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焘这个人,不管是前世,还是这一世,名气都非常大,但前世他的未来走向恰恰说明了一点,这是一个大投机分子,志大才疏。
而在这一世,通过种种打听到的消息,谷雨发现这个人比他想象得要好对付的多,他最大的缺点不是投机,也不是志大才疏,是他怕死。
干革命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怕死,谷雨怕死吗?
谷雨不怕死,他明明可以安安稳稳做一个小少爷,凭借着脑海里的记忆,就算不能大富大贵,但小有身家太容易不过了,这种情况下,他主动投身革命,就是不怕死!
无论是在上海搞白区工作,还是主动来到北方开拓局面,亦或是率领义勇军一路冲到了辽北,并不是没有遇到险情,他怕死过吗?
这两年,不管是日本人还是国民党反动派都曾经派出刺客暗杀他,甚至不是一次,而是多次,土匪胡子也遇到过,他怕死过吗?
还不是该怎么工作,就怎么工作!
只有不怕死,才可能为革命者接受,才可能与革命战士心连心,虽然谷雨不掺和具体的军事指挥,但是他在四路军的威望,却远远超过其他的将领,谁都知道跟着他谷总宣能打胜仗,能获得革命的胜利。
即便是最高层指挥员,虽然对他的指挥才干要打一个大大的问题,但对于他的眼光,对他纵横捭阖的手段,都佩服得五体投地,都知道,没有谷雨,北方局绝没有今天!
即便如此,谷雨也不放心,因为将领们的感情和普通战士的感情未必一样,他还需要拿着步枪,和战士们一起打靶,一起拼刺刀,一起顶风冒雪急行军!
实实在在的十环和凶悍的拼杀,和战士们一起共同面对凛冽的塞北严寒,都告诉四路军的普通将士,他们的谷总宣不是文弱书生,是能上战场厮杀,敢拼命,会打仗的豪杰!
基层官兵终日厮混在死亡边缘,他们事实上非常感性,谁能让他们少牺牲,早一点取得革命的胜利,他们就会服从谁!
但是这些同志,对于战略战术这些并不在意,他们在意的谁的战术水平高,谷雨枪法准,拼刺凶狠,他就是豪杰,就是能托付生命的当代英雄!
就算这两条都做不到,不怕死也是最基本的!
所以那些在敌人的大牢中坚韧不屈的同志,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才会让他叹服,这是一条汉子!
现在是乱世,想着平平安安,指指点点,就能获得革命的胜利,那是做梦!
可他张国焘是怎么做的?
他竟然把四方面军的政委位置让了出来,只是待在后方遥控指挥!
偏偏他的副手,方面军政委陈昌浩是一个敢打敢拼的悍将!
敢坐着缴获的飞机上天,给敌人丢炸弹!
敢率领先锋部队,冲锋陷阵!
未来西路军的失败,他一蹶不振,但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的陈昌浩意气风发,绝对比张国焘更得人心!
正是获得陈昌浩的支持,张国焘才能站住脚,即便如此,他还是面临不小挑战,这个时候,他不是用出色的政治水平和成绩去说服部下们,而是用残酷的屠杀!
这样的办法虽然能控制住部队,但上上下下更多的是口服心不服!
历史上他是凭借着对川军的不断胜利,才真正控制了四方面军,才有胆量挑战中央;但是等到他南下失败之后,顷刻间就土崩瓦解了!
为什么会如此迅速的失败,原因很简单,他根本就没有得到军心!
胜利的时候,大家愿意追随,但一旦失败,就会迅速的上下离心!
偏偏此时的他处在最为虚弱的时候!
去年十月四方面军没有挺过蒋介石的第四次围剿,他带着主力逃到了川陕地区,为此出现了小河口会议,一大堆干部指责他畏敌逃跑,虽然他用血腥的屠杀,稳定住了领导地位,但是人心根本不服。
而沈泽民同志和鄂豫皖苏区被他狠狠坑了一把的干部群众,则对他恨之入骨,这段时间,沈泽民前前后后长篇电报就有一大堆,深刻反省了鄂豫皖苏区失败的沉痛教训,也严厉的批判了张国焘的逃跑主义!
