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德自然表示欢迎,并表示会立刻向英国政府汇报,当然了,谷雨并不是光示好,同样必须让他们清楚,英国人不让步的后果,英国鬼子的奸猾举世瞩目,必须把问题挑明了,不给他们任何拖延的机会。
谷雨笑着说道,“斯皮德先生,我本人更希望与大英帝国建立正式的大使级外交关系,但考虑到大英帝国内部的争论,考虑到两国需要面对太多问题,我们愿意先从代办级关系谈起。
就算是不完全的外交关系,也比没有外交关系强,有了代办处,两国的侨务、商务和文化交流,也会顺畅许多,现在这样不伦不类的商会,太影响各项合作了!“
斯皮德表示认可,谷雨接着说道,“两国,当然了要想建立外交关系,贵国需要与伪国民政府断交,这是贵我两国进行建立任何形式外交关系的先决条件!
关于两国的其他问题,除香港及九龙主权问题,按照贵我两国达成的协议,可以暂时搁置,留待中日战争结束后再谈以外,其他诸项问题,我国的态度一向非常明确,我们也希望贵国不要在拖延时间了,早让,晚让都得让,贵国武力维护不了的东西,谈判桌上绝不可能保得住!
我国理解贵国的担忧,贵国拥有众多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不愿意开启先例,担心引发连锁效应,但随着世界各民族民族意识的不断上升,有些问题贵国总要面对的!贵国主动去面对,通过与我国的谈判,获取一些处理经验,总比被动面对好!
我国主动一些,贵国的有识之士主动一些,把一些阻碍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问题解决掉,两国修好,也方便我国发动民意,对贵国在欧洲抗击法西斯德国做一些必要的支持!
我国并不愿意与法西斯德国合作,更不愿意把各种战略物资卖给纳粹德国,可我国面临的外交形势却迫使我国必须与法西斯德国合作,虽然我们一直和德国合作,但我们却相当难受,如果贵国做出了让步,我们与贵国合作,就不存在这些痛苦了!
还有一点,我也希望贵国能够理解我现在的处境,我个人一向主张各国人民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不愿意对外输出革命,在我的力主下,我党才退出了共产国际,选择与西方各国友好相处,但如果长期得不到贵国的友好响应,我党内部肯定也必然产生众多不满的声音......
另外据我所知,一向主张和贵国合作,在欧洲建立起共同安全体系的苏俄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同志现在的位置并不稳定..…”"
谷雨这番话虽然说得相当委婉,但威胁的意思也很明显,你们要是再不承认我们,再对我们的不断示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就不客气了,到时候加大对德国的战略物资输出,跑到印度折腾,都是备选项,你们不要怪我没打招呼!
张伯伦可以对纳粹德国一让再让,没理由对中国寸步不让,过去有日本人牵制,谷雨可以忍着,现在日本人短时间内折腾不起来,解放军规模上来了,也与日本达成了一定的默契,已经有足够的能力跑到印度折腾。
就算大英帝国报复,封锁中国又怎么样,这段时间,苏德两国的友好会告诉英国佬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想想吧,中苏德三个庞大陆权国家一旦靠在一起是多么巨大的威胁,那意味着英美日这样的海洋国家被排除出世界岛,不仅英国不能接受,美国也绝不能接受,谷雨指出这一点,就是提醒张伯伦,你老小子不要再犯浑了!别给脸不要脸!
三国之间,中国最弱,要求也最低,仅仅是要求国家独立,张伯伦一直到现在不让步,谷雨已经看明白了,根本就不是什么利益问题,完全是面子问题,说白了,就是瞧不起共产党中国。
但不管张伯伦怎么瞧不起中国,谷雨也必须与张伯伦谈,同样是建交,谷雨宁愿和张伯伦建交,也不与丘吉尔建交,前者代表的是希望维持大英帝国霸权那一派的利益,而后者代表的是大英帝国投降美国这一派的利益。
跟前者谈判,前者基于大英帝国的国家利益,可以做出一些理性的选择;而后者则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一旦拖到了丘吉尔时期,中英建交必然会受到美国的干预,那就等于和美国谈,到时候会不会有更多的困难,谷雨不敢肯定。
最起码一点,张伯伦必须在意大英帝国在印度的存在,但丘吉尔就未必在意,当年正是他答应印度战后可以独立,万一丘吉尔答应了印度人,谷雨就有了竞争对手,想往欧洲派兵自然很困难!
