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谈不欢而散,谷雨出门之后,一声不吭,在积雪中咯吱咯吱走了起来,周恩来同志紧随其后,过了一会,谷雨这才慢了下来,已经想清楚的谷雨说道,“给苏俄中央发电,抗议茹科夫斯基同志的错误言论。
电报中这样写,中国共产党无比坚信苏俄党和人民对中国党和人民的友谊,也无比坚信苏俄党和国家会遵守两国已经签署的相关协定,尊重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中国共产党相信茹科夫斯基同志所言只是个人行为,他绝不可能代表伟大的苏俄党!同时把我以前关于外蒙的谈话,发给苏俄!”
周恩来同志听完,微微迟疑了一会,这才问道,“这样做虽然给了苏俄同志下台的机会,但真的有用吗?”
“合则两利,分则两破的道理,斯大林清楚得很,他这个人实际的很,我断定他不会做的过分,要不然就不会让茹科夫斯基同志来试探,这本身就留有余地。
恩来同志,你一定要记住,避免两线作战是苏俄的国策,我们有求于他们,他们同样有求于我们,我们两家现在谁都离不开谁!
当然了,他要是做得过分,我们也没什么好怕的!顶破天就是抗日战争多打几年,没什么大不了的,天塌不下来!”
“是不是让稼祥同志做些解释工作?”
“没必要,代表团在苏俄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就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我们越是什么都不说,越显得底气足,是老毛子心里有鬼,又不是我们,没什么好解释的!”
谷雨想了想说道,“当然了,党内也要做一些预防工作,审干委员会一切如常,不要歧视他们,我们绝大部分同志还是好的,要不然也不会加入共产党!这些同志在苏俄学习过,素质很高,最好把他们安排在工业口这些比较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岗位!”
周恩来心知肚明,点点头,“今天的谈话纪要,秘书处会尽快整理出来,并向党内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委员一级传达!”
“也给王明、博古、项英等同志一份,并要求他们表态!”
“好,我来安排!”
想了想,周恩来同志提醒道,“谷雨同志,还有一件事,你的家人……”
谷雨微微叹了口气,“留在苏俄吧!”
谷雨想了想,转移话题说道,“在我们没有完成基础的工业建设之前,蒋介石政权的存在还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帮着我们挡风遮雨。
现在进行徐州战役,多少有些仓促,很可能会逼迫地方军阀与蒋介石联合,帝国主义也很可能会对我们采取更加打压的态度,这不利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
我刚刚想清楚了,暂时停止徐州战役,并从中原方面抽调一部分主力,中原方面军当前的任务不是扩张,是加强对根据地的控制,完成对地方的整顿,把根基打扎实!”
“是否通报东北军、晋绥军和西北军?”
“可以告诉他们!”
谷雨接着补充了一句,“除原有的互不侵犯条约以外,也要想办法和他们签署自由通商条约,人民币需要流通到他们的地盘!”
周恩来同志笑着说道,“人民币价值稳定,他们也是愿意接受的!”
谷雨接着说道,“既然中原地区暂时无大仗,有必要调整中原方面军的人事安排,二兵团不再由陈赓同志兼任,徐海东同志可以调任二兵团司令员,毕士悌同志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协助他的工作。
四兵团打完了安庆战役后,现在超编严重,可以从三纵三师两旅中抽调一师一旅、19纵四旅中抽调两旅,20纵四旅中抽调两旅,调回郑县。
这一师五旅会同留守兵团八个新编旅,合编为第12兵团,徐达三同志为兵团司令员,吴焕先同志为政委,等完成整编和换装后,作为机动兵团驻扎在郑县!”
