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223章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7083 2025-05-12 15:05

  胡汉民确实有些坐不住了,这位国民党元老结束软禁,回到广州后,有三大政治主张抗日、剿共、反常,抗日第一,剿灭共产党第二,反常只是第三广东离东三省几千里,胡汉民虽然喊着抗日的口号,但也只是口号,就像无数中国普通军阀一样,他们有爱国心不假,但也仅仅而已,他并没有为抗日做任何工作。

  剿灭共产党是最根本的主张,虽说胡汉民已经没有了实权,但在广东的政治影响力十分惊人,有他坐镇支持,陈济算才能保持半独立状态,所以陈济棠对老前辈十分尊重,对他的政治主张也很给面子。

  虽然陈济算出工不出力,虽然粤军与红军暗通款曲,各种交易不断,但面子上还是过得去的,每次蒋介石围剿红军,粤军总会出兵,这并不仅仅是给蒋介石面子,也是给胡汉民面子。

  至于反常就不用说了,一向暴脾气的胡汉民被老蒋软禁了那么长时间,心里有多憋气可想而知,尽管蒋介石主动求和,甚至主动派人过来示好,承认错误,胡汉民反常的口号还是没有撤下来。

  但按照共产党的说法,他和蒋介石属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而与共产党属于敌我矛盾,分量完全不同,这一点胡汉民和蒋介石两人心里都明白。

  在共产党消灭了近二十万中央军主力,胡汉民就十分紧张了,这可是南京国民政府将近一半的主力,就这么没了?

  ?

  他也是南京国民政府的创始人之一呀,要是南京政府垮台了,他这辈子岂不是白忙活了?

  再加上蒋介石连续几个月,不断派人,所以到了十一月之后,胡汉民的口风慢慢软了起来,恰好此时福建事变爆发,胡汉民对李济深、陈铭权等人的叛逆勃然大怒,在他的影响下,粤军对19路军的态度陡然一变,查封了19路军的代表处,还进行封锁。

  这段时间,胡汉民正在利用个人影响力,不断分化19路军,事实上,此时他已经和蒋介石开始了合作,但面子上还是过不去,再说了,胡汉民的老冤家汪精卫是行政院长,他也不好直接复任,最重要的是,权力划分没办法做但这一次听说胡宗南不退而逃,放弃了洛阳,胡汉民终于忍无可忍,形势的恶化超出了他的底线。

  洛阳一丢,开封济南立刻危险,而一旦这两个中心城市丢了,共产党必然会控制中原腹地,丢了中原,人心立刻变化,南京国民政府顷刻间就会变成南唐这样的割据政权,绝不能忍!

  所以就在洛阳丢失之后,胡汉民、陈济棠给李济深、陈铭枢发了一封公开通电,要求两人取消国号,废除新党,重归国民党阵营,往事可以既往不咎。

  在私下通气中,胡汉民告诉李济深等人,不要忘记了,你们身上同样有血债!

  你们和共产党的合作不过是与虎谋皮,不会有好下场!

  现在党国危亡在即,再也不能闹内江了,要是李济深等人不配合,粤军将配合南京进攻福建。

  除此之外,两人又给李白黄发了一封电报,现在党国危殆,要是被共产党夺取中原大地,经营一段时间打造成稳固的根据地,有中原的人力物力,又有太原的兵工厂,还有苏俄的援助,日后哪里还有我等的容身之地所以胡汉民、陈济棠希望白崇禧要拿出手段尽快解决鄂豫院红军,必须趁北方共产党主力南下之前,控制大别山,否则南京和武汉就很危险了。