川陕苏区现在也不过刚刚稳固,在这个时候,用他完全没有办法拒绝的理由调走他,同时将他的副手提拔顶替他,不管怎么推演,谷雨都不觉得他有能力抵抗!
当然事有万一,如果他真得控制住了局面,谷雨也不担心,他不仅有中央名分,还有三十万四路军战士,名实俱在,等到陕西解放了,他完全可以和张国焘好好算一笔账!
当然这样做,也会出现一些损失,不过谷雨并不是太在意,就算红四方面军出现重大挫折又如何,对中国革命并没有根本的影响,他毫不畏惧。
对红四如此,对红一,他毫不犹豫的拆分,也同样也基于此,现在中国革命的主力是四路军,而不是这些南方红军,只要四路军不出大问题,就不至于有大的影响,他有这个自信!
而一旦张国焘离开了川陕苏区,接下来就由不得他了!
有些事情他必须说清楚,最起码这份1924年的相关问讯笔录,有理有据,到时候让康生好好审一审就是了,正好发挥他的特长。
既然张国焘这么喜欢吃肉干,一天到晚白白胖胖的,那就让他去劳改营一边接受审查,一边减肥,前世他的下场实在太好了一些,这一世除非他半路逃跑,否则他后半生,就只能安安心心得做一辈子运动员!
总得给党内左倾思想严重的干部找一些发泄的人,张国焘再合适不过了!
当然了,不仅仅是张国焘,还应该包括其他人,谷雨已经想好了这些干部的用处,绝对可以让他们充分发挥出来。
迅速将张国焘掀篇,谷雨继续考虑临时中央局的人选,临时中央书记处的人选,谷雨知道国际会同意谷、吴、张是目前三大根据地的负责人,排名前三,顺理成章,三人又都在苏俄待过,苏俄也都比较了解,苏俄根本没有理由反对;而瞿秋白毕竟是国际第一批栽培的干部,现在他的冤家对头米夫和王明下台,这个曾经的理论权威重新回到中央,苏俄也不至于反对,毕竟他在国际和苏俄也有不少人帮着说话;至于陈云,他是斯大林比较看中的工人出身,又是实力最庞大的北方根据地二把手,加之他负责北方根据地的建设,与苏俄顾问们长期接触,苏俄同志对他的看法不错,他再进一步,苏俄当然也不会反对。
而两位候补书记,毛泽东同志虽然不被国际看重,但苏俄的顶尖人物事实上明白毛泽东的能力,一直把他留在中央局,所以他更进一步,作为核心层的替补,国际同样不会反对。
至于王稼祥同志,他是国际器重的红色教授,与谷雨又有特别的关系,苏俄肯定寄希望于他能够有效得扭转谷雨的思想问题,只会支持,自然也不会反对。
所以这份七人书记处名单,在提出之后的第二天就得到国际的认可,一点都不奇怪,某种意义上,这份名单代表了此时党内各大派系,不仅仅苏俄同意,党内同志同样可以接受。
而领导层得到了确认,明年的五中全会自然就比较顺利了。
但谷雨知道真正困难的是其后的中央局组成人员的名单安排,他必须保证在中央局委员占据足够的影响力,同时也能够为各大派系所接受。
目前已经排名前列的临时中央局委员有陈郁,任弼时,康生,刘少奇,还有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还有上海中央局书记李竹声。
这样一来,已经确定的干部就有十三个人,不过谷雨对李竹声很不感冒,对上海中央局的工作不是很满意,他同样很左,而且和博古关系很好。
这个他毫无印象的人,在国际的影响力一般,放在高位毫无意义,所以被他第一个拿掉,顶破天给他一个候补中央局委员,不,给一个执行委员就够了,和博古、项英一样,都是执行委员。
而其他五个人,谷雨都还能接受,想了想,谷雨又在任弼时同志的名字下打了一个问号,不过想了想,又划掉了问号,记忆中这位同志的表现还是很有党性的,要是他不是那么早逝,未来应该不至于出现那么多问题,还是留下来比较好。
康生可以用,但不能重用,可是这一次他的转向起了关键作用,想了想,谷雨觉得等到博古来到北方后,需要和他好好谈一谈,康生以前的事情也需要搞清楚,现在继续让他当中央局委员吧,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这样一来,就有十二位同志,既然中央苏区的书记和副书记都成为中央局委员,既然许诺了陈昌浩一个位置,那么于情于理,北方局的书记处成员,扣除张闻天以外,同样有必要都更上一层楼,这样一来,就是九个人。