听到这里,周恩来同志立刻就听懂了,谷雨想乘机消化鄂豫皖纵队,保证党对军队的领导人,这是共产党的政治正确,周恩来同志当然要支持。
他想了想说道,“确实是不错的办法,徐海东、徐达三、吴焕先三同志都很能打仗,让他们担任兵团司令员、政委十分合适。”
谷雨点点头,接着说道,“黄显声同志对四路军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他又是北大高材生,放在部队带兵打仗太可惜了,接下来两年,各种工程压力很大,我准备将工建兵团拆分为交通兵团和新工建兵团。
邓铁梅同志继续担任交通兵团司令员,负责铁路保卫和公路、铁路工程建设;黄显声同志为工建兵团司令员,负责重大项目建设。
同时为了农业生产的需要,我们有必要组建陕西和四川两个水利兵团,陕西水利兵团各级指挥员尽量使用陕军出身的旧军官,让他们在家乡修建水利工程,他们肯定会很乐意。
司令员嘛,就让河北军区司令员许权中同志担任吧,大革命时期,他曾经参与过西安救援,在陕西很有影响力,应该能够很好地团结陕军出身的旧军官,赵生龄、孔郁文两人担任副司令员。
四川水利兵团,要立刻组建起来,司令员让林喜同志担任,罗南辉同志担任副司令员,李先念同志担任政委,兵团组建之后,立刻把都江堰整修一番。
这帮子四川军阀真不是人子,为了争夺四川,连都江堰都敢破坏,咱们必须尽快修起来,要不然今年搞不好就要出问题!嗯,这几个兵团的政治工作者让总政来做调配,必须是擅长做思想工作的,这些建设兵团未来都是潜在的新兵!”
周恩来同志认真记住,想了想问道,“黄显声同志为四路军的创建和发展确实做了不少的贡献,但上来就担任兵团司令员,是不是有些高了?”
“还是高一点好,吉鸿昌同志也是兵团司令嘛!”
周恩来同志听到这里,想了想,点点头,“这样也好,正好可以做一些平衡!”
谷雨点点头,接着说道,“对马家军要围三缺一,最好把马家军的残部驱逐到新疆,以此打破新疆的局面!”
考虑到今天发生的种种,周恩来同志哪里还不明白谷雨在顾虑什么,他沉默思考了一会,这才点点头,“现在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西北地方艰苦,民风彪悍,各种问题错综复杂,自左宗棠以来,马家军盘踞西北数十年,已然根深蒂固,非强硬之人不能当西北之任;
我看有必要成立中央西北局,坐镇兰州,主持宁夏、甘肃、青海和未来新疆之政务,并进行一番必要的清理!
西北局第一书记可由陈昌浩同志担任,并兼任西北军区政委,第二书记由刘志丹同志担任,兼任西北军区司令员,第三书记为邓发同志,谢唯俊同志主持甘肃省委工作!”
周恩来同志微微有些皱眉,“陈昌浩同志担任中办主任时间并不长,而且他和张国焘的关系……”
“张国焘是张国焘,陈昌浩是陈昌浩,不能一概而论!调昌浩同志到中央,本来就是想看看他,我并不准备把他长时间留在中央,他的性格也不适合担任中办主任这样的协调角色!”
周恩来见谷雨坚持,微微皱起了眉头,以川陕省委书记、中央副秘书长的身份担任西北局第一书记,陈昌浩不论是能力,还是职务,都十分合格,但他和张国焘的关系,但就在这个时候,谷雨又说话了,
“在豫西的30师,也跟着昌浩同志一起去西北剿匪,昌浩同志文武双全,在四方面军威望高,让他带30师去西北,四方面军的同志应该会比较满意!
川陕兵团被调过来的一些同志,可以安排一些到西北,昌浩同志有老人可以用,做起事情也得心应手!”
