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556章 马蜂窝。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9135 2025-05-12 15:06

  赫鲁晓夫虽然暂时停止了核试验,但也只是发动政治攻势,并不代表苏俄不搞核试验,就算苏俄愿意, 其他国家也不会乐意, 中国搞出了中子弹的消息既然对苏俄公开, 很可能也对西方国家公开了,美英肯定也会跟着搞, 所以赫鲁晓夫并不担心以后不能再搞核试验。

  甚至于就算西方国家忍住, 赫鲁晓夫自己打自己的脸重启核试验,也是正常的, 他不可能为了面子, 不要里子,但问题在于这件事太憋屈, 自己这边刚说暂停核试验,中国立刻拿出这么个东西,针锋相对的意思太明显了!

  而且为了节约时间,赫鲁晓夫肯定要推动苏俄和中国进行新一轮技术交流,此前答应又被扣住的东西不仅要拿出来, 搞不好还要加倍,怪不得此前面对苏俄的种种限制, 谷雨一直没有表态, 估计谷雨在做出决定的时候还在笑话他, 你以为能让中国难受,别扯淡了!

  一股浓浓的挫折感从下到上, 完全淹没了赫鲁晓夫, 他又羞又恼,忍不住对着科学家们发火,“为什么,为什么?你们拥有比中国更多的经费, 比中国更多的技术人员, 比中国更加优越的技术条件, 你们竟然还落后于中国, 这是为什么?”

  “第一枢机同志,中国人和我们不一样, 他们研发核武器的目的是基于防御,而不是进攻,他们并没有把经费浪费在可以攻击美国大平原的超大型氢弹上!”

   自秘密报告后, 萨哈罗夫的思想已经有所改变,在看到了核武器对人类的巨大威胁后,他越来越在意自己的工作所牵扯的道德和政治问题, 他对于苏俄高层推动超大型核武器的研发一直很不满意, 也在积极推动禁止核试验。

  在萨哈罗夫看来,中国在核武器领域取得的突破, 并不算非常奇怪, 是思路的问题, 有的东西你想到了, 我没有想到;有的东西, 你没有想到, 我想到了, 这一点都不奇怪。

  苏俄科学家事实上也有人提出类似的设想, 只是苏俄高层并没有重视,为什么不重视, 自然是因为高层想的都是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制造那么恐怖的超大型氢弹有什么用, 难不成苏俄还真准备在实战中使用吗?

  所以在其他科学家不敢说话, 噤若寒蝉之际, 并没有亲身经历过大清洗的他,冒出了这一句, 赫鲁晓夫本来就无比恼火, 现在自然更加生气了!

  “你竟然在狡辩, 你们辜负了人民的信任, 你们是叛徒, 如果钢铁还在世, 你们现在已经去了内务部监狱,那是什么滋味,你可以去问一问图波列夫……”

  苏共中央主席团成员、国防工业的总负责人科兹洛夫连忙说起来好话, 好说歹说, 才把赫鲁晓夫的怒气压下去, 让科学家们退下去,然后苏俄高层不得不商议接下来怎么办。

  中国忌惮苏俄的装甲军团, 西方同样忌惮, 中国能够想到,西方科学家肯定也能想到,中国拥有增强辐射弹, 西方哪怕目前没有造出这一类的第三代核武器,也应该有类似的研发,所以苏俄现在必须拥有这一类的武器,不管能否与中国交易,都必须立刻启动相应的研发!

  同时苏俄国防部第一副部长科涅夫也提出必须修改苏俄第二代坦克的相应标准,要有防范这种第三代核武器的能力,要不然人家在头顶丢一枚核弹, 苏俄一个装甲师就Game Over,苏俄对西方的陆军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听到这里, 赫鲁晓夫自然相当肉疼,科涅夫这句话也等于是告诉他, 不仅仅苏俄数以万计的第一代坦克要被淘汰,去年开始生产、已经装备上千辆的第二代坦克又他娘的被淘汰了, 还得花大价钱去改造……

  不过肉疼之余, 赫鲁晓夫又想重提旧事,核武器时代,常规力量的作用越发有限,要进行裁军,不过这句话到了嘴边,又被咽了回去, 苏俄在德国方向正在和西方对峙,而在东方,又要重新评估拥有中子弹的中国, 他实在不能在这个时候提裁军。.

