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命调任驻德苏军最高司令官之后,朱可夫没过多久就建立起了绝对领袖地位,哪怕是驻德苏军被内务部特务们重重监视也改变不了这个现实,原因很简单,在二战中重建的苏军,几乎每一只部队都接受过朱可夫的指挥。
苏军从普通的士兵,一直到集团军司
令员们,在他们心中,朱可夫就是神,是他挽救了俄罗斯;是他率领苏俄红军从不可挽回的失败走向胜利,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最终打到了柏林......
至于苏俄党,很多苏俄军人反而充满
了仇恨,如果不是他们的无能,骁勇善战的俄国人怎么可能在战争之初输得那么惨烈,大家也不至于家家带孝,失去了亲人、朋友,而军中那些内务部特务们,就是苏俄党的爪牙.......
所以当朱可夫重新出现在柏林,他获得了将士们发自内心的拥戴,这是俄国人对强人天然的拥戴,那个神已经死了,现在的神已经变成了朱可夫!
除了拥有军队系统的坚定支持,朱可夫手中不仅有苏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团的命令,还有贝利亚出卖红军的罪恶发言,只要贝利亚放弃德国的话被放出来,在东德的军人没有一个人会站在他一边!
朱可夫有足够的信心,他不需要着急,他需要当着苏共将校的面,把贝利亚叛国罪坐实了,然后再宣布苏共的命令,在欢呼声中,光明正大的抓捕贝利亚,再押着他返回莫斯科,享受大众的欢呼!
经过了钢铁同志晚年的蹉跎,朱可夫现在胸口有一口恶气,需要发泄,必须发泄,他已经有了足够的威望,现在他还缺少职务,而他理所应当是苏俄红军的第一
人,毫无争议的第一人!
骄傲的朱可夫一边走,一边想着,而
此时此刻,刚刚飞进东德上空的贝利亚也想起了朱可夫,那个犟驴一般的元帅并不受政治家们的待见,瞧瞧他最近干得事情吧,刚刚接到东德政府的求援,苏军的坦克就出现了,然后就噼里啪啦,一百多人就没了,戒严是成功了,苏俄的国际形象遭受到了重创......
对于这种莽夫,贝利亚一向瞧不起,可没办法,朱可夫在苏军,乃至苏俄各界中享有不可撼动的崇高威望,贝利亚只好辛苦自己来帮朱可夫擦屁股,希望这个混蛋能记得他的辛苦,不要影响到苏俄的政局。
贝利亚转了一个身,寻找了一个更加适合的身位又睡着了,但就在飞机降落的一瞬间,在睡梦之中的贝利亚似乎想到了什么,不过刚刚睁开眼似乎又忘记了,而此时贝利亚的专机已经降落了,他再想什么也来不及了!
贝利亚的飞机慢慢停稳,贝利亚慢慢走出舷梯,只听朱可夫站在很远处动都不动,没有人迎接,贝利亚相当纳闷,又相当愤怒,"该死的,他还以为自己是最高副统帅吗?"
虽然恼火,但贝利亚也知道朱可夫不是那么好招惹的,他带着保镖慢慢走到朱可夫身边,皮笑肉不笑一般的伸出了手,"元帅,原来您在这?".
朱可夫并没有理睬贝利亚,而是冷冷得上下打量了他,"上车吧,我给您准备好了!"
贝利亚摇摇头,"谢谢您,元帅,内务部有自己的车!"
"这可由不得你!"
就在朱可夫这番话刚刚说完,他掏出了手枪瞄准了贝利亚,并迅速贴近贝利亚,贝利亚手忙脚乱想从公文包中掏枪已经来不及了,朱可夫早已经一把抢过他的公文包,无可奈何的贝利亚只好颤抖的说道,"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我们或许有什么误会!"
朱可夫用枪顶着贝利亚的额头,"让你的保镖放下枪!"
贝利亚不愿意妥协,"不,大家都放下枪!"
朱可夫也不理睬贝利亚,眼睛盯着那些警卫,恶狠狠得说道,"我是朱可夫元帅,我命令你们放下枪,不要为这个卖国贼、叛徒殉葬,这是来自于莫斯科的命令!"
警卫们互相看了看,又看了看被枪指着脑袋的贝利亚,有人回头又看到专机已经被军队保卫,而他们的周围端着长枪短枪的朱可夫卫队,这些内务部军人们当然有些茫然,显然他们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不过贝利亚听到莫斯科三个字,彻底清醒过来,"嘿,不要听朱可夫的......"
还不等贝利亚说完,朱可夫"砰"的一拳就打了过来,把贝利亚想说的话全部砸回去,然后把贝利亚抓在手中,而他的秘书同时从公文包中掏出了文件,"这是莫斯科抓捕贝利亚的命令!"
