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323章紧张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6304 2025-05-12 15:06

  谷雨是四月下旬,九大前的第一次中央工作会议结束前回来的,与八大前的剑拔弩张,争斗不休不同,九大的中央工作会议矛盾相对小多了,谁让会议之前爆发了项英事件呢,至少有几十位本来有资格出席的老同志被取消了会议资格,甚至有些人去哪里了都不知道。

  虽然目前各种处理,目前还没有公开,但高干圈并不大,各种消息传得非常快,都知道项英等人犯了很大的忌讳,直接引发了组织部长、政法委书记易人,而1953年新年之后,公安部长罗荣桓直接称病在家,不再管事。

  事情闹腾得这么多,这会谁敢胆大包天跳出来炸刺,即便是本来有些说点什么的刘少奇同志也没有说话。

  当然了,也不是没人说话,比如彭德怀同志在会议上十分痛心疾首的批判很多干部管不住家属,各种投机倒把行为屡禁不止,非严厉惩处不可;彭德怀同志甚至还公开要求,这一次九大中央领导层的人员构成时,要好好查一查亲属,要防止官商勾结!

  彭德怀同志这番话得到了一直在处理

  项英案,一直到会议最后表决阶段才出现的饶漱石同志的支持,他表示过国家督巡委将加大查出的力度,同时表示会对监委工作人员加强监督,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一开始大家伙还以为督巡委仅仅是为了安排饶漱石专门成立的一个委员会,但短短几年间,饶漱石就把督巡委经营成了让人闻风丧胆的超级监察机构。

  中央监委大多根据举报,而且各地方都有配置,实际上还是比较规矩的,但中央督巡委就不同了,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跑来跑去,小到风纪管理,大到谋反重案,中央督巡委都有资格管。

  中央督巡委分成了两路,一路是常规巡视,大多是退居二线的老同志,说是老同志,事实上也不老,有的是身体不好,有的是上峰不喜欢,这帮人很有一番折腾的想法,到了地方,没事也能找出事。

  第二路则是非常规巡查,这路巡查要么是上级交代的,要么是督巡委查账时看到的,而负责查账的那帮子日本人往往充当的是指挥角色。

  这帮人只看资料不看人,就算得罪了人,他们拍拍屁股回九州,谁也拿他们没办法,所以在很多干部看来,中央督巡委远比中央监委难缠,老同志难缠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个非常规巡查,实在防不胜防

  幸好中央督巡委也有限制,督巡委并没有自己的组织部门,常规巡视所需干部来自于中央监委,而非常规巡查所需干部往往是临时抽调,其审讯往往需要与中央监委配合,受到了中央监委的层层干部。

  而中央督巡委也可以监察中央监委的干部,两家一边合作,一边互相监督,制

  度设计得非常巧妙。

  考虑到监委老大祝老总管事不多,所以监委实际当家人就是彭德怀,现在梁秦两人一唱一和,大家伙能不头疼吗?所以说话更加注意了,根本没人敢公开和中央唱反调。

  本来还有人想着拍拍马屁,但看到谷雨考察试点区,又看到他带着毛泽东同志一路南下考察出口加工区,本来还想叽歪几句的人更加头大,也不知道中央到底是

  什么风向,自然就更加不敢说话了。

  这种小心翼翼的气氛中,这一次中央工作会议结束,谷雨对这样较为平稳的局面还算满意,他不想在这个关键时刻搞出

  什么事情,安安稳稳得完成换届就可以了,这也可以看成谷雨的影响力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大家已经不怎么敢闹腾了......

  既然大家伙都不爱闹腾,那也得给他

  们一些事情做,所以谷雨叮嘱刘少奇同志,到了第二次会议上,做一个苏俄问题的情况汇报,让干部们多了解一些苏俄。

  刘少奇点头称是,表示会立刻准备起来,等到他离开后,谷雨看着他的身影,微微有着皱眉,不过很快就舒展开,这些都是小事,现在的重中之重还是如何与美苏的相处。

  美国人不仅仅在南洋要求这个,要求那个,还要中国在日本问题上让步,那就只能撕逼了,退是绝无可能退的,他倒要看看美国人到底想做到哪一步,谷雨看了看手表,看来过不了多久,周恩来同志就要向他汇报......