  但赫鲁晓夫不能提,不代表苏军统帅们不能提,科涅夫在接下来的发言中公开要求大规模增加军费, 扩充军备, 理由是苏俄现在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安全形势,为了更好的威慑西方和拥有中子弹的中国,必须扩军!

  科涅夫发言后,目前还没有被赶出中央主席团的布尔加宁就不满意了, 这帮元帅们到底是怎么回事, 整天想着就是扩军扩军,苏俄挑起第二次柏林危机是为了与美国面对面接触,是为了逼西方承认民主德国, 是为了让西方不要用核武器装备联邦德国, 你现在扩军备战,岂不是反着来?

  而在东方, 正如萨哈罗夫所说,中国是为了防御,中苏现在虽然有一些矛盾,但毕竟没有撕破脸,你又要扩军, 又要往增兵西伯利亚和远东, 中国会怎么想?你是准备逼着中国翻脸吗?

  布尔加宁忍不住发言帮着赫鲁晓夫一把,虽然他和赫鲁晓夫已经基本不说话,但毕竟国事为重……布尔加宁都要下台的人, 科涅夫自然不买账, 斥责道,“你是做过国防部长的人,怎么会如此愚蠢?难道”你想卫国战争被袭击的一幕重新出现吗?

  布尔加宁反唇相讥,“增加军费, 扩充军队,增兵远东,你想把中国逼到美国一边吗? ”

  坐在中间的赫鲁晓夫沉着脸不说话,勃列日涅夫察言观色, 插了一句,“联盟必须尽快拥有中子弹, 这离不开与中国的交流!”

  其他中央主席团成员纷纷支持勋宗的观点, 布尔加宁和科涅夫的争辩这才停止,最终苏共中央主席团研究暂时不要增加军备,要根据美军的反应做出相应的决定, 而在东方, 现在必须与中国缓和关系,所以中央主席团不得不表现出一些诚意,提高对刘景文的接见规格,先拿出一些中国希望的技术。

   会议自然也谈到目前苏俄对中国非常讨厌的两个问题, 对中德飞机合作项目,苏俄方面权衡后, 暂时不要干预, 毕竟现在离不开中国和东德的配合。

  而对印度问题, 苏俄一肚子气,但又无可奈何, 眼看着尼赫鲁时代就要过去,苏俄自然不会给尼赫鲁太强的支持,苏俄的钱也不是大风吹得, 现在老毛子能做的只能是静观其变, 而不是盲目下场,浪费资源……

  这一次会议同时也讨论了中国对禁止核试验的态度,中国提出要禁就完全禁止,同时四国一起完全销毁核武器的说辞,苏俄知道这不过是占据道义制高点的托词罢了。

  但中国把一圈国家拉进来, 将这些国家称为据传有相应核研究的国家,也要求把他们拉入到禁止核试验的谈判, 这一手正中苏俄的下怀。

  任何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都不可能希望他国也拥有这玩意, 但这种事情好做不好说,中国声明刻意点出这一点, 挑明了美苏英不愿意说出来的东西, 把不好说的东西挑明了,当然不可能是无意识的行为

  很明显嘛, 核试验不是很多的中国肯定还缺乏一些数据,中国需要更多的时间完成必须的核试验……搞清楚这一点,苏俄最高层的心态要好一点, 爆炸次数更多的苏俄或许在中子弹领域落后了, 但在核弹头小型化领域应该走在中国前面, 没理由爆炸了这么多次, 反而落后于中国。

   在稍稍安慰后,苏俄高层又讨论起中国提及的那些国家, 苏俄比较在意的是中国提到以色列有可能拥有核武器, 这引起了老毛子的高度重视。

  对苏俄而言, 以色列这个搅屎棍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但以色列拥有核武器也是苏俄绝不能接受的, 这不利于中东地区的战略平衡, 最好的方式是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对阿拉伯国家保持一定的优势,如此苏俄可以打着保护阿拉伯国家的借口, 不断驱逐美国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实现在中东方向的突围。

