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赛尔这会子干什么?很简单,他在到处游说各路势力,但很不顺利,听了中国的建议后,纳赛尔一直想打,而且要打就一定要打持久战,狠狠收拾一把以色列,奠定埃及在中东的优势。
可是有两个问题,他怎么解决不了,一个是苏俄,老毛子刚刚换领导人,又在阿富汗方向被美国人顶着,虽然谷雨不断打气,但苏俄高层还是不敢打,给纳赛尔的援助都是所谓的防御型武器,甚至于还把埃及的军事情报告诉以色列人……
纳赛尔虽然可以从中国购买武器,可中国对外非常明确,俺们是穷光蛋,不会白白支援,你想要我的东西,要给钱,给不了钱,给武器,什么都不给,哪凉快哪待着去!
纳赛尔虽然通过阿拉伯兄弟搞了一些中国飞机坦克,但数量有限,不是不想买,是没钱,他只能问苏俄要,可苏俄又不乐意给真正的好东西。
纳赛尔曾经威胁过,苏俄虽然安抚了一番,但给的东西也还是没有达到埃及的要求,所以目前埃及国内有一种声音,反正苏俄也帮不上什么忙,那些顾问还越来越过分,干净把他们赶走。
纳赛尔虽然想这么做,但心里又十分担心,万一惹毛了苏俄,苏俄不支持,到时候光凭埃及那两下子,真得打得过吗?所以他迟迟难以下定决心。
纳赛尔遇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不够,纳塞尔搞阿拉伯民族主义,又干预伊拉克局势,先是策划杀了国王一家,后又引发了伊拉克政变,让阿拉伯复兴党上台,这直接把沙特、科威特这些国王、埃米尔吓坏了。
这些国王、埃米尔们对纳赛尔是一肚子的不放心,哪怕他们希望石油涨价,但现在的油价下,他们的日子已经相当不错,可以躺在黄金上睡觉,他们并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支持纳赛尔。
若是支持埃及,推动石油禁运,必然会引发国内的民族主义热潮,火一旦点起来,想压制住并不容易,而且这必然会得罪美国,美国人是那么好得罪的?苏中两国敢和美国对着干,阿拉伯国家有几个敢对着干的?到时候美国人若是策动政变,他们怎么办?
若是纳赛尔再赢了,他的威望达到极致,再不断煽动,大家伙搞不好还要把辛辛苦苦赚到的钱送给埃及,若是不听话,埃及煽动民族主义,他们的屁股搞不好坐不稳。
是钱重要,还是王位重要,那些阿拉伯的土豪王爷们心里还是很有数的,要打仗可以,埃及自己打,我们给你摇旗呐喊,但真金白银的,谁也舍不得,对阿拉伯王爷们而言,现在的局面非常好,埃及、叙利亚和以色列对峙,最好是两败俱伤……
而这些国家中的老大沙特阿拉伯,在1964年底出现了政变,费萨尔亲王发动政变废除了大哥的国王宝座,他能成功,自然得到了美国人的支持。
现在费萨尔当国王才三年,沙特内部种种问题还没有清理干净,他不可能在此时此刻与美国人闹翻,到时候,美国人翻旧账,支持大哥复位,他怎么办?
而在此之前,埃及勾引沙特的飞行员,又支持也门,一桩桩,一件件,费萨尔记得清清楚楚,他怎么可能轻易支持埃及,除非埃及被严重削弱,但也不是现在……
同时没有苏俄和阿拉伯国家的强有力支持,纳赛尔迟迟不敢动手,他一方面隔一段时间搞一次演习,在加强埃及军队训练的同时,也用这种办法松懈以色列人。
另一方面,在很难得到阿拉伯各国王公支持的情况下,愤怒的纳赛尔自然只能加强阿拉伯民族主义宣传,同时他也不断用以色列的核武问题,威胁其他阿拉伯国家,若是你们不支持我,打垮以色列,等到以色列有了原子弹,咱们都得玩完……
不过纳赛尔这种种手段都不是很成功,1967年10月份,他十分疲惫的召开了一次会议询问手下人到底用什么办法破局,萨达特的意见是驱逐苏俄的陆军顾问团,但继续让苏俄海军留在亚历山大港,以此给苏俄更多的压力,让苏俄知道,要想保持在埃及的军事存在需要付出足够的代价!
