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188章 无视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10167 2025-05-12 15:06

  虽然很不耐烦苏共高层领导的关怀,但现在的张一思早已经不是往日那个刚刚结婚没多久,随着谷雨访问美国,面对记者十分羞涩的模样,见惯了大场面的她落落大方,没有任何的怯场。

  她先用俄语向福尔采娃打了一声招呼,然后用俄语与她交谈,福尔采娃见她俄语说的很流利,多少有些好奇,她印象中张一思并没有出国留学,张一思告诉福尔采娃,“父亲曾经说过,未来五十年世界的主角是美国和苏俄,要求我们兄妹几个一定要学好英语和俄国……”

  福尔采娃笑着问道,“未来五十年,那么未来五十年后呢?”

  “我也问过爸爸,爸爸说他那个时候应该不在了,就算还在世,也已经垂垂老矣,没必要再去预测什么,这反而会干扰未来的领导人决策!”

  “中国未来的领导人是顾金声吗?”

  “爸爸认为顾叔叔最合适,但顾叔叔能不能成为未来的领导人还需要经过党和人民的选举!”

  寒暄几句后,福尔采娃开始了正题,询问张一思这一次来到苏俄收获如何,张一思挺坦诚,一方面赞扬了苏俄建筑设计师和服装以及艺术品设计师们的才华,希望与苏俄这这些行业的人才多多交流。

  但另一方面,她也表达了自己的头疼之处,一是她在苏俄办一个专卖店,而且是苏俄贸易部门控股,但到现在也没有批准,也不知道苏俄到底有什么好顾虑的,她就是买卖衣服化妆品什么,难道也损害苏俄的社会主义吗?

  二是进口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中国市场已经可以接受苏俄一些工业品,但客户的需求不仅复杂,而且变化快,中方提出新的修改意见,苏俄相关企业需要太长的周期来修改,这极大的影响到这些工业品的销售,苏俄需要提高效率……

  三是她注意到苏俄的商店数量并不多,而且苏俄的商业部门明明有很多商品卖不掉,仓库中有很多库存, 又占据商场不少位置,而老百姓喜欢的商品商店看不到,却需要去地下黑市购买,她很不理解。

  张一思又说苏俄那么多库存商品没用,为什么不想办法低价处理掉?她和苏俄商业部门的负责人沟通过,愿意帮助解决一些库存,但商业部门似乎漠不关心,库存时间长了,就算再好的东西,也会一钱不值……

  张一思一二三点一说出来,福尔采娃一听,来了兴趣,“张,非常感谢您的坦诚,我会帮助你向上汇报,并想办法解决,不过您确信您可以处理掉那些库存商品吗?”

  “我相信没有问题!”张一思告诉福尔采娃,中国和苏俄一样,也有一些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动,但有相应的处理办法,有的是卖给各地的折扣店,有的则是拉到农村,她注意到苏俄很多服装面料不错,只不过款式老式,花色单调,但只要价格便宜,很适合在中国北方农村出售。

  “中国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广大农村还是比较落后,也有不少交通不便的地方,只要我们运过去的商品比较便宜耐用,卖出去并不算难!”

  福尔采娃满意得点点头,苏俄的各种库存多如牛毛,如果那些库存可以卖给中国赚钱,哪怕亏本,也比放在仓库占地方强,她相信轻工部门应该希望把一些库存处理给中国,好留出空间生产出更多的新产品,但悲哀的是,很多工厂眼中的新产品,一上市就变成了老产品,张说的没错,他们的变化太慢了……

  福尔采娃又询问张一思的专卖店准备卖哪些东西,她一直希望可以看到更多的中国新产品,张一思想了想,又从包里拿出了她准备好的石英电子表,赠给福尔采娃。

  虽然手表小巧,但设计的比较时尚,而且比较轻便,她奇怪的问道,“张,你的企业不是卖衣服、化妆品和首饰吗?什么时候卖给了手表,这是你们公司的产品?”

