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535章 抗洪 高铁的起步。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8419 2025-05-12 15:06

  虽然坐在列车上, 但黄河大水的种种消息还是不断传来, 到了7月17日, 整个黄河中下游开始防汛,两岸千里堤线,每公里有抢险队员30至50人来往巡查,有群众300至500人日夜防守。

  投入堤线防守和滩区群众迁安救护的各级干部、人民解放军各兵种部队、群众防守队伍共200万人, 加上后方支援的二线预备队百余万, 出动船只800余只、汽车2500多辆, 还有数不清的马车、架子车、三轮车等来往运输防洪抢险物资。

  不过洪水还是越来越大, 17日23时,当2万立方米/秒流量的特大洪峰经过郑州铁路黄河大桥时, 将11号桥墩冲倒, 相邻两孔钢梁落入水中, 连接祖国大河南北的交通中断。

  此时谷雨的专列刚刚到达济南, 听到消息后,“京广铁路是南北交通枢纽,动不动就中断, 这样下去是绝对不行的, 这个桥还能不能用了?不能用干脆就拆掉,我们建新桥,当断则断!”

  新任谷办主任刘曼生同志也是黄河边长大的, 对黄河也非常关注,上任时间虽然不长, 但已经基本上手, 他告诉谷雨,“铁道部同志的意思是建设新桥, 老桥变成铁路桥!”。

  “那就把新桥纳入到计划中,今年就启动,我实在受不了京广铁路三天两头的停运,动脉断了, 人还能好受?”。

  刘曼生同志记录下来, 谷雨接着问道,“黄河生产兵团处在蓄洪区内的群众有没有搬迁?”。

   “黄委会人认为目前还不需要分洪!”

   谷雨点点头,“保持关注!”

  说完,谷雨打开地图和陪同一起考察的同志商议起来,家在黄河下游,天然就懂水利的何思源研究了一会, 何思源指着地图说道, “三门峡防洪能力有限,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真正具有防洪能力的只有一五期间修建的花园口水库。

  但现在看来光光一个花园口水库还是不够的, 若是我们在小浪底一带修建一个大型水利工程, 这一次洪水就不太会发生!”

  “小浪底工程条件十分复杂, 技术难度极大, 各种争论不小,还是先等一等的好! ”谷雨摇摇头, 微笑着说道,“三门峡修建前, 各种争议不小, 最后我选择了最稳妥的方案, 结果呢, 河南省想多发电不满意,陕西那边渭河水位上升, 也还是叫得凶,左右不讨好!

  这件事教育了我,以后碰到这种争议大的事情,宁愿慢一些, 也不能考虑不周全就上, 修三门峡那会是没办法,这一次的洪水规模不亚于1933年,可到现在还没有启用蓄洪区, 说明我们这些年的努力还是很有些作用的,先就这样凑合吧!”

  “谷主席, 如果有可能,还是早修的好! ”何思源微微叹了一口气,“黄河两岸人民苦呀! 每年的黄河汛期, 人们吃住都是在防汛堤上, 一个月不能回家, 汛期的雨特别多, 也特别大,下雨也得淋着坚守岗位,所谓的住也是穿着雨衣睡在露天地里, 白天炎热, 晚上蚊虫叮咬……”

  “现在是积累阶段,哪里都苦, 可越是怕苦, 越要谨慎! ”谷雨摇摇头,“这些年各种幺蛾子见识多了, 我也明白过来,不要太逞能, 什么都想干, 一定要量力而行,同时对下面的执行能力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要不然是会栽跟头的!”

  何思源听完, 也赞同的点点头, 次日一早,刚刚抵达济南的谷雨, 首先听取了山东省委第一枢机彭隆兴等同志的汇报,鉴于黄河特大洪峰即将到来,山东省沿河市县开始了全面动员,各种人员和物资已经开始转运。

  谷雨认真听取了各项准备情况, 表示认可,然后说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既然马上要出洪水,我是不能离开济南的,要不然群众的士气会受影响!”

  老大坐镇济南, 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彭隆兴自然要把压力变成动力, 说了几句漂亮话, 谷雨笑着点点头,此时第二枢机凑热闹说道,“谷枢机,今年是您的五十大寿, 广大人民群众都是知道的, 群众表态他们一定会用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来庆祝您的寿辰!”

  谷雨听完, 未置可否, 笑着说道,“哎呀, 你不说,我都不知道自己五十了, 真是岁月催人老呀!”

  第二枢机立刻说道,“五十怎么是老,正是春秋鼎盛呀!”

