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已亮,石家庄的战火逐渐停歇一下,佛采尔将军和德国顾问团一行人被四路军战士押送着前往俘虏营。
一对对俘虏兵满身尘土,绝大部分可以正常行走,也有一些人受了伤,甚至有些瘸着腿,一瘸一拐的走着,看到这一幕,佛采尔将军微微摇摇头,这些人的牺牲毫无必要。
昨天下午到晚间的战斗,打得不算非常激烈,面对四路军的政治攻势和强大的炮火,已经没有多少再战之力的税警总团并没有做太多的反抗,不断有人主动投降。
而黄杰对这样兵败如山倒的局面似乎早有预感,眼看着四路军总攻部队越来越近,黄杰换了一身国民党士兵的军装想逃跑,但黄杰逃跑的天赋远远比不上孙飞将,他带着几个亲信三转两转,结果和四路军撞到了一起,只好束手就擒。
黄杰试图用身上的金表金笔贿赂四路军,没想到适得其反,反而被看破了身份,无奈之下,只好主动承认自己的身份。
而德国顾问团则恰恰相反,四路军的总攻一开始,佛采尔将军就让人准备了一面白旗,然后等着四路军官兵的到来,并要求日内瓦公约给予相应的待遇。
虽然四路军接受了德国顾问团的投降,也承诺会按照四路军的俘虏政策给予优待,但战士们不清楚什么是日内瓦公约,随行的指导员经过培训,还是知道的,但是他非常严肃的告诉佛采尔将军这里是中国。
四路军政工人员认为,国民党军队中的外籍顾问,作为国民党军队的一员,同时也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在中国的代表,并不享有任何特权。
当然该有的优待还是有的,不过和其他的国民党军队俘虏并没什么区别。
同时指导员告诉佛采尔将军,四路军官兵一致,俘虏政策也不会分成三六九等,不管过去是将军,还是小兵,现在只有一个词,那就是俘虏。
对于这个待遇,佛采尔将军显然很不满意,这个德国老头抱怨不少,看到他说话语气不对,押运的基层战士当然看出不对,不过老头的翻译比较识时务,连连说好话,佛采尔才没有被收拾。
四路军打下山西之后,条件好了不少,这又是一场决定性战役,加之谷雨坐镇,太原方面想法设法运送各种物资,所以战士们的饮食相当不错,当然这也是应该的。
俘虏吃的,和四路军普通战士吃的一模一样,被围了一个月,上来就被抢去了大半仓库,石家庄的黄孙兵团到了后期,吃饭都逐渐成了问题,再加上连续战斗,所以被俘之后,又吃上了小米饭,这些俘虏一个个狼吞虎咽。
但是佛采尔将军就不行了,他显然很不适应这样的生活,毕竟中西差异很大,他实在有些吃不惯小米饭,不过这位德国军人也是打过一战的,该吃的苦还是可以吃,看他皱着眉头慢条斯理的吃下小米饭,特意过来看望他的总政治部主任何孟雄微微点头。
对于此战的俘虏,谷雨有过特别指示,要尽一切可能争取国民党精锐部队,尤其是税警总团的俘虏兵,为四路军所用。
即便这些俘虏不愿意加入四路军,在没有得到上级批准的情况下也不允许释放,现在根据地缺乏人才,这些识字的士兵最差的也可以教书育人,这可是好几万人高小文化程度的知识分子,纪律性又特别好,绝对可以派上大用场……
同时谷雨要求将德国顾问和国民党的中高级军官俘虏一起迅速运到太原,针对佛采尔将军,得知他被俘之后,今天一早谷雨特别发来电报,在不违反制度的前提下,要争取他的思想转变,他对于共产党革命军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何孟雄知道谷雨一直想加强解放军的正规化,并试图在建立一套完善的战争动员体系,以应对未来抗日战争的迫切需要。
这一点在过去也许不是很迫切,也不是很明显,但随着四路军占据太原这样的大城市,境内又有正太,平绥和平汉线北段,以及未来要修通的同蒲线这四条铁路,建立一套现代化的战争动员体系就显得格外需要。
这一战四路军虽然获得了很大的胜利,但各种人员、物资运输比较混乱,效率不高,甚至出现了不少令人痛心的杂乱无章的局面。
何孟雄作为政治部主任,很大一块精力就是战争后勤,他就发现,山西省委和省政府虽然已经动员了不少物资和人员,但正太线却没有迅速的将这些物资和人员运上去。
四路军后勤部没有很好的利用铁路运输,效率并不高,铁路发车频次比战前竟然还降低了,很明显这是很不应该的。
更不能接受的是,有些急需的物资却压在太原没有运上来,反而一些不那么急需的物资却运了一堆;支援部队运输同样也有不少问题,一些主力部队都过来好几天了还没有运上去,反而是一些二线兵团被提前运上去了。
当然这也不怨后勤部,他们事实上并不是很了解铁路运输,虽然境内有正太线和平绥线,这一块的管理更多的萧规曹随,全盘照搬原有的做法,后勤部并不是非常了解,只知道铁路运输比较方便。
但战争现实告诉四路军,后勤部和铁路系统必须有一套协同管理体系,但很明显,阎锡山并没有这些东西,四路军必须从头建立起来,而这就需要指导。