  张一思告诉福尔采娃,这款手表是她丈夫名下的电子企业梦想电子研发的新产品,根据欧美研发的电子表进行了一些改良,研发出了新一代电子表,这种表要比机械表成本低,价格便宜,接下来会大规模推广销售,她希望与苏俄国内的企业合作,在苏俄国内销售。

  “电子企业竟然可以生产手表?”福尔采娃嘟囔着,有一些好奇的问道,“那么谁来管理这家电子企业,是电子部,还是轻工业部?”

  “部长同志,中国不是计划经济,企业生产什么,国家并不管,由企业自行决定!”

  “如果国家不管,可以获得一款很不错的手表,那也是值得的!”

  福尔采娃紧接着询问俄国在华人员的情况,张一思介绍了一番,言下之意是一切都好,他还提到他弟弟的企业正在扩张,希望与苏俄的技术人员有一些交流,福尔采娃又问了问,然后表示会帮忙转达。

  福尔采娃紧接着又询问曾经在苏俄留学过的孙光英一番,通过与两位中国女士的交流,福尔采娃判断中国高层对原有的中苏经贸科技和文化往来并无任何动作。

  虽然这不算奇怪,这一块的交流中国比较占便宜,但一般来说,如果中国对俄政策有大的变动,应该会对高级干部子女做一些交代,但从两女的谈吐中并没有看出有这样的迹象。

  不过福尔采娃这头刚刚递交报告,紧接着就被叫到了枢机处,被苏斯洛夫骂了一顿,原来就在五天前,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召见驻华大使,给出了一份名单,要求名单上的人十天之内离开中国,理由是他们在中国从事与身份不甚相符的工作。

  大使馆与KGB的官员沟通了一番,发现这些人大多从事的是文化交流,并不属于专业的情报人员,电但他们在华任教时,与中国环太党的干部们有一些接触,对中国大学生也做了一些思想灌输,这一切很正常,中国一直都是允许做的,所以这些人对突然间被要求离开中国感到十分吃惊。

  此时中苏既然出现了激烈争论,苏俄政府明白中国不希望这些人留在中国不算奇怪,他们也同意把人招回国,但奇葩在于,一个苏俄教授听说要被招回国时,竟然买了一张前往九州日本福冈的飞机票,然后转向南东京,然后跑到了本州日本,还在东京大放厥词……

  大使馆闻讯后,非常恼火,认为中国是有意放纵他们离开,中国外交部官员则告诉大使,那个教授在华期间多次前往九州日本、香港以及南洋等地,经常购物,中国工作人员以为他进行回国前的采购,谁知道出这种事情。

  中国官员还说,进那名苏俄教授与在华的美国人员有不正常的接触,也收集了一大堆政治很有问题的书籍,他与中国干群学生交谈时,也说过很多赞扬西方制度,有些言辞相当过火,中国要求他离境根源就在于此……

  消息传到苏俄,苏斯洛夫非常恼火,丢人都丢到中国去了,这个人也属于文化战线的人,作为文化部长的福尔采娃难辞其咎,你怎么管人的?怎么把这种货色送到中国?

  苏斯洛夫又斥责福尔采娃动不动就喝酒,把福尔采娃骂得满脸通红,她怎么也想不到一向文质彬彬的灰衣主教竟然有这么暴躁的时候?

  苏斯洛夫也知道自己的情绪不对,但他不能不烦躁,从中国的激烈反应中,他已经嗅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有限主权论是一,这种事情只能做,不能说,当苏俄说出来,中国就一定要和苏俄保持距离,因为中国归根到底是民族国家,他们与苏俄不是一路人,中国必须反对。

  但真正严重的是另外一回事,捷克改革捅出大篓子,苏俄选择强力镇压后,党内反对苏俄改革的声音越来越大,柯西金已经感到严重不安,苏斯洛夫也知道大事不好……

  赫鲁晓夫乱改革,搞得党内人心不稳,这是不对的,但苏俄也必须尝试各种改革,因为问题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若是不改革,或者改革动作迟缓,就会让一大堆人对苏共不满,最近一段时间类似激烈批评苏共的声音陡然间增多了,这不是什么好兆头。

