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华刘茂恩兄弟的镇嵩军以豫西刀客起家,盘踞在河南多年,孙殿英也属于这一脉,故而对于孙殿英被四路军和西北军联手消灭,吃得干干净净,镇嵩军兔死狐悲,十分痛恨。
故而蒋介石给了一些钱和军械,又答应让刘震华去安徽担任省主席,刘氏兄弟就答应下来,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现在蒋介石对河南的控制正在一步步加深,兄弟俩都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既然老蒋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就由不得镇嵩军不北上。
仔细想想,北上也好,河北平津也算是富裕地方,又能大捞一把,实在扛不住,再逃回河南也比较容易,故而蒋介石说服刘茂恩还算容易,这一路除了留守部队,拉出三四万人还是轻松的,虽然战斗力不行,顶破天只能充数。
相比于刘茂恩,韩复榘就不那么好说话了,作为西北军的一脉,老蒋让韩复榘镇压西北军,与冯玉祥彻底决裂,韩复榘胆量不够;他也担心会得罪其他西北军兄弟,他过得好,其他人过得不好,现在其他人报团取暖,他再跑过去打,这不是彻底背弃西北军这个团体 ,与自己人自相残杀吗?
对共产党下属的四路军,虽然是共产党,韩复榘也能找到理由,四路军把土匪刘黑七打得一路西窜,又诛杀了两千多悍匪,广大山东人民感激不尽,他派兵去河北攻打四路军,底下的齐鲁士兵不乐意呀!
反正不管怎么样,韩复渠就是不愿意出兵,当然这也不奇怪,蒋介石借刀杀人,逼着他和冯玉祥决裂的意图太明显,韩复榘怎么也不可能上这样的大当。
不仅仅不上当,韩复榘还派出了代表前往张家口,送了一大笔钱和军械,以壮抗日声威,私底下韩复榘甚至放出了风声,要是蒋介石再逼迫他,他就加入热察联合政府,扩大为北方联合政府,到时候看他蒋介石如何下台?
蒋介石对韩复榘的种种做法痛恨无比,再联想到他安排的山东省省党部主任被韩复榘谋杀,所以恶从胆边生,他悍然命令1军、17军做成左纵队从洛阳郑州一带向鲁西南移动;又下令税警总团和增援的第五军沿着津浦线向北进攻,组成了右纵队。
蒋介石决定以两个纵队15万中央军精锐逼迫韩复榘,你不服从命令,你要是敢于加入热察联合政府,我就首先平定山东叛乱,以15万中央军精锐,对5万第三路军,中央军有绝对的兵力优势。
此时已经是农历年后,二月底,蒋介石一边在南方对江西红军发动第四次大围剿,一边又不断向河南前线增兵,甚至为了逼迫韩复榘出兵,竟然拿出了这样的手段,显得无比的蛮横。
不过要动员如此数量的部队,蒋介石也是七痨八伤,故而连连给孔祥熙发电报,让他赶紧回国,筹措军费,同时他也使出了绝招,那就是整顿国有资产,反腐败,狠狠割一批人的肉,这样查抄的钱就可以攻打四路军。
蒋介石列了一份有钱人的名单,比如刚刚因为段祺瑞一番话,被放出来的李鸿章孙子,小侯爷李国杰,虽然放出来了,但这个时候必须出血,而且是大出血。
又比如盛宣怀家族,不过想了想,老蒋又把盛家划掉了,宋盛两家关系太过密切,盛家后人又相对老实,没必要拿他们开刀。
想了想,又停了下来,不行,就算做做样子,他们也要拿一些东西出来。
蒋介石又把倪嗣冲家族加上,倪嗣冲督军安徽多年,掠夺了几千万家产,这都是安徽的民脂民膏,让安徽的地方官们折腾一番,乘机逼着倪家缴纳一笔钱……
