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383章诡异南亚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8590 2025-05-12 15:06

  谷雨摇摇头,"同志们,摩萨台争取民族利益的做法是值得尊重的,我们也并不反对他的国有化政策,但不给我们足够的补偿就是他的不对了!

  哪怕我们拥有强大的武力,通过革命

  驱逐了帝国主义者,但在与帝国主义者进行建交谈判时,也根据被没收财产的情况,做了相应的补偿,并不是毫无理由的剥夺!

  摩萨台既没有强大的武力,又没有尊重我国的合法利益,做事简单粗暴,造成我重大的财产损失,我方站在英国人一边合情合理!"

  说到这里,谷雨挥舞着手指说道,"老顾,不要忘了你名字上那个慎字,你的身份不一样,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口径一定要统一,不要授人以柄!"

  "是,我一定注意!"顾慎为先点头,不过他很快轻笑道,"谷书记,您的说法好是好,就是太官腔了一点!"

  "意思还是那个意思,但换一种说法,人家好接受嘛!"谷雨笑着摇摇头,"老顾,你的做事风格和徐达三不同,中东的形势又不同于南洋,不要学他那一套,搞成

  东施效颦就不好了!"

  顾慎为有些不好意思,"谷书记还是您

  了解我,只是这中东各国和南洋土著差不多,都是畏威不畏德的货色,对他们太客气了也不行,很容易蹬鼻子上脸!

  尤其是那些伊朗人,总是说他们是什么狗屁雅利安人,自高自大,竟然敢瞧不起我们,这帮蠢货怎么不想想,我们都打到了柏林,还在乎他们?这帮家伙不狠狠得收拾是不行的!"

  谷雨默默点点头,他脑海中立刻想起

  了前世伊朗种种做法,你想和欧美缓和,中国也没拦着,把中国在伊企业的所作所为都卖了出去,这就实在太过了。

  这种国家,看着和法国人有些像,都是破落贵族的路数,法国人好歹还有翻身的机会,中国只能边打边拉,伊朗算什么东西,竟然敢瞧不得中国,顾慎为的说法确实有几分道理。

  不过谷雨同样很清楚,中国在伊朗的势力几无什么势力,就算要搞事也不是现在,有些事情不能着急,时间还长着呢。

  谷雨看了一眼中东省的同志,"我们在中东的影响力还不够,有些事心里明白就行了,咱们现在还没有资格浪,要么不做,要做一定要成功。

  摩萨台犯错,对内改革架空国王,得罪无数人,对外同时得罪了五常,非常虚弱,我们站在英国人一边是可以的,但也不能高调。

  等到未来我们在中东站稳脚跟,也有足够力量了,挑一个不长眼,得罪无数人的,狠狠收拾一顿是可以的,但不是现在,还是那句话,不打无把握之仗!"

  谷雨这么一说,顾慎为和严耀庆等天

  方省的同志陆续表态,见他们想通了,谷雨接着说起了和法国人交谈未果的事情,顾慎为听完,立刻来劲头了,终于有打仗的机会了,自二战后期到现在,他都等了十几年了。

  谷雨听完汇报后,笑着说道,"我们在马达加斯加方向做了不少准备,但能不能转化为实利,就看你们的表现了,还是那句话,不打无把握之仗,一旦动手了,就一定要把法国人给赶走,不给法国未来搞间接统治的机会!"

  顾慎为兴高采烈的答应了一声,谷雨站起身说道,"你们的汇报看着还不错,就好好干吧,记住不要露出太明显的破绽,要让法国人吃苦说不出!".

  第二天天蒙蒙亮,谷雨一些人就驱车来到了杜罕油田考察,这个油田储量目前确定的可采储量在两亿吨左右,这个规模虽然比不上一众中东超级油田,但规模也不算小,十亿吨的储量是有的,很多目前开采不了的石油,未来也可以开采。

  根据美国人的测算,只要加大开发力度,未来日产量可以达到35万桶左右,也就是一天5万吨,一年总产量可以接近两千万吨。

  此时的油价大概在2.6美元/桶左右,也就是说这个油田只有加大开采,一年产油可以接近四亿美元,而且开采成本很低,油品非常好,美国人自然舍不得让出油田,他们要求中国给出巨额补偿,中国自然不干。

  所以中美两国现在较上了劲,美国人不愿意让是吧,那中国绝不投产新的油井,也不允许勘探别的地区,一年只产那么一丢丢,扣除运营成本,老美的油气公司顶破天只能赚个三瓜两枣......

