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白菜的苦逼 数字:9813 吐槽:6 更新日期:2022-10-23 22:26:16
王教导员瞥了他一眼,满眼含笑,“你小子净瞎扯淡,我又不是你,一肚子主意,我有几斤几两,师长会不知道?别扯有的没的,到时候好好表现,把一肚子本事拿出来!”
“教导员,您又在寒颤我了!”
“人人都说你有气运,这可当不得假!”
“教导员,要说真有气运,是咱们敬爱的谷书记有气运,我只是坚决按照谷书记的指引在做,您来做肯定比我做得更好……”
“真是说不过你!”王教导员笑得摇摇头,就在这个时候,车厢猛烈得晃动起来,发动机哒哒哒的响了起来,扶着把手的众人摇摇晃晃,然后一个又一个的跳了下来。
“大家伙,用力,一,二,三……”这些个退役的解放军战士用力将陷进水坑里面的卡车推了起来,推了一会,终于把车子从水坑推了起来,众人一身大汗。
再次启程,一个战士感慨地说道,“咱们西昆仑与瓦乌只有两条土路,联系太不方便了,听说瓦乌那边修了柏油路,下雨天路上走一点都不颠簸,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修到咱们这边!”
“这边雨季一下就是几个月,雨一下到处都是坑,修路太难了,到了旱季,雨水虽然少,可咱们又要收棉花、花生,各种事情太多了,根本忙不过来!”
“咱们这边人太少了,人少了想干什么都慢得要命!”
“这么大块地盘,要是在国内,怎么得有几千万人了,不要说几千万,就算是几百万人,也不会这么慢腾腾的!”
“没办法,移民需要时间,咱们苦干二十年,怎么也该有五百万人,到时候各种工程就不用太担心了,不过我觉得我们这边的路肯定会优先修,也许过不了几年,就会修上!”
“老李,你见识广,你来说说看?”
“简单想想就知道了,这北面是大沙漠,想做什么也不可能;东面又是埃塞,是高原,地方是不错,可人太多了,而且和咱们关系也不错;
西面是法国人,虽然法国人打不过咱们,可法国是老牌帝国主义,咱们国家工业落后,肯定要有求于他们,要不然打完之后,也不会那么快就和好了!”
一个战士恍然大悟,“东南面的黑人也很多,而咱们又让英国人的地方派了人,关系肯定不错,这样一说,确实只能是西南面了,而刚果又有很多黄金!”
李思明有些神秘的说道,“刚果最珍贵的不是黄金!”
“还有比黄金更贵的东西呀?那是什么呀?”
“老孙,你真是贵人多忘事!这两年上级让咱们到处找那几种奇怪的石头,你忘记了?”
“嗷,嗷,嗷,瞧我的脑子!听说北面找到了,刚果也有?”
“呵呵!”李思明笑着说道,“大家伙心里知道就行了,反正刚果好东西很多,是咱们的未来!”
那名孙姓战士兴奋得哈哈大笑,“赶紧把路修好,到时候一战把比利时人赶走,刚果就是咱们的了!”
王教导员有些无奈得摇摇头,“好了,好了,都不要说了,听上级的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好!”
土公路走得慢慢悠悠,一行人一直到傍晚,颠簸了要死,才走了60公里路,来到了一处移民点,在招待所住了下来,众人赶紧吃饭、洗澡,做完之后,天已经黑了。
因为发现了油田,昆仑省的油料供应较为充足,前几年点煤油灯都要节省,这会各个招待所都用上了柴油发电机,有了灯晚上就可以抓蚊子,不用太担心被蚊子咬了。
李思明和王教导员大小算是领导,两人住在一个两人的小房间,还有一个窗户,条件相当不错,摸着蚊帐,李思明很满意,“这蚊帐不错呀!”
“美国廉价处理战争物资时,国家一口气买光了美国所有的库存蚊帐!这些年国家为我们昆仑省花了很多钱,可惜呀,我们到现在还需要国家支援!”
“所以要问比利时人要,别的不说,离我们最近的那个金矿一年可以挖出几千万元的黄金,只要搞几个,昆仑省的亏损不就没了吗?”
“思明,你有想法我知道,但刚果太大了,人又多,比利时人虽然不怎么样,但背后有英法,对比利时人动手,我看悬得很,就算师长同意了,司令员、政委也未必同意,这件事肯定需要向中央汇报的!”
“教导员,咱们这些人被安排在最前面,是咱们能打吗?我都没经历过抗日战争和二战,您比我强一点,不过一直也是在二线部队,怎么也算不上能打!
