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960年,香港清华大学已经有两获诺贝尔奖的顶尖科学家,有凯南这样的世界一流学者和外交家,在这些人的加持下,香港清华大学自然名气大增,再加上特区不断发展,经费充裕,清华大学已经有几个学科跻身世界顶尖行列,其他学科也大多是国内超一流行列。即便中央有三个正部级高校,有志于搞出国留学深造的学子们还是喜欢报考清华大学,这也不奇怪,清华大学所有教授都有留学背景,也一直沿用民国时期的做法,用中英双语教学,所以清华过渡一番后,出国非常容易。
如此相辅相成,清华大学的实际地位自然更高,已经远远超过了建国之后开始衰落的北京大学,也超过了山西大学,目前中国大学中存在着“北科大、东上大、南清华”的说法。
三家大学平起平坐,各有特点,科大是来自于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严厉的考核,上大是类似德国的严谨学风,清华则是类似美国的自由学风,可谓各有千秋,而在此之下,则是以北大、山西大学、冯庸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等为首的一长串大学。
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人才,国家高度重视,舍得下本钱投资,又因为战争的缘故,获得了一大批优秀学者,到了1960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水准已经相当高,不仅仅帮助中国培养出了无数人才,也帮助东亚、中东等国培养了不少人才。
而随着培养的人才越来越多,中国消化吸收欧美先进成果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看到了足够的好处之后,中央和各级政府也加大了教育的投入,对人才也更加重视,已经形成了正反馈。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凯南请辞,准备在1960年夏天离开香港,自然引起了高度重视,周恩来同志闻讯后,直接打电话给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询问是怎么回事。
梅贻琦先生把凯南应邀离开的原因说了一番,周恩来同志听完,有些皱眉,“真得没办法挽留吗?”
个性沉静,寡言、慎言的梅先生摇摇头,“很难挽留!”
“可惜了!”周恩来同志放下电话,微微思考了片刻,凯南的外交战略很符合中国高层的思路,中国高层都不喜欢搞军备竞赛,也都不喜欢干预他国内政,哪怕对外拥有极强攻击性的谷雨同志,其外交战略更多的是解决国内问题。
所以凯南在华期间,获得了极高的重视,他的作品会被不断翻译,外交系统的同志研读了很多次,而他比较在意的那些外国专家,中国往往会想办法邀请,邀请不来,就会钻研这些外国专家的著作,寄希望于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外交水平。
但周恩来同志也并不喜欢凯南提出的对华政策,对正在全力现代化的中国而言,不到万不得已,肯定不会与美国对抗;中国所希望的就是不断加强与美国的贸易往来,加快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速度,若是凯南的策略得到认可,那麻烦就大了!
所以对凯南的离开,周恩来同志是既惋惜又担心,鬼知道观察了中国整整七年的他会给美国对华政策带来多大的影响,一向举轻若重的他觉得有必要给谷雨同志汇报一下,同时看看有没有其他办法填补凯南离开后,造成的种种空白…
相比于周恩来同志的担心,谷雨则无所谓,凯南的想法是不错,但注定不可能成功,减少和停止军备竞赛,试问美国的军工复合体会同意吗?每年数以百亿计,后来是数以千亿计的军费开支,会让多少人吃得盆满钵满,是你凯南一个小小学者能阻止的?
不和正在加速工业化的中国打交道,如此庞大的市场会被欧洲占据,美国人的损失会有多大,凯南算过吗?资本家们怎么可能买他的账,信你个鬼呀!
至于控制不让盟国和中国打交道那就更扯淡了,哪怕是冷战后的美国都没这个本事,更不要说现在还处在激烈的美苏对抗…
凯南的战略注定在美国不受用,也注定只有中国才能执行,中国的注意力永远只在内部,中国共产党也有相当强的实力管控住军工集团和资本的膨胀,所以他愿意离开就离开吧,等到他混得不如意,还可以再邀请他重回中国嘛!