  也就在谷雨看表的同时,在台湾岛靠近太平洋的东部秘密基地中,荣瑞华同志默默得看着太平洋,这一次发射需要从台湾岛东部一口气打到南洋省的亚彭群岛靶场,射程达到3500公里。

  而未来中国第一枚洲际导弹进行全程实验,则会从西北靶场直接飞到亚彭群岛靶场,总长度可以达到八千公里以上,只要适当调整一下角度,完全可以符合洲际导弹发射的需要。

  而从本土飞往南洋省的过程中,对他国并无什么影响,不至于闹出什么麻烦事,而靶场所在地又是在中国的内海,完全可以有效控制。

  所以这一次发射,从技术角度,就是要验证一下亚彭群岛靶场,这个靶场并不是核武器靶场,等完成导弹发射之后,未来会建设成为火箭发射场,有些需要在赤道地区发射的火箭可以在这个靶场发射。

  虽然此前几次发射都取得了成功,东风导弹的稳定性得到了一定的证实,但这一次能不能成功,谁也不敢百分之百保证

  若是失败了,自毁装置发挥作用,倒也没什么,最怕的是,发射失败了,自毁装置没起到作用,数据仓丢失了,那损失

  就大了,虽然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自公告发出之日起,美国的各种舰

  船就在太平洋上不断游来游去,不断得监视着中国可能的火箭发射,虽说目的是为了警告美国人,但若是发射失败,反而会让美国人更加嚣张,不利于接下来的南洋谈判。

  虽然久经阵仗,但荣瑞华同志多少有些患得患失,不过随着发射最后时间的到来,他的情绪也慢慢稳定下来,比这更苦更难得局面都经历过了,眼前这些不过是

  小阵仗罢了!

  就在荣瑞华同志思索之际,随着一声令下,火箭发射场立即传来连绵不绝的巨大轰鸣声。这声音像山崩,像海啸,震颤大地。巨大的火箭拔地而起,冉冉上升,尾部喷着辉煌的火焰,直上云天。

  火箭在蓝天扶摇直上。几秒钟后,垂

  直上升的火箭开始拐弯;几十秒后,火箭排出的燃气在空中凝成烟雾,宛如一条白练在长空向东南方向延伸;最后在茫茫的天际里,渐渐变成了一个小亮点,穿出了大气层,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而此时在南洋省,新上任的南洋省委书记吴焕先则抓着黄显声问道,"老黄,这隔着3500公里,真能准确击中亚彭群岛靶场吗?这么远呀!"

  "黄书记,您就放心得,打得中的,我们已经算得比较宽了,肯定没问题的!"

  多部雷达对着天空不断的扫描着,突然一个战士喊着,"报告,发现目标!"

  吴焕先目不转睛地向西北上空望去,不一会,一个亮点钻出云层,拉出一道耀眼的白光,直向预定区域飞来,亮点越来越大,凭借着惯性飞行的火箭头部则直接飞向靶场......

  二十分钟后,吴焕先和黄显声得到报告,已经在靶场预定目标700米之外的森林中发现了火箭头部和数据仓,吴焕先同志兴奋得大笑道,"哈哈,妥了,妥了!"

  确实妥了,加上一枚氢弹,不管美军在中国周边哪个军事基地中,都有可能二十分钟内被击中团灭,而这些军事基地中的美军根本没办法防御。

  当然了,此时此刻,中国人目前想打到美国本土还有些困难,打不到美国本土,自然不可能对美军使用核武器,避免招惹来反击。

  但有了3500公里射程的火箭,接下来继续研发,总可以搞出来的,考虑到中央的昆仑省有足够的密林,所以有一款射程1万公里左右的火箭就足以覆盖美国全境......

  而只要能够打到美国本土,美国在想用B36这样的武器威胁中国,获得地缘利益,自然就不那么容易,中国也就没必要在南洋问题上束手束脚!

  这一点,吴焕先同志知道,美国人自然也知道,在闻讯中国的导弹实验获得成功后,艾森·豪威尔微微皱眉,然后似乎浑不在意的说道,"大规模核报复战略,再等一段时间可以对外公开了,合众国必须在中苏两国周边的军事基地部署核武器,以压制两国可能的扩张!"

  "是,总统先生!"杜勒斯接着说道,"总统先生,合众国必须反击中国!"

  "怎么反击?不可能再继续增兵爪哇了,就算消灭了游击队的抵抗,中国人也毫不心疼,没办法严厉打击中国!"

  "现在看来,也只有印度了!"