七加上九,想了想,谷雨又加上了陈原道同志的名字,他在苏俄期间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这就是十七个人,稍微多了一些,不过考虑了一会,谷雨决定按照十七个人报给国际。
还是多一点好,他手下的几个书记处书记资历稍微差了一些,中央局委员多了,他们才会有提拔的可能,所以现在宁愿多,不能少。
至于中央局候补委员,干脆不设立了,十七个人组成的中央局已经够庞大了,再增加人手毫无必要,未来要做的是减法,而不是加法,现在还是要以团结为上。
当然了,国际搞不好要调整,不过没关系,只要不过分,他都可以接受,无论如何,他都必须保证简单多数,这是原则问题。
至于下属的各个部门负责人和分工,以后再讨论,反正必须建立在北方局已有的基础上,进行部分调整,这是原则问题。
慢慢得,谷雨就想到了中华苏维埃,对这个政权,他相当皱眉,这个政权完全仿照苏俄那一套,根本不符合他的心意,里面很多东西非常不适合现在的需要,太左了,他也不愿意接下这个政权的法统,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想来想去,谷雨决定成立干脆取消中华苏维埃,代之以抗日联合政府,以反常抗日为目标,一定要紧紧得抓住抗日这个民族大义,其他问题先放在一边。
理由也是现成的,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中国人民正处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之中,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一致抗日,推翻卖国贼蒋介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动取消,并与北方抗日根据地一起组建中国抗日联合政府。
抗日联合政府,并没有涉及到国名的改变,自然也就不存在国家分裂的问题,等到国家统一了,这一条就会变得很重要。
与此同时,孙中山先生这杆大旗就可以抢过来,蒋介石则被定位为孙先生的叛徒,这样可以团结国民党左派,还有一大批民主人士。
未来在中国占据大部分地盘,击败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或者蒋介石当了汉奸,国民政府失去了效力,抗日联合政府就将顺理成章的成为中国的中央政府。
抗日联合政府欢迎各界进步人士参与进来,共同反常抗日,对于各路军阀力量,只要做到这两点,可以求同存异,在诸多问题上进行谈判。
土改一时做不到,减租减息,打击土匪胡子总可以吧;驱逐蒋介石派过来的国民党党棍,中统、军统的特务等等,总可以吧;既然加入了抗日联合政府,等到鬼子入侵关内十八省,接受命令调到前线,总可以吧……
这样一来,未来福建的19路军,平津地区的西北军和商震傅作义,大部转移到河南的东北军张学良部,甚至于桂系的李白黄,这些相对比较进步的力量,即便比蒋介石进步一丢丢,也都可以团结起来。
现在的主要敌人就是蒋介石,即便他们驱逐了一丢丢蒋介石的力量,对于共产党也是巨大的成功,只要把蒋介石打趴下了,这些势力根本不在话下。
当然了,这是对于那些共产党鞭长莫及,或者短时间内不太方便消灭的势力,对于共产党口中的势力,条件可就不那么客气了。
比如陕军杨虎城、阎锡山想加入抗日联合政府,你就得把军队和政权让出来,接受改编,不同意,那留你也没什么用,消灭掉。
不同的对手,用不同的方式处理方式,谈判,改编,消灭,尽可能的分化敌人,说白了,还是岳飞的那句话,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要有利于壮大共产党革命力量的办法,都可以使用,现在的主要矛盾就是日常,抓住主要矛盾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了,未来抗日联合政府一旦成为了中央政府,就将面对十分复杂的外交问题,不过那都是未来,现在还考虑不到,以后的问题以后再说。
这层皮现在需要,自然就现在披上,要是未来不需要了,那再丢掉也来得及。
