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白菜的苦逼 数字:5007 吐槽:9 更新日期:2022-11-03 23:34:38
苏俄的国家安全部规模巨大,不仅负责直接参与国家安全问题的单位(情报,反情报,政府保护等),同时还拥有国内部队、民兵、边防部队和其他部队。
莫洛托夫被钢铁同志冷冻后,其控制的外国政治和军事情报也陆续转给了国家安全部,这样一个类似于中国的中央社会部、隶属军委领导的公安部队和外交部、中联部的情报系统于一体的超级情报部门的领导人被捕,自然是一个非常震撼的消息。
中国驻苏大使刘少奇立刻把消息传到了国内,但他的报告中并没有说清楚阿巴库莫夫被捕的原因,只是告诉谷雨贝利亚目前在技术谈判时的强硬态度有所转变,据此他判断,苏俄党内又发生了一轮新的争斗,但谁胜谁输目前还不清楚……
谷雨看过报告后,轻轻放在一边,在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书记后,谷雨就知道,赫鲁晓夫的登顶之路已经不可阻挡!
相比于为了巩固地位,啥都舍得给,而且作风很莽撞的赫鲁晓夫,贝利亚就算和中国有一些接触,也根本算不得什么,就算他在被捕前得到了一些消息,也注定赢不了,特务再厉害,也不可能扛得住军队!
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或许会透露一些东西给贝利亚,以做一些交换,但也仅此而已,苏俄这样的大国,其内部的运行有其特殊的规律,外人想插手,都插手不了……
不过认真观察钢铁同志晚年的苏俄政局,对于谷雨有着特殊的意义,钢铁同志拥有着无限的权力,他可以轻而易举地平衡各方政治力量,他在苏俄高层拜占庭般的权力金字塔顶端操控一切,但是他要是不存在了,整个金字塔就会动摇。
而谷雨在中国政坛同样拥有类似的地位,他今年已经42岁,这是一个对于政治家而言,显得非常年轻的年龄,但谷雨知道,他已经步入到人生的中年。
两世为人,如果加起来,他已经六十多岁了,不再是那个年仅23岁的北方局书记,即便他的肉体没有老,但他的意识已经老了,心态也老了!
随着心态变老,谷雨内心的不安也在加剧,不管是苏俄看到的,还是前世听说过的,都告诉他人越老,越容易脱离群众,也越容易被下面的干部欺骗,所以有必要加强党内民主。
他也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党的年轻一代身上,也就是1920年前后出生的年青一代,这一代干部在谷雨的前世就是著名的三八干部。
到建国之后,大多处在地方的地市一级,中央的厅局一级,其中的佼佼者则迈入到副部级行列,而在前世中国的六十到八十年代,他们是国家真正的运行力量。
而在这一世,情况则多少有些不同,目前处在这一位置大多是1905年~1915年出生的干部,原因很简单,中国革命在1932~1935年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大批初出茅庐的年青人被迅速提拔起来,占据了基层重要的位置。
目前这批和谷雨属于同一代人的三四十岁的中年干部是中国党政干部的主流,这也是谷雨目前最头疼的地方,他想提拔1920年前后出生的干部,绝大部分人都被压在基层,而1925年前后几乎没怎么经历过战争的一代人则刚刚步入政坛没有多久。
干部梯队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群人的事情,所以谷雨不得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他再一次明确了一点,那就是他真正的接班人应该是1925年前后,建国时期刚刚成年的那一代干部。
这一代人亲身经历,并见证过国家从低谷走向崛起,而未来他们还将见证中国一步步富裕起来,也就是说,谷雨根本不用担心这一代人对党和国家的忠诚。
谷雨在稍稍松一口气的同时,也稍稍有些担心,这一代人未来一路走来,会不会太顺了?到了八九十年代,他们真得能够扛得住吗?
这一世,由于谷雨的蝴蝶作用,他有一种预感,一旦苏俄不行了,中美两国的利益冲突很可能比前世还要激烈,而拥有对手的美国人也未必会那么迅速的堕落!
