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八章进退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5744 2025-05-12 15:06

  第八章进退

  作者∶大白菜的苦逼 数字∶5447 吐槽∶20 更新日期∶2022-06-1019∶04∶54

  在郑、梁两同志汇报八大各项工作的安排时,谷雨有些心不在焉,去年到今年,部队大裁军,同时建立新的军事体系,除了正常的裁撤并转!从外,在战争手段,军纪不是很好的两头尖部队也被裁撤,很多还都是精锐部队。

  与此同时,一大批功勋赫赫的高级将领被要求退役,这引起了一大批指挥员的不满, 闹腾了很久, 最后谷雨发狠, 在与林彪同志密谈之后, 拿他做了靶子, 看到林彪同志被流放到沙特, 闹腾的指挥员们才没敢做声, 最终大裁军终于顺利进行下去……

  谷雨知道, 这些指挥员闹腾的原因不仅仅是裁军, 根本原因还是他们辛辛苦苦打败了内外敌人,等到回国一看,地方上的好位置都破其他人坐上了,凭什么呀,老子打天下,老子还不能坐天下,而现在,中央要收权,各个大区的领导干部全部要回归中央,陈镜湖,方远征,康生,黎玉,黄道、荣瑞华、蔡永皓、邓康八人,再加上王若飞、谭秋两位同志,十位中央局委员和候补委员全部都要重新调整工作,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组织移民,同时应对各边疆省份可能出现的问题,谷雨准备成立中央移民和边疆委员会,这就需要有一位年富力强的同志,曾经做过公安部长的蔡永皓最为合适,而且他本人也确实喜欢这种令行禁止的半军事化工作,他应该可以接受。

  谷雨并不准备让康生负责国家安全工作,不过康生在南洋的威慑力非常有用,而且经过这几年的锻炼,他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合格的开拓性干部。

  再加上未来台湾和九州日战区都离不开他,所以谷雨叔衡再三,国安委副主任还是要给康生,不过要限制他的权眼,只能对外,不能对内,相信他可以满意。

  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谷雨当仁不让,不会让任何人控制,上海市委书记他也已经想好了,由黎玉同志担任市委书记。

  黎玉同志秉性严肃,谷雨雳要他好好威慑一把,就算要开放,谷雨暂时也不准备让上海开放,而对黎玉来说,从西南到上海,也是不小的进步,他应该可以满意。

  而天津作为中国第二大工业城市,谷雨准备交给黄道,发挥他擅长搞建设的特点,黄道只是中央局候耐委员,算是小字辈,而且方远征同志入京,他再入京,就有些过分了,他应该可以接受并理解。

  荣瑞华则是做他前世的工作,工建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主任,这是他最擅长的工作,而他上任工建委,也会有效的分担李强的压力,他同样应该可以接受,毕竟谷雨对他一直在提拔。

  剩下的几位同志陈镜湖、王若飞、方远征、谭秋、邓康,这五人都是资历深厚的老同志,而且还都不太适合在地方工作,谭秋和邓康还好,两人一个政协,一个人大就可以了,他们的能力相对要差一些。

  谷雨真正头疼的是剩下的三位同志到底怎么安排,倒不是说没有位置,而是书记处内部讨论时,鉴于工作繁忙,已经确定中央书记处要扩张到九人,也就是七位正式书记加上两位候刷书记的阵容,而郑道魄同志因身体原因,已经明确表态希望退休,这就空出来两个位置。

  理论上说, 饶漱石和李强会由候私书记转正, 但是饶漱石屡次转正不成, 知道自己民意基础比较差,得罪人较多,私下里跟谷雨沟通,表示他对现在的职务已经很满意了,不要再费劲他推动他转正。

  谷雨闻言,有些不高兴,他认为饶漱石此举很可能是以退为进,试探他的心意,所以他淡淡的说道,你不要着急,他会再想想办法,说服其他同志……

  但饶漱石这一次沟通,也让谷雨不得不开始考虑八大的人事安排,王若飞、刘少奇、柯庆施、刘天章四同志事实上都有资格争取这个位置,这六个人无论谁进入,谷雨似乎都能接受。

  前世任弼时同志病逝较早,而这一世他的情况也不是很乐观,十分繁重的中央监委工作对他的身体是很大的摧残, 他虽然还在坚持, 也没有任何退出书记处的想法, 但谷雨不得不考虑意外,这也就意味着他需要考虑三位中央书记,而不是两位!