  苏斯洛夫猜测,中国那头狐狸肯定也嗅到了这个问题,他的激烈态度,很可能也是担心党内一些人援引苏俄改革停滞,不愿意进一步改革,所以一定要和苏俄保持距离,避免增加党内保守派的话语权。

  大国的外交总是内政的反应,苏斯洛夫越琢磨,越觉得有理,他当然烦躁,连两个来苏俄一段时间的女孩子都能精准的找到苏俄商业系统的问题,可见商业系统的问题已经到了一眼都能看得到的地步,这样下去人民必然会越来越不满意……

  苏斯洛夫能够看到问题,可他就不知道如何解决,他推动马祖罗夫接任一把手,除了一定的偶然性以外,也是因为他认为马祖罗夫比勃列日涅夫更有活力,也更有能力。

  但现在的问题是马祖罗夫位置不稳,他就必须拉拢军队,而要拉拢军队,他就必须强硬,而对外强硬,对内就要尽量维持稳定,改革就没办法改。

  但即便可以改革,苏斯洛夫也不知道接下来如何改,即便是当下,柯西金的改革也面临着极大困难,他以经济刺激为核心的改革,属于小打小闹的改革,没办法解决很多计划经济的弊端,但苏俄又不可能废除计划经济,这会直接动摇苏俄体制,谁也不敢碰。

  目前苏俄的计划经济体制效率确实不够高,也有一大堆问题,但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计划经济如同一张张无孔不入的大网,把十五个加盟共和国和东欧连接在一起,谁也脱不了身……

  可问题也正是这张网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满意,有人得利的同时,就有人不满,一会是不满的人跳出来,一会又是得利的人觉得他可以得到更多,欲壑难填,想完全摆平实在太难。

  柯西金搞激励改革,实际上已经对充满欲望的一大堆人做了一些妥协,这相当于在大网上开了一些口子,虽然这张网还勉强能用,但若是再开大一些,一个不小心,这张网就会撕开,万一大家伙的联系中断了,那后果不堪设想。

  思前想后,苏斯洛夫干脆不去想了,想也没用,目前这种局面或许只有东方那个狐狸有办法解决,但就算他知道,他也不会说,他只会一边与这张网里面的人做交易,想尽办法薅羊毛,一边则离这张网远远的,免得被套进去……

  想到这里,苏斯洛夫眼前一亮,这张网的漏洞一大堆,他不知道怎么补,整个苏共中央都不知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能够套住东方那个狐狸,哪怕只套住一点点,也稳定不少,所以东方那个狐狸越是想办法远离,越要拉近距离。

  但片刻之后,苏斯洛夫又摇了摇头,想套住狐狸就要舍得下本,但党内强硬派又对狐狸不放心,马祖罗夫对中国大使那么说话,何尝不是因为党内强硬派觉得给中国太多了……难,难,真难!

  同样在喊这句话的还有铁托,苏俄和其他几国对捷克动手,中国和罗马尼亚跳得蛮高,铁托反而不敢跳,原因很简单,中国有资本跳,罗马尼亚那是一贯安静,就算跳,也不会他影响苏俄和罗马尼亚的关系;可他领导的南共和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不一样的!

  在谷雨的前世,铁托跳得比较高,直接批评这是对主权国家的侵犯,当苏俄威胁时,他也昂着头说道,“南斯拉夫不是捷克!”

  但这一世不同,南斯拉夫王国的存在,让他对外捉襟见肘,做很多事情都必须犹豫重重,虽然也不完全是坏事,经过战争和反对钢铁两件事的洗礼,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内部的凝聚力提升了不少,铁托也不需要对内部的民族主义做太过的妥协,虽然宗教问题还是很多。

  不过敏锐的政治眼光告诉铁托,苏俄这一次形象大损,短时间应该不敢再干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此时反而是南斯拉夫一定程度上摆脱苏俄控制,大规模改革的时机。

  而与前世不同,这个位面的南斯拉夫统战价值很有限,南斯拉夫没办法左右摇摆,又要保持相当的军备,不得不依赖苏俄,既要保持足够的独立性,又要能从苏俄搞到援助,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所以他一直活得很累

  铁托虽然在捷克之前改革,但他的改革远不如前世那么肆意,有些大动作并没有放出来,实际上不算出格,但现在不同了,他终于可以大胆的做一些事情了!