但贝利亚的卫队长接过了命令之后,看了几眼,然后又无力得看了一眼已经被朱可夫抓在手中的贝利亚,到这一步还说什么,他只好举起了枪投降,难不成他还能把子弹射向伟大的朱可夫元帅,不,那绝无可能!
等到贝利亚在疾驰的汽车中苏醒过来,他挣扎着说道,"朱可夫,你疯了吗?竟然敢伪造莫斯科的命令!"
朱可夫看着贝利亚,有些可怜的说道,"真可怜,拉夫连季,你被同僚们抛弃了,你到现在还不知道吗?"
贝利亚惊恐的说道,"不,不可能!"
朱可夫冷笑着,"你很快就知道了!"
十五分钟后,朱可夫走在前面,贝利亚被推搡着跟在后面,来到了驻德苏军最
高司令部,在哪里,大批苏军指挥官等在哪里。
等到贝利亚被推进礼堂,所有高级将领十分惊骇,朱可夫这才说道,"同志们,我刚刚将贝利亚这个叛徒、卖国贼从机场揪回来了,我们要好好审判他!".
朱可夫似乎想起了什么,"嗷,你们可
能还不知道一些事情,驻德苏军最高司令
部昨天接到了来自莫斯科的命令......"
一边说着,朱可夫拿出了一份电报,这是来自于苏共中央主席团和苏俄国防部的命令,宣读了一番,指挥员们这才明白过来,他们看着昔日不可一世,现在灰头土脸被捆着站在一旁的贝利亚,一边看着神采奕奕的朱可夫,不由得高呼起来,"乌拉!乌拉!"
在高呼声中,朱可夫对贝利亚的"审判"开始了,朱可夫询问贝利亚是不是要求与帝国主义和平相处,减少军费?肿着眼睛的贝利亚刚说了一句,"联盟现在经济比较
困难!"
一位军官就狠狠踢了他一脚,"你只需要回答是或者不是!"
秀才遇到兵,有苦说不出,无可奈何的贝利亚为了争取时间,不得不硬着头皮称是,朱可夫哼了一声,告诉负责记录的将军,"记下来!"
而下面的苏俄将领们立刻就有了骂声,这个该死的混蛋竟然敢减少军费,难道他想让帝国主义再侵略一遍联盟吗?
然后朱可夫又问,你是不是没有经过中央主席团的同意,就直接从伊朗撤出了所有的内务部部队和情报人员,让苏俄丢失了两个卫星共和国的土地?贝利亚满头大汗,他刚想说什么,那位军官又狠狠得踢了他一脚,然后贝利亚只好说是!
朱可夫冷冷得说道,"这就是叛国!记
下来!"
下面苏军将领们的叫骂声更厉害了,也就在此时,朱可夫拿出了杀手铜,你是不是在中央主席团宣称要放弃无数红军牺牲才获得的德国土地,让德国统一?
贝利亚此时更加惊恐,他狂吼着刚想说,"我不......"
那位军官一脚把他踢倒在地,然后对着他又踢又打,"该死的叛徒,该死的叛徒,你竟然敢放弃德国,打死你!"
而下面的苏俄将帅们也是狂吼着要求干掉贝利亚,在巨大的声浪中,贝利亚被吓得魂飞魄散,脑袋上又被一顿恶揍,已经昏了过去,等他再一次清醒过来,他已
经被关押在司令部地下室......
在折腾一番发泄后,朱可夫这才心满意足得给莫斯科发电,告知贝利亚已经被捕,同时报告第二天上午会亲自押运贝利亚返回莫斯科。
苏共中央主席团很快回电批准,同时在第一时间任命朱可夫为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这是他在1946年的职务,朱可夫很满意!虽然苏俄没有对外公开贝利亚被捕的消息,但西方情报机构还是有所察觉,各种消息迅速报告给了艾森·豪威尔。
在欧洲局势突变的当下,艾森·豪威尔也不清楚苏俄发生了什么,关键时刻需要稳住中国,他立刻询问,"与中国方面的接
触有结果了吗?"
"结果还算可以接受,中国也并无继续纠缠下去的想法,他们迅速签署了备忘录
"我们担心苏俄局势,中国人同样担心,甚至比我们更在意!
马来亚两族冲突,中国动作飞快,美国人的动作则显得慢半拍,艾森·豪威尔并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回应,他很清楚,马来亚一旦打起来就很难收拾,但他又不能轻易退让。
艾森·豪威尔与中国一直都有接触,他知道中国也不想打,但他同样知道中国在爪哇方向没办法用力,一直想在马来半岛捞回一些场子,所以中国才会如此利用这一次事件,对外宣称什么华人大起义!