  美国的石油公司一开始也不着急,中国石油产量不够,总有一天会开发的,可随着大庆、胜利两大油田的产量越来越大

  ,又随着中国控制了婆罗洲和苏门答腊油

  田,石油已经自给自足,这下子傻眼了!

  艾森·豪威尔主动找谷雨谈,恰恰说明美国人着急了,所以谷雨就是不谈,拖着就是,等到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越闹越大,美国必然会让步,急什么。

  事实上,中美围绕着杜罕油田的较量,是此时中东产油国与英美石油利益之争的一部分,虽然英美石油公司影响力不小,但石油要想有效得开发并运到美国,也离不开产油国的配合,所以谷雨很清楚,中美迟早还是会走到谈判桌上。

  事实上,谷雨也不是不能给美国石油公司分润,这个油田说到底是意外之喜,他真正在意的是通过谈判促成美国石油公司更多的转让人造丝领域的先进技术......

  这几年,中国想尽办法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但欧美都不愿意拿出最新的人造丝技术,他们也都知道这一领域前途远大

  ,当然不愿意中国上来,他们想的是卖设

  备赚大钱,中国人口那么多,可以卖很多很多套设备的。

  偏偏中国解决穿衣问题的希望只能放在人造丝,光靠引进设备成本太高,而且一个项目就要四五年时间,只能一边引进项目,一边自主研发,虽然东德可以引进技术,但东德那些东西也不够先进,已经快被拉开一代了,所以谷雨一定要折腾,

  逼着这些石油公司让步。

  越是有所求,做事越是注意分寸,有理有据有节,所以谷雨考察时,告诉中石油和生产兵团的同志,斗争归斗争,但也不能蛮干,千万不要学摩萨台那种250。

  要和美国人说清楚,咱们一直都在认

  真执行协议,并没有任何违反,至于钻协议的漏洞,那也是跟你们英美学的,你们这些年钻了我们多少空子,你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你们做得,我们当然也做得

  谷雨说到这里,告诉王若飞,"老王,咱们这些年被美国人坑了很多次,商务部应该整理了一些,你和剑秋同志联系下,做好打口水战的准备!"

  王若飞同志答应了一声,表示会立刻准备起来,谷雨想了想说道,"这些被坑的

  案例整理好之后,也要发给各个涉外单位

  ,不管是国有还是私营单位都要提醒,增

  强他们的警惕,我们出门做生意,不是做

  冤大头,一定要做好相应的评估工作。

  一定要告诉各单位,欧美总是说要遵守协议,这不是他们守信,恰恰相反,欧美遵守协议的背后,还隐含着两层不可告人的意思,一是协议没有约定的,他们都可以钻空子;二是如果违约的好处,大于

  协议约定,他们会毫不犹豫的违约!

  而在国家方面,各大学和社科院等研

  究机构要做好对欧美法律体系的研究,相关律师队伍加快培养,现在各个大型涉外国企的法务部虽然陆续建立起来了,但发挥的作用不明显,涉外律师的水平也不够,这是不行的,一定要加强......"

  指示了一番,谷雨又看向周恩来,"老吴,你分管最高法相关工作,你和原道同志要多下点功夫,要不然和国外打交道时就会一直吃亏。

  不仅仅是涉外事务,因为法律意识不足,国内现在各种破事也不少,群众不懂法,受传统影响,各种荒唐的事情不断发生,一定要做好普法工作。

  要特别注意宗教和各种封建残余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冲突,绝不允许一些宗教头目、族长什么的搞私法,一旦发现,就必须严查到底,涉案人该杀头杀头,该流放流放,绝不允许纵容,要不然党和国家的威严何在!