  当然这是对内,而对外,他恰恰相反,他反而站在苏俄一边劝和,这也是必须的,苏俄是阵营老大,这个位置谁也没办法动摇,我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想来围观的各位也应该理解南斯拉夫的难处,不理解也算不得什么。

  他亲自访问苏俄,对苏俄一边要一些援助,一边说理解苏俄的难处,又给苏俄打补丁,你们推翻捷克斯洛伐克就推翻了,但不要把为首的那些人除掉,党籍暂时也不要开除,有什么要说的,南共帮着游说,又说他愿意亲自去中国游说一番,让中国动作不要那么大。

  苏俄现在正是头疼的时候,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原来以为会跳出来反对的铁托竟然站在他们一边,勃列日涅夫感动之下,与铁托舌吻了好些下。

  苏俄迅速爽快答应了南共要求的援助,当然了,要求也不少,南共的人帮助劝说杜布切克这帮不愿意低头的混蛋, 铁托与杜布切克谈了很久,虽然杜布切克嘴巴很硬,但他不希望和他一起改革的伙伴们被流放,甚至是杀害,杜布切克选择了有限的合作。

  但出乎铁托意料的是,在南共大使试探访问中国时,受谷雨委托,中国外交部长委婉而坚决的拒绝了,中国政府欢迎铁托先生适当适当时候来访,但不是现在……

  如果说中国不买账还可以理解,没想到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也不买账,这让铁托十分愤怒,我搞革命的时候,齐奥塞斯库在哪里,这小子竟然敢这样?

  在齐奥塞斯库之前,罗马尼亚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是乔治乌-德治,德治当总书记的时候,特别是六十年代上半期,罗马尼亚的国内情况和对外交往都还是不错的,人民甚至认为罗马尼亚好像有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

  乔治乌-德治于1965年去世,他在党务和组织系统的副手齐奥塞斯库接班,齐奥塞斯库得以成为总枢机,一个是因为他负责组织,他比其他领导人更熟悉党的各个部门。另外,他比较年轻。

  开始时,齐奥塞斯库是在那些老革命家的影响、指导下开展自己的领导工作,凡是种种工作,都会同年纪比较大的、有经验的领导人协商后才作出重大决定,可以说齐奥塞斯库延续的还是德治的路线。

  所以铁托压根想不到齐奥塞斯库竟然会这么做,殊不知,齐奥塞斯库也同样看到了苏俄的窘境,他敏锐的意识到罗马尼亚一定程度上脱离苏俄控制和巩固自身权力的天赐良机来了!

  在党中央大楼前面的共和国广场,齐奥塞斯库向自动地聚集在那里的十万罗马尼亚民众发表讲话,他讲话的时候,人们都十分热烈的鼓掌、欢呼,这一天是齐奥塞斯库作为党的领导人最为光荣的日子,在民众的心目中,他成了民族英雄……

  为了巩固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本来性格就有些倔强,对权力也比较执着的齐奥塞斯库态度自然要强硬,要是软弱了,岂不是前功尽弃?所以他当然不会买铁托的面子,他甚至还当着铁托派来的中央局委员的面说道,他效仿的就是1952年的铁托。

  而且他比铁托要理直气壮的多,当年是苏俄保卫了南共,可铁托的回报是什么呢?现在苏俄做了这么严重的错误,我连批评都不能批评吗?铁托同志愿意越活越回去,那是他,不是我!

  铁托被骑脸嘲讽,气得不轻,现在的年青人真是越来越不讲武德了,那我就好好看看你这个尼古拉到底能否扛得住苏俄的压力?

