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120章可以谈判了?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7306 2025-05-12 15:06

  前线法军又又又失败了,执政的法国总理拉马迪并没有太大的惊慌,法国输给中国军队没什么好奇怪的?战场毕竟只是在赤道非洲,毕竟赤道非洲的中心班吉也没有丢失,没什么大不了的。

  虽然中法之间还在打仗,但法国高层实际上心里很明白,这只是一场政治仗,两国相互不服气,别苗头,都不服气对方的地位,那只能用肢体语言来说服对方,这是英法这样的帝国主义最熟悉的交流方式。

  谁的拳头更大、更硬、更没法用道理说服,谁就能谈判桌上占据主动,一些过去没办法解决的问题也容易解决.....

  中国已经强大了,未来还会更加强大,法国早一点认识到这一点,反而是好事,等到国内各界认识到了问题,觉得可以退让,中法之间的谈判就能成功,法国就可以拿到德国中占区,相比于分区占领德国所获得的政治和经济收益,赤道非洲损失一些也没什么。

  而中国之所以放弃德国,说到底也是因为中国认识到了他们的力量辐射不到欧洲,但他们又不愿意白白放弃,想获得一定的补偿,但法国却一直不愿意把叙利亚和马达加斯加作为筹码,交给中国。

  所以这才有中国退而求其次,跑到赤道非洲的闹腾,相比于地中海的战略要地叙利亚,和法国早早开发的马达加斯加,丢掉部分赤道非洲地区,法国还是赚的,拉马迪早就算清楚了这笔账......

  虽然法国可以拿到大笔美援,但美国的钱不是那么好拿的,拉马迪曾公开说过,“每一笔贷款的给予都取决于政治现实,每获得一笔贷款,我们的独立就要减少一些!”

  但没办法,法国现在的形势太糟糕了,法国只能捏着鼻子,通过对美的不断让步以换取贷款,以尽快摆脱困境。

  作为左翼政治家,拉马迪比谁都清楚,要想彻底解决法共的威胁,最重要的是拿到美国的钱,促使法国经济迅速恢复,工人可以充分就业,有住房,有汽车,有足够的面包.....

  而要想实现这一点,需要做好两件事,在内要利用南斯拉夫战争的订单,一步步带动法国经济发展起来;

  在外,就要尽可能的长期控制那些有丰富产出的殖民地,以获得稳定而廉价的原材料,这就要求法属非洲必须稳定,而不是和中国人剑拔弩张。

  当然了,这只是拉马迪的内心反应,明面上他还是要支持打的,继续增援,这既是社会党政权巩固的需要,也是因为只有等到法国上下厌恶了战争,才有谈判的可能。

  所以拉马迪在接到赤道非洲的增援请求后,立刻表示会继续增援,不过他也给陆军提出了要求,必须要守住班吉,法国的尊严不容再次玷污。

  如果法军在战场上再次失败,连赤道非洲的核心地区都丢失了,法国政府就将不得不与中国谈判,和平解决问题,但那不是政府所愿,是法国陆军太无能。

  在法国政坛,政治家们普遍对陆军怀有警惕,这帮家伙在殖民地胡作非为,败坏法国形象倒是其次,关键是有拿破仑这个不好的例子在,法军高层喜欢干涉政治,而到了二战后,这帮家伙对戴高乐下台不满意,各种破事还真不少。

  法国陆军打不过中国,法国只是丢人而已,反正丢人又不是一次两次了,早就不在乎了,但失败之后,如果可以加强政府控制,削弱戴高乐的力量,那绝对是好事.......

