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这个太上皇的推动下,美国不断润日本人,已经开始提供煤炭、铁矿石等工业原料给日本,得到消息后,谷雨就知道美国人已经忍不住了,该退了!
毕竟中国已经过了退军日期,已经拿走的本州出工业资源,通过一系列手段,也远远超过了美国人当初答应的50%的限制,达到了65%左右,只剩下四国多和本州岛关东地区的有限工厂,就算剩下的工厂设备留给日本人,影响也不算很大。
谷雨知道,美国人不可能让中国拆走所有的工厂,那样的日本不仅毫无价值,反而会变成美国的巨大负担,老美就算家底再丰厚,也不可能白白养着五千万日本人,他们最起码要保证日本正常运转所需的工业……
当然了,谷雨的退让,不仅仅是觉得差不多,还有其他原因,或许谷雨此举是为了示好杜鲁门,为他的来访扫除障碍;或许是为了下一笔美国贷款,以及减少中国关于租借法案应偿付金额……
但甭管谷雨找出多少理由,他都是在服软,而这种服软,也让杜鲁门松了一口气,他认为自己总算降服了中国人,这是美国的外交胜利。
这半年以来,中美围绕着日本已经较量过多次,麦克阿瑟蹦来蹦去,美国保守势力又煽风点火,现在谷雨主动让步,杜鲁门可以对美国的保守势力有一个交代。
你看中国在死敌日本的问题上都让步了,可见他们对美国人的态度还是很诚恳的喧,我访问中国还是可以的嘛
杜鲁门知道,他必须访问中国,这是多方面的考虑,在苏俄一步步收紧对东欧控制,不断威胁世界的和平的当下,杜鲁门已经意识到中国的位置相当重要。
中国站在苏俄一边,半个世界出都可能染红;中国站在自由的美国一边,对苏俄的铁壁合围就基本成形,邪恶的共产主义势力就将被控制。虽然美苏关系还没到撕逼那一步,也有英国这个共同的敌人,但杜鲁门知道,美国需要苏俄这个敌人,才能够立足欧洲,团结欧洲,控制欧洲。
既然美苏注定要对抗, 只是烈度不同, 中国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立场, 但自他上任以来,中国现在一直没有表态,待价而沽的想法非常明显,也没有在殖民地折腾英国,给英国找麻烦,只是缩在家里,这怎么行,虽然杜鲁门对美国的强大很有信心,但英国死而不僵,依靠着核武器,小动作不断,而苏我野心勃勃,到处折腾,搞得杜鲁门颊不胜颊,所必从杜鲁门又想起了中国给罗斯福当吹鼓手,不断折腾大英的好日子,你当年怎么伺候罗斯幅的,现在也要这么伺候我!
杜鲁门既要,又要,还要,胃口大得很,偏偏现在又不能如同罗斯福那样给中国那么多好处,怎么办。
杜鲁门首先想到的是逼迫, 这段时间, 美国在中国周边折腾拉拢, 麦克阿瑟在日本的种种动作就有这方面的意图,试探和威胁的意味很明显,当然了,杜鲁门习惯得忍观了一点,他对麦克阿瑟毫无办法……
当然了,杜鲁门也知道,不能逼迫太过,若是打压过度,中国人牙一咬,和苏俄靠在一起,不再开放,香港特区也不办了,那也不行,中国必须不断对美开放市场!
作为财团推出的总统,杜鲁门很清楚,天大地大,也不能影响到美国资本家赚钱,而正在高速工业化的中国,对美国工业技术和设备的需求几乎是无限的,而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已经开始尝到甜头。
比如通用汽车的卡车组装线产能已经增加到五万辆,还确定了多家配件商,计划在中国生产绝大部分汽车零部件, 还准备上轿车生产线, 要是不赚钱, 通用会这么干吗?
又比如中国和埃克森石油台作的炼化企业已经投产,出产的各种石化产品供不应求,赚了不少钱的洛克菲勒家族迅速决定在中国投资第二个大型炼化厂。
为了说服中国人让步,美孚石油甚至说服联邦政府,向中国出售一套五千吨级石油制乙烯转置,而美孚石油发明这套技术仅仅实在五年前,要不是美孚石油的推动,联邦政府也不会轻易同意……
很明显,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快速进行,美国企业在中国的赚钱效应明显更高了,所以美国国内对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的决心更大了!