这几家都是大富翁,身家都在千万以上,随便凑一凑,一千万就能凑起来,有这么一笔钱,部队出动应该问题不大了,再等孔祥熙回来,就可以筹到更多的钱。
这些位都是北洋一脉,之所以对他们动手,除了钱的原因,还有另外一层原因,共产党大头目之一的谷雨,出身于淮系北洋一脉,这段时间谷雨评论蒋介石的种种文章,流传如此飞速,与北洋余孽兴风作浪有很大的关系。
这帮人甚至把谷雨当成了自己人,并引以为豪,认为北洋换了一个名义又要翻身了,而对四路军的大批捐赠中,经过调查,同样也有北洋这帮人的身影,甚至还有北洋后人投奔了热河。
虽然蒋介石也知道,这帮人不会与谷雨等共产党人走到一起,他们之所以投资谷雨,一来是四路军在北方现在威风太盛,这帮人吃里扒外,想着留一条后路;另一方面也是故意给他蒋介石难看,谁让两方存在着严重的利益争夺。
这种种迹象让蒋介石意识到必须给北洋这帮子余孽一点颜色看看,让他们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睛,省得一天到晚瞎折腾。
根据蒋介石的命令,国民党的特务机关和安徽政府开始算起了旧账,老蒋屁股一撅,这些位手里持金的小儿自然就明白过来,不得不花钱消灾,即便是住在租界的人,也不得不交钱。
连史量才这样地位很高的大商人,都被蒋介石的特务在租界暗杀,就更不要说他们了。
被这种方式敲诈勒索,谁心里都不乐意,自然十分不甘心,故而很快就有人给热河捐钱捐物,甚至于李国杰也不例外。
李国杰在大牢里吃了不少苦头,早就对蒋介石恨之入骨,好不容易出来了,老蒋竟然又在打他的主意,故而他又一次想到了王亚樵,不过暗杀大王也不是好打交道的,还是大侄子谷雨比较好,他都是十万人马的大帅了呀!
这位爱财如命的小侯爷还给热河的谷雨写了一封信,自称是谷雨的远方舅舅,告诉谷雨你们张家被人欺负了,老蒋连我们李家也没有放过,简直是一个疯子。
故而他决定给四路军捐一笔钱,你们狠狠揍一顿老蒋,帮着我出一口气,另外也有请求,我现在感觉到很不安全,能不能派几个壮士,给我做一做保镖。
这封信被送到了热河,谷雨看到之后哭笑不得,不过他却看到了机会,这帮人手里有钱,在天津上海的金融圈影响力不少,通过他们四路军可以建立一条秘密交通线,四路军所需要的各种物资也可以通过他们的关系运过来。
另外四路军的各种物资,也可以通过他们的关系销售出去,嗯,还有一条,马上老美就要搞白银法案了,得乘着这个机会尽可能多筹措一些资金,顺便尽可能给蒋介石添乱,让他没办法顺利筹备各种物资。
所以谷雨给了他一封回信,十分感激他的捐赠,表示他会派出工作人员和武装人员,保护他的个人安全。
谷雨希望通过他的关系,可以购买一些物资,并销售一些热河的特产,比如四路安等等,同时谷雨告诉了李国杰一个来钱的路子。
共产党得到了一个重要情报,美国这个白银生产大国,对于白银价格不断下降十分担心,准备让政府大规模收囤白银,据说目标是想让白银和美元的兑换价格提升五倍以上,这也意味着白银要大规模涨价。
所以谷雨建议李国杰尽可能囤积一些大洋,越多越好,过不了一两年,就可以有好几倍利润,这可是坐在家里赚钱的机会。
写完了这封信,谷雨又给自己那位老叔张武龄写了一封安慰信,这位名声很好的苏州大名士,合肥张家的嫡系传人,这段时间被特务们敲诈了好几回,损失同样不小。
张武龄吃了大亏,对蒋介石也绝望了不少,开始不断变卖田产,准备在上海租界安家,谷雨知道他和自己老娘手里有不少钱,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你们要尽量多囤积一些大洋,过段时间这玩意就会很值钱,顺便也可以弥补一些损失。
