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344章舔狗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6656 2025-05-12 15:06

  从1952年,苏俄示好开始,南斯拉夫战争就时战时停,而随着艾森·豪威尔的上台,南斯拉夫战争也就慢慢消停了,苏俄一直想回到1945年的边界,不过美国不乐意,合着这几年我白打了?

  与历史上的朝鲜战争,中美拼杀了三

  年,都损失惨重,都不愿意打下去不同,南共的战斗力虽然不错,但南共从没有赢过一场正面战争,他们一直搞的是游击战,偶尔一两次进攻,也对会被美国人挫败

  美国人虽然觉得花费大,不愿意打下去,但美国人在战场上表现还行,自然要价很高,美国人最忌惮的就是苏俄跑到地中海那个大澡盆中瞎折腾,所以美国直接南共变成了内陆国,出海口什么的,南共就别想了。

  山区地区多一点少一点,哪怕萨拉热窝让出去,苏俄倒是不太在意,但地中海的出海口一个不给,这就太过了,不仅南共不干,梦想地中海出海口的苏俄绝不能接受。

  钢铁同志死得很及时,铁托既修理了

  党内亲苏派,又没有吃什么亏,苏俄新领导层上台之后,虽然对南共十分恼火,但大局为重,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毕竟没有南共挡着,美国人直接冲到了苏共集团的南侧,那就麻烦了。

  就这样,铁托的南共基本实现了独立,之所以是基本独立,也是因为南共极其依赖苏俄的经济和军事援助,拿人手短,

  铁托的内外政策还是苏俄很大的影响。

  在谷雨的前世,因为各民族之间的激烈矛盾,铁托连中央集权都做不到,但这一场惨烈的战争之后,同为斯拉夫人的两

  大核心民族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关系得到了极大的缓和,虽然一个信天主教,用拉丁字母;一个信东正教,用希腊字母,天然不是很对付。

  但美国的炸弹把这两个民族炸醒了,两个民族被迫抱团,以一个南斯拉夫人自居,并以南共为纽带,开始学习苏俄搞起了中央集权,不搞中央集权,根本活不下去。

  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铁托在战争中,面对地主阶级和宗教势力的不断捣乱,不得不进行了极其严厉的打压,宗教势力被清理得差不多,土改也比较彻底。

  同时铁托不断加强重工业,在苏俄的支援下,在美军不怎么轰炸的边界地区修建了一批军工企业,所以几年战争下来,南共虽然无比艰难,但慢慢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更重要的是逐渐形成了一个信仰共产主义的南斯拉夫人的共识,这也是唯一的整合办法。

  几年战争下来,南共的损失太大,亟

  待缓和元气,所以铁托并不反对谈判,不过他对谈判的理解是拖延时间,因为南共虽然困难,但南斯拉夫王国更加不堪一击

  南斯拉夫王国虽然获得了美国的大量援助,但内部却十分混乱,南斯拉夫国王虽然是塞尔维亚人,但塞尔维亚的主体却掌握了南共手中,王国政府统治基础天然不够。

  虽然波斯尼亚人、马其顿人、黑山人都被视为塞尔维亚人的分支,但毕竟有自己的算盘,对国王并不怎么服从,再加上天然不对付的克罗地亚人,还有那些信仰 MSL 的科索沃人、部分波斯尼亚人,整个南斯拉夫王国乱糟糟的。

