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白菜的苦逼 数字:7822 吐槽:9 更新日期:2022-11-03 18:19:27
为什么前世的中国军队在装备非常落后的情况下,可以一路逆推,成为世界顶尖军队?靠的是什么?
建立在杰出的政治思想工作基础上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而这一切往往就体现在潜伏作战或者是大单位穿插作战上,说一句大白话就是人的主观性被发挥到了极致!
那些被载入史册的英雄部队和英雄人物,有太多都是潜伏作战中产生的,比如孟良崮战役的六纵,比如长津湖的冰雕连,比如邱少云……
而在这一世,人民解放军在装备得到迅猛提升的同时,还保持着那只伟大军队的特质,所以当三千多名被精心挑选的精锐之师潜伏在阵地上,面对这样那样的生理困难,面对环境恶劣都纹丝不动。
甚至于当美国前哨的炮兵猛烈轰炸高地,顺带着也给潜伏地几枚炮弹,进行炮火侦察时造成了30多人牺牲,几十人受伤,战士们还是一声不吭!
但与解放军预料的不一样,美军主力到来的时间并不是黄昏时分,眼看着天色慢慢变黑,只有前哨的少量美军留在附近,美军大部队还是没有出现。
周裕发仔细分析之后,坚定的认为美国人一定会过来,只不过是次日,所以下令潜伏部队继续等待,而且是在美国人的眼皮子底下等待。
热带地区的夜晚,有着太多太多的生物,但他们还是挺过来了,并没有被近在咫尺的美军前哨部队发现,终于他们的牺牲等来了机会。
次日中午,美军大部队优哉游哉的到来,然后在前哨部队确定的地点宿营,就在美军拿出了这样那样的罐头准备享用一番时,解放军的攻击突然出现。
美军先是被一阵猛烈的炮火打得晕头转向,还没等他们缓过来,擅长近战的解放军就端着新一代自动步枪和火箭筒冲到了前面,整个过程完全风卷残云……
等到美国海军飞机出现在战场上空时,地面上中美两军已经混成了一团,根本没办法轰炸,更麻烦的是,午后的雷阵雨将至。
无奈之下,美国飞机只好随便丢了一些炸弹,然后急匆匆的离开,等到雨后,美国飞机再次返回后,解放军已经结束了战斗,美国飞机员为了泄愤,把炸弹丢到了附近的山村,造成了一大批平民的伤亡。
这一仗仅仅打了三个多小时,美军就战死三百多人,受伤一千三百多人,被俘了一千多人,解放军并没有为难这些美军俘虏,而是把他们丢在原地,有些可以现场处理的伤口都被处理了一番。
解放军拿走了能带走的武器和物资,不能带走的都被炸毁,另外还散发了一大堆荷兰语的传单,意思就是马都拉的独立不可抵挡,若是美国人执意与马都拉人民为敌,那就会淹没在马都拉人民无处不在的游击战中……
消息很快传到美国国防部,马歇尔将军有些苦涩,好几千中国人躲在眼皮子底下一天多,海军陆战队的前哨部队愣是没有发现,这也证明了一点,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了五六年,但中国陆军的强悍战斗力还继续保持着!
也就在同时,从二月份开始,中国的撤侨速度加快,中国连续派出船只前往爪哇主要港口,而华人邦也不断派船前往马来亚,可见中国人已经拿出了一定的诚意,虽然每一艘船上都有婆罗洲或者苏拉威西岛运过来的所谓爪哇人或者马来人……
到这一步,再在爪哇岛与中国人纠缠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只要中国人愿意退出爪哇,还是谈判的好,若是美国小伙子死伤太重,美国政府根本没办法下台。
在苏俄支持南共和库尔德人不断折腾的当下,此时只能算是世界边缘的南洋自然不那么重要,在美国人眼中,南洋就是一些不毛之地和准不毛之地,在中国做出姿态之后,美国人真心没有必要,为这么一些不毛之地大打出手。
而自始至终,中国人都没有任何公开,甚至表面上一直撇清关系,对于出现在爪哇岛和婆罗洲的中国二战老兵,中国的说法是这些人属于退役后下南洋务工,与中国无关,至于武器弹药什么的,战争才刚刚结束,有些东西漏出来不是很正常嘛!