  当然了,即便准备复出,胡汉民也不准备给蒋介石好看,他告诉蒋介石的代表,老蒋必须交出党权和政权,专心做一个军事领袖;与蒋介石关系默契的c系陈立夫让出中央组织部长,交给各派都能认可之人.而在地方上,蒋介石需要把福建交给陈济算,19路军如果不再折腾,那就让他们还镇上海;湖南持何键的湘军主力调到北方,防御共产党,湖广地区军事上交给桂系主持,同时给粤系和桂系在堆加若干编制云云另外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蒋介石需要释放韩复纂,并启用冯玉祥为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并兼任济南行营主任,由冯玉祥整合西北军,与共产党争夺冀鲁豫三省胡汉民这些条件,并不是脑子一拍想出来,而是两广多次磋商的结果,蒋介石的嫡系被打得这么惨,自然要乘火打劫,多要一些筹码,而胡汉民也想做一个有实权的政治家,而不是蒋介石笼子里面的金丝雀,而启用冯玉祥,并不是胡汉民提出,而是桂系首领李宗仁的意见。

  李宗仁认为共产党现在的攻势太猛,如果战斗力比较强的西北军还是出工不出力,那麻烦就太大了。

  冯玉祥出山,西北军各路势力有一个名义上的领袖,西北军这帮人对地盘无比执着,他们也许不会和共产党打仗,但肯定不能接受共产党进入他们的控制区,所以共产党进攻,西北军必然会反抗。

  西北军的战斗力有目共睹,只要他们上场了,自然就会给国民政府留下足够的时间扩军备战,只要支撑到明年春天,就有机会稳定住防线,甚至转守为攻。

  现在不仅仅蒋介石要扩军备战,桂系和粤系也有大扩军的迫切原望,蒋介石实力不济,不趁机拿下湖南,还等什么!

  这样一来,粤系盘踞广东福建,桂系盘踞中南,冯玉祥整合冀鲁豫三省,要是蒋介石乱来,胡汉目在中央一呼,必然是三路支持,蒋介石三面被敌,只能让步,如此一来,蒋介石就有了很大的限制,想继续搞以军监党那一套自然玩不转。

  这些条件提出之后,心情大好的胡汉民和自己的妻兄,西南政务委员会秘书长陈融下起了围棋,陈融对胡汉民的决定虽然支持,但是他不希望胡汉民去南京做金丝雀,而是留在广州,主持局面。

  下了一子之后后,陈融想了想,劝说道,"展堂,下围棋讲究金角银边草肚皮,现在你位居边角之地,根基扎实,进退自如;一旦去了中腹,脚下无根,很可能摔跤!

  陈济棠,李白两人,还有冯玉祥,与蒋介石是一丘之貉,共产党说他们是新军阀,我看一点都没有错,总理当年的教训很深刻,你不能重蹈覆辙呀!

  "胡汉民叹了一口气,“协之兄所言,我又何尝不知!

  蒋介石无耻小人,很难与之共事,其他人等也都是一个武夫,脑子里从无党国,只有自己的地盘,对我不过是利用但现在不一样呀!

  总理过世还不到十年,党国形势已然如此危殆,局面大坏,全党上下只有精诚园结,才能挡住共产党的攻势!

  我只有去南京,全党上下才能勉强团结起来,不是我想去,而是形势所迫,不得不为呀!”

  陈融微微叹了一口气,不再劝说,又下了几步棋,胡汉民想了想说道,"我听说共产党党首谷百生是一流的国手,围棋下得很好!

  也不知道中国这盘棋,他接下来会怎么下?

  "“怎么下,我猜不到,这个年轻人我没有见过,不过从他在北方的种种做法来看,手段了得,不好对付呀!”

  “确实很难对付,更麻烦的是,他还如此年轻,而我们这些人中最年轻的李宗仁也已经过了不惑之年,毕竟尽快压制住共产党,否则时间一长,我等恐难久持呀!

  "年轻人,有好的一面,潜力无限;但也有不好的一面,经验不足,而且党内必然有诸多不服之人!

  南北共产党政策又多有不同,我看谷百生的整合难度也不小!

  "“共产党一贯讲组织纪律,他再难,也比我们容易;四一二之后,我党的组织纪律已经荡然无存,未来我党若是不敌共产党,肯定就输在这一点!

  "说到这里,胡汉民又叹了一口气,“昨天,李德邻打电话告诉我,他现在不怕共产党争夺中原腹地,最怕的就是他们西攻川陕。

  若是共产党拿下了川陕,有关山阻隔,未来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更麻烦的是,日本人还在海外虎视眈眈,难呀!”

