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133章应对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5659 2025-05-12 15:05

  从建军以来,四路军的对手要么是鬼子,要么是伪军,与国内军阀大规模作战,这是第一次,虽然高鹏振打过一次,但那一次是骑兵袭击,与攻城大不一样,所以谁也搞不清楚孙殿英部有多强的战斗力,大家一开始估计应该和伪军差不多。

  料敌以宽,故而四路军把战斗力最强的10旅拿了出来,又加强了主攻营的火力,10旅没有捞到阜新战役的机会,在辽西走廊,也没有和伪军打过,故而抖擞精神,把孙殿英部当成了日军打,把这六个月学到的全部本事都用上了,玩命猛攻孙殿英部。

  孙殿英部自建军以来,就没有经历过苦战恶战,中原大战时,孙殿英又十分狡猾,一看风头不对,就提前逃跑,故而这只部队跟日军的常规师团,完全可以说是两个维度的部队。

  孙殿英部遇到了打惯鬼子的10旅,突破口的几个火力点被敲掉之后,面对配合默契,一边扫射,一边投弹,一边嗷嗷叫,端着刺刀冲过来的四路军,最前面几个人被刺刀之后,其他人先是被彻底打懵了,等反应过来,第一件事就是往回跑,跑不掉就干脆缴械投降。

  随着在突破口反击的孙殿英部被消灭,集宁城已经破城,而军阀混战的规则就是一旦破城,城内守军就会投降,故而攻坚的十旅进城之后,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一路不断受降,一个班,俘虏了一个营这样的奇葩事,发生了不止一次。

  等到南城防御西北军的孙部知道四路军城内已经天翻地覆,赶紧找西北军投降,西北军攻城部队一开始还不敢相信,怕对方欺骗;等确认之后,再匆忙进城,已经来不及了。

  超过两万军队的孙殿英残余部队,包括孙殿英的炮兵团,工兵营,无线电一队,随军修械所、城内的弹药库、辎重库等等全部都投降了四路军,而西北军只受降了他们正面接触的不到五千人,这样的结果让双方指挥官都有些始料未及。

  而输光了所有筹码的孙殿英,到这个时候,也彻底老实下来,乖乖的接受了热察军事委员会委员的任职,带着手下的旅长团长们,前往张家口上任,混一口饭吃,不过围绕着孙殿英留下来的这些战利品,西北军和四路军之间立刻产生了不小的矛盾。

  前后一算,此战的大头完全被四路军吃掉了,四路军俘虏了三万多人,缴获了一万八千多只孙造步枪,轻重机枪超过了五百挺,37mm平射炮134门,还有75mm山野炮24门,各种驮马车辆两千多。

  初步统计,没有拆封的各种子弹就超过了两百万发,37mm炮弹五千发,山野炮两千发,手榴弹十二万枚,另外还有一个规模相当不错的兵工厂,可以年产步枪一万只以上。

  除此以外,还缴获了孙殿英价值连城的古董几十件,各种金条大洋四百多万元,面粉十二万袋,春季军装四万套,当然孙殿英有这么多东西,自然离不开他那个造毒工厂和数之不尽的各种毒品。

  搞到了这么多战利品,连四路军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但这些战利品都是四路军用命换来的,接下来四路军又要面临和晋绥军的大战,这些武器弹药都很有价值,自然不可能让给西北军。

  问题是西北军现在眼睛都红了,他们只搞到三千多只枪,轻重机枪不到一百挺,平射炮更是只有区区二十来门,各种弹药炮弹十分有限,这个差距实在太大了,故而西北军死活不愿意按照事先说好的条件,让出集宁城。

  随军的四路军政治部副主任何孟雄,代表四路军与西北军交涉,西北军明知道理亏,但离金山一步之遥,却空手而归,西北军绝对不能接受。

  西路军同样不能接受西北军抢夺他们的胜利果实,双方的部队都荷枪实弹,剑拔弩张,紧张对峙,不过即便如此,西北军也没有任何想和四路军打一场的想法,经此一战,四路军的战斗力完全暴露出来,目前的西北军绝对不是对手。