马歇尔权衡了一把,下令此战保密,不允许对外公开,而五角大楼也不愿意公开,毕竟两千多美军被这么伏击,太丢人了,太有损美国大兵英明神武的光辉形象……
不过美国人不能白吃亏,必须捞回场子,所以美国再一次选择增兵,准备找机会狠狠收拾一把中国人,同时加大对岛上游击队活动地区的轰炸力度以发泄怨气。
不过这一次美国人就老实多了,美军并没有立刻深入进攻,而是选择占据那些沿海富裕地区加强控制,一步步建立起美国人控制的地方势力,那些穷乡僻壤先别进去了,万一再被打伏击,国内能闹翻天。
不过这么一番操作,自然也意味着美国人拿出来的军费越来越多,不过美国家大业大,根本无所谓,军费不花,怎么会更多呢?
而与此同时,吃了点亏的美国人在谈判问题上做了一些让步,他们提出在马尼拉谈判,谷雨权衡了一把,最终表示同意,马尼拉就马尼拉吧,正好可以与菲律宾人广泛接触一番。
根据谷雨的指示,周恩来同志为团长,叶剑英同志为副团长,出生于菲律宾的台湾省省长叶启亨同志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他们的任务是谈判之余,与菲律宾华侨广泛接触,鼓励回国投资,若是生活困难,也可以移民,现在能去的地方可以说非常多。
就这样,在中国表示同意之后,这个关于南洋势力范围划分的政治谈判终于可以进行,消息传到莫斯科,钢铁同志相当失望,不仅对谷雨失望,也对杜鲁门失望,你们这两个软蛋,掌握着世界第一和第四强国,有什么好怕的,为什么不狠狠较量一番呢?
从1950年10月开始,中国的撤侨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从苏俄境内乘坐火车来到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然后乘坐轮船前往中国在非洲的昆仑省,相比于从中国本土过去,劳工从苏俄过去要相对容易很多。
这些干活很卖力的中国劳工离开,自然严重影响了苏俄的农业,虽然苏俄的拖拉机等农机设备生产量大增,弥补了大部分损失,但苏俄国内不满的声音还是有很多很多。
卫国战争并肩血战的战友情谊只是表面,更深刻的原因是苏俄与生俱来的、强烈的危机感,现在苏俄一边和美国冷战,一边却又和中国的关系越搞越僵,偏偏中国和苏俄有着数万里边界线,中国随时可以北上,攻入中亚、西伯利亚和远东……
如果和中国保持战斗友谊,苏俄哪里需要面对如此困境?很多人开始怀疑钢铁同志,为什么搞得那么僵,中国人另搞一套又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前不也这么过来了吗?
尤其是现在,中国人一边和美国在南洋对抗,一边却选择结束中苏劳工合作,同时不断深入打击党内亲苏势力,这里面透露出来的态度,更让苏俄高层忧虑。
很多很多人,事实上与那些被抓捕枪毙的列宁格勒派分子有着相同的政治看法,他们觉得与美国对抗的风险越来越大了,还不如与美国缓和关系,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党内国内,优先解决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
甚至于党内还有一些声音,那就是会同美国狠狠压制中国,这些年中国膨胀太过了,不仅仅美国人头疼,苏俄更加头疼。
美苏隔着老远,往日并无仇恨,但是中苏就不一样了,致力于恢复传统势力范围的中国对外东北和外西北的“觊觎”不是一天两天了,苏俄党内很多人相当敏感,只要一想到中国人对西伯利亚铁路的威胁,苏俄就忧心忡忡。
虽然列宁格勒派被镇压了,但希望与美国缓和关系的人越来越多,这也引起了钢铁同志的极度不安,他再一次深刻的认识到,苏俄党内懂马克思主义的人很少很少,他们并不理解,或者说并不完全理解中国对苏俄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
虽然钢铁同志把谷雨骂得狗血淋头,修正主义的帽子戴了一顶又一顶,但钢铁同志对谷雨那一套东西却非常在意,他要求苏俄驻华外交官和情报人员大量收集谷雨的内外讲话,拿到之后,他往往会第一时间进行批判。
钢铁同志知道谷雨对苏俄那一套的看法很多相当深刻,事实上,他早就知道苏俄有问题,而且问题也确实不小,他需要找到解决的办法,但中国那一套东西,没办法用在苏俄。
虽然二战当中,苏俄向民族主义转型,相关讲话中提到的都是俄国历史上有名的英雄,但到了战后,钢铁同志却不得不继续高举共产主义这张牌,民族主义的牌又悄悄得收了回去,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原因太简单不过了,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超过了95%以上,通过战争,谷雨又摧毁了所有有可能造成分裂的少数民族刺头,现在的中国就是一个汉族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单一民族制国家。
占据东亚大陆最主要的地盘和几乎所有战略要地的中国,有足够的纵深,压根不需要控制周边国家,就可以面对外界的种种挑战,所以中国对外就有着极大的灵活度,进退自如。
谷雨可以光明正大的说他先是中国人,然后是信仰共产主义的共产党人,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两张牌,哪张好用就用哪个。
中国可以和苏东大谈什么共产主义的情谊,但一旦涉及到利益,中国人又锱铢必争;转而又可以英国交好,和美国人大谈特谈传统势力范围,似乎一点都不觉得膈应……
而苏俄完全不同,作为主体民族的俄罗斯民族,即便是加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也只是堪堪超过50%,民族主义这张牌怎么打?苏俄境内的其他民族还要不要团结了?