而向欧洲出兵,是谷雨一直以来的愿望,共产党工业太落后了,一定要乘着二战拼命奭羊毛,在欧洲大陆上作战是必须的,他的首选自然是西线和意大利,不到万不得已,他是绝不愿意去东线的。
问题是去东线容易,去西线难呀,唯一有希望的就是英国人,只要共产党拿出来的条件,比让印度独立,张伯伦按理会答应的......
而和张伯伦谈,而且并没有提出新的要求,同样也是对张伯伦政策的支持,张伯伦虽然在德国人身上栽了跟头,但在中国人身上,却收获满满,这样也可以稳住他摇摇欲坠的政治地位!
面子里子谷雨都给了张伯伦,他要是在装聋作哑,谷雨也顾不上三七二十一,他会在二战爆发后,站在苏德一边,通过苏俄向德国大量供应战争物资,同时在印度搞三搞四,逼着英国让步!英国人真得选择牵着不走,打着走,那也只能如此了!
所以在见完了斯皮德之后,谷雨又见到了德国大使,畅谈了一番中德友谊,同时希望从德国购买一批雷达,用于重要城市的防空。
自从谷雨提出了几个帮忙条件以外,与德国人进行了一连串所谓交流,自然知道德国已经有了雷达,不过德国一直不愿意出售,谷雨每次见面都要念叨一下,试探一下德国人有没有突破,哪一天德国松口了,应该就是取得了突破。
谷雨手里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火箭方面的进步,不过这一块谷雨一直在犹豫要不要交换,他怕罗科离心,思前想后,他还是断了这个心思,罗科比德国人换来的一些技术重要多了......
当然了,还有更重要的苏俄大使,谷雨并不受苏俄同志喜欢,建交将近两年,他与苏俄大使接触时间不多,但此时此刻,他却根本不在乎面子,就在三月十七日,谷雨主动约见苏俄大使,对现在的欧洲形势表示了严重不安。
谷雨十分动情的回忆了苏俄对中国共产党的诸多支援,又对两国最近两年发生的种种,表示相当遗憾,他十分明确的告诉苏俄同志,一旦德国入侵苏俄,共产党中国将完全站在苏俄一边,与德国断交宣战,并竭尽所能支持苏俄人民与法西斯的战斗,尽可能满足苏俄同志的任何要求,包括出兵和工业联营在内。
多年接触下来,苏俄对谷雨算是研究透了,对于谷雨主动跑过来说这些,虽然有些将信将疑,但很明显,他想主动修好,而这同样也符合苏俄方面的意图。
希特勒吞并捷克,苏俄已经想出兵干预,主动向捷克提出结盟,不过波兰人乘火打劫,捷克人又不相信苏俄,十分担心请神容易送神难,权衡再三,捷克选择了投降希特勒。
捷克事件之后,苏俄立刻调整国内外各项政策,迅速结束已经闹腾了三年的大清洗,大规模加强军备,同时斯大林也必须稳住东部。
而现在的局面很清楚,中日之间已经形成了力量平衡,两方看到了欧洲形势紧张之后,很有默契的停了下来,心思都放在做生意上。
中国人大规模对外输出各种战争物资,不断购买各种工业设备、引进技术;日本人除了同样出售各种战争物资赚钱以外,继续巩固在越南和泰国的控制,已经把势力延伸到中国周边,但中国人根本没有出兵干预的意思.......
