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21章 操碎了心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7349 2025-05-12 15:06

  虽然与赫鲁晓夫交谈不畅,但中苏两国代表团还是共同乘坐列车一同前往巴黎,赫鲁晓夫当然可以乘坐巨大的图114,不过他上一次已经摆过了威风,这一次再摆威风意义不大,而且和中国代表团一起坐专列,也可以向西方证明两家的友好,同时用非正式的方式进行一些交谈,这反而更有利。

   交谈中自然谈到了中国正在建设的京津实验高铁和葛洲坝,这两个项目老毛子都出了钱,自然比较关心,李多才告诉他,葛洲坝明年将合拢,希望他到时候可以出席合拢仪式,赫鲁晓夫当然答应,这么大的工程他当然出席作秀的机会。

   而京津实验高铁明年下半年会进行试运营,1962年上半年会正式运营,而按照计划,中国将申请1962年足球世界杯,本次世界杯将选择4座城市的场馆比赛,中国最终选择的是北京、天津、沈阳和太原四地作为赛场。

   按照中方的设想,最终的半决赛在北京和天津之间举行,决赛在北京举行,到时候运动员就通过高铁出行,同时也将在决赛邀请多国领导人出席,这将有利于建立中国崭新的国家形象,如果申办成功,也希望赫鲁晓夫出席。

   为了这一次世界杯的申办,中方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也与国际足联多次磋商,正常来说,拿到主办权并不难,毕竟中国是大国,喜爱足球的人非常多,又拿过一届世界杯,1950年巴西世界杯中国推动的世界足球战术改革的影响也很大,怎么着也应该战胜智利和阿根廷等国获得主办权。

   不过多少也有一些挑战,此前世界足球是欧洲和南美轮流举办,两家占据绝对的影响力,中国的影响力不能说没有,但也很轻微,再加上中国是一个红色国家,所以能否真正拿到1962年世界杯的主办权,多少还有一些变数。

   中国想利用世界杯打造国家形象,高铁也准备在那个时候拿出来,赫鲁晓夫也有些眼热,作为世界第一体育大国,苏俄到现在也没有举办奥运会,这是很不适合的,所以他想了想,指示随行的同志,“苏俄也要申请奥运会,并邀请其他国家的客人!”

   不过寻即,赫鲁晓夫就有些不爽的说道,“很多国际组织都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对共产主义国家申请国际比赛总是推三阻四,中国同志若是遇到了困难,苏俄一定会帮助!”

   李多才表示了感谢,然后两人继续交谈着,而与此同时,赫鲁晓夫夫人尼娜·彼得罗夫娜正在和容强交谈着,尼娜和容强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

   两人都非常聪明,也都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基本不涉足丈夫的政治事务,而且两人的家庭一样,都有三个子女。

   不过也是有区别的,赫鲁晓夫的长子是飞行员,在战场上失踪,大概率牺牲,虽然目前还没有找到他的遗体,而且这个孩子还是赫鲁晓夫和前妻所出。

   所以赫鲁晓夫和尼娜真正只生了两个孩子,长子谢尔盖是一名工程师,女儿拉达·尼基吉奇娜嫁给了《消息报》主编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阿朱别伊。

   《消息报》是苏俄三大报纸之一,赫鲁晓夫的女婿担任这样的关键报纸主编,自然地位很高,对赫鲁晓夫的影响力也很大,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和这一次巴黎会议,他都是重要随员之一。

  容强和尼娜多次交流,但此前两人都没有谈到各自的家人,所以尼娜主动介绍完自己后,容强也告诉尼娜,她和谷雨生了三个孩子,长女丁承德现在是中国科学大学校办企业计算机公司的副经理,她的丈夫是一名科技工作者。

   二女儿现在自谋生路,是一个不错的私营商人,不过她还没有成家,至于小儿子,容强笑着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小儿子,说道,“我正要送他去捷克读书!”

  尼娜看了看张库伦,笑着说道,“这是一个英俊的小伙子,他未来肯定会有一位美丽的妻子!”

   张库伦有些不习惯的笑了笑,尼娜好奇的问道,“为什么要送到捷克,苏俄有更好的大学?”