  这一次裁军遇到的种种问题,谷雨也不得不考虑增加一位军队出身的常委安抚一番,中央局有五位军队同志,书记处出现空缺了,怎么也应该考虑他们,没有理由歧视他.

  而且战争刚刚打完,军队同志的威望非常高,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都竞争总统,中国多一个军队出身的中央书记完全合情合理,可最合适的人选陈赓,明显不愿意沾锅, 加之身体不好, 谷雨也不愿意坑了他。

  而段德昌同志,谷雨总觉得他的政治能力不够,不适合进入书记处,对他的安排是再领导军队五年,等到九大,转任其他岗位,临近退休,授予元帅军衔。

  彭德怀同志倒是不错,可他总不能一步进入书记处, 鼎要一个过渡, 此时此刻的中国共产党已经不比以前了,没有那种越级提拔的可能……

  八大相关筹备工作纲要的相关汇报慢完成之际,中央候补书记、秘书长饶漱石突然发言,他先是做了一番自我检付,表示在过去的工作中,很多考虑并不周到,伤害了一些同志的感情,他希望中央酝酿中央书记候选人时,不要把他列为候选人。

  谷雨脸色微微一沉,你是不信任我吗?虽然我未必推你更进一步,但也不会坐观别人欺负到你的头上,你这是什么意思就这么不放心吗跟我私下说说也就算了,还跑到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说,你想要将我的军吗?看来是翅膀硬了,有自己的想法了!

  谷雨心里很不高兴,毛泽东同志更是火冒三丈, 这些年下来, 他对饶漱石同志的成见比较深,所以他沉着脸说道,“你是不是觉得没让他担任中央书记委屈你了,大材小用了"

  任弼时同志也很不客气的冲着饶漱石质问,“中央候补书记加上中央秘书长,还不够吗"

  周恩来同志在一旁赶紧打圆场,“老梁这个人,我是知道的,脾气有点倔,有时候容易钻牛角尖, 这句话还是收回来的好, 老李, 老罗, 你们也都不要见怪。”

  郑植愧同志也在打圆场,不过他不向周恩来同志那样皮里阳秋,“老李,老罗,我倒觉得饶漱石同志说的都是真心话,饶漱石同志负责党务和组织工作,非常难做,太容易得罪人,他有些顾虑也可以理解的”

  廖德华看了一眼郑植愧,这位真是老实人,也是身体真不行了,实在做不了太多事情,要不然谷雨绝不会同意他八大退出中央书记处……

  想了想,廖德华同志也开始劝说,接着是李强同志……谷雨默站起身,来到川外,里着窗外的那棵黄畅焖,有只鸟儿正在枝头上叽叽喳喳地叫着,他考虑了一会,慢慢收回眼神。

  “饶漱石同志,给你的职务安排,是中央经过值重考虑决定的,你这些年的表现,同志们都看在眼里,虽然有一些小问题,但瑕不掩瑜,你也不要想太多!

  至于未来八大的人事安排,中央还没有开会研究过,你现在说这些太早了一些,今天这番话我就当你没说,以后不要再提了”

  说完这句话,谷雨不等饶漱石说话,立刻说道,“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说完,谷雨看都不看那些文件,直接就推门离开了,可见此时他心情的糟糕,其他几位中央书记,就当什么事情没有发生一样,收拾了一下,迅速离开,而饶漱石贝嘿水默得坐在了位置上,半晌都没有动。

