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212章 让利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12332 2025-05-12 15:06

  作者:大白菜的苦逼 数字:11209 吐槽:87 更新日期:2022-10-09 22:50:31

   谷雨很自信,但廖德华同志多少有些不习惯,这才多少年,就说中国硬实力比英国强,是不是太夸张了,不过廖德华同志并没有反驳,毕竟中英又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既然打不起来,谷雨也就是嘴上说说罢了。

   不过廖德华同志的内心深处多少有些不安,他虽然非常佩服谷雨的纵横捭阖,但他同样觉得谷雨对帝国主义缺乏足够的警惕……

   想了想,廖德华同志说道,“谷书记,柏林危机解除了,接下来我们承受的压力恐怕会大很多呀!”

   谷雨默默点头,拿过茶杯,看了看里面的红茶,喝了一口,这才缓缓说道,“没有柏林,还有巴尔干呢,你看着吧,铁托一定会发动进攻,只有美苏激烈对抗,铁托这个苏俄口中的修正主义分子才有足够生存的空间!”

   “钢铁同志会允许?”

   “钢铁同志不允许又能怎么样,南斯拉夫不是那些卫星共和国,苏俄的控制力有限,只要闹腾得比较凶,苏俄就算不想上场,也由不得他们!”

   廖德华点点头,笑着说道,“可惜呀,我们财力有限,要不然还可以支持他们一些!”

   “有老大哥,我们支持个什么劲!” 谷雨笑着说道,“当然了,美国是个大力士,注意力在欧洲的同时,也可以压制我们!

   不过他们搞他们的,我们干我们的,按照我们制定的时间一步步推行就可以,只要我们发展起来,即便有些国家暂时离心了,以后也会回来,时间在我们一边!”

   “朝鲜与我们的联系比较紧密,朝鲜国内有不少人想加入香港经合组织的!”

   “但更多的人并不想加入香港经合组织,这些人不想加入也就罢了,还想让我们大举援助他们,帮他们搞这个厂,那个矿,想得很美!”

   谷雨嘴角撇了撇,“九州为我们提供人才,柬埔寨为我们提供粮食,华人邦为我们提供石油,朝鲜能为我们提供什么?朝鲜的资源是有一些,但也就那么一回事,都是可以替代的。

   就算我们缺乏的铀矿,现在也在西昆仑省找到了一个不错的矿山,可以用上不少年,以后也不需要太过依赖朝鲜!

   资源上不需要依赖朝鲜,有了扶桑省和九州之后,朝鲜的战略地位也已经大打折扣,我们只需要朝鲜不驻有他国军队即可,而要做到这一点,根本就不难,维持现状即可!

   可要是朝鲜加入香港经合组织就麻烦了,朝鲜有两千万多万人口,比九州、华人邦和柬埔寨加起来人还要多,这两千多万人要想发展起来,需要不少投资,我们是给还是不给?

   偏偏朝鲜还看不清楚形势,那帮子人嘴上说的漂亮,心里整日想的是什么?说白了还是过去那一套,幻想着送两根人参,就要我们提供这个那个,我们不是明王朝,只吃亏不占便宜的事情,我是不做的!

   我知道党内一些同志对朝鲜有感情,但感情归感情,利益归利益,我们必须分清楚,九州获得大手笔投资,那是因为在华日本人对我们的帮助很大,我们需要酬功,而且九州岛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我们必须拉拢!

   这种局面下,朝鲜要想获得我们更大的支持,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是靠嘴,也不是靠联姻,他们搞的那一套东西毫无意义!

   老廖,我现在是有意冷淡朝鲜,让他们认清楚形势,等他们蹦跶一段时间,那个李承晚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了,我们在做些什么也来得及!”

   国际上基本认为朝鲜是中国的附庸国,但朝鲜偏偏又放不下身段,相比于全心全意为中国服务的日本人,相比于俯首帖耳,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柬埔寨,朝鲜人就不那么上道了!

