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177章胜利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7487 2025-05-12 15:05

  谷雨与许德珩的交流并不顺畅,这位民主人士还想说服谷雨以大局为重,谷雨只是笑了笑,没有继续,为什么要共产党为国民党的大局考虑,国民党又什么时候为了中华民族的大局考虑过?

  如果共产党并不强大,他自然会一直高喊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四路军已经有实力消灭日军一个旅团的时候,现在要喊得就是反蒋抗日!

  内外敌人一起打!

  一起清理干净!

  时势变了,内外策略自然要改变!

  蒋介石要攘外必先安内,共产党同样也要攘外必先安内,他绝不能束缚自己的手脚,否则就是对中国人民的犯罪!

  当国民党和日本人联合起来,封锁他的种田大业时,他能做的就是进攻,进攻,不断进攻,杀出一条血路!

  为什么要不怕牺牲攻打林西,就是要让日本人害怕,当一场正面的硬碰硬,日军一个旅团没办法保住的时候,日本人根本没有底气继续在热河与四路军进行一场耗时日久的战争。

  他们将不得不放弃热河山区的所有中小县城,他们只能将重点放在通辽到辽西一线平原地区,沿着密集的铁路网络构建一条机动防线,以重兵驻守铁路沿线,封锁四路军的前进。

  至于热东和辽西走廊地区,他们当然不会放弃,也不敢放弃,但更多的是防守几个大一点的城市,作为前哨阵地,甚至于其中还会夹杂大量的伪军,让中国人冲在第一线,死了谁,日本人都不心疼。

  为什么他会这么判断,原因很简单,帝国主义的战争是要讲收益的,当日本人还处在经济危机当中,当东三省的收益还是负数,当四路军表现出了匪夷所思的战斗力时,日本人继续与四路军死磕,在热河驻扎重兵,不断围剿的政治逻辑已经不存在了。

  既然短期内消灭不了共产党四路军,甚至于连旅团级别都没办法保护,日本人就只能退,退到他们的力量足以有效保护和辐射的地区,建立一条完善的防御体系。

  日本人确实很疯狂,但他们从来都不傻,他们很清楚,他们的实力现在还不足以发动全面的侵略战争,他们还需要时间,大规模开发东北各种资源,为全面侵略战争做准备。

  历史上日本人用了三到五年时间,将东三省转变成日本工业体系的原料供给地,这才有了三六年开始的大规模动员,而现在他们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日本人当然也可以提前全国动员,但共产党四路军还没有强大到,需要日本人饮鸩止渴总动员,全力加以消灭的地步,日本人要是愿意这么做,谷雨肯定会笑死。

  大规模动员是一桩双刃剑,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对国民经济是巨大的伤害。

  以日本的国力,日本人的举国动员根本支撑不了多久,要是没有足够的收益,日本人怎么收场?

  到时候,他们能做的只能是提前全面侵华,共产党完全可以跟在日本人的后面不断发展,只要把时间拖长了,等日本人全国总动员那股子劲头没有了,日本人就等着被活活耗死吧!

  再说了,共产党最大的敌人事实上并不是日本人,而是蒋介石,蒋介石又不是穷鬼帝国主义的亲爹,为了蒋介石卖肝卖肾,打败中国共产党,日本人没那么傻。

  所以短时间内日本人不可能全国总动员,而只要日本一日没有全国总动员,以现有的日本关东军实力,就没有办法压住四路军,既然热河会战证明进攻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他们只能退,这是最基本的军事原则。

  而四路军同样也需要时间,本来谷雨还想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完成山西的初步工业建设,但日常勾结之后,海上运输线被切断,他想种田的难度陡然间增加了很多。

  即便有办法获得不少设备,但整个过程肯定比较艰辛,需要付出的代价也会大很多。

  共产党不是阎锡山,日本人绝不可能漠视共产党种地不管的,大家都不傻。

  山西工业建设所需要的大批设备,最稳妥的通道,只能是从海参崴上岸,然后沿着张库公路运到根据地,费用、时间多了无数不说,还需要得到苏俄同志的鼎力支持,鬼知道到时候老毛子会搞出什么幺蛾子。

  既然现在种地不是很方便了,那只能对国民党穷追猛打,尽可能迅速的扩大革命力量和根据地,你不是不让我们从天津上来吗?