  这么多年下来, 谷雨是什么人, 饶漱石心里清清楚楚, 宽厚是宽厚, 对他重用是确实重用,但给的权柄太大了,这样那样的棘手事情都让他处理……

  这几年连续争取中央书记未成,他已经充分意识到中央书记那个位置,他是可望可及,但遍地都是冤家的他,就是坐不上…… 谷雨对日本人的任用,非常类似于明朝体制,而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事实上就是加强版的内阁,而他的职务,更类似于吏部尚书,而在明朝吏部尚书是不入阁的,为得就是避免吏部尚书权力太大,而他几次三番争取中央书记失败,根源事实上也在于此。

  看明白了这一点之后,饶漱石也就慢慢了成为中央书记的心思,现在这样,即可以在中央书记处发言,又可以领导施书处负责执行工作,还可以实际主持组织局掌握人事权,权柄之重,仅次于谷书记,他争那个名干什么

  若是真进了书记处, 谷书记真得还会给他这么大的权力吗? 可能性微乎其微, 反之主动退一步,不和其他中央局委员竞争中央书记处的正式坑位,集中注意力保住现在的权力,还是办得到的。

  这些年他虽然得罪了无数人,但也提拔了很多人,这些同志在八大中会大批进入到中央委员会,有这些香火情在,除非谷书记下决心放弃他,他保住自己的位置还是办得到的。

  而谷雨会不会放弃他以饶漱石对谷雨的了解,不会,倒不是因为谷雨宽厚,而是他的执行能力够强,只要他能够压得住阵脚,谷雨就不会轻易放弃他。

  这些年下来, 他也窥探清楚了谷雨的心思, 谷雨对用谁不用谁, 不算特别敏感, 只要不在核心人事问题上违拗他的心愿,他做什么谷雨并不怎么管,甚至巴不得他多提拔一些年轻干部,说到底这些干部也是谷书记的人……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年轻干部地位越来超高,他在中央的影响力只会越来越大, 他今年也才四十刚出头, 时间还长, 着急什么, 等过一些年, 李吴这帮影响力巨大的老同志退休了,他总有进入书记处的机会。

  主动退一步好处很大,不仅可以避免成为众矢之的,躲避各种攻击,还可以成为其他有志于中央书记的老资格中央局委员拉拢的对象。

  饶漱石多年掌握组织部,又负责八大的实际筹备工作,手底下有一大帮人,分量非常重, 他支持谁, 谁就可能占据领先位置, 如此变被动为主动, 何乐而不为?

  饶漱石想得确实很好,不过中央书记们都是老江湖了,他的如意算盘,大家自然明白,当然大为光火,对此饶漱石当然早有预料,他也知道有很大的风险。

  别看饶漱石也是书记处成员,但正式委员和候耐委员之间隔着一层天堑,拥有投票机的正式书记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而候私书记就未必能够决定自己的命运……

  不过还是那句话,只要谷书记不愿意放弃他,他的位置就稳稳当当的,至于谷书记今天生气,并不是很重要。

  政治家们考虑问题,感情因素或许是有,但绝不是最重要的,而谷雨就是标准的政治家, 他就算生气, 等想明白之后, 肯定也会顺水推舟, 谷雨需要他保证上通下达!饶漱石默默考虑了一会,一边缓缓得收拾文件,一边和等待一旁的中办主任薄一波同志说些什么, 两人是老搭船了, 薄一波多少有些担心, 刚想说什么, 饶漱石看出来了, 微微摇头,薄一波也没再说出口。

  这一次中央书记处会议上饶漱石最后搞得这一手,立刻传播出去,甚至于还在吕湾考察的刘少奇同志也都听到了风声,听说之后,刘少奇同志很是赞赏饶漱石的果断,如果说之前还有人想攻击饶漱石,现在已经不可能了。

  这些年来, 饶漱石星然得罪了无数人, 但不得不承认作风正派, 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一等一的饶漱石对共产党的贡献巨大,要不然谷雨同志也不会让他长期领导中国共产党最核心的部门,他是真有这个本事,而且真能搞得定。