   不管是金九,还是李承晚,在朝鲜资源开发问题上,一直扭扭捏捏,虽然迫于中国的压力,合作的规模慢慢大了起来,但这帮家伙总觉得吃亏,时不时说两句酸话,搞得谷雨很恼火。

   老子解放你们,给你们提供安全保卫,提供那么多贷款,购买矿石也都拿出了胜利币,价格还都参考国际价格,除了没有给美元英镑,一点都没有亏待你们。

   中国的工业已经有一定的水准,各行各业大多都有涉猎,朝鲜拿到的胜利币又不是买不到东西,你们叫唤什么?真以为你们那些矿产在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吗?

   亲美的李承晚上台后,不再和苏俄勾勾搭搭,谷雨也就随他折腾,不怎么打理朝鲜,显得比较冷淡,与此相反,日本人在中国却很受器重,朝鲜人自然很不舒服。

   等到发现谷雨对那个该死的左信介言听计从,左信介的女儿有望成为陈赓元帅的儿媳妇,今年又听说中国计划大手笔投入好几亿胜利币支持九州,甚至连柬埔寨都有这样那样的工厂,朝鲜人的醋劲立刻又上来了……

   朝鲜人一边对中国搞得香港经合组织犹犹豫豫,不积极,不主动,就算进行了一些谈判,也只是想让中国提供援助,在朝鲜办厂,却不愿意在最核心的关税等问题上让步;一边又不断游说朝鲜族高级干部,甚至想给高层塞几个女人,希望以此换取更大的利益。

   谷雨起家东北,党内朝鲜族干部数量不少,其中的佼佼者如江淮省委书记李泽民、总后副部长毕士悌级别都非常高,面对朝鲜人的不断游说,他们自然要帮着说说话,廖德华今天提到朝鲜,也是给谷雨提提醒。

   对朝鲜多多少少有些援助,不能让他们离心,不过听谷雨把话说的这么明白,廖德华也就没有再说话,而是转移话题,说起了华人邦,谷雨刚刚揍了华人邦一顿,陈祯禄被迫辞职,不过光打是不行,同样也要拉拢。

   谷雨对华人邦的拉拢,首先就在人事上,陈祯禄下台后,经过几方协调,华人邦交通部长李孝式被推举为新会长人选,而作为执政党南华总会会长,李孝式将会成为总理,这个安排得到了普遍欢迎。

   李孝式的父李季濂是南洋著名侨商,曾做过孙先生的替身,本人在国内上过中学,在英国剑桥留过学,其骄人的学历,流利的英语与粤语,及富有的家庭背景让李孝式迅速从华人移民中脱颖而出,成为社群领袖。

   华人邦有一大堆KMT的遗老遗少,李孝式的出身自然得到他们的认可,更重要的是,李孝式曾是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的同学,本身有着卓越的政治才能,也能够被英国人所接受。

   九一八后,李孝式全力支持陈嘉庚先生,为抗战筹集了大量资金,同时不断抵制日货,在国内也投资了一些矿山,甚至还在前线帮着解放军收集各种情报,共产党方面也同样可以接受。

   华人邦成立之初,谷雨本来就想让他做总理,不过美国人看中了战争一爆发,就躲到印度的陈祯禄,偏偏陈祯禄又是南洋华侨的元老级人物,权衡一番后,谷雨做出了让步。

   陈祯禄和李孝式虽然都是广东人,但对李孝式却非常防范,本来几方面想让他担任财政部长,但却被他否决,给了他一个交通部长的职务。

   这几年,李孝式在交通部长的任上做了不少事情,不仅完成了古晋港的疏通和扩张,还筹划和勘探了横贯华人邦的铁路,在筹集资金时,李孝式显露出了极强的交际能力,不仅薅到了英美的羊毛,连谷雨也答应提供修路的工程师和大批材料。

   同样家底比较丰厚,但李孝式的私德相对较好,在这个特殊时刻,能做事,交际能力很强,又能够被中英美所接受的李孝式自然众望所归,担任第二任总理。

   李孝式上任之后,原计划第一时间访问中国,不过谷雨让古柏转告他,先击英国,再去美国,第三站再访问中国,谷雨以此告诉英美,华人邦即便加入到香港经合组织,也不影响他们与西方的特殊关系,华人邦政治上的大方向不会变。