  那我就从自己抢一个出海口,陇海线的出口连云港就不错!

  既然四路军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蒋介石身上,那么北方抗日联军这个名头,就有些尴尬了,天天打着抗日的名头,然后对着蒋介石和各路军阀穷追猛打,思想工作也不好做呀!

  使用工农红军的名头,也不合适,他的这条路线和南方红军事实上有些差异,再说了,他也不想全盘接受南方红军那些东西,他必须为未来考虑。

  北方共产党武装的发展路线是义勇军-北方抗日联军-解放军,这事实上涵盖北方共产党的发展道路,一开始是纯粹的自发的民族的抗日武装义勇军,接受的是张学良和救国会的领导。

  到了北方抗日联军阶段,四路军已经独立成为一只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高举的是停止内战,联合抗日,故而需要与各路抗日武装合作,四路军的对内战争打击的只能是与日本人苟且的亲日分子。

  打击孙殿英,理由就是他拒绝接受热察抗日联合政府的领导;打击阎锡山,理由是他是亲日军阀,危害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每一战必须进行挑选理由。

  而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性质又变了,现在的主题是反常抗日,消灭内外敌人。

  内外敌人的实力各有不同,日本人短期内啃不动,那就要先拿蒋介石开刀,到了这一步,凡是站在南京国民政府一边的势力,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敌人。

  如果不改名,四路军打到山东,韩复榘说我也抗日呀,你有什么理由打我?

  到时候就不好办了,所以改成解放军就是必须。

  到了这一阶段,为了革命战争更好的发展,解放军可以有选择的,有策略的重点打击某一个敌人,而对另外一个敌人则可以持防御的态度,以保存自己为先,消灭敌人为先。

  这是革命战争发展的策略要求,同时这样的历史沿革也阐述了解放军的性质,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用马列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理论武装的人民军队。

  这也是为什么不直接改名为工农红军,原因很简单,解放军的革命路线和现在工农红军有些不同,他也不准备接纳中华苏维埃的法统,因为解放军要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相比于中华苏维埃更具有代表性。

  他希望的是工农红军在未来改造为解放军,中华苏维埃也要进行改造,成为未来的新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而不是相反。

  这里面的逻辑关系非常重要,涉及到未来的政治法统和政治路线问题,也决定了北方中央局、四路军和北方根据地,甚至于他本人未来的政治地位,他绝不可能在这个原则性的问题上做出任何让步!

  虽然百川可以汇入大海,但干流只有一只,也只能是一只,那就是由义勇军第四路军一路下来的解放军,南方红军、北方红军和方抗日联军第三路军都是支流。

  当然了,北方抗日联军这个大框子还可以继续留下来,未来如果杨虎城、张学良不愿意成为解放军,也可以成为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抗日联军,只要日本人没有被驱逐出中国,联军还是有意义的。

  所以这一次改名意义重大,而这一次改名之后,只要日本人不折腾,解放军也不会在冀热辽地区与日本人死磕,双方甚至可以保持一种默契关系,各忙各的,当然东三省内部的游击战争除外,这里会一直打下去……

  这一段时间,解放军与日本帝国主义在冀热辽地区的战争将是缓和的,甚至可以事实停战,这一缓和期、停战期属于革命策略,绝不可能长久。

  等到日本人准备好了,或者解放军准备得差不多了,双方就要再一次大打出手,而到了那个时候,只有一家倒下了,这场战争才会结束。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日本人接受现实,不要想着趁虚而入,林西这一战某种意义上,就是以战促和,争取一段时间的缓冲期。

