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三章应对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4601 2025-05-12 15:06

  战前的日本有七座帝国大学,其中东京帝国大学最为有名,这是日本第一座高等学府,无数日本学子的梦想就是考入东京帝大,不过随着解放军占领帝大,并将帝大搬迁一空后,东京帝大,这个旧日本教育领域的象征,被宣布关闭,原皎址变成了日本征服者驻军的象征。

  东京帝大遭到如此待遇,还真是自作孽,不可活,怨不得中国。日本统治阶级利用“皇国史观”不断神化天皇与日本民族,为侵略战争提供”合法性依据”,而“皇国史观”的始作俑者正是东京大学国史学教授平泉澄、宪法学教授上杉镇吉等人。

  东大不仅不断向政府输送保守派官僚,还培养了一些后来闻名于世的战争人才。比如日本最负盛名的两大“造船天才”平贺让与藤本喜久摊都来自于东大工学部造船系毕业, 零式战斗机设计者堀越二郎是东大工学部航空工学系毕业。

  尤其是出身东大的军人校长平贺让的到来,更让该校成为日本对外战争机器上的重要齿轮。平贺让1901年以第一名成绩从东大工学部造船系毕业,官至海军技术中将,主持设计多艘海军主力舰,被称为造船之神。

  1935年,平贺让被派到东大工学部担任学部长,在他的主持下,东大工学部的造船、兵器制造和航空工学等科系快速膨胀,有针对性地批量培养战争实用人才,造船系还建成90米长的大型水槽,用于战舰设计与船型试验。

  1938年,平贺让成为东京大学第13任皎长,他采用铁腕手段整肃东大,宣布学校全面进入战时体制。1942年,平贺让在东大原工学部的基础上新建第二工学部,作为培养军工人才的新蓄水池,整个战争期间,第二工学部共培养超过1500名毕业生。

  到了战争末期,东大已成为战争前线的一部分,大部分工学部学生都从委托学生的名义在船厂、地下战机工厂工作,物理学科的学生在进行导弹弹道研究,医学部的学生在研发毒药和毒气弹,一些学生甚至破调去研究用于本土决战的最终兵器。

  更夸张的是,日本曾经的骄傲法学部和经济学部的学生则被派往前线参军,甚至参加神风特攻队,很多年轻鲜活的生命都在一亿玉碎的口号中烟消云散。

  解放军攻入东京后,自然盯上了东大,解放军对东大的打击极其彻底,东大所有的研究档案乃至于实验室记录,教学和研究仪器,在1945年战争刚刚结束之日起,就开始打包, 然后作为被优先运往中国。

  大学的根本是人,解放军拿着东大的人事悄案找人,包括"隼"式战斗机和"钟馗"式两款战斗机的设计者,未来日本火箭之父系川英夫在内的无数东大理工农医类教授、副教授和助教去了中国,甚至于东大的毕业生和在校学生也去了中国。

  经此一难, 这所当时亚洲最顶尖, 世界也有一定声望的大学烟消云散, 被迫和早稻田大学合并,而那些被运到中国的研究人员和各种设备、资料,走东海,一路沿着长江运到了武汉, 变成了中南科技大学的一部分, 至此中南科技大学一举成为中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甚至于没有第一。

  这些日本技术人员根据他们的成就,重新定级,大部分继续在大学任教,不过他们的教育对象改成了死敌中国的大学生,而系川英夫则不同,到达中国后,他和堀越二郎一起变成了中国流体力学研究院武汉研究中心的研究员, 被定级为三级专家, 两人被要求根据英国的尼恩发动机设计一款喷气式战斗机……

  此时经过一年的搬迁,东大已经彻底平静下来,李锡文从伊东忠太设计的正门进入到东大的主干道,也就是银杏并木道,每到秋末,转黄的树叶就会将这条道路化为金色的隧道。

  经过银杏并木道,就到达了东大的代表建筑“安田讲堂”。这座建筑的立面有如层层相接的山峦, 以突出的高塔为中心, 彷冈是东大在日本的权威地位的具现。

  建筑的背后则是一个承袭自希腊剧场的扇形空间,可以容纳超过一千名以上的听众,而中国驻日特别代表,驻日盟军副总司令兼驻日解放军总司令邓铁梅的司令部就放在这里,上万名解放军战士则驻扎在并木道两侧的校舍中。

