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276章百万大军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9127 2025-05-12 15:05

  钢铁产业非常复杂,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化、焦化、耐材、铁合金、碳素、运输、能源等等要素结构必须具备,地质勘探、工程设计、建设施工、设备制造、科学研究、冶金教育等门类同样需要齐全,否则别想迅速的实现一个钢铁厂的顺利投产。

  这些要素和门类有的属于钢铁产业自己需要把握的,有的则需要配合,比如交通,配套的铁路运输、水路运输都必须跟上,要不然几十万吨各种材料怎么解决?

  冶炼一吨生铁需要品味63%的铁矿石1.6-1.65吨,0.3-0.6吨焦炭,0.2-0.4吨熔剂,山西的铁矿石品味不高,所以要首先进行采矿、选矿、烧结,才能得到高品位的人造富铁。

  简单算一算,就知道这个过程,需要多少材料,不管现在还是未来,都不可能靠汽车运输,汽车的运量太小,所以这两块就需要交通局负责,码头和专用铁路线路的建设,火车的进口都必须跟上。

  另外还有大量的建筑材料,包括混凝土、砂浆、木材、金属结构件、门窗类木材制品等,并提供汽车、吊车等机械化运输和施工设备,需要完成大型预制厂、钢筋加工厂、木材联合加工厂、大型机械修理厂等数个辅助型工厂

  除了交通,还有电力,还有矿产,供销总社,建设部门,银行、财政部等等,虽然上级就每一个时间节点都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具体执行过程中还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比如建设局,他同时面临着多个项目,现在是战争期间,保证前线供应,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公路建设,你钢铁厂再重要,有打胜仗重要吗?

  不同的部门也在不断地争抢资源,你钢铁厂说自己重要,我化工局认为炸药生产更重要,必须首先完成化工厂的扩建,完成合成氨工厂的生产等等,必须首先完成我这一块……

  还有财政部的外汇投入,谷雨现在的摊子铺得太大,一边打仗,几十万人动员;一边搞建设,项目一个比一个大;一边还要保证越来越多的党政军干部吃喝拉撒;

  最要命的是,现在还要保证人民币币值稳定,银行和财政也是一个头,两个大,站在他们的立场,他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压缩开支,开源节流。

  说到底,现在谷雨遇到的问题就是有限的资源,如何更合理的使用,这就需要协调,这就需要有侧重点,这就需要有一个专委,把所有人喊到一起,现场解决问题,谷雨现在做得就是这个活。

  定死时间,陈云和李强立刻打电话通知,电话联系不上,就派人骑马通知,而在这段时间,谷雨和董登山先生坐在一起继续谈话,又把厂长和副总工叫过来一起谈话。

  育才钢铁厂厂长王恩刚,与谷雨同龄,毕业于东北大学,九一八后加入四路军,并一直在兵工厂工作,有相当不错的管理能力,被谷雨点为育才钢铁厂厂长,负责起规模空前的钢铁建设,谁让他名字带刚的,天生就应该做钢铁。

  副总工靳树梁,毕业于北洋大学采冶系,曾经担任过汉冶萍技术员,扬子机器公司工程师,是中国第一代钢铁冶炼专家。共产党进行钢铁建设,缺乏人才,到处挖人,靳树梁先生被游说,来到了山西,被任命为副总工程师,辅佐董登山先生。

  中间陈云、李强打完了电话返回办公室,几人又交谈了一段时间,将目前遇到的问题,需要解决的时间节点,涉及到的部门一一确定,谷雨看了一眼身体十分虚弱的董登山先生说道,“薛伯章,安排一下,让中办医务处的同志对董总工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

  薛伯章立刻起身安排,谷雨这才说道,“董总工,我们这么大一个中国需要的钢铁产量不应该是几万吨,而应该是几千万吨,甚至是几亿吨,我们未来的路还很漫长,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的钢铁人有一个非常好的体魄,你需要休息,养好身体!”