  党政干部不懂法,各项决策和执行就容易突破底线,甚至是无法无天,这会严重破坏干群关系,我们搞运动,搞整风是法律法规不健全时的无奈之举,不能一直这么下去!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上梁不正,我们党内一些干部革命时受到党内一些流氓无产

  者的影响,一直很轻视法律,这是不行的,要加强教育,常委会中各级法院院长的素质也要提上来,也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

  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首先从党开始!"

  从考察石油,再到法律工作,虽然是

  离题万里,但事实上确实有很大的关联,搞市场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离不开相关法律的配套。

  以前不了解,在国际上吃了不少苦头,这些年慢慢扭转过来,但随着国家进一步开放,各种被坑的事件又迅速多了起来,所以谷雨借题发挥,进一步要求加强法律相关工作。

  谷雨想了想,又说道,"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有两条一定要注意,一要多安排老同志们审核,听取他们的意见,他们党性高,看问题长远,退下来事情又不是很多,要发挥好他们的作用;

  二要公开透明,各个法律法规的草案在进入到人大表决阶段前,要召开社会各

  阶层代表普遍参加的座谈会,也要在新闻媒体上公示,接受全国人民的指正,各种意见也要整理好,对的东西一定要采纳。

  未来实践中若是出现了问题,也不要

  讳疾忌医,做得不好就要修改,那些提出正确意见的同志也要让他们发挥更多的作用,什么是民主,能够不断采纳人民的呼声,就是民主嘛!

  咱们立国时间不长,法律法规的制定一定要慎重,不怕慢,就怕歪,一定要公平公正,既要保证党的领导地位不受影响,又要促进国家的现代化,同时也要充分

  符合中国的良风益俗,督人向善!"

  周恩来同志多聪明的人,他立刻听懂

  了谷雨这两层意思,党内的法律人才并不

  多,相当多的法律法规制定者都是 KMT 时期留下的政法人才,谷雨肯定担心他们往

  里面放私货,让退下来的老同志做审核,就可以相当程度上避免这些破事。

  而第二条对外公开,既是充分尊重民主,就是扩大参与面,同时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防范一些人胡作非为,在法律法规上埋雷......

  谷雨在天方省的考察时间并不长,两天之后,他就乘坐军舰前往印度洋,接下来他要访问海德拉巴和孟加拉国,他对两国的安保都不怎么认可,所以只是随访,他会在沿海港口下船,与两国领导人在严密安保下做了一番交谈。

  此时印巴第二次撕逼,已经停了下来,本来谷雨以为不会再打了,但是阿里汗告诉谷雨,巴基斯坦对于印度的一再挑衅,还占据那么一大块领土十分愤怒,有意进行一轮反击......

  没有东巴的巴基斯坦实力远逊于印度,自然没多少底气反击,所以巴基斯坦就派人过来游说孟加拉国和海德拉巴一起进攻,但印度的实力摆在那里,孟加拉国和海德拉巴一直以守为上,自然不愿意主动招惹印度。

  但都是 MSL 兄弟,若是这一次不联手,下一次印度对他们进攻怎么办?能够指望巴基斯坦帮忙吗?所以阿里汗非常头疼,他和孟加拉国的情况不一样,境内有太多印度教信徒,统治并不是很稳定,不管胜负事实上都没有好处。

  胜利了,印度教徒不满,若是他们闹

  腾,阿里汗的统治立刻处于风雨飘摇中;失败了,那就更加严重了,极有可能迅速被推翻。

  在这个时代,阿里汗这样的传统统治者实在太苦了,不管做什么都是错的,要真正论起来,他做事并不过分,海德拉巴到现在连所得税都没有收,比印度的税收也少,虽说海德拉巴有钻石矿在手,兜里有钱,但也也说明他的统治还算得人心。

  可没办法,印度教徒现在牛逼起来了

  ,就是不太愿意接受一个 MSL 的统治,他光靠20%的 MSL 想压制住80%的印度教徒,压力一直非常大,他不得不小心翼翼。

  但是阿里汗又没办法拒绝,正好谷雨来了,这位君主立刻有了主意,他告诉巴基斯坦的代表,海德拉巴很弱小,军队战斗力不够,十分依赖"朝鲜"雇佣军的保护,若是谷雨同意进攻,和朝鲜商量派出更多的雇佣军,他愿意多花钱,然后以雇佣

