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得听完谷雨的发号施令,周恩来同志叹了一口气,“我们还是可以等一等的,这多少有些赌博!”
“这不是赌博,这是有恃无恐!"谷雨笑着说道,“斯大林这份电报就是我的底气!有斯大林撑腰,我们稳得很!”
毛泽东同志笑着说道,“我知道你是拉一个,打一个,要不然我和老周也不会同意你这么硬打硬上!”
“这帮子帝国主义者傲慢得很,能不讲理,是绝不讲理,我话都说得那么清楚了,“也等了半年了,他们就是装聋作哑,那我就光膀子硬上,我倒要看看大英帝国到底有多硬!”
毛泽东同志点点头,“大英帝国的底色咱们早就试出来了,他们纯粹是没有自知之明,对英国可以,对美国还是要小心一些,美国的实力不一样!“
“老毛,你放心,我们的力量极限在哪里,我清楚的很!”
周恩来同志皱着眉头说道,“这么一来,接下来就算成功建交,未来有机会去欧洲,也必须小心翼翼,一个不小心,就会吃大亏!”
“就算要出兵,也要选择出兵的时机,绝不可能战争一打就出兵,德国人摩拳擦掌二十年,一门心思的复仇,我们小胳膊小腿,为英法躺灾,这样的亏本事我可不干!
我们现在争取英国的外交承认,就是避免未来英法将外交承认和结盟一起谈,我这个人眼皮子浅,不见兔子不撒鹰,没有实际好处,我绝不会轻易出兵,现在僵一些,未来就可以拿拿大!美国在一战那会就被英法摆了一刀,我们要引以为鉴!”
“我怕的就是这个!对苏俄,即便吃点亏,还可以解释为还人情;对英法,要是拿不到好处,国内没办法交代呀!”
周恩来同志也是头疼得厉害,现在的局面太混沌了,他想了想,接着问道,“日本人在法属越南和泰国,造了很多孽,华侨同胞们压力很大呀!我们就这么一直拖着?”
“鬼子不封锁海上贸易,我们绝不出兵,海上贸易能多一天也是好的!”
“日本人在法属越南的动作越来越多,我看我们离被封锁已经不远了!”
“鬼子左手拿着东三省和朝鲜,右手握着越南和泰国,还抓着台湾和海南岛,只要稳扎稳打,撑过这几年,等到欧战结束,麻烦就大了,得让他们知道东三省和朝鲜守不住,逼着他们全力南下!”
谷雨想了想说道,“现在古北口到承德铁路已经修通,围场到承德的铁路也正在加紧修建,过不了多久就能修通,我们也已经在热河囤积了不少物资。
可以考虑在这个冬天对东三省发动一波进攻了,东三省不是上海青岛,鬼子的防守绝不可能那么严密,我们的大兵团活动空间很大!“
周恩来同志想了想,摇摇头,“虽然铁路修通了,但凌源到朝阳一线,鬼子重兵把守,修建了大批工事,我们一个个啃过去,伤亡肯定不少,总不能把大兵团放在草原上活动吧!“
“为什么不能在草原上打?"谷雨站起身,指着地图说道,我们把铁路修到了赤峰,后勤就得到了保障!接下来我们在草原上步步为营,一步步打到通辽,部队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我倒要看看鬼子在草原和科尔沁沙地上怎么修工事!”
“这得多大的投入呀!”
毛泽东同志想了想说道,“前线的同志也考虑过这一条方案,不过通辽到赤峰七百多里,后勤压力太大,所以这个方案一直没有被通过,就是担心后勤!“
“这件事我知道!"谷雨摇摇头,“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我们的工业实力有了显著的提升,我们已经有一定的资本和鬼子拼一拼消耗!
我们在热北后勤不好过,日本人的后勤同样不好过!从沈阳到通辽也要三百公里,只有一条铁路,我们随时骚扰!”
说到这里,谷雨咬着牙说道,“通辽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到沈阳、长春的距离都在三百公里内,向北可以骚扰松原、哈尔滨,只要我们占据了通辽,我们就占据了东北战场的战略主动权,日本人在东北就别想站稳脚跟!”
此时毛泽东同志已经来到了地图前,他默默看了很久,这才说道,“把主攻目标放在热北,可以避实就虚,不需要进攻日本重兵防守的热东南据点,可以打我们最熟悉的运动战,这一块我们比日本人擅长,战略战术有利于我们!