  “是不是春秋鼎盛,等过两天上了工地, 不就知道了吗?”谷雨说完这句话,转移话题, 开始询问今年山东经济的发展情况

  在谷雨的前世,山东是全国经济强省之一,这一世也不例外, 因为山东与日本的距离比较近,当日从日本搬迁过来的企业, 相当部分就落地山东, 轻重工业都有,而在建国之后,依托胜利油田的开发和齐鲁化工的发展,山东的石化和化学工业高速发展……

  尤其是胜利油田, 这几年连续发现了几个储量不错的新油区, 可开采量大幅度增加,年产量快速攀升, 目前已经突破了1000万吨,且已经进入到沿海地区的勘探开发, 这也使得中石油放心大胆地扩大了齐鲁石化的投资规模, 这自然带动了整个山东化工业的快速发展。

   虽然谷雨挺满意, 但山东省委枢机彭隆兴却不是很满意, 在他看来, 此时山东经济还是有不少缺陷的, 一没有国家投资的大型钢铁企业, 二没有大型汽车企业,三是没有像样的电器企业, 这三条是彭隆兴的心病, 问题是他折腾了好几年, 都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变, 地方政府迅速认识到, 一五二五期间的产业布局对各省的财政收入影响非常大, 山东虽然搞到了一批日本企业, 在石化和化工工业领域获得了不少好处,但门类不够齐全。

  偏偏大型钢铁企业和大型汽车企业是此时地方来钱的大户, 而随着中国开始普及电器,部署在上海、广东和天津三地的电器企业产值越来越高, 山东望着这三个来钱大户自然狂流口水!

  山东的石化和化工业确实比较发达,但与黑龙江看着大庆狂流口水一样,山东石化工业收入的大头被国家拿走了, 地方配套产业虽然也能提供不少税收, 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所以彭隆兴在汇报完就抱怨中央对山东缺乏照顾,不能因为山东解放迟,就对山东另眼相看。

  谷雨听完, 哭笑不得,“老彭, 你这么说话, 有些不讲理, 我怎么对山东另眼相看了?一四、二四和一五三个计划更多的是关注国防安全, 山东投资少是正常的,二五、三五山东可一点都不少呀!”

  彭隆兴同志理直气壮的说道,“我们省这么漫长的海岸线, 这么多人口, 但到现在为止,国家既没有布局一个大型钢铁企业, 也没有像样的汽车企业, 进口的电视机生产线也没有放在山东,这是很不合理的!”。

  “你们省没有像样的大铁矿, 不可能在内地部署大型钢铁公司, 而使用进口铁矿石的沿海钢铁厂, 国家的重点是北华钢、南宝钢, 不可能再分心搞其他的钢铁企业……

  至于汽车企业和电器企业, 那是你们省自己的问题, 国家一五之后,原则上已经不再规划新的汽车厂, 放手让各地方自行发展, 好优胜劣汰,而电器企业则和地方的外汇收入息息相关, 你们省外汇少,自然不可能放在你们省!”(

  “也就是说我们省大力发展这三个行业,国家计发委不会管?”

   “嘿嘿, 你可悠着点, 别捅了篓子,到时候找我说情可没用,这两年中央已经拿下了好几个省长枢机,你不要成为下一个!”

  “打仗都知道不能蛮干, 更不要说搞建设了, 山东人才辈出, 各方面的人才不少,只要多听专家的,不至于捅出大篓子!”彭隆兴显得底气十足, 但他还是忍不住问道,“现在华钢、宝钢规模都很大了, 四五期间总不能忘了山东吧?”

  谷雨并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明年你在不在山东都不知道,你想那么多干什么?”

  “只要在山东一天,我都要为山东的发展考虑!”

  谷雨想了想, 决定让一步, 安抚一下,“中央原则上同意在山东沿海搞一个大型钢铁厂, 只不过你们省需要和中钢总公司协调好铁矿石的来源问题!”

  彭隆兴听完,觉得可以接受, 山东省委其他领导同志也都喜笑颜开, 有谷雨这句话, 和中钢总公司就比较好谈了……当天下午, 谷雨前往济南市北面的泺口考察, 此时洪峰还没有过来,不过泺口段的水位已经比较高了!

  谷雨在慰问完群众后, 站在大堤上,先看了看滚滚黄河水, 又看了看南面的济南城, 直皱眉,这还仅仅是济南, 大堤就这么高了, 那开封的水位该有多高呀!