  而对于其他国家,尤其是法国拥有核武器, 苏俄反倒不怎么在意, 甚至于乐见其成,有了核武器,美国对西方的整合就更加困难, 这自然是好事。

   若是美国后院的阿根廷、巴西,英国的后院加、澳、南非都有了核武器, 那就更热闹了, 可惜呀, 美国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很大,想拉拢他们自然不容易。

  倒是对印度, 苏俄非常犹豫, 理论上说给予印度核支持是应该的, 但中国人态度坚决得可怕, 苏俄要给印度核支持,中国就给土耳其,这也让苏俄相当头疼, 在尼赫鲁能支撑多久还不明确的当下,苏俄自然不可能给予支持, 还是等等看吧……

  所以苏共中央主席团讨论后决定盯着以色列不放,要求以色列接受安理会的检查,同时也要对西方表明态度,若是西方给以色列, 苏俄就给埃及, 看谁搞得过谁!

  当然了, 苏俄的威胁都是嘴巴说说吧, 苏俄根本不可能给埃及,不过中国把中程弹道导弹部署在海德拉巴威胁印度的做法,也给了苏俄提醒,苏俄完全可以效仿中国,在常规力量够不着的地方部署苏军控制的导弹, 这将非常有利于扩充苏俄的战略影响力!

  当然了, 埃及和叙利亚还是不能给,这两家随时可能和以色列大打出手,到时候两国要求苏军用导弹攻击以色列,苏俄是做还是不做?反倒是伊拉克, 若是坚决靠拢苏俄, 反倒可以提供, 不过前提是这些导弹只能由苏军控制!

  苏共中央主席团成员们突然发现中国的一纸声明后,中东的局势对苏俄极其有利,自然不能放过机会,必须把以色列可能拥有核武器一事做实,闹得越大越好!

   若是阿拉伯国家发了疯, 自然就可以刺激世界油价上涨,此时苏俄的石油产量已经破亿吨,可以拿出一部分对外出口,所以苏共高层立刻决定继续加大石油工业的投入, 一波赚块钱的机会出现了!

  等到会议结束,布尔加宁对身边的勃列日涅夫说道,“谷一封声明就起到了这么大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已经非常大了!”

  虽然与赫鲁晓夫矛盾非常深, 但对很会做人的勋宗, 布尔加宁总觉得跟自己有些相像, 对他的态度比较好, 而勃列日涅夫则有些皱眉, 委婉得说道,“中国的发展太快了,实在让人担心!”

  “联盟要接受中国是一个世界大国的现实!”

   布尔加宁拍了怕他的肩膀,“尼基塔太善变了,斗不过谷,你们要多劝劝他,不要让他由着性子来, 只要两国不撕破脸,未来就有挽回的机会!”

  勃列日涅夫默默点点头, 也就在苏共高层讨论中国的种种手段时, 巴黎的戴高乐出离的愤怒了,他愤怒的不是把法国拉进来的中国,中国与法国进行过核交易,肯定不在乎法国拥有核武器。

  中国这么干,戴高乐当然知道,就是故意把水搅浑, 好让核试验次数比较少的中国可以多爆炸几次,多收集一些数据,中国人都爆炸了几十次了, 尚且如此操作, 还没有爆炸原子弹的法国自然更紧张,必须争取时间,尽可能的多实验。

  戴高乐真正愤怒的是美英, 这两家哪里是什么狗屁盟友, 这就是想借机压制法国,所以戴高乐严厉要求核工业部门必须加快速度, 尽快制造出足够的核材料,以实现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 越往后拖越麻烦!

  戴高乐头疼的还有另外一件事, 1956年法以两国秘密达成合作协议,帮助以色列建立钚反应堆。很快,名为“内盖夫核研究中心”的设施在内格夫沙漠南部建立起来, 配套的核反应堆、钚浓缩工厂等也相继开始建设。

  此时这些设施刚刚建成,中国就发表声明,要求将以色列拉进禁止核试验的相关谈判, 这绝不是偶然,若是被阿拉伯国家知道法国人提供了核反应堆, 法国在中东本来就不多的影响力必然被进一步清除,阿尔及利亚战争就更麻烦了!