  同时拉马迪决定加大力度,继续炒作炒作法共卖国,南斯拉夫战争爆发后,法国煽动码头工人罢工,试图阻止向国外派遣军队和物资。

  之前法国阻止增援南斯拉夫,拉马迪就想煽动收拾法共,但并没有成功,因为很多法国人也认为幌港会议将南斯拉夫一分为二是不合理的,南共寻求统一是正义之举。

  但等到中法战争爆发就不一样了,法属赤道非洲那是法国的地盘,中国人进攻赤道非洲,法国人本来就受伤的心灵又多了一道伤口,稍稍一煽动,法国的民族主义情节立刻上来了,法共顿时成了众矢之的。

  法国报道连篇累牍的报道,甚至把前线法军的失败定义为法共的出卖,这一串煽动已经取得了效果,法共领导人多士让相当狼狈。

  此时苏俄不断要求多士让要搞罢工,搞阶级斗争,以缓解南斯拉夫方向的压力;而多士让做了几天副总理之后,却总想着重回内阁,心里反而不太乐意罢工。

  为了稳住苏俄,他只是做做样子,所谓的码头工人罢工,也是时断时停,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到法军的行动,法共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们也清楚南斯拉夫对法国有利,做做样子反战阻拦也就够了,怎么能真拦呢!

  但中国的突然进攻,却给法共出了一个大难题,在资产阶级发起进攻后,多士让一开始就想撇清关系,不过莫斯科却并不同意。

  但法国资产阶级新一波的猛烈进攻,甚至于把法国的失败归因于法共,多士让嗅到了不妙,也没和苏俄商量,就牙一咬,也开始抨击中国。

  他给中国共产党戴上了好几顶帽子,同时宣布法共发起的罢工只是针对南斯拉夫,而不是赤道非洲,另外法共控制的企业还宣布要捐赠抵抗中国的法军...

  多士让这一手,立刻让苏俄大为光火,虽然谷雨对情报局不屑一顾,但钢铁同志一直想拉住中国,最起码也要让外界认为各个CP党对资产阶级有着较为一致的立场,这对苏俄是最为有利的。

  虽然各国高层都知道中国共产党一直游离于苏俄控制的各国党之外,但钢铁同志此举主要是对内,他很清楚很多左翼人士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大部分主张,他需要统战这些人,让他们为苏俄的战略利益服务。

  而强调各个CP意识形态的统一,同样也有压制中国的目的,原因很简单,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党和钢铁同志是各国CP公认的老大哥和领袖,在国际共运的大框架下,中国即便实力靠拢苏俄,也只能屈居于老大哥之下,想和苏俄平起平坐是做不到的。

  所以钢铁一定要讲意识形态的统一,而谷雨也一定要坚持国家利益,中苏两国如果只有纯粹的国家利益交往,对意识形态处于下风的中国更为有利......

  钢铁同志的恼火,倒不是因为多士让骂中国,更多的是因为多士让不打招呼,把国家和民族放在前面,已经有修正主义的可能,这比多士让骂中国还要严重,换句话说,多士让骂中国,恰恰说明他的思想反而与中国更靠拢了!

  苏俄此时已经安排波兰要求七个东欧国家,再加上法共和意共召开会议,筹办情报局,钢铁同志决定让代表在会议上好好批评一下法国人。

  你们怎么回事,让你们罢工,你们犹犹豫豫,总是想着和资本主义和平相处,要记住帝国主义迫害法国人民的诸多悲剧!

  你们应该知道,CP讲的是与资产阶级的斗争,而不是国家和民族,赶紧把那些不老实的清理掉,下不为例!

  多士让这一手也让不明真相的法国各界吃了一惊,此时反应很快的拉马迪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分化的好机会,最好是鼓励那些与中国共产党主张类似的法共边缘力量出来组建新党,分裂法共.....

  拉马迪甚至还让谈判人员把法共的动作告知中方,谷雨闻讯之后,微笑着摇摇头,“老牌帝国主义果然狡猾得很,不过我们不要当回事,法共骂法共的,跟我们没关系!”

  谷雨指着地图说道,“法国人的动作比我们想象得快,现在已经在赤道非洲驻扎了不少军队,打到布拉柴维尔可能有些困难,但无论如何,班吉必须拿下! ”

  “谷书记,部队连打胜仗,士气很高,期盼也很大,一些同志还想去大西洋看一看!”

  谷雨听完,哈哈笑着说道,“先不着急去大西洋! ”

  说完,谷雨又指向北方的拉密堡,“还有这个点,必须拿下,以威慑法属西非和法属阿尔及利亚两个总督府!这两个地方拿下来,我们就是胜利者,法国人不谈也得谈!”

