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9663 吐槽:0 更新日期:2023/03/12 22:30:11
侯妻白了一眼丈夫,“什么叫我们女人是非多,我们女人的是非还不都是因为你们男人?”
“怎么又跟我们男人有关?”
“男人们争权夺利,女人们还不得尽一份力?”
“你这么说不对,黄总早就退出军政一线了,根本没什么权力?”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只要谷书记愿意,明天黄总就可以进中央局,做军委副主席,有人写匿名信,可不仅仅是眼红他有钱,搞不好就是提醒他,不要想太多……”
“你说得有些道理!”薄一波同志并没有反驳,反而有些沉默得坐了下来,良久才说道,“是呀,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因之而起,也因之而落……”
“老侯,你这是怎么了?”侯妻看到他情绪不对,连忙关心得问了起来,“因之而落,因谁而落?老侯,你不是背地做了什么违拗谷书记心思的事情吧?那可不行,别人能做,你可不能做,你是谷书记一手提拔的,谁都能与谷书记相悖,你都不能!”
“你在胡思乱想什么呀,我怎么可能违拗谷书记?”薄一波同志有些烦躁的站起来,“只是现在的形势,我有些看不懂,不知道路在何方?”
“路在何方?按照谷书记指引的路走下去呗,你有什么好担心的?天就算掉下来,有个高的顶着!”说到这里,侯妻又看了一眼丈夫,温柔地说道,“老侯,你个子已经很高了,足够罩住我们一家人了,你只要安安稳稳,我就满意了!”
薄一波同志哭笑不得,“你这都什么跟什么呀!”
“话糙理不糙!”侯妻看着丈夫,劝说道,“老侯,谷书记今年还不到五十,身体好得很,再干三十年都没问题,你想那么多干什么?你要懂什么形势?你能比谷书记还懂?”
连续三个问题把薄一波问得哑口无言,他低声说道,“我们革命一辈子,现在反而越走越回去了,这样下去,迟早要变成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又不都是KMT那样的吧,美国、英国走的都是资本主义,他们都那么繁荣,我们以后和美国、英国一样不好吗?”
薄一波默然不语,侯妻同样低声说道,“在资本主义社会,你做大官,咱们家几个孩子就算不能跟你一样做大官,也肯定能发财!都说杜鲁门是最穷的美国总统,可他写一本回忆录就能赚几十万美元,几十万美元,哪里穷吗?
可在苏俄呢?官越大越危险,一个不小心就家破人亡,流放西伯利亚!就算一直没事,我也没听说苏俄哪个高级干部的后人能发财的!”
薄一波难以置信,“你怎么能这么想?”
“为什么不能这么想?老侯,你就是太老实了!”侯妻压低声音说道,“你看看谷书记就知道了,蕾蕾是聪明,可再聪明,也才二十来岁,她有什么资格管理资产上千万的中科大计算机服务公司,我听人说,那个公司虽然不明确级别,但不是副局级就是正处级,蕾蕾是副经理,这一出来最起码就是副处呀!
还有一思,上大学时就在卖香水,大学毕业后,不去上班,和一堆资本家小姐们打得火热,搞了一个什么化妆品店,现在又搞服装设计,听说已经赚了好几万块钱!
前一段时间,她跑到国航询问为什么不允许她参与招标,国航没办法,采用了她设计的服装,国航起了这个头,其他单位的涉外服装还不得都找她?你想想看,若是一个个涉外单位的制服生产都交给她,她能赚多少钱!”
薄一波铁青着脸,不说话,侯妻则继续劝说,“老侯,你是谷书记的老部下,按照谷书记的道路走下去就可以了!我生的几个孩子都还小,可小颖不小了,找的男朋友也很不错,一表人才,他们两口子你可得好好安排,你我已经对不起她妈了,可不能再亏待了孩子……”
“好了,别说了,我会考虑的!”