  铁托劝说未果,苏俄高层更加愤怒,你一个华约成员国也敢造反?所以苏俄高层威胁武力推翻齐奥塞斯库,还放出风声,15万苏俄大军已经准备妥当!

   但齐奥塞斯库立刻反击,禁止华约在罗马尼亚的领土上搞演习,同时宣布招募大批国民自卫队等等,还再次对外声称每个国家都应该对自己国家的军队经济有绝对的控制权,苏俄这是霸权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

  当然了,齐奥塞斯库也知道自己这小胳膊小腿根本扛不住,他一方面让驻华大使紧急约见谷雨,希望获得中国的支持;一边通过外交渠道与英国联系,不过他也不敢过分,只是有限的联系,虽然齐奥塞斯库相信苏俄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搞武装侵略,但万一发疯呢?

  不过出乎齐奥塞斯库意外的是,谷雨压根不见罗马尼亚大使,中国外交部负责苏东事务的副部长告诉驻华大使,中国和罗马尼亚之间并无任何紧急事务,齐奥塞斯库先生也不必太担心,天塌不下来!

   齐奥塞斯库直接被干蒙了,中国人这是怎么回事,不见铁托还可以理解,明明应该拉拢罗马尼亚的,怎么也不理睬罗马尼亚了?

  齐奥塞斯库仔细琢磨谷雨的那番话,他最后的意思应该是告诉他放心,苏俄不敢打,但既然中国知道苏俄不敢打,那就更要和罗马尼亚在一起共抗,反正也没什么风险,他为什么不做了?

  谷雨肯定是认为现在比较敏感,不适合与罗马尼亚走得太近,看来那位名气很大的中国人也不是他想象的那么充满锋芒,他还是比较忌惮苏俄的。

  但这也不对呀,中国都和美国联合出谴责提案,又让各国使领馆对外解释,把苏俄都得罪透了,还在乎与罗马尼亚走得更近吗?

  越想越是想不通,齐奥塞斯库又仔细打听了各种细节,他注意到一点,驻华大使联系的是中联部,但回复的却是中国的外交部,他倒吸了一口气,难不成中国已经不在意与苏东各国的党际合作了?未来只是单纯的国与国合作?

  齐奥塞斯库相当狐疑,也相当不安,虽然他为了争夺足够的主导权,与苏俄不太对付,但他心目中,苏俄、东欧各国,还有中国,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难不成现在中国想脱离这个绳子?

  不过齐奥塞斯库的不安也没有持续太久,因为英国人对齐奥塞斯库伸出了温暖的怀抱,英罗一段友好关系,甚至于连飞机组装线都出口的时代开始了!

  作为天下独一档的大搅屎棍,看到老毛子出现了这么大的漏洞,英国佬当然要下场,英国佬对捷克出现的多起伤亡,嗯,罗马尼亚受到的威胁表达了严重关注,认为这必然极大的恶化欧洲安全形势,并威胁苏俄,若是再敢乱来,会推动西欧各国断绝与苏俄的经济合作。

  一边威胁老毛子,英国佬一边趁热打铁,正式批准罗罗公司与中航发成立一个合资公司,合作生产康威民用发动机作为中国第一款大型民航客机的动力。

  而报给美国人的理由有四,一是中国与苏俄闹翻,得让中国看到好处,万一中国人退缩怎么办?中国狐狸是什么样的人,你们不知道吗?

  第二点理由,这款发动机虽然推力不小,但属于第一代涡扇,英美都已经装备第二代涡扇,并启动第三代涡扇的研发,技术上不存在泄密。

  第三点理由就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迅速,由德国人帮忙奠定的西南航发是中国军用航发主力,水平相当高,而中国的航空动力也已经仿制了好几款俄国发动机,拥有相当强的技术实力,中国完全有能力研发康威这一级别的涡扇发动机,不卖给中国,中国就可以自己研发或者与苏俄合作。

  第四点理由则是中国正在放在苏俄引进的涡扇发动机,作为中国引进苏俄的战略轰炸机的动力,而康威太大很难用在米亚4上面,除非中国大改米亚4,那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涡扇发动机也同样很难用在战斗机上,所以完全不用担心该款发动机用于中国军队。

  总之一句话,别扯犊子,影响大英帝国发财,这是高达四百架民航客机的庞大订单,大英帝国觊觎很久了,尤其是现在英镑贬值,大英帝国日子非常难过,美国再拦着,那就别怨大英帝国离心离德,和法国人凑在一起拆台,你们想不想收拾法国了?