  军为主进攻。

  谷雨哭笑不得,什么时候中国这么重要了?他估计孟巴海三家没有一个愿意打的,巴基斯坦去年遇到那么大的水灾,还没有缓过来,这会提议联合进攻,很可能是为了安抚国内的强硬派。

  若是其他两家不同意,巴基斯坦政府可以顺理成章得拒绝强硬派的要求,巴基斯坦就那么点实力,他们自己也知道。

  若是真正要进攻,巴基斯坦肯定会想

  尽办法隐瞒消息,哪怕要联系孟海两国,也肯定会小心翼翼,若是被印度知道了,进攻的突然性也就没有了。

  海德拉巴同样不敢打,但又不方便拒绝,竟然想着拉中国下水,若是中国下场,印度自然不是对手,稳赢的仗谁不愿意打;若是中国不愿意下场,那正好可以拒绝巴基斯坦。

  而孟加拉国人此时不仅仅拿下了所有的孟加拉地盘,还有所扩张,不仅农业发达,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几年通过与中国的交易,已经有了一定的军工,可以生产轻武器和一些山炮,达到了阎锡山的水平,孟加拉国心满意足,压根没有进攻的想法。

  所以谷雨自然相当无语,你们不愿意打为什么要推到我们头上,有那么一瞬间

  ,他就想撤出"朝鲜"雇佣军。

  此时的"朝鲜"雇佣军数量并不大,也

  已经完全退出了孟加拉国,全部部署在海德拉巴境内,一开始计划是全部撤走的,但阿里汗对城内那么多印度教徒很不放心,又嫌弃手下的战斗力不够,死活不愿意让"朝鲜"雇佣军离境。

  阿里汗拼命邀请,还有一层意思,他虽然愿意和孟加拉国结盟,但并不意味着海德拉巴要听孟加拉国的,拉住"朝鲜"雇佣军自然可以做一些平衡,不至于让孟加拉国太过嚣张。

  盛情难却,中国自然没有拒绝,此时雇佣军主力就驻扎在海德拉巴郊区,阿里汗还时不时慰问一番,说白了就是让这只

  雇佣军当保镖的。

  有了这只雇佣军的存在,印度人进攻

  时就要顾虑重重,不得不考虑中国干预的可能性,印军要想动手,自然就需要拿出更多的资源去扩军;若是不敢动手,时间一长,孟海两国的独立性更强,印度统一的希望就更小了。

  哪怕谷雨向欧美承诺除非印度挑衅,中国不会掺和印度事务,但并没有说"朝鲜"雇佣军不会增加在海德拉巴的存在,这样一个筹码,想让中国让出来,美国必须拿东西交换,总不能白白退的!

  更重要的是,雇佣军的存在也会时时刻刻提醒孟加拉国和海德拉巴,你们的安全离不开中国的保护,如此一来,中国可以较为顺利的开采铁矿和铬矿,以满足国内的需要。

  考虑一番后,谷雨自然拒绝,他认为雇佣军虽然是海德拉巴出钱养着,但当初我们说好的,只是保卫海德拉巴不被印度侵略,现在你们三家要联手进攻印度,这怎么不属于雇佣军的工作范畴。

  同时谷雨认为,此时也不是巴基斯坦发动反击战的时机,去年的大水灾虽然同时打击了印巴孟三国,但印度家大业大,他们抵抗风险的能力更强,巴基斯坦应该等待元气恢复后再发动战争。

  阿里汗深以为然,但是又表示不方便回绝巴基斯坦,谷雨就把他和艾登的交谈告诉了他,既然艾登就要斡旋,你们完全可以说先进行和谈,顺利积蓄力量,若是印度不归还被占土地,再围攻印度也不迟