薄一波有些烦躁的站起身,回到了书房,猛得关上了门,侯妻听到声音,也没有当回事,夫妻多年,她太了解丈夫了,他会照顾小颖的!
谷书记真是大好人,他把这些事起了头,别人就好办了,本来就应该这样,父辈闹革命,子孙辈坐江山,有本事的继续从政,没有本事的靠着父辈的背景,赚一些钱,一辈子衣食无忧。
现在就不知道谷书记的儿子未来会怎么安排?应该不会接班吧,这么大一个国家,可不是一个孩子能够驾驭的,而他的两个女婿准女婿好像都不是那块料……
侯妻胡思乱想,书房中的薄一波则更加心烦意乱,妻子这番话对她触动很大,革命到底是为了什么?初衷自然是推翻反动派,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现在不仅已经实现,而且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
现在国家很强大了,有了原子弹氢弹,该有的都有,除了不如美国强大以外,哪怕是苏俄,也不比中国强大多少,而且老百姓也已经吃饱饭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这是大家亲眼所见的事情。
国家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已经足以告慰先人,也足够安慰那些牺牲的先烈,可他和很多人一样,又有一些怅然若失,革命成功了,国家强大了,他们已经实现了梦想,接下来呢?
按照党章教导,接下来自然是继续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可共产主义有些虚无缥缈,社会主义倒是目标,可苏俄那种社会主义?先不说大清洗,光光苏俄那种退休制度,就没几个人受得了的!
所以谷书记搞中顾委,让身体不好,退下来的同志有发挥余热的机会,待遇也从优保留下来,哪怕一些同志与谷书记不对付,也都感激他宽厚。
又在经济上有些照顾,抗战时期可以买几幅字画流传后人,建国后,房子、车子、家电,虽然都需要分期付款,但都很照顾,虽然比不上苏俄分配的大别墅什么的,但花了一笔小钱买下来,可以传承后人,子孙后代可以有一个好的起点。
而随着孩子们长大,谷书记又做出了安排,那些表现好的孩子们可以从政,从县长做起;那些不愿意从政的孩子,又可以学着谷书记的两个女儿一样,愿意做事的可以做国企负责人;不愿意做事的,就自主创业,利用一些关系赚钱!
按理说,谷书记做到这样了,应该很满意,可不知道为什么,薄一波总有些心浮气躁,薄一波一开始也不太清楚他为什么心浮气躁,今天和妻子一谈,他才猛然间明白过来,谷书记给了这么多,都不是白给的,他同样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把大家都限制住了,只能沿着他指引的方向走下去!
按理说这是应该的,谷书记那么大的成就,那么高的威望,不沿着谷书记指引的道路走,谁有资格自己走?可薄一波就是有些莫名的不舒服,他想获得更大的成就,这就需要有更大的舞台。
谷书记虽然伟大,但不可能面面俱到,他完全有资格查漏补缺,谷书记指引大方向,他指引小方向,而要做到这一点,他就必须进入到决策层,也就是常委会,他是四路军最早的纵队政委,他完全有资格!
薄一波知道自己的心大了,可现在心大的又何止他一个?大家谁都不比谁差,凭什么你能进,我就不能进?毛泽民、李强等同志也就罢了,毕竟是自己人,又是最早跟随谷书记的,没办法说什么,廖德华、邓绍齐、王若飞、黄道他们算什么,凭什么他们挤在前面,对着大家伙指手画脚!
