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正在想后路的李起鹏,李承晚并不甘心这样收场,老头还想努力,他第三次找到了何济世同志,相比于前两次,这一次李承晚拿出了更多的东西,什么立刻加入香港经合组织,相互关税降到最低,按照国民待遇给予对方企业,允许中资全面投资朝鲜云云。
而在中央明确态度后,何济世同志自然不可能买账,而是很高大上的说道,“主席先生,朝鲜是否加入香港经合组织,中朝两国是否进行新一轮经济合作,需要服从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谷主席提出的双赢原则。
中国不是到处掠夺,搞殖民地的英法,也不是在美洲大搞香蕉共和国的美国,同样也不是在东欧大搞卫星国的苏俄,中国一直秉承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与周边国家合作,宁愿吃亏,也不会让兄弟国家受损,这一点朝鲜上下应该很清楚……”
李承晚怎么也想不到这个长相端正的年青人竟然教训起了他,此时既然得不到中国的认可,他自然也没必要客气,他一时气急,忍不住说道,“南越也是中国的兄弟国家!”
何济世听完,怒气冲冲的说道,“对中国和南越的交往,主席先生,是您有异议?还是朝鲜人民共和国有异议?”
李承晚怯懦不敢再说,何济世哼了一声,站起身告辞,既然李承晚乱说,何济世自然也不客气,在返回到大使馆之后,何济世就联系上朴一宇,表明了中方的立场。
既然李承晚在选举中出现重大舞弊,重新选举现在又不是很合适,最好是几方合力,逼迫李承晚主动辞职,然后成立一个临时政府作为过渡,等一年后再举行新一轮主席选举。
而按照朝鲜宪法,张勉作为总理,是临时政府理所当然的负责人,所以何济世建议朴一宇按照宪法,与张勉合作,等到国内稳定,再举行新一轮国家主席选举。
朴一宇不置可否,想了想说道,“劳工党有一些人建议直接推翻李承晚,建立一个革命政府……”
“革命政府革的是谁的命?朝鲜政府的组织架构不仅仅是蕴含着金九、李铁夫等朝鲜老一代革命者的心血,也有谷主席的心血!”
朴一宇脸色骤变,“何代办,你不说,我还真没想到这一点!”
“老朴,你必须注意到目前形势的极端复杂,朝鲜不能乱!”何济世同志严肃说道,“情报显示,劳工党内有一些人与苏俄情报机构有不正常的联系,这是绝不能容忍的,最好是按照宪法规定来操作,这样也顺理成章!”
朴一宇听完,脸色有些难看,他意识到环太党中央的态度不可能改变,而成立张勉这个临时政府很可能有压制亲苏势力的目的,但目前这个状态,很多人很难分清楚到底是亲苏还是亲中,所以他本能是不乐意的,这件事等待他上台之后再做也是可以的。
朴一宇委婉得表达了这一点,何济世同志皱着眉头说道,“老朴,你和我国的关系知道的人不少,有些事你做和张勉做是完全不同的!
现在中苏两国也有不少合作,你如果严厉处置了一些人,对中苏关系有些影响,而且对你的个人形象也不好,但同样的事情让张勉来做,就没有任何负担!”
“我真正担心的是张勉钻空子,搞扩大化,上一次我们就吃了李承晚这个亏……”
“朝鲜环太党一些老同志受苏俄的影响很深,这一次有没有受苏俄KGB的影响,我看是有的,有这些不安稳因素在,对朝鲜不是什么好事,这样的事你不好做,也不方便做,必要的时候有一些扩大化,不见得是坏事!
据我所知,你虽然是党的主席,但党内一些同志的影响力比你差不了多少,这些人还和劳工党一些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不清理掉,你的话语权就会大打折扣!
至于张勉效仿李承晚钻空子,我看不需要太担心,张勉不过是一个文人,也没有什么李氏王朝血脉,那些支持李承晚的保守势力不会听他的话……”
“党内确实有一些同志倚老卖老,可何代办,他们在地方的影响力也确实不小,若是清理了他们的影响力,我党的影响力很可能会直线下降!”
“老朴,你背后站着的是中国,就算朝鲜环太党暂时影响力有些下滑,过不了多久,也会起来,关键是找准你党的定位。
现在朝鲜国内有不少人与中国与密切的经贸关系,这些人天然是你党的拥护者,可到目前为止,你党压根没做什么动作,由着这些人被右派拉拢,这是不行的!
