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190章结论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6264 2025-05-12 15:05

  中作为一个工人阶级政党,此时此刻的中国共产党,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视,超乎寻常,别的不说,看看党内多少工人阶级出身的高级干部就知道。

  作为苏区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负责人,作为著名的工人领袖,刘少奇虽然党内地位不算非常高,但他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尽管他不受重用。

  而这一次刘少奇在苏区中央局扩大会议上,对共产党中央多年来的路线、方针公开表示自己的怀疑。

  他大胆地突破了国际和共产党中央关于共产党政治路线是正确的这个谁也不敢碰的结论,尖锐批评1927年之前及1927年以来,尤其是六届四中全会以后的中央左的错误。

  刘少奇的讲话触及了共产党的几个禁区,他认为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不仅是右倾的陈独秀主义,而且还有右倾机会主义之反面的错误、左倾错误。

  刘少奇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猛烈抨击了广州、武汉时期工人及民众运动中已达骇人地步的左倾狂热,刘少奇同志的上述看法与国际和共产党六大以来的历次决议严重相违。

  刘少奇虽然没有直接宣布共产党过去六年来执行的是一条错误的政治路线,但反复抨击这六年一来来一贯地犯了左倾错误,并且强调六年错误已形成一种传统,刘少奇特别集中抨击共产党白区工作的方针,用釜底抽薪的办法全盘否定过去六年的政治路线。

  刘少奇要求在党内公开讨论党的六年历史,并且详细述说自己因坚持正确主张而遭打击的经历,把批评的矛头直指六届四中全会后的中央局和临时中央,意图很明显,要求王明和临时中央有关领导人要为错误承担责任。

  刘少奇还高度评价了谷雨由北方特殊论以及由此逐渐发展起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路线,认为这是一条符合中国革命和发展的需要,得到实践验证,可以取得革命胜利的正确路线,北方局在短短两年时间就取了一省或者几省革命的胜利,就是证明。

  刘少奇最后说道,“同志们,中国革命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离革命的最终胜利已经不远了,我们必须更加自主地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把握中国革命的主动权和领导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谷雨同志正确路线的指引下取得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刘少奇同志刚刚说完,项英立刻就勃然大怒,“刘少奇,你这个老右,你是在反国际,反中央,为陈独秀洗涮责任!”

  凯丰冷冰冰的说道,“刘少奇不过陈独秀的应声虫,他的话不足为信!”

  凯丰话还没有说完,刘少奇很辛辣的讽刺道,“克全同志,泽东同志和我一起搞工运的时候,你在哪里?

  你见过陈独秀吗,你有什么资格评价我!”

  凯丰只比谷雨大两岁,大革命期间还在基层,刘少奇摆起了老资格,凯丰气得没辙,但也无话可说。

  紧接着,刘少奇对着项英喷了起来,“项英同志,大革命期间,你就在武汉,你也是工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当时发生了什么,你长了眼睛,没有看见吗?

  我刚才列举的这些事情,一桩桩,一件件,可有半点谎言?

  这些难道不是事实吗?”

  项英被喷得微微一愣,慌乱之间,就有些口不择言了,但这也是他真实心理的反应,“国际的指导怎么可能有错?

  你在胡说八道!”

  毛泽东同志听到这里,脑袋微微一撇,狠狠得吸了一口烟,心里非常郁闷;周恩来同志闻言先是愕然,苦笑得摇摇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王若飞同志虽然看不出任何表情,不过他迅速在笔记本上写了五个字,他的所见所闻未来都将会汇报给谷雨同志,所以每一天他见到什么人,他都会认真记录下来……

  刘少奇同志这个时候发怒了,“项英同志,你的马克思主义到底是这么学得吗?