同样的,成立抗日联合政府,也是苏区内进行政策调整的契机,大规模的政策调整,并不那么简单,以团结抗日的名义进行调整,可以对基层党员干部很好的进行解释,避免一些同志误解,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消弭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
谷雨想了想,又开始考虑抗日联合政府的组建办法,目前各个根据地将在苏维埃和抗日救国会的基础上,成立各级抗日救国会,乃至于最基层的村民大会,并召开一次中国人民抗日救国大会。
还可以邀请海外华侨参加。
抗日救国大会召开后,将选举议长,副议长和常委会,常委会将作为抗战时期,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抗日救国大会同时需要选举抗日联合政府主席,副主席,总检察长和最高法院院长,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然后再由联合政府主席提名军政委员会总理、副总理和委员,军政委员会将实际领导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负责战时的各项实际工作,下设各个部门,战时情况下一切从简,以战争需要为主。
谷雨给自己留下的职务是军政委员会总理,这就够了,谁让他资历浅薄,把高高在上的那些议长、副议长,主席,副主席让出来,设立多少个也无所谓,他抓住实权就可以了。
中国人民抗日联合政府军政委员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统一称为中国人民抗日联军,归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属于抗日联军的主体。
而那些不属于共产党领导,但抗日态度比较坚决,愿意接受抗日联合政府领导的民族武装,可以用抗日联军某某路军或者某某纵队的番号。
等到这些部队整编好了,思想工作做好了,成为一只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这个时候再改名为人民解放军,之所以搞出两个军队,自然是因为这些不成熟的军队存在诸多问题,不能让他们拖累了解放军的名声。
与此同时,不管是四路军,还是工农红军,统一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其中四路军改编为中央方面军,必须明确四路军的地位,是中央直辖的方面军。
长江以南各部,包括红二军团在内,统一整编为第一方面军,而长江以北的川陕和鄂豫皖红军,则整编为第四方面军。
人民解放军一、四方面军成立后,撤销一方面军的军团和四方面军的主力军,统一整编为纵队,其他的军或者师改为旅,那些比较虚的部队统一整编为加地名的纵队、支队和独立团……
其中红一方面军下辖一纵、三纵、五纵,三个主力纵队,另外还有赣东北纵队,湘赣纵队,湘鄂西纵队、闽西纵队等等。
红四方面军下辖四纵(红四军)九纵(红九军)十纵(红三十军)十一纵(红三十一军)四个主力纵队,战斗力一般的红33军则改名为川北纵队;鄂豫皖地区活动的红25军,改为鄂豫皖纵队。
另外在东三省坚持抗日的革命武装,则下设各个支队和独立团,并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某某支队,某某独立团的名义。
这一套方案,他考虑了很久,早就有了大概的思路,现在慢慢成熟起来,在征求党内同志建议之后,也该向国际和苏俄发出电报了。
告诉他们我们准备这么干,国际那帮书呆子,谷雨并不在乎,只知道按照理论来折腾,根本不明白什么是策略,在未来,他们一个个上了刑场,一点都不奇怪。
至于老毛子,他们应该非常希望共产党这么干,尽可能的牵制日军,绝对符合苏俄的战略意图,抗日联合政府中又是以共产党为主组建,他们没有理由反对,再说了,都到了这一步了,即便老毛子反对,难道他就不做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