  谷雨的话刚刚说完,董登山先生就摇摇晃晃就想站起来,就被谷雨按住了,让他好好坐着,董登山还是不太愿意,“谷书记,您的好意我心领了,我没什么大毛病……”

  “我们的项目将会越来越大,您这样有管理,有技术的专家,身体养好了,未来才能承担更重的责任!再说了,不是还有靳工吗,他是高炉专家,对他你还不放心吗?”

  王恩刚也笑着劝说,“老董,你就听谷书记的,他也是在关心你!”

  “是呀,老董,你就放心吧,高炉、平炉这一块,我还是比较熟悉的!”

  董登山先生却意不过,只好说道,“那好吧,我先休息一下!”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两个小时之后,会议准时召开。党的第一书记召唤,限定时间,两个小时必须到达,在太原的同志都想法设法赶了过来,见人来齐了,谷雨也不废话,立刻开始正题,

  “今天把同志们叫过来,开一个现场会,解决钢铁厂的建设问题!薛伯章,你来读,涉及到哪个单位,哪个单位的负责同志站起来,汇报目前的进展,目前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案,什么时候能完工,好,开始!”

  薛伯章同志拿着刚刚交谈的内容,开始朗读起来,“第一项忻口电厂二期工程……”

  要搞工业生产,发电是第一要务,所以第一个就是电力,负责电力的同志开始说了起来,不过这位同志说了两分钟之后,谷雨就不耐烦了,“工作要讲效率,汇报要简明扼要准确,不要说废话!”

  电力局局长杨树文有些发慌,接下来说话就有些结结巴巴,有些用词不当,谷雨更火了,“作为电力局长,各种数据要熟记于心,这是基本要求,我不想听到什么可能,大概,你出去,想清楚了怎么汇报,再进来!下一个!”

  这位同志手足无措,十分尴尬,李强同志立刻走上前,拉着他一起离开,同时将一些注意的地方告诉了他……

  第二个是负责交通,交通这一块有铁路,有公路,有码头,这位同志回答得比较清楚,谷雨这才消了气,然后就细节问题一一询问起来。

  其中一个比较显著的问题就是钢轨,中央不想进口,但现实又需要铁轨,谷雨想了想说道,“你们呀,脑子要灵活,西潼铁路修到一半停了下来,有不少钢轨堆在潼关,可以先搬过来应急嘛,这个问题,我来协调,让部队搬,铁路派车,十五天之内运到太原!”

  就这样,一个个细节问题被现场解决,几乎所有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人和钱,而作为最高决策者谷雨可以现场拍板,很多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时间也在飞速的消逝,这一次的会议一直开到晚上十一点多,才把大大小小的问题协调好,并且确定好了具体责任人和处理时间,以保证三年内钢铁厂各项工程顺利完工。

  当然了,这个过程中,谷雨听取汇报之后,也对一些完不成或者衡量之后,性价比不高的项目做出了一些调整,比如包头钢铁厂建设需要从零开始,各种配套工程相当庞大,耗时耗力。

  他决定缩短投资规模,除龙烟搬过来的那个高炉和国内搞来的小平炉和小电炉以及配套煤矿建设以外,其他新增钢铁项目暂时停下来,也不建设铁矿石专用线。

  至于包钢所需要的铁矿石,则完全使用龙烟的赤铁矿产量,增加龙烟的产量,加大铁矿石储备,反正龙烟搬过来的那个高炉年产量也就七万吨生铁,就算是抗战八年,需要的铁矿石也就百万吨,这个量不大。

  龙烟铁矿专线相关勘探,路基建设已经基本完成,铺轨之后通过铁路运输,三四年内,生产并运输上百万吨铁矿石还是办得到的,这也应该可以满足包头机器厂的钢铁生产需要。

  之所以做这样的调整,就是因为交通局多次考察之后,认为白云鄂博到包头那条专线铁路施工难度太大,风沙太大,沿途环境太过恶劣,投资成本可能要增加很多。

  与此如此,还不如把钱用在别的见效快的地方,比如重庆钢铁,又比如洛阳,前者有水,后者有铁路,毕竟去年的规划,没想到现在进展这么顺利。

  地质人员在洛阳的新安偃师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也有一个几千万吨的赤铁矿,这一地区还有丰富的金矿,离山西又近,搞一些中小型钢铁厂绰绰有余,所以没必要那么着急搞包钢,那是以后的事情……