  艾森·豪威尔的增兵,本质上是讨价还价的手段,看看中国的反应,见到中国还是不愿意在爪哇岛上投入力量,反而不断增加马来亚的力量,他立刻就停下来了,甚至于连马来亚的任何动作都主动停下来

  了,生怕事情闹大了,没办法收场。

  美国人一直认为爪哇岛是中国的软肋,想着充分利用这个筹码,但中国表明了态度,爪哇岛我们可以不顾,我们可以和你们在马来半岛斗,你敢吗?

  艾森·豪威尔很清楚他现在不敢,中国人熟悉马来半岛,又有那么多中国人做接应,若是和中国人打,那得打到什么时候,但就这么退让谈判,艾森·豪威尔又不乐意。

  马来亚不行,缅甸方向美国人支持的力量虽然没有覆灭,但还是挡不住缅甸政府的打击,只好龟缩在若开邦一带苟延残喘,这也让艾森·豪威尔很没面子。

  这么一盘算,美国唯一能用作筹码的只是印度,但中国对印度方向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南洋,而且印度赢了,胜利吞并土邦,美国人的面子也难看呀!

  所以艾森·豪威尔想了想说道,"集中力

  量消灭爪哇中国人头目,取得一场大胜,接下来就好办了!"

  随着艾森·豪威尔的命令下达,前线美军就盯着那些有电台的地区进攻,美军的

  进攻还是老办法,现在反反复复的轰炸,规模更大更密集,然后美军督促那些土著武装搜索,一旦遇到游击队,紧着轰炸,炸完了,只剩下一个个小队了,大股美军再上!

  周裕发准将此时根本没办法指挥各个游击队作战,只能关闭电台,化整为零,尽可能缩小规模,他感觉一步步回到了革命初期,不过幸好爪哇这个地方只要想想办法,搞到吃得不难,不然压力就大了!

  在激烈的战斗中,周裕发准将也和同志们一样慢慢变得又黑又瘦,和土著看起来没什么区别,为了避免暴露,他们也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土语,看起来和土著们没什么区别,但即便如此,还是不断有这样那样的牺牲传了过来.......

  现在唯一支撑他们硬撑下去的,就是他们知道,每多挺一天,中国的实力会增强一天,而他们现在付出的牺牲,国家未来也必然会报复回来!

  就在爪哇游击队面临极大困难之际,谷雨也一直在盘算要不要在马来半岛挑起战斗,但权衡再三,还是选择了克制,不能因怒而战,他宁愿等美国人先动手,这样对华侨也有个交代,对周边国家都有一个交代,不是我们想打,是美国人在不断进攻。

  不过看到美国人不敢在马来半岛挑衅,谷雨也只好硬生生吞下了这口恶气,艾森·豪威尔是明白人,他后面的领导人可就不一定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谷雨憋着气不允许主动挑衅,在马来亚的新华商们虽然非常失望,但此时他们

  也知道国内还在建设,不可能在马来亚投入过多,所以他们一边积极备战训练,一边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等待机会。

  没想到机会真来了,艾森·豪威尔或许

  谨慎,但并不代表在马来亚训练马来人的美国教官们谨慎,也不代表手里有枪的马来人也能安分守己。

  马来人这些年太憋屈了,与华人的矛

  盾也太深了,好不容易英国人滚犊子了,美国人成为他们的新主子,有这么豪的新主子,马来人可谓苦尽甜来,自然要得瑟一番!

  而到了1953年上半年,随着整体形势趋于缓和,双方都露出和谈的迹象,对华商越来越的驱赶动作越来越少,加之一些与英国合作很久的华商被大英请到了南部非洲,也混得不错,老华商的压力也减轻了不少,他们觉得留下马来亚没问题了!

  而随着祖国的强大,不管是老华商,还是新华商,底气也比以前足得多,所以一场就在槟城,老华商的根本之地,积怨已久的华人和马来人发生了一场大冲突,华人死伤几十人之多,整个马来亚顷刻间沸腾了!

  在马来亚的新华商们视之为美国人和马来人动手的信号,他们迅速按预案控制

  地方,消灭那些有影响力的马来中高层,同时迅速填充编制准备战斗,顷刻之间,马来亚中北部就被华商所控制。

  而在古晋的徐达三也早就准备多时,下来婆罗洲、富国两地的退伍老兵成建制乘船进入马来半岛,时刻准备好接下来的战斗!