我知道你一直有些做一些改革,但是当年内种种牵制太多,严重束缚了你的手脚,现在你的关键不是立刻做国家主席,而是尽快完成党内整合,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可以对党内做一些大的动作,完成从革命党到建设党的转型。
朝鲜环太党现在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此,党内一些同志到现在还是革命时期的思想,很多人对苏俄缺乏足够的警惕,很容易被他们那一套欺骗,这些人必须要压制住,在国内,这样的人大多退休或者已经退居二线了……”
被何济世这么一番劝说,朴一宇权衡一番后,选择了接受,他不接受也不行,何代办虽然年青,但他代表的是中国,而没有国内的支持,他甚至连朝鲜环太党都控制不住。
当然这不是主要原因,说到底还是何济世的劝说说到了点子上,党内革命时期的人影响很大,有这些人在,朴一宇就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必须先清理掉这些人,巩固住内部,然后做一些改革,扩大朝鲜环太党的影响力。
这么多人吃着中国的饭,却被那些亲美右派政党拉拢,朴一宇早就想拉拢他们,让他们成为朝鲜环太党的中坚力量,可党内那些老古董们就是不同意,说三道四的人不少,可是不进行这样巨大的变革,朝鲜环太党与劳工党并无实质区别。
朴一宇已经敏锐的意识到,朝鲜环太党左左不过农工党,右又右不过李承晚的自由党,这些年的影响力已经有了明显的下降,必须要进行大的变革,赶走那些亲苏左派,全力吸引那些亲中势力,虽然这样操作之后,党的性质有很大的改变,但朝鲜环太党信奉是谷雨主义,又不是苏俄那一套……
朴一宇相信只要朝鲜环太党做出这样的变革,就一定可以获得中国全力支持,到时候他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击败张勉成为国家,长期执政,说到底张勉不过是一个文人,并无多少手腕,这一点朴一宇也知道,确实不需要太着急。
朴一宇离开后,何济世松了一口气,朴一宇和张勉联合在一起,李承晚支撑不了多久的,先让张勉清理,把那些与苏俄勾勾搭搭的人赶走,这个时候朴一宇上台就好办不少,没必要在意什么右翼军人,朴一宇还是挺不错的!
何济世将自己与朴一宇的交谈纪要发给国安办,看到这份纪要后,李镜湖同志想了想,然后拿着纪要找到了谷雨,“谷雨同志,您看看这份报告!”
谷雨看完之后,若有所思,想了想问道,“朴一宇能做好这件事吗?”
“总要看一看的,不管怎么说,放纵一个右翼军人上台实在太难看了,只有不得以才可以为之!”
谷雨点点头,考虑片刻后说道,“任命何济世同志为驻朝大使兼朝鲜工委枢机,由他全权负责朝鲜接下来的工作,朴一宇对朝鲜环太党的改造也让他出出意见,我倒要看看这个年青人肚子里有多少货!”
“驻朝大使的级别比较高,是厅级干部,而何济世同志此前只是正处级干部,这属于跳级任命,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那就给一个括号,副厅局级,等两年以后,提为厅局级就行了,防范一些同志乱提拔干部,加强组织任命的科学性是对的,但遇到干得不错的同志,该提拔还是要提拔!”
两人交谈了一番后,谷雨似乎心情很好,恰好李国鼎同志过来汇报工作,谷雨戴上眼睛看了一会,想了想,摘下眼睛问道,“国鼎,你觉得国外的华裔顶尖人才真得愿意回国吗?”
“谷枢机,这些人大多是抗战初期跑了出来,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里面的佼佼者,现在应该已经触及到欧美的天花板,他们要想突破,在欧美是不可能的,只要咱们给机会,他们中有野心的肯定会动心。
就算过去有些怨恨,现在看到国家的巨大变化,应该也能想明白我党当时的迫不得已,我认为成立专门的高科技工业园区,想办法邀请他们回国,还是有希望的!”
“你这番话让我想起了,利之所至,,趋之若鹜;害之所加,避之不及这句话!”谷雨想了想说道,“我真正指望的还是建国后出去的那批人,他们虽然没有回国,但对国家还是有感情的!”
“这些人大多毕业没有多久,要想真正起作用,还要再等一些年,我看七十年代应该会迎来一波回国的高峰期!”
谷雨点点头,“前面走得那批人对我们有顾虑也是事实,这个专门的高科技区还是在香港找一块地方比较好,香港那个李光Y提出要全力发展大石化,眼光还是不错的,这件事也交给他,另外建议东华在古晋也办一个,要是不愿意来香港,去古晋也好的!”
“国内还是要办,要不然同志们会有意见,就算暂时不成功,也可以吸引国内的科技工作者和在华的外国专家!”