  至于得罪人任何坐在饶漱石位置上的人,都必然是毁誉参半,权力太大了,有人说他好,就一定有人对他不以为然,甚至是恨之入骨,这是他那个岗位决定的。

  当然了,饶漱石本人有些敏感和偏狭的性格,也加重了争议,但刘少奇同志一直认为,饶漱石或许是有意促成这样的局面,站在谷书记的立场,饶漱石惹得人人不满,搞不好谷书记还会放心,若是人人说好,谷书记反而会担心……

  当然了,刘少奇同志不仅仅是赞赏饶漱石, 他是真正觉得自己的中央书记之路又扎扎实实更进了一步,甚至于优势非常大。

  除了原来的那些优势!从外,现在饶漱石也可能支持他,他和饶漱石都有在中央工作的经验,后来一起去满洲工作,他被捕之后,还是梁邮代理他的职务,有这么一段香火情在,两人私下里多少有些往来。

  这些年刘少奇同志负责方面工作,一会是政法委,一会是西南局,一会又去苏俄,现在又是财经委,党政系统都有涉及,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换来换去,都在重要位置,这不仅仅是谷书记的意志,饶漱石也有帮忙。

  现在梁林退一步,他肯定希望那个取代郑植魄同志的人,是与他关系不错的同志,而不是北方系嫡系干部,这个道理很简单。

  若是上来一个北方色彩比较浓厚的干部,不管是陈镜湖,还是柯庆施,亦或是王若飞, 饶漱石在北方系的影响力都要大打折扣, 而且新的中央书记也肯定要和饶漱石争夺旅力,这绝不是饶漱石所希望的……

  而且党内也要将平衡,所以这个人更可能是自己和方远征,当年自己在南方是方远征的上级,而且方远征又是小娘据地的创始人,谷书记要消薄,怎么也不会认可方远征,饶漱石肯定看得懂这些,就算不懂,也要让他明白。

  想到这里,刘少奇同志觉得有必要尽快解决台湾移民的争议,交出一份让中央满意的答案,获得谷雨的认可,这一回他不希望再半路上冒出一个李强了,上一次他也是糊涂了,竟然让毛泽东同志帮着说话,殊不知,老李不说还好,他越说,谷雨越不会接受他!

  就这样,仅仅一个半月,刘少奇同志率领的工作组就拿出了一份十分详实的报告,向中央表明对台湾绝不能简单的移民,必须动大手术。

  他用十分详实的数据指出台湾与内地其他地区最大的不同,吕湾的发展水平远高于大陆,比上海还要高,所以找们肯定要从吕湾抽血,也不会在台湾发展太多的工业,这也意味着台湾未来的发展速度不会很快,未来一步步被上海赶上和超过是大概率事件。

  而未来用来和党比较的对象是日本人,不是KMT,这也意味着,吕湾民众,尤其是台湾的城市居民和工商业者,这些日本工业化的受益者必然会更加想念日本人,这必然会埋下隐患。

  而此时左信介率领的翻译室那帮子日本顾问,也证明了他们出色的建设能力,所以刘少奇这份报告一出,中央书记处和中央局也只能下定决心,以最严厉的手段推动吕湾土改,大规模提升吕湾农民的获得感,同时对城市居民、工商业者、知识分子下重手。

  除了要杀掉一批,那些接受过理工农医教育的人会迁往内地,其他人和地主、富农一起被剥夺财产, 大规幞迁徙日本, 理由也是实实在在的, 这帮人属于日据时期的受益者,与鬼子勾勾搭,赶到你们热爱的主子那里去……

  既然要行此重手,刘少奇推荐的李锡文并不合适,谷雨考虑了一番,出人意料的选择了一个三十六岁的年轻干部李川少将。

  这位红军时期的师长,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时期集团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军政委,兵团政治部主任耐调任台湾军管会主任,负责接下来的大整顿,对于这位同志的能力, 谷雨绝对放心, 不管台湾闹腾成什么样子, 他都能镇得住!

  独阅读首页>从1945开始>第一卷>第九章兄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