中日气候差异明显,战线北移,在草原上厮杀,尤其是在冬季,我军更适应气候,尤其是我军的骑兵集团,都是蒙古马,比东洋马更能吃苦耐劳,可见气候也有利于我们!
敌我双方都在草原上,比拼的就是后勤,我们除了铁路补给以外,还有热河五百万人民,日本人却只能依靠随时可能被我袭击的铁路线,后勤同样有利于我们!“
谷雨想了想补充道,“还有一点请同志们要注意,我们未来有可能入苏作战,现在在草原上和日本人多打几仗,未来入苏作战,也更能适应,俄国的东部地区全部都是平原!”
“热西和热东南我们控制的人口也就三百万,年年苦战,能动员的成年男女不超过五十万,后勤要好好算一算!”
毛泽东同志点点头,“有必要召开军委扩大会议,讨论一番!”
谷雨点点头,想了想说道,“让前线的指挥员先做方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德国人很快就要对波兰动手,看看英国人的反应,若是顺利建交,下个月就召开会议,安排部署;
若是不能顺利建交,那军委扩大会议暂时不必着急,我们继续修路,囤积物资,我们要尽可能避免两线作战,现在时间在我们一边,不需要着急!”
毛周两同志陆续点头,三人敲定之后,立刻要求华北军区司令员徐向前等同志,会同总后和冀热辽省委的同志做方案,此战最重要的是后勤,后勤算清楚了,仗就明白了。
虽然有不少重武器,但总体而言,解放军是一只轻步兵,最头疼的是攻坚,既然可以打运动战,当然尽快打运动战,而且在环境恶劣的东蒙草原上打大仗,中日双方都没有什么经验,现在准备得越充分越好。
就在共产党高级指挥员们开始研究之际,共产党方面带有最后通牒性质的要求,被发到伦敦,英国政坛立刻一片哗然,苏德签署互不侵犯条约,两国媾和,英国人已经知道,此时英法两国已经相当懊恼,没想到苏德也能走在一起,这下麻烦了!
不过不到黄河心不死,英国人还在做外交争取,希望德国人改邪归正,放弃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英国妥协,往东欧打,不要往西,大英帝国看好你能干掉大胡子,没看我给你这么多好处!
不过小胡子现在压根没理睬英国人,你就两个师的陆军,法国那帮怂货只知道躲在马奇诺防线,不乘着这个机会扫除波兰,更待何时?
当然了小胡子也不傻,还在跟英国人谈判,掩护军事机器的行动,小胡子很清楚英国佬的海上实力,不到最后关头,绝不愿意与英国打起来,能切香肠,还是香肠的好!
就在英国拼命争取之际,共产党中国竟然开始趁火打劫,六个集团军放在西南方向,一个集团军正在向藏南进军,两个集团军向缅甸方向集结,而且还直接通报缅甸让他们做好接收印度东北部的准备,这是想对法属越南和印度东北同时动手呀!
什么时候中国人都敢这么嚣张了?但立刻有人说道,中国人这么干又不是第一次,缅甸不都已经丢了吗?上一次我们说动了日本人,现在日本人也被他们压制住了,他们自然有能力发动对印度新一轮的骚扰。
而共产党转达的苏俄电报,意图太明显了,你们要再不拉拢我,对我不理不睬,我就只能靠拢苏俄,当然还包括德国,到时候欧亚大陆三个大国凑在一起,德国人有科技,苏俄有工业有石油,中国有人口也有资源,三家互通有无,什么都不缺,看你们怎么办!
首先坐不住的就是法国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后,波兰危在旦夕,而波法是盟国,波兰一旦被收拾,法国必须上场,这个节骨眼上,印度要是出事,大英帝国到底有多少精力放在欧洲?这不是坑大公鸡吗?光靠我们一家怎么扛得住德国人!
一旦德苏中靠拢一起,英法,就算加上美国,甚至拉上日本,能不能打得过,真心说不准,必须分化三家,要不然,就算打得过,也是七搒八伤。
苏德刚刚签约,短时间分不开,那拉拢中国,就成了必然,中国人的要价又非常低,人家要的只是外交承认,要是是收回领土和列强特权,他们本来就有这个实力,为什么不答应!