更麻烦的是,大打民族主义的苏俄,又如何整合东欧大群小伙伴?共产主义理想好歹还能用,要是苏俄大打民族主义,这些历史上与俄国有太多纠缠的国家第一个就反苏!
偏偏苏俄没有中国那么好的地缘政治,苏俄必须要控制那些东欧国家,否则卫国战争初期的悲惨教训随时都可能重演!
而没办法向民族主义转型,苏俄只能以共产主义作为纽带,苏共作为组织基础,继续维持着国家联盟这样明显有些松散的体制,继续保留着一个又一个自治共和国,没办法如中国人一样建立起直辖的行省制,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而如此紧紧得拥抱共产主义,虽然给苏俄带来了很多好处,有太多西方的左翼知识分子自带干粮投奔苏俄,为苏俄的战略利益服务,但也给苏俄带来了太多太多的负担。
现在的苏俄已经被共产主义那一套东西框死了,不能公开的追逐国家利益,偏偏苏俄建国之初到现在,为了生存和发展做了太多太多容易被人诟病的事情。
如果苏俄的意识形态是民族主义,他完全可以用一句,这对于苏俄人民有利就打发了,但苏俄拥抱的是共产主义,就压根没办法说这句话!
钢铁同志知道,苏俄迟早要为这些事还债!作为实用主义者,曾经的他根本不在乎,可以肆无忌惮的搞这个,搞那个,我死之后,哪怕洪水滔天!
但现在的他已经到了晚年,已经感到体力愈发不支,他非常想留下一个光辉灿烂的国家,而不是一个潜伏着巨大危机的国家,可他绞尽脑汁,也解决不了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巨大漏洞,他不敢改变,也不能改变!
意识形态上苏俄只能拥抱共产主义,又给了英美无数口舌,造成了现在欧洲全面对峙的局面,而在内部,他只能严格限制任何违反CP意识形态的文学作品,甚至连科学家都不放过,这事实上并不是钢铁同志所希望的,但他又无可奈何……
而谷雨就不同了,这个家伙就好办多了,对外只谈利益,不输出革命,对内意识形态上也开放多了,可以自揭家丑,也可以大大方方的指责苏俄……
意识形态也给苏俄经济带来了太多太多的麻烦,比如谷雨大规模使用西方资本主义那一套金融手段,作为实用主义者的钢铁同志一直有效仿的想法,别的不说,美元发行机制对黄金的吸拢作用,就让他无比羡慕。
如果各个与苏俄有交易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中国那一圈子国家把手里的黄金换成卢布,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从他国手里抢黄金,哪里比得上让他国主动交换来的划算,只要他一想起谷雨每年把中国出产的大部分黄金送到美国,他就心疼无比!
他一直在筹划两个平行市场,发行金卢布,但相关进展一直十分缓慢,这里面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苏俄的金融系统太落后了!
苏俄只有一个国家银行,不像中国有央行,有政策银行和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又分为国家级银行、地方银行,这诸多银行分门别类,处理不同性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金融问题,既有针对性,又互相竞争,思路相当先进!
