇皋不会说中文,还鄙视华文教育,但这个人抗战期间确实也做了一些事情,对他怎么处理?”

  “不用处理!”谷雨慢慢站起身,走了几步说道,“决定说什么语言的是军队,不是嘴巴,他就算不明白,那些KMT残余也会告诉他的!”

  王若飞点点头,想了想,觉得可以和陈璧君说一声,让她做一些劝说,这个陈璧君虽然事情多,但多少有些侠气,还是可以打交道的……

  天还没高,陈璧君就醒了过来,睡梦之中,她又想起了被刺杀的老公汪兆铭,听着汪兆铭喊着痛,她心里难过一下子惊醒过来,然后就再也睡不着觉。

  一转眼丈夫死了十几年了,而在丈夫死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个毛头小子谷百生竟然有如神助,不仅打跑了鬼子,还在二战中成为了四大国,取得了今天让人瞠目结舌的功业,每一次想起,陈璧君都觉得不可思议。

  陈璧君无数次想起汪兆铭在世,他会怎么样?或许在常凯申投奔日本人时,他应该会投奔共产党,他一辈子都在每与常反,常凯申投降日本,他必然会与共产党再谈联合。

  只是谷百生那个毛头小子太过狠辣,抗战初期,为了稳定内部,杀人如麻,任何有可能反抗共产党的势力都被杀了一遍,连陈公博这样没什么危害的都被抓了起来,丈夫肯定也待不住,离开国内是必然的。

  而一旦离开,汪兆铭应该和无数留在南洋的KMT大员一样,未来只能苟延残喘,政治上再无机会,甚至于日本人打到南洋时,他也只能东躲西藏,每每想到这些,陈璧君都会觉得丈夫没有亲眼看到KMT的崩溃是好事。

  对于政治人物而言,政治永远是生命,活着看到自己成为老古董,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别人陈璧君不知道,但是汪兆铭肯定是这样的。

  陈璧君有些悲伤得想着丈夫,一直到天亮,她才起床,而此时仆人已经把今天的报纸准备好了,陈璧君对政治和权力极端着迷,虽然身在新加坡,但还是每天习惯性的看报纸。

  陈璧君首先打开的是英语报纸,国际新闻的头条自然是美苏柏林对峙,她突然想起来共产党手中的南东京,若是美国人封锁了南东京 共产党会搞空运吗?不可能的,中国没那个家底,谷百生肯定会让。

  陈璧君虽然与谷雨不对付,但她也不反感谷雨,在她眼里,共产党虽然极端了一些,但也是革命党的一派。而且谷雨反苏,不断清理苏俄的影响力。也允许资产阶级的存在和发展,对华侨态度也相当不错。

  在陈璧君看来,汪兆铭和谷雨的政治见解比较类以,只是谷雨狡猾的多,也狠辣的多,所以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而汪兆铭则太老实,被常凯申玩弄于股掌之间,最终只能抱憾而终……

  通过比较,陈璧君得出了一个结论,汪兆铭除了性格缺陷以外,最大的失败就是他没有一只忠诚于他的军队,如果当年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张向华的第四军,完成了对该军的控制,手里有几十万大军,也不至于被常凯申欺负成那样。

  陈璧君接着住下看,报纸上报道了中国第二届全国人大选举的消息,谷雨虽然继续担任中国的国家主席和军委主席,却让出了总理的位置,而民主人士中,杨虎城继续留任副总理,何思源由山东省长担任副总理。

  陈璧君知道何思源,这是一个大教育家,在山东很有些影响力,但也仅此而已,毕竟这只能算是地方土豪,连这样的人都做了副总理。陈璧君又接着住下翻,发现原来的人大副主席冯基善,程潜都已经退休了,她多少有些悲伤,那个她熟悉的时代已经缓缓过去了……