  美国不愿意打下去,也跟南斯拉夫王

  国的乱象很有关系,拿着美国人的大笔援助,王国政府在战场上的表现却十分垃圾,简直是扶不起来的阿斗,老美虽然家大业大,也吃不消这样的浪费。

  这种局面下,铁托觉得通过谈判缓和几年,再通过频繁的游击战彻底消灭王国政府,还是很有希望的。

  他们现在对美国过高的要价非常不爽,不过现在也不是打的时候,那么到底该不该接受美国的条件,完成南斯拉夫问题的谈判,苏共中央主席团一直犹豫不决,同时犹

  豫不决的是,是否应该从奥地利撤军。

  钢铁同志逝世后,即将退休的丘吉尔敏感的意识到国际形势必然大变,在1953年初倡议召开日内瓦大国首脑会议,以缓解越来越紧张的国际形势,丘吉尔还很热心的喊上了中国。

  美国有条件地作出反应,艾森·豪威尔说希望看到中苏有"良好愿望的证据",杜勒斯明确地说,这个证据就是中苏都需要同意签订对德、对奥和对日条约,苏俄从奥地利撤军。

  闻讯之后,中国立刻对外声明,中国支持世界和平,中国领导人可以参加日内瓦大国首脑会议,但不会接受任何国家、任何势力在对日条约问题上的要挟。

  相比于中国干脆了当的反应,苏俄就

  显得犹豫多了,苏俄一直梦想着与西方缓和,但对签署对德、对奥条约,从奥地利撤军,又非常不情愿,毕竟那是德国的地盘,都是精华,又涉及到东德的国际承认问题。

  不过苏俄对签署对日和约无所谓,毕竟苏俄在东方基本没付出什么代价,既然得到的容易,自然也愿意签署对日和约。

  但中国恰恰相反,中国对签署对德、对奥和约非常好说话,反正已经撤军,该拿到的也都拿到的,自然没有什么想法,

  不过对日问题就完全不一样了,中国不仅锱铢必较,寸步不让,而且还想法设法拉住苏俄和其他东亚国家,抱成一团。

  自二战之后的每次中苏交流都说的非常清楚,日本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就如同德国问题对苏俄的意义一样,我支持你们的对德立场,但你们也得支持我们的对日立场。

  这些年,中苏两国政府一直都是这么互相支持的,不过到了1954年,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人开始武装德国,苏俄自然更加不安。

  美国人一直觉得苏俄的军事力量太强大了,美国有些独木难支,毕竟老美与欧洲大陆隔着大西洋,一旦到了战时,动员也需要时间,这段时间靠谁来挡住苏俄的强大陆军呢?所以美国就想把联邦德国武装起来,毕竟德国人口众多,家底也厚。

  美军在德国还有驻军,又有压倒性的核武优势,所以美国倒是不担心德国反水,因此在美国的倡导之下,联邦德国恢复了他的武装,组建了军队,从最初的几万

  人扩充到十几万人。

  即便如此,美国还觉得不够,不过现

  在德国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德军也没办法扩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联邦德国恢复后,军事力量进一步扩充就是必然,未来可能会达到几十万人,同时美国人也计划将联邦德国拉进北约......

  到了1954年,美国开始了紧锣密鼓的

  外交努力,试图说服西欧各国的盟友们,苏俄自然听到消息,这下子老毛子终于坐不住了,二战的巨大损失时时刻刻提醒着苏俄,他们绝不能容忍德国被再武装,所以苏俄开始了一系列外交努力。

  在1954年3月,苏俄就曾以"两次世界大战都出现过对立的军事同盟性组织"为由,要求"以全体欧洲国家共同协商合作替代建立军事同盟",形成一块钢板,以实现长期的世界和平。

  苏俄玩的这一招是西方国家怎么都想象不到的,因此,西方国家也没怎么当回事儿,就以"没有多少可行性"为借口拒绝讨论。

  这招不行,苏共中央权衡一番,觉得本下的不够,此时苏俄已经基本退出了伊朗,伊朗这个筹码没办法使用了,苏俄看来看去,自然就想起了日本问题。

  中美在日本和约问题上,年年谈判,年年谈不拢,矛盾相当大,苏俄现在非常着急与美国缓和关系,自然对中国在日本和约问题的僵硬态度十分不满,总这么拖下去不行呀!

  去年赫鲁晓夫访华前,马林科夫就让

  他和谷雨面谈,不过赫鲁晓夫压根没谈,外交是马林科夫和莫洛托夫的事情,我负责的是党际外交,我去中国是为了拉关系,不是和中国吵架的,干嘛掺和这些麻烦事。

  但这件事总是要面对的,此时中美关系似乎有所换缓和,苏共中央主席团讨论一番后,觉得有必要对中方提出"友好"的建议,战争已经结束快十年了,对日和约该签署了!

  讨论到这里,赫鲁晓夫突发奇想,提

  议中日合约问题和苏俄对中国援助友好大坝问题放在一起谈,不过立刻被熟悉中苏关系的莫洛托夫拒绝了。

  莫洛托夫经验丰富,他深知中国环太

  党对苏俄干预的敏感态度,又很清楚中国对日本的仇恨,苏俄可以打着世界和平的旗号,与中方协商,希望中方配合,但绝不能把援助和政治一起谈。

  赫鲁晓夫有些不明白,在他看来,我给了中国支援,有一些政治要求完全是天经地义,如果涉及到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不舒服,那就多给援助,堵住中国的嘴巴,不就没有事情了吗?说中国那么苛待日本,不就是为了钱吗?

  虽然不明白,但赫鲁晓夫也没问,毕竟他在外交上的话语权并不重,所以讨论一番之后,决定让驻华大使试探一下中国的态度,以决定接下来的取舍。

  一番操作完成后,已经是1954年5月初,在应约接见苏俄大使时,谷雨有些心不在焉,四月份赣江流域狂下雨,到了五月份,雨区主要在长江以南,鄱阳湖水系和钱塘江上游雨量在500mm以上,安徽黄山站月雨量达1037mm,300mm以上雨区范围约74万km2。

  此时此刻,谷雨已经再无任何侥幸,他在听取气象局的汇报后,在中央局常委会上,非常明确的说道,"现在看来,今年一场大水已经不可避免,未来几个月,防洪救灾是压倒一切的工作,防洪救灾就是打仗,打仗就要行军法!"