薄一波同志心里不舒服,可又有些无可奈何,现在中央局常委安排,不仅南北分蛋糕,而且呈现明显的论资排辈迹象,除了谷廖李三人以外,其他同志大多是1890—1900之间生人,最年轻的黄道同志今年也已经56岁。
这种模式对仅仅比谷雨小一岁的薄一波十分不利,此举也就意味着,他至少要再等两届才有竞争中央局常委的机会,更麻烦的是,在这两届期间,会有越来越多和他年龄差不多的人进入中央局,到时候谁进,谁不进,更多的是党内平衡和谷书记的意志。
哪怕他是资深的中央局委员,也未必进得去,比如毛泽民同志,他进入中央局仅仅三年,可马上就要被增补为中央局常委,相反,陈镜湖同志在中央局快二十年了,但还是普通委员,眼睁睁得看着一个又一个同志出现在他的前面
甚至于出身南方的同志,比出身北方的嫡系更容易进入常委会,因为谷、廖、李三同志把位置卡住了,军队出身干部的那一张票又肯定是谷书记的,所以谷书记压根不在意是否安排纯正北方出身的同志进入常委会,他更多的是拿常委会的席位安抚南方出身的同志,他只要保证简单多数就够了。
这种局面下,那种派系色彩不明显或者出身小根据地的同志反而更加容易进入常委会,这也就意味着,现在和他年龄相仿的几位中央局委员,代表大别山红军的吴焕先、出身南方,但长期在北方战斗的谢唯俊,还有谷书记派往西北,代表西北红军的代表黎玉都比他的希望大,或许他只比管法院的陈原道强一些!
每每想到这些,薄一波就更加心浮气躁,他知道这种格局符合绝大部分人的共同利益,他想打破十分困难,但并不意味着无法破局,李强同志是谷书记选择的备胎,大家动不了,但廖德华就不一定了……
廖德华是上海中央出身的人,压根不是北方系的原始人马,他在经济上的所谓成就,完全是毛泽民奠基的,他更多的是因人成事,过去由于毛泽东在,只能把毛泽民压着,谷书记只能使用不那么听话,小算盘一堆的廖德华。
现在毛泽东退休了,毛泽民同志上位,他过去慰问,想着是拉近一下关系,毕竟两人的政治见解比较一致,却发现廖德华都赋闲了,还人五人六的,看架势他还认为自己可以留在常委会?合着常委会是他们家开得?饶漱石、柯庆施不听话搞内讧,都被降级,廖德华凭什么?
既然他这么不识趣,那大家伙合起来把他赶下来,这就会多一个位置,也纳入到轮换范围,哪怕这个位置暂时没办法坐,未来机会也大得多呀,总比自己闹内讧,既让谷书记生气,又便宜别人强,这是符合北方系整体利益的事情,谷书记肯定也会乐见其成,多一个机动名额,他肯定高兴……
薄一波在心中盘算,哪些人可以谈一谈,饶漱石是肯定同意的,陈镜湖也肯定想做一做政协主席,陈原道也未必那么淳朴,他只是没有机会罢了。
还有苗可秀,郭子华,张庚农,杜恒宁、盛忠亮、严耀庆,他们这些位早就等着进入中央局了,嗯,刘澜波也是,他现在这个国务院常务副秘书长,不尴不尬的,肯定很不舒服,自己也欠他一份人情!
河北省委书记谷景生,地方上新冒出来的韩华、雷民仁等等同志,看到比他们岁数还小的李准调任财政部部长,他们难道就没有想法吗?不管是北京市长,还是浙江省委书记,亦或是河北省委书记,下一任都有资格竞争中央局席位了!
嗯,还有彭德怀,理论上说,他已经没机会进入常委会了,谷书记心中下一届主持中央监委的书记大概率是何孟雄,但若是廖德华的位置空出来了,何孟雄同志递补上了廖德华的位置,彭德怀同志再进一步不是理所应当吗?
这些位军中大帅,虽然不怎么掺和政务,但他们的态度举足轻重,而廖德华与他们的关系也不怎么样,虽说减少军费和军工投入是谷书记的意志,但毕竟是廖德华负责执行,大家伙怎么可能看他顺眼?
薄一波知道这一届自己的机会并不大,但他中办主任做过了,北京、上海己两任书记做过了,物税委主任做过了,哪怕轮转,也该轮到党务工作了,不管是中组部长,还是书记处第二书记,哪怕是督巡委书记,都可以,这样下一届就顺理成章了!