听到这里,周恩来同志也就不再劝说了,谷雨的意思太明显不过了,他需要安抚四方面军出身的同志,也许这跟近段时间各个兵团的安排有关系吧……
四方面军八万人,五个军,被合并成了四师两旅,只给了一个兵团,还有两个师被调走;而一方面军和二方面军,竟然给了三个兵团,四方面军出身的同志当然很有意见。
谷雨同志现在急忙成立第十二兵团,恐怕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这样一来,鄂豫皖出身的部队分在三个兵团中,徐海东还是主力二兵团司令员,谁也不能说谷雨偏心……
事实上,周恩来同志并不知道,谷雨这么做,还有记忆中的原因,让红四的同志处理西北问题,非常合适,记忆中西路军太过悲惨,让红四来做天经地义。
更重要的是,相比于中国其他地区,西北地区的社会结构极端落后,对西北的治理也必须因地制宜,必须用强硬的手段,四方面军出身的同志最适合做这一块的工作。
让陈昌浩彻底洗一洗,等到全面抗战爆发,再将东部的大量难民迁移到西北地区安置,既可以促进西北的社会进步,又可以改变西北的人口结构,这才是长治久安之策。
有些事情和平时期很难解决,但是战争时期却可以快刀斩乱麻,用严厉的手段解决掉大部分……
敲定了中原和西北方面之后,谷雨想了想,又提到了西南方面军,现在成都解放,四川大局已定,接下来就是解决重庆,随着一百多门野炮陆续被拉到四川盆地,解决重庆问题的难度已经小了很多。
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刘伯承同志将统一领导汉中南下的七兵团和川陕地区八兵团,首先解决重庆敌人;
寻淮洲的六兵团渡过长江,和二方面军改编的九兵团一起,首先解放贵州,然后九兵团向云南进攻,六兵团主力向东发起进攻,直达湘江,占领长江以南,湘江以西的广大地区,与东南方面军相互呼应。
不过谷雨刚才考虑了一番,调整了部署,他认为重庆解放可以慢一点,但寻兵团东进必须快一些,如此一来,就将彻底打碎蒋介石围剿赣闽根据地的幻想;
同时云南解放也要快一些,所以除一部留守成都,整编川军以外,两兵团主力都要渡江南下,尽快解决云贵两省,并迅速打通滇越铁路。
未来以昆明为中心,可以构建一个军工基地,一些不方便运输的货物,就可以通过滇越铁路运到国内,而不必要通过苏俄。
斯大林为什么派人过来试探,也跟共产党对苏俄在交通上,对苏俄比较依赖有关,谷雨必须告诉苏俄,没有你们,我们同样可以搞工业,也同样可以把各种货物运进根据地。
顶多难一些,但也绝不是毫无希望,中国的留学生和海外华侨同样不少,人才就算不多,但也不至于一个人都没有。
以上布局大概半年内就可以完成,这样一来,他原定的抗日战争前,占据中国形胜之地的战略计划就将提前完成。
完成之后,也就不需要再着急进攻了,共产党完全可以一边和蒋介石以及地方军阀扯皮谈判,一边安安心心的巩固根据地,完成相应的军工建设。
不过周恩来同志有些担心,“谷雨同志,拿下云南问题不大,但法国万一封锁了滇越铁路,我们的进口通道还是没办法打通!”
谷雨摇摇头,很不以为然的说道,“法国人在中国的利益并不大,他们不是英国人,只要有钱赚,法国人没理由拒绝我们运输的要求。”
说到可爱的法国人,谷雨心情好了一些,他笑着说道,“对纳粹德国的崛起,不安的不仅仅是苏俄,同样还有法国,法德可是世仇!
法国人现在的注意力在欧洲,能用在我们身上的力量很有限,法国要是敢封锁,那我们就往越北渗透,逼着法国人妥协,我们有这个实力,担心什么!”
周恩来嘴巴微微张了张,想了想,并没有继续,他知道谷雨是一个自信的人,他会这么说一点都不奇怪,但就不知道苏俄同志是什么反应。
二月四日,谷雨召开了共产党中央局扩大会议,会议传阅了谷雨、周恩来和苏俄代表的谈话记录,党内一片哗然。
事实上,随着共产党与苏俄接触的加深,各种矛盾已经累积了不少,比如苏军提供的火炮,里面夹杂着大批二手和陈旧的火炮;
又比如苏俄卖给共产党的各种设备,很多都锈迹斑斑,价格虽然便宜,但共产党同志还是觉得太高了;
又比如两国货币的币值,苏俄自恃强大,压共产党一头,将自己的卢布比值定得很高,而将人民币比值压得很低。