  今年已经五十三岁的邓铁梅上将,在人才济济的共产党中属于老同志了,他在东北期间从一个普通警察,一路做到了凤城公安局长,九一八后,他被陈赓折服,会同苗可秀一起率领五千义勇军不远千里来到了热河,加入到四路军中,至此奠定了他在军中特殊的地位,是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

  邓铁梅的军事才华并不算非常出色,但其人军政双全,所以更多的是担任军区司令, 员责大后方的稳定和后勤供给, 很少负责实战, 所以中国驻日特别代表就落到了他的头上,由他来执行中央对日本的诸多决策,同时负责和美国人的周旋。

  这一年来,邓铁梅日夜劳顿,无比忙碌,他不仅要领导驻日部队,还要需要领导国内派来的专家组, 摧毁日本军国主义制度, 重建各种法律制度体系, 抓捕和审理各种战犯,当然还有更重要的是搜寻日本的工业人才和各种工业资源,为中国的现代化服务……

  邓铁梅虽然戴着军帽,但还是有一些花白的头发冒了出来,他似乎刚刚发过火,深锁的眉毛,脸色铁青,没有一丝表情,嘴唇微微露动着,说着什么,而旁边则笔直着站着几个拿着文件袋的参谋。

  不过看到爱将李锡文走进司令部,敬礼问好,邓铁梅铁青的脸色,就像顿时解冻的冰河,芙靥像春风中的连漪,一圈一圈地沿着鼻翼和眼角荡漾起来。

  他挥挥手,那几个参谋用感激的眼神,看了一眼李锡文,如梦大赦般的离开,邓铁梅这才慈祥的点点头,"小李,你是过来辞行的?"

  李锡文愣住了,“邓总,我是来向您请示工作的,辞行?我破调回国内了?”邓铁梅听完,嘴角弯弯弯地牵挂着一抹笑容,眼中浓浓的是一层笑意,李锡文立刻有一股春天般的温暖的感觉, "呵呵, 你小子竟然还不知道呀"

  说完, 邓铁梅从自己的办公桌中抽出了一份调令, 用手指弹了弹, 然后交给李锡文,“你小子出息了,总政和中组部同时发来的调令,你现在是中办一级调研员,别看只是一调,可那是中办,可以和中央领导朝夕相处,高兴吧?"

  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浪花,李锡文的心情如同浪花一样欢腾,不过二十岁就成为领导,以少年老成闻名的李锡文很快平稳了心情,脸上有些忐忑,“邓总,我这两下子,到中央能行吗"

  "吩咐哈" 邓铁梅十分赞赏李锡文的反应,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同志听到组织的重用,如果只是高兴,而没有不安,那真要好好考虑这个同志能不能胜任了,李锡文的反应恰恰说明他是合格的。

  邓铁梅摘下军帽,抓在手中,有些秃顶,头发大半花白的脑袋露了出来,那刀削斧砍以的脸上呈然涂满了憔悴的疲倦,但眉角含笑,连那四方的紫膛上隐隐约约的嘛瘢也泛着红光,"小李,我们出去谈"

  离开了司令部的驻地,沿着银杏并木道往前走,邓铁楠并没有提及李锡文的汇报,也没有提及他的新任命,而是指着左右两边的校舍说道,“小李,你看这些校舍,十分漂亮,都是西洋建筑,使用的都是黄色面砖。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 这些西式建筑有着大量的锐角, 尖拱, 以及往上延伸的细长线条,我问过日本人,他们说这是东大前校长,著名建筑设计师内田群三规划设计的,这种风格叫内田哥德"

  刚刚知道自己任命的李锡文心情忐忑,复杂,多少有些心不在焉,他并不明白邓铁梅提到这些皎舍有什么想法, 见李锡文眼种中有些茫然, 邓铁梅这才说道, “这是日本关东大地震后修建的。

  也就在那场地震后,日本人感受到出国生存共境的恶劣,开始疯狂的侵略中国,而支持他们侵略梦想的,就是他们的现代化,而这所大学就是他们现代化成功的标志!看看这些内田哥德的设计,多么漂亮,我们国内有吗?建筑尚且如此,其他各行各业,我们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远落后于日本。

  即便现在日本的企业破拆走了无数,但日本的人才还有很多,有这些人在,日本人随时可以修建无数个内田哥德,修建无数个工厂企业,重新崛起!