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谷雨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充分利用根据地的知识分子。
谷雨来到太原发现了这些问题后,立刻从山西大学找了一些数学教师,让他们根据前线需求,正太线的运力和人员物资的情况进行计算。
又让前线和后方的后勤部门每天几次电报沟通,并建立四路军后勤部和正太铁路管理局联席会议制度,排出每天运输的优先级,然后按照优先级安排,一些不必要的运输被取消或者推迟。
就这样,四路军很快理清了头绪,正太线发车频次提高了不少,大量人员和物资这才被迅速运到了前线,有效的支援了战争的胜利。
到了这一步,共产党高层才真正意识到建立一套科学的后勤体系、动员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甚至有可能决定着前线的胜负。
这一次打得是战术水平不高的国民党反动派,就有这么多问题;等到四路军的根据地越来越大,运输线越来越长,又有内河运输,公路运输等等,混在一起;等到日本人打过来,他们甚至还会用飞机不断骚扰,运输的难度也会增加不少。
到那个时候,如何保证后勤运输,要难得多,这一套管理体系必须建立好。
而这一块德国人非常领先,早在普法战争期间,德国人就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战争动员体系,他们能够迅速击败法国人,其对各种人员、物资和铁路网的出色调配起到了关键作用。
所以向德国人学习,建立这一套管理体系就很有必要了,这也就意味着共产党必须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总参谋部,这同样也是政治工作的需要。
但不要说四路军,就是整个中国也没有这样出色的参谋人才,当然了,苏俄那边肯定有合适的同志,不过很显然,不管是谷雨,还是何孟雄都不希望苏俄掺和总参谋部这个最核心的军事机关。
现在俘虏了佛采尔,则完全不一样了!
作为前德国总司令部部队室主任,也就是总参谋长,佛采尔对这一切自然十分熟悉,让他来指导重组总参谋部,建立动员体系,共产党则不需要有任何担心。
除了想利用佛采尔重组总参谋部,建立动员体系以外,共产党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佛采尔的关系,与德国人达成物资互换协议。
共产党控制区内各种意义重大的有色金属,各种战争物资,需要有一个大买家,但现在是经济危机期间,这些东西卖不上价格;同样卖不上价格的,还有德国的工业设备,甚至还有德国无数的失业专家和工人。
双方都是穷鬼,这就存在以物易物的可能性,蒋介石能做,共产党自然能做。
连苏俄国内都有大量的德国专家,更不要说共产党了,只要德国人愿意帮忙,就算是勒紧裤腰带,四路军也愿意。
而在政治上,此举也意义重大。
既然共产党可以从德国购买工业设备,引入德国专家,那么苏俄的价值又在哪里?
没有了价值,苏俄又有什么资格掺和共产党的内部事务?
需求决定价值,有德国人的竞争,苏俄同志想对共产党有较大的话语权,就必须拿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连门大炮都要算得那么清楚,作为谷雨最重要的助手之一,何孟雄自然很清楚谷雨的想法,所以他自然有必要亲自过来一趟。
何孟雄的到来,四路军战士们自然要敬礼,佛采尔将军知道四路军的高级干部到来了,很不满意的嘀咕了几句,何孟雄学过法语,就用法语询问起来,作为法国人的死对头,佛采尔将军自然也懂一些法语。
所以一个中国人和一个德国人竟然奇葩的用法语交流起来,佛采尔将军抱怨共产党没有给予他应有的礼遇,即便是战争俘虏,他也应该享有中将应有的礼遇,难不成你们的总指挥也是吃这个?
何孟雄笑着解释道四路军官兵一致,我们的总指挥也是吃的这个,同时他也介绍自己是四路军总政治部主任,相当于副总指挥的待遇,他同样吃的是这些。
说完,何孟雄让人拿来碗筷,盛了一碗小米粥,就坐在佛采尔将军对面的地上,有滋有味的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说,“早上一直在忙,还没顾得上吃早饭,就在这里吃了!”
佛采尔打量了一眼同样穿着蓝色军装,打着绑腿,与普通战士一模一样打扮的何孟雄,也没在抱怨了,他知道对方毫无必要说谎话,而且他的穿着就是证明。
虽然不在抱怨,但佛采尔将军还是很不习惯共产党这一套,他不屑的说道,“你们虽然表现得不错,但不够正规,军队必须有军衔标识,也必须有上下等级,要不然到了战时,混乱了,谁来指挥都不知道!”