  阿里汗听说亲爱的英国爸爸下场,自

  然心花怒放,两人又交谈了一番,就中国扩大进口棉花和钻石加工合作达成了口头协议,该国棉花种植业和钻石业非常发达,要不然阿里汗也不会那么有钱。

  谷雨对钻石兴趣不大,也不愿意在这一块缴纳智商税,中国以保护传统文化为由,立法禁止非工业用钻石的引入和国内市场销售,想尽办法用翡翠和玉器代替钻石的作用。

  国家专门成为了国家珠玉公司开采和田玉和缅北翡翠矿,同时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千年沉睡,只因有你"、"翡翠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样的广告词不断出现,想尽办法让年青人明白中国有着非同一般的文明,钻石看着亮晶晶的,但压根架不住火的考验!

  虽然这些年,西昆仑也发现了一些钻石矿,也有人在刚果等找到了钻石,但这些钻石除了满足工业需求以外,其余都被

  收购,对外出口换汇。

  和海德拉巴合作,自然是因为该国钻石加工业比较发达,相比于出口原石被欧美剥削,赚不到什么钱,还不如和海德拉巴合作,打磨一番,中国本土卖不了,可以卖给周边国家嘛!

  在会谈的最后,大财主阿里汗给谷雨一行人都准备了价格高昂的礼物,他知道中国不允许用钻石,所以很实在给的都是黄金......

  谷雨有些却之不恭,现在囊中羞涩,也没有拒绝,不过拿人手短,谷雨立刻想

  到了一个主意,他告诉阿里汗,苏俄发现

  了世界最大的钻石矿,我可以代为牵线,你们加强钻石领域的合作。

  阿里汗能这么有钱,不仅仅是因为控制了海德拉巴的大钻石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和那帮缺德到家的英国钻石企业关系也很好。

  谷雨估计英国人现在对老毛子找到那么多的钻石头疼无比,而老毛子也想全世界高价卖钻石,但又没有渠道。

  帮助阿里汗和老毛子拉上关系,尽快形成一个价格联盟,与苏俄拉上关系,阿里汗家族在海德拉巴的统治也会更加安全

  结束对海德拉巴的访问后,谷雨接着

  访问了孟加拉国的首都加尔各答,孟加拉国此时已经得知谷雨与阿里汗的交谈也同样松了一口气,虽说孟加拉国的实力相当强,但还是比不上印度,都已经捡了大便宜,自然不愿意按照巴基斯坦的想法与印度作战。

  不过印度对巴基斯坦大打出手,孟加

  拉国自然不安,谷雨自然也不会让孟加拉国失望,对孟加拉国军事上的要求尽可能满足,飞机大炮坦克,各种军事训练,甚至于军工厂,能帮自然帮,价格相当实惠,也不要外汇,农产品、铁矿石、铬铁矿都可以......

  虽然孟加拉国独立后,与美英的关系也不断加深,但谷雨并不怎么发愁,只要印度的威胁在,中国和孟加拉国的关系再差也差不多哪里去,至于印度的威胁什么消除,呵呵,那是不可能的!

  谷雨并不知道,就在他访问孟加拉国时,印度总理尼赫鲁也从英国大使那里拿到了中苏两国领导人在日内瓦会议的发言副本。

  中国再一次找印度的茬,要求被占土邦独立也就罢了,竟然还要联合四常核查印度的铀矿,而且已经达成了初步一致。

  接下来的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就要谈判出台具体政策,对于那些不愿意接受核

  查的国家,将会进行严厉的制裁......

  尼赫鲁真心慌了,若是印度的铀矿被完全控制,印度还怎么发展原子弹?而没有原子弹,印度又如何挣脱中国人搞起的包围圈?

  也就在此时,巴基斯坦联络孟加拉国和海德拉巴,要联手反击印度,而两国并无意愿配合进攻,中国也不愿意下场这个战略情报也被印度侦知,尼赫鲁认识到机会已经成熟了!

  此时中国人刚刚对其他四常承诺,只要印度不在边界地区折腾,就不会出兵印度方向,中国人刚刚承诺,不可能轻易变卦,而且就算可以变卦,中国也未必有意愿变卦,因为这一次尼赫鲁打的还是巴基斯坦!