更重要的是,这些陆军顾问离开后,埃及的军事机密更容易得到保密,一旦需要总动员对以色列作战,泄密的可能性更小一些。
到了这一步,纳赛尔也没什么区别,他哀叹道,“现在看来,也只能这样了!”
也就在会议中间,一个消息传了过来,在埃及的西面利比亚出现了军事政变,名叫卡扎菲的军官,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
卡扎菲在政变演讲中表明对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的赞许,表示愿意与埃及建立联合共和国,同时表达了对列强分割利比亚领土的强烈不满,他表示接下来将率领利比亚人民,消灭不断窃取利比亚石油的帝国主义走狗卡塔尔埃米尔……
东方不亮西方亮,纳赛尔心情大好,他立刻去电承认卡扎菲政权,希望与利比亚保持友好关系,同时对卡塔尔的事情,纳赛尔说都是阿拉伯兄弟,还是商量的好,要保持阿拉伯民族的团结。
卡扎菲的反应很快,立刻表示希望访问埃及,与埃及签署友好协议,同时再一次重申利比亚对卡塔尔的不满,希望纳赛尔作为阿拉伯民族领袖站在利比亚一边。
纳赛尔微微有些皱眉,他明白卡扎菲对卡塔尔酋长的不满,二战末期,盟国把卡塔尔酋长搬到利比亚时,把当时发现的苏尔特油田划给了卡塔尔。
而战后一系列勘探发现,卡塔尔几乎拿走了利比亚一半以上的石油储量,利比亚王国政府和卡塔尔的矛盾非常深,三天两头的撕逼。
但卡塔尔与美国关系密切,境内有一个美军基地,而卡塔尔石油主要输送欧洲,尤其是英国和法国,卡扎菲怎么刚上台就对着卡塔尔喊打喊杀?你问过美英法的态度吗?
纳赛尔觉得可能是卡扎菲太年青了,对国际问题不是很了解,等他到达开罗,好好劝一劝,要以大局为重,英法两个破落户也就罢了,得罪问题不大,但美国不同,直到现在,埃及也没和美国彻底闹翻,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呀!
就在纳赛尔筹划如何教导卡扎菲之际,谷雨也在发蒙,纳赛尔还没有动手,反倒是卡扎菲这个小丑先出来了,而且一出来就搞出了新闻。
要说起来,卡扎菲提前上台也不算奇怪,哪怕这哥们非常奇葩,但也算是一个人物,最起码表面涂着金子,而纳赛尔提前成功,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必然早早的传到了利比亚,卡扎菲又特别能掰扯,而利比亚国王又特别垃圾,他提前获得成功并不奇怪。
但卡扎菲刚一上台,就盯着卡塔尔喊打喊杀,卡塔尔埃米尔被吓得不清,除了找美英法三家大使以外,也立刻派来了一个部长找到中国,卡塔尔搬到利比亚是中国促成的,你当年还有承诺,你可要兑现承诺……
谷雨和那个部长见了一面,安抚了一番,我一定会兑现承诺,如果你们不反对,我可以劝说孟加拉国派一只军队到卡塔尔,保卫卡塔尔国土,这下子你该满意了吧?至于导弹什么的,现在不是没到这一步吗?若是未来真到了这一步,中国也义不容辞。
卡塔尔部长这才稍稍放心,卡塔尔埃米尔倒也不是真正相信卡扎菲敢动武,但卡塔尔比较特别,三面被利比亚包围,一面是大海,而且境内还有不少利比亚部族,比卡塔尔人还要多,若是卡扎菲支持那些部族造反,卡塔尔的日子就没办法过了,得赶紧找一些打手,孟加拉国信仰穆斯林,应该不错……
虽然按照常理,卡扎菲不至于对卡塔尔怎么样,但卡扎菲就是一个奇葩人,他什么事情都敢尝试,或许卡塔尔埃米尔未来要吃亏,也许哪一天会出现一个利比亚战争也不奇怪。
谷雨倒不在意会不会有这么一场战争,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卡扎菲对中国必然恶感满满,接下来这个奇葩货应该会针对中国搞出一些事情,比如到处渲染中国对阿拉伯世界和非洲所做的种种,破坏中国在两地的操作,这就不得不注意了。