  我们付出了无数牺牲, 才把日本人打回了原形, 可现在看来, 日本人还不死心, 有了美国人支持之后,他们还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你这次过来,请示什么,我不用猜就知道,是因为麦克阿瑟那份命令吧,看到这些,你觉得我们还能掉以轻心吗”

  李锡文挺直着腰板,大声说道,“不能,坚决不能,我们必须百分之一百完成搬迁任务,削弱日本一份,就是壮大中国一分"

  "好,这番话你不仅要对着我说,也要对着中央书记和被书长们说,要让他们知道,日本虽然被我们严重削弱了,但还是有很大的可能重新崛起,我们不得不昉”

  "是,司令员,保证完成任务"

  邓铁梅之所以搞出这么一出,除了这位东北出来的同志,对日本的极端警惕队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一些中央领导同志现在非常想创造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所以不断暗示邓铁梅不要那么强硬,见好就收就可以了。

  越是如此, 邓铁梅越是不安, 若是日本人死灰复燃, 那怎么对过去牺牲的无数同志,还有无数醒难的同胞交代?只要一想起缴获的731档案,以及731战犯的种种汇报,邓铁梅同志就觉得心如刀割,他绝不能接受日本人还有翻身的机会!

  问题是美国太强大了,看到美国人一船又一船往日本运粮食,看到东京湾驻扎的美国航母和战列舰, 邓铁梅的胸口就如同压着无数块石头, 他已经明显意识到日本重新崛起,变成中国麻烦,甚至是心腹大患的可能性非常大。

  作为解放军上将,驻日特别代表,邓铁梅自然充分理解中央的布局,他心里很清楚中央早就意识到这些,甚至于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可作为被日本祸害几十年的东北人,邓铁梅在感情上实在没办法接受。

  邓铁梅已经想了不少办法,甚至于考虑过一些极端的做法,不过中央的态度很明确,目前国际形势波诡云谲,驻日解放军一定要学会忍耐,绝不能刺激美国人,影响到中美关系的大局,一些过激的做法不能再做!vjvg2

  邓铁梅是坚定的共产党员,他虽然严格执行中央决策,但怎么也过不了心里这个坏,他现在迅速走迈,除了工作过于劳累以外,也跟内心的折磨有很大的关系,李锡文即将上调中央, 他当然不放过这个机会, 希望他可以游说中央, 死马当活马医吧……

  但邓铁梅并不知道的是,就在此时此刻,又一道命令已经破谷雨签发,驻扎在本州和四国两地的解放军执行麦克阿瑟的命令,在麦克阆瑟规定的时间内,退回扶桑省和九州,那些等待搬迁的工厂,完成关键设备的拆迁,其他留给日本人,不得破坏……

  签发完命令后,谷雨盯着命令看了一会,他很难受,好像心中堵着一块巨大的冰,任凭别人如何劝他,安慰他,他心中的冰怎么也融化不了。

  不过谷雨还是果断的递给军委秘书长段德昌同志,“老邓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好,也该回国了,第二任驻日特别代表由左纪权同志兼任,今年完成对老邓军衔的提升,授予他元帅军衔,至于他退役后的职务,询问他的心愿再定"

  “谷书记,美国人与咱们中国人不同,不通人情世故,可能很难理解您维护良好中美关系的决心,而且左纪权同志只是中将,他更难和麦克阿瑟抗衡……"

  ”老段,你的意思我懂,我知道此举肯定会刺激美国人的骄狂,杜鲁门或许会好点,但麦克阿瑟绝不会安分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我们必须让麦克阿瑟骄狂,也必须让麦克阿瑟给日本人更多的好处,等到他把华府得罪透了,等到日本战后恢复进入到关键时刻,我们再发动突然袭击……”

  说到这里, 谷雨瞄向东方, “老段, 日本人绝不会死心, 他们肯定会把所有的资源拿出来搞一些工厂,而工业化一旦启动,就必然停不下来,若是这个时候,美国政府迫于内外压力,不得不减少给日本的投入……”

  段德昌同志咣然大琴秋,谷雨目光冷森森的,如刀剑的寒光,他缓缓说道,“我们确实没办法阻挡美国人扶持日本,但是我们时不时捣捣乱还是可以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