   听完翻译,张库伦看了看母亲,然后按照事先的交代说道,“布达佩斯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我非常想亲眼看一看它!”

  尼娜微笑着说道,“莫斯科也同样美丽,欢迎你未来前往莫斯科旅游!”

  谈完了孩子,尼娜询问容强,听说你很喜欢苏俄的小说,喜欢托尔斯泰,容强笑着说道,“年青的时候,我确实看了不少苏俄的长篇小说,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现在更喜欢看看电视,电视更生动,还尝试着写了一个革命和爱情的电视剧剧本!”

   尼娜鼓励道,“容,你应该拍出来!”

   “我的二女儿也这么说,不过我写的不算好!”

   “可以让中国的宣传部派出工作人员帮着修改嘛,这一点都不困难!”

   容强笑着摇摇头,“我的丈夫不愿意我插手宣传工作!”

   “这有什么?”尼娜有些不理解,“阿列克谢一直跟在尼基塔身边,他做得非常出色,大家都很赞赏!”

   容强笑了笑,“中苏两党有着很多差距,中国高层领导人的妻子除得到允许的几位老革命家以外,其他人都不允许从事政治相关工作,也不允许担任丈夫的秘书,我党在这一块有明确的规定……”

   尼娜更加不理解,“您的女儿可以成为私营商人,您却有这么多限制,这是为什么?”

   “我党在政治上管理的非常严格,但在经济上稍微有些放松,这一点恰好与贵国相反!”容强想了想说道,“据我所知,贵国有不少同志受委派在华工作,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帮助中国企业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同时收益匪浅,回国时可以购买不少中外商品。

   另外还有一些同志直接从事有利于中苏友好的商务活动,您如果乐意的话,也可以安排从事谢尔盖前往中国,不管是做技术指导,还是经商,以增进中苏两国的贸易往来,都是好事!”

   尼娜微微皱眉,容强表面的意思是一些苏俄的技术人员作为专家前往中国,他们不仅仅承担官方指定的技术工作,还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从事技术指导和商业活动,而且获益匪浅,这一点尼娜也听人说过。

   中国对苏俄技术人员非常重视,只要愿意帮忙,很舍得花钱,最有名的就是一位退休的科学院院士换了大量的日用品,而这几年那位院士在中国每年还往苏俄国内送很多东西……

   但容强直接邀请谢尔盖,这多少有些出乎尼娜的意料,容强这么邀请,肯定此前有先例,贝利亚那个叛徒儿子据说在中国的研究机构工作,仅仅是他吗?亦或是还有以前或者在任的苏共中央高级干部的家人?

   尼娜产生了深深的疑虑,他回去告诉了赫鲁晓夫,赫鲁晓夫也有些愕然,竟然有这种事,看来有必要查一查,苏俄专家在中国干一些私活,多赚一些钱,赫鲁晓夫没办法阻拦,也不方便阻拦。

   但如果高级干部的亲属跑到中国经商,这里面就有问题了,这不仅仅是可能存在的腐败问题,更有可能存在泄密,为什么他没有得到报告?安德罗波夫向他保密?

   尼娜向丈夫报告,而坐在另外一个车厢内的容强事实上也有些纳闷,她不明白丈夫为什么来这么一手,他为什么要让自己在尼娜面前寻机提及这段话,到底是针对谁?不过既然丈夫有交代,那就一定要说,说过了也要和丈夫说一声。

   谷雨看到容强发过来的电报后,默默得看着西方,可爱的尼基塔,我已经在帮助你了,希望这一次你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战之后,中国重点发展冶金,在氧气顶吹转炉领域位于世界先进水平,又和英国交流了连轧工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钢铁工业水平相当高,这自然引起了苏俄的高度关注,两国进行了一连串技术交流,苏俄自然派出了一批技术人员来到中国,这里面就包括勃列日涅夫的儿子尤里·勃列日涅夫。

   尤里·勃列日涅夫是一位冶金工程师,他虽然隐姓埋名来到中国,但作为勃列日涅夫的独子,中方还是发现了他的痕迹,而这位同志似乎对学习工作不太在意,他最喜欢的就是逛中国的商场,但他没有多少钱,很快他就得到提醒,可以做一些商业活动……