  你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刘少奇同志那也是在东方大学进修过的,理论功底一点都不差,项英这一句让他抓住了把柄,开始了猛烈抨击。

  抨击之后,刘少奇同志又开始翻起了项英同志的旧账,比如在二次反围剿的时候,公然提出放弃苏区,转进四川,认为他是右倾畏敌,逃跑主义;然后刘少奇重点抨击了项英在政府工作中的诸多错误,比如在中央苏区的土地分配上,项英主张以劳动力为标准,以人口为辅助标准,这一做法显露出他不愿意学习,对马列主义和党的政策一窍不通,还不懂装懂。

  刘少奇同志又把根据地政府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都翻了出来,大家伙吃,吃不饱;穿,穿不暖;各种生活和生产物资奇缺,根据地百业萧条,你这个负责根据地政府工作的同志,你到底是怎么干的?

  刘少奇猛烈抨击根据地政府工作,立刻就获得与会代表的共鸣,虽然大家也都知道责任不完全是项英的,但是现在的困难处境,早就让上上下下十分不满意。

  刘少奇猛烈开炮之后,还没等脸色通红的项英同志反应过来,其他同志也忍不住了,一个接着一个的插话,开始诉起苦来。

  这么多人一诉起苦,会议就完全不受控制了,整整又吵了一天。

  博古想扭转会议气氛,所以到了第二天上午会议的时候,他第一个发言,认为刘少奇的发言,只讲缺点,不讲成绩,言过其实。

  不过博古同志的发言刚刚结束,毛泽东同志就针锋相对开始了发言,博古说刘少奇不讲成绩,所以毛泽东首先谈了共产党所取得的伟大成绩。

  毛泽东同志对北方根据地和南方苏区的发展都夸奖了一番,但他在发言中,并不认为这些胜利是中央路线的胜利。

  北方根据地的胜利,是因为人家执行了北方特殊论,这一理论也是得到国际认可的,跟中央现行的路线并无关系,这一点是公认的。

  而南方苏区的胜利,作为奠基人和开创者之一,毛泽东同志很有话说,他再一次阐述了自己的理论,将自己的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和北方特殊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统一起来,换句话说,革命目前取得的重大胜利是我们这些人的功劳,跟你们没有关系。

  当然了,毛泽东同志也不会把功劳全部加到自己身上,认为苏区的成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并对周恩来和朱德两位同志领导的第四次反围剿进行了高度评价,认为此举同样符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战略和战术思想……

  至于刘少奇同志重点抨击的白区路线,毛泽东同志表示他对白区工作不是非常熟悉,发言权不够,不过他认为刘少奇同志在白区工作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他的讲话系统地指出了党在过去时间在这个问题上所害过的病症,是一针见血的医生!

  接着毛泽东同志又仔细谈论了一番党的优秀传统,提出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

  毛泽东同志认为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对各种不同意见都必须听取,鼓励下级反映真实情况,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从谏如流、敢于直言。

  毛泽东同志着重指出党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党内还存在着某种错误的传统,强调这是不能否认与不应否认的事实。

  言下之意,作为这段时间在座的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要承认错误,做一番批评与自我批评。

  最后毛泽东同志也表达了对刘少奇结论的认可,认为全党有必要必须统一思想,协同一致,并迅速建立能够为全党上下认可和服从的领导机关。

  毛泽东同志的长篇发言之后,会议又一次陷入到争吵当中,一个又一个同志相继发言,普遍支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至于为什么支持,以一军团两位同志的支持最为典型。

  “北方的四路军已经发展到五个省,拥有三十万革命军队,把日本军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打得节节败退,他们的路线肯定是正确的,最起码大部分是正确的,要不然他们不会发展的这么好!

  我们这边正在执行的路线,这几天同志们争论很大,但不管怎么争论,都不能改变一个事实,红军现在吃不饱,穿不暖,连盐都吃不上!

  对比很鲜明嘛!

  既然人家的路线发展得更好,为什么不用人家的路线,道理说不通嘛!

  不管是借鉴过来的苏俄理论,还是我们自己的土理论,都是为了革命更快更好的成功!

  哪个理论更能成功,就用哪一个嘛!”

  林彪同志说完,聂荣臻同志又补充了一句,一针见血,“林彪同志说得对,理论是为实践服务,而不是相反!