   当然了,政治上可以给英美面子,经济上谷雨绝不会让步,虽然华人邦还是英镑区成员,华人邦发行的龙银继续挂钩英镑,但华人邦加入香港经合组织后,中国和华人邦之间要大幅度降低关税,双方交易采用胜利币,而不是英镑,更不是美国所希望的美元结算。

   作为交换,谷雨准备向华人邦转让相关的石油利益,随着英国人的让步,中国应该可以拿下华人邦60%的石油份额,谷雨准备廉价转让40%给华人邦国有石油公司,但前提是这60%的石油份额除了少量自用以外,绝大部分必须出口中国。

   这样一来,华人邦国有石油公司可以拥有50%的石油份额,美国继续有30%,中国拥有20%,谷雨准备支持华人邦继续回收石油权益,逼迫美国人出售其控制的石油份额,一步步挤压美国在华人邦的利益。

   对于华人邦正在进行的电力、矿产、铁路、公路网等基础建设投资,谷雨准备都提供援助,计划援建几个发电厂和一个40万吨的炼化厂,尽可能提升华人邦的电力和能源供应,当然了,这些基础投资都不是白给的,华人邦需要拿出相应的胜利币,

   说白了,谷雨过去是白拿三成的石油份额,顶多给一些管理费,但现在有了一些家底之后,玩法改了,谷雨开始实实在在给钱了,不过给的是胜利币,不过钱给出来之后,又可以用各种国内出口的工业品和基础建设投资收了回去。

   这样一份交易,自然对华人邦很有利,过去他们只能分到很少量的石油和微不足道的管理费,而现在却有一半石油份额,虽然主要石油要出口中国,只能收胜利币,但好歹换来了不少好处,每年怎么也有几千万胜利币流入华人邦,这自然有利于华人邦的发展……

   这一套模式最早应用于朝鲜、柬埔寨,经过几年摸索,已经相当成熟,谷雨对朝鲜不满,也跟这一点有关系,你们一开始的待遇比华人邦还强,竟然还三天两头的折腾,现在老子把这个待遇普及,你们不再特殊了,也不给你们想要的东西,哪凉快哪待着去!

   谷雨谈到这里,笑着说道,“老廖,接下来和缅甸、孟加拉国、暹罗、苏门答腊、文莱五国的谈判,也引用朝鲜、华人邦先例,只要他们接受胜利币购买原材料,我们持有的矿山油田股份可以廉价转让给他们,同时还帮着他们从美英手里赎回股权!“

   “这样做可以让这些国家更易的靠拢,也可以让胜利币更多的流通到海外,促进国内工业的发展,确实是好事,但谷雨同志,这样做让利较量,财政会有一些压力!”

   “老廖,这些钱出去,转了一圈,就会回来,还能刺激国内的发展,你有什么好发愁的?说白了就是肉烂在锅里,影响不了大局!”

   廖德华还是有些不放心,“会不会刺激英美?”

   谷雨笑着摇摇头,“老廖,时代已经变了,过去那种只进不出,一点好处都不给矿产所在国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

   沙特、伊朗、伊拉克都在想办法回收石油权益,他们的外交官也与天方省的同志有些接触,所以我们周边国家,必须提前动手,好争取主动!

   再说了,我并没有阻止以上五国使用美元英镑,并没有触及英美的根本,未来大家各凭本事竞争,英美两国有什么好抱怨的?你放心吧,英美会让步的!”