是咱们有关系吗?也不是,我是云南的农民家庭,您是湖北的农民家庭,普通至极,和大领导们没有任何关系!
那么为什么是我们?我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原因,我们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敢拼,敢闯,若是我们这么点长处都没有,你说,我们还有什么未来?
现在我已经是万元户不缺钱了,老婆肚子有了娃,过不了多久也有后了,可以说后顾无忧,总要做点什么吧……”
王教导员顿时愣住了,而李思明看着白白炽灯泡发出来的惨淡的白光,眼中炯炯有神,“以前在家乡,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一直以为我们中国人落后,才被人欺负,幸亏有了谷主席,把我们从水火之中挽救过来。
可到了昆仑省之后才发现,原来那些洋鬼子也就那么回事,比利时一个小国,只有几百万人,只抵抗了德国人18天;荷兰人更离谱,只抵抗了五天,就这种垃圾国家,竟然占据了刚果和南洋那么大片好地方!
而那些黑人,饿了搞香肠树,渴了搞面包树,就算有个别人知道种粮食,也只知道刀耕火种,连引水灌溉都不知道!
更奇葩的是,一大群人整天凑在一起不知所谓,女人生了孩子连爹是谁都不知道,比我们云南身边的少数民族还要落后!
而刚果这个地方,河流密布,到处都是可以开垦的土地,我听人说,这个国家可以用来耕种的土地,有十几亿亩,摊到咱们中国人身上,人头两亩地,只要开垦出来,大家都能吃饱肚子!
这个国家,还有很多咱们国家稀缺的矿山,而且还都是好矿,我们旁边那个金矿,一年产出几千万,跟刚果南部密集的铜矿相比,竟然都算不得什么!”
说到这里,李思明咬着牙说道,“凭什么这样的小国和那帮子不着调的黑人可以占据这么好的地盘,我们这么辛苦,这么劳累,却只能过得紧巴巴的?凭什么?到底是凭什么?
教导员,你说我们要听命令,服从指挥是没错,可咱们队伍从建立之初就说的很清楚,干革命要有主观能动性,要准备把握上级的意图!
中央树立我为典型,又放开允许海外省开采黄金和钻石,就是要鼓励我们闯荡,我这个意图把握没错吧……”
王教导员半天没说话,过了很久,他才问道,“思明,你想干什么?”
“教导员,我想得很简单,若是有机会回来,上级同意我们动手,我肯定会主动请缨的,前些年我就想着上战场,可一直没抓到机会,对法战争又太短,没有打痛快呀!”
王教导员并不是很相信,不过他并没有继续问下去,李思明那番话也说到他的心里,中国人太苦了,如果外面都和中国人一样也就罢了,可偏偏不是呀,要么太弱,要么太废物,为什么不拿下来?为什么?
两人聊了一会,很快睡着了,而到了次日,他们继续赶路,一直到三天后,他们终于来到了师部,不过让两人失望的是,师长、政委去了北面考察,至于做什么没说,不过李思明和王教导员都是聪明人,他们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见不到主要领导,与留守的领导汇报一番之后,李思明带着几位赴京的部下继续东进,又过了几天,终于看到了火车站,一行人乘坐火车赶到了昆仑省省会瓦乌,此时的瓦乌虽然人口不多,只有几万人,但却是昆仑省的经济和交通中心。
瓦乌不仅可以通过铁路连通苏丹的卡土穆和苏丹港,同时这几年,铁路也不断往好修的地区扩张,在兵团上下的努力下,已经修建了两百多公里的铁路,虽然慢了点,但随着昆仑省人口越来越多,铁路修建速度只会越来越快。
光荣油田出产的原油装船之后,通过河流,运到了瓦乌炼油厂加工,所得油料出了自用以外,还有少量出口给苏丹。
汽油柴油可以给汽车、拖拉机使用,重油可以发电,润滑油等等可以给机器上油,就算是生产出来的沥青也可以铺路,光荣油田得到初步开发后,整个昆仑省迅速活了,自给自足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除了炼油厂以外,瓦乌附近也已经找到了铁矿,当地虽然没有煤矿,但却有大量森林,所以昆仑省的小钢铁厂用木炭炼铁,然后通过氧气顶吹转炉制成钢铁,虽然钢铁质量一般,但用来打造农具毫无问题。
而在过去几年,水泥厂、玻璃厂、罐头厂、汽修厂等等陆续建成,再加上医院等生活设施,瓦乌的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李思明等人来到瓦乌后,按照惯例首先前往英雄纪念碑献花,在过去六年的开发中,有很多很多同志倒在了瓦乌,所以兵团政委谷景生同志仿效北京,在瓦乌市中心留出了很大一块地,搞了一个纪念碑。
纪念碑也不算很高,但刻意从山区采来的大理石墙壁上刻上了每一名牺牲在昆仑省的同志,每一个来到瓦乌的同志,都会主动去纪念碑处献花,不管是李思明,还有随行的同志,他们或是有同乡,或是有战友牺牲在这片热土上……
兵团政治部就在纪念碑后方,是一座英国人修建的西式别墅,李思明等人到来后,一位同志接待了他们,同时告诉他们,兵团顾政委奉命回国,根据上级指示,你们和顾政委一起乘坐飞机回国,虽然会多次转机,但比坐船快多了。
李思明等人大喜过望,乘坐飞机不用晕船、节约时间倒是次要的,跟兵团政委一起回国,说明上级对他们重视呀!