  事实上,日本人也需要这一场失败,给国内的激进势力一个交代,告诉他们,短时间内解决不了问题,也别想鲸吞中国,还是要从长计议的好。

  日军猛烈进攻热西南,一个师团已经出现在通辽,却不沿着草原增援,表面上是担心后勤,但谷雨却从中看到了日本统治者的含而不露的暖昧,他们同样不想打下去了.事实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那林西攻坚战的爆发就是必然,同时谷雨也想搞清楚,四路军的主力部队战斗力到底到了哪一步,是47年的东野,48年的东野,还是49年的东野,这三年的东野,几乎是三支部队,战斗力的差距非常大。

  所以这一战很特别,主攻的部队既有一纵这样的主力部队,又有九纵这样成立不久,但近段时间打了不少战斗的新锐部队,还有十纵这样的纯粹新兵部队。

  而根据这三只部队的战斗水平,四路军就将搞清楚目前各部的真实战斗力,这样一来,接下来的战斗,四路军就比较好判断自己的力量。

  自己有几斤几两搞清楚了,接下来的仗就好了,排兵布阵就好办了,所以这一仗既是政治仗,也是验证自己的战役,如果四路军在这一场战斗中获得决定性胜利,那也就意味着四路军的战术打法彻底成熟,以后就按照这个路数发展就是了!

  至于许德珩先生所代表的这一批民主人士,他们并没有看清楚现在的形势,也根本不明白北方四路军是多么的强大,所以这一场林西战役,同样是对他们,发出的非常明确的政治信号。

  一个更进步,更有战斗力,更能率领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势力即将敲响国民党反动派的末日!

  他们要做的是顺应这种历史大势,而不是试图阻拦共产党的大崛起,大爆发,那根本不可能!

  山西战役事实上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很多人的思路还是没有反应过来,他们还是认为蒋介石是正统,还是认为蒋介石未来会统一中国,必须让他们清醒,必须要让他们明白谁才是未来,林西战役的目的也在于此!

  所以即便可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于未必啃得下林西,但谷雨还是需要打这一仗,而不是继续搞围点打援,或者是迫敌逃窜,现在形势已经变化了,战争形势自然也不同。

  这个夜晚时间过得格外的漫长,突破口附近中日两国军队的疯狂厮杀,持续了很久很久,三个突破口附近激烈的枪炮声,不断得传到城内日酋山田的耳中!

  山田心乱如麻!

  四路军主攻部队表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沉重得打击了山田旅团长坚守林西城的决心,日军确实强大,但四路军也远不是普通的中国军队可比,这一仗如果这么继续僵持下去,对于山田旅团就将是巨大的灾难!

  山田很清楚双方的兵力悬殊有多大,这些天的不断战斗,他已经搞清楚围攻的四路军到底有多少人,光光那个一纵就有三个旅,各种部队加起来就接近三万,更不要说还有过去两三个月一直较量的九纵,还有那个新兵十纵,很明显,中国军队十倍于他。

  而种种迹象也表明,四路军精锐部队与日军的装备差距已经不明显了,对方同样轻机枪、掷弹筒装备到班,同样有大量的重机枪、迫击炮和75mm大炮,虽然单兵素质和武装质量不如日军,但蚁多咬死象呀!

  更不要说,四路军的战术非常独特,也非常克制日军的发挥,这段时间,眼睁睁的看着四路军的战壕一路修到城墙下,虽然他想尽了办法,飞机炸,大炮轰,甚至不断派兵出城反击,但就是没有办法阻挡四路军的战壕掘进!