  这种情况下,双方都不得不向上报告,然后谷雨发来了一封电报,为了两军的友好关系,四路军可以送出2000只步枪,每一只步枪配子弹100发;100挺轻机枪,每一只轻机枪配子弹500发;10门34平射炮,配炮弹50发;五千袋面粉,五千套军装。

  另外按照谷雨的命令,四路军也给西北军的将领们送了一些东西,安抚一下,不过那些国宝,谷雨都没有送出来,而是准备留给了未来的博物馆。

  但这些礼物唯独没有石友三的份,不给就不给吧,四路军还到处宣扬,就是因为石友三叛变,张学良镇压,东北军主力调离沈阳,才出现了九一八,故而他不配拿到四路军的东西。

  石友三又羞又恼,愤愤然提前离开了集宁,带着他招募的三千多人回到了张家口,暗地里他则又一次向何应钦输诚,表示愿意做内应……

  当然了,西北军要想获得其他缴获,西北军需要拿察南的地盘交换,四路军不追求平绥线和察哈尔最富裕的张宣盆地驻军,但必须在察南有一条通往山西的战略通道,四路军需要在沿线驻军。

  要想做到这些,四路军肯定要和西北军好好谈一谈,不管怎么说,给了这么多东西,西北军就算再怎么不甘心,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谁让他们技不如人呢。

  两方的代表很快就在集宁开始了谈判,而就在谈判前,根据谷雨的命令,四路军邀请了大批记者,在集宁公开销毁了孙殿英的毒品工厂和那些毒品,热察联合政府需要让世人都知道这一次作战是正义的。

  当然还有另外一面,此时的四路军已经不需要鸦片烟土作为军费,故而这一类的东西没必要在保留了,干脆直接销毁,既可以展现形象,让整个中国都意识到四路军不一样。

  看着一箱箱大烟土被丢尽了石灰池,化为了乌有,西北军的高级将领虽然都在笑,但脸上的肌肉却一阵阵抽动,心疼呀,不过面对照相机的镁光,这些将领们都保持住了有些僵硬的笑容。

  集宁销烟之后,外界对四路军和西北军的指责立刻小了很多,道理很明显,四万人三天都没有挺下来,倒是贩毒卖毒很有一套,这样的部队除了祸国殃民什么都做不到,四路军和西北军消灭了他们,对国家反而是好事。

  很多知识分子甚至有些庆幸孙殿英的无能,没有让国防力量消耗太多,但很快这些知识分子就失望了,原因很简单,蒋介石终于坐不住了,他开始不断调动中央军,准备用武力解决热察联合政府。

  “娘希匹!

  就算是四万头猪,三天三夜,四路军也抓不完呀!”

  正在南昌督战的蒋介石再也坐不住了,四路军和西北军爆发出来的战斗力太强了,让他感到了极大的恐惧,他破口大骂之余,也下定了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必须解决掉共产党和西北军的联合。

  蒋介石仔细盘点自己能够动员的部队,在河南的镇嵩军刘茂恩部15军,会同目前部署在郑州的中央军17军,加起来有八万人,这是可以立刻调动的。

  当然这些兵力还不够,蒋介石,又想起了大舅子宋子文偷偷搞出来的税警总团三万多人,说是收税的部队,结果全部都是美械装备,比中央军甲种军装备还要好,不能让他这么扩张下去,干脆趁这个机会调到北方,逐渐消化,这样一来就有十一二万人。

