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德昌同志听完十分吃惊,他想了想连忙推辞,“庆施同志,我不合适担任这么高的职务,我毕竟刚刚过来……”
“老段,你就不要推辞了,对你的任命是谷雨同志亲自推荐的,中央也已经批准了。
我们不是国民党反动派,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四路军参谋长赵铺同志也跟着劝说,“是呀,老段,别推辞了!
你别看我是黄埔出来的,可是多少年没有打过仗了,军校学的那段东西也没剩多少了。
现在让我管一管军校还可以,但让我领导总部的军事工作,防范日寇可能的侵略,实在有些力不从心,你来领导,同志们都可以放心。”
赵镈同志这番话确实是真心实意,战争年代有没有军事能力,立竿见影,大家心里都有数。
现在干部这么缺乏,谷雨为什么把赵铺留在总部干参谋长,不让他下去带兵,归根到底就是这个原因,他的能力不足以胜任指挥工作。
现在辽西的局面虽然缓和下来,但是鬼子什么时候对热河发动进攻,攻击四路军总部,谁也不知道,所以为了总部的安全,赵铸让出指挥权是必然的,他自己心里也有数。
再说了,谷雨为什么这么做,当然也是千金买马骨,让这些中央派过来的指挥员们安心工作,北方局的同志心里都明白。
柯庆施赵铺都明白,段德昌同志自然也明白,他想了想,只好说道,“那我先代理一段时间,等谷雨同志回到了北票,我再和他好好谈一谈。”
柯庆施心里挺满意,段德昌做出了这样的姿态,大家就比较好相处了,就在总部的同志开始磨合之际,谷雨陈赓所部已经转移到康平法库一带,并站稳了脚跟,部队也已经壮大到了五千多人,成为了辽东北义勇军的主力。
谷雨陈赓部,十二月底前往彰武,从东北军骑三旅的手中接过了彰武的城防,不过一纵队只安排了两个中队驻防,主力都驻扎在城东乡村,并派出大量工作人员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同时了解地方情况。
到达彰武之后,一纵队立刻派出工作人员,与彰武本地的金子明部、新民的耿继周部取得联系,还有辽北蒙边公署各路人物,都需要打一声招呼,拜一拜码头,我们四路军一纵队过来活动了,请你们多加照应,大家联合抗击日寇。
这一块的工作,陈镜湖同志也在做,所以周边的英雄们,对于四路军过来倒也没什么反对,新民和公署那边自然无所谓,反而有些亲热;四路军受到东北军的看重不是新闻,在他们眼里,大家都是一家人,有这股战斗力强大的部队过来了,接下来的仗就比较好打了 。
倒是金子明部一些人对四路军一过来就占住了彰武县城,很是有些不满意,但金老先生并没有说什么,反而好言打发了四路军的信使,答应互相照应。
金老先生对当前的形势看得比较清楚,日伪军强大,各路义勇军有必要互相照应,相忍为国的道理必须懂;再说了,从四路军的布局中,也可以看出这帮热河人都是明白人。
当然了谷雨也没有忘记了刚刚骗了汉奸一堆武器的高鹏振部,相比于那几位要么是彰武的名人,要么是东北军的中高级将领,高鹏振一个胡子,自然并不得人待见。
虽然黄显声嘉奖他的勇武和狡猾,但是他的江湖地位摆在那里,自然颇受冷遇,高鹏振事实上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并没有准备留在家乡发展,而是准备前往辽西,与一到三路军会合,共谋打击日寇。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四路军的信使过来了,带来一封信,四路军一纵队王司令员希望与高司令见上一面,共商抗倭大业。
四路军来到辽西之后,两战就消灭了拥有三千多人的张学成部,此时早就传遍了辽西,各路豪杰自然相当佩服。
所以高鹏振看到信之后,十分高兴,说道,“没想到四路军竟然也知道我高鹏振!”
高鹏振得意的将来信交给身边几位黄显声派过来的同学传阅,高鹏振的三位同学李宇明和李振东、李荣昌等人,都是东北军的基层军官,他们同样也很高兴。
同样是义勇军,如果可以选择,他们自然愿意选择战斗力更强、备受东北军重视的四路军,而不是和这位胡子同学整天混在一起,显得档次太低。
抗日当然没错,但他们也要为未来考虑,所以四路军这封招揽意味明显的信,自然也获得了他们的认可,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放心,比如他手下的小弟双胜,就认为是不是要小心一些,对方来意不明呀,万一起了贼心,吞并了咱们,那就不妙了。
高鹏振挥挥手,“胡说八道,四路军都是从热河过来的豪杰,一路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这样的人物又怎么可能对我们有歹心!”
“大哥,防人之心不可无呀!”
李宇明笑着说道,“我看这样,司令可以带着警卫排一起过去,四把手提冲锋枪也带上,四路军看到您的装备如此好,就算有歹心,也不敢有大动作!”
“至于吗?”