  另外根据财政部的汇报,谷雨也对各个项目的优先程度,进行了一番调整,一切以军事为第一要务,首先为军工,第二是交通,钢铁产量是重中之重,有些配套项目暂时跟不上,投资可以推迟,要有先有后……

  这一次会议也同样是对负责同志的一场严峻的考验,面对挑剔的谷雨,面对突然袭击,在会议上被轰出去的同志就有六七个,那个电力局长第二次发言,还是有些问题,很明显他对一些工作不是很熟悉。

  无奈之下,他的副手不得不接了过来,只用了几分钟,谷雨就知道电力局真正懂行、或者说比较上心的是这位副职。

  所以副手发言后,谷雨的第一句话就是,“刘从林同志,你现在是电力局长,原局长杨树文撤职,杨树文,你现在可以出去了!”

  谷雨这样的做派,更是让人噤若寒蝉,这也是他有意制造的效果,他发现随着国内革命的不断胜利,一些干部出现了松懈心理,通过这一次突袭正好给他们上一上发条,这才刚刚开始了,就想其他的……

  晚上十一点多,这一次会议才结束,结束前,谷雨问道,“各单位,现在对自己的工作,有没有不清楚的地方?有,现在就站起来问!”

  谷雨扫视了会场一周,这才说道,“既然都没有,那中央就看你们的执行,其他的不说了,散会!”

  干部们陆续站起身,这个时候薛伯章同志说道,“同志们,中办已经准备了面条,吃完了再走……”

  等到晚上十二不到,谷雨才离开了第二钢铁厂,陈云想了想,帮着杨树文求情,这位同志上任时间不是很长,而且又是军队政治干部,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让他去党校学习就可以了,没必要降职。

  谷雨有些感慨地说道,“我们的干部,包括你我在内,都是搞革命出来的,打仗,搞群众工作也许还可以,但是搞建设都太过稚嫩,热情有余,条理不足。

  很多同志根本不不清楚工业建设的特点,就被推到了局长的位置,不合格呀!杨树文的情况我知道,你就不要再劝了,他还是回部队比较好!

  清末到民国搞了五十年的工业,虽然搞得不怎么样,但确实留下了一笔不小的财富,还是有些人才的,要把他们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要信任他们!

  老陈,你既然负责经济工作,这一块的人事安排,你要大胆说话嘛!组织部内有必要成立一个专业干部局,由一位副部长兼任。

  经济干部、科技干部、企业干部,电力局这些专业要求比较高的部局,专业素质不合格的干部不能用,另外我们对外接触时,涉及到一些国际商法,外交惯例这些东西,也要懂,别不懂装懂,被人笑话!”

  “谁来做这个副部长?”

  “财政部副部长薛雨林怎么样?二十岁就坐到了沪杭铁路最年轻的站长,会计出身,了解铁路,又精通金融货币,是最适合的人选!”

  陈云同志皱着眉头说道,“薛雨林同志对经济很有研究,但他没有接触过组织工作,可能有些不擅长呀!再说了,他被保释出狱的过程,一些同志是有看法的!”

  “要的就是他不擅长,要是太擅长了,反而不好!”谷雨顿了顿,“薛雨林同志是1927年的老党员,四一二后被捕,在狱中表现非常坚定,还自学了很多知识,非常难得!

  他被家人保释之后,联系不上党组织,其后一年多的行踪也都有据可查,到了1933年1月四路军身份暴露后,又主动前往北方局报道,已经通过了组织审查,这几年不算自动退党!”

  薛雨林同志来到北方根据地之后,被安排到胜利银行工作,对人民币的发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深得谷雨和陈云欣赏,所以一年多一点,就被提升为财政部副部长,与南汉宸、毛泽民一起,成为陈云在经济上的主要助手。

  但他过去几年的经历,对他的拖累非常大,党内不少同志对他很有意见,所以谷雨今天对薛雨林同志的情况作了定性,不算退党,也就是说他以党的第一书记身份为薛雨林同志做了背书!