而目前种种迹象表明, 劳动力价格极其低廉的中国, 确实可以有效地降低美国的通货膨胀,缓解美国的劳资矛盾。
香港特区虽然没有正式成立,但是中国人已经通过香港搞来了来料加工,中国从美国购买棉花,加工成衣服,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卖往美国,这引起了美国商界的高度重视·
战后随着各种需求降低,美国工业很可能会出现新一轮衰落,偏偏战争期间,花钱太猛,美国通货膨胀不断招头,通过购买中国的廉价商品明显可以缓解美国劳工的不满,这是天大的好事呀
在日本纺织业破战争摧毁和中国拆除,短时间内难以岐复的当下,从美国国内利益出发,有必要对中国的轻工业产品开更大的口子……
现在看到谷雨的让步,杜鲁门信心大增,中国人腰杆子明显软多了,好欺负,这一次访问中国可以提出更多的要求了,中国国内不仅要扩大开放,也要折腾英国,该死的英国佬,竟然在波斯问题上和苏俄站在一起,必须给他们好看····
而麦克阿瑟此时正如谷雨猜测的那般,相当骄狂,他在私人住处,截着墨镜的麦克阿瑟,左手抱着天皇那个长相一般,但看起来十分尊贵的堂妹;右手拿着烟斗,搂着日本人上供的女明星,告诉陪在一旁的日本首相吉田茂,“我再帮你们要一些物资,你们必须尽快恢复日用品的生产,我不可能总为你们问国会要钱……”
穿着雪白西装的吉田茂放下手杖,很郑重的鞠躬,腰快弯到九十度了,说了一通日本民众感激的话, 然后看了一眼天皇堂妹, 拿着手杖缓离开。
吉田茂缓缓走出麦克阿瑟的府邸, 拿出了雪茄, 叼在嘴上, 颤抖着手擦火柴, 但或许是心情太过激动,连续两根火柴都没有擦着,这三根终于擦着了,吉田茂点着雪茄,用力吸了两口,喷出了一口烟雾,终于借力打力,又闾过了一关
不过吉田茂知道,他的战斗才刚刚开始,接下来还要想办法从麦克阿瑟手中搞到更多的钱和物资,尤其是煤炭……
吉田茂知道,就算收回了那些个被中国强占的工厂,短时间内,想吹复生产还是很难, 先不说中国的破坏, 最大的麻烦还是原料, 尤其是煤炭产量极端不足。
作为能源基础的煤炭不足,从美军手中接收的部分钢铁、化学肥料、铁路运输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工厂,铁路运输也没办法启动,根本不能满足日本的民生需求,更不要说恢复到战前水平,继续推动工业化了。
偏偏日本最主要的煤炭产地在北海道和九州,而北海道掌握在苏俄手中,九州在中国人控制手中,日本人毫无办法,只能依托本州和四国有限的媒矿,问题是该死的中国人在进军医中,把大部分煤矿的设备或拆,或炸,要想重新恢复生产,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所必准一的希望还是美国人……想到这里,吉田茂又一次恶狠狠看了一眼城西方向,在回去的路上,乘着黑夜,吉田茂又特意绕到了鬼社所在地,昔日的鬼肚早就搬中国人完全拆除,现在变成了盟军阵亡战士纪念碑,他恨恨得看了几眼,然后令司加开走……
而此时在城西,邓铁梅正在向刚刚到达东京的左纪权同志交代各项工作细节,虽然事先军委秘书长段德昌同志做了一些安抚,但邓铁梅同志心里还是很难受,不过并没有显露出来,而是跟左纪蚁交代,告诉他就算是日夜赶工,也要想办法把这些厂子搬走,绝不能便宜了日本人,要是实在搬不走,那就按照工建委同志的提议,把那些关键零部件拆除,尽量拖延日本人恢复生产的时间,总之一句话,能打击多深,就打击多深!