  更麻烦的是,以色列拥有核武器的制造能力, 正在拉拢阿拉伯国家的苏中两国自然有足够的理由加大支援的力度, 作为帝国主义阵营的一员, 戴高乐本能的察觉到巨大的麻烦出现了……

  戴高乐的感觉没错,当中国有关禁止核试验的声明发出后,不仅仅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三国立刻联络苏中, 并寻求核支持,与中国关系不错的沙特、伊朗、苏丹等国立刻联络中方,询问以色列是否真得已经拥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 同时寻求从中国获得核支持的可能。

  而苏俄政府的反应则是苏俄坚决反对以色列拥有核武器,要求以色列接受全面的、彻底的、无条件的核查,同时苏俄表示若是以色列拒绝,苏俄将使用一切必要的手段保护盟友的安全,苏俄至此把自己打扮成阿拉伯国家的保护者!

  而在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上,苏俄继续着外交攻势, 禁止核试验, 柏林,巴以关系, 德国重新武装全部用一个核字串联在一起, 尽可能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

  此时整个阿拉伯世界都炸翻了锅,各国都在疯狂的收集以色列与核能有关的信息,以色列由国防部牵头组建了原子能委员会; 以色列与法国的核合作;以色列与南非的核原料合作……

  还有更重要的,以色列和美国号称达成了和平利用核能协议,并在美国的帮助下建立起两座功率为5~6兆瓦的轻水反应堆,但谁能保证这个反应堆是真正的轻水堆?

  阿拉伯世界陷入到巨大的恐慌之中,一旦以色列拥有核武器, 不仅仅在战场上一雪前耻,收回备战领土的希望彻底泡汤,更严重的是, 无数阿拉伯人将会世世代代被以色列骑在头上, 这如何能忍?

  因为第三次中东战争的惨败, 纳赛尔威信受到重创, 阿拉伯统一运动此时正处在低谷当中,埃及与叙利亚还有也门的合并运动也搞不下去, 但骤然间出现的巨大危机, 深深得刺激了阿拉伯各国的有识之士, 志在实现阿拉伯世界统一的复兴党影响力直线上升, 这也深刻的影响到世界格局的发展。。

  也就在中国对外核武声明的第五天,阿拉伯各国都派出了有影响力的政治家赶赴埃及会议, 参加阿盟紧急会议,一向内讧不断的阿拉伯国家在短短时间内形成了一致意见, 绝不能坐以待毙, 必须使用一切手段, 保护阿拉伯人民!

  以色列虽然对外澄清说并无发展核武器的想法, 但阿拉伯世界又不是傻瓜,自然不相信, 哪怕是与以色列关系还可以的土耳其、伊朗都要求以色列接受严格的国际检查, 这自然是以色列绝不能接受的!

  此时以色列人对中国恨之入骨, 我们付出巨大好不容易才把反应堆什么建立起来, 还没运转呢, 中国人来了这么一手,直接打中了以色列的死穴。

  若是以色列拒绝检查,等于逼着阿拉伯国家联合起来对以色列宣战, 同时也会逼迫阿拉伯世界疯狂的获取核技术, 以色列的安全必然受到重大威胁。

  可若是以色列接受检查,这不仅意味着这么多年的努力前功尽弃, 同时也坐实了以色列发展核武器的事实, 这更可能刺激阿拉伯国家铤而走险, 以色列还是无比不安,这也是以色列绝不能接受的。

  不管是进还是退, 都极不安全,以色列同样陷入到巨大的恐慌中, 所以就在阿盟紧急会议召开时, 以色列一边拼命动员在西方的亲以色列势力, 让他们发挥作用, 一边派重要官员访问欧美当面游说, 一边开始整军备战,以防万一。

  同时对于苏俄的声明, 以色列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 核查可以, 但安理会五大国必须担保以色列的国家安全,同时要以现在的失控线作为边界等等!