  即便如此,陈云同志还是不太同意,“薛雨林还是留在军政委员会比较好,现在我们的财政压力很大,我离不开他!”

  “你呀你!”谷雨笑着说道,“这样吧,他以组织部副部长兼任军政委员会委员,协助毛泽民同志的工作,这样两头兼顾总可以了吧!”

  话都说到这个程度,陈云只得点头,不过他又担心薛雨林同志太累了,谷雨微笑着说道,“这样吧,我们设立两个局,经济干部局和专业干部局,两个局都让薛雨林同志分管。

  经济干部局,让毛泽民推荐一个局长;科技干部局,让李强推荐一个!斯大林说,技术决定一切!咱们也要好好学习嘛,要论缺少人才,我们更缺乏人才!”

  陈云同志有些无可奈何,他真心不愿意薛雨林担任组织部副部长,饶漱石那个人不是那么好相处的,万一闹矛盾了,不,这两个人肯定要闹矛盾。

  按照谷雨的设想,这个组织部副部长权力非常大,经济干部,科技干部,国企干部,专业局干部都让薛雨林去管,饶漱石怎么可能接受。

  但谷雨态度这么坚决,而且这样的安排,事实上相当于提拔了薛雨林同志一级,他也没有理由反对,要是再反对,谷雨搞不好就有想法的,所以只要点头同意。

  谷雨见他同意了,微微一笑,他可以接受饶漱石掌控组织部,但是干部安排上,必须服从他的意志,安排薛雨林也是在警告饶漱石,干部任命要精细,要考虑的更周全一些……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谷雨对这位记忆中的大经济学家非常重视,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不仅有丰富的经济理论,还有极强的实践能力,不管是前世的北海币,还是这一世的人民币,能够发行成功,他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年龄又合适,身体又非常好,记忆中他活了一百多岁,在谷雨看来,要论管理经济的能力,他的本分应该是党内最高的。

  必须让他在更高的位置充分发挥出来,未来毛泽民退下来,他可以顶上去,作为陈云的副手,甚至代替他工作……

  让他担任组织部副部长就是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可以有机会培养一批干部,同时在七大之后进入中央执行委员会;

  等四川稳定了,谷雨准备安排他到四川担任省长,主持这个大后方的经济建设,以后自然可以进入中央,主政经济,这涉及到他未来的一系列安排,当然不能容许陈云一直把他放在执行者的位置上。

  薛雨林的安排敲定之后,谷雨想了想问道,“对了,米高扬同志答应派出的高级别计委干部,什么时候过来?”

  “阿尔希波夫同志告诉我,苏俄那边现在正在建设,也十分缺乏人才,我们要的人,恐怕没那么容易派出来……”

  谷雨点点头,想了想,又有些奇怪的问道,“苏俄同志不是答应支援我们三百多德国专家吗?怎么才过来这么点人,六十个人都没有吧?

  而且人才队伍也比较混乱,搞化工的很多,有二十多个,搞各种机电精密仪器的,也有二十多个,但搞勘探的一个没有,搞钢铁的也只是普通的技术员,指导作用有限,哪有这么安排人的!”

  “我也就这个问题,问过阿尔希波夫,不过他也不太清楚!稼祥同志也问过国际代表团,王若飞同志说国际那边今年调整非常大,他们催促过很多次,但是国际同志似乎一点都不着急!”

  谷雨本来有些疲惫,靠在小车里面,听到这里,皱起了眉头,猛地挺直着腰板,“这样不行!他们不急,我急,不能再拖了!

  我看这样,我们以书记处的名义给国际和苏俄领导同志发电,把我们的困难说清楚,他们不贷款,给点人才,而且是德国人才,总没话说吧,又不是苏俄同志,有必要这么扣扣索索吗?

  还有计委的干部,我们也不能干等,他们不派人,那我们派人过去,咱们问一问,能不能往苏俄的中央计委派遣干部实习!”

  谷雨回到住处,已经非常晚了,他进门之前,笑着对警卫秘书陈廉甫说道,“小陈,今天已经很晚了,你赶紧去休息吧!”

  陈廉甫敬了一礼,笑着说道,“谷书记,您先休息吧,我去查一下岗!”