虽然对凯南的离开不太在意,但谷雨却想起了凯南对苏联的精准判断,苏联大力发展军事更多的是源自内心的不安全感,只要保持压倒性的军事力量,苏联就不敢发动战争,而这一条在即将到来的古巴导弹危机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在谷雨的前世,面对美国人的极限施压,赫鲁晓夫竟然没跟中央高层商谈,就屈服了,输得一塌糊涂,其后他更是和美国达成了首脑热线,自此苏联不敢打世界大战的心思被美国人彻底摸透,其未来的命运事实上在此时就已经注定这一世由于中国提前崛起,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过有些东西不会变,就在去年,美国和土耳其达成协议部署中程导弹,引起了苏联的强烈不满,但艾森·豪威尔绝对不可能对老毛子让步,所以古巴导弹危机的爆发几乎是必然的!
美苏两家搞起了惊天巨浪,中国自然不可能掺和,顶多做一做中间人,两家跑来跑去,让两家打不起来,甚至可以提供北京作为两家谈判的地方,煽风点火,火中取栗这种事是不能做的,一个不小心就会引来双层打击。
但前世中国利用古巴导弹危机的天赐良机,把印度打回了原形,是一个非常漂亮的操作,谷雨自然也想有样学样,倒不是打印度,而是支持刚果人民党向南拓展,进入加丹加地区,那么多的超级铜矿实在太诱人了,必须分一杯羹!
到了1959年下半年,中美就U2事件达成了妥协,美国虽然死鸭子嘴硬,死活不道歉,但美国承诺暂时不再对华进行高空侦查,双方也达成了第二轮棉花援助,作为交换,中国也说服刚果人民党停止向南拓展,并与比利时组织的伪政府谈判,建立联合政府。
谷雨之所以妥协,除了国内棉花产量确实不够以外,也担心三年自然灾害可能的影响,他不得不预先有所防范,自然不能和美国搞僵了关系,涉及到无数人民的温饱问题,谷雨并不敢冒任何风险,反正整起事件,中国获得了不少实利,美国是不是道歉,已经无关紧要了…话虽如此谷雨内心还是相当憋屈,但再怎么憋屈,也得熬下去,这是美国的鼎峰时期,在有利于中国的战场可以折腾,但在海空领域,差距太多,能够敲一棍子已经不错了,不可能想太多。
如此一来,刚果就比较热闹了,虽然比利时人答应滚蛋,但刚果新政府的成立竟然还是由比利时人操办,更不要说什么赔偿了,这理所当然的引起了刚果人民的强烈不满,所以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刚果相当的混乱,围绕着刚果新政府的组建,各种么蛾子满天飞。
在刚果问题上,美中英法等大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刚果太大,要形成一个较为松散的联邦体制,所以刚果新政府的组建过程中,尽管卢蒙巴坚决反对,但比利时人坚持要尊重部族和各民族的利益,最终搞出了形一个十分松散的政治体制。
刚果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立法归议会,行政测一分为二,总统管军事外交,总理管内政,总统和总理分权的国家政治体制,联邦和各省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包括独立的司法权。
而按照协议,刚果人民党控制的广大地区统统被划给了东方省,东方省拥有自己的军队,自己的警察,自己的政党,完全就是一个国中之国,除了没有外交权以外,其他基本都有了。当然了,英美比也不吃亏,他们也在加丹加扶持了一个军阀,这个军阀比刚果人民党还要离谱,竟然直接成立了加丹加共和国,俺们这么多矿,凭啥要和你们一起玩。
对这种混乱的局面,谷雨还是相当喜欢的,就在今年一月份,卡比拉访问昆仑省,与正在昆仑省考察的李镜湖同志见了一面,达成了第阶段合作协议。