艾森·豪威尔一边指挥美国舆论反驳,一边则下令爪哇岛的美军西移一部分,如果美国退让,中国人未必不会得寸进尺,加之国内还有麦卡锡这种讨厌的家伙,所以艾森·豪威尔不敢退,也不能退。
就在艾森·豪威尔准备硬着头皮和中国撕逼一场时,东德突然闹腾起来了,这迅速给了艾森·豪威尔回旋的余地,他不可能在欧洲出事时,在远东和中国爆发一场新的战争,这不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降火的机会。
所以艾森·豪威尔立刻要求国务院和中
国接触谈判,杜勒斯虽然不太乐意,但孰轻孰重还是清楚的,在美国答应爪哇岛方向不再发动发动新一轮围剿时,中国答应
不再往马来半岛增加力量,双方在马来亚划定了一个临时分界线。
按照这条临时分界线,马来半岛最富
裕的地区都被英美继续控制着,不过中国人也有收获,中国人基本控制住暹罗湾沿
岸,这也符合双方目前的控制范围。
马来半岛三面靠海,靠近马六甲这一面最为繁荣,华人众多,不过这一地区并没有被中国的控制,中国也没什么兴趣,一直鼓励华人迁走,只是当地华人经营了几百年不愿意。
但马来半岛的中北部就不一样,这些地区原来处在土著控制中,不过战争改变了一切,战争后期大批新华商云集,控制了大片种植园和矿山,同时控制了广大乡村,并不断有移民涌入,逼着土著纷纷南迁,而南方的华人要么离开,要么北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虽然新华商控制区遍布热带雨林、沼
泽和山区,即便是暹罗湾沿海地区也比较落后,但这样的地形天然容易藏兵,英国人想管也没办法管。
英国人重返马来半岛后,对中北部的形势头疼无比,只好捣起了襁糊,把重点放在了马六甲沿岸,能撑几天是几天,暹罗湾沿岸的几个据点也没派什么人。
等到美国人到来时,自然非常不乐意,他们以吉隆坡为中心,不断加强对南部地区的控制,同时往暹罗湾沿岸的据点增加力量,试图由南到北把新华商从暹罗湾沿岸的农村挤出去。
而在过去几天的冲突中,华人凭借着强大的力量迅速包围了英美在暹罗湾沿岸的据点,小据点已经全部拔除,甚至连哥打巴鲁都已经被拿下,英美只剩下加丹和瓜拉丁加奴两个大据点。
华人没有拿下这两个孤立的据点,不是拿不下来,不愿意把事情闹大,毕竟每个据点都有不少外国人,这两个据点外围都已经被华人拿下,对方的大炮都瞄准好了,随时可下。
这种局面下,美国人只好憋屈得退出这两个据点,换取已经南下的新华商返回临时停火线以北,对此杜勒斯相当窝火。
看起来美英控制区内经济上占据优势,但中国人已经很难被赶走了,而且在中北部的中国人大多是来自中国本土的退伍兵,这帮人比马六甲两岸的老华人难对付不知道多少倍。
艾森·豪威尔听完汇报后,指示道,"不要和中国人签署任何协议,马来半岛上有且只有一个国家!".
艾森·豪威尔并不在意马来半岛分裂,反正这也不是他造成的,只要不签署和约,就没有任何问题,未来机会成熟了,就可以在马来半岛挑事,不想打也可以当成和中国谈判的筹码。
艾森·豪威尔接着说道,"爪哇岛的进攻乘机停下来,放开通道让中国人离开,合众国的军费绝不能被浪费在爪哇岛的雨林中,这半年花的钱太多了!"
"要不要再等一等?美军已经击毙了多位游击队高层,离彻底剿灭游击队已经不远!"
"战报总是充满了欺骗性!"艾森·豪威尔摇摇头,"哪怕战报是真得,击毙中国在爪哇岛的最高司令官意义何在?不过一个陆军准将罢了,中国有几千个!"
杜勒斯听完相当无奈,看起来美国在爪哇岛获得了胜利,一步步消灭了大部分游击队,但真实的赢家实际上是中国。
几年间,美军付出了好几千人的伤亡,掏出了至少四十亿美元的军费,接下来还要为基础建设被炸得一塌糊涂的爪哇提供大量投资,以巩固美国的影响力,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这简直是一场皮洛士的胜利!
而中国只用很有限的力量就拖住了无数美军好几年,却成功巩固了对婆罗洲和苏门答腊的控制,又在马来半岛切了一块,面对中国的攻势,在爪哇岛吃了苦头的美国政府迟迟不敢下场干预,要不然艾森·豪威尔也不会抓住机会和中国签署这样一份临时协定......