李思明先是一喜,然后试探地问道,“顾政委会不会高升,谁接任他的职务?”
工作人员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告诉他,“目前代政委是高主任!”
李思明心中暗喜,他给谷书记写完信后,一个多月后,高主任来到了他们所在的移民点,考察了整整五天,这段时间高主任几次找他谈话,他发现高主任很健谈,非常豪爽,对他的想法很支持,若是高主任接替了政委职务,往刚果拓展肯定会更加容易……
李思明等人来到瓦乌的消息,传到了高岗耳边,此时谷景生同志奉调回国,虽然他的新职务还没有定下来,但既然让自己代理政委,十之八九要调动,大家都知道他是谷书记的爱将,一旦调动,只会提拔,不可能被贬。
高岗同志又是羡慕又是开心,羡慕的是今年才37岁的谷景生这一次返回内地,肯定会有很大的进步,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可以调回内地。
开心的是他终于再一次独当一面了,虽然现在只是代理,但只要表现好,代理转正希望还是很大的,刘书记现在可是中央局常委、书记处书记,正好管组织!
谷景生同志此时也不清楚会不会被调动,也不清楚职务调动了,会安排什么职务,所以当高岗恭喜时,他连连摇头,“老高,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情,不要乱说,咱们还是谈一谈昆仑省的工作吧……”
高岗立刻认真倾听起来,虽然相当长一段时间,他的职务比谷景生高,但这两年接触下来,对于谷景生他还是比较服气的。
谷景生是北大高材生,给寻淮洲同志做过政委,做过团中央书记,在云南做过副省长负责后勤,二战时期,又成为了陈赓同志在政治上的副手,实际主持几十万在埃大军的政治工作,后来又开创了昆仑省的大好局面。
此时的谷景生虽然年轻,只有37岁,但党政军各方面的历练已经很成熟,在昆仑省的威望也很高,高岗过来的时候,多少有些骄傲,加之不情不愿,又有些怨气。
所以各种讲话虽然大问题没有,但总显得粗糙,下三路的东西不少,甚至于看到瓦乌有一些日本过来的女性,竟然旧病复发,要找人家跳舞。
谷景生知道后,气得狠狠得大骂了一顿,说他烂泥扶不上墙,都什么时候,还想这些有的没的,要是再不争气,就滚回国,这里要的是敢于拼命的同志,不是那种花花公子。
这通骂把高岗骂醒了,他可以有很多缺点,但绝不能被看成是花花公子,自此之后,高岗的心态一步步摆正,其出色的才干也慢慢发挥出来。
谷景生见他有所改变,多次找他谈话,谷景生文化程度高,性格坚韧正直,做事公道,昆仑省又是他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党政军各方面事务都非常熟悉,高岗接触久了,慢慢也服气了,这确实是一个有本事的人,只要有本事,他就服!
高岗本来又是那种外向的性格,很善于与人打交道,加之本人确实有本事,对谷景生帮助很大,时间一长,两人关系也变得和睦起来。
谷景生告诉他,昆仑省虽然打好了很好地根基,但距国太远,人口太少,又深处大陆内部,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困难重重。
为了昆仑省的发展,国家这些年前前后后投入了几十个亿,而且每年还在增加,可昆仑省的产出却很有限,必须想办法减少赤字,让国家有得赚,不能长期亏损,绝不能成为国家的负担,短时间还可以,时间一长,绝对不行。
“老高,这段时间,我也看出来的,你搞经济还是很有一套的,接下来就要看你得了,必须想办法搞到更多的资金,就算搞不到钱,也要搞到足够的人,没人,昆仑省根本发展不起来!”