  “怕也没有用,胡宗南弃守洛阳,中央和西北的联系彻底中断,四川又是内部混战不堪,我们有心也使不上力,还是先保住南京吧!”

  “守江必守淮,东边的徐州只能靠蒋介石,西边的襄阳和信阳,却掌控在东北军手中,太不安全了,白健生必须承担起责任!"桂系力量有限,白崇禧未必舍得下本!

  “问题就在这里!”

  就在两人交谈之际,秘书推门进来,把一份电报交给了胡汉民,胡汉民看完,叹息了一声,"郑州丢了!

  陈融脸色大变,“怎么会这么快?”

  “胡宗南逃跑,蒋鼎文自然有样学样!”

  胡汉民气得胸口疼,"蒋介石用的都是什么废物!

  一败再败丟Л呀胡汉民气急败坏,丢城弃地的蒋介石接到胡汉民的电报气愤无比,又一次暴跳如雷,骂起了他的口头禅,等再接到蒋鼎文的电报,手都在颤抖,他不断喃喃自语,“我和他们拼了,拼了!”

  到了这一步,蒋介石已经不敢再退了,现在才丢了洛阳郑州,胡汉民就拿出了这么苛刻的复出条件,要是开封再丢,还不得让他下野呀现在必须咬紧牙关,守住开封这个省城,要不然接下来,与党内各大派系的谈判将十分不利,另外训练新军,还是防守江淮都需要时间,绝不能再溃败了,要不然麻烦太大了!

  胡汉民提出的几条实在太苛刻了,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必须展示实力,虽然他对付不了共产党四路军,对付李济深、陈铭枢、蔡廷错还是绰绰有余。

  所以蒋介石就想催促陈诚,不过话到了嘴边,他又咽了回去!

  共产党和19路军互为倚靠,只能稳扎稳打,不能再冒险,他已经损失不起了事实上,就算蒋介石想冒险,陈诚现在也没有办法,即便蒋介石发出了讨伐令,但福建多山地,陆地交通十分不便,蒋介石要想攻入福建,绝非易事,他首先是修路,一直修了十几天,江山到蒲城,广丰到蒲城的公路才草草修通。

  路修通了,陈诚的主力部队才开始向蒲城集结,十几万部队集結需要好些天,只能慢慢来,急不得,即便蒋介石着急上火,但陈诚也没有太好了办法!

  与此同时,刚刚打了败仗,丢了郑州的蒋鼎文,看到蒋介石最新的电报之后,脸都变了!

  蒋鼎文有着出色的军事天赋,长于机动,精熟于部队敌前运动和编组,攻击作战经验丰富,所以面对两路四路军的进攻,蒋鼎文考虑之后,决定发挥自己的特长不守反攻,正面试探一下。

  通过沿途地主武装报告,蒋鼎文发现进攻郑州的四路军主力不过两个师,而且沿途还要分兵占领,能有四五个团就不错了,所以蒋鼎文亲自率领主力第九师在内的五个比较听话的师向西沿着陇海线,准备与四路军碰一碰,打一个反击,提升士气后再守郑州。

  蒋鼎文以战斗力较强的西北军一个师和一个安徽地方师负责两翼包抄,以两个江苏地方师在正面,嫡亲第九师负责前后接应。

  同时蒋鼎文让汤恩伯军负责防守郑州和郑州段黄河,阻挡四路军六纵南下,必要时可以炸毁黄河铁桥,不能让四路军利用铁路桥过河,只要铁路不通,四路军主力六纵别想顺顺利利南下,有这么两三天,捞一把总可以的!

  蒋鼎文算盘打得很精明,心里很清楚,就算占不到便宜,以五个师的庞大兵力,退还是可以的,可一接触,蒋鼎文就发现他的算盘打错了!