此时的刚果东方省大概有三百万人,盛产棉花和咖啡,东北部的摩托和基洛地区盛产黄金,采掘量为刚果黄金总产量的五分之四左右。谷雨虽然重视外汇储备,但他本人并不看重黄金,所以昆仑省和东方省是合作开发那些金矿,不断提高产量,而金矿所得初期中国占据一半,主要用于基础建设投资和此次提供的军械等物,等到未来,将一步步减少到30%,东方省也可以赎买金矿股份。
刚果的金矿储量惊人,河里的金砂什么的还不在讨论范围内,主要讨论的是东方省那些金矿,如果加大开发,一年获得几十吨,上亿美元的黄金希望是很大的,另外还有好几座西方十分欢迎的钻石矿,也都是同样的协议。谷雨愿意拿出一半,未来一步步让出去,并不是他多大方,而是金矿和钻石矿太惹眼,不仅西方盯着,卡比拉那些人眼晴里只有黄金和钻石,中国没必要攥在手中不放。
还不如利用金矿和钻石矿作为筹码,更多的加强对东方省其他金属资源的控制,说到底黄金和钻石工业上的意义是很有限的。
虽然东方省控制区内铜钴矿相对不多,但品位还是比较高的,锌矿、钽铌、锡、锰、铬等资源则更为众多,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些矿产上,更符合中国的利益。
在满足了卡比拉金矿和钻石矿领域的需求后,对其他矿产,卡比拉并不在意,其所有权基本都给了中国,毕竟这会基础原料真心不贵,他也看不出这些矿产真正的价值所在。
作为交换,中国首先是帮助恢复东方省的基础工程,由于比利时人的破坏,中国技术人员将帮助修复斯坦利维尔附近的水电站、码头和铁路,同时将修建一条通向昆仑省的铁路,以满足各类物资的运输,这一块已经在动手,接下来的动作会越来越大。
中国将在斯坦利维尔援建一所大学,培养各种技术修理人才,同时在东方省下辖各地建立多所基层学校、医院和基层诊所,并派出大批教师和医疗队,让东方省人民可以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同时培养刚果儿童说中文,毕竟中国人不懂法语和各种土语,只能传授刚果人学习中文。
当然了,还有一项非常重大的合作,为了帮助刚果人民提高农业种植技术,中国将在刚果东方省各地建立多所示范农场,传授先进的水稻和棕榈树等等种植技术,并帮助刚果开垦新的耕地。
第一阶段双方确定的耕地为二十万公顷,另外还确定了四百多万公顷较容易开发的土地,此时第一批中国农业工人已经前往刚果东部,帮助种地中国这边摘取胜利果实,美国人自然也没闲着,老美的矿产公司大举进军加丹加,挤压比利时人的空间,比利时人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只能不断的让出利益,不合作又有什么办法。
虽然这一波吃到了不少,但作为一个缺乏铜矿的国家,谷雨还是想向南再拓展一些,控制几座不错的大铜矿,凭什么老美吃大头,中国吃小头,老子明显更有地面优势嘛!
除了在刚果方向取得了重大成果以外,马达加斯加的独立进入到最后阶段,用不了多久,中国农业生产兵团就可以过去种植水稻了。
当然了,谷雨做事还是很讲究的,马达加斯加的水稻种植,谷雨不打算一家做,同样面临着不少粮食问题的九州日本和朝*鲜,还有埃及也将获得一块地方,大家一起做,中国就不那么显眼了!
更重要的是,谷雨非常推崇美国人在冷战中的一些做法,对小弟要又打又拉,该打的时候,毫不犹豫,但不能只有打,没有拉,要更多的使用经济手段。
现在中国的日子不是太好,那就要带着一起发财,如此中国这个老大才会得到拥护,而埃及和阿拉伯世界看在眼里,自然也会多有波澜。现在实力不够,有些事情不方便公开做,但潜移默化还是很重要的,要为未来多做考虑嘛,谷雨如是想!
谷雨慢慢翻开一份文件,做了一番批示,要拉着朝鲜一起发财没错,但这个好处不能给李承晚,老家伙越来越分不清轻重了,该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