不过这个时候其他人也一起劝说,高鹏振这才答应下来。
第二天按照约定的地点,高鹏振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三十多位兄弟,前往两家驻地中间的高家棚子一带会面。
对于这样的会面,谷雨作为一把手,自然不方便出面,所以就交给了八面玲珑的陈赓,他想了想,又看了看身高一米九以上的杨靖宇,捶了捶他的胸口,“老张,你这副身板比老陈要强得多,你也一起过去,以后咱们与高鹏这样的草莽英雄打交道的机会比较多,你 跟着油嘴滑舌的老陈好好学一陈赓很不满意,“谷总宣,你是瞧不起我呀!”
“当然瞧不起你,有本事咱们拼一拼刺刀!”
陈赓端起谷雨的水杯,喝了一口,“我王某人不如某人身高马大,先天不足,拼刺刀不行在情理之中,不过比起枪法,哈哈!”
谷雨瞥了他一眼,毫不客气的打击起老陈,“我不仅身高马大,脑子也比你好使,有你这个大警卫员在,还轮不到我用枪!”
杨靖宇同志见两人互相嘲讽,也哈哈大笑起来,陈赓同志恼羞成怒,踢了一脚杨靖宇,“老张,咱们走,让老谷得意去!”
谷雨看着两人离开的身影,哈哈笑了起来。
这一次他顶风冒雪,和一纵队陈赓等同志在滴水成冰的寒冬腊月一起前往彰武,一路上大家互相照应,互相搀扶,终于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从陈赓同志抢他的水杯和他互相开玩笑,就知道这位情商很高,性格幽默的同志,已经在内心深处接受了他的领导。
陈赓什么时候转变的,谷雨并不知道,也许是九一八之后,也许是东北特殊论出炉之后,也许就是这一次他和一纵队一起出征;不管是哪一种,他只需要知道自己已经被陈赓同志接受了,这就够了。
至于为什么接受,是认可他的能力,是佩服他这段时间的成就,还是欣赏他敢于一起前往辽东北拼杀,亦或是别的,谷雨并不想知道,他只需要知道这个结果就可以了。
现在是艰苦的创业期,也是北方局的高速上升期,这段时间,他只希望所有人保持高度一致,一心一意的发展,小心思可以有,对他的不满也可以存在,但绝不允许带到工作中,阻碍了革命事业的发展。
但如果陈赓这样的核心干部,愿意在内心深处接受他的领导,他自然更加高兴,纪律上服从和内心深处的接受并不一样,这一点谷雨比谁都清楚。
留给四路军大发展的时间真得不多了,现在能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发展壮大,只有壮大了,在北方拥有了巩固的根据地,未来不管是抗日还是击败国民党反对派,解放全中国,都会容易很多。
想到这里,谷雨端起陈赓喝过的水杯,浑不在意的喝了一口水,喝完之后,他又一次哈哈笑了起来,内心充满了得意,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资格拿大将当警卫员的,老子现在就有这样的本事了,哈哈!
再说陈赓,他和杨靖宇同志,同样带着一个装备精良的骑兵排,前往预定地点和高鹏振见面。
陈赓虽然没有见过胡子,但和这样的草莽英雄打交道,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服气。
怎么服气,纪律严明,装备好,训练好,指挥官有魅力,胡子自然就服气了,所以他除了嘴上要说服高鹏振,也需要让高鹏振看到四路军与东北军和其他民团不一样,是一直真正出色的军队。
想到这里,陈赓就想起了谷雨,真是非同一般的厉害呀!
对日寇侵略的提前预判,可见眼光之超前;选择东北创办抗日根据地和义勇军,可见洞察力之敏锐;因地制宜,提出东北特殊论,迅速调整政策,建立党领导下的抗日统一战线,使得革命队伍迅速发展,可见其人既能坚持原则,又能根据形势的变化,灵活处理;顶 风冒雪,不畏严寒,和部队一起来到辽西,又一起来到辽东北发展,奋战在革命第一线,也可见其人意志之坚定。
这样一位出色的同志,本来就应该站在很高的位置,指导革命事业的开展,所以原来对谷雨的那些芥蒂,不知不觉间,消失得干干净净。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他开始和谷雨亲近起来,而谷雨显然也很乐意他的靠近,两人十分默契得越走越近,今天竟然连谷雨的杯子,他都端起来喝了一口水……
想到这里,陈赓同志有些好笑,也许是这段时间革命事业的进展过于顺利了,以至于他的心态都慢慢轻松下来,再也不需要向以前那样完全绷紧了神经,还是这样好,这样才真正安心呀!
就在这时,杨靖宇同志策马跟了上来,笑着问道,“老陈,你一直在中央工作,中央的领导都和谷书记一样,这么身先士卒、平易近人吗?”
陈赓抓了缰绳,降低了马速,和杨靖宇肩并肩骑着,想了想,笑着说道,“呵呵,每一位领导同志都有不同的特点,等到革命成功了,你自然就知道了!”
“真希望革命早一点成功呀!”
“这一天已经不远了!
我们在南方建立了那么多根据地,现在北方工作又有了突破,革命又进了一大步,成功是必然的!”