何孟雄一边喝粥,一边似乎不在意的说道,“是吗?
国民党够正规,不过他们已经失败了!”
“他们同样非常不正规,他们的委员长总是越权指挥,要不是他的愚蠢,早在九月十五日,我们就突围成功了!”
面对佛采尔将军的抱怨,何孟雄哈哈大笑,“说起来,我们真得要感谢常委员会的愚蠢,要不然我们绝对不会有机会消灭和合围将近三十个旅的敌人!”
佛采尔将军憋着气说道,“是的,恭喜你们,一跃成为中国最强大的军阀!”
“不,佛采尔将军,共产党不是军阀,那位常委员长才是军阀!”
吃完饭,何孟雄和佛采尔将军继续交流,何孟雄告诉佛采尔将军,作为重要的战争俘虏,德国顾问团一行人,将和黄杰等几位将军,今天下午将会乘坐火车前往太原,接下来对他们的处理将由共产党中央决定。
佛采尔点点头,试探的问道,“你们的首领,谷,我想见见他,还有你们的总指挥,柳,我想和他探讨一下你们的战术,你们的战术相当出色!”
说完,佛采尔伸出了一个大拇指,何孟雄微笑着表示感谢,然后告诉他,谷雨同志正在太原,他应该可以见到;至于总指挥,他还在集宁坐镇,可能要等些时间。
佛采尔一愣,“那你们这一战的指挥员是谁?”
“是我们的参谋长邓萍同志!”
佛采尔想了想问道,“我可以见见他吗?”
“没有问题,现在就可以!”
就在何孟雄和佛采尔交流之际,闻听石家庄黄孙兵团被消灭,彻底绝了希望的蒋介石,终于下令卫立煌突围,并且告诉他长治和晋城的中央军将迅速聚集起来,由蒋鼎文率领,向北营救卫立煌。
同时在山东的中央军三个师也将和西北军曹福林部一起,组成一个兵团,从德州方向,经过衡水,向西救援,两线救援。
蒋介石还给卫立煌打气,四路军兵力有限,又是连续作战,损失不小,只要你全力突围,肯定可以成功突围。
卫立煌接到电报之后,苦笑得摇摇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一边说,一边把电报递给了徐源泉,徐源泉掰着手指算了起来,“除了第四师,还有税警总团两个团,其他的都是杂牌军,哪里靠得住?
蒋铭三不傻,他不会救我们的!
至于德州方向,委座抓了韩复榘,西北军怎么也不可能拼命的,就凭三个杂牌师?
俊如老弟,现在谁也救不了我们,只能靠我们自己!”
卫立煌点点头,连续多日忧愁,他本来圆圆的脸庞,此时已经有些瘪了下去,不过他还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突围。
而在突围方向上,卫立煌并没有选择铁路线,因为侦查发现,四路军用了两三天功夫在平汉铁路沿线已经构筑了好几道防线,而且是最精锐的部队防守,目前已经发现他们的第二师和第四师都在南方,所以唯一的希望就是往赵县方向转进,向东突围!
不过卫立煌十分狡猾,虽然他内心决心向东突围,但是他却连续两天抽出一到三个团,在炮兵的掩护下,向南猛烈进攻,试图打开突破口,摆出一副向南突围的假象,吸引四路军的注意力。
同时他也会派出精锐的小部队向东发动试探性的进攻,试探哪个方向的四路军战斗力差一些,哪个方向更容易突破,连续试探了好几天。
四路军连续打退了中央军团一级的突围,与此同时,四路军各部一边突击,一边疯狂的挖战壕,并迅速连接起来。
卫立煌何等聪明,没过几天,就意识到大事不妙,所以在十月二十日当天一早,中央军发动了一次最大规模的突围。
为了这一次突围,卫立煌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和徐源泉不断召集杂牌军开会,告诉他们,现在形势艰难,大家也只能同舟共济,要不然被四路军消灭了,谁都没有好下场。
卫立煌要求被围各部的精锐部队聚集在一起,统一由他指挥突围;同时告诉这些将领,他已经和蒋介石达成了一致,只要突围成功,以后都是自己人,中央军也会一视同仁。
而且这一次突围,不会让杂牌军打头阵,中央军四个嫡系师和黄埔生打头阵,你们跟在后面。
到了这一步,各个杂牌军同样也没了退路,只能权且相信卫立煌所说,赌一把,先出来再说。
卫立煌亲自指挥,将这些集中起来的精锐部队,分成三个批次,由黄埔出身的中央军三个师长刘戡,关麟征和李默庵亲自率领,轮番进攻四路军,拼死向东突围。
一个批次进攻结束,第二个批次立刻跟上,如同波浪一样,轮番冲锋四路军的阵地,就算是硬凿,也要凿出一条血路。
十月十八日天蒙蒙亮,卫立煌先是下令重炮旅和随军的75mm火炮,其他大炮小炮同时向东南面村庄开炮,随军的炮弹打了无数,整整炮击了二十分钟,把东南面几个村庄炸成了一片废墟。
炮火准备之后,三个批次的中央军以营为单位,排着密集的阵型,发起猛攻,指挥第一波次进攻的刘戡更是下令团长亲自带队冲锋。
作为嫡系中央军,他们同样很清楚他们这些人对于蒋介石的巨大价值,要是他们跟第五军一个命运,国民政府和他们的校长就要坍台了!