  还有今天四路军选择的突破口,恰恰是城内日军防守的薄弱点,猝不及防间,竟然就让四路军迅速打开了突破口,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而四路军打开突破口,近乎疯狂的往突破口填入兵力,各种炮火甚至抵近攻击,无奈之下,他不得不从城内抽调兵力,试图堵住突破口、他确实做到了,现在天就要亮了,双方在突破口附近,整整打了六个小时,四路军还没有实现突破。

  但这样的仗不是山田想打的,因为仅仅六个小时,山田的预备队一个大队,就打光了,没有了预备队之后,山田只能拆东墙,补西墙,这样做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仔细考虑之后,山田认为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不应该在突破口附近投入太多的兵力,因为此时此刻,双方已经进入到极端残酷的近战、肉搏战,此时的战斗完全变成了意志的较量。

  意志力本来是日本军队最大的本钱,但这一次的对手完全不同,偏偏对面的四路军战斗意志极端顽强,偏偏四路军也极端重视近战、肉搏战,甚至还装备了一大批专门用于这种战斗的冲锋枪。

  这样一来,日军最大的优势反而发挥不出来,其优秀的兵员素质也发挥得不明显,战斗的交换比即便向日军倾斜,但战略上占便宜的必然是四路军,他们毕竟有十倍的优势呀!

  在突破口附近的激战,六个小时内,日军就损失了一个大队,即便四路军死了两千人,三千人,这样的交换,对五万之众的四路军而言,并不足以伤筋动骨;但是日军就不同了,日军的战斗步兵说到底也就只有三千多人,少了这一千人,这个仗就很难打了,他已经抽不出足够的兵力。

  考虑再三,见彻底封闭突破口,已经不太可能,山田决定调整战术,把四路军放到城内,利用日军出色的单兵素质,和四路军打极端分散的巷战。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日军单兵素质比较强,可以各自为战的优势,从而给四路军制造更大的伤亡,为日军增援部队的到来争取时间。

  山田这么干也是有本钱的,四路军在城外疯狂挖战壕,城内的日军同样疯狂修建各种工事,虽然日军没有钢筋混凝土,但日军还是利用城内每栋建筑,修建了无数火力点。

  各种暗堡地堡遍布全城,这些暗堡地堡之间相当部分已经被打通,可以运输兵员和弹药;地堡群之间还配备轻重火炮,轻重机枪交叉火力网,形成了一个防御整体。

  但这样做,也有很大的缺陷,一旦四路军大规模入城,城内日军很可能会被四路军分割包围,各自为战,这就非常考虑军队的意志力,但山田还是毅然决然的做出了调整的决定,他相信日军可以做到这一点。

  随着日军调整部署,在顾顺章前夕,四路军终于实现了纵深突破,杀入到林西城内,但立刻就遭受到日军各种交叉立体火力的猛烈打击,不过四路军突击部队显然早有准备,有阜新战役血的教训,四路军对巷战同样毫不畏惧。

  四路军以我为主,并没有硬冲强攻,以小股战斗人员在地面位置牵制和消耗日军,大部分人员则转入民房以及被四路军占据的敌人工事内部。

  而与此同时,四路军尽量不走街道、路口和开阔地带,避开了日军的正面火力,不断寻找空挡,从日军的侧翼和薄弱处发起攻击,并不断推进。

  爆破,爆破,爆破!

  各种各样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农业时代的中国,尤其是塞北的林西,极端落后,城内主要为土砖建筑,几乎没有钢筋混凝土,所以四路军的连续爆破效果非常好,随着一间间民房被爆破,一条用铁和血打造的新路被开拓出来!

  随着一座座山墙被打通,一条条血路被硬生生的炸开,大批部队再冲上去,与近在咫尺的日军进行逐户逐院、逐巷逐街的殊死争夺,一支支守备日军被肃清或者逐走。

  打了不到一个小时,山田旅团长就瞠目结舌的发现,四路军的巷战战术竟然如此先进,日军精心准备、苦心修建的相当一部分地堡暗堡,并没有起到他想象中应有的作用,形同虚设,完全是白费功夫!

  而困守地堡暗堡的日军则反而变成了瓮中之鳖!

  林西毕竟是一个小县城,没有几条街道,要是按照四路军现在的推进速度,山田混成旅团根本就支撑不了多久,也许一天都扛不下来!