  对于英国人狗急跳墙的逼宫,林登-约翰逊选择了妥协,虽然美国航空工业公司都十分不爽,为什么把这么个大订单给英国,JT3D为什么不能入华,但此时此刻,经济利益要让位于政治利益,而且英国航空工业衰落趋势非常明显,绝不可能是中国民航工业可以挽救的!

  林登-约翰逊选择妥协,还有一个原因,那个脑子有屎的罗伯特-肯尼迪非要竞选总统,没办法,大家只要让他去见大哥,可几年不到,连续送走兄弟俩,太过赤裸裸,现在美国民意沸腾,他的总统之路很不好走,偏偏对面又是老奸巨猾的尼克松,他实在没心思再在外面搞什么事。

  哪怕捷克事件他也没多少动力,耍耍嘴皮子,打击一下苏俄的声望就行了,其他的,他懒得掺和,苏俄的家务事,他才没心思管,有那个心思,还不如多找找法国的破绽……

  康威入华的消息传到北京,谷雨长出了一口气,能够引进这款发动机,也就意味着中国第一代民航飞机研发最大的拦路虎消除了,接下来不管能否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十之八九不会成功,亏损无数是肯定的,最后的订单能破100架就算成功),但都会锻炼出一只相当不错的大飞机设计团队,这才是关键。

  而这一次引进英国发动机的钱,相当部分还是炒作英镑的收入,谁让大英帝国扛不住,让英镑一口气贬值那么多,那就别怪中国趁火打劫……

  谷雨慢慢放下文件,看向对面的顾金声同志,“我听说有些同志对我们现在外交上的做法不太满意?”

  “李润石同志支持与苏俄保持距离,但他认为我们对罗马尼亚的外交策略有问题,中罗两国现在都在反对苏俄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有一些合作还是可以的!”

   “你是怎么看的?”

   “谷枢机,我对外交不是很熟悉!”

   “在我面前,有什么不能说的?”

   “我觉得李润石同志的说法有些道理,这符合常理!”

  谷雨点点头,“一般来说,并没有错,不过你没有注意到,不管是罗马尼亚,还是南斯拉夫,都是有心思的,我不耐烦和他们凑在一起!

  齐奥塞斯库上台不久,又比较年青,地位应该不稳,他明显是借着反苏,树立国内威望,我为什么要配合他?若是理睬他了,他问我们要援助,我们给还是不给?罗马尼亚又是个农业国,给不了什么东西,我们理睬他干什么?

  铁托更是狡猾得很,没有钢铁的帮助,南共能不能活下来,都未可知,可他倒好,东欧第一个反钢铁的,也是第一个清洗苏俄影响力的人,现在又跳出来做好人,还不是盯着苏俄的援助吗?这种吸血鬼,我都不愿意多看他一眼!”

  谷雨说到这里,看向顾金声同志,“我在中央局会议上说要保持绝对中立,中立的意思就是怎么和西方打交道,也怎么和东方打交道,我们要彻底切断与苏东国家正常的外交、党际交流和科技经贸文化交流之外的其他交流,社会主义阵营那些个狗屁倒灶的事情,跟我们无关,别动不动就扯上我们!

  以后我们看东欧国家就如同比利时、荷兰,看东欧那些CP党、工人党什么的,和给英国工党、法国社会党、日本社会党一样,可以做一些党际交流,交流一下对种种理论的心得,仅此而已!”