防守东南面几个村庄的是四路军悍将龚住金指挥的第十师,连续不断的炮弹丢到了村庄,炸得将士们耳朵嗡嗡响,尘土飞扬,每一个人都灰头土脸。
炮纵三团团长王凤江隐蔽的防炮洞被震得哗哗响,土不断漏下来,王凤江嘴里也有不少,王凤江放下望远镜,啐了一口土,“寻司令员果然猜对了,他奶奶的,中央军真够狡猾的,竟然真得选择了向东突围!”
政委笑着说道,“哈哈,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脱猎人的眼睛!”
王凤江不屑的说道,“都什么年代了,还搞密集阵型突击这一套,这帮子中央军真够傻的,都吃了一次亏了,竟然还没有长记性!
这一回咱们得让记得更牢一些!”
王凤江如此嘲笑中央军,也是有本钱的,他指挥的炮兵很快就发威了!
为了有效的围歼中央军,各部队在前面都部署了大批炮兵,炮群集中射击与各连各炮分散射击相结合。
中央军排着整齐密集阵型的进攻,非常有利于炮群攻击,王凤江部三十六门75火炮,纵队和师直属的炮兵,再加上配属步兵的步兵炮、迫击炮和速射炮同时开火,对冲锋的国民党军队进行拦阻射击,迟滞敌人的进攻。
而单炮则在敌人地域内事先预测敌人可能集结、路过的地方,比如铁路两侧的河沟地带,比如敌人的指挥所、观察所等等,每个区域都选好直接瞄准射击的多个目标,比如敌人进攻时必经低端,敌人炮兵阵地观测点等。
四路军炮兵将各个目标都编成号,精确地测好距离,规定好射击范围,将所得数据分别记录在一块木板上,木板则挂在炮身防盾板上,在发射时,只需要简单下达几号目标,几发炮弹就可以了。
有了自己的兵工厂之后,炮纵炮弹数量虽然说不上敞开供应,但也比以前好得多,培训水平高了,训练多了,炮兵的水平提高很快。
因而炮兵司令部对命中率要求都很高,这两天做好了功课之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比较好办了。
四路军的炮兵和步兵密切配合,迅速了击退了先锋,但中央军第一批次被打掉,第二批次接踵而来,一批又一批轮番杀来,四路军步兵凭借战壕和村落英勇顽强,一次又一次打退敌人,有的连队只剩下几个人还在坚守。
而炮兵的射程虽然不如敌军射的远,头上还有盘旋的飞机压制,但并不惊慌,沉着应战,很好的发挥了炮火威力,炮弹如同长了眼睛一样,不断命中目标,敌人是死的死,伤的伤,剩下活得就四处逃窜。
这一场激战一直持续到下午六点多,天色变黑,中央军才停止了进攻,王凤江亲自来到步兵前沿阵地查看地形,观察白天炮火效力。
只见四路军的阵地前沿和阵地上,黑压压一大片,横七竖八有几千具敌人的尸体躺在那里,无路可通,一行人只能踩在这些尸体上,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出战场。
更让人赶到悲凉的是,那些乌鸦不知道什么时候落了下来,开始叽叽喳喳的叫来叫去,也许他们是想吃腐肉!
王凤江慢慢蹲了下来,他看到一个年轻的国民党士兵虽然人已经死了,但眼睛还无神的睁得,他默默得用手抚了抚,让这个士兵合上了眼睛,一股说不出来的酸涩涌上心头,这些都是咱们中国人呀!
在场的四路军指挥员们都沉默不语,王凤江突然说道,“同志们,普通的国民党战士确实是无辜的,但指挥他们的都是汉奸、卖国贼、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只有消灭了这些败类,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些无辜的生命才不会继续毫无必要的牺牲!
接下来我们的炮不仅要打得更快,还要打得更准,只有配合步兵同志们打好了,堵住了敌人的突围,包围圈的敌人才会被彻底消灭,革命才会不断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