  第二次三反运动发展至今,大大小小的企业中已经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非法批条,而签发批条的人一旦被发现,首先被双规,然后开始了算账。

  除了牵扯到副总长邓锦生以外,牵扯到的省部级干部已经不再少数,基本上每省都有,北方系干部不再少数,这还是刚刚开始不久,等待处理的干部还在不断增加。

  这些干部中,问题严重的,自然要开除党籍、公职,吃起了免费牢饭;问题不严重的,降职、免职,没收非法所得。

  谷雨很体贴人,安排了相当一批被处罚的军队干部前往昆仑省,你们想搞钱,中央满足你们,去国外搞吧,比属刚果是个来钱的好地方......

  一向宽厚的谷雨在贪腐问题上毫不留情,不接受任何说情,他在中央会议上公开批评一些领导干部总是想着做好人,毫

  无原则,这是不能容忍的。

  谷雨甚至举康熙时期的第八子胤裸为

  例,说他为了当皇帝,刻意迎合官员们的小心思,毫无原则的保护官员们的利益,看起来很得人心,但这种得人心却是国家的祸害,这也就不奇怪康熙不选他,反而选择为人苛刻的雍正为接班人。

  这番带有严重猜忌的话说出口,谷雨相当于将"为腐败分子说情"与"篡权"划了一个等号,党内同志自然愈发胆寒,谁也不愿意成为阿其那。

  尤其是军中高级干部,更加小心翼翼,他们很清楚,中国封建时代开国之初,

  功臣的日子很不好过,只要一想起朱元璋,大家都在胆寒。

  这些年,谷雨的路数很明显,他是在学习唐太宗李世民,搞出将入相,已经是历朝历代中非常宽厚的做法,若是因为帮着几个蠢货说情,让谷雨魔化变成了朱元璋,那就得远远不偿失了,还是算了吧...

  虽然说情的人慢慢没有了,但是谷雨也明显感受到了孤独,他和党政高层的关系也疏远了许多,或许这就是独家寡人的滋味吧!

  内忧外患,谷雨的心情很不好,所以当听完了苏俄大使"友好"的建议后,谷雨火冒三丈,好处还给呢,就敢指手画脚!他强忍着怒气,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这么多年锻炼下来,苏俄大使自然看不出谷雨的极度愤怒。

  只听谷雨有些冷淡的说道,"大使先生

  ,你来中国好几年,应该对中国历史有所了解,当今世界在我看来,就是中国春秋时代的翻版。

  贵国与美国一为晋,一为楚,欧洲就类似于中国的中原地区,贵国与美国在欧洲的争雄,就如同晋楚围绕着中原地区争

  霸。

  中国虽然有些发展,但顶破天只是小小的吴国,窝在荒僻之地,与类似楚国的美国围绕着一些特角旮旯的地区斗来斗去,这些特角旮旯地区就是日本和南洋,看着地方不小,但太过荒凉,对中原局势几无影响。

  贵国希望与美国缓和关系,就类似于晋楚弭兵,真正有必要参与的只有中原各国,也就是欧洲各国,其他地区,比如非洲,比如中东,又比如东亚地区,事实上都没有什么实际的影响,贵国提及对日和约,事实上毫无用处,这个筹码的价值不足以改变天平......"

  谷雨说了一大圈,绕来绕去,不仅翻

  译满头大汗,大使更是听得云里雾里,不过意思很明显,中国不买账,他们的理由是对日和约不足以影响美苏和解,既然没用,苏俄也没必要用,中国也没打算让步

  就在大使思考的时候,谷雨微笑着说道,"大使先生,中国历史很悠久,很多国际之争可以从中国历史上找到答案,我建议贵国与美国和解之前,先翻一翻中国的《春秋》,看完之后,贵国就会更加了解如何对付美国,有些事情不能一厢情愿!"

  让老毛子好好翻一翻中国历史吧,老子现在要抗灾,没空理你们那些破事,说完这句话,谷雨伸出了手,苏俄大使此时就算听不太懂,但也知道谷雨很不满,他早就知道谷雨肯定会很不满。

  这些处在一线的大使们实际上更了解

  所在国的情况,当大使拿到苏俄中央的指示后,就觉得扯淡,中国对日打压那仅仅是打压那么简单吗?那是在树立共同敌人,整合周边国家,和日本迅速签署和约,中国还怎么整合周边。

  他也向上反应过,但苏共中央的指示还是让他试探,他也不得不试探,所以当谷雨拒绝后,他并没有喊住谷雨,而是准

  备先翻书,谷雨今天打的比方很新奇,他

  需要搞清楚,要不然还怎么和他交谈。

  这位苏俄大使对谷雨相当厌烦,都不知道他是怎么回事,时不时谈论中国古代,让他去翻书,有话就直说,干嘛打谜给他猜,这不是人为影响做事吗?