所以法国总理达拉第有些坐不住了,他连忙联络张伯伦,中国人的建交要求又不过分,同他们建交,稳住印度,不仅可以抽调兵力,甚至还可以从中国搞一些部队到欧洲何乐而不为?干嘛不和他们建交,那些特权你又拿不回来!
问题是基本丢失了越南后,法国在东亚的话语权已经基本没有了,他们就算再着急,也没用了,必须英国人说话,他们就算承认了共产党中国也意义不大。
面对法国人的压力,张伯伦已经动摇,想承认共产党中国,但是大英帝国是要面子的,被中国人骑在脸上承认,面子彻底没有了。中国人也就搞搞演习,也就才到缅北,并没有进军藏南,先看看他们是玩真的,还是假的?并不着急。
与此同时,迫于法国的压力,张伯伦也指示斯皮德继续与中国接触,相比于英法的慌乱,希特勒听说中国人往云南增兵,威胁印度时,突然间意识到了什么,若是中国在印度捅了一刀,大英帝国能够利用的力量又少了一大截,所以希特勒立刻下令驻华大使联系中国,给他们鼓劲,德意志人民绝对支持中国向印度发展。
但高兴之余,希特勒又有些发愁,有些实力的中国和苏俄信仰相同,若是未来对苏作战,中国人插一脚怎么办?从缅甸战争和西班牙战争的表现来看,他们比意大利装备虽然差,但是战斗力却强了不少。
想来想去,希特勒又一次想到了德意志最理想的盟友日本,日本的海军可以牵制美国,陆军可以牵制中国军队,可问题是这群小矮子的陆军并不那么能打....
而此时真正的决定性势力美国人看到欧亚大陆发生的种种后,也同样感觉到了极大的不安,万一真搞成了德苏中结盟,三大陆权大国联盟,那将成为所有海权强国的噩梦。
即便是中苏结盟,那也不能接受呀,中国向中南半岛和印度渗透,苏俄向中东和东欧渗透,顷刻之间世界岛的一半被染红!
即便这种可能性不大,美国也不绝不能接受中国跑到印度输出革命,这一次中国人招呼都不打,鬼知道是什么心思?
中国在印度的折腾,如果还是缅甸模式,美国乐观其成,愿意积极参与,但如未定办俄快期印西个人美国绝对无法容忍,一定会严厉压制,要是中印两个人
口大国都变成了红色国家,那还了得?
所以美国政府商议了一番,决定让中美商会会长乔治与中国人联系,表示愿意与中国谈判建交,并原则上同意放弃所有在华特权,反正那些权力也不重要,同时探一探底,看看他们准备在印度怎么搞?
此举也有利于稳住中国人,要是一直不松口,那边不断拉拢,中国人真跟苏德凑在一起,那就麻烦了,而且也符合美国的利益,不能什么事情都跟在英国后面,那也不利于争取中国的好感!
罗斯福总统在做出这个决定时,笑着说道,“真希望有机会见一见那个年轻的谷,他选择和英国摊牌的时机非常巧妙!”
“确实相当巧妙,张伯伦肯定不敢冒险,欧战在即,他们承担不起印度动乱的代价!”
“不,柯德尔,你理解错了,我的意思是中国人在讹诈!”
“总统先生,您的意思是中国并不愿意进攻印度,把印度变成第二个红色中国?”
“国与国的地缘政治之争,绝不会因为意识形态而改变!正如斯大林先生绝不愿意身边出现一个统一的中国一样;红色中国也绝不愿意身边再出现一个统一的印度!
年轻的谷应该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大英帝国不承认,那就如同缅甸一般,狠狠得折腾一番印度,然后尽可能分裂印度,削弱印度未来的发展潜力;
如果大英帝国承认中国,中国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就收回了所有特权,而且按照中国方面的领土诉求,中国士兵同样可以出现在印度东北部,只要有需要,他们随时可以引发印度的混乱!”
“伦敦也许同样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迟迟不愿意与中国建交,他们与中国的谈判,更多的只是想稳住中国人,首先解决欧洲问题!”
“英国人的拖延,中国人心知肚明,他们一直在等待机会,现在机会成熟,就迅速摊牌,逼着英国人妥协,而合众国只能抢在英国人前面提前承认共产党中国!”