所以他需要一个对国际局势有相当理解的年青一代,这就需要锻炼,怎么锻炼,自然让年青人出现在外交战线,南洋目前大局已定,应该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真正锻炼的地方自然是南洋、中东和非洲。
未来几十年,这三个地区将愈发波诡云谲,厮杀也愈演愈烈,不管是外交谈判,还是出售军火,亦或是出国开采矿业,都非常有利于培养人才。
所以在1951年3月下旬两会结束后,谷雨在中央局会议上讲话认为,认为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所以未来人才必须拥有一定的国际视野,所以他提出了一个干部交流设想。
谷雨要求从地方党政干部需要抽调一批表现出色的年轻人,经过培训,放到驻外国企、安全部门、商贸部门、外交部门中,反之,这些部门也要抽调一批中基层干部放到地方,通过不断的交流,促使干部队伍更加全面。
为此,谷雨建议成立中央人才交流领导小组,而这个领导小组的组长由刘天章同志担任,负责具体工作的办公室主任谷雨决定由中宣部常务副部长盛忠亮担任。
选择盛忠亮自然是为因为他确实得到了非同一般的锻炼,苏俄留过国,在上海做过地下工作,在法国做过大使,回国担任中宣部副部长,有丰富的国内外工作经验,他出任这个职务自然比较适合。
盛忠亮既然做了这个跨部门的小组办公室主任,这就需要给他配置上相应的职务,谷雨建议盛忠亮担任中央组织局委员;原来的辽宁省委书记杜恒宁终于调任中央,取代郭子华,担任组织局委员、中组部常务副部长。
同时在干部培训工作中,谷雨也进行了调整,中央党校校长不再由刘天章同志兼任,而是独立出来,中央监委副书记余泽鸿则被调出中央监委,改任组织局委员、中央党校校长,同时谷办主任胡鼎兼任党校副校长。
郭子华在担任中办主任后,拿到了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的位置,同时拿掉了组织局委员的职务,这样一来,中央组织局委员就多达九个人,有些多了。
更重要的是,此时中苏撕逼事实上也完成得差不多了,所以谷雨想给两位此前提拔的组织局委员调换一下,事情忙完了,没必要再留在组织局了。
然后就是一连串的人事大调整,邓小平从中央外联部部长改任国家工业部常务副部长,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党组书记谢唯俊同志接任中央外联部部长。
古柏不再担任新华社南洋分社社长,改任社会主义试点区管委会主任;博古则接替古柏前往南洋,担任新华社南洋分社社长;而他的好基友潘信则更进一步,改任中宣部常务副部长……
这么一番调整之后,邓小平同志在蹉跎了几年之后,又回到了和几年前差不多的位置,而古柏则作为谷雨和毛泽东同志都认可的同志,负责社会主义试点区。
最好玩的是博古和潘信的职务变迁,博古下南洋,继续坐镇婆罗洲,会同徐达三一起看管南洋那帮子妖孽,而他的好基友潘信则实际主管中宣部,任务自然也是继续执行谷雨对宣传系统的整顿。
当然了,这一次会议还做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决定,广南工委书记邓萍、上海市委书记毛泽民、广东省委书记陈毅、天津市委书记方思琼、国务院秘书长李富春、四川省委书记苗可秀、江南省委书记俞秀松七同志列席中央局会议。
根据以往的惯例,中央局会议召开期间,中央书记处书记、组织局委员可以列席会议,现在谷雨又增加了好些位列席会议的同志,自然而然,这七位同志相当于成为了两年之后召开的九大中央局委员的有力竞争者。
这一圈子人事调整,中央局常委会事实上已经达成了一致,基本上各取所需,比如资历深厚的余泽鸿同志,在沉寂多年之后,重新担任地位崇高的中央党校校长职务,自然是周恩来同志的重大胜利。
而毛泽东同志也不算吃亏,在何坤搞出事情之后,能够被他和谷雨同时接受的古柏接任管委会主任,可以继续社会主义试点,这是他最大的心愿,更不要说他的多位老战友获得了列席中央局会议的机会……
如果说不太舒服的话,或许只有廖德华同志,黎玉、薄一波和柯庆施调到中央后,地方已经没有中央局委员或者候补委员,耳边立刻亲近了不少。
虽说这三位相当难缠,但进入中央之后,面对各种问题,这三位也不得不调整思路,虽然磕磕碰碰不少,但总体来说,他们都希望加强国务院的权力,不愿意地方瞎胡来。
可现在谷雨一口气让六位省委或者市委第一书记列席会议,形势立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接下来这六位地方诸侯肯定要咋咋呼呼,只要想起来,廖德华同志就头疼。
问题是这里面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人都嘴杂,一个不满意就可能吵起来,而有些同志比如俞秀松同志资历强得吓人,轻易又碰不得,谷雨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廖德华同志怎么也想不通!