  发现自己弄巧成拙之后,山田终于慌张了,他不得不向关东军总司令部发出了请求指导的电报,就算援军跟不上来,也要让空军过来帮忙!

  发报之后,山田将日军的后勤部队,辎重、炮兵、通讯等等部队,凡是能够用得上的,都给他拿上枪,与四路军死磕,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拖延时间,等待救援,要不然山田旅团的末日就要到了。

  太阳升高了,迎着阳光,城里的雾气更重了,日军的飞机又一次赶来,在四路军的阵地上空盘旋扫射,但是英勇的四路军战士根本就不顾日本空军绝望的挽救,继续穷追猛打,一只又一只四路军部队,高举着红旗迅速从战壕中涌入城内。

  中日两国完全纠缠在一起,日本空军根本发挥不了大作用,只能无可奈何的悻悻而归,而到了这一天的下午五点多,经过了一天一夜的血战,城内日军已经损失大半,完全压制到城东一带。

  凶狠攻击的四路军似乎不知道疲劳,也不知道饥饿,他们继续疯狂的进攻,根本不给日军任何喘息的机会!

  现在等待日军残部的还有一条退路,虽然九死一生,但相比于城内十死无生的结局,总算还有生的希望,一个参谋终于忍不住进言,“旅团长阁下,林西战局已定,援兵久久不至,您是不是可以……”

  虽然这个参谋没有把话说透,但日军旅团部的所有人都明白,山田旅团长气得一脚踢开了这个愚蠢的参谋,如同困兽一般,嗷嗷怪叫,疯狂的指责前沿的日军抵抗不力,一直发泄了很长时间。

  但到了最后,这位旅团长不得不下令,坚决抵抗到天黑,然后利用天黑再从城东突围,即便逃回去,需要被迫切腹,他也必须逃回去,他必须告诉参谋本部这一仗他到底是怎么输得!

  他并没有犯任何错误!

  唯一的错误就是他完全低估了四路军的强大战斗力!

  而随着战场推进到林西城内,崔可夫不顾四路军高级将领的阻拦,硬是来到了城内,他需要实地观察四路军的战术到底效果如何?

  不知道为什么,他有一种直觉,这些战术对他非常有用,他总有一天会用到!

  而在崔可夫的望远镜下,四路军的攻击部队,并没有一窝蜂的进攻,而是步步为营,通过各种火力的合理搭配,有条不紊的推进!

  显得训练有素,战术得当!

  而在四路军攻击部队的身后,到处都是敌我双方战士的遗体,到处都是残砖败瓦,到处也都是鲜血,几乎没有一座完整的房屋,整个林西县城已经毁于一旦,真是一场残酷的战斗呀!

  有些感慨的崔可夫想了想,转头询问身边的毕士悌,“从昨天到今天,四路军消灭了多少日军,四路军死伤多少?”

  毕士悌同志抬起头,“从昨天晚上八点发起总攻,到今天下午五点初步统计,四路军连续作战二十一小时,已经占领了林西县城大部分地区;目前初步统计,已经消灭日军大部,击毙日军三千六百多人,破天荒的是,此战我们俘虏了日军炮兵大队大队长竹永中佐在内的四十二人!

  而四路军的伤亡,初步统计,已经牺牲一千一百多人,轻重伤员五千多人……”

  崔可夫拿起望远镜,又看了一会,这才放下望远镜,然后满意的点点头,“毕士悌同志,我代表苏俄红军,向伟大的四路军表示祝贺,你们打了一个大胜仗,此战的胜利让热河的日军胆寒!”

  听到这里,毕士悌同志默默得擦了擦眼睛,将眼角渗出的那么一丝丝泪水擦拭干净,这位北伐时期的独立团营长,从军已经有十年,早就见惯了生死,他但从没有向今天一样激动,以至于流出了热泪!

  只听毕士悌同志一字一句的说道,“崔可夫同志,通过这一战,我无比坚信,广大中国人民,还是被日本帝国主义奴役几十年之久的朝鲜人民,获得解放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