这些问题累积起来,双方的争执自然非常多,共产党方面自然深刻体会到比较明显地感到苏俄存在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即使是对待亲密友好的兄弟国家,也是如此。
在这些经济问题上,秉承谷雨的指示,坚决据理力争,绝不做亏本的生意,尤其是汇率问题,共产党的态度非常强硬,争论一番之后,双方只能各退一步,选择美元作为计价货币。
而被共产党吵闹一番之后,苏俄也只好把那些机床的价格降低了不少,这些东西在苏俄国内已经被淘汰,不卖给共产党,只能丢到仓库中等着生锈,也只能让步了。
相比于经济问题的争论,一些政治问题就显得格外的敏感,比如苏俄远东地区的华侨和义勇军,在苏俄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比如苏俄同志对共产党干部不断有指责,说他们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动辄要求更换干部,苏俄顾问甚至频频干预党的人事安排;
又比如苏俄严格限制共产党工作人员出现在外蒙,从恰克图到张家口的运输过程,沿途经过的每一站,都有苏军驻守,把共产党工作人员当成贼来防范……
与经济问题上据理力争,绝不愿意吃亏不同,谷雨在政治问题上相对宽松很多,基本不愿意与苏俄起争论,即便是外蒙问题,也一直不愿意正面回答,只是和英美记者交谈时,对外试探了一番,这事实上就是用模糊路线来争取时间,是典型的务实不务虚的做法。
但谁也想不到,在抗日联合政府成立后,苏俄竟然如此迫不及待的挑明了外蒙问题,谷雨没有了回旋余地,只能表明态度。
接下来的中苏两党关系必然会蒙上厚厚的阴影,万一苏俄取消或者减少对共产党的援助,甚至是封锁两国的交通线,接下来可就不好办了。
党内同志的担忧,谷雨自然清楚,但谷雨同样清楚,这一关必须过,他绝不能软蛋,只有共产党证明了实力,才会获得苏俄的尊重。
谷雨很清楚,苏俄此举是刻意的,斯大林明知道共产党不可能答应外蒙独立,他为什么派人过来说这番话。
试探只是表面原因,他的目的就是想乘机减少甚至是取消对共产党的援助,削弱共产党的力量,继续维持中国的分裂局面。
当今世界,不愿意接受中国统一的强国,第一个就是日本,第二个就是苏俄,眼看着共产党显露出统一之势,不仅仅日本人着急,苏俄同样着急,来这么一招无中生有,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现在的苏俄并不强大,他们还不是打赢了二战,雄霸东欧,并迅速爆炸了原子弹的那个苏俄,现在的苏俄第二个五年计划刚刚启动,国内又在大规模整顿,需要一个十分稳定的外部环境。
所以苏俄对于自己扶持起来的人工黄油中国共产党,既格外欣喜,又充满了不安。欣喜的是,共产党的意外崛起,保护了苏俄的国家安危不受影响,但与此同时,共产党愈发独立,也让苏俄不安,他们需要共产党拿出投名状。
一边给出高达上亿美元的新增援助,一边又搞了这么一手,说白了,就是奶油加大棒,只不过手段太糙,当然这也不奇怪,老毛子嘛,糙是本性!
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外交形势远比前世来得好,虽然与英国交恶,但却与美国有了越来越不错的关系,为了促进美国商品的销售,美国方面竟然舍得给共产党贷款,这个条件甚至比谷雨想象得还要好。
在政治上,谷雨又另搞一套,还不断压制党内亲苏势力,这一切都被斯大林看在眼里,这位天性霸道,从来都不知道双赢的大国领袖,只要有一丝可能,都不愿意妥协,他能想到的自然是压制共产党,让共产党知道没有苏俄,他们什么都不是。
偏偏斯大林手里也没有朝鲜这样的筹码,他能够使用的就是减少援助,甚至是封锁共产党的交通线,只要共产党服软了,向苏俄全方位靠拢,斯大林肯定会很宽厚的。
给出更多的支援是小意思,甚至于在外蒙问题也会做一些让步,比如外蒙问题继续维持现状,让共产党对内有所交代,可以说如意算盘打得啪啪响,可惜呀,他不知道,他现在的对手是一个时空来客,对苏俄十分了解。
所以谷雨毫不犹豫的拒绝,连一点缝都没给斯大林留,谷雨根本不惧怕斯大林,六年之后,老毛子就有一场大难,到那个时候,就轮到共产党开条件了,他根本不怕!