方远征同志和黄道同志是老战友,当年方远征同志领导他,而到了现在,担任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的黄道,负责处理中央日常事务,党政事务都会过问,相当于过去的中央秘书长角色,可以说位高权重,实权早已经在方远征同志之上。
虽然如此,但两人却一直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同志情谊,而上调中央后,黄道这个负责执行的书记处常务书记和谷雨的接触自然非常多,很多事情,谷雨可以不跟中央局委员说,但一定会和黄道说,这是他的职务所决定的。
方远征同志也想了解一下中央到底是怎么想的,所以会议结束后,两人就简单地交谈了一会,面对疑问,黄道同志笑着说道,“原因事实上很简单,谷书记看到苏俄党内的乱象,相当不安,觉得必须加强党内民主。
而现在中央局委员都集中在中央,他有些不放心,怕忽视了地方的利益,就增加几位地方有代表性的省委书记,让他们列席中央局会议,想着多听听他们的意见……”
方远征同志很满意,“谷书记能这样想,真是国家之福呀!”
“呵呵,廖总理就未必满意了!”
“老廖这个总理做得相当不容易,国务院办公会议三天两头吵架,动不动就拍桌子,也真够难为他的!”
“宰相难为,我这个秉笔太监也很不好做呀!”
黄道同志一向沉稳,言语不多,很少主动开玩笑,他能有这样的表现,恰恰说明他工作得比较舒心,笑着说道,“以前焦点在书记处,现在转到了国务院,有点意思!”
“有些人天然就招蜂引蝶,没办法的!”
两人寒暄了两句,各自离开,黄道同志刚到自己的办公室,刚刚上任的谷办主任张世德同志来到了他的办公室,把一份谷雨刚刚批示的重要文件送给了黄道。
黄道同志自嘲自己是秉笔太监,那么刚刚从淮海省副省长的位置调到谷办担任主任的张世德同志那就是皇帝的贴身太监,黄道同志不太了解他,自然态度相当友好。
张世德是合肥人,今年37岁,与谷雨同姓、同乡,当然了并不是同族,他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共产党壮大之后,他于1933年奔赴北平,转往大同抗战学院学习。
这个资历事实上非常浅,不过他运气不错,谷雨前往抗战学院讲演,与表现出色的学员交流,他也在内。
交谈的时候,谷雨觉得他看问题相当不错,听口音又是老乡,再听他的名字,也很有印象,从此就记住了他,张世德毕业后,先是在下基层参加土改,锻炼一年,然后调到谷雨身边,又干了两年。
再然后他就被丢到了淮海省,从1936年到1948年,张世德在淮海省工作了十二年时间,从一开始的土改、清匪,到后来的兴修水利、发展工业,一步步成为了省委秘书长。
1948年张世德出人意料的被调到了中科院九院党委书记,在这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亲身经历了原子弹爆炸、氢弹理论实验,再次与谷雨多有接触。
终于到了1951年初,谷办主任胡鼎被调到中央党校担任常务副校长,张世德被谷雨点为谷办主任,明眼人都知道一颗政治新星冉冉升起了!
虽然张世德还没有兼任中办副主任,但过不了多久,他必然会兼任这个职务,再然后不管是留在中央,还是下地方,他都会非常耀眼,虽然远远比不上后世某同志,但他的出身太过根正苗红了!
面对黄道的礼遇,突然被调到谷办的张世德多少也有些紧张,不过他还是一五一十把事情给交代了一番,而谷雨询问的事情则与福建有关。
有些地方似乎就是那么的有个性,比如福建,在谷雨的前世,这个地方以偷渡、走私、造假和医疗欺诈闻名于世,在这一世也同样如此,国家允许移民,偷渡情况稍微好一些,正常移民前往东南亚,然后想办法去欧美还是可以的,并不需要当猪仔。
但走私、造假还是少不了,现在又加上了一个非法集资,这一切事实上都是原始积累初期必然存在的,谷雨也知道,但他同样清楚,发展初期必须定好规矩,有些不该碰的东西,过去不能碰,现在不能碰,未来同样不能碰!
这一次事件也暴露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福建沿海很多合作社短短几年间,竟然就形成了集团犯罪,合作社竟然变成了贼窝子,这自然让谷雨联想到后世那些无法无天的毒村,甚至是毒乡!
所以看到相关报告后,他觉得有必要处理一下了,国家鼓励闯荡,但他那么多合法赚钱的门路不走,偏偏钻空子,该杀必须杀,该流放必须流放!
乘着这个机会,对沿海的宗族势力进行一轮新的打击,乘机把一大批人分散到各个海外省,与其让这些敢闯荡的福建人折腾国内,还不如跑到海外省折腾去!
当然了,还有更重要的,谷雨准备和罗明好好理论一番,福建可以搞合作社,谷雨愿意支持,但前提是其组织结构绝不能是封建宗族那一套东西,要不然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