  “我们即将控制赤道非洲东部和北部大片地区,还是不要交给土著的好,前线的同志很喜欢赤道非洲东部的气候....…”

  谷雨听完,笑着摇摇头,“这算不算是得陇望蜀?”

  “也不算,我们凭实力拿到的!”

  谷雨又一次呵呵笑了起来,“谈判桌上试一试,看看能不能买下那些无人或者少人区,但不强求!”

  八月初,随着法军溃败,中路和南路的解放军开始了大胆穿插,此时限制解放军前进速度的并不是法军的抵抗,而是雨季的泥泞所造成的后勤问题,偏偏赤道非洲的人口太少了,想筹集物资都没办法筹集,只能靠缴获的物资。

  不过也正是人口太少,前线很多同志都产生了想法,这片拿下来该有多好,北面是草原,可以养殖牛羊;南面虽然是丘陵山地,但丘陵山地往往多矿山森林,这些都可以开发;而河谷地带有足够的水源,可以开发种地......

  更加让人惊喜的是,赤道非洲东部地区虽然比较炎热,但因为海拔比较高,气候明显舒服多了,一些实在难以适应的同志正好可以迁过来!

  总部本来就有建立缓冲地带的想法,所以前线执行的各部有意识的使用达尔富尔的土著骑兵向西驱逐土著,然后迅速安排一些移民迁过来,支援后勤的同时,立刻种植一些好伺候粮食作物,这也是为接下来的长期对峙做准备。

  而在北线,为了威胁法国人,解放军也派出了一部向北进攻乍得湖一带,而达尔富尔的游牧民族此时正兴高采烈的打草谷,虽然大头要上供,但这一地区两百万人口,足够游牧骑兵们折腾一番了!

  此时法国大兵们躲在拉密堡,既是保证这个重要据点的安全,也是屏障尼日尔和阿尔及利亚,若是被中国人卡在这里,然后通过撒哈拉沙漠不断渗透法属西非的核心地区,那麻烦就大了。

  但是怕什么,偏偏来什么,从萨尔到拉密堡有公路,也有水路,解放军还在萨尔缴获了一些船只,所以进攻的解放军两个团水陆并进,迅速直扑拉密堡。

  拉密堡所处地区也没什么防御堡垒,法军早就用船把大批财物通过乍得湖,运到了尼日尔境内,并无什么负担。

  发现中国军队过来,干脆转守为攻,正面打一仗,如果打退了中国军队,那就继续守下去;如果打不过,那就退到尼日尔,中国不是说了吗,战场只放在赤道非洲。

  法国人乐观的认为,中法肯定是要谈判的,法国政府也绝不可能放弃拉密堡,既然如此,那又有什么必要死磕呢?真破坏了拉密堡的各种建筑物,损失的还是法国。

  法国人以这样侥幸的心情和习惯凶悍拼杀的解放军,结局早就注定了,战斗的过程很简单,法军打不过之后,迅速转进,放弃了拉密堡,坐上船溜了,这让解放军大为吃惊.......

  部队入城之后,发现法国人清理得相当干净,师长丁茂相当恼火,跑了这么远,结果没啥子好处,这怎么行,继续追,必须把法国人运走的东西拦下来,他们就算提前撤,这么多东西,想快也快不起来,很可能就是边界放着!

  不过政委有些担心,这么追赶,万一跑到法属西非总督下辖地区就不好办了,丁茂摇摇头,“老沈,你就是老实,我们又不是法国人,又不懂法语,分不清法属赤道非洲和法属西非的区别有什么奇怪的?”

  “要不要向上级汇报?”

  “真要向上级汇报,上级就不好办了!“丁茂笑着说道,“我们打过去,法国人肯定要向上汇报,等法国人闹腾了,上级下达了指令,我们再退也来得及嘛!”