   廖德华将信将疑,不过这会美国不断在中国周边折腾,也需要还击,这样做,也算是以本伤人,更重要的是,出售这些矿山股份后,更有利于中国的国际形象,也可以与周边国家加深关系,这是长远之计……

   就在廖德华同志思考之际,谷雨也想到了中东石油,他让利的原因之一也是想拉拢中东产油国。

   到了1949年,阿美石油已经成立,而且沙特的产油量直线上升,不过沙特和美国人的矛盾也在直线上升。

   在阿美石油公司刚刚建立的那几年,美国人曾经天真地认为,沙特人必须依赖美国人才能搞经济建设,因而有求于自己,并且沙特人乃至沙特王室放在眼里。

   美国人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导致他们长期都把沙特政府看做阿美石油公司的成本部门;特别是当阿美石油公司为沙特的基建提供贷款之后,美国人对沙特的财政更是指手画脚。

   在美国人看来,沙特人狡猾贪婪、好吃懒做、而且不具备管理能力,美国人担心大手大脚的沙特王室还不上债,进而引发债务危机,影响美国人在这片土地上的利益。

   沙特人花钱大手大脚是真,沙特刚刚建国百废待兴,道路、桥梁、医院、学校、政府大楼、以及输油管道,什么都需要建设,什么都需要花钱,而且王室成员的挥霍也确实相当惊人。

   不过美国人忘记了,沙特毕竟立国没有多久,其领导层有不少人才,而且沙特旁边又多了一个邻居中国人,这个邻居虽然穷,但有一个好处,要们比较低。

   在1946~1949年间,由阿美石油提供贷款的沙特诸多基建工程,非常有意思,美国人当总包,然后分配给报价很低的中国人干活。

   苦活累活都被中国人干了,但美国人却赚到了大钱,中国人只是赚了一些小钱,这一切都被沙特人看在眼里他们默默得算起了账……

   1948年11月,中国爆炸原子弹成功,没过几天,沙特亲王费萨尔和财政大臣苏莱曼就飞到了多哈,在祝贺中国巨大成功的同时,他们也提出了一个交换,沙特想收回更多的石油利益,需要中国的支持。

   作为交换,石油收入大幅度增加的沙特,会把更多的项目直接交给中国,不用再让美国人过一手,这样中国人可以赚到大钱……

   谷雨闻讯之后,对沙特人钻空子的本领相当赞叹,怪不得后世的沙特能混得那么好,不仅仅是光有钱,人家的眼光了得。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中沙达成了协议,沙特保证未来各项工程,同等报价下,会优先考虑中国公司,而中国不仅为沙特收回石油资源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还将与沙特合作,开采沙特境内丰富的磷矿,沙特可不仅仅只有石油,磷矿石也是可以出口的……

   中沙密谈之后的1949年初,沙特开始停止支付阿美石油公司贷款的利息,并致电阿美公司副总裁詹姆斯·杜斯到王宫面谈。

   此次会面,沙特财政部长苏莱曼从头至尾只强调了一句:沙特政府已经下定决心,按照沙特人认为合适的比例,从阿美公司获取利益。

   起初,美国人对此的理解只是沙特为了拖欠债务而耍的小把戏;但后来发现沙特人在欠了债之后依然气定神闲,并且还在若无其事地跟阿美继续订购货物的时候,美国人有点坐不住了。

   美国人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调查沙特人的钱都花到哪去了,苏莱曼下令海关搜查寄给阿美公司的每一个包裹,随后又切断了阿美与外界的通信,阿美公司与沙特政府的关系开始恶化。

   目前僵局还在继续,但谷雨知道,美国人迟早要让步,老美的吃相实在太难看了,简直匪夷所思的贪婪。

   虽然阿美公司的业务在沙特境内,但却一直在向美国缴税;阿美公司在与沙特政府分润的时候所使用的油价一直低于在国际市场上卖出原油的真实价格;更夸张的是,美国给沙特搞基建,却不断报假账,还干预沙特政府怎么花钱。

   光凭这三条,美国人就站不住脚,美国人虽然霸道,但这会刚刚登基,中苏英法在旁边看着,有些事可以做,但不能太张扬。

   沙特人合情合理的抗争,又没有撕破脸,美国人如果赤裸裸下场,其他国家怎么看?谁还敢和美国人打交道?

   就算下场,也未必成功,沙特到处都是大沙漠,沙特人可以骑着骆驼骚扰美国挖石油,大沙漠中石油管道被炸了,美国人找谁去?美国人要的是油,又不是斗气。

   当然最重要的是,沙特收的是美元,不是英镑,说到底不过是美元体系内的利益分配,美国的石油资本吃亏了,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会赚钱,历史上中东各个产油国一步步收回石油资源,根本原因就在于此,他们翻不过美国的五指山!