回完了信,谷雨想了想,又打电话给陈云和武怀让,让他们安排足够的人员,嗯,保镖业似乎也不错,也派一些武装人员,前往天津上海,建立地下交通线,这对于四路军打破敌人的封锁非常重要。
想到金融,谷雨就想到了人民币,苏俄的第二批援助,价值最高的不是什么武器,而是印刷人民币所必须的特种纸张,油墨和货币编码,印刷机器,这些东西甚至可以说是无价之宝。
苏俄不仅仅提供了这些物资,还派出了好些位专家过来帮着印刷货币,这帮人在二月份初来到了根据地,目前已经印刷出第一批相当精美的货币。
谷雨准备回收老款人民币,同时用十分精美,防伪性能更好的第二版人民币取代,另外鉴于人民币已经取得了相当强的市场信用,接下来四路军将会在根据地强行推广人民币。
金条大洋这些硬通货,你放在家里藏着,没人管,你想拿出来使用不行,你只有到胜利银行兑换成人民币之后,要不然供销社什么东西都不会卖给你。
至于其他各路军阀发行的种种货币,对不起四路军不认,同时四路军各公安局将严厉打击地下黑市,严厉打击非法商贩使用其他各种货币,抓到一个,处罚一个,绝不容情。
只要第二版人民币在热河和辽宁大规模流通,日本人就算占据了热河,他们接下来的统治将会异常艰难。
相比于日本专门用来掠夺的伪满洲国元,谷雨相信有一定物质基础的人民币更加稳定。
当然了热河资源有限,能够发行的人民币并不多,但不是有山西吗,未来的发行量指挥越来越大。
谷雨显得很有信心,当然他也确实有足够的理由,现在四路军的形势看起来很不好,东面的日本人增兵,南面的国民政府也在增兵,西南边晋绥军也在扩军,周边敌人都在加强力量。
而四路军的盟友们,张学良现在摇摆不定,随着中央军不断向河南集合,张学良压力也越来越大,他实在没有底气阻挡中央军进入河北,但是他又不可能与关外四路军过不去,故而为了与蒋介石缓和关系,张学良做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动作。
比如禁止报纸上登载四路军的消息,又比如他开始对进入热河的种种物资查验一番,看起来很快就要向蒋介石屈服。
而西北军内部也同样不太平,躲在北平的宋哲元开始公开活动,甚至对外宣称现在这种各方剑拔弩张的局面,对抗日大局很不好,最好是各退一步。
他提出了一个很大胆的设想,那就是蒋介石取消对四路军的封锁并退出河北,作为交换,热察联合政府取消,关外抗日交给四路军,而西北军和东北军在长城一线防守,这样就形成了两道防线,也不用再打内战了。
宋哲元这番话一出,获得了第三方和各路知识分子的赞赏,但他这番话却让南京方面和热察联合政府都不高兴,蒋介石的御用文人批评他不知道攘外必先安内的重要性,不知道共产党匪徒的危险性。
而四路军的新华之声则批评他,对蒋介石抱有幻想,甚至于冯玉祥也很不满意,他在与记者交谈时,有些伤感的说道,孩子大了,不听家长的了。
迫于各方压力,宋哲元只好闭嘴不说话,但是宋哲元这番却代表着西北军高级将领们的心声,他们不希望继续维系这种局面。
三方之中,最想维持现状的是东北军,故而不到万不得已,张学良绝对不会主动打破这个实质联盟,他们虽然人多,但战斗力最弱,又拥有最大最好的地盘,实力和占据的利益不匹配,张学良的想法一直都是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四路军抓住了张学良这个心思,告诉他你也不要和蒋介石硬扛,别看蒋介石实力很强,但他一边在南方围剿红军,一边又想进入河北,哪有那么容易?