  此前谷雨更加重视淮河和荆江大堤,对黄河的重视程度相对有限,毕竟前世黄河基本没什么大新闻, 但现在看到这样的大堤, 他就头大, 看来他的思路必须调整了, 没有大新闻, 恰恰是因为修了小浪底呀, 现在可不一样!

  在大水即将来临之际, 谷雨出现在泺口的消息不胫而走,这确实极大的鼓舞了守河群众的士气, 为了再接再厉, 鼓励士气, 不知道是有意, 还是无意, 19日的《济南日报》在报道谷雨视察济南黄河大堤的同时,竟然提出要用抗洪救灾的伟大胜利为谷主席的五十大寿献礼!

  谷雨18日视察泺口, 19日也没有闲着,他出现在山东科技大学考察, 在民国时期, 在青岛有一个国立山东大学, 不过惨烈的青岛战役之后,国立山东大学早就荡然无存了!

  根据中央的决定, 1938年在济南筹建新的山东大学和山东科技大学, 前者为综合性大学, 后者是由齐鲁大学扩建的理工类大学。

  等到青岛解放后,原国立山东大学被改为青岛大学, 同时筹建中国海洋大学,再加上1946年在济南成立的中国石油大学,至此山东六大高校的格局已经形成。

  由于前世的影响, 谷雨对山东大学多少有些不待见, 所以明明山东排第一的高校是山东大学, 谷雨却偏偏去了山东科技大学看望师生, 与师生们座谈, 询问大学的课程,业余生活,对未来工作的展望等等。

  谷雨在讲话中, 告诉大学生们,中国正在发生剧烈的变革, 未来充满着无数的机会, 这机会不仅来自于国有企业,也存在于集体和民营企业中,大学生们要积极应对变革, 把握住机会……

  在讲话之中,谷雨现场又听取大学生们的提问, 这个时代的大学生相当精贵,对政治也很感兴趣, 提出了很多这样那样的涉政问题, 谷雨倒也不厌烦, 而是一一做了回答。

  也就在此时, 一位大学生把今天《济南日报》的那篇文章读了出来, 他就询问谷雨准备如同苏俄的钢铁元帅那样不断做大寿吗?

  谷雨听完,笑着说道,“我党一直反对个人崇拜, 也反对领导干部做寿, 当然了家人亲属私下摆几桌是正常的, 但不能让党和国家为某个人做寿,那不符合我党实事求是的原则……”

  等回到军区招待所,晚间彭隆兴等同志到来, 汇报经过两天的不懈努力,最重要的大坝部分已经加高了两米, 而且已经紧急运来了大批物资……

  谷雨默默听完, 问了几个问题, 都得到满意答复后, 就询问他有没有看到《济南日报》的那篇文章?并且告诉他,今天大学生给他上了一课!

  彭隆兴一愣, 谷雨见状, 笑着说道,“你是一把手, 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消息一定要灵通, 下面给你上眼药,你竟然不知道, 你自己瞅瞅这篇文章吧!”

  彭隆兴接过报纸看了起来,等他看完抬起头, 谷雨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老彭, 我一向反对搞个人崇拜, 从来都反对党内干部公开做寿, 可你们济南的报纸就敢来这么一手, 可大灾当前,我偏偏不好公开反对这样的提法!

  有一就有二,试探之后,接下来就有人给我上尊号了, 伟大领袖, 导师, 这个家, 那个家估计都会用上,再然后各种场合就是树铜像, 当年苏俄的钢铁同志不就是被这么半推半就推到了神坛呢?结果呢, 自己摔得粉身碎骨还不算, 还连累了整个国际共运!

  这样的教训摆在那里, 全党上下都应该清清楚楚,可为什么这种事情屡禁不止呢?是我的问题, 我检讨,但是下面的问题,下面也要严厉处置! 有那个功夫搞这种歪门邪道, 还不如发配大堤干活去!”

  “是, 那些整天不干, 净瞎折腾的人都得赶到大堤上去!”

   “抗洪结束后,这些人送到昆仑省支边, 最起码要干够五年, 才允许回来!你整治那帮人时, 不妨直接告诉他们, 我谷雨眼里只认实实在在的东西, 想让我认可,下基层拿出真本事来, 虚头巴脑那一套东西, 不管是真心还是歹意, 我都一样处理,搞一次打一次!”

  谷雨说这段话时, 狠狠看了一眼山东省委第二枢机, 那位同志脸色煞白, 仔细看就可以发现整个人都在发抖, 彭隆兴当然也知道这件事和他脱不了关系,心里又气又急, 他娘的什么时候了, 竟然还有心思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等到彭隆兴同志带着下面的同志离开, 谷雨微微叹了一口气,苦笑着跟何思源说道,“何先生,让你看笑话了!”