几个月过去了,一直都没爆发大规模冲突,看到这样的局面,斯大林头疼无比,这两家不再大打出手,摆明了就想看风向。
万一希特勒对苏俄动手,中日两国很有默契,一个拿外蒙,一个拿远东,苏俄怎么办?他们毕竟都是东方人,长得差不多,鬼知道会不会这样干!
思前想后,斯大林已经做好迎接中国新一轮挑衅的准备,但他怎么也想不到,谷雨竟然主动示好,而且没有提出任何条件,这也让斯大林有些犹豫不定,这小子又在打什么鬼心思?
斯大林很快就发现谷雨真没打什么鬼心思,从三月中旬开始,喜欢到处考察的谷雨又启动了新一轮考察,这一次考察的重点就是中苏合作的八十个项目,这些项目有的已经完工,比如多个稀有金属矿的大规模扩产,又比如多座电炉;有的正在建设,比如多个电厂,好几个钢铁厂等等。
谷雨每到一处,都必然会邀请苏俄专家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并感谢他们对中国的巨大贡献,而中国的广播报纸一边继续大规模的反四旧,树新风宣传,一边也开始不断报道中苏之间的合作,各种鼓吹中苏友好的出版物也不断出现。
当然了,并不仅仅是中苏友好,共产党也大量报道了美国、法国英国、犹太科技专家在中国的种种事迹,也同样有不少鼓吹友谊的出版物,得知这一切之后,斯大林哪里还不明白,共产党中国现在是待价而沽,然后选择最有利共产党方面的东西。
也就在这段时间,墨索里尼同样开始了侵略,四月,意大利入侵隔海相望的阿尔巴尼亚,也就在这个时候,法国和英国几家报纸同时刊登文章,认为阿尔巴尼亚有丰富的铬矿和镍矿,而这两个矿产是德意所没有的,要求法国政府立刻想办法,阻止墨索里尼的侵略。
此文一出,顿时引起了斯大林的极大注意,铬矿和镍矿是制造各种军工最重要的稀有金属,甚至比钨矿还重要,德国只能从芬兰和土耳其进口,但芬兰的矿处在北极圈,一年只能生产几个月,土耳其也只会卖给德国一部分,所以德国这方面一直有些或缺。
若是阿尔巴尼亚解决了铬矿和镍矿,再加上利比亚和罗马尼亚解决了石油,而西班牙的佛朗哥又有大量的钨矿、汞矿,再加上中国大规模对德出口钨、锑、钼、锡、汞等,岂不是意味着限制德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战略物资越来越充足?
斯大林相当烦恼,他能做的只能是不断加强军事方面的投资,尽可能的提升苏俄的战争实力。斯大林
比谁都知道中国的战争潜力,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和中国工业联营。
当然了,也要留一些后路,既然那个臭小子缓和,他也同样做一些缓和,反正中国人又不去欧洲折腾,批判谷雨意义也不大,反正该杀的也都杀了,剩下的也都很老实了....
当然了,斯大林此举也是因为共产国际价值越来越小了,中国退出给了共产国际致命一击,他又要与英法缓和,对共产国际的兴趣自然越来越低.......