为什么苏俄的金融系统这么落后,也跟苏俄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共产主义理论一直忽视金融的作用,苏俄受到很大的影响,等到现在反应过来需要用到这一套东西了,连真正懂得操作的人都没有几个。
而谷雨在推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时,对苏俄体制所做的那些分析,钢铁同志也有所察觉,他知道谷雨说的没错,苏俄的军工业在巨大的外部压力下可能会不断升级,但苏俄的民用工业就缺乏升级换代,提升生产效率的意愿。
有一个强势的领导,或许可以用鞭子抽打,逼迫民用工业提高质量,但苏俄不可能每一个领导都强势,没有竞争压力的苏俄民用工业迟早会衰落,甚至未来会拖累军工业的发展。
但仔细分析之后,钢铁同志又无可奈何的发现没办法做出大的改变,苏俄根本不可能学习中国搞市场经济。
中国气候温和,有着空前数量的人口,有着无数优良港口,有着无数海外侨民,周边又有着一大堆落后国家为中国提供原材料和劣质工业品的销售市场。
所以中国引入华侨的资金,通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轻工业,通过占据周边落后国家的市场获取建设资金,不断的进口各种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带动已经有一定基础的重工业不断发展,走均衡发展的道路。
钢铁同志知道这种均衡发展的好处非常大,根本不存在短板,但苏俄就做不到,苏俄人口不足,气候恶劣,一年有半年下雪,而且苏俄内战又把侨民彻底得罪了,又远离世界主要市场,偏偏西欧不论是技术,还是劳动力素质都超过苏俄,苏俄根本竞争不过。
一旦搞市场经济,苏俄工业体系必须会被西欧企业所击溃,最后沦为欧洲国家的市场倾销地和原料供应地,这是沙皇俄国早就验证过的事实!
所以苏俄要想保证有足够强大的工业,只能另搞一套与西方完全不同的标准,完全与西方割裂,才有可能长期维持住一定的竞争力。
哪怕如谷雨所说,计划经济条件下,民用工业竞争不过,也可以充分利用苏俄的资源优势,过一段时间,大力引进西方成套设备,然后加以消化,苏俄有足够的资源吃得消这样的引进!
(钢铁同志没有天眼,自然想不到现在只是一个子系统的电子信息工业未来会那么重要,他更加想不到的是,电子工业的发展速度竟然会那么迅速。
基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产业规律的认知,钢铁同志对苏俄发展路线的判断是相当正确的,计划经济也缔造了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俄国。
未来苏俄的鼎盛时期也恰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过渡阶段,而未来俄罗斯的衰败也变相验证了苏俄长期选择计划经济的正确性,即便问题多多,但恰恰适合俄国……)
至于中国认可私营经济体的补充作用,给予科学家和工程师很高的地位,那都是小儿科了,钢铁同志同样早早就意识到了,苏俄的轻工系统一直存在着大量的私营企业……
但苏俄在最核心的骨干企业上,却没有中国那么大胆,倒不是钢铁同志不想尝试,而是已经宣布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俄,根本没办法走回头路,即便他知道中国人的玩法对提高效率很有好处……
目前中国那一套路线中,在钢铁同志看来,可以被苏俄有效引用的,一个是中国的金融系统,他已经在让小柯西金做一些尝试,比如成立一个促进出口的进出口信用保险银行还是很不错的;
另外一个就是中国对企业的放权,他也打算给予企业和集体农庄一定的自主权,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经济刺激,同时他决定缓慢的降低工业品价格,如此既能降低工农业剪刀差,又能刺激企业提高效率。
对这一套东西,他相当熟悉,每一个中央委员都有红包、别墅,还有这样那样的特供,现在只是让范围扩大一些罢了,做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问题是这些东西,用途有限呀,还是没有解决苏俄未来的理论问题,钢铁同志低声嘀咕道,“再没有理论创新,苏维埃迟早要完犊子!”
就在此时,钢铁同志的私人秘书波斯克列贝舍夫走了进来,向钢铁同志报告,“贝利亚同志已经到了!”
钢铁同志眉头微微一皱,他突然间想起了沃兹涅先斯基,这是一个少有的精通银行的人,他虽然罢免了他的职务,但一直不想杀他,还试探过能不能让他做国家银行的行长,没有成功。
后来又想枪下留人,同样没有成功,只要一想起沃兹涅先斯基被杀那天发生的一切,钢铁同志的怒气就难以抑制,一个个都以为他老了!
很快贝利亚就兴冲冲得来到了他的办公室,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苏俄的间谍部门已经获得了美国热核武器领域的核心机密。
钢铁同志微微颔首,不过转而慢条斯理得问道,“那么中国的核机密呢?”
贝利亚头疼,他有些无奈地说道,“钢铁同志,联盟对中国核工程的渗透,还需要时间……”
“那么您能给我一个准确的时间吗?”