“地方同志很喜欢一窝蜂的上项目,上开发区,高新区不能太多,避免坏了招牌,我看一开始就办四个,北京搞一个,上海搞一个,武汉也搞一个,出口加工区也搞一个,四个高新区用科技部的名义,就叫科技部上海高新区,以此类推,级别按照副厅级来办!
你在科技部挂一个副部长,由你抓总负责,一定把相关优惠政策、入驻企业的标准和贷款要求制定好,另外你在提拔几个文化水平比较高,能力比较强的年青人专门负责!”
谷雨想了想说道,“我给你推荐两个人,你那个秘书,唐子容,前段时间我和他聊过,水平不错,让他去上海主持科技部上海高新区的建设!”
“是不是换一个同志?”
“只要把事情做好,谁的秘书都无所谓!”
“两个人,另外一个人是……”
“李润石同志的长子李海越同志,武汉高新区要想办法吸纳一些军工企业,帮助它们更好的完成军转民工作,海越同志在苏俄留学过,又在英国工作过几年,眼光是有的,让他来负责,顺便也陪一陪老李!”
谷雨这么一说,李国鼎想了想问道,“谷枢机,您这么一说,北京高新区的负责同志,我已经有了一个人选,不过需要您的批准!”
“我批准?你不会想让蕾蕾负责吧?”
“丁承德同志肯定能做好,您刚才说过了,谁的秘书无所谓,那谁的子女也应该不要紧吧!”
“你呀你!”谷雨有些哭笑不得,他想了想说道,“蕾蕾的性格搞不了行政,她还是安心在中科大吧,不过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个人。
王庸同志的长子,王道进同志,他今年三十一岁,在质量和标准委员会干得不错,他过去先担任一个副职,若是干得不错,再转正!”
“道进同志,我也听说过,他好像没有他们家老二道建活跃!”
“天子脚下的高新区需要一个把关严格的同志,就算他有一些不足,他的妻子左洋子也可以弥补一番,左洋子也可以一并调到北京高新区,国内的日本技术人员很多,有想法的也不少,要争取把他们留在国内创业!”
谷雨这么一说,李国鼎同志也就没有继续,至于出口加工区那个高新区谷雨没说,李国鼎也没问,这个高新区肯定要让出口加工区自己安排人士,那边拥有较大的灵活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谷雨对李国鼎非常欣赏,这是一个能力极其出众的同志,这一次让他筹备高新区就是对他的历练,若是干得好,下一步就可以担任天津市长,再进一步就是大省省长,未来担任计发委主任,做副总理应无大的问题。
从1945年建国筹备香港特区,然后又成立出口加工区开始,中国就启动了大规模工业园区的建设,在园区内减免税收、简化出口程序,吸引外资建厂,大规模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尽可能的出口创汇。
先是香港、出口加工区,然后是沿海开放城市,而全面对外开放,预计将在四五和五五之间进行,视中国入关谈判的过程而定,只要有明显的进展,就一定要开启全面开放。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在香港和出口加工区创造出几十万个工作岗位和几十亿美元的产值,这也为中国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过去十几年间,工业园区引进的项目全是欧美淘汰的产业,比如纺织、玩具、金属制品等,唯一高端一些的可能就是家电和造船,但欧美的家电和造船企业,其核心零件大部分不在中国生产,技术含量很低,只能解决就业问题,解决不了富民问题。
随着基础逐渐夯实,必须推动第二次产业升级,以实现战略赶超,在此之前,谷雨已经做了不少准备,比如在香港搞了大学城,也建立了大学孵化园,但结果是搞出了一大堆贸易型企业,真正像样的高科技企业不能说没有,只能说很少。
随着美国硅谷的迅猛发展,谷雨已经等不及了,所以李国鼎一上任,谷雨就安排他召集专家们开会,如何促进中国高新产业的迅猛发展,最后得出结论,高科技产业需要高投资,创业公司很难做,还是要用财政推动才行,把开办高科技公司上升到战略层面。
但国家的财政现在也不怎么样,而要想紧盯世界先进技术发展潮流,就一定要让世界上最好的人才充分发挥,所以才有了谷雨和李国鼎这一次讨论。
此时在欧美混出头的华裔专家大多是抗战初期出国的,天然与环太党不对付,谷雨对他们也不怎么指望,不过李国鼎说的没错,所以他干脆推动了香港和古晋两个高新区建设,你们不喜欢老共,香港也担心,古晋总可以吧,中央虽然在政治军事上影响古晋,但经济上基本不干预南华。
而国内新成立的四个高新区,主要针对的还是国内人才,也想把一大批在华的德国和日本人才留住,这些人岁数大的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岁数差一点的也有四五十岁,正是经验最丰富的时候。
他们当然可以回国,德国人想去哪里,中国不管,两个德国甚至于奥地利都随便,基本上三德子选择的都是西德和奥地利,东德没几个愿意去的。
但并不是所有德国人都想离开,他们离开欧洲十几年了,回去除了养老啥都干不了,找工作都未必找得到,还不如拿着中国给出的各种待遇在中国创业,在中国他们的技术和人脉都是顶呱呱的。
相比于欧洲,中国的机会更多,比如一个挺活跃的,长得非常像某一个纳粹战犯的家伙,先办养鸡场,再搞饲料,现在腰包鼓鼓,大家伙羡慕的很,甚至有人恶意的想,这家伙会不会真得是那个失踪的战犯,想想应该不可能,如果是战犯,怎么敢抛头露面?