随着中苏不断缓和意识形态上的争议,中苏关系进一步走近,1939年6月,经过一系列外交斡旋,抗日联合政府主席宋女士,副主席周恩来、教育部长王稼祥同志等率领中国高级代表团访问苏俄,几十位民主人士随访,斯大林举行了盛大的仪式予以欢迎。
访问过程中,周恩来同志在与斯大林交流时,转达了谷雨的口信,谷雨提出了解决中苏边界问题的三点意见。
一是如果苏俄愿意对外公开承认外蒙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愿意对外承认愿意在清朝、北洋和俄国边界谈判结果的基础上,与苏俄谈判和平解决边界问题,两国相互对外发表声明后,签署针对德国、日本的友好同盟条约。
二是一做不到,两国暂时维持现状,苏俄继续承认中国拥有外蒙的宗主权,两国对其他存在争议的领土继续采取回避、宽容的策略,以不要激化矛盾为上。
三是外蒙问题和中苏边界问题关系两国的未来,谈判宜早不宜迟,不要留给后人,我们这一代人不敢谈判解决,子孙后代更不敢谈判解放。
一旦国际局势巨变,两国的边界问题很可能会被敌对势力利用,要是影响到了两国两党的友好大局,对两国两党的未来都不是好事。
同时口信中也通报苏俄,在中国新疆的少数民族中,有一大批人把苏俄当成自己的祖国,中国要求苏俄方面接回这些人,否则中国只能采取断然措施。
斯大林听完之后,沉默稍许,他心里很清楚,中国人同志这一次确实相当有诚意,只要拿回外蒙,其他边界问题愿意让步,这应该是他们的底线了,最起码也是离底线不远了。
而对第三条,斯大林比较认可,苏俄才两代,中国才刚刚建国,最高领导人的控制力都比较强,后代未必如此,现在不谈好,未来真有可能翻脸。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实力必然会迅速上升,现在谷雨只想拿回外蒙,未来中国国力提升后,中国人的胃口搞不好会变得更大,毕竟中国的人口摆在那里
但是斯大林实在没办法接受放弃外蒙,而且中苏两国也没到结盟对付德日的地步,苏俄仅仅是受到威胁,但没到需要让出外蒙,与中国结盟的地步。
所以斯大林还是选择了暂时维持现状,不到万不得已,他还是舍不得放弃外蒙这一西伯利亚的屏障,斯大林说了一番漂亮话之后,周恩来同志大失所望,都到了这一步,苏俄还是想霸占外蒙不放,如此短视,如此贪婪.......
虽然心里很不高兴,但理智上,周恩来同志还是选择了友好,毕竟中国是中国最重要的技术和设备来源,再说了,此行也是为了友好而来,既然苏俄如谷雨同志意料的那般选择,那也只能接受现状了,反正中国等的起,周恩来同志也相信时间在中国一边。
既然两国选择了搁置边界争议,斯大林自然没必要在新疆问题上留一个尾巴,再刺激中国同志,他先是假模假样,吃惊会有这样的人存在,然后可能存在一些误入中国新疆的苏俄少数民族,毕竟新疆草原面积广大,草原的牧民根本看不到边界。
事实上,对这些人的死活,斯大林并不在意,甚至巴不得他们继续留在新疆,给中国方面添乱,不过他既然拒绝了结盟,那么必须给中国人一个糖果吃,要不然中国人热脸贴了一个冷屁股,心里不高兴,反而不利于合作,要不然他也没必要给中国人这么大的面子。
在回到使馆后,周恩来同志告诉王稼祥同志,“本来我们多少有些幻想,但现在看来一点幻想都不要有,以后呀,对苏谈判,共同的信仰可以说,但也只能说,不能放在心上!“
王稼祥同志默默得点点头,其后一段时间,代表团仔细考察了苏俄两个五年计划的巨大成果,对苏俄过去十年的成就都无比感慨,十年不到就有这样的建设成就,太让人惊讶了!
尤其是那些民主人士,本来也许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但看到苏俄惊人的成就后,又听到苏俄再一次选择了边界问题维持现状后,对于谷雨相当激进的各项政策,即便有怨言,也不太说出口。
苏俄进步如此迅速,如果中国还是过去那样,就算打跑了日本鬼子,也别想拿回外蒙,只有大发展,才有拿回外蒙的可能性,而要想大发展,也只能选择后遗症较大的激进政策了.....
事实上,谷雨早就知道斯大林的选择,但他还是要把第一条拿出来,就是要斯大林在战争后,想起来主动让步,不让他为难。若是斯大林不主动让步怎么办,那也只能向北大进军,这个机会必须抓住,绝不能错过!