  蒋鼎文部虽然兵力众多,但其核心力量比较有限,中央军的嫡系部队只有汤恩伯的第四师,还有后来调过来的李延年第九师,第九师是蒋鼎文的基本盘,是他的老部队,正是有这只部队存在,蒋鼎文才能指挥得动。

  四路军在石家庄战役之后,政治教育后,先后释放了一大批被俘的国民党基层官兵,这些人有的回乡,但大部分重新回到了国民党军中。

  这帮人都是老兵,蒋鼎文自然重视,他成立了一个收容营,将这些被俘官兵安排到军中作为补充团,比如他的嫡系第九师原来只有两个旅,四个团。

  蒋鼎文问蒋介石要了一个旅的番号,然后每个旅又有一个补充团,这样一来第九师名为一个师,却迅速膨胀为三个旅九个团的超大编制,在加上配属作战的炮兵、工兵等部,加起来近三万人,绝对兵强马壮。

  不仅仅第九师扩军,第四师也在扩军,等过一段时间,两个师将会扩编为四个师,甚至六个师,这样就是完整的一个军。

  不过如此大规模扩军,蒋介石又没有那么多钱,自然没有那么多兵器,光有空番号有个屁用,蒋鼎文还是有些办法的,这段时间巩县兵工厂正在搬迁,机床设备准备搬到南京。

  蒋鼎文知道巩厂的步枪、弹药产量比较大,就和刘峙商量了一番,巩厂所用工匠多为巩县本地人,根本不愿意离开,拖家带口的,南京也没有足够的地方安置。

  据说有不少共产党党徒混迹其中,鼓动工匠投奔共产党,而且已经有一批工匠逃到山西,剩下的人也人心不稳,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不能便宜了共产党。

  还不如在开封搞了一个军械所,让这些人从军,就近修理枪械,加工生产步枪和子弹炮弹,如此一来几个月内,提供一两万只枪问题不大,万一共产党军队围城,城内也不用为弹药担心,可以长期支持。

  刘峙被蒋鼎文说动,向蒋介石汇报,蒋介石对蒋鼎文在中原大战时期的杰出表现记忆犹新,既然蒋鼎文有如此决心,他当然要支持。

  再说了,蒋鼎文的建议非常正确,难不成把那些工匠留下来,便宜了共产党?

  就这样,蒋鼎文挑选了巩厂一大批设备和大部分工匠组建了修械所,十一月初巩厂一部搬到开封后,每个月可以生产几百只步枪,而且产量还在上升,很快就可以达到一千只步枪以上。

  这下子蒋鼎文得意了,有了枪,再有军政部拨发的一批机枪火炮,第九师迅速就武装起来,但蒋鼎文把注意力放在装备上,恰恰忘记了,这些人被四路军俘虏,也知道四路军的政策,自然不想再打,而且其中必然也有共产党的支持者甚至是党员……

  另外蒋鼎文这个人治军松懈是出了名的,蒋鼎文的部队能不能打不知道,但绝对非常扰民,当然这也不奇怪,蒋鼎文把他们的军饷都输了,蒋部官兵不扰民,也没办法活呀!

  有件事非常有名,中原大战胜利后,蒋鼎文与另外两个军长顾祝同、上官云相会师郑州,聚兴豪赌,蒋一夜输光了全师官兵三个月的薪饷。

  第二天,军需处长要发饷,蒋鼎文两手空空,急得团团转,只好硬着头皮去见蒋介石。

  蒋介石大怒,立即命他向顾祝同等讨回输款。

  但顾祝同推说,钱已作为犒赏发给官兵了,蒋介石无奈,只得给蒋鼎文一张五万元的支票,帮他渡过难关。

  蒋介石如此纵容,蒋鼎文自然不把纪律当回事,因为他的贪腐和部队纪律松弛,蒋鼎文兵团在郑州开封等地很不得人心。

  所以蒋鼎文有地主武装的报信,四路军同样也有地下党同志,甚至还有一些对蒋部不忿的当地士绅地主报信,所以蒋鼎文主力一动,顾慎为没过多久也得到了消息。

  按说敌我兵力悬殊,顾慎为应该退一步,但顾慎为却兴奋无比,把敌人的情况通报下去,告诉各部我们抓住了敌军的主力,下令师长下团,团长下营,把当面的敌人紧紧抓住,然后等着第六纵队接应,将这股子敌人合围,这样郑州就好打了!