   以色列此举等于公开拒绝国际检查,国内又在整军备战,完全是不打自招,所以在开罗的阿拉伯各国领导人已经没有选择, 除非确定以色列放弃核武,否则阿拉伯世界只能和以色列缠斗下去, 不管代价有多大, 这一次也不能妥协。

  以色列备战, 阿拉伯各国同样只能备战, 此时阿拉伯各国比较穷, 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就是石油资源,而上一次中东战争期间,各国打石油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所以阿拉伯国家当然要再打石油牌, 一边尽可能收回石油主权, 一边则迫使西方国家启动对以色列的核武调查。

  至于能不能搞到核武器,实际上阿拉伯国家自己也没有信心,这个时候也有人提到中国在海德拉巴的搞法,若是实在没办法, 那就想办法和中国和苏俄联络,哪怕代价再大,也比时时刻刻被以色列威胁强!

  当然了, 那些亲美的阿拉伯国家还是把希望寄托在美国人身上, 美国人一开始对中国的声明还是挺满意的, 虽然中国人拖其他国家下水,好为本国的核试验争取时间的意图很明显,但与苏俄一样, 美国也确实希望好好检查一下这些潜在的核国家。

  但老美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第三次中东战争失败后的阿拉伯世界极度敏感,反应会如此巨大,等反应过来, 美国也头大无比。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很清楚以色列一旦公开拥有核武器, 将会对周边阿拉伯国家造成极大刺激, 不利于美国在中东的利益,阿盟紧急会议上各个阿拉伯国家如同被捅了马蜂窝一般的反应就是明显的证明

  所以美国政府一边想尽办法安抚阿拉伯国家, 你们放心, 我会给你们做主, 一边开始调查以色列的核武研究, 美国这边自然放心, 但法国和南非搞什么鬼,美国多少有些不放心!

  美国人更想是乘这个机会对法国的核工业加强了解, 虽然艾森·豪威尔事实上也知道, 他不可能阻挡法国拥有核武器,但法国有核武器,不代表法国有资格和美国捣乱, 谁让法国核武装以色列的, 哪些能做, 哪些不能做必须立好规矩。

  对于以色列,美国也不客气, 不管犹太势力怎么游说, 原则不能破, 没有美国的同意, 以色列不得拥有核武器,以色列获自法国的核设施必须接受美国的全面检查和监督, 否则美国将取消给予以色列的一切援助……

  艾森·豪威尔在做出这项决定时, 态度非常坚决, 石油进口数量越来越多的美国, 绝不能容忍中东各个产油国被苏中拉走,这直接关系到美国的霸权。

  英国的势力虽然被干掉了不少, 但还没有完全退出中东,这会美国要的是填补英国的空缺,而不是被英法两个捣乱的王八蛋拖下水,上一次已经吃了亏, 这一次绝不能再吃亏, 是以色列服从美国的利益,而不是美国服从以色列的利益, 这一点不容置疑!

   此时总统第二任期的艾森·豪威尔可谓无欲无求, 其多年的威望摆在那里, 美国犹太势力的影响力自然被压制住了, 美国开始执行他的决策, 但艾森·豪威尔并不知道此举也把尼克松坑得不轻, 在美国媒体拥有不少影响力的犹太势力岂能善罢甘休?再说了共和党都干两届了, 也该轮到民主党了……

  面对美国施加的巨大压力, 戴高乐做出了妥协,法国同意撤回给予以色列的技术支持, 前提是美国不要影响法国的核武进展, 并在技术交流上, 给予法国更多的好处,比如法国目前刚刚起步的航空发动机领域,法国的战斗机不能总是用罗罗公司的动力呀!

  艾森·豪威尔当然清楚戴高乐是什么人, 也清楚法国的家底, 他拿出了忽悠英国人的招数, 可以给技术交流,可以接受法国成为核国家, 但法国需要如此如此,试图把法国的核武和航天研究纳入到美国的控制当中, 一步步断绝法国独立自主的基础。

  戴高乐的心态很简单, 糖衣我吃掉,炮弹我的不要, 就这样,法国和美国开始了谈判,如此一来, 被牺牲的以色列的压力自然更大了, 是进还是退,以色列总理戴维·本·古里安知道他的决定将关系到犹太民族未来的命运。

  以色列是个小国,不可能硬扛美国的压力, 所以对美国退让, 让美国人监管各种核设施就成了必然, 但以色列绝不能白白退让, 美国必须给出远超以色列需求的援助。

  犹太人同样必须拥有自己的核武器,想要在监管下, 拥有核武器,以色列唯一的办法就是寻找日子不好过的合作者。

  戴维·本·古里安的目光看向了东南方和西南方, 东南方的印度现在日子非常难过, 要想有效抗衡中国的打压,要想压制住身边的穆斯林国家,离不开核武器的加持。

  前两年, 印度的核武研究机构刚刚被空袭过, 据说死了一堆科学家, 而以色列哪怕再惨, 技术人员、经费不怎么缺乏,各种核设备也有可能搞到手,印度则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同时国内也有核原料,所以两国的合作完全是可行的!