谷雨知道,他如此强硬,斯大林肯定会尴尬,他要是继续欺压,共产党就进一步向美国靠拢,这绝不是苏俄所希望的;
但他要是退,也根本不可能,斯大林不会轻易退让的,现在的苏俄形势也不方便他退让,所以接下来斯大林大概率会在别的问题上出招,他能出什么招,谷雨也大概猜出来了,不外乎是和日常缓和,然后以此为借口减少支援或者取消支援,这根本没什么,你们能做初一,我们就能做十五……
二月五日,受共产党中央委托,王稼祥同志代表共产党向苏俄同志提出抗议,认为茹科夫斯基的言论很不恰当,并送来了谷雨亲自签署的电报,苏俄外交人民委员部收到之后,十分吃惊,但并没有任何回复。
而王稼祥同志在完成了中央交代的工作之后,也没有再做什么,而是按照中央的指示,把主要工作放在在苏中国公民和党内同志的回国安排上;
同时继续一本正经的和苏俄谈判各项援助事务,而苏俄同志那边,同样也在一本正经的和共产党谈判,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而在这段时间,王稼祥同志出席了谷雨嫂子的婚礼,谷雨的母亲虽然很不满意,不过毕竟是自己的侄女,老太太也知道谷雨这么做是对的,守寡的日子不好过。
老太太对谷雨又生了一个女儿,相当不高兴,儿子这么出息,结果却没有个后,这怎么行?媳妇到底行不行呀,当然了,有些话也不好当着王稼祥同志的面说,只是告诉他,她想回国,看看两个孙女。
王稼祥同志只好安慰了一番老太太,告诉她,中日之间要开战了,现在还是苏俄比较安全。
老太太大怒,我儿子都已经是一党党首了,怎么可能还保护不了我的安全?是不是你们有人阻拦,不让我回国?
王稼祥同志相当尴尬,这个时候新郎见情况不对,过来劝说了一番,老太太才没有继续,大喜的日子,总不能不给新郎官面子。
王稼祥同志回去,把此事报告给了谷雨,结果第二天,谷雨来了电报,等到气候转暖之后,容强会前往苏俄陪伴老太太,顺便在苏俄疗养一段时间,同时向安排谷雨和容强的数位亲密家人前往苏俄留学,请他向苏俄同志通报。
看到这封电报后,王稼祥同志大为吃惊,他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找苏俄同志交谈,苏俄同志爽快的答应了留学相关事宜,甚至还安排了苏俄高层的疗养圣地索契,作为容强疗养的场所。
也许是谷雨让夫人赴俄疗养起到了作用,缓和了矛盾,在接下来的谈判中,王稼祥同志很快就发现,有些设备的谈判进展甚至还顺利得不少,比如苏俄提供的第二批轻武器生产线和一百架木制飞机,苏俄方面做了一些让步,签约之后,苏俄同志几乎立刻开始了搬迁和发货。
但是有些设备的谈判进展就稍微缓慢了一些,比如原来答应的高爆炸药工厂,又比如重炮生产线,又比如飞机生产线,苏俄同志的价码提高了不少,但总归还是可以谈的。
苏俄同志的反应让王稼祥同志长出了一口气,这样的反应当然可以接受,但王稼祥同志不知道,就在这段时间,日本驻苏大使跑了很多趟苏俄外交部,日苏两国正在磋商一个互不侵犯条约,已经基本完成了谈判,等到日本外长访问苏俄时,就将签字。
这个条约是日本人主动提议的,鬼子这么做纯属毫无办法,共产党的强硬抵抗,背后离不开苏俄的支援,过去三年多发生的种种,已经让日本人对苏俄的国力有了一个相对清醒的认识,要想彻底击败苏俄不断支援的共产党,难度非常大。
自然而然,日本人就想到了与苏俄缓和关系,试图以互不侵犯议为借口,断绝苏俄对共产党的援助,而斯大林试探共产党对外蒙的态度,也跟日本人的态度转变有很大的关系。
既然可以与日本人缓和关系了,那为什么要大举增援共产党呢,就让他们独立抵抗日本吧,谷雨那个孩子敢吹牛,你总要表现出来吧!
当然了,斯大林也知道,有些事没必要做得太绝,轻武器相关生产线还是要给的,而且有意多给了一些,这样才能更好地牵制日本人嘛。
至于重武器和飞机这些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苏俄已经不太适合出售了!不过谷雨把妻子和家人陆续送到苏俄,态度相当友好,左思右想,斯大林也觉得不能把事情做绝,正常的经贸往来,以及共产党通过苏俄的交通线,他并不打算切断。
有一点,谷雨说得没错,中国的统一很难阻止,做绝了以后也不好相处,但如果可以推迟,晚一天也是好的……
至于外蒙问题,共产党那个抗日联合政府不让步,并不代表国民党不让步,他们才是真正代表中国的中央政府,只要他们签字同意了,共产党就算未来统一了,又能如何?