带着种种遗憾, 邓铁梅会同李锡文一起, 乘坐飞机回到了北京, 或许是为了安抚爱将,谷雨亲自到机场迎接,给了邓铁梅很大的面子,邓铁莱就算在天大的委屈,此时此刻,没办法表露出来
两人坐在机场贵宾间的沙发上交谈了好长一会,谷雨似乎才注意到随行一直站着的李锡文,见他佩戴大皎军衔,也不像是醚书,就问了起来,邓铁钙微笑着说道,“小李,你自己回答吧”
李锡文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汇报起来,“报告谷书记,我是第72军政委李锡文,奉调回京……”
谷雨上下打量了一下李锡文,“大皎军政委嗷,我想起来,你是山东的同志,抗战初期,二十岁不到,就拉起了一只几千人的队伍!你在仍名搞得不错,还能跟美国人周旋,不错你这一次回国,怎么安排的"
见谷雨对自己的事情这么了解,李锡文心中一热,不过他立刻平静下来,开始汇报,谷雨笑着说道,“你去的是中办这倒有些意思
我想起来,李强同志事情繁忙,问老刘要人,估计你就是这么被挑中的!中央事务繁忙,涉猎面很广,你正好可以乘着年轻,多学点东西"
37岁的谷雨老气横秋的教导27岁的李锡文, 这一幕表面看起来, 多少有些滑稽,因为谷雨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坐在办公室,皮肤相对白净;而李锡文则在太平洋上晒了好几年太阳, 皮肤黝黑, 这样一来, 两人看起来年龄相当, 甚至谷雨还偏小一点……
当然了,现场的同志并无任何感觉,做了多年领导的谷雨充满了气场,完全压过了此时多少有些紧张的李锡文,当然这一点毫不奇怪。
事实上, 李锡文并不知道, 对他的安排, 属于中央组织部后备计划的一部分, 同时破调到中央的, 还有好些位年轻的领导干部, 让这些二三十岁的年轻同志跟随中央领导干部,好好学一学,非常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而李锡文在报道之后, 迅速开始了工作, 他的文化水平并不高, 不过协调和处理各方面关系的能力比较强,加之又是军政委出身,还懂外语,所以很受重视,上任没多久,他就获得了一项很重要的任务,陪同刘少奇同志一起代表中央前往台湾,考察移民事宜。
就在前段时间,台湾军管会报告中央,日据期间,在中国台湾的日本人是社区抱团式状态,其方式可以参照在中国东北的开拓团等组织,他们是不鼓励与中国本地人通婚的,个别通婚者也会被他们群体所不容,所以真正需要赶走的日本人除了正在遣返的二十万日军,也只有五十万人不到的平民……
台湾军管会认为中央原来的估计实在过于紧张,他们拿出来的方案是驱逐日本人,同时在台湾进行土改, 清扫殖民痕迹, 并进行一些必要的清理, 他们认为这样做对台湾生产的破坏是最低的,而现在恢复生产才是最重要的……
看到这份报告后, 谷雨非常恼火, 他授意军队同志拿出了两份报告, 一是空降兵的报告, 44年空降兵空投台湾, 本来以为会获得台湾群众的支持, 但事实证明, 解放军过于高看了台湾群众的民族积极性,空降兵吃了大苦头,损失修重!
一直到日本人在台湾横征暴敛,征收了过量的粮食,造成相当一部分台湾民众逃亡,空降兵才获得了一些群众支持,慢慢站稳了脚跟,但整整一个精锐旅,此时已经剩下不到两千人,空降兵那边怨气很大。
二是日本当年的征兵统计数据, 面对裕仁天皇的所谓召唤, 吕湾竟然有43万人蜂拥报名,相当于每7个台湾人,就有一个人想抢着当鬼子,由于征兵数额有限,很多落选的台湾小伙子,竟然抑郁想不开,最终自杀身亡,所以谷雨的结论是台湾人不值得信任,要按照类似于准日本本土处理,他坚持按照原计划执行……
但是即便如此,中央关于台湾的争论还在继续,党内相当一部分同志认为台湾完全可以去殖民化, 他们反对过激的处理, 很多同志实在不明白谷雨为什么这么强硬, 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移民,代价太大了,各种后续的麻烦太多了!
最后妥协一番,中央局委员刘少奇同志代表中央前往实地调研,李锡文作为助手之一,陪同考察,中央考察组需要在三个月内全面考察台湾,并拿出一份详实的报告,以帮助中央决策。
初到中央的李锡文对这个命令多少有些懵懂懂,但是刘少奇同志非常清楚这件事背后代表着什么, 这已经不仅仅是党内意见分歧, 这更是未来治国路线之争的延续!八大已经在筹备当中, 他也已经快五十岁了, 不能再等了, 错过了这个机会, 他也许就没有下一次机会了……
独阅读首页>从1945开始>第一卷>第五章铁幕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