杜勒斯一盘账,亏到姥姥家去了,只是损失,没有所得,至于所谓的爪哇人与中国的仇恨,中国人和爪哇人本来就积怨很久,即便没有美国下场,把荷属东印度搞得四分五裂的中国人与土著的关系也不可能好。
中国人在爪哇岛本身就在搞破坏,压根没有久待的意思,一开始谈判时,就准备拿爪哇作为筹码,美国人本来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就可以获得爪哇。
但把中国退伍老兵们堵在爪哇后,反而逼着中国在爪哇传播共产主义,被中国人一番折腾之后,人口密集的爪哇农村已经变成了共产主义的温床,不断有人跑出来抵抗,这几年若不是有那么多爪哇人冒出来,中国人怎么可能支持那么久!
甚至于美国在爪哇岛的军事基地,都
不可能长期保存,爪哇人不可能接受自己的首都成为他国的军事基地。
即便美国的军事基地能保存下来,也给了中国口实,让中国人乘机加大在南洋军事存在,此时中国已经给完成撤出了正规军,现在乘着战争都回来了......
怎么算,怎么亏,所以杜勒斯一直想撑掇印度战争,通过印度对土邦的进攻,尽可能的削弱中国对印度次大陆的影响力,好扳回一局,不过发生在伊朗的事情,却让杜勒斯的兴趣转到了苏俄方向!
相比于又臭又硬,把那些不毛之地当
成宝贝的中国人,杜勒斯还是喜欢对付俄国人,俄国人在外交上一旦大方起来,简直是难以意料的大方!
艾森·豪威尔却不以为然,俄国人放弃伊朗方向的开拓,转向阿拉伯人的动作虽然迅猛了一些,但相关转变钢铁元帅统治晚期已经在开始了,俄国人不是大方,他们已经在干预中东局势,这反而是坏事!
艾森·豪威尔也对东德局势持谨慎态度,东德太敏感了,一不小心就会引发热战,这也绝不是美国所需要的,还是维持现状吧......
与美国签署备忘录之后,正在北京坐镇的谷雨稍稍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南洋局势慢慢稳定下来了,说到底是世界边角料,美国人的注意力不可能长期放在南洋。
谷雨下令徐达三,乘着停火期,尽快
把爪哇岛内的英雄们转移回国,哪怕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这些人与强大的美军正面对抗了好几年,有太多东西值得总结!
至于爪哇以后怎么样都和中国无关,美国人觉得他们有能力包养未来总人口多达一个亿的爪哇人,那就包养吧,谷雨巴不得敲锣打鼓欢迎!
不仅爪哇可以退出,马来亚也多了一块,日本问题这个棋子还继续保留着,可以说这一次谈判中国没有吃亏,甚至还赚了一些小便宜,但如果不是东德恰好出事,吸引了美国的注意力,估计也没那么好谈......
就在谷雨思索南洋得失时,刘少奇已经拿着最新的苏俄情报来到了谷雨办公室
,"谷书记,贝利亚出事了!".
谷雨接过来,看完之后,连连摇头,"贝利亚瞎搞,赫鲁晓夫也在瞎搞,让边军抓捕高层大员,此例一开,后患无穷!"
"负责与我们接头的内务部高层,已经携带了大批资料,跑到了中苏边界处,希望我们接纳他们!".
"接纳,该给的好处一样给,如果愿意为我们工作,可以邀请为高级专家!"
"会不会影响到中苏关系?"
"不要管那一套,老毛子若是问起,我们就装聋作哑!"
这一次,朱可夫抓捕贝利亚太过明目张胆,贝利亚下飞机时,和他同机的一位内务部高层在飞机上眼睁睁地看着贝利亚被抓,此人意识到不妙,立刻在飞机上,给莫斯科内务部发了一份紧急电报。
获得电报的卢比扬卡高层,见老大都
被抓了,又发现莫斯科军区司令去了演习场,哪里还有什么折腾的胆量,有关系的找关系,没关系的逃跑,乱成了一团,而一直得到卢比扬卡高层投奔的消息后,苏共高层才知道贝利亚已经被朱可夫抓了起来,在高兴之余,苏共高层也产生了疑虑,赫鲁晓夫差点没把朱可夫祖宗三代给骂上,我们这边胆战心惊,你把人抓了,竟然不通报,你是什么意思?想看着我们和内务部自相残杀吗?
而那个代表贝利亚与中国接触的内务
部高层同样消息很灵通,在得到消息后,他知道大事难为,干脆携带着大批资料,利用混乱直接跑到了中苏边界。
等得到中方的同意成功入境后,这位内务部少将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总算是把命保住了,这位少将很爽快的提供了贝利亚此前准备的大批资料,以获取中国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