  建立在虚假事实基础上的理论,不可能是正确的,也不可能带来胜利!”

  聂荣臻同志虚假事实这四个字一点,彭德怀同志就开始说话了,他认为如此弄虚作假的行为,会让上级对红军的实力产生过高的估计,从而提出一些不符合实际的指令,不断盲目要求攻打大城市就是证明。

  彭德怀同志话音刚落,一直被严厉批评的项英同志没好气的说道,“老彭,去年攻打赣州,你不也同意了吗?

  为什么今天又如此说话?”

  彭德怀同志倒也干脆,首先做了一番自我检讨,他认为自己在战前对敌我力量估计不足,盲目乐观,确实应该检讨,也应该批评。

  但战役过程中,发现啃不动,多次向上要求不再攻打赣州,可是上级还是固执已见,强令攻打赣州,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与此同时,彭德怀同志还认为红军应该学习北方局的军事管理制度,总部负责战略,具体指挥交给军事指挥员,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而不是一切代劳,架空军事指挥员,用一个不知道哪里来的人瞎参谋,在地图上用尺子一量,分不清楚山地还是水塘,就一个命令接着一个命令……

  彭总这一炮炸得很凶,表面上看是把博古和他的军事顾问炸了一顿,但毛泽东同志听完之后,也有一些皱眉,他有一种感觉,彭德怀也是在炮轰自己。

  对于四路军的军事管理体制,毛泽东同志也打听过,虽然是总政委,但谷雨从来不干涉具体指挥,他只管战略方向,具体怎么打,往往由高级指挥员和参谋部战前研究决定。

  高级指挥员和参谋部的联席讨论,如果觉得战略方向和战略目标不靠谱,谷雨也不会强行推动,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双方商议的过程。

  一方提出目标,一方从实际出发,进行论证,两方协商,制定战略战术。

  战役规划明确之后,同时会明确一位前敌总指挥,其后怎么打,是否需要临时调整,就由前敌总指挥和后方的总指挥和参谋部协调,除非有重大战略调整,否则北方局和谷雨这个总政委都不会干预。

  对于那些能力很强的军事指挥员,谷雨甚至直接赋予战场的指挥全权,甚至于还会将党政首长置于军事首长之下,比如段德昌这个冀热辽军区司令,竟然是冀热辽分局书记,就是明显的证明。

  在给军事指挥员很大权力的同时,谷雨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健全军事管理制度上,四路军已经形成了相对较为完善的四总部管理模式,指挥员只负责作战和训练,其他工作都有相应的负责人,原来越制度化。

  当然了,谷雨在军事上也并不是没有贡献,他提出和总结了不少非常有价值的军事战术原则,并且在全军推广,效果非常显著。

  对于谷雨的做法,毛泽东同志还是比较认可的,这样的正规化确实很有好处,要省心不少,这也跟他切身的体会有很大的关系。

  毛泽东同志因为有着非常杰出的军事才干,所以他这个总政委不管是军事和政治都是一把手,方面军的军事指挥都要经过他的手。

  偏偏毛泽东同志脾气不好,性格又非常强势,所以他和老搭档朱德、彭德怀还有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林彪,围绕着军事上应该怎么打,各种各样的冲突不断。

  所以这几年,毛泽东同志与身边的将军们一边合作,一边斗争,隔三叉三就要闹一回,围绕着战术问题,是运动战,还是游击战撕逼不断。

  虽然大家党性都很强,但争争吵吵时间久了,就算有再好的感情,也慢慢暗淡了,更不要说在根据地发展初期,他们之间还有不少疙瘩,你坑过我,我也坑过我,每个人都记在心里。

  在苏区中央局成立之后,毛泽东同志迅速被拿掉指挥权,跟他在总政委任上的产生的种种矛盾有很大的关系。

  虽然毛泽东同志干得很好,根据地越来越大,红军也越来越多,但在这几位军事指挥员眼中,按照他们的办法,同样也能打胜仗。

  他们对毛泽东同志以党领导军队为借口,过分干预军事行动,心中多少有些不忿,这一点,毛泽东同志早就察觉到了。

  虽然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明显我指挥得更好嘛,自然要听我的!