   何思源笑着说道,“谷主席, 我们有漫长的封建史,出现这样的事情不奇怪, 您能够如此冷静, 不仅是贵党之幸, 也是整个中国之幸……”

  “何先生,你就不要说这种话了!”谷雨摇摇头,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上说, 凡百元首, 承天景命, 莫不殷忧而道著, 功成而德衰, 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虽董之以严刑, 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 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一口气把魏征这篇千古名文背诵之后,谷雨这才慢慢站起身, 缓缓说道,“何先生,我这个人现在还算清醒,以后能不能清醒,我也不知道!

  我这个人傲得很,瞧不上那些只会嘴上逼逼的废物, 但翁文灏先生, 你, 还是上海市长尹仲容, 你们不同,你们是有真本事的, 我心里清楚!所以未来若是看到我做得不对了, 请一定提醒!”

  “如此信重,敢不从命!”

  不管谷雨和何思源此时是表演, 还是真心, 但都不妨碍在场的谷办工作人员将今天这番话记录下来, 未来需要的时候好浓墨重彩渲染一番 …… 

  但不管谷雨怎么表示对民主人士的信重,他都没办法阻挡大水的到来, 黄河水位不断上升, 到了22日,已经突破有数据记载以来的最高水位, 黄河水已经和大堤齐平, 很多地方甚至漫过了大堤, 整个济南开始了动员, 尽全力防汛。

  到了这一步, 指挥部甚至做出了最坏的设想, 紧急通知附近几个庄子的老百姓,收拾好必需物品,夜里不准睡觉, 如有紧急情况立马转移, 而为保卫济南城市安全,部队都准备了炸药,万一右岸失守,也要炸开左岸分洪。

  而在最为紧张的两天,谷雨、何思源和彭隆兴等领导同志也根本没有闲着,而是不断巡查大堤, 鼓舞士气, 一直到黄河水位开始下降,而此时上游暴雨也已经停止, 谷雨才在24日凌晨时分,离开济南,前往青岛。

  选择这么晚出发, 自然也是刻意的,整个济南抗洪救灾的工作还没有完成,谷雨不愿意干扰群众,也不希望下面搞什么送别仪式, 干脆凌晨离开……

  因为在济南耽误了时间, 谷雨到达青岛时, 根本没有听取青岛市委市政府的汇报, 而是直接先去了四方机车厂, 视察北车集团推出的中国第一辆高速列车“复兴号”, 这辆列车整合了法国、日本、德国、苏俄和美国等国引进的各类技术, 经过五六年的测试,已经比较成熟。

  但也仅仅是比较成熟,此时世界上还没有一条实际运行速度在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 更何况这辆列车还采用的是并不成熟的动力分散方式, 其引进的法国技术也不是非常完善,而且工程又涉及土木、车辆、信号、供电、通信、列车运行管理等复杂技术系统, 可谓极端复杂。

  虽然为了确保实验高铁能成功,谷雨对于中国第一条试验高铁的建设提出的技术原则是不采用未经实际验证的新技术,只对成熟技术进行系统集成,为此也将高铁平均速度降低到160公里/小时左右,变成准高速铁路, 但上下还是没有多少底。

  更让铁道部头疼的是, 初步评估京津高速建设竟然需要耗资25亿胜利币, 这是一个让人非常震惊的数据, 把这么多资金拿出来修建170公里的铁路, 仅仅提高了一个多小时, 值得吗?

  很多同志私底下将京津实验高铁项目称为谷雨的形象工程, 那些关心谷雨形象的领导干部担心这个项目失败会影响到谷雨的威信, 反正说什么的都有……

  谷雨并不为所动,而是继续坚定的推动这个项目, 在内心深处,谷雨也并不相信这条实验高铁项目能够取得完全的成功, 但北京-天津之间的高速铁路搞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脸面,会逼迫铁路技术人员不断研究,直到高铁技术的真正完善。

  某种意义上, 谷雨此举算是把国家荣耀和自己的脸面都和这条实验高铁联系在一起, 值不值呢?值! 非常值!他此举是在真正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花在这些地方的钱,总比那些王八犊子乱来强得多!