  吉鸿昌调任十纵司令员,本来总部想让副司令员刘明荣转正,不过顾慎为死活要求担任四纵司令员,作为南线的主攻兵团,也尝一把大兵团围歼敌军的滋味。

  这两年共产党几次重要战役,顾慎为多作为防守阻击部队或者是偏师指挥员,很少有机会打大歼灭战,这也跟他的指挥风格有关系,他在东北军那么些年,正规战的影响比较大,作战不是非常灵活,这一点和吉鸿昌差不多,所以总部更多的发挥他的特长。

  不过顾慎为强烈要求南下,刘明荣又主动退让,加之四路军也越来越正规,所以顾慎为就获得了机会,担任四纵司令员,刘明荣改任二纵司令员。

  既然硬生生抢了刘明荣的职务,顾慎为必须好好表现,还没有遇到敌人,撤退怎么行,加之四纵又是四路军的精锐主力,刚刚又经过了石家庄战役的洗礼,战斗力很强,上下都比较有信心。

  两军在荥阳一带遇到之后,顾慎为等主要领导干部亲临前线指挥,不顾兵力悬殊,以一部牵制敌军两翼的包抄,主力对着蒋鼎文中间的部队猛攻不断,两军在铁路沿线的村落,激烈交战。

  作为先头部队的陈调元部改编的江苏地方部队两个师,早已经半中央化了,在第九师的督战下,还算卖命,但是封建军阀部队和四路军这样正在现代化的部队差距太大了。

  两军的装备还相差甚远,四路军轻机枪到班,掷弹筒重机枪到排,团一级编制已经有迫击炮连和步兵炮连,四路军一个团的火力甚至与这个杂牌师整师的火力相差不大。

  加之双方战斗意志和战术上的巨大差别,这两个中央军杂牌师竟然被四路军两个主攻团打懵了,连连败退,惊慌失措的败兵到处乱套,彻底动摇了蒋鼎文部的士气。

  蒋鼎文至此才真正理解中央军和四路军战斗力的悬殊,知道自己打错了算盘,但蒋鼎文好歹也是国府名将,根本不敢大白天临阵撤退。

  无奈之下,只好咬着牙把放在后方负责接应的第九师送到了前线,试图挡住四路军,同时急忙下令两翼包抄的两个师回撤郑州。

  但是蒋鼎文怎么也想不到,还没怎么打呢,他那三个补充团就乱糟糟的,差点散了架子,师长李延年一看情况不妙,一边派部队弹压,一边只好把三个主力团放到第一线,掩护撤退。

  就在蒋鼎文的眼皮子底下,四路军主攻的三个团,在打了大半天之后,压着第九师打,把第九师打得节节败退。

  到了晚上,四路军继续连夜进攻,不善夜战的第九师,想撤撤不下来,打到半夜,蒋鼎文壮士扼腕,下令李延年亲率一个团掩护,必须把第九师主力撤下来,否则军法从事。

  打到了这个时候,顾慎为也觉得差不多了,他的兵力毕竟有限,还是稳妥点,所以没有继续进攻,而是选择严密警戒,与敌人对峙。

  到了后半夜,第九师主力总算撤了下来,李延年把后卫团交给团长,然后跑了回去,没等他跑多久,这个后卫团就开始了大溃逃……

  等到了郑州一清点,蒋鼎文和李延年心疼得不得了,这一天一夜,第九师就损失了好几千兵力,这可是国军的精锐之师呀!

  荥阳之战,彻底打垮了蒋鼎文的信心,而汤恩伯守黄河同样是提心吊胆,等到发现四路军一部在郑州以东的黄河渡口试探进攻时,蒋鼎文和汤恩伯一合计,就按照蒋介石的交代,开始了撤退,毕竟是层层抵抗,打不过自然得撤。

  但让蒋鼎文想不到的是,他刚刚到达开封,蒋介石又变卦了,这一次竟然让他坚守开封,蒋鼎文无可奈何,他长叹了一声,“人称我为飞将军,可委座却让我去守城,这不是我的长处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