贝利亚愕然,不知道如何回答,中国的安全系统就是苏俄培养出来的,而那些与苏俄曾经有联系的人,早就靠边站,甚至不知所踪,换上了中国后来培训的新人,苏俄一直想办法渗透,但就是渗透不了核心部门,人种差异太大了!
无奈之下,贝利亚只好连连检讨,然后又亡羊补牢一般说道,“钢铁同志,联盟可以与中国谈判,试探获取中国去年年底那一次核爆炸的秘密,谈判虽然难度很大,但还是有可能成功的!”
钢铁同志这才缓缓点头,然后不再理睬他,贝利亚只好告辞……明显是一件大功劳,结果却是以检讨收场,贝利亚当然无比恼火,事实上,他也知道,钢铁同志在发泄不满。
就在前一段时间,沃兹涅先斯基行刑的那一天,钢铁同志曾经给他打过电话,他竟然在电话中动摇了:“我还是不相信沃兹涅先斯基会背叛,希望枪下留人。”
到了这一步,贝利亚根本没有退路,他只能回答:“他们全都已经被处死了。”
没想到,钢铁同志竟然仍然说道:“那就别去动他们的孩子和妻子了。”
除了对沃兹涅先斯基心慈手软以外,钢铁同志对柯西金也网开一面,只把他降为中央局候补委员,压根没有抓捕他的意思。
更让贝利亚不满的是,钢铁同志竟然把手伸到了他的身边,对身边一切无比在意的贝利亚已经获悉,阿巴库莫夫掌握的国家安全部特工正在调查小谢尔戈“死亡”情况,这引起了贝利亚极大的警惕。
贝利亚进一步发现,他的母亲住所里竟然安装有录音器,而他在格鲁吉亚党委的同族人即米格列尔人出身的干部,同样被阿巴库莫夫国家安全部的特工秘密侦听,一切手段都如同对付列宁格勒派一样。
巨大的危机笼罩着贝利亚,他必须做点什么,挺过这一关,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水给搅浑,为接下来做一些准备了,或许是到了启用柳明的时候了!
1951年3月,苏俄国家安全部中校柳明状告他的上司阿巴库莫夫阻碍他调查一位名叫艾廷格尔的医学教授杀害中央书记谢尔巴科夫案子等等“危害国家的行为”,并且告发存在一个“医生间谍集团”。
这些医学专家受雇于外国情报部门,通过治疗手段缩短苏联领导人的寿命,古比雪夫和高尔基就是这么死的……
而受贝利亚委托,马林科夫将这份可以决定阿巴库莫夫命运的重要报告递交给了钢铁同志,拿到信之后,钢铁同志第一时间想起了那个日丹诺夫,他确实死得不明不白呀!
根据钢铁同志的指示,情报机构取来了被保存在冰柜的日丹诺夫心脏,并告知当年参与治疗日丹诺夫的医生们这是普通病人的心脏,要求他们对其死因作出判断。
结果是医生们都认定此人死于心肌梗塞,包括当年认为日丹诺夫并没有任何心肌梗塞症状的医生费奥多罗夫都作出了这个结论。
但问题是,当年他们给日丹诺夫定的死因是高血压。而在日丹诺夫接受治疗的时候,这些人不仅开小差,还故意作出不符合日丹诺夫身体状况的诊断报告,明明应当长期静卧治疗,却要病人四处活动,这是否加速了日丹诺夫的死亡,不得而知。
看到这个报告后,钢铁同志只觉得眼前一片发花,巨大的不安全感立刻笼罩着钢铁同志,他立刻下令抓捕阿巴库莫夫,同时他决定让赫鲁晓夫的亲信伊格纳季耶夫接替阿巴库莫夫成为安全部的新领导人……
此时的形势已经非常明朗,莫洛托夫在中央局已经靠边站,能够说得上话的只有布尔加宁、贝利亚、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
布尔加宁是个好好先生,对于权力毫无觊觎之心,排除。赫鲁晓夫和其他人比起来,话语权仍不够重,而且有在地方工作时的一些污点,排除。
所以马林科夫-贝利亚联盟显得是那么的不可一世,所以钢铁同志把目光投向了格鲁吉亚,那里有太多太多的贝利亚亲信,必须要狠狠削弱这个大米格列尔人,不过这是他的救命恩人,那么的忠诚,又是那么的能干,现在又负责至关重要的核工程……
钢铁同志多少犹豫,想来想去,他又想起了波诺马连科、勃列日涅夫、苏斯洛夫这样的新人,到了该让他们挑重担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