谷雨仔细想了想历史上卡扎菲种种骚操作,昏了头的他曾经入侵乍得,可利比亚军队坦克却打不过皮卡,闹出了天大的笑话,而昆仑省与两国都有交界,卡扎菲昏了头骚扰中国,未必没有可能,他一开始驱逐美国的影响力还可以理解,但后来几次招惹,就有些无厘头了。
若是他受到一些撩拨,在边界搞事,中国也贼难受,打吧,不适合,很容易被人以为是以大欺小;但不打吧,癞蛤蟆跳脚上能恶心死,或许,或许,乍得人和苏丹人可以做一些事情,中国还是非洲和平的爱好者比较好……
要说起来,此时中国周边的仁君还不少,东面那位皇帝越来越昏庸;戴豹皮帽子那位也已经上位,而且还斗了几年;西面的中非皇帝博卡萨也已经上位,幺蛾子不少,不过这家伙好歹有一些眼力劲,知道中国惹不起,并不挑衅,谷雨也懒得理睬。
而此时在乌干达,那个吃人肉的家伙已经成为了副总司令,估计离上位已经不久,所以谷雨看来看去,似乎只有肯尼亚稍微好一些,一直没听说有什么事情。
有这么多仁君在旁,卡扎菲反倒显得正常,他也只是狂妄自大,教训一番就好,反倒是那帮子仁君不好办,若是管了,会被人叽叽歪歪;可若是不管,他们搞得非常离谱,国内的老百姓肯定要往中国的地盘跑,这必然会成为麻烦,真够麻烦的!
当然了,这些仁君也就是麻烦,不至于对中国有什么大的影响,真正影响比较大的还是大国和周边国家,谷雨需要更重视。
在1967年的年底他不仅见到了卡塔尔派来的部长,也有其他外事活动,年底苏俄部长会议副主席乌斯季诺夫访华,乌斯季诺夫这一次访问对外公开的理由是落实过去两年中苏元首会议的若干项目,但事实上,他肩负着重任,他首先质疑谷雨在马来半岛的缓和政策,认为这是对美国人的过分妥协。
谷雨则告诉他,美国在南洋并没有消耗多少力量,本来他准备在马来半岛打一打游击战,但美国人不下场,只是使用海空军,而中国的海空军与美国差距太大,以短击长,不是长久之策,差不多就应该收场。
谷雨缩了缩拳头,然后说道,“只有拳头缩回来,才更有优势,我们更希望美国去缅甸、去暹罗,那里才是中国的主场!”
乌斯季诺夫压根不相信谷雨的鬼扯,但这会苏俄也没有约束中国的办法,虽然在1967年困扰苏俄四年的粮食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这一年苏俄的粮食终于出口大于进口,不需要从中国买粮了,但苏俄在轻工纺织领域还是离不开中国。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苏俄高层也已经债多不愁,反正怎么努力都解决不了,还不如多进口,而且他们也敏锐的发现大搞资本主义的中国在轻工纺织领域已经有相当的过剩,中国企业急需扩张市场,一旦中国不对苏俄出口,中国反而更加难受。
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谷雨会主动推动苏俄的建筑师们前往中国盖楼,苏俄的服装设计师们在中国设计服装,苏俄的红酒、鱼子酱乃至于照相机,还有各种石头出口中国……
很明显,中国是想用这样的办法扩大贸易,但苏俄不能仅仅靠这些领域赚钱,怎么办呢?中国人不是不愿意在军事上多花钱吗?我主动卖武器给中国,既可以离间中美,也可以多赚钱,还可以压制中国的研发,三全其美。
所以乌斯季诺夫没有在马来问题上纠缠,而是直接提出苏俄希望扩大对华军火销售,除了中国空军感兴趣的直升机和运输机以外,还表示愿意将现役的58型巡洋舰,也就是苏俄第一代导弹巡洋舰可以出口中国。
谷雨直接摇摇头,“58型巡洋舰海上自持力不足,反潜能力一般,中国海岸线太长,海军主要对手是美国人,只能以防守为主,这款军舰我们买过来,没有太大的意义,如果苏俄同志愿意出口,中国可以购买两艘61型驱逐舰!”