就在各项外交事务暗波涌动之际,在共产党考察了几个月的哈默先生离开了共产党根据地,谷雨亲自相送,而在送行时,谷雨笑着说道,“我已经做好了访问世界第一强国的所有准备!”
艾奇逊先生接了过来,不置可否的回答道,“现在的世界第一强国是大英帝国!”
“不!”谷雨摇摇头,“英国不过是冢中枯骨罢了!”
听完了翻译,哈默哈哈大笑,艾奇逊也笑不可支,答应帮助谷雨跟国内沟通,谁也不能拒绝一个二十七岁的领导人,他甚至有可能领导中国长达半个世纪,这样的人物,谁也不愿意得罪。
众人握手之后,谷雨和联合政府的多位高层以及民主人士一起,把哈默一行人送上车,与他们挥手告别,而随同他们一起的,还有一批党内同志,他们将前往美国,建立起一个商会,商会会长由中央宣传部外事组副组长章翰同志。
章翰经历十分丰富,早年在美国留学过,也在苏俄留学过,还担任过广东省委宣传部长,在蔡和森同志牺牲后,代理过一段时间的广东省委书记。
不过很快他就在香港被捕,经营救出狱后,在1933年又一次被捕,再次被父亲营救后,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坚决来到了北方根据地,被安排到中央宣传部工作,这一次被安排为这个实际上的驻美大使。
随同章翰一起离开的,还有一批精心挑选的年轻干部,这些人都是共产党未来的外交种子,谷雨希望他们在美国能够很好地历练。
而就在谷雨送走哈默一行人的时候,在中原方面军总指挥部,二兵团副司令员徐达三睁大了牛眼,正在和他的上级陈赓争吵。
“副总指挥,徐州附近三十万国民党军队,连续失败之后,士气低落,只要这一仗拿下了,国民党反动派就塌了一半,我们怎么能停下来呢?”
“达三,你能看到这些,中央会看不到吗?你以为中央想停下来吗?”
徐达三着急的走来走去,“不就是帝国主义者又增援蒋介石,列强增援多少,我们就灭掉他多少!”
“不要胡说!”
陈赓发怒了,他指着身后巨幅地图说道,“我们考虑的只是中原战局,中央除了考虑整个中国的局面以外,还要考虑国际形势,现在和蒋介石大决战的时机并不成熟,中央的决定,柳司令员和我都是支持的!
有些事情,你不知道,现在我也不方便告诉你,你只要记住,现在不打是对的就行了,哪来那么多屁话!”
徐达三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嘟囔着嘴说道,“就算不和蒋介石决战,也没有必要把我调回去呀,徐海东一个只会打游击的同志,能指挥得动主力云集的二兵团吗?要不,我留在二兵团,让徐海东同志去十二兵团!”
陈赓瞪了徐达三一眼,“你小子一肚子花花肠子,你以为我不知道?想打仗就早说,哪来那么多屁话!”
徐达三抓了抓脑袋,呵呵笑着说道,“还是副总指挥知道我!”
“让你去十二兵团,就是让你把十二兵团的战斗力提上来。你忘了,中央是怎么定位十二兵团的,机动兵团,什么是机动兵团,哪里有事就往哪里调动!”
徐达三眼前一亮,“副总指挥,您的意思是?”
“鬼子在平津地区不断增兵,没一个兵团留在铁路线上,谁能放心,万一鬼子打过来了,十二兵团第一个上,为主力部队的回援争取时间,这么重大的任务交给你,你还不满意?”
徐达三站起身,高兴的敬礼,“保证完成任务!”
“赶紧滚蛋,我这里不招待午饭!”
赶走了徐达三,陈赓同志站在地图前,愣愣发呆,苏俄同志搞这么一手,确实出乎了他的意料,让他大失所望,对一个兄弟党搞出这些东西,对共产党同志要求国际主义,自己却大搞民族利己主义,亏他们想得出来!