   尤里·勃列日涅夫想经商并不困难,因为他的姨父谢苗·库兹米奇·茨维贡现在是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与中国相邻,在茨维贡的支持下,尤里·勃列日涅夫搞来了不少东西,然后快快乐乐的购买了很多商品。

   尤里·勃列日涅夫的兴趣转换很快,在购了一段时间各种商品后,他又改变了想法,竟然开始对夜总会什么的很有兴趣,而中国内地对这一块管束比较厉害,他就跑到了好几趟香港。

   在香港,他也觉得没什么意思,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搞来了一本旅游签证,然后就去了九州日本,还有人间的天堂南东京,在那里待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等到尤里·勃列日涅夫在中国学习期满,离开中国后,这一条也没有断,这一次换过来的是一位喜爱艺术,喜欢珠宝的女士,她到了中国之后,一会在北京,一会在上海,当然了,在华时间最长是在香港,她的名字叫作加林娜……

   虽然苏共高层此时各种乱象已经不少,但不管怎么说勃列日涅夫现在还不是老大,他怎么也不应该对子女放纵到这种程度,这也太离谱了!

   当然了,勃列日涅夫怎么管子女,谷雨管不着,他之所以间接捅出此事,就是因为他觉得让勃列日涅夫上台并不是很好,这不符合中国长远的国家利益。

   如无意外,进入到八十年代,中国将迎来一波发展的高峰期,各种经济数据可以说相当客观,到时候中国与美国经济上出现激烈摩擦的可能性不小,但此时中国的根基还不够扎实,更重要的是,美国工业还没有完全掏空,而且知识经济时代就要开始。

   所以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谷雨需要苏俄挡在前面,问题是前世这个阶段,苏俄已经是僵尸了,对美国的威胁不大,要想改变苏俄的僵尸局面,就得想办法营造有利于中国的苏共政治格局。

   勃列日涅夫虽然在苏共中央主席团并不被看重,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执行干部,并无太多主见,也没有多少理想,更无理论基础,但这个被认为是平庸的家伙,却硬生生干了18年的,一直干到死,谷雨根本不敢小瞧。

   在谷雨看来,在他生病之前,他的内政外交政策并没什么问题,即便是被无数人诟病,苏俄大手笔的对外扩张,也不奇怪,前世七十年代美国看起来太烂了,任何一个苏共领导人都不可能错过这样的机会,肯定会发动一波又一波进攻,换成谁都一样。

   但勃列日涅夫执政中后期,却搞出了一堆问题,直接变成了苏俄最终解体的导火索,问题在哪里,实际上很简单,勃列日涅夫生病了,生病自然会怠政,怠政自然会出现种种乱象。

   不要说苏俄,谷雨的前世某一位只干了十年的同志,在他的第二任同样搞出了大篓子,也是因为生病,最高领导人一旦生病,精力不济,就必然出事。

   此时最重要的是启动调整手续,中国能顺利调整,但苏俄并没有,这不是勃列日涅夫贪恋权力什么的,真正要怪的是苏俄奇葩的体制,为什么一位病夫想退休都没办法退休!

   所以谷雨想来想去,要想让老毛子多挺一段时间,那就让勋宗提前退休,这也是没办法,因为1960年苏共中央枢机处大调整后,已经越来越像1964年政变前夕的模样,如此演变下去,勋宗上台的概率非常大。

   赫鲁晓夫会不会被政变下台,还是可能性很大,这位老兄如果这一世还和前世那样折腾,搞得一地鸡毛,下台是必然的。

   尤其是他的最后阶段,古巴导弹危机对美服软,对内农业改革惨败,拿出大笔黄金进口粮食,党内搞什么工业党和农业党,搞的影响力急剧下滑,党内一大堆人反对。

   此时赫鲁晓夫最应该做的是应该尽快确立接班人好稳定人心,他却让勋宗和波德戈尔内竞争,然后说什么我让两个人光着屁股坐,两人都不敢穿衣服……

   两人都被赫鲁晓夫不断调整人事搞怕了,干脆把矛头一起指向了他,再加上得到了此时已经失宠,但却掌握了KGB和宣传系统的谢列平和苏斯洛夫的积极配合,又拉到了军方认可,最后众人一起用力,先请老上级退休。