  顾金声同志听完,点点头,“谷枢机,我清楚了,您的态度用一句话总结,不管是罗马尼亚这种和我们立场类似,还是其他几个站在苏俄一边的,亦或是南斯拉夫那种两面说和的,我们都一个样,给我们带来利益的交好,不带来利益或者利益少的,不管、少管!”

  “说的不错!”谷雨笑着说道,“我这些年在国际上蹦跶得厉害,那是没办法,不是我想这样,而是我们国力不足,我需要通过蹦跶,获得一些好处。

  但现在不同了,我们家底厚实了,可以学一学19世纪的美国,以后我们势力范围之外的事情都和我们无关,不碰我们一亩三分地,我们都不要管。

  不管对面是什么人,是圣人也好,是恶魔也罢,我们都同样的对待,我们只看利益,不看意识形态,做生意欢迎,生意以外的事情别喊我,我早就想转成这样的模式,可一直没有机会,现在我们好不容易抓住这个机会,可以与苏东集团脱离联系,还和他们扯犊子干什么!”

  “确实应该如此!”

  “你以后就这样办外交,应该要轻松许多!”

  “确实要轻松很多,这恰好符合我这个笨人,谷枢机,多谢您的引导!”

  谷雨笑着看了他一样,满意的说道,“我们对捷克事件的态度,全世界应该清楚了,现在该收场了,你召开一次会议,安排一下,让各地使领馆别搞宣传了,平时该干嘛干嘛,国内的报纸媒体也不要再讨论捷克事件,有那个时间,还不如猜测一下罗伯特-肯尼迪的死因!”

  “我来安排?”

  谷雨满眼都是笑意,“你两年后都要接班了,军事外交的日常会议,你不管难道我来管?”

  “谷枢机既然交代了,那我来管!”

  “要敢于拿主意,现在我们家底厚实,就算犯了一些错误,也能弥补!”想了想,谷雨又叮嘱道,“对威望高的同志要尊重,合理范围内给一些照顾是应该的!

  但有些人自以为是,也别客气,该处理处理,若是觉得啃不动,他肯定有破绽,秘书子女拿下几个,也就老实了!

  新人上任想树立威信,恩威并施是必须的,当年我一边提出一个不杀,大部不抓,一边抓了张特立威,威信就迅速建立起来了……”

  顾金声倾听教诲,连连点头,谷雨接着问道,“嗷,还有一件事,我一直没问,那些与苏俄人士有不正常接触的党内干部,你是怎么处理的?”

  “按照此前的惯例,没退休的降级退休,已经退休的降低待遇!”

  “以前可以这样,现在不行!”谷雨冷冰冰的说道,“这么喜欢和老毛子待一起,那就别在党内待着了,抓到真凭实据的人,开除出党,剥夺一切政治经济待遇,追回各项荣誉。

  若是苏俄愿意接收,他们可以去苏俄;苏俄不要,那滚到香港或者南洋,自己挑地方,都什么时候,还这么没有眼力劲,留着也是祸害,老子的钱不是大风吹来的,绝不会养这种人!”

  “好,我来安排!”顾金声同志听完,考虑片刻后,微微咬牙,他紧接着说道,“还有一些人在党内外把资本主义那一套吹上了天,也要用同样的办法处置,这样不偏不倚,才是绝对中立!”

  “你说的不错,就这样办!”谷雨点头认可,“还有两类人要格外注意,一类是民族干部,非常强调本民族的特异性,这是刻意宣扬极端民族主义,也要同样处理!

  另外一类是一些特殊团体,比如妇女,给他们适当的照顾是应该的,但照顾是有前提的,不是绝对照顾,那种喜欢宣扬女权的,也要同样处理!”

  然后交代道,“我党的政治光谱应该是民族主义在先,中间偏左的建制派政党,这样可以获得最大的群众支持。

  那种宣扬极端主义思想,不管是什么口号,都别有用心,这些人是想和我们争夺人心,对这种人掀起的种种风浪要冷处理,把其中的顽固分子往外赶,这是最合适的做法……”:

  新时代新股东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