薄一波又一次盘算一番,知道这件事最重要的是考虑好说辞,办法也是现成的,要让出席五中全会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们都知道廖德华不传达谷书记谈话的严重危害,为了维护谷书记的权威,难道不应该严厉惩罚廖德华吗?
薄一波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乘着会议还没有召开的机会,他和东道主北京市长韩光见了一面,两人主政中国最大的两个城市,都有巨大的城建压力,廖德华一直不愿意多给钱,他们能高兴吗?
交谈首先从奥运会申请开始,谷雨计划在60年代作为亚洲第一个申办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国家,现在世界杯和奥运会的规模并不大,世界杯只需要四个城市,奥运会需要的场馆也不多。
世界杯好办,两家都有机会,但奥运会就不行了,按理说,第一个举办的城市应该是首都北京,不过上海同样有兴趣,而且与北京不同,上海在世界上的名气更大,也可以举报海上项目,这是北京所没有的条件。
既然各有所长,就存在着竞争,偏偏两家背后都有强有力的政治支持,所以到目前为止,到底让哪一座城市申请世界杯,中央还是没有定下来。
两家竞争这么厉害,自然是因为中央政府同意谁申请,就会提供大量经费用于城建,这对两大直辖市的发展更重要。
不过随着广东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提升,广东也插了一脚,广东和香港特区商量后,希望让广州和香港联合举报奥运会,而且拿出了北京和上海都没有的条件,只要中央给政策,基建的费用他们自己想办法……
广东和香港特区这一手出来之后,北京和上海立刻紧张起来,万一被广东和香港特区抢走了主办权,那笑话就大了,可麻烦的是,谷书记似乎很感兴趣。
所以两人坐到一起之后,韩光就提了建议,咱们两家不能再争了,完全可以合作,奥运会以北京的名义申办,但海上项目交给上海,北京新城建设需要更多的国家支援,这是政治任务,李强书记也是这样的看法。
作为交换,北京支持上海第一个申报亚运会,大家一家一个,同时两家互相支持对方,获得广东的政策待遇,要论条件,北京上海哪里比广州香港差了?不就是更多的放开房地产、允许华侨冠名球馆和设置各种广告牌吗?我们也同样做得到呀!
事实上,薄一波也知道,李强这位北京市委第一书记绝无可能丢掉奥运会的申报权,他是常委,话语权非常重,不管是上海,还是广东都争不过,但上海和广东为什么要争呢?说白了,就是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上场争夺了,这一次没机会,那一次同样也有机会。
薄一波虽然有些心动,但并没有立刻同意,但也没有拒绝,而是表示会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讨论一下,韩光一说,他就同意那怎么行?韩光当然也知道这一点,现在薄一波同志表示可以谈就行了,大家肯定要讨价还价一番。
谈完了这件事,韩光笑着说道,“墨尔本奥运会快要召开了,咱们国家的代表队早已经启程了,可黄总作为代表团团长,并没有跟着过去!”
薄一波心中一动,笑着说道,“这也不奇怪嘛,五中全会就要召开了,黄总是中央委员,他总要出席会议的!”
韩光低笑道,“侯书记,我就不信你不知道?”
“倒是听到一些传闻,但我总觉得不太对劲,这种破事谁好意思跑出来说,哪有跑到容强同志那里大哭大闹,要求公安部专门调查的?”
“侯书记,您可能不知道,不是一封信,是好些封匿名信,骂得很难听……”
“这也太过了!”
“是呀,太过了!”韩光摇摇头,“谁让部队将帅有钱呀,若是都和陈大姐一样低调也就罢了,偏偏那一位自己闷声不吭,可媳妇却高调的很,全身上下珠光宝气的,跟暴发户一样!”
“黄总让老婆招摇,确实有些意思,不过我看着,有些像自污!”