   在玉米帝被政变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当下,看苏俄的事情,只要看其中央枢机处的可能人选即可,目前的苏共第二枢机科兹洛夫如无意外,应该还会被玉米帝气得脑淤血玩球,赫鲁晓夫一时找不到接班人,前世让勋宗接替第二枢机,这一世同样大概率让他接替。

   原因很简单,几个有可能的接班人中,同时兼任中央主席团成员的高级枢机苏斯洛夫手腕虽然够,但根基太薄弱,又和赫鲁晓夫有意识形态上的冲突,赫鲁晓夫没让他下台就不错了,还做第二枢机,不可能的。

   没有进入中央主席团的谢列平就是一个二愣子,前世赫鲁晓夫让他去列宁格勒做一把手,他竟然拒绝了,光凭这一点,还有他想收拾特权,就可以用一句,该同志不适合高层政治……

   目前有可能改变格局的就是安德罗波夫,安德罗波夫又是一个极其阴险的家伙,但赫鲁晓夫对KGB等安全机构一直很有防范,安德罗波夫下一步顶破天进入枢机处,不可能一步到位进入中央主席团,而一个非主席团成员想当第一枢机实在太难了。

   而且苏斯洛夫一直怀疑此人的政治立场,在苏斯洛夫还蹦蹦跳跳活着的当下,安德罗波夫想一步到位,在60年代就上台,根本不可能。

   既然台面上这几个都不行,勃列日涅夫未来重回枢机处占坑可能性自然非常大,一旦出现政变,他就必然上台,所以谷雨干脆在苏共22大召开前夕,把勋宗子女的问题间接捅出来,若是赫鲁晓夫把他赶出中央主席团,自然意味着格局大变。

   而接替勃列日涅夫职务的,很可能是乌克兰第一枢机尼古拉·维克托罗维奇·波德戈尔内,这位糖厂工程师是赫鲁晓夫的绝对亲信,现在已经是中央主席团候补成员,再进一步的希望非常大,等到科兹洛夫玩球,他成为第二枢机的希望很大。

   谷雨见过波德戈尔内,这个人也是从基层摸爬滚打上来了,是一个实干家,他和柯西金的观点似乎有些接近,或许在此人的支持下,柯西金的改革会更加彻底一些。

   更重要的是,波德戈尔内不喝酒,光凭这一点,谷雨就判断他应该能活得比较久,这样一个实干家,虽然没办法挽回苏俄的国运,但拖延几年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而只要苏俄的威胁还在,美国对中国就没办法用力,只要挺过这个阶段,在知识经济时代,占据半壁天下的未来,未来就由不得美国了……

   连北方邻居苏俄都操碎了心,对身边的朝鲜谷雨自然操碎了心,在看过了李多才的电报后,谷雨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不管怎么说,中国没苏俄那么多问题,就算他不行了,李多才同志大方向也不会错。

   目前李承晚已经不太可能控制住局面,张勉一个文人也难,前世卡卡在这个阶段出现看来有其必然性,既然如此,这一次也出一个卡卡,来完成打压朝鲜左派这件事,无论如何,这件脏兮兮的活,都不能由中国来做,至于干完之后会不会滚蛋,谷雨也不着急,关键要看这个人的政策!

   既然早就知道李承晚不会有好的结局,谷雨自然也考虑到李承晚game over,右派候选人压制不住左派的可能性,他也早就在暗中选择一位合适的“卡卡”,你还别说,这个人他还真找到了,而且还非常年青!