  丁茂出身于南方根据地,参军晚,红军时期虽然是团政委,但他那个团也不过几百人,还是杂牌军,没几只枪,所以整编时,他只拿到了一个副教导员。

  抗战爆发后,丁茂所属的解放军一直在南方,他只是参加了南京、上海系列战役,他先后担任教导员、营长和团参谋长。

  到了1940年后,丁茂被派往非洲作战,一步步提升为团长、师参谋长和师长,战争结束后,丁茂所部被派往昆仑省,改为生产建设兵团,安排屯垦,本来丁茂以为这辈子与将军无望,没想到法国人这么上道,给了他重新披挂上阵的机会。

  不过丁茂所部屯垦地在昆仑省的东部地区,所以并没有捞到南方与法军主力决战的机会,而是作为偏师折腾,丁茂自然深以为憾,既然大仗捞不着了,那就多捞点物资吧,没想到法国人这么不上道,那也只能去法属西非折腾了。

  丁茂威望很高,政委权衡了一番,也觉得可以搞这个擦边球,不过丁茂想追上法国人并不容易,他需要绕过乍得湖才有可能。

  这个时候的乍得湖规模巨大,不是后世可比,而且又要控制拉密堡,所以丁茂把主力留给了政委和参谋长,自己率领两个营1200多名会骑马的战士,再加上一些携带物资的马车和骆驼,沿湖北上,开始了一段冒险之路.....

  而此时在丁茂所部的南方,解放军并没有完全拦住撤退的法军,当然这也不算奇怪,这一块属于后世的中非,面积相当辽阔,解放军只能封锁公路,但是熟悉地形的法国人完全可以绕路逃跑,兵力有限的解放军并没有太好的办法。

  不过又是拦截,又是追击,前线法军的车辆和重武器丢失了大部分,虽然一万多法军顺利逃回了班吉,但或是有一只步枪,或是直接空着手,不过法兰西家底雄厚,增援部队也已经上来了,装备这些溃兵倒是没有问题。

  到了8月14日,各路解放军开始集结,向班吉外围法军据点发起进攻,此时解放军的总兵力约九万人,但由于雨季的干扰,后勤运输远比想象得麻烦,不得不留出大批部队保障运输,所以真正的一线部队只有六万多人。

  而法军的情况要好很多,他们可以通过铁路和水路运输后勤物资,而且此时在班吉一线的法军已经陆续增加到四万多人,还在后方不断招募老兵。

  法军虽然连续失败,但守城法军有不少重武器,光光100mm以上重炮就有四十多门,另外还有20多辆霞飞轻型坦克。

  更重要的是班吉的地形非常有利作战,两面是能够通航的乌班吉河,可以用小型炮舰掩护运输船只,保证后勤补给。

  而北面又是一座山,唯一的缺口只有东面,所以法军城北的山区和城西修建了大大小小的工事,并在城西埋设了地雷,又把炮兵阵地放在山区,可以居高临下支援各个据点。

  法国的炮兵阵地解放军的炮火却够不着,若是在城西开阔地带进攻,法军会让中国人好好品味重炮的威力,凭借着如此有利于防守的地形,法国人觉得守住班吉还是绰绰有余。

  按照法军的理解,战事只要能够拖延下去,扛不住的肯定是后勤吃亏的中国人,但法国并不知道,解放军的情况并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糟糕。

  虽然道路难走,但解放军毕竟有大批卡车,而法军败退路上又将大批物资送给了解放军,而此时解放军最头疼的粮食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赤道非洲西部人口相对较多,达尔富尔土著骑兵到处收缴物资,怎么也不缺解放军吃的。

  解放军也不缺乏轻武器和弹药,虽然缺乏攻城所需的重炮,但解放军的107mm火箭炮火力凶狠,而且此时的射程也达到了8km,虽然不如敌军重炮射程远,但已经够用了!

  说到底法军并不了解解放军的起家史,他们根本理解不了这样一只在艰苦环境中成长,并在昆仑省长期屯垦的部队是多么的吃苦耐劳!