  陈璧君接着翻看报纸。又看到了南洋华界关于移民华人邦的争论,相比于开发程度不算很高的槟城、新加坡等华人聚居区,华人邦的开发程度就差得太多了。

  大多数人都想留在马来亚,但英国人死活不给公民权,也让华界相当头疼,不断有人请愿,但英国人总是借口华人和马来人分治是中英早就达成的协议没有理由给你们公民权,要不然马来人就要闹腾了。

  陈璧君看到这里,摇摇头,她一向都瞧不起那些只知道问英国人磕头的老华商们,真是一帮子软骨头。有那个请愿的功夫,还不如去北京求谷百生。让他支持拉起一只人马,和新华商一样,手里有枪,英国人还得拉拢,有没有国籍根本不重要!

  说到底这个世道看的是刀把子,不是钱袋子,也不是嘴皮子,共产党刀把子硬,把德国、日本人打得满地跑,现在又有了原子弹,所以他们才会对华人邦予取予求,华人邦那些人就算一肚子不舒服又能怎么样?连英国人都要拉拢共产党,他们算什么?

  看了一会报纸,吃完早饭,陈璧君活动了一会,此时已经是七点半多了,她戴上眼镜,看起了资料,准备继续写她的回忆录,不过很快就被访客打断了。

  与前世不同,汪兆铭早死,而在抗战期间,常凯申投降,对常凯申恨之入骨的陈璧君自然投到了共产党一边,为抗战做了不少的事情。

  等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她则转移到国内,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作为宋何两位夫人的好友,她继续宣扬抗日,同时还吹嘘她老公,谁让1935年之前的汪兆铭是一个抗战派呢?谷雨就算满心的不乐意,也只能捏着鼻子由着她折腾。

  不过到了1944年,共产党搞清末以来诸多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汪兆铭的评价与陈璧君所希望的大相径庭,愤怒之下,陈璧君跑回了南洋,利用她在华侨中的影响力,大骂共产党过河拆桥。

  共产党倒也没太计较,陈璧君折腾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南洋华人没兴趣了解她老公,自觉无趣,也就慢慢消停,把心思放在写回忆录上,希望留下一个高大上的汪兆铭,顺便再狠狠骂一骂大汉奸常凯申。

  而此时,宋何两夫人寄来了《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说715的前因后果,这篇文章已经对外披露了,并没有完全把责任推到汪兆铭身上。

  而且此前的决议中,对汪兆铭在辛亥革命和大革命期间的评价总体也是不错的,其他事情都说是历史局限性,这已经可以了!

  谷百生自己那些破事都公开了,孙先生也挨了不少批评,共产党并为尊者讳,你还是什么好不满意的,别折腾了!

  陈璧君稍微好受一些,不过她还是不愿意回国,自此之后,陈璧君就住在新加坡,她也闲不住,就利用特殊的身份不断抛头露面做这个,做那个。

  她是南洋华侨豪商之后,老公是民国大佬,闺蜜宋夫人又是国家名誉主席,共产党人大主席毛泽东又是他老公的好友,几方面都能说上话,所以没过多久,各路势力都找到了她。

  虽然她属于旧日黄花,长得又贼难看,但凭借着特殊的优势,竟然成了一个非常不错的传声筒,而她也干得挺好,而且乐在其中,似乎又回到了二十年代中期。

  陈璧君上午有好几位访客,一一交流后,陈璧君敏感的意识到南洋新一轮较量就要开始了,共产党想搞香港经合组织加强对华人邦的经济控制,但是南洋商人们大多不乐意,到处托关系,想改变共产党的主意,这怎么可能?

  新加坡中午炎热,陈璧君一直休息到下午四点,才起身,但起身之后,仆人告诉她,出大事了,陈东海先生出了车祸,被一辆快速行使的卡车撞死了!

  陈璧君一愣,“凶手抓到了吗?”

  “还没有,不过外面传说是那些新华商干得!”

  陈璧君摇摇头,“事情没那么简单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