  谷雨笑着点点头,陈廉甫非常年轻,但做事非常谨慎,考虑问题也很周到,谷雨对他相当满意,前世他能成为全军最年轻的纵队司令员和兵团司令员,绝对不是偶然的。

  谷雨推门进来,此时妻子容强和蕾蕾都已经睡下了,不过见谷雨回来,容强立刻就醒了过来,她拉开灯,就要起来,谷雨连忙上前,扶着妻子靠在枕头上,“你怎么醒了?”

  容强有些疲惫的摸着肚子说道,“这个小家伙折腾得很,我哪里睡得着!”

  容强快要临产,肚子圆圆的,谷雨低声说道,“应该快要生了,胎动很频繁!”

  容强瞥了一眼,“你倒懂得多!”

  谷雨呵呵笑了起来,把耳朵贴近妻子的肚皮,听了听,微笑着说道,“小家伙,你快点出来吧,你看看把妈妈折腾的!”

  容强温柔的摸了摸谷雨的头发,“老谷,你头发又长了,该剃了!”

  “每天忙来忙去,哪里顾得上!”

  就在这个时候,容强脸色一变,觉得有些不对,谷雨察言观色,“要生了?”

  “有些像阵痛!”

  次日上午,经过了八九个小时的艰难分娩,容强生下了谷雨第二个孩子,也是一个女儿,这个孩子被取名为张一思,一个有些奇葩的名字。

  生完孩子后,容强似乎有些失望,谷雨安慰了一番,试着给孩子喂过奶之后,容强这才十分疲惫得睡了过去。谷雨看到女儿皱巴巴的小脸,笑着说道,“这个孩子长得像妈妈,以后肯定是一个小美女!”

  长女蕾蕾陪在谷雨身边,张着小口说道,“爸爸,我呢,我呢?”

  “你像我,当然也是一个小美女喽!”

  蕾蕾很满意,“这还差不多!”

  谷雨擦了擦这个小鬼灵精怪的鼻子,然后牵着女儿的手离开了产房,作为党的第一书记,能抽出半天,陪在妻女身边,已经很难得了,不可能跟前世照顾妻子一样,他有着太多的工作。

  谷雨将昨天晚上与陈云同志商量的内容,跟书记处的同志说了一遍,几件事有理有据,中央书记们就算有想法,也不好说什么。

  几件事敲定之后,谷雨就去军委办公室,研究起重新调整部署,昨天财政部和胜利银行的同志,也把他们的困难说了一通,谷雨知道,得把更多的兵力丢出去了,要不然压力会更大。

  最后研究了一番,决定在郑县组建华东野战兵团,以陈赓为司令员,徐达三为副司令员,罗登贤同志为政委,原苏区中央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内政人民委员唐沽同志为副政委,古柏为政治部主任,毕士悌为参谋长。

  决定从东线抽调三个主力师,外加三个新编师,陕西方面一个主力师,五个改编师,再加上豫西剿匪的30师,骑兵两个旅,炮纵四个团,总兵力约18万人。

  换句话说,谷雨把共产党三分之一的军事力量交给了陈赓,他将率领这只主力部队沿着涡河一路向东南方面进攻,这一地区属于东北军和西北军交接地区,力量薄弱。

  大军南下到达淮北之后,转而向东,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活动,并建立广大根据地,并寻机消灭第徐州城内的敌人。

  同时这一次中央也对中央方面军各个主力兵团进行了重新编排,段德昌冀热辽兵团下辖各部为2,7,8,9四个纵队;吉鸿昌西北兵团下辖4,5,骑兵三个纵队;刘伯承、徐向前川陕兵团下辖1,6,15,16,17,18六个纵队;

  旷继勋鄂豫皖兵团下辖3,19,20三个纵队;陈赓华东兵团下辖10,11,12,13五个纵队;顾慎为留守兵团下辖14,21,22,23、24四个纵队……

  其中,1,4,17,18,24均为主力与陕军、晋绥军混编纵队,15,16为川陕兵团一纵,二纵,19纵为原25军和黄显声部以及东北军俘虏整编而成;,

  这么一番整编之后,中央方面军高达二十四个纵队,还有一个炮兵纵队,总兵力高达八十多万人,再加上工建兵团下属的部队,还有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十来万人,谷雨都有些反应不过来,似乎一夜之间,共产党已经拥有了百万大军。