罗斯福总统有些无奈得摇摇头,想了想,正声说道,“我比较吃惊的是,中国人在面对诱惑时的冷静,他们并没有提出新的领土要求,这一点共产党中国与苏俄,似乎有着显著的区别!”
“印度东北部并不属于中国的传统势力范围!““并不仅仅如此,中国人对南洋的态度显得相当聪明,非常理性,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力量极限,并没有挑战西方的底线!
柯德尔,我有种感觉,年轻的中国谷是一位外交天才,他十分娴熟的利用外交对手之间的矛盾,为共产党中国寻找最为有利的转圜空间,这非常困难,但他做到了!”
“总统先生,您似乎在说一个年仅三十一岁的俾斯麦出现在东方!”
“柯德尔,谷现在的成就足以和1870年的俾斯麦相提并论,考虑到中国庞大的国土和无数人口,中国的统一,对世界的影响,很可能会超过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诞生
“总统先生,中国的领土上还有日本人!”
“商务部做过统计,从1933年到1939年,共产党中国从合众国已经购买了4.46亿美元的技术支持和工业设备,而这只是中国人对外购买的一部分,他们很可能已经购买了十亿美元的技术和工业设备!拥有这样的决心,日本帝国绝对难以持久!”
“只要中国人吃透这些,日本人确实难以长期支撑,问题是中国人有能力吃透吗?他们并不了解工业!”
“柯德尔,你绝不能轻视中国人的聪明,也绝不要小瞧中国人争取独立自由的努力!还有一点,你不要忘记了,中国人还可以获得苏俄和犹太人的帮忙!”
随着美国人开始正眼看待中国人,1939年8月25日,美国商会会长拜访谷雨,询问中国对印度东北部的态度,谷雨的回复是英印东北部是缅甸领土,与中国无关,解放军只想收回藏南失土。
听到这个回复后,美国政府回电,启动中美建交谈判,并表示支持中国对藏南的领土主张,中国军队出现在阿萨姆平原上方,就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以爆发,这个时候当然要支持喽!
相比于中英之间尖锐的矛盾,中美矛盾并不多,事实上中美之间一直有接触,各项外交谈判也一直在进行,在美国承诺放弃少量租界、种种特权和《辛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后,真正的问题只有一个,美国对北洋和南京国民政府各项官方贷款,还有各种债券,不过共产党态度一直很明确,不还!
这些钱不多也不少,美国事实上也没准备问共产党要,不过他们要的是共产党以前答应的条款,美国考察一番之后,确定中国很可能拥有丰富的黄金储备。
所以美国愿意给予中国技术支持,加大中国黄金的开采,但条件是中国需要将国内黄金产量的80%以上运到美国,用于中美交易,最终达到500吨黄金.....
中国方面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同时中国将和美国继续合作,建立一个新的留学基金会,该留学基金会仿效庚子基金会,基金会账目定期对外公开,其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中国政府拨款和民间捐赠。
作为交换,美国政府承诺每年提供一定的拨款,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等财团基金同样答应给予拨款,以资助中国向美国派出留学生。
继续维持类似于庚子基金会这一类的留学基金,是美国一贯的主张,也是其建交要求之一,发展到后来,就是美国的和平演变战略,共产党中央自然知道。
党内讨论时,一些干部很难接受这一条,不过谷雨和毛泽东的态度都非常坚定,要想追赶欧美,最有用的方式就是向欧美不断派出留学生,就算与虎谋皮,此事也要做.......
在这两个条件基本达成一致后,中美建交已经没有大的问题,双方继续就这样那样的细枝末节进行谈判,并没有立刻建交,美国人的心思很明显,就是想观望一下欧洲形势,而了解历史的谷雨一点都不着急...