而在华日本人同样是这个道理,相比于德国人,他们受到的局限更大,根本不能去本州日本,只能去九州日本,问题是九州日本才多大地方,压根没有多少空间给他们发挥,还不如留在中国,中国现在的机会多得很。
既然有这么两批人存在,办几个高新区,让他们搞一些高科技企业还是办得到的,这些人虽然不能说是世界最好的人才,但在中国绝对是一流人才,谷雨自然要好好榨一榨他们的剩余价值,至于这些德日技术人员创办的企业会对中国未来有什么影响,谷雨并不在意,海纳百川的心思他也是有的!
谷雨挑选的三个人都有相应的考虑,唐子容自然是想看一看他的本事,作为李国鼎的大秘书,他现在的级别完全可以担任高新区主任,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干得好,潜力巨大。
而对李海越的安排则更多的是谷雨对老李的照应,鬼知道老李的家务事是怎么搞的,现在夫妻不住在一起,变成实质分居,但老李也没打离婚报告,谷雨想了想,就让李海越一家去武汉照顾他,顺便也想看看李海越的能力,若是干得好,谷雨自然要启用他。
而武汉处在内陆的位置决定了其更多是以军工企业技术人员为主,正好李海越也是军工企业出身,也方便做一些工作。
既然用了李海越,一贯喜欢搞政治平衡的自然启用了王道进左洋子夫妻,这对夫妻政治前途有限,但关系网很强,谷雨也可以发挥影响力,同时还能留住一些日本人……
李家兄弟三人,下一代子女众多,因为岁数大,现在这些孩子很多是成年了,党内有一些同志担心他们会变成世家,不过谷雨却不在意,老李一家子被一堆人盯得死死的,他又是那种理想主义的性格,不会为子女谋划,越是如此,谷雨反而要为他们家孩子谋划。
那些个一门心思分家当,封建思想浓厚的干部,除非他们的子女特别能干,否则谷雨不会给机会,或者很少给机会,反倒是那些理想味道比较重的干部,谷雨愿意给他们机会。
这倒不是说这些干部的子女都是好样的,父亲是大魏忠臣贾逵,儿子却是大晋开国第一功臣贾充这样的案例,历史上不知道出现过多少次,谷雨怎么也不至于完全相信这些干部子女的品行,不过总的来说,这些干部的子女是好孩子的概率更高一些。
中国太大太复杂,内卷又极其严重,现在总体文化程度很低,封建残余太多,搞西方那一套风险太大,反正谷雨没有任何更进一步的想法,现在的做法挺好的。
而在现在的体制下,就必须有一定的平衡,勋贵子弟不是好东西,官僚同样不是好东西,两个王八蛋互相制衡,外面又有美苏虎视眈眈,应该不至于太早堕落。
至于其他的办法,或许有,他也做了一些试点,但现在也只能是试点,他并无更进一步的心思,或许这就是他的历史局限性吧,谷雨有些自嘲的笑了笑,反正他没有前世教员拿整个国家做试验的底气。
前世的中国到了八九十年代堕落的一塌糊涂,谷雨最起码可以保证在他退出政坛前,国家不至于特别堕落,这已经足够了,至于其他的,他不愿意去想,就算想了也没什么意思,做好当下吧!
也就在谷雨思考之际,赫鲁晓夫、李多才等一行人来到了布拉格,一个非常漂亮的城市,捷共领导人诺沃提尼亲自迎接,作为赫鲁晓夫的密友,两人亲密拥抱。
聊了片刻之后,在赫鲁晓夫的介绍下,诺沃提尼与中国代表团一行人握手,看到排在最后的容强,他显得非常高兴,“容强同志,布拉格欢迎您和谷雨主席的孩子,您放心,你们的孩子一定会得到最好的照应!”
容强则摇摇头,“总统先生,我的孩子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国留学生,您不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他在中国背负了太多了压力,就让他快乐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