老蒋压力一大,你就做一做示好缓和的动作,让蒋介石找不到足够的借口,尽量拖延时间,这样对你,对我们四路军都是好事。
张学良对此深以为然,故而他一边想法设法减少与四路军的接触,隔断两家的直接联系,避免被四路军进一步吸血;另一方面就不断拉拢西北军以自固。
张学良和西北军更多的报团取暖,张学良希望利用战斗意志比较凶狠的西北军来补充东北军的不足,而西北军希望进入河北,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
这段时间,张学良和西北军一拍即合,经过多次谈判,西北军开始分批进入河北。
除了刘汝明部进驻南口以外,张自忠的三十八师一个旅也即将入关,接下来就会轮到冯治安部一旅,这三个旅大概一万多人,都是西北军的老兵,战斗力相当不错。
这三个旅力量恰好,张学良既可以继续使用他们,又不至担心西北军鸠占鹊巢,为了拉拢西北军,张学良把太行山以东,北平西南面,保定以北的几个县,交给西北军,让他们有吃饭的地方。
当然了,占据这些地方之后,西北军既饿不死,但也吃不饱,想太过壮大也没那么容易。
说白了,在张学良眼里,西北军就是一头饿鹰,不能让他们吃得太饱,吃饱了他们不仅不干活,还要打养鹰人的主意;也不能太饿,饿坏了,他们也没有作用了。
相比于蒋介石和共产党,张学良诚意满满,又真正拿出了地盘,而且张学良是三家之中最为弱小的,西北军对张学良也毫不畏惧,所以两家的合作相对比较公平,互惠互利。
正是因为有了西北军这头饿鹰的加入,又有四路军可以为盟,蒋介石对张学良只能是一边压迫,一边拉拢,并不敢搞过头,他那十五万嫡系中央军一直都不敢跨过黄河,就怕把张学良逼到了热察联合政府这一边,那样他反而不好收拾。
蒋介石现在很矛盾,他在北方实力不够,对四路军鞭长莫及,却又想压制四路军的发展,最好的办法是让四路军和北方军阀死拼,但四路军的手腕这么灵活,把周边的西北军东北军团结在一起,晋绥军又畏惧无比,只敢死守大同。
所以无奈之下,他才调动了15万中央军精锐,但真得要打吗?
蒋介石还是很犹豫,南北两线同时开战,花钱无数不说,关键是难度太大,自己也没有兵力优势。
蒋介石现在能做的反而是首先修理韩复榘,毕竟动了这么多人,多少也要有一些实质性的好处,总不能白忙吧,韩复榘不听命令,不收拾他,收拾谁……
与东北军不同,三方之中,实际上最想破局的是西北军,西北军位置最不好,处在四路军的四面包围之中,别看各方都在拉拢西北军,但西北军事实上困难重重。
蒋介石确实拿出了最多的钱,甚至还许诺了河北平津的地盘,可以说诚意满满,但老蒋的信用度太差,西北军吃过太多亏,对他不放心,怕又被欺骗。
共产党最穷,也最抠门,两家灭了孙殿英,共产党抢到了大头,最后只给了西北军很少一部分,西北军嘴上虽然不好说什么,但心里一直愤愤不平。
为了获得各种物资,西北军最后不得不让出了整个察北地区和察南的赤城,怀来,涿鹿,蔚县四县,这样一来,四路军就完全打通了前往山西的通道。
但与此同时,四路军也截断了平绥线,事实上已经将张家口团团围住,这也是西北军最头疼的,故而为了妥协,双方也达成了一致,西北军在察南平绥铁路一线驻扎着吉鸿昌和张克侠两部两个旅。
这两部一万人,属于四路军和西北军都能够接受的人马,他们驻扎在平绥铁路一线,双方都能够放心。
这样一来,四路军已经占据了热河全境,察哈尔大部,绥远东部集宁一带,人口又增加了一百万人,并与阎锡山接壤。
而西北军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只换到了五千只各色旧式步枪,轻重机枪一百五十挺,各种子弹二十万发,和一万名孙殿英的俘虏。
西北军最渴望的炮兵,四路军根本不愿意给,最后好说歹说,才给了十几门北洋时期使用的旧式37mm大炮,据说都是东北军送给四路军的,而且炮弹也不多。
当然了四路军这么抠门,也不是没有理由的,目前这些地方都已经被四路军实际控制,或有很深的影响力。
拿四路军的东西和四路军交换,哪有这么便宜的好事,能给出这么多东西,已经很给面子了,你西北军要壮大,我们四路军就不要壮大了?