得到美国撑腰后,8月31日,主力已经进驻到江心坡重镇葡萄解放军第23集团军,先头部队两个团,分兵两路,一路从从胡冈谷地出发,沿着历史上的史迪威公路向藏南进发。
另一路则在向导的带领下铺桥修路,翻山越岭,试图从江心坡一带找到一条通往察隅的山路,与此同时,西藏兵团两个营,也从驻地摩托一带向藏南出发。
至此解放军英印殖民地东北部形成了东西北三个方向夹击之势,而缅甸联邦军队则在缅甸和英印边界集结部队,准备跟在解放军后面占便宜。
与前世一样,九月一日凌晨,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迅速突破边界线之后哦,德军以每天50-60公里的速度向波兰腹地突进,闪电战显示出巨大的威力。
9月2日,行军中的解放军遇到了英印军的巡逻队,面对英印军的阻拦,解放军毫不犹豫的发动进攻,把英印军从山区一路赶到了阿萨姆平原,才停了下来,然后沿着阿萨姆平原边缘,向察隅进发.......
而墨脱和错那出发的解放军,也历经千辛万苦,进入到藏南......
中英冲突的消息传到伦敦,焦头烂额的张伯伦无比烦躁,此时张伯伦内阁遇到了巨大的危机,波兰是英法条约保护其独立的国家,是明确画下红线的地方;如果波兰的独立被损害,那么是无法掩盖的政府外交失败。
波兰本身又是东欧最大的国家之一,对波战争不同于合并奥地利或者吞并苏台德这样模棱两可可以探讨的问题,将是对欧洲面积最大的主权国家之一的直接入侵
在国联的角度还是外交立场的角度都不可能允许。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军方还没有准备好与军备更加充分的德国直接对抗,而国内的社会共识仍然没有明显地达成一致支持战争。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如何行动,现政府都必须面临政策失败的指责。
而恰好此时,中国人如同一个小丑一般,在印度东北部折腾,对方强行进入藏南,并在阿萨姆平原周边骚扰,到底应该如何解决这两件事?
张伯伦没办法退了,宁可在此时对德宣战加入战争,也不能允许继续无所作为成为反对党攻击的口实,宣战事实上代表的是对于现任内阁来说,“宣战带来的政治损害小于无所作为"的时间点。
张伯伦的想法得到了外交部高层的支持,此时示弱已经在政治上无法接受了,既然要对德宣战,只能在中英建交问题上,对中国做出让步,大英帝国绝不可能在印度不稳定的情况下,对德作战,绝不能冒险,最重要的是,中国人的要求并不过分。
九月二日晚,英国驻华商会会长斯皮德连夜请见谷雨,带来了英国政府的态度,英国人原则上接受了中方的建交要求,但要求中国军队退回藏南,不得骚扰印度东北部。
谷雨长出了一口气,答应了英国方面的要求,同时并把中英谈判的最新进展转达给了美国,做好了这一切之后,谷雨看着毛泽东同志,“老毛,有烟吗?”
毛泽东同志摇摇头,“自从到中央之后,我就慢慢戒烟了!”
谷雨点点头,“这样也好,我可以少抽一些二手烟!”“不过你想抽,我还是有的!”
毛泽东同志哈哈大笑,从桌子里拿出了一盒烟,递给了谷雨一根,然后擦着火柴,想先给谷雨点上,谷雨摇摇头,“老毛,你是长者!“
毛泽东同志也不客气,微笑看给目己佘有了烟,合雨此时心态慢慢平和,他擦着了火柴,给自己点上了一根烟,深深吸了一口,然后连连咳嗽,毛泽东见状又一
次笑了起来!
谷雨咳嗽了一会,也慢慢学会了吸烟,烟势综统町,他静静地说道,“困扰我国未来发展的外部因素,现在只剩下日本了!”
毛泽东同志吸了一口,风轻云淡的说道,“日本不是对手,他们退出大陆是必然的!”
“我的目标不是把日本人赶出大陆,而是把日本人打回原形!”
“这事实上并不取决于我们!”
“是呀,我们的话语权不够,但如果加上苏俄,就差不多了...…”"
“这是最好的,不过那位斯大林,可不是什么善茬
谷雨吸了一口烟,然后笑着说道,“呵呵,斯大林命中最大的劫难就要开始了!”
“最大的劫难?纳粹德国有这么强?”“咱们拭目以待就好!”
1939年9月3日,英法两国相继对德宣战,随着英法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39年9月17日,波兰灭亡,苏俄政府以保卫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本国安全为由,分兵六路,进军波兰东部。
1939年9月20日,美国宣布承认共产党中国,两国将建立起大使级外交关系,其中英法等多个国家陆续承认中国,至此中国终于实现了外交突破,获得了世界主要国家的外交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