“政委,我说过很多次了,昆仑省都是烂地,虽然比我们陕北好很多,但想发展得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几十年都未必能搞利索,现在要想账上不亏损,要么有足够的人,要么就是想办法往外打,没第三条路……”
“你说得我何尝不知,但英法开发得比较好的地盘不能碰,刚果铀矿又太敏感,中央不让,虽然说国家允许采金,来了一些人,但咱们离国内太远,敢于过来的人还是太少!”
“政委,光坐等不是办法!我做辽宁书记时,面对各种移民时,就相当头疼,我们干部动员移民,送到火车站,还要给吃给喝,整个过程都是亏得,需要省里补贴,所以多送一个人我都不愿意!
咱们要想多移民,得想办法让各地政府赚到钱,若是他们能够搞到钱,自然就愿意多移民了!”
“我们自己都亏,哪有钱给他们?”
“咱们没钱,可咱们有地有矿有树林呀!”高岗显得成竹在胸,“上海、天津这样的工业强市和大省咱们没办法,可隔三差五发洪水的淮海省、人口众多的山东省,他们的日子肯定不好过,还是可以谈得。
我们把昆仑省的林场、金矿等等周边多少公里拿出来,告诉他们,这些地方由着他们开发,他们砍树、挖金子、开矿搞到的钱,我们和他们对半分成!
另外每多拉一万人过来,我们给他们多少棉花、罐头和花生!既有眼前好处,又有长远好处,我就不信了,他们会不动心,他们靠海,又有铁路,送人根本就不难,他们不愿意多送人,是不愿意花钱,不是没能力!
还有咱们的石油,都知道潜力不少,可为什么一直没办法开发,就是因为我们只有一条米轨铁路,就算想运油回国,铁路也没办法拉!
若是修建一条复线,各种投资要好几个亿,还要有各种外交谈判,费时费力,中石油自然不乐意,但书记,您不要忘了,还有一个用油大户,而且手里很有钱,而且修铁路还是他们的老本行……”
“你说的是铁道部?”
“铁道部部长骆畅同志,我跟他打过交道,精明得很,若是他知道把铁路修好了,他们可以在石油这一块插一脚,以后油料这一块,不再看中石油的脸色,还可以沿着各个铁路线卖油,每年躺着赚钱,他肯定会乐意的!
我听说谷书记鼓励各家企业到国外发展,赚外汇,咱们修好苏丹这一条路,虽然未必能够赚到外汇,但名气打出去,其他国家搞不好就有生意,这可是赚大钱的生意!
另外还有中航运,他们也有钱,但油料这一块同样要看中石油的眼色,他们肯定也希望搞一个油料公司,让他们多赚钱,咱们把油田划出来给他们开发……”
谷景生倒吸了一口气,“中石油能答应?”
“中石油可以得罪谁,但就是没办法得罪这两家,要不然他们的油怎么运?咱们先拿手里的油田开发说服这两家,中石油不满,我们三家跟他们一起吵。
就算杨毅是谷书记秘书出身,也别想吵过我们三家,手心手背都是肉,谷书记不会站队的,而我们后面还有邓大帅、张书记,他们都在中央局,杨毅还能比他们厉害!”
谷景生对高岗刮目相看,这一手借力打力玩得溜呀,一下子就破局了,若是米轨铁路,变成标轨铁路,运速提升,货运量会成倍增加,一下子增加这么多运量,困扰昆仑省发展的最大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顺便还实现了昆仑省资源的大开发!
至于让出来的东西,谷景生压根不在意,不开发等于没有,可一旦得到很好地开发,光荣油田这一块收税就够昆仑省吃饱的,中石油说了,这个油田绝对有几亿吨的希望!
谷景生得到了这个主意,心情大好,不过接下来讨论的内容,就有些搞不清楚是好是坏了,兵团宣传部门和上海宣传系统对调,上海那边一口气送来了好几百号人,各个有名头,这些人肯定怨气满腹,怎么安排这帮子大爷,绝对考验人。
高岗嘿嘿笑了笑,“政委,我听李书记说起过这帮大爷的德行,咱们也别客气,等人过来了,先杀杀他们的傲气,既然是下基层,自然要去最艰苦的地方。
这帮人先在艰苦的地方干一年,表现好的同志再调到好地方,表现不好,那就留着呗,都被赶到咱们这边了,还能翻天不成?”
“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大爷脾气!”谷景生想了想,点点头,“张来