  但是这些疙疙瘩瘩也牵扯了他太多的精力,所以制度上如果可以完善,那也确实不错,北方局制度建设上的成果确实值得学习。

  不过此时此刻,彭德怀同志提出了这些,毛泽东同志本能得感觉到了不安,彭德怀是不是在变相反对自己重回红军领导岗位吗?

  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想法一点都不奇怪,经过毛泽东同志的奠定,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不仅仅要负责政治工作,还要负责军事工作,就形成了传统,但到周恩来同志担任总政委之后,麻烦就出现了。

  周恩来本身的军事天赋并不高,对上级也非常服从,偏偏临时中央和苏区中央局又比较强硬,是那种不跳黄河心不死的类型,这样一来,周恩来领导下的红军,往往会坚决执行上级的命令,要是上级命令不靠谱,就容易吃苦头。

  但是呢,周恩来同志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听劝,一看情况不对,他往往会听从指挥员的建议,临时调整。

  比如说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就非常典型,与其说是周恩来的胜利,还不如说是朱德屁股擦的好,不仅转败为胜,而且还打了一个大胜仗……

  周恩来同志这样的做法,虽然毛泽东同志不太看得上,但却可以被高级指挥员所接受,在他们看来,吃苦头,是上级指导不对,跟周恩来同志毫无关系。

  但是周恩来同志对于军事指挥员们的尊重却是实实在在的,相比于阴阳怪气的毛泽东,高级指挥员们更喜欢周恩来同志,觉得他脾气好,尊重他们的意见。

  当然了,周恩来也有缺点,主见不够,婆婆妈妈,不过不要紧,总指挥朱德同志大家也都十分信服,他有主见就可以了。

  所以在这些高级将领眼中,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不靠谱的苏区中央局书记和那个洋顾问,现在苏区具体的军事指挥,博古的军事顾问深度插手,各项指挥,都需要经过这个太上皇的同意。

  这个李莱恩,虽然在红军的正规化上下了不少功夫,但这个人压根不了解红军的特殊形势,总是盲目搬运他学到的那些狗屁东西,很多指令就是瞎弄。

  军事上行不行立竿见影,高级指挥员们早就意识到不太对劲了,所以对于赶走洋顾问,军中将领自然非常支持,彭德怀同志喊出要仿效四路军的军事管理制度,立刻得到了朱德同志的认可。

  朱德同志也发言了,他表示赞同彭德怀同志的意见,他认为经过敌人几次大围剿之后,红军虽然越战越强,但根据地的情况很不乐观,这种情况下,根据地和红军建设必须切合实际,政策上必须进行调整,要不然实在太危险了。

  朱德同志认为谷雨同志总结的三个有利于评判标准很好嘛,我们革命是为了老百姓,老百姓搞得好不好,我们都看在眼里。

  现在太困难了,我们必须要想办法改进一些了,即便敌人的封锁非常厉害,但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条路线走不下去,那就换另外一条路线嘛!

  与此同时,朱德同志认为,红军能不能打好,决定着根据地的生死存亡,所以朱德同志认为要仿效四路军完善军事领导体制,上级不能瞎指挥,要多听听前线指挥员的意见.而听到这里,毛泽东同志的脸色就有些难看了!

  现在形势一片大好,博古和那个洋顾问不行了,项英也基本不行了,他们的错误路线也基本被否定了,那么作为正确路线的代表,毛泽东同志认为自己重来红军领导岗位,复任红军总政委理所应当。

  可是朱德和彭德怀同志的这番话,却让他意识到事情没那么简单,他想重回红军领导层可能并不那么简单,想到这里,毛泽东烟抽得更重了……

  而随着毛泽东、刘少奇等同志挑头,否认了现行政治路线,支持谷雨的路线;又随着三位最有影响力的军事指挥员相继表态,这一次苏区中央局扩大会议就必须有一个结果了,慢慢的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周恩来,这个时候,他需要说话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