  仔细想想也不奇怪,三月份整军时,四路军大概三十五万人,四方面军和鄂豫皖纵队有九万人,起义、投诚和俘虏的晋绥军和陕军十二万,被俘川军,加入川陕兵团约五万人,起义和被俘东北军两万多人,中央根据地参军十万人,鄂豫皖和四川参军五万多人。

  但事实上各个纵队战斗力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有的纵队是三个主力师,有的则是一个主力师,搭配几个新兵旅,有的则是主力师搭配起义部队,有的纵队只有两个师,存在各种各样的情况,真正的精锐部队顶破天只有三分之一。

  而且各个纵队战斗力、兵力和武器装备的差距比较明显,比如六纵为全主力纵队,下辖三个主力师,外加三个运输旅,再加上一系列南充战役的缴获和俘虏;

  现在的六纵,已经下辖三个主力师,三个新编旅,高达七万人,就是一个兵团建制,要不然寻淮洲也不会安心当他的纵队司令员。

  光光一个六纵,就和鄂豫皖三个纵队的总兵力相当,19,20两个纵队,都只下辖了三个旅,三个纵队加起来,估计都大不过寻淮洲的六纵。

  而留守纵队,号称5个纵队,但实际上真正的主力很少,绝大部分都是装备一般的二线兵团,只有两个主力师,还有29师,不过也差不多了,反正现在也用不上他们,还不如安安心心训练。

  虽然根据地有八千多万人口,养活百万大军问题不是太大,但考虑到陕西和四川新解放区还没有土改,河洛、中原和河北三省真要进行土改,还有庞大的工业建设需要,所以现在的负担还是非常重的。

  所以陈赓本来计划带十万人,现在谷雨差不多给了他二十万人,就是让他带着这么多人去蒋介石的统治核心区抢饭吃!

  而这样的大扩军,自然也是指挥员的幸运,很多原来是师长,或者纵队参谋长的同志坐地提升了一级,成为了纵队司令员,比如粟裕同志,他就成为了14纵的纵队司令员。

  不过14纵的情况非常不好,下辖30师,起义陕军整编的一个师,一个新编师,这对他的领导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但谷雨愿意给他这个机会,接下来就看他的表现了。

  另外罗登贤以中央局委员的身份出外,谷雨也想看一看他的能力到底怎么样,这一次单独领导一个战略区对他是巨大的考验,要是能够过关,他自然能够在未来发挥不小的作用,要是不行,那也只能退让给其他同志,革命年代,有没有能力立竿见影。

  至于唐沽同志,对这位党内资历较老的同志,谷雨并不是很熟悉,不过谁让他的后人非常有名呢,而且他又在南方搞过很长时间的根据地,让他负责根据地建设,应该还是可以的,再说了,不是还有古柏同志嘛,他虽然年轻,但能力绝对过关!

  当然了,为了以防万一,谷雨最后决定让陈赓担任前委书记,这也是他的老习惯,战争期间,一切以战事为准,就这样,陈赓创造了一个记录,以中央执行委员的身份领导中央局委员,不过罗登贤同志对此没有任何异议,他毕竟没有领导如此庞大兵团的能力。

  就这样,陈赓带着一个各路神仙都有的团队前往郑县,谷雨相信他能做好这件事,谁让他的情商非常高呢!

  临走之前,谷雨带着闺女蕾蕾,和陈赓的妻子、儿子一起送行,蕾蕾从小就喜欢跟着陈赓的长子知非一起玩,见王知非牵着蕾蕾的手,陈赓得意得说道,“老谷,我们家儿子有眼光呀,从小就把媳妇定下来了!”

  谷雨哈哈大笑,一把抱过王知非,“这个小女婿不错,我同意了!”

  陈赓一把抱起了蕾蕾,笑着说道,“新时代婚姻自由,你同意,我还不同意呢!”

  “哈哈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