   既然沙特注定要成功,中国当然要帮沙特一把,不仅可以落一个好名声,还有很大的实惠,何乐而不为?此时不仅仅沙特问美国人要钱,此时被苏俄支持的库尔德人搅和得头昏脑涨的伊拉克和伊朗,财政都极其紧张,都惦记上了英国,问题是此时的大英也是王老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自然舍不得拿出太多的钱安抚两国。

   伊拉克王国在二战中被英国人胖揍了一顿,对英国畏惧无比,要价相对较低,而且伊拉克王国现在摇摇欲坠,大英也答应给军事援助,但不愿意改变石油利益分配,伊拉克王国满心的不乐意,也找到了中国。

   谷雨答应帮助伊拉克,若是伊拉克王国没钱,“朝鲜雇佣军”的军费问谁要?更重要的是,伊拉克要价低,又有现实的迫切需要,大英不给好处,伊拉克王国岂不是没办法支撑?这对大英也不好呀!

   相比于萨达姆这样的混世魔王,谷雨还是喜欢软弱的伊拉克王国,利益所在,不得不劝说一把大英,而大英也知道伊拉克王国倒台对他们没好处,万一真让苏俄饮马波斯湾,大英就麻烦了,不过英国不愿意开这个先例,既然英国不开,也只能中国先开了,逼着英国让步……

   相比于伊拉克王国的软弱,伊朗就硬气多了,此时的伊朗国际环境太过恶劣,苏俄公开扶持两个自治共和国,分裂伊朗国土,伊朗自然想加强武装,而要加强武装,钱从哪里来?自然就要问大英要石油资源。

   1947年伊朗从石油收入中只获得了1988万美元,而英国则获得5600万美元,净利润也有2700万美元,这笔钱完全可以覆盖掉伊朗每年大部分的安全资金缺口。

   不过英国人还是不乐意,不仅想占据主要财富,还不愿意给伊朗人太多的武装,相比于阿拉伯人,波斯人抵抗精神更强,若是伊朗人武力强大了,大英对伊朗石油的控制力自然会下降。

   当然了,大英也说的很漂亮,你们境内不是驻扎着英美军队吗?我们罩着你,你担心什么?放心吧,我们早晚会赶走老毛子!

   至此英殖民主义者和英波石油公司的利益与伊朗民族的正义要求发生了尖锐对立,这一问题终于引起了伊朗人民前所未有的关注,因此伊朗首相摩萨台提出废除1933年英伊石油协定并要求石油国有化,立即获得了广泛支持。

   摩萨台本人深受西方自由主义影响,在伊朗已出现的各种政治势力派别中,他是政治光谱上最靠近西方意识形态的。

   但他同时又是一个强烈的民族主义分子,强调民族独立自主,拒绝外部势力干涉伊朗事务,这是为殖民主义者所不喜的。

   因此美国对他起初有好感并支持,等到摩萨台提出石油国有化之后,美国态度陡变,若是一个个都学摩萨台,那还不得翻了天?

   不仅仅美国人不喜欢,谷雨同样不喜欢摩萨台,所以当伊朗求上门,谷雨的态度就很冷淡,小样的,境内还驻扎着三国军队,都敢这么折腾,这么牛逼,谁能吃得消,还不如让英美好好收拾一番。

   当然了,口头上,中国还是愿意支持伊朗人民的正义举动,但同时劝说他们不要做得太过,一步步来,不要忘了,英国人还在伊朗呢!