作为战后苏俄第一代导弹巡洋舰,谷雨还是相当关注的,访问苏俄时,科兹洛夫还向他展示过,不过谷雨初步了解过就知道这款军舰应该是老毛子的探索,压根不成熟,他吃饱撑着花费巨资购买这样的军舰,有那份钱自己发展不好吗?顶多就慢一些!
但61型驱逐舰就不同了,这是苏俄海军第一种装备防空导弹,且是世界上第一种以燃气轮机为主动力的大型军舰,开启了军用舰船的动力革命,这款军舰设计的相当成功,一直用了很多年,后来甚至于印度也都引进。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款驱逐舰搞得相当成功,苏俄一直舍不得对华出口,不过苏俄高层现在需要拉拢中国,他们认为中国不敢在南洋和美国撕逼,最大的问题是海军差距太大,他们一直很心虚,所以才会把拥有舰对舰导弹的58型巡洋舰卖给中国,反正苏俄现在已经有更好的。
而与此同时,苏俄高层也意料到谷雨有可能提及61型驱逐舰,虽然真心舍不得,但为了让美国疑心,咬咬牙也卖,不过需要更高的价格,毕竟这款军舰用了很多好东西,苏俄真心舍不得。
所以乌斯季诺夫原则上表示同意,不过两艘太少,需要进口八艘,而且报出了一个相当高的价格,谷雨皱眉,“我们的军费不多,海军为了造航母这几年一直在节衣缩食,不可能一口气买八艘,那也太多了,而且你这个价格也太高了!”
“可以分批制造,中国的航母编队也需要这一款先进的驱逐舰!”
乌斯季诺夫讨价还价,他要求中国先购买四艘订单,然后第二批四艘在1975年前后购买第二批,价格高一些,那是物有所值,我们的舰用燃气轮机非常先进。
谷雨考虑了片刻,然后说道,“八艘太多,若是价格再公道一些,我可以做主购买六艘,不过要分两个批次,第一批次是两艘,应该在1970年前交付,第二批次则是意向订单。
中国海军与苏俄海军的使用环境完全不同,需要用一用看看效果,同时也要看看那些需要修改,若是比较满意,可以在1975年后下四艘改进型订单,那个时候我们的财力应该强一些!”
乌斯季诺夫还是觉得不靠谱,谁知道八年后怎么样,他要求谷雨第一批次购买四艘,其他两艘可以是意向订单,反正苏俄也不需要中国出外汇,可以用粮食或者轻工产品交换。
谷雨相当皱眉,这帮家伙怎么回事?先前死活不愿意卖,现在想开了,可要价高不少,而且还要买那么多,他想了想说道,“我不是专业人士,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这样吧,你和张爱达清楚,把细节谈清楚,我看过具体花费再定!”
乌斯季诺夫没有继续盯着不放,他又和谷雨谈起了捷克斯洛伐克改革,他带来了一份杜布切克的《捷克斯洛伐克CP行动纲领》,然后说这份杜布切克的改革思路已经交给了苏东高层,相信中国也知道,他想了解一下中国的态度。
谷雨表示他看过这份行动纲领,不过他觉得杜布切克的改革很难成功,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改革首先应该统一思想,排除种种阻力,有时候必须用强有力甚至是独裁的手段来推动,但杜布切克却要搞大鸣大放,必然会被帝国主义分子利用,很难成功。
乌斯季诺夫稍稍松了一口气,“苏俄政府也是这么看的,但我们很难劝说杜布切克!”
“为什么要劝说呢?现在捷克斯洛伐克人心思变,挡是挡不住的,那就由着杜布切克做,等到他的改革出现严重问题,压不住阵脚,他想退缩,再联合苏东各兄弟党一起劝说,才有可能成功!”
“就怕改革会被帝国主义利用?”