当然了,此次取人P心-Ao大规模赶人了,了这个通报,新疆兵团就可以赶人了,大规模赶人了,
把几条合在一起挺,手天上一城那么占破事,与中国就是利用斯大林不愿意为了新疆那么点破事,与中国
闹矛盾的心理,彻底解决北疆问题。
此时经过大半年的辛苦经营,人民解放军新疆兵团已经在新疆站住了脚,开垦了上百万亩的耕地,而来自国内的移民正在源源不断的进入新疆,此时到了该对北疆剩余哈族动手的地步了。
1939年6月,根括中大牛女人分艺佳的。可疆的少数民族进行了大规模宣传,愿意前往苏俄的,可
以安排他们迁入苏俄。
不愿意迁入苏俄的,承认年十一八由池龙口本
帝国主义,各首领前在内地行九一E前往内地抗日抽调一人入伍,先加入生产建设兵团,再前往内地抗日
消息一出,北疆立刻混乱起来,不过此时经过了大半年的精心准备,解放军新疆兵团已经有足够能力镇压各种叛乱,立刻开始了十分强硬的镇压。
为了提升新疆兵团的运转能力,共产党空军调配了一批双翼飞机前往新疆,对新疆的敌情进行大规模空中侦查,一旦发现叛军骑兵痕迹,新疆兵团骑兵集团立刻开始穷追猛打。
整个过程中,苏俄同志都看在眼里,但权衡再三,并没有直接干预,而是逐渐收回了在新疆的魔手,同时不得不开放边疆,接收了一批少数民族。
而随着苏俄放开边界,大批哈族逃到了新疆,只剩下三分之一左右的哈族群众还留在新疆,这些哈族部落的头领不得不前往内地,而这些哈族进入到生产兵团后,被迅速拆分,编入吸纳了大批汉族同胞之后,规模迅速上升的生产兵团,接下来他们必须首先学会写汉字,说汉语......
随着解放军逐渐控制北疆,盛跑跑则从伊犁翻过大山,逃到了库车,当然这是盛跑跑对外的说法,但实际上南疆各路势力遇到的却是一个拿着苏制精锐武器,拥有大炮的装备精良的盛世才。
盛世才率领万余部众,继续向喀什方向进军,南疆至此变得更加混乱,马家军残余势力、盛世才、南疆土著各据绿洲,互相混战,给南疆民众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混乱之中,不断有人想往北疆逃跑,不过解放军追兵封锁了各个山脉的路口,并在铁门关一带屯守重兵。南疆各路投降可以,首脑前往内地,十人抽一,加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就在解放军对新疆动手之际,就在同一月,新一任大和尚顺利诞生,完成了坐床大典,并于六月底在解放军的护送下,前往内地学习。
在解放军的武力压制下,西藏各界并不敢反抗,当然了,这也跟英国人求不动有关系,至此形成了惯例,历届大和尚和大主持毕竟在国内学习佛法和汉语后,再前往西藏坐床....
而在大和尚离开西藏之后,西藏省委和西藏生产建设兵团,根据中央的指示,在西藏开始民主改革试点,争取在三年时间内分阶段、有步骤的解决西藏问题,而在此之前,首先要让反动分子跳出来,民主改革试点是很好的机会......