  而在西南方, 布尔人领导的南非因为公开的种族隔离政策, 备受世界各国的批评,再加上中国盘踞非洲大国已成事实,南非要想有效得对抗中国,也需要拥有核武器, 而且南非还拥有无数铀矿, 很明显以色列也可以和南非合作。

  考虑到历史渊源,考虑到中国可能的反应,以色列的首选自然是南非,不过也可以与印度进行一些联络,两条腿走路明显更加稳当一些……

  在思考清楚之后,本·古里安决定和美国人谈判, 而艾森·豪威尔虽然强硬,但以色列这个比较能打的搅屎棍, 对美国在中东的统治地位同样很重要,所以他自然也不能搞得太过, 软硬兼施是必然的!

  随着美国陆续迫使法国、以色列做出妥协,美国回复中东亲美国家的交涉时,自然相当有底气, 阿拉伯国家稍稍松了一口气, 自然还是不放心, 谁知道美国人说的是真是假?他们需要有足够的保证!

  因应阿拉伯国家人民的迫切需求,美国和苏俄, 应该说还包括中国和英国,联手拿出了杀手锏, 开始试探, 赋予1957年成立的国际原子能组织足够的强制权力,而戴高乐一边很不满意, 说这是搞核寡头, 一边默默说着日子, 只要法国成功爆炸原子弹, 法国的困境就可以消除大半……

  法国家底雄厚, 虽然不好过,但只是暂时的,真正不好过的是印度, 两年前好些核设施被炸,多位科学家死难让尼赫鲁痛彻心扉,这两年印度人一直在想办法恢复各种核设施,但相当的不容易。

  随着和平利用核能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成立,此时印度获得国际核支持的难度越来越大, 印度需要付出的东西也远比前几年要多。

  偏偏印度又要扩军备战, 所以这两年印度的核工业事实上并没有多少大的进展,这也符合印度一贯慢腾腾的性格,不需要着急, 美苏英需要有一个牵制中国的力量, 迟早会给与印度核支持的。

  但中国一纸声明再一次狠狠浇了一盆水,随着阿拉伯国家的不断闹腾, 限制热点地区的核扩散似乎成了各国的共识,不断打来打去的中东地区不行, 同样不断打来打去的南亚地区也不行!

  尼赫鲁是大英培养出来的卓越人才,有着敏锐的外交视野,他立刻意识到印度的麻烦大了, 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被不断的调查,到时候印度还怎么搞核武器?

  就在尼赫鲁无可奈何的观察国际社会的反应时,在中国的策动下,孟加拉国和海德拉巴的反击开始了,但出乎印度意料的是, 两国联军攻击的重点不是印军重点防御的恒河平原, 而是印度南部, 联军分兵两路, 沿着铁路线直接进攻泰米尔纳德邦的首府,印度第四大都市马德拉斯,它还有一个名字叫金奈!

  联军集中了一百多辆先进的中制坦克, 还有三百多辆其他各式坦克, 在大批空军的掩护下, 对南线印军发动了猛烈进攻,同时还打出了泰米尔人应该有泰米尔自己的国家这样的口号。

  此时印军的重心一直在北部的恒河平原,大批印军一直在防御中国可能的干预, 对于联军对南方的猛烈进攻缺乏足够物资和心理准备, 随着前线一个又一个不利战报的到来, 尼赫鲁又气又急, 急火攻心,他那颗饱受创伤的心脏终于扛不住了!

  1959年1月6日,印度总理尼赫鲁突然中风,半身不遂, 已经不可能再继续主持政务, 国大党召开紧急会议, 印度副总理德赛接替总理职务,同时尼赫鲁的女儿英吉拉进入内阁任职,印度次大陆新的一页翻开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