“我们懂,不代表老娘们都懂呀,这不,招摇出事情了,呵呵,林志强同志有得头疼了!”
薄一波同志点点头,又摇摇头,“党内现在风气越来越坏了,谷书记和廖总理交谈了好几次,廖总理就敢不传达给其他同志,逼着谷书记在北戴河会议上发火,现在党内又出了这种下三滥的事情,确实要整顿一下风气了,要不然一个个有样学样,只会越来越糟!”
韩光若有所思,他皱着眉头回道,“是呀,确实要整顿一番,只是这件事我怎么也想不通,廖总理为什么要这么干?他哪来的底气?那是谷书记呀!”
“韩光同志,七大召开前的太原整风会议,你有没有参加?”
韩光脸上微微一红,他参加革命时间比较短,1931年底九一八后遇到了四路军参加革命,1932年入党,七大召开前,他还在重庆整理刘湘留下的那个兵工厂呢,怎么可能参加整风会议?
抗战初期,天津和上海大批工业内迁,他被组织挑中,负责内迁工业的安置,因表现出色,被任命为株洲市副市长兼市工建委主任,负责二四计划重点项目第一汽车厂等多个项目的落地。
因为表现出色,韩光得到了上级的重视,1942年,韩光被直升为云南省副省长兼省工建委主任,负责多个美援项目的执行,1945年调任太原,为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
1946年底三反运动爆发,山西政坛大地震,1947年上半年,韩光改任省委常委、山西省常务副省长,负责山西省日常工作。
1948年韩光更进一步,被提拔为山西省长,时年39岁,因在山西期间表现出色,1953年底,韩光被任命北京市长,是党内北方系中坚力量的代表人物。
因为资历较浅,所以党的八大时,韩光只是中央候补委员,到了九大才转为中央委员,所以他对党内高层的很多事情并不是很了解。
当然了,不了解情况的,何止韩光一人,这些年被提拔的党内年青一代干部有太多人不了解往事,所以薄一波同志有必要向他们普及一番,党内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太平!
“韩光同志,有些事情你不知道,以前上海中央出来的同志搞上蒙下骗有经验的很,并不是廖德华同志一个,我看这一次是老毛病犯了……”
薄一波把六届六中全会上揭发的一些事情告诉了韩光,韩光瞪大了眼睛,他怎么也想不到会有这种事情,这也太离谱了!
虽说中国共产党不应该什么都听共产国际的,但对共产国际的命令,有好处的听,没好处的就丢一边,还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号压制党内同志,甚至大搞肃反,这也太过分了……
“真是难以置信,吴主席竟然会搞出这种事!”
“他在南方搞出来的那些事情,差点造成了重大损失!”薄一波摇摇头,“党内都知道吴主席是最好的总理人选,但他就是不能做总理,不是没有原因的!
没想到廖德华同志也是这个德行,谷书记为什么迅速决定提拔毛泽民同志主持经济工作,肯定是想起了以前,有些人不得不防呀!”
“确实应该换人!要我说谷书记的脾气真得太好了,竟然能容得下他们!”
薄一波深深得叹了一口气,“谷书记虽然功劳大,但毕竟不是党的创始人,资历有些浅,革命时期为了党内团结,有些事也是没办法追究!”
“革命时期不追究可以理解,但现在都建国十一年了,也该纠正了!”
“谈何容易呀!”
“侯书记,我不明白中央为什么这么犹豫?周恩来同志功劳再大,也没有毛泽东同志功劳大吧,李主席退休,他凭什么干下去,和李主席一样,十大到点退休不就行了吗?
至于廖总理,吴主席犯得那些错误,他肯定知道,就算过去他站在正确的一边,他现在的错误也不小,总该惩罚一番吧,要不然八大那些被惩罚的同志岂不是太委屈了?”
薄一波皱着眉头,有些犹豫的说道,“动静是不是太大了?”