   在1943年底,谷雨出席德黑兰会议,会后与伊朗小国王交谈,敲定了建交事宜,当时伊朗承认了中国拥有12海里波斯湾领海和200海里的经济专属区。

   因为经济专属区直接划过了波斯湾中线,离伊朗已经很接近,伊朗当然不是很舒服,作为交换,中国给了伊朗军队一批武器,算是买下了这部分伊朗的经济专属区。

   谷雨记忆中,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田分属伊朗和卡塔尔,而天然气的下面往往还会有大油田,所以被谷雨这么一番折腾,伊朗吃了一个超级大亏。

   现在海上油气田很难被开发,但等到未来,这个天然气田得到开发,伊朗肯定不乐意,但这一块的利益太大,谷雨绝不会让步。

   而从中国的战略利益出发,伊朗也堵住了中国通往中东的陆路交通,还有伊朗未来和沙特那帮王爷们的敌对关系,无论哪一点,在伊朗问题上,谷雨都不希望看到伊朗太强势。

   现在大英为了拉拢中国,又给了一个伊朗油田让中国开发,中国就更不会站在伊朗一边了,这个摩萨台不听话,但巴列维国王就不一样了,可以多多接触,至于更未来,谷雨不着急,要根据那个时候的中国发展而定……

   就在这时,廖德华同志猛然间眼前一亮,“沙特和两伊的石油资源太丰富了,若是它们陆续收回了大批石油资源,我们有没有可能获得一些份额?”

   “希望是有的,他们要想从英美嘴中掏食,也需要有人帮助,我们总不能白帮忙吧,要么给石油,要么给工程,总要给一些东西!”

   “那能不能使用胜利币购买石油,哪怕是英镑也好呀,若是能够成功,我们的外汇压力就会小很多!”

   “沙特石油是美国的,伊朗石油是英国人的,伊拉克两家各一半,我们搞到一些份额,英美可以接受,但直接搞胜利币石油,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不过增加份额还是可行的,咱们手里库存的英镑要尽快用到!”

   廖德华点点头,“美国人给英国人的五年宽限期就要到了,季筱泉同志给过我评估报告,他认为英国人为了保证伦敦金融城的地位,很可能会让英镑大幅度贬值。

   这一次英国人突然示好,很可能是为了安抚我们因为英镑贬值受到的损失,但英镑贬了一回,就会贬值第二回,第三回,这么一个贬值预期很强的货币,我们还要大量储备吗?”

   “英国确实在衰落,但衰落还是有些时间的,而在这个衰退过程中,英国肯定会不断抛售各种资源,我们支持他们,更可能获得这些资源,相比于那些廉价的资源,英镑贬值的风险还是可以接受的!”

   廖德华想到这一次英国答应给出的东西,也没有再说话,他想了想再次提醒,“胜利币走向海外是好事,但咱们现在的生产力还是不够,各种物资比较短缺,若是海外的需求大了,多少有些影响国内!”

   “海外的需求也是订单,会促进国内的生产,老廖,你在意国民经济平衡,想着降低财政赤字是好事,上面不收紧一些,下面就敢无法无天,小心无大错!

   但也不能为限制而限制,我们现在各种需求太大了,地方投资、民间投资、外商投资纷纷涌来,这些投资自下而上,属于市场行为,你也没办法控制,这一块你也要考虑到,不能管得太死!”

   担任代总理、总理已经半年了,廖德华一直在强力推行他那一套调控模式,想方设法降低财政赤字,谷雨一直很支持,但他也不希望廖德华各种手段太僵硬,引发地方强烈不满,这段时间不断有人抱怨,谷雨觉得该提醒一下了!

   廖德华同志眉头紧锁,考虑了一会,这才说道,“谷书记,地方投资、民间投资、外商投资的规模不小,我之前确实没有充分考虑,不过这一块的投资大多在在沿海地区,内地得到的投资不多。

   我也想适当放松沿海投资的限制,问题是沿海投资松一松,内地怎么办?若是都放开,摊子铺得大了,我们的投资跟不上,出现了一个个烂尾项目,损失就大了!”

   “我一开始也担心这些,但现在想想,有些关口必须过,有些亏必须吃,只要不破底线,死伤很多人,让一些心急火燎的地方干部吃点苦头未必是坏事!

   我的看法是适当扩大地方的自主权,比如10万吨钢铁厂,投资只有几千万,好些地方想上,可以放给省一级的计发委,但资金只能地方想办法,不得向中央和全国性的银行伸手!