   对大名鼎鼎的卡卡,谷雨相当不放心,曾经发出秘密手令寻找,最终发现此人已经死在1944年,在阅读此人的档案资料时,谷雨看到了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卡卡的大哥有一个女婿叫金钟泌,谷雨估计这个人就是前世韩国政坛的三金之一。

   要我起来,这个金钟泌可比死在东北的卡卡有眼力多了,这位刚刚上大学的大学生竟然参加了地下反日运动,并在解放军攻入朝鲜后,加入朝鲜人民解放军,因为文化程度较高,加之朝军扩军迅速,此人提拔很快,战争结束后已经是副团长。

   战争结束后,金钟泌因为文化程度较高,没有退伍,而是被调入陆军司令部任参谋,在朝鲜政变期间,他运气也很好,正好不在汉城,战后回到朝鲜就被安排到新组建的卫戍司令部中担任高级参谋,后被调到坦克部队任职。

   金钟泌属于底子比较干净的起义派,本身政治立场也偏右,自然在李承晚时代获得了迅速提拔,今年仅仅34岁的金钟泌已经是卫戍司令部下属的坦克旅旅长,这是朝军最精锐的部队之一。

   与前世一样,这个金钟泌同样不安分,他和一批少壮派军官都有来往,希望用强有力手段改变朝鲜目前这种较为混乱的局面,是这一批人的代表人物之一……

   随着朝鲜政局愈发混乱,金钟泌等人的活动也越来越频繁,而中国秘密情报人员与此人与多次接触,对此人的治国理念进行了一番摸底,此人水平是有,但他绝对没有卡卡那么多极端的东西,这也不奇怪,卡卡事实上更类似于日本人,而金钟泌则不是。

   金钟泌非常讨厌朝鲜目前混乱的政党斗争,他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而这个政府只能由军方组织,然后在军政府的组织下进行一连串经济建设,思想偏右的他并不认为李承晚的先轻后重的思路有什么大问题。

   当然了,效仿中国建设一大堆国有基干企业是必须的,朝鲜有那么多铁矿煤炭,不建钢铁厂太浪费了,至于建设所需投资,他的思路也简单,与中美同时搞好关系,与本州日本也要缓和关系,既靠外来投资,又靠外向型经济、海外侨汇、雇佣兵等等收入,凡是中国做得,朝鲜都可以效仿……

   至于要不要和中国谈判,加入香港经合组织则需要看朝鲜的未来的发展情况,金钟泌并不希望朝鲜工业被中国冲垮,可以说金钟泌的经济思想算是中规中矩,符合这个时代人的普通认知。

   了解到这些之后,谷雨默默得等待着,对朝鲜,他从来不会主动去做什么,他更喜欢因势利导,若是金钟泌杀出头,也未必不能认可,不管怎么说,这一世的朝鲜不可能有前世的机遇,保持稳步的发展还是可以的,已经拖了十几年,差不多了!

   1960年4与11日,汉城特调部对外公开了马当事件的一位年青死难者初步的尸检结果,尸检证明此人被20厘米长催泪瓦斯手榴弹劈开,从后脑勺穿透到眼睛,这表明警察的催泪瓦斯开枪角度小于45度,如果直接打在一个人的脸上是可能致命的。

   所以尸检结果被公开的当天,马当警察局上自警察局长下至普通参与的警员全部被传讯,迫于特调部巨大的压力,李起鹏给予马当警察局的电话命令被揭发,李起鹏要求警察局长狠一些,要杀一儆百!

   次日消息传出,韩国副总理李起鹏立刻对外否认此事,但愤怒的民意已经压不住了,李起鹏看到、听到一大堆破事之后,慢慢起了退意,或许只能如他的祖先一样再一次逃离朝鲜。

   李起鹏回到家中,把目前的局势和夫人、两个儿子说了一下,要求他们做一些必要的准备,一些资产要尽快处置,现在的形势已经对他们很不利了。

   李起鹏说这些话时,并没有注意到他的长子李康石有些变幻的眼神,李起鹏是李承晚的秘书出身,他的长子李康石是李承晚的养子。

   李康石喃喃地问道,“父亲,形势真得不可为了吗?”

   一向不喜欢称呼李起鹏为父亲的李康石这么说,李起鹏也没太在意,他随口说道,“还在努力中,但也要做一些准备,无论如何,我绝不能被审判!”

   李康石眼神有些疯狂,他的脸色变得惨白,“当然,我们是高贵的朝鲜李氏王朝后裔,谁也没资格审判我们,谁也没有资格……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