  消息传到北京,此时谷雨一边下令外交部门发动外交攻势,一边下令开始备战,这会不管美国人是有心,还是无意,发生在槟城的惨案,中国都必须以最强硬的态度应对,要不然没办法交代,如果真得要打,那也只能打吧!

  与此同时,他给苏共高层发了一封电报,控诉美国人在南洋不断凌辱华人,欺凌各民族独立武装,希望获得苏俄的支持

  苏俄梦寐以求的中美对抗,苏俄舒舒服服休整的时代就这么出现了,莫斯科一片欢腾,马林科夫立刻给谷雨发电,表示支持,并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吧啦啦啦!

  就在莫斯科上下高兴无比之际,一件让人伤感的事情发生了,民主德国内部出现了一起罢工,罢工被西柏林的广播一顿宣传,立刻就变成了柏林二十万人的总罢工,民主德国乱来了一团,已经请求苏军支援。

  中国人就要打起来,那头柏林闹腾,若是苏俄镇压,柏林这个东西方的焦点出现死伤,立刻就会压住中美南洋冲突,两家立刻

  顺坡往下爬,到时候苏俄就麻烦了!

  若是苏俄不镇压,不镇压怎么可能?你看看都喊了什么?撤走一切外国军队,实行言论和新闻自由,释放政治犯,举行全德自由选举等政治口号,这样的反动口号都喊出来了,不镇压,老毛子还混不混

  了?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或许是这大半年以来,顺风顺水惯了,贝利亚竟然发表了一番让主席团成员们瞠目结舌的谈话,"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和平的德国,至于那里是不是社会主义,对于我们并无区别!"

  贝利亚认为德国那帮法西斯分子压根不懂共产主义,强行让他们搞社会主义只会摸黑社会主义,而且越来越变成苏俄的负担。

  贝利亚掰着手指说,驻军,维稳,输

  血......不断的消耗着苏俄,负担太重了,

  东德和中国人控制的九州日本不同,日本人可以为中国人提供宝贵的技术人员,东德什么都提供不了!

  而且西方还不断在柏林问题上摸黑苏俄,苏俄是费力不讨好,何苦来哉,还不如把让两个德国统一,贝利亚认为,苏俄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从东德撤军,使两个德国"统一"。

  前提是统一的德国必须严格中立,另外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西方阵营应该为此向苏俄支付巨额抵偿金,至少不低于

  200亿美元。

  贝利亚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他

  刚刚说完,赫鲁晓夫已经跳起来抨击道,"这不但会让苏俄之前在德国地区的建设成果付诸东流,也会让东欧的其他国家感到

  迷茫,这对于对抗资本主义阵营是十分不利的。"

  贝利亚则不以为然的回击道,"尼基塔,你不要忘了,中国人连朝鲜都没有变成社会主义国家!"

  莫洛托夫同样连忙反击,"中国本来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

  苏俄中央主席团会议激烈争执了一番,最后贝利亚见反对声音太大,耸耸肩,"好吧,我服从集体意见,我明天就去柏林,处理那些该死的叛乱!"

  贝利亚拿着文件包离开了会议室,在

  15个保镖的簇拥下离开了克林姆林宫,而此时的赫鲁晓夫终于意识到他的胜利即将到来,贝利亚竟然敢提议放弃柏林,他不是叛徒谁是叛徒?每一个苏俄红军的战士都会恨不得吃了他!

  就在贝利亚乘坐专机前往柏林,处理乱七八糟的事情时,赫鲁晓夫开始了极其大胆的串联,而这一次的串联非常非常顺利,他迅速说服了大部分主席团成员,见到大多数人支持,马林科夫也只能倒向大多数人一边!

  为了避免贝利亚在莫斯科的势力顽抗,布尔加宁通过巧妙地人事调动,让莫斯科军区司令参观夏季演习,离开了莫斯科,又秘密调动了一只苏军师随时待命。

  对于克林姆林宫的防御力量,中央主席团成员们办法太简单不过了,把工作地点换到莫斯科郊外即可,只要贝利亚被捕,可以立刻调整莫斯科卫队,至于抓捕贝利亚,等他到达柏林,朱可夫元帅已经做

  好了准备,一切都准备就绪.......

  柏林,苏军总司令部,贝利亚的飞机已经越过了国境线,穿戴整齐的朱可夫元帅慢慢走出了司令部,对着警卫们说道,"走,我的士兵们,我们去见一见那一位不可一世的贝利亚元帅,顺便送给他一个礼物,就如同1946年一般!"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