“你们既然有疑虑,当初就不应该支持杜布切克,让改革派上台执政,现在人家要改革了,你们又想反对,杜布切克又怎么可能接受?”
“马祖罗夫同志访问布拉格时,没有人支持诺沃提尼!”
谷雨摇摇头,“不出意料,这几年捷克的经济太差了!”
“您的意思是只能等?”
“这是我个人的意见!”谷雨想了想,说了一句大实话,也是劝说的话,“乌斯季诺夫同志,我和苏俄同志打了几十年交道,对贵国的作风自问还是比较了解的,我认为贵国做事太急,不管对内还是对外,有些事情不能太着急!”
乌斯季诺夫并没有继续,而是默默点点头,谷雨也没有继续,这一次交谈的次日,谷雨就接见了一个本州日本的企业家代表团。
这一次日本企业家们带来了一个消息,在战前留学过没过,在战后颇得美国人欣赏,在美国人扶持下不断进步的本州日本现任首相三木武夫希望在明年合适时访问中国,并希望谷雨访问本州日本。
谷雨欢迎三木武夫访问中国,他不介意三木武夫在中国搞一些动作缓解关系,但他并不愿意去本州日本,由于美国人的存在,中国对日战争并不算彻底胜利,战后的清算也不完全,最起码本州日本留下了一批混蛋,而这帮家伙现在不敢叫嚣,但等到未来,美国人需要时,肯定会跳出来。
在目前缓和的气氛下,若是访问本州日本,就需要说一些话,这是谷雨不乐意的,最好的办法是不去为好,省得被后人诟病,所以谷雨婉言回绝,然后又说起经过战争的人还在世,我们也要注意他们的心情。
这些日本企业家们更多的是试探谷雨的态度,通过谷雨的反应,他们也约莫明白这个对日强硬派目前主动表露出来的缓和态度应该是形势所迫,或许未来也会有反复,这些日本企业家也是相当的头大,可又没有办法,他们唯一能骂的就是当年那批马鹿,把国家搞成现在这个鬼样子。
谷雨与这些日本企业家们谈了三件事,一是解释了中国对经济过热的整顿,谷雨认为中外各国经济在战后都有一段高速发展,而且是谁受到战争的破坏越深,谁的基础越差,谁的经济增长越快,时间越长,谷雨因此认为本州日本和中国乃至于周边各国的高增长不算是什么稀奇事,大家都一样。
但世界经济这样的高速增长是不可持续的,现在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美国经济增长跑不起来了,苏俄也慢了下来,西欧也就是法德还在高速增长,英国已经不行了,而东欧的捷克、东德也都慢了下来,所以谷雨认为未来十几年,世界经济继续维持高速增长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相比较而言,基础格外差的中国情况要好一些,完全有可能追求更长时间的高速增长,但前提是中国的政治经济秩序不能乱,且不断巩固和扩大开放。
他对政治秩序的稳定,对不断巩固和扩大开放是有信心的,哪怕中国环太党会出现历史性的政权交接,但政局是稳定,各项政策也是长期的,绝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但中国目前的经济秩序令人不安,过去长期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不少的后遗症,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过快,金融秩序混乱,货币发行过多,物价上涨有些压不住,中国需要稳一稳,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最好是实现软着陆。
所以中国环太党启动了这一轮整顿,预计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解决目前出现的种种问题,为下一轮高速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他在退休之前所做的最后一件大事。
谷雨解释了一番,然后告诉本州日本的企业家们,中国这么一番整顿对外国投资是有很大好处的,希望本州日本的企业把握住机会,不要犹豫,越早进入中国越好。
谷雨谈的第二件事是中日企业目前在外贸领域出现的种种竞争,谷雨笑着说道,“我们两家的发展思路很类似,先是轻工纺织,然后是钢铁造船,现在我们两家的石化、汽车、电器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也都在竞争!