  两线作战历来是兵家大忌,必须首先解决掉一边问题,缅甸内战那会,尼赫鲁就想先解决海德拉巴和孟加拉国,但并没有成功。

  中国迅速动员海外省,并将大批飞机

  送到孟加拉国,这也证明中国有能力在极短的时间你将海外省大批有实战经验的老兵送到孟加拉湾一带。

  但印度如果对付巴基斯坦就不一样了

  ,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虽然不错,但巴基斯坦主要依靠的是美国,不是中国,美国在巴基斯坦的军事基地还时不时跑到中

  国西部,中国对巴基斯坦一直非常恼火,也不怎么卖武器给巴基斯坦。

  而连续试探表明,只要印度不碰乍吉山口,中国也没有支援巴基斯坦的想法,所以收拾巴基斯坦,中国直接动员海外省增援的可能性很小。

  既然现在巴基斯坦把动手的理由送了过来,印度基于国家安全发动先发制人的进攻,充分利用印度的规模优势,一举攻入巴基斯坦腹地,迫使巴基斯坦对印度全面妥协。

  根据尼赫鲁的命令,印度陆军参谋长制定了一个规模很大的战争计划,印军要乘着现在巴军主力部署在克什米尔的机会,来一个侧翼攻势。

  印军计划以主力向巴基斯坦第二代城市拉合尔进攻,同时以精锐的坦克师攻击查温达地区,彻底切断巴基斯坦和克什米尔之间的联系,从而取得对巴基斯坦的决定性胜利。

  此前一连串碰撞证明巴基斯坦的后勤有很大问题,说明巴基斯坦还没有从大水灾中缓过来,唯一不错的空军规模也有限,中国虽然提供了战斗机,但只要不是亲自下场,对印度的威胁都是有限的,中国空军并不强大......

  至于美国的干预,尼赫鲁也不担心,美国或许会派出海军威胁,封锁印度,但战争爆发地点深处印度次大陆内部,美国人总不至于派出陆军亲自上阵。

  哪怕是海空军干预都未必敢动手,尼赫鲁很清楚美国那种体制的局限性,同时为以防万一,尼赫鲁也计划在联合国上控诉巴基斯坦的进攻计划,并想办法联络英

  国,好稳住美国!至于孟加拉国和海德拉巴,尼赫鲁也不在意,海德拉巴自保就不错了,孟加拉国内部同样矛盾重重,印军进攻他们可能会抱团抵抗,但却无多少攻击能力。

  所以印军在陆地上的对手只有巴基斯坦,一旦彻底击败巴基斯坦,控制巴基斯坦核心地区,印度就可以彻底摆脱两线作战的危机,更重要的是,印度也将打通与苏俄的陆路联系。

  作为英国培养的精英,尼赫鲁当然知道俄国人对暖水港的追求,只要印度拿一个港口出来,苏俄一定忍不住加大对印度

  的投入。

  虽然这也意味着印度会得罪英美,可尼赫鲁现在没有选择,美国人一直不愿意承认印度兼并土邦,还赖在特拉凡科尔不走,时间一长,印度还是四分五裂!

  此时孟加拉国大力推行孟加拉民族主义,挤兑印度斯坦族,不断缓和宗教矛盾;而海德拉巴那帮王八蛋全力推广泰卢固语,把海德拉巴说成是泰卢固民族的国家,北印度语都不让说了......

  必须乘着建国时间不长的机会,击败主要对手,称霸南亚,否则又如何有机会成为有声有色的大国,不能再拖了,为了未来,怎么也得拼一把!

  尼赫鲁深知这样一个类似于梭哈的做

  法,必然争议很大,但谷雨刚刚访问海德拉巴和孟加拉国,若是乘机篡改一下,让朝野上下都知道中国人在组织一场对印度的围攻,印度要想挺过去,避免1947年的失败,就必须先发制人......

  尼赫鲁在这个大打出手的军事计划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接下来印军将进行一系列战略欺诈,然后选择在九月初发动全面进攻,给中国的国庆十周年一份大礼!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