西北军和四路军合作搞热察联合政府,一开始的初衷就是消灭孙殿英,根本就没有想过长远,但谁也想不到,结果却变成这样。
虽然说西北军利用招兵买马和新增的两万名战俘,可以把总兵力拉到七八万人,但西北军与四路军的差距不仅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拉大了。
这一次消灭孙殿英之战,也让西北军意识到四路军的强大,自然也更加敬畏,所以他们很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非常想脱离四路军。
张家口这么一个小地方根本养不活八万大军,所以西北军现在能做的只能是入关,而要入关,这个热察联合政府反而是累赘,除非四路军和西北军一起攻入关内,但四路军压根不愿意和东北军翻脸。
现在西北军各路人马对继续搞这个热察联合政府,已经没什么太大的欲望,这个联合政府只对四路军有利,反而对西北军的未来发展不利,搞下去自然没有什么必要。
这就是为什么宋哲元会跑出来说话,试探各方的反应,试探的结果让西北军的将领们相当头疼,不知道如何是好,老蒋对他们的要求远比他们希望的要高,但西北军做不到呀!
如果有可能,西北军真得想和四路军决裂,但心里可以这么想,他们却没有实力这么做,西北军被四路军四面包围,要是不和四路军合作,四路军接下来就会毫不客气的吞掉他们。
一旦29军被消灭了,那西北军这个团队就完了,所以只要西北军主力在察哈尔一天,就一定要和四路军合作,绝不可能给四路军口实。
另外老帅冯玉祥,也同样舍不得这个热察联合政府,通过这个政府,他才基本控制了西北军,但现在他的个人利益却与西北军的整体利益不相符合,这也让冯玉祥十分头疼,进退两难。
当然了,随着张学良的拉拢,西北军逐步向关内进军,西北军和四路军的矛盾也有所缓解,目前共产党和东北军已经达成了默契,四路军帮助更多的西北军主力入关,而作为交换,张家口和宣张盆地交给四路军认可的西北军军队,这样双方就没有什么大矛盾了。
随着这种异常复杂的局面形成,北方三大势力,事实上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又是三方合作,相当稳定,所以谷雨一点都不着急,安安心心的进行大练兵,筹备各种物资,不断壮大自己,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准备。
同时不断通过政治工作,想法设法的渗透西北军和东北军,这就是拥有强大实力,又有先进思想的好处。
三方合作,四路军处于主动,又在军事上夹着西北军,西北军想摆脱,没那么容易,老老实实窝着,被我慢慢渗透吧!
至于东北军,对于那些普通官兵而言,待在河北,至少离家乡还比较近,还有盼头,要是去了河南,什么时候能回乡都不知道。
共产党的兵运同志抓住这一点宣传,张学良就算想走,他也走不了,同样老老实实待着,慢慢被我吸血吧!
目前来说最有实力破局的事实上只有日本人,问题是鬼子又不傻,明明知道四路军是个硬骨头,拿着十几万人跑到热河山区和四路军折腾,赢了好办,输了怎么交代?
再一再二,难不成还要再三?
蒋介石又不是日本鬼子的亲儿子,为他火中取栗,根本不值得!
他可以肯定日本人现在就是在等蒋介石主动破局,事实上,谷雨也在等蒋介石忍无可忍主动摊牌,他相信这一天不远了,只要蒋介石踏过了黄河,那接下来就由不得蒋介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