  当负责指挥的文庆祥将军来到前线,带着参谋们实际勘测一番之后,很快就制定了班吉战役作战计划。

  首先要封锁河运,班吉这一段不好封锁,我们派出一部到下游的法属刚果境内封锁不就可以了吗?又没说一定要卡在班吉。

  若是法国人把兵力和物资运到比属刚果,然后又用汽车运到班吉对面的比属刚果城镇宗戈,然后不断偷渡运输,解放军也只能去比属刚果转一转,拿下宗戈,文庆祥甚至巴不得比利时人会犯傻。

  至于攻击,其核心要旨是首先拿下敌军主力炮火之外的班吉外围山区作为围城部队出发地,解放军缴获的几门法军大口径火炮则集中使用,藏在密林之中,掩护对班吉外围山区的攻击。

  同时城西和城北的部队,采用近迫作业的方式前进,限制法军的重炮发挥威力,等到解放军的坑道控制外围,再彻底封锁河面,防止法国人逃跑,这一招几乎所有的指挥员都懂,只是水平高低而已。

  战斗的一开始是试探性进攻,擅长山地作战的解放军,在火箭炮和山炮的掩护下,迅速夺取了几个外围阵地,但法军凭借工事和重炮不断反击,解放军发现敌军炮火猛烈,立刻在当天晚上开始了土木作业。

  战壕分为2种,一种较宽的主堑壕可以机动火炮,后送伤员,或者主力部队向前机动;另外一种较为窄的辅助堑壕,则是步兵接敌攻击之用。

  这2种类型的堑壕组成了一张巨网,将整个班吉牢牢困住。从森林中解放军部队的集结地一直延伸到各个预定攻击目标。

  这些堑壕不超过两米,宽度很窄,主堑壕宽约1米出头,可以并行2人,便于抬运重武器或者伤员;辅助堑壕就只有半米宽了,只可容纳一个人通行,在堑壕的两侧,还挖掘了无数的火力点,猫耳洞,防炮洞等工事。

  为了避开敌军火力的杀伤,解放军只在夜间挖掘,而且是各部队一起动手,边挖边伪装,从8月下旬开始,堑壕就一步步逼近班吉。

  到了九月初,几条堑壕从班吉城东的高地上一点点延伸下来,穿过了之间的开阔地,当掘进到距离法军外围阵地一定的距离时,解放军就开始挖掘环绕整个法军阵地和据点的主堑壕,然后以环形的主堑壕作为新的起点再继续向法军阵地进逼.......

  一开始法国人还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但没过多久,法军就开始发慌,自己的炮火炸过去没用,对方一步步拱进来,这样下去,班吉还怎么防守?

  法军也尝试用坦克掩护步兵进攻,但这一只解放军本事是欧洲战场过来的,各种反坦克武器数量众多,法军连续损失多辆坦克之后,只好缩了回去!

  而此时在宗戈,美国陆军观察员戴维斯在看到解放军的战壕掘进后,立刻说道,“法军需要强大空军的掩护!”

  旁边的英军观察员吉布森摇摇头,“中国也有空军,只是没有使用!”

  戴维斯这才反应过来,想了想,也摇了摇头,“留给法国陆军的时间不多了!”

  “若是法军再不让步或者撤退,法国军队必然会再一次蒙羞!”

  “就算蒙羞,也才四万多人,与1870年、1940年两次失败相比,根本算不得什么!”

  两位军事观察员都呵呵笑了起来,不过笑完之后,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换成他们是法军,怎么挺过这一关?还是无解呀!

  而就在此时,率领两个营的战士连续跋涉五百多公里的丁茂,沿着公路一直跑到了法属西非的翁迪,却还是没有找到法国人的痕迹,法国人到底跑哪里去了?怎么会连消息都没有?

  很多同志都想退,不过丁茂还是决定赌一把,他选择了继续向西追赶,他相信一定能够找到法国人的,一定可以的,他们带了那么多东西,不可能跑得那么快!

  所到之处,解放军用极其简单的法语,与土著友好的交流,然后按照土著的指引,寻找他们所谓的大队法国人!

  不知不觉间,丁茂率部已经深入到了后世尼日尔南部草原地区,自然他们的行踪也被法国人知道了,闻讯之后,这些法国殖民者们相当惊慌,不加查证,就开始向西逃跑!

  一开始只有一千解放军,然后是一万,最后是五万,十万,各种谣言迅速飘向法属西非的广大地区,并向阿尔及利亚传播!

  闻讯之后,拉马迪大怒,一方面强令法属西非总督必须剿灭流窜入尼日尔的中国军队,另一方面,他终于有了理由,可以光明正大的与中国人接触了,毕竟谁也不希望班吉四万法军走入中国的战俘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