“是呀,有谷书记这样的领导在,我们一定会成功!”
见杨靖宇同志如此说,陈赓同志笑了笑,两脚一夹,战马迅速跑了起来,杨靖宇同志也快马加鞭,迅速跑了起来。
四路军的同志来到了高家棚子,高家棚子属于平原地带的东北村庄,当地有几百人,见一大队骑兵过来了,都十分慌张,村里面的保安队员纷纷防范起来。
政治副排长与高家棚子的老乡沟通了一番,告知他们过来的是四路军,准备借龙王庙谈事,请他们不要惊慌,四路军不是胡子,纪律严明,不会欺负老百姓的。
高家棚子的人,也有听说四路军的,知道他们纪律不错,不过以前没有接触过,老百姓自然也不敢掉以轻心。
陈赓看到这一幕,指示部队不要进村,而是请一位满脸惊慌的老乡带领,前往龙王庙。
陈赓好言安慰了一番,对他客客气气;这个老乡回去一汇报,高家棚子的老乡才慢慢放下了心,确实是四路军,胳膊上都有标志,再说了,胡子待人也不会这么和气。
所以老乡们也就接受了政治副排长和两位战士进来,听他们宣传了一番抗日救国的道理,老乡们也都答应会配合四路军,不会出卖祖宗,当汉奸……
与此同时,陈赓和杨靖宇两位同志在龙王庙里面坐了下来,等待着高鹏振的到来,战士们则让人看住马,其他人迅速散开,开始了警戒。
过了一会,高鹏振带着他的警卫排骑兵,也来到了高家棚子,老乡们又一次被迫警戒起来。
四路军一位战士骑着马迎上去,先是敬了一个军礼,客气的说道,“高司令,王司令员和张副司令员正在龙王庙等着您!”
高鹏振十分满意,对方的司令和副司令都来了,真是给他面子,所以高鹏振哈哈大笑,“这位小兄弟,头前带路!”
高鹏振看到高家棚子的老乡都在警戒,有些不在意的高声说道,“高家窝棚的老乡们,不用怕,我是老梯子,不欺负人!”
老乡们听高鹏振这么一喊,互相看了看,也慢慢有所松懈,老梯子的名头大家都知道,自然可以放心。
高鹏振笑着对身边联络的同志说道,“小兄弟,你们以后在新民彰武阜新一带遇到什么麻烦了,打着我老梯子的名头就行!”
这位联络员不卑不亢的说道,“我们四路军的宣传副排长,已经进村了!”
“宣传副排长?
这是什么职务?”
“宣传副排长主要是向战士们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同时也帮着排长处理一些军务上的琐事,比如发放军饷,处理违法的战士,还有教战士们读书认字等。”
高鹏振听完,琢磨了一番,点点头,回头说道,“有点意思,宇明兄,咱们以后也可以搞一个宣传副排长,有他们盯着,下面的小子们就不敢乱来了!”
“是个好办法,司令,您谈您的,我仔细问一问四路军到底是怎么搞得!”
高鹏振的马队很快就来到了龙王庙,陈赓和杨靖宇两位同志得到汇报后,立刻走出来,与高鹏振李宇明等人热情的打招呼,握手。
对满面笑容的陈赓同志,高鹏振还不在意,但是看到杨靖宇,他不由得十分吃惊,好家伙,如此猛汉,如同一座铁塔一样,竟然还只是副司令,看来这位王司令也不能小瞧呀,怪不得人家能灭了张学成。
高鹏振又仔细打量了一下四路军部队,见三十多士兵站在四周警戒,战备也就那么回事,都是仿汉阳造,但这些战士精神都高度集中,一声不吭的看着四周,心中不由大震。
同时是部队,四路军明显纪律更加严明,自己带来的一个排,虽然装备好,但一过来,虽然也在警戒,但战士们不断交头接耳,指指点点,差得有些远了……
陈赓杨靖宇和高鹏振李宇明来到龙王庙里面,陈赓笑着说道,“高司令,地方简陋,也只能委屈你了!”
说完,他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杨靖宇同志也接着坐了下来;高鹏振见状,眼里突然放出了亮光,这个四路军的王司令不是个讲究人,真好呀,要的就是他不讲究,老子怕得就是他讲究,那样老子反而不好和他合作了!
所以高鹏振和李宇明也坐了下来,这时候陈赓开始了正题,“高司令,我们四路军是什么来路,你也知道,我们为了打鬼子,才来到了辽宁!
小鬼子在咱们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不把中国人当人看,咱也要让他知道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伺候。”
高鹏振听到这里,猛地一拍地面,“王司令说得好,就是那么回事!
我之所以拉起救国军,就是这个原因。
九一八那天,我在沈阳养伤,亲眼看到鬼子在沈阳杀人放火,街上到处都是死人,那个场景,真是惨呀!”
说到这里,高鹏振不由得长叹了一声,“政府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为什么就不抵抗呢?
沈阳是这样,锦州也是这样,要是真得打不过丢了东北,咱们老百姓也认了,怎么能这么窝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