这几年,他亲眼看着谷雨同志率领北方局的同志创业并发展壮大,虽然他非常拥护谷雨同志的领导,但他对谷雨同志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有些不以为然。
但现在看来,谷雨同志才是对的,在苏俄同志眼里,共产党只是棋子,被他们利用的棋子,想到这里,陈赓同志深深吸了一口气。
方面军政委罗登贤同志从门外走了进来,看到陈赓同志站在地图前发呆,他轻轻咳了咳,“老陈,想什么呢?”
陈赓同志苦笑着摇摇头,然后长出了一口气说道,“苏俄!”
罗登贤同志猛然间沉默了,虽然他没有在苏俄留学过,但是苏俄一直是他的理想国,即便在东北问题上有些疙疙瘩瘩,但绝没有这次外蒙问题的冲击大,甚至有一种理想幻灭的感觉。
两人相对沉默,过了一会,罗登贤同志说道,“庆幸呀,咱们党出了谷雨同志,要是让王明、博古这样的人长期领导下去,鬼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
“不说了,还是做好我们的事情为主!”
罗登贤同志点点头,“真得不准备打徐州了?”
“现在与蒋介石的决战确实不太合适,还不如稳扎稳打,把根基打好!”
“我们不打蒋介石,蒋介石未必安分呀!”
“也不是不进攻!”陈赓同志指着地图说道,“苏北地区,阶级矛盾很严重,总参建议寻机派出一路偏师越过津浦线,挺进苏北河网地带,在苏北建立一块根据地,或者是游击区,为中原根据地的建设争取时间!”
罗登贤同志看着地图,倒吸了一口气,“偏师?这只部队的压力可不小,万一扛不住,可就麻烦了,得用主力才行呀!”
“总部指定的是14纵,粟裕李卓然部!”
“粟裕行吗?”
“当然不是现在派14纵东进,得等中原根据地稳固了,蒋介石露出了破绽才行,粟裕打游击的水平比较高,他要是真得扛不住,也可以往山东转移,那里回旋余地很大!”
罗登贤恍然大悟,“也对,被蒋介石打过去,也不是我们的本意,傅作义怪不到我们的头上!”
“就算是为了全面抗战考虑,我们也要往山东派出部队,这是一个四千万人口的大省,资源丰富,绝不能被日本人轻易占领。
只要我们站住脚了,未来就比较好办了,有14纵在山东,傅作义也不敢动不动就把主力放在津浦线,要不然他还真以为我怕了他!”
就这样,1935年二月以后,共产党东线二兵团主力突然撤出了砀山和夏邑,撤回到了虞城,而与此同时,12兵团数万人沿着涡河北上,整个中原地区,共产党各部除扫荡占领区的地区武装和保安团以外,并没有继续向外进攻。
孙连仲得到共产党的提醒,迅速抢占了两县,双方很有默契的沿着包河划分了地盘,一开始蒋介石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等过了一段时间,他才知道他的得意门生竟然停止了进攻,而且还把大别山的部队调到了北方。
蒋介石相当吃惊,难不成晋绥军的威胁起了作用?不应该吧!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难得有一个喘息的机会,他当然要把握住,必须乘机多练一些兵,事实证明同等兵力根本打不过共产党,现在也只能用庞大的兵力优势和徐淮防线,才能勉强维持平衡。
蒋介石不仅在徐州,还在安庆,合肥、蚌埠、徐州这一线开始大修防御工事,然后又不断扩军,试图以此保护其统治核心区的安全,同时作为与共产党作战的前进基地,如此一来,安徽人民就倒了大霉,又是征兵,又是拉夫,还要修建各种工事,可谓苦不堪言。
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日本和苏俄公开了一份日苏中立条约,规定相互尊重领土完整,互不侵犯;缔约一方若受到第三国攻击时,另一方保持中立;条约有效期为5年等。
但与前世不同,这一次并没有伪满洲国和外蒙的附加条约,原因很简单,中国共产党的存在,使得日本人拿不出让苏俄承认伪满洲国的筹码,自然而然,日本也不会承认外蒙的地位。
这个条约之后,苏俄立刻召见王稼祥同志,告诉他,按照这一条约,苏俄将不得不取消与共产党已经达成的一切援助协议,倍感受骗的王稼祥同志终于忍无可忍,他愤怒的告诉苏俄人民委员会主席莫洛托夫,你们太短视了,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