“做了错事被惩罚不是应该的吗?党内新老交替不也是应该吗?现在是谷书记当家,一堆资历更深的老同志待在中央,谷书记怎么做事?”
“话虽如此,但党内早已经有规定,不准翻旧账的!”
“这不是翻旧账,而是提醒一些同志注意,不要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搞到党内,这是很有必要的!”韩光显得很自信,“侯书记,这么大的事情,您早就应该告诉我了!
我们理应站在谷书记一边,与党内的不正之风作斗争,马上五中全会就要召开了,我看也有必要让更多的同志了解过去,要不然一些人还会继续伪装,欺骗其他同志……”
薄一波皱着眉头想了想,还是下不了决心,连忙说道,“韩光同志,这种事可不能乱来,若是被上级知道了,就是政治串联,一不小心就是组织路线错误!”
“侯书记,您说笑了!我又不是傻瓜,怎么可能去搞什么政治串联,只要在中央全会上,把这些事情捅出来,再联系到最近发生的种种,狠狠得批评一番,其他同志一定会站在我们一边的,这是原则问题,谁敢说个不字!”
薄一波同志若有所思,“道理倒是没错!”
“本来就是嘛,您就是顾虑太多了!”韩光同志自信满满地说道,“苏俄出了那么多事情后,谷书记多次谈到党内民主,要求中央和地方多召开民主生活会,避免领导干部一言堂,我看就是这个意思嘛!”
“要不要和李强同志说一声?”
“我听说李书记做过特科的交通科长,要是和李书记说了,搞不好真成了串联,没错反而变成有错了!”说到这里,韩光倒吸了一口冷气,“上海中央出来的同志影响力好深呀!”
薄一波理解得点点头,“谷书记真得不容易呀!”
“太不容易了,真得太不容易了,我们不能再让谷书记受委屈了!”
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刚刚从香港到达北京的徐达三元帅,第一时间前往林彪同志的住处,两人坐下,林彪同志显得很疲惫,“老徐,你不该过来的!”
徐达三看着脸色发青,眼圈发黑,整个人似乎瘦了一大圈的林彪同志,“黄总,你不该这样的,这不是你的错,为什么折磨自己呢!”
林彪的妻子在一旁说道,“徐帅说得多好,容彪,你想开点呀!”
“你给我滚一边去,谁让你坐这的!”
黄妻十分委屈得看了一眼徐达三元帅,但这一次徐达三并没有劝说,黄妻只好委屈巴巴得离开,等到黄妻离开,林彪长叹了一声,“娶妻当娶贤,现在孩子有了,想后悔也来不及了!”
徐达三听完,摇摇头,“黄总,处在你的位置,你这样做恰恰好,只是因此,招惹来无妄之灾,并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情!”
林彪猛得抬起头,只听徐达三一字一句道,“这不仅仅在进攻您,更是在进攻数百万在外征战的解放军战士,这是绝不能容忍的,有些事必须有个说法,要不然所有人都不能安心!”
“老徐,你说得东西我也想过,可这件事确实不好办呀!”
“不好办,也得办,这些年在南洋征战的同志,若是让他们流血又流泪,接下来他们还会愿意去非洲厮杀吧,那是在赌命呀,我们得为他们考虑!
还有一些同志现在处在关键时刻,若是有人有样学样,朝组织局和十大筹备组发一封匿名信,他们的前程会不会受影响?你的老部下刘兴昌同志,骆畅同志,他们都是大部部长,是谷书记从军中简拔出来的栋梁之材,进步就在眼前,出将入相这条上进之路绝不能被堵住!”
“老徐,你太大胆了!”
“黄总,你放心,这也是谷书记的想法,他和我聊过历史,他曾经说过,中国到了宋明之后,压制武将太过,以至于国家颓废不堪,反倒是清王朝,重视武将,这才没让边疆地区丢失太多!