当然了,这段时间,对共产党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自然是和英国的外交谈判,在听完了谷雨那番话之后,张伯伦果然听懂了谷雨的言外之意,权衡了一番,开始与中国开始了正式的外交承认谈判,但英国内部对是否承认共产党中国争论还是很大。
尤其是共产党中国到了六月份把新一任大和尚搞到内地,英印当局相当恼火,对英国政府的软弱颇有微词,而英国内部的混乱,对谈判自然更加不利,而英国人又贼心不改,谈判进程一再拖延。
当然了,此时英国人的心思主要在欧洲,英法苏三国莫斯科谈判,英德秘密谈判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张伯伦哪里顾得上中国。
见长时间没有结果,1939年6月,根据中央的指示,共产党第2集团军各部八万多人,奉命从前线调回重庆,第23集团军主力奉命前往缅北,缅北解放军主力增加到六万多人,同时空军一部也部署在腾冲。
而与此同时,新华之声对外公开了西南军区第35集团军、第36集团军的采访消息,两军都部署在云南境内,同时中国方面邀请英法商会代表参观预定于八月底在广西举行的军事演习,演习双方为解放军第1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
解放军集中在西南地区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六个集团军,总兵力高达五十万人,解放军囤积重兵,并举行这一军事演习的目的,除了威慑英法以外,还有一个+分重要的目的,就是震慑日军,让他们不要老实一点。
上海战役后,解放军在上海与日本对峙,并在五月份发动了新一轮进攻,不过鉴于去年的教训,日本人也狡猾多了,他们在前线象征性的打几天之后,就退到了精心构筑的第二线阵地,同时大规模聚集船只,共产党要是猛攻,那就让中国人去碰一碰硬钉子,等他们啃不动,再登陆绕到共产党的背后。
寻淮洲见状不得不放弃了这一轮进攻,不过这一次解放军并没有西撤,鬼子意图太明显了,再撤他们也不上当,还不如留守,解放军在常熟-苏州-嘉善-平湖一线构筑了新阵地,而在日军第二线阵地的西面,解放军又构筑了前沿阵地,按照前轻后重的原则部署兵力。
几十万解放军一边构筑阵地,一边在这片被战火侵袭过无数次的土地上开始了屯垦,前方部队和鬼子对峙,几道防线之间,解放军学习诸葛亮种地,看谁耗得过谁!有本事鬼子也在中国种地!
不仅仅上海如此,青岛周边也是如此,我不愿意啃这样的重兵阵地,但我也不走,跟你耗上了,看谁耗得过谁!日军对解放军这一招显然有些出乎意料,一时半会也找不到什么解决的办法,只好把大批鬼子放在战壕中,无可奈何的和解放军对峙.......
拖延了一段时间之后,日本海军真心受不了,陆军这么对峙,吃喝拉撒都从国内运,你想耗死我们呀,什么时候是个头?
日本人在上海和青岛遇到了难题,但是日军在越南相当顺利,随着德国吞并捷克,法国的腰杆更软,在法国人的配合下,日本人一步步向北逼近,对法属越南的控制越来越严,并在越北面向中国方向,修建了一大批工事,囤积重兵,李ZR连遭打击,已经有些扛不住了。
解放军虽然不愿意出兵法属越南,但此时已经不得不向边界派兵,当然了,谷雨敢这么干,一个重要原因是到了1939年6月以后,共产党新一轮建设购买的无数设备,到货了相当数量,与苏俄缓和后,其他部分走苏俄也是可以的,底气自然更足,打就打,怕你个鬼!
而日本人也觉得他们已经对越南的控制力已经很强了,没必要再对中国人示弱,毕竟中国在法属越南并无多少影响力,怕个鬼呀!
时间一点点的到达1939年8月,对于英法两国只会拖延时间,什么正事都不做,斯大林已经忍无可忍,而希特勒此时拿出来的筹码是那样的诱人,考虑再三,斯大林选择了希特勒投过来的橄榄枝。
在决定与希特勒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斯大林给共产党中央发来了一封电报,要求中苏协调立场,谷雨下令将这份电报的原文转给斯皮德,并要求英国在中英建交问题上予以明确回复,同时告知英方,解放军第23集团军将从收回的缅北领土进入到藏南,收复故土
就在最后通牒发出后,谷雨下令在密支那的第23集团军沿着中印边界线向藏南进军,并让23集团军先头部队误入印度东北部,英印军阻挠可以开枪,并做好武力进攻印度东北部的准备工作.......
同时林彪同志指挥的35、36集团军做好进入缅甸的一切准备,而缅甸联邦政府也得到通知,一旦中英关于藏南的边界战争爆发,请他们跟在解放军后面,做好接收英国非法控制的缅甸西部广大领土的准备...
到了这一步,谷雨铁了心了,英国人不与中国建交,我就跑到印度踢门,要么放弃各种特权,与中国建交,要么大打出手,有本事大英帝国两面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