   地方若是搞出了事情,我们正好可以换人;若是能够成功,正好可以做一些总结调整,顺便也可以提拔一些有能耐的干部!

   当然了,该有的审查也必须有,这一类你有些不放心的项目,让饶漱石派人多跑一跑,如此就算有些损失,也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廖德华听完,几乎瞬间想到了罗明,紧接着又想起了社会主义试点区,或许试点的意义也同样在此,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嘛!

   廖德华缓缓点点头,这样做也好,他可以减轻一些压力,交谈结束之后,廖德华很快就召开会议,研究了一番,最终决定给一些地方放权,你们不是号称能搞来钱吗?中央给你机会,但中央也会加强巡查,若是搞出了问题,那就怨不得中央下狠手!

   这边中央开会讨论,那边消息灵通的王芳林同志就得到了消息,谢天谢地,中央终于把审批权放下来了,洛阳钢铁厂可以上了。

   不过王芳林同志还没高兴多久,很快市长段成伊就告诉他,河南那边的同志刚刚打来电话,他们一直想在许昌搞一个钢铁厂,以有效利用许昌铁矿和郑州的煤矿。

   河南省委的意见是乘着两家还没有合并,干脆各批准一个10万吨的钢铁厂,按照20万吨产能筹备,作为许昌钢铁厂的一期工程于1950年动手。

   王芳林吃惊无比,瞪大了眼睛,“嘉康杰同志怎么想出了这一手?”

   段成伊也有些无奈,“嘉书记马上要退休了,这段时间他对两省市的合并非常支持,都没怎么提要求,我们没办法拒绝呀!”

   “老嘉轻易不提要求,一提就要命!”

   河南省委书记嘉康杰同志是晋南夏县人,参加过辛亥革命,1927年入党,是一位资历深厚的老党员,一直在山西南部工作,解放军进军晋南,他做了大量的策应工作。

   山西解放后,他一直从事地方工作,一步步升迁为河南省委书记,现在即将退休,所以对河南和洛阳合并一直很配合,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

   而他卸任之后,也会担任河南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芳林怎么也没办法回绝他的提议,问题是洛阳的钢铁厂被安排到许昌,洛阳的同志思想工作可不好做呀!

   两人头疼了一会,王芳林询问道,“老段,我过来时间不长,对河南了解不够,河南是大省,你说咱们能不能一次上三个10万吨钢铁厂?”

   “难!” 段成伊摇摇头,“南方三市要划出去搞社会主义试点区,这一块的地方农业税分成我们拿不到,钱立刻就少了一大截,可治黄这一类的花钱的工程却一点都不少……

   嘉书记早不提条件,晚不提条件,我看也是没办法,现在的河南省除了安阳钢铁厂、焦作煤矿以外,也没什么像样的大项目,他们也着急!”

   “他们着急,我们也着急呀!” 王芳林连连摇头,“我们市大项目是多,可这些项目各个有来头,各个要重点发展,投入一个比一个大,我们市里的财政也不好看呀!”

   两人研究了一会,还是想不出更好的办法,王芳林摇摇头,“活人不能被尿逼死,我们肯定有办法,这样吧,我们召集市管干部开一个诸葛亮会,这么多人想办法,总能想出主意的!”

   说到这里,王芳林想起了洛车集团董事长李锡文,“发言的时候,让李锡文同志首先说,这个年青人挺有想法的!”

   “王书记,您是准备打小李的土豪吧?”

   “洛车的情况越来越好,他怎么也该出出力嘛!”