在我看来,这样的激烈竞争是好事,因为贵我两国都处在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利润高的,好赚钱的东西都被欧美企业占据,我们两家竞争,降低了价格,也占据了越来越多的中低端市场,我们两家的市场反而更大了,这是一种非常明显的良心竞争。
所以中国政府一直乐见其成,我向诸位保证,中国政府会一如既往坚定的支持自由竞争,就算一些行业中国竞争不过本州日本的企业,中国政府也不会使用行政手段等等强行干预,我相信贵国企业家们也肯定支持我的看法,并用实际行动支持自由竞争!”
谷雨嘴上说的非常漂亮,目前看来中日企业的竞争也确实是良性竞争,但来访的日本企业高层心里明白,谷雨这番话不仅仅是示好,也是警告。
中国不仅有着巨大的体量优势,也有着庞大的内销市场,也有庞大的资源,不需要什么都进口,这就注定了中国企业拥有了更强的竞争力,哪怕中国政府不拉偏架,时间一长,本州日本企业也竞争不过。
目前本州日本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唯一的优势就是他们已经进入关贸总协定,可以较为容易的获得美国的技术转让,所以本州日本很多中高端商品比中国同类产品质量要好,但这样的技术领先是有限的,中国企业已经找到了破解办法。
很多问题日本解决后,中国再跟着突破就有方向了,大家都是人,日本人搞得出来,中国也搞得出来,只是时间问题,我跟着你后面搞就行。
中国企业一边跟随研发,一边比照本州日本企业的八九成价格对外出口,最奇葩的是中国企业还能赚到钱,因为这些中国企业可以凭借庞大的国内市场摊平成本。
更恐怖的是,中国还有很多奇思妙想,中国人利用航天业的发展搞出了尿不湿,直接垄断了这个行业,而随着各国生活水平的提升,这个产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甚至还推动了中国高分子化学的发展。
而在关键产品的技术竞争中,中国能动员的资源还比日本多,最典型的是高铁和电视机,中国抢走了日本辛辛苦苦积累的高铁技术资料和技术人员,虽然战后日本也在搞,但不仅没钱,也没人,很多技术还要重新探索,中国高铁都开始大规模修建了,日本高铁都还在搞实验。
在五十年代末,日本企业费尽心思,好不容易和中国企业同时引进了RCA的彩电技术,但没过几年,中国就抢在了日本企业之前,搞出了新型彩电,据说在最高领导人的支持下,中国工业部集合了国内一大批技术人员,用举国之力搞出了新型显像管。
中国新彩电的出现直接把拥有相同思路的日本索尼公司干蒙了,盛田昭夫痛哭流涕,不得不暂时放弃亏损巨大的电视业,又从三井公司搞来了一大笔贷款,投入到便携式录音机领域,希望在这个领域好好活下去。
面对中国的迅猛发展,本州日本企业相当头大,日本的中低端工业品对中国企业没有优势,而高端工业品也进不了欧美国家,而在第三世界国家看的就是价格,日本人想吹牛专利质量什么的,压根没人鸟, 哪怕打官司,中国也不怕,不就是打官司吗,奉陪到底,先占市场在手……
此时的本州日本企业上面有水准更高的欧美企业,下面有紧追不舍的中国企业,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夹心饼干,海外贸易虽然能够赚到钱,但远不如他们预期的利润,而利润率不如预期,相关企业扩张就慢,而中国的同类企业虽然产品差一些,但体量更大,总利润反而更高。
这些人着急访问中国,就是想通过对中国的投资,摊平很多商品的成本,但这帮小鬼子也清楚,中国企业不可能白白让出市场,他们必须拿出好东西,而这会进一步拉近两国的技术差距,但他们没有选择,要想活下去,只能这么干,根本没有退路。
而为了保住唯一的竞争优势,本州日本的企业还不断花钱游说美国国会,希望亲爹不要让中国进入关贸总协定,希望美国政府能够在专利保护、政府补贴等等领域对中国有所限制……
但这些小动作根本瞒不住人,很明显谷雨已经知道了,若是想扩大对华投资,这些下三滥手段不能再乱用了,最起码不能太过明显,没办法,眼前这个家伙实在太让人害怕了!