  不行,再想想办法,需要增加到二十万人,想来想去,蒋介石就想到了山东,韩复榘的第三路军派出一半兵力,最好是孙桐萱师并加强一个骑兵旅,一个混成旅,这样就有三万人。

  这样布防在黄河一线,向北逼迫张学良就范,才有可能成功,想了想,蒋介石又想到了那四万头猪,觉得还要加强,要不然还真不一定行。

  到哪里抽调部队呢,蒋介石不断计算兵力,想来想去,就想到了守备南京的两个精锐的德械教导师87师、88师,干脆重组为第五军。

  让张治中带着一起去北方,南京防守交给两个师的补充旅,以两旅为基础,扩编为三十六师就可以了,这样一来,又增加了两万多人,而且是精锐部队。

  这样还是不够,蒋介石又想起了在鄂豫皖剿匪的卫立煌,想了想,又摇了摇头,不能调动,必须等卫立煌完成剿匪大业再调兵。

  想到了卫立煌,蒋介石又想到了陈继承,驻守洛阳潼关一带的第一军一师和三师五个旅,原来准备调到甘肃剿灭西逃川陕的红军,但现在看来必须优先解决北方问题,最起码有所缓和,这样二十万人就凑齐了。

  这样一来,以第一军两个师,第十七军三个师,87师、88师、税警总团,加起来大概十五万嫡系中央军为中路主力,右翼刘茂恩、孙桐萱两部也有六万多人。

  左翼阎锡山的晋绥军在大同一线有六万人,防守有余,进攻不足,得让孙楚的正太路护卫军三个旅调到大同,这样在大同一线就有八万之众。

  这样一算,就凑齐了三十万大军,分成三路,向北压迫,逼迫张学良就范,小六子的本性他还是知道的,他没那个胆子造反。

  他如果不愿意剿共,那就让他去河南剿灭共产党,这样以三十万大军驻守在长城一线,严厉封锁,冯玉祥的草台班子肯定支撑不了多久,再加以分化,又有日军为盟,盘踞在热河的四路军想翻身,肯定难比登天。

  当然要调动这么多部队,又涉及到山东、山西两路军阀,肯定需要不少时间,但现在不能再等了,故而蒋介石开始了一系列行动。

  蒋介石再次致电何应钦,让他下大力气分化西北军,必须尽快赶走冯玉祥,分化西北军,为此蒋介石拿出了河北的地盘,只要29军愿意归顺中央政府,协助中央政府解决四路军,你们就可以取代张学良,进驻河北和平津。

  宋哲元这一次再也忍受不了诱惑了,他知道敲到这里,差不多了,再想敲,老蒋恐怕就要翻脸了,就在他不断想办法之际,蒋介石又搞了一个大动作,他硬生生的逼走了大舅子宋子文。

  蒋介石想赶走宋子文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不仅仅是税警总团的问题,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宋子文已经没有办法满足蒋介石的需要,甚至走到了他的对立面。

  这两年,宋子文已经深刻地认识到日本的严重威胁,他置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于不顾,要求抗日救亡,几度飞往北平与张学良会谈,并在国际上大力宣传日本的侵略罪行。

  前几个月,为应付华北突发事变,宋子文与陇海铁路局局长钱宗泽秘密商妥,备足30多列车,集中于海州,把税警总团一下子全部运到郑州,准备开赴北平。

  此事被河南省主席刘峙发觉,打电话告知蒋介石,蒋介石大发雷霆,说叫税警总团开回原防,否则缴械,税警总团总团长不敢违抗,率部返回。

  宋子文的一系列活动和态度,加上他拒绝为蒋介石剿共增加军费,严重影响了蒋介石的战略部署,故而蒋介石早就有意要赶他滚蛋,换上听话但是非常贪婪的连襟孔祥熙,贪婪就贪婪吧,能筹措军费就是好的。

  蒋介石深知宋子文的少爷脾气,办法也是有的,二月初,蒋介石发了一封紧急电报,要求孔祥熙提前回国,同时又给宋子文打了一通电话,让他来南昌。

  大过年的,宋子文不愿意过来,再说了申报总经理史量才被杀,他对老蒋同样很有意见,这样的人物都杀,民族资本家都吓得不轻,你让我的国债还怎么卖。

  不过蒋介石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宋子文无奈之下,只好前往南昌,没想到刚到南昌,就和蒋介石起了严重冲突。