   提到李锡文,段成伊同志脸上也露出了笑意,李锡文上任那会,洛车发展的很不好,但到了1949年,洛车的效益已经非常好了,要不然王书记也不会盯着不放。

   洛车下面四大厂,矿山机械厂发展飞速,产品供不应求;第二拖拉机厂每年可以生产出大批履带式拖拉机,提供给东北和西域的军垦大农场。

   而为了充分利用庞大的产能,他们还让德国人设计,搞出了一款手扶拖拉机,市场十分欢迎,目前这款小型拖拉机也已经投产,产量越来越大。

   柴油机厂就不用说了,不仅可以给二拖做配套,还重点发展船用动力,恰好国家鼓励沿海捕捞,各种渔船需要大量动力,柴油机厂自然发展很快。

   相比于国内其他同类工厂,这三个厂的产品质量控制得都不错,即便出现了问题,洛车也会想办法帮助修理,所以颇受国内用户的好评。

   更惊喜的是,经过四年时间,洛阳汽车厂不仅已经开始量产卡车,还基本消化吸收了Benz170,在德国专家的指导下,生产出了几辆样车,正在进行各种测试。

   同样是小轿车,洛汽仿制的Benz170比双喜轿车好看了不知道多少倍,不仅仅王芳林、段成伊喜欢,报喜到中央,谷书记在百忙之中做出了批示。

   他答应量产之后,会再次来到洛汽考察,他还给这辆新车取了名字奔驰E100,同时还把Benz的图标反过来,将Y型改成了一个持枪的解放军战士!

   上任不到三年,就取得了这么大的进步,李锡文自然得到了不少瞩目,不过这个年青人很谦虚,他一直说自己不怎么懂行,只是充分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罢了!

   不过对工业比较了解的段成伊同志知道,李锡文是洛阳各个大厂中贯彻标准和质量委员会最彻底的,也是第一个提出加强售后服务的。

   发展小型拖拉机,加大船用动力投入也是他提出的,同时他还派了不少人去丰田学习,不仅减少了洛车汽车生产线相关的投入,还准备学习丰田,用同一条生产线生产卡车和轿车……

   段成伊知道这就是眼光,而国内大大小小的央企有这样眼光的还真不多,这也就不奇怪多位中央领导打电话询问他了!

   此时十分满意的段成伊并不知道,此时的李锡文正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难题,洛车出售各地的设备虽然质量不错,但也有不少问题。

   而如果总是从洛车派人前往修理,费时费力,尤其是矿山机械块头非常大,各种售后麻烦一大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肯定要建立起一套售后体系。

   与丰田关系不错的李锡文此时已经知道丰田也在搞4S店,他也有心要办,不过售后体系非常不好做,需要很多的投入,这两年,洛车辛辛苦苦积攒了一些家底,李锡文想投入进去把售后体系建立起来,但立刻就有党组成员反对,现在我们的东西不愁卖呀,这么多钱为什么不拿来扩大再生产?

   李锡文认为现在是一个打基础,练内功的阶段,基础越扎实越好,相比于着急扩大再生产,洛车在各地的口碑更重要,客户们知道买我们的设备不用愁,他们肯定乐意买我们的,而不是别人的!

   只要客户愿意购买我们的设备,我们什么时候扩张产能都容易;而如果没有售后系统,客户买到了设备,修理比较费劲,就会更在意靠近他们的工厂,时间一长,我们的信誉受损不说,客户也会大缩水。

   李锡文这一套说辞很质朴,事实上很容易理解,总经理饶鸿希就比较支持,不过洛车内部就是谈不拢,原因很简单,李锡文今年才31岁,他有足够的时间,所以他不是很着急,一心一意推动售后体系的建设,稳扎稳打对他是最有利的。

   而被调到洛车的大批干部就不同了,现在河南和洛阳要合并,政坛大洗牌,他们凭借着这几年的功劳,绝对有机会更进一步,他们现在需要政绩,需要上级领导的欣赏,把钱花在售后系统有什么用?上级看得见吗?

   另外还有一点,而且是很关键的一点,洛车立足于河南,很多干部都来自于河南,李锡文和饶鸿希都是外地人,虽然两人干得不错,威望很高,但本地干部总觉得他们是外来户,抢了他们的位置。

   虽然洛车是央企,负责同志是中央任命的,但地方的看法也很重要,现在洛车上了正轨了,是不是该换人了?不管是换董事长还是总经理都可以呀,这两个人都挺有本事,大家伙愿意敲锣打鼓送他们高升……

   也就在李锡文不断做说服工作的同时,市长段成伊打来了电话,李锡文接完电话,叹了一口气,“老饶,咱们这两年好不容易攒下的那么点家底,市里也惦记上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