谷雨点了点日本人后,最后提到了第三点,第三点则是合作,谷雨举铁矿石为例,他说中日两国的钢铁业发展迅速,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量都非常大,相比于日本的资源匮乏,中国现在的问题是储量巨大,但高品位铁矿石不足。
既然两家都需要进口,而且进口的数量越来越多,那就要以合作为主,不要恶性竞争国外原料,避免被一些国家利用,他还警告,这种窝里横对中国的影响不如日本,中国是以本土和朝鲜等国的铁矿石为主,进口为辅,而且早早就在布局非洲铁矿石,但日本就不同了……
日本企业家们听完,忍不住想起了战后初期的能源问题,当时整个本州日本几乎没什么煤炭,北海道的煤炭控制在苏俄手中,九州等地的煤炭控制在中国手中,两家会同朝鲜捏着煤炭,直接影响本州日本战后重建的进程,要不是美国爹插手,从澳洲搞来了大批煤炭,日本还不知道要熬多少年。
也正在因为这一次的教训太深,本州日本经济复苏之后,不得不直接采取新技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辅之以澳洲煤炭和水利,但这样的能源结构同样极其不安全。
本州日本一直想搞相对更安全的核电,但中国以本州日本处在地震高发期,万一核电站出事,会损害周边国家为由反对日本搞核电,这也进一步限制了日本能源工业的发展,这些日本企业家着急投资中国,也跟日本的能源供应有关系,万一中国再搞一次能源危机怎么办?
连能源都被中国捏着,这帮子日本企业家当然也不可能拒绝谷雨的提议,毕竟中国报复手段多得很,听到他们赞同,谷雨做出了一个提议,两国在中日商会内部成立一个协调部门,遇到一些可以合作的竞争,大家有商有量……
日本客人立刻点头,他们想的更多,一些中国企业为了出口不择手段,明显没必要,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协调部门向中国政府反应,本州日本也有中国需要的东西,他相信中国政府不至于一味的偏袒国内企业。
这一次会谈相当的顺利,会谈结束后,谷雨默默思考片刻,国外能做的也都做了,现在就看国内整顿的效果,或许是为了响应谷雨,这一天晚上,负责经济整顿的季筱泉拿过来一份文件,谷雨看完之后,出离愤怒了!
他咬着牙冷笑道,“这还真是一山比一山高,本来以为上海信托问题已经够大了,没想到广东信托玩得更疯,竟然搞起了内保外债!”
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广东信托向国内的华侨银行申请开立融资性借款保函,华侨银行在南洋的分行提供融资或者通过南洋等地的分行向花旗、汇丰、渣打等英美银行借款。
境外银行放款后,这些外汇并没有用在广东的发展,而是主要投资在经济同样高速发展的香港,广东信托还使用境内的人民币在香港购买这样那样的公司,在香港搞房地产,涉及金融、证券、贸易、酒店旅游等等。
广东信托的玩法是典型的内保外债,谷雨并不反对这个时候企业借外债,但跳过央行搞内保外债,在香港搞东搞西,等于是私底下搞了一个小金库,那就是谷雨绝不能容忍的。
而香港又是经济高度自由的地区,现在香港发展快,但若是国际经济出现波动,香港企业出问题的可能性非常大,更严重的是,广东这么干,各地方肯定也有效仿的!
谷雨直接看向季筱泉,“广东信托的事情,不可能隐瞒的非常好,说实话,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你做了那些措施?”
季筱泉犹豫良久,这才说道,“64年知道的,这几年我一直严密调查香港进出资金,对这些资金的情况还是有所把握的,并没有出现什么乱子!”
“但快四年了,你都不跟我说,一直到我整顿,你知道瞒不住了,或者说有人盯住了这些事,你没办法,才过来坦白!”
季筱泉低着头,良久才说道,“谷书记,我失职!”
“钱没有问题,你不算失职,你是心里害怕,怕掺和了一些人事斗争,以后没有好下场,可你却忘了,我还没死呢,有我在,你怕个鬼!”
面对暴怒的谷雨,季筱泉额头上的汗珠子不断往下流,谷雨深深吸了一口气,等心情稍稍平静,他抓起案头上的红色电话,通知中办,“让周恩来同志、徐达三、廖承志以及驻港主要领导同志返回北京,理由是年底讨论一下香港各项工作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