  等到外长陈毅送走了苏俄大使,谷雨怒气已经消散,既然早就知道老毛子是帮什么人,有啥好气了,气坏了身体,老毛子又不给赔偿。

  陈毅同志回来,开始了自我检讨,他事先并不清楚苏俄大使会说这些,所以如果知道,他绝不会同意大使去见谷雨。

  谷雨笑着摇摇头,安慰道,"老陈,你上任时间不长,还在摸索阶段,对苏俄的熟悉不够,不了解他们的路数不奇怪,等接触多了,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安慰了两句,谷雨让陈毅同志陪着他走,"老陈,你上任之初,对担任外长有些不安,觉得不胜任,我当时跟你说,中国的外长负责执行,要做的事情并不难,不必紧张,适应一段时间就好。

  但这段时间下来,我发现你还有些不适应,我今天再给你说一段话,这段话我以前也说过,你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

  当今的国际秩序是白人国家用了几百年时间一步步制定的,其他安理会四个常任理事国都是秩序的制定者,了解这一套秩序的里里外外,漏洞也很清楚。

  东方国家有一套自己的秩序,只不过东方国家在19世纪落后了,被动接受了欧洲那一套东西,对国际秩序也不了解,更不了解漏洞。

  在我们对这一套国际秩序和规则还不了解的当下,如果一味的套用这一套规则,我们是肯定要吃亏的,你们外交部门时不时犯错也是必然的,不要太在意,没什么大不了的,对外交流时说错话,做错事事实上无伤大雅,别自己吓唬自己,说什么外交无小事,狗屁!

  你一定要记住,这个世界真正的规则只有一个,那就是力量,谁的力量强,谁就有话语权,我们对外要紧紧抓住这一点

  我们力量够不着的地方,我们就按照规则来,摇旗呐喊一番,调子可以唱得更响一些,占据道义的高地,让人没办法挑刺!

  我们够不着的地方,为什么要讲规则呢,讲规则的好处就是告诉世界,我们这个蛮夷,向往现代文明,想成为文明人,你看我们不是认可你们的规则吗?

  同时我们也是在拉拢同样被奴役的黑人、阿拉伯人,你看我们和你们一样,都向往文明,这就比较好谈了,毕竟这一套文明体系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我们现在还没有实力提出新的规则,我们也只能和他们基于这一套规则交流!

  但我们力量够得着的地方,就不能按

  规则的来,要看看是否符合我们的利益,符合,那咱们就可以谈规则;不符合,那就改规则,使我们用规则,不是规则限定我们!

  你可能会问,这样做不是言行不一吗?没错,我们必须言行不一,因为在这个白人世界中,我们早就不是什么华夏,已经被贬成了蛮夷!

  既然是蛮夷,就不要想着满嘴之乎者

  也,动不动就讲道理,没用的!人家不会听的!在人家的眼中,我们和被灭族的印

  第安人,和被奴役的黑人、阿拉伯人一模

  一样,都是蛮夷,讲道理,蛮夷也配!

  一旦出现了冲突,我们又不想损失真

  金白银,怎么办?就要学习春秋时期楚国人的做法,他们第一个称王,这在华夏世界中,属于僭越,周天子派人谴责质问,楚王说,我本就是蛮夷,中原的礼法在我身上用不了,你管我?

  我们力量所及,绝不会受到所谓国际规则的限制,这样谈判的时候就不至于吃亏,所以不管是日本问题,还是南洋问题,谁也别想用框框架架套住我们,没那么

  回事!"

  说到这里,谷雨脸上露出了一丝讥笑,"在美英法等国眼中,我们中国人和印第安人、黑人、阿拉伯人是一路人,都是蛮夷,甚至都不算人。

  而俄国人,事实上比我们强不了多少,俄国人虽然被承认了人籍,但却是奴隶,是鞑靼人,美英法一直在排斥,可是俄国人总是千方百计想着凑过去,这不,老毛子又将再一次给我们上演,如何舔西方不得,舔狗变怒狗!

  他们舔西方,本来跟我们没关系,但是呢,我们又想从苏俄搞来钱,那怎么办,那就要不断的绕弯子,不能直接拒绝,但又不能一点希望都不给,今天我怎么做的,你也看到了,记住了,要有样学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