  而且就算失败了, 搞出了一个烂尾项目, 他也并不担心,现在谁又能真正挑战他呢?若是有谁跳出来逼逼,他正好狠狠敲打一番 ……

  铁道部为了方便“复兴号”的测试, 在青岛附近搞了一个模拟线, 谷雨自然要亲自乘坐感受一把, 不仅是鼓舞士气,也是表明意志, 这个车老子都敢坐, 你们有什么好担心的!

  事实上, 为了保证谷雨的安全, 铁道部忙活了很久, 一般来说机车的结构速度要小于最大实验速度,车底的结构速度要大于最大实验速度,只要轨道平整度合格,单纯就机头结构来说,复兴号哪怕拉上200公里/小时, 也不会出现解体的情况,无非是轮轨损耗加快而已。

  为了保证轨道平整度合格, 铁道部一位副部长一个月前就来到了青岛, 亲自坐镇, 调来一批技术人员, 使用南京光学所研发的激光水平仪,测量修改轨道的平整度,然后派出铁路干警日夜看守, 防止任何破坏的可能。

  而用于试验的火车机头, 结构强度自然管用,所以压根不会跑着跑着半路解体, 其他的颠覆啊、着火啊, 爆炸啊, 基本都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说, 为了让谷雨耍一把, 摆一个POSE, 铁路上下被搞得七荤八素, 当然了, 这一切谷雨或许知道,或许不知道, 不过哪怕他知道了, 也不会当回事, 现在他不管去哪里,都会拖累群众, 说他扰民也毫不为过,他早就习惯了!

  就在他登上“复兴号”, 看到周边群众不断呐喊时, 他笑着探出车头, 向群众们招手, 这一幕被记者们迅速捕捉, 记录下来,一张珍贵的照片自此保留!

  祝玉珍同志的独子祝宝书同志开了好些年的火车, 从蒸汽机车的练习生做起,做过司炉、副司机、司机,蒸汽机车开过, 内燃机车开过, 前几年他和几位同志一起被调到青岛, 作为“复兴号”实验列车的司机, 是“复兴号”实验列车首批实验司机之一。。

  这几年,祝宝书同志亲眼见证了“复兴号”实验列车从毛病不断,动不动就中途抛锚一步步走向成熟,对这辆试验列车早就无比熟悉,但即便如此, 他还是有些紧张的盯着仪表盘上的速度码表, 码表白色的指针在160刻度的位置轻微晃动着。

  “吕部长, 真得要开过两百?”祝宝书询问坐在他身边的铁道部吕副部长, 吕副部长原来是张学良的爱将, 抗战时期专业从事铁路工作,算是老铁路了,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模拟线这边, 多次乘坐这辆实验高铁, 也对高铁很有信心,“宝书同志,你不是早就跑过两百吗?担心什么?”

  “不一样呀, 车里面坐的是谷雨同志,万一……”

   “没有万一,要相信自己!”

  此时此刻, 坐在机车内部的谷雨有些贪婪得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树木,他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旁边的何思源说道,“真够快的, 若是时速能够稳定在160公里, 未来修建到上海的高速铁路, 从北京到上海只需要一天就行了, 太节省时间了!”

  谷雨点点头, 笑着说道,“这才是第一步, 随着技术的进步, 未来时速再翻一番,北京到上海未来或许只需要六个小时!”

   “真想早日看到哪一天!”

  车头处, 祝宝书同志开始缓缓加速,两声短促的车笛声猛然乍起, 狂飙中的高速机车好像一股暴烈的龙卷风, 只用了一个呼吸就越过了一个一百余米长的月台,迅速远去,丢下了一堆目瞪口呆的人群。

  除了少量高铁实验人员, 此时不要说中国, 哪怕是世界上, 也没多少人亲身体验过, 时速200公里的列车带着钢铁的撞击声从身边奔驰而过时是多么具有震撼力,足足五、六秒的时间,除了高铁发出的余音, 长长的月台上一片寂静。

  “方枢机, 208.58公里/小时, 208.58公里/小时, 实验列车的速度竟然超过了两百公里, 速度怎么会这么快,这么快的?”负责测量机头速度的秘书, 拿着测速仪,用略带颤抖的嗓音打破了月台上的寂静呼……, 呼!

  陪同考察的工业部党委枢机邓小平握拳重重地击打了一下身前的桌面,张了张嘴, 极度的兴奋之下反而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又挥拳敲击了一下办公桌, 才开口说道:

  “事实证明,在党中央和谷雨同志的英明领导下,我国的工业和交通建设取得了非同一般的成就, 这一次我们拍摄的录像带一定要剪辑好,要拍成纪录片, 让全国人民都看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