  蒋介石告诉宋子文,他要派出三十万大军消灭热察联合政府,需要他准备资金,每五天至少准备两百万元,而且他还告诉宋子文,你不是想把税警总团调到北平吗,我成全你,等消灭了四路军,北平就让税警总团来镇守。

  宋子文心情本来就不好,一听到老蒋又要发国债,头都要疼,南京中央政府每个月都有七百万的赤字,什么时候填平都不知道。

  对于蒋介石让税警总团打内战,宋子文就更加不高兴了,四路军是共产党没错,但人家抗日很积极,你把四路军灭了,热河怎么办?

  光靠一个税警总团又能起什么作用!

  故而他干脆回绝蒋介石,“国库已经空了,之前已经发了两次国债。”

  没想到蒋介石眼睛一翻,不以为然的说道,“再发一次不就是了!”

  宋子文一本正经地说,“这国债是想发就能发的吗?

  搞不好就引起经济动荡。”

  蒋介石大怒,“娘希匹,现在的天下到底是姓宋,还是姓常?

  是我说了算,还是你说了算?”

  宋子文是留美归来的高材生,他不甘示弱,起身猛拍桌子,“你打不赢,难道是因为我没给你钱吗?

  简直岂有此理!”

  蒋介石气急败坏,起身就朝他脸上打去!

  “啪!”

  被扇了一个耳光的宋子文本来也是一个少爷脾气,哪里吃过这种亏。

  当即不知天高地厚地操起凳子就要砸向蒋介石,结果被蒋介石的警卫拦住了。

  宋子文气呼呼地走了,回到家中躺在床上就不肯起来,要求辞掉财政部长之职,宋美龄听说后,找到老蒋,大闹一通,你怎么能这么欺负我的哥哥呢。

  最后蒋介石口头上向他道了歉,但是宋子文坚决不肯再回去工作,蒋介石心中早就不耐烦他碍手碍脚,于是顺水推舟同意了他的辞呈,让孔祥熙接替了位置。

  没过多久,宋子文苦心积虑搞起来的税警总团就换了一个嫡系总团长,并被调往北方准备打内战。

  这样的结果让宋子文恼羞成怒,当时有一个叫《时事月报》的报纸上说:

  宋子文财长连续工作七年,精力不济,疲劳过度,病倒了。

  宋子文马上跳出来说:

  谁说我生病了?

  我不知道身体有多好。

  然后继续抨击蒋介石“劳民伤财”蒋介石来这么一出,宋美龄意见很大,你对我哥哥也搞过河拆桥这一套?

  蒋介石想到前几年宋子文为帮自己差点吃了王亚樵杀手的“花生米”另外,在理财方面,国民党内部确实还没有哪一个比宋子文更有本事,于是,又给了宋子文一个虚衔。

  后来,凡是遇到要和外国人打交道,谈合作,谈援助的项目,蒋介石依然安排“国舅爷”宋子文前去,只是不给头衔。

  这样一来,国民政府的经济大权就分散开来了,孔祥熙对他言听计从,宋子文有本事,但没实权,就不会骑到他头上,如此就很妙。

  但蒋介石忘记了一点,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搞平衡的,约束财经纪律,非常不容易,宋子文一怒辞职之后,昔日那个有些理想、有些热血,为人高傲,硬气,不懂变通的年轻财政部长再也不会出现了,一个载入史册的超级大贪污犯很快就要横空出世。

  孔连襟也许更适合蒋介石的需要,但孔连襟同样变不出钱,为了帮蒋介石筹措经费,他能做的只能是通货膨胀,而一个政权一旦走到了这一步,离崩溃就已经不远了。

  而就在宋子文下台,孔连襟上台后不久,随着四路军一个接着一个胜利,人民币也悄无声息来到了上海滩,一个全新的时代就这么默默的到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