他又说当今世界处在大争之世,离不开武人之刚毅,若是让宋明旧事重现,不要说我们辛辛苦苦开拓的海外疆土,就是乌斯藏、蒙古、西域也可能重新丢失!”
林彪同志不由得握紧了拳头,只听徐达三继续说道,“谷书记对党内一些同志保守懦弱的风气十分不满,认为这是封建遗毒,必须想办法清理,这也离不开军队同志的支持。
我也问过他,他不担心军队造反吗?汉唐时期,一大堆将领造反呀!他说不用担心,这有三个原因,一是现代战争打的是后勤,军政、军令早已分离,没有后勤支持,军人手里的枪支就是烧火棍;
二是我党独创的双首长制度已经解决了绝大部分问题;三是民智已醒,军人想逞一己之私,残害百姓,根本就做不到,反而其刚毅顽强的一面却可以很好的弥补文人官僚的不足!
黄总,谷书记都说到这个程度了,现在李主席也已经退休,并常驻信阳,你有什么好避嫌的?现在王八蛋们都欺负到你的头上,你要是再软,丢人的不仅是你自己,还有我们这些人!”
林彪同志并没有立刻回复,而是抓了两把他最喜欢的炒黄豆,嚼了嚼,很平静的说道,“老徐,这些话,我就当你没说过,听过就算!”
徐达三呵呵笑了笑,靠在沙发上,然后看了看,“黄总,你真是谨慎人,可惜呀,你谨慎错了地方!”
林彪同志默默得嚼着黄豆,吃完之后,拍了拍手,似乎很淡定的说道,“你我一体两面,本质都是避嫌,又有什么区别?”
徐达三哈哈大笑,笑完之后,摇摇头说道,“要说起来,我们都不如秦总洒脱,穿上战袍,可以带兵征战,威风八面;脱下战袍,又可以督巡天下,让百僚敬畏!”
“老秦那做派,是他骨子里的东西,你我压根学不来!”
“我也不想学!”徐达三晃晃脑袋,“在国外这么些年,看遍了异国情调,我才没有心思和那些人斗来斗去呢?在南洋开疆拓土,既可以效仿卫霍,又不至于让君王忧虑,还可以给子孙积累一份好家当,这样一举三得的好事,就算给我秦总的职务,我也不干!”
林彪同志眼角微微露出了笑意,“你不干,为什么撺掇我?”
“老虎可以不发威,但绝不能被人当成病猫,黄总,你吃亏就吃亏在这一点,你退过了!”
林彪同志猛得站起身,他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愤怒,“那你说怎么办?那几份匿名信谁寄的,一点眉目都没有,我找人算账,都找不到人,我总不能朝着林志强发火吧!”
“老黄,你不觉得前后两任政委出身的公安部长都太软了吗?得从咱们队伍中换一个狠得,就算查不出来,也得狠狠收拾一批不着调的!”
“你在香港天天看着不着调的家伙乱叫,你怎么不收拾?”
“香港是香港,内地是内地,不能混在一起,现在的问题是一些人搞错了地方,把北京当成香港了,连我们都敢碰,不狠狠抽一抽是不行的!”
林彪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缓缓说道,“公安部长的人选,只能由谷书记决定!”
“老黄,你要是信得过,这件事我去和谷书记谈,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我都不会待在北京,有些话我来说最合适!”
林彪显然很有些吃惊,不过吃惊之余,心里又挺痛快……也就在这个时候,秘书走了进来,向两位元帅汇报,铁道部部长骆畅同志过来看望,徐达三哈哈大笑,“这不是现成的人选吗?”
“骆畅?他不行,他眼睛里揉不得沙子,做不得的!”
“连廖德华都敢瞒着谷书记的谈话不对下传达,还有什么不行的,现在要用的就是狠人,越狠越好,要不然搞不好就有人敢学匈牙利闹分裂!”徐达三目露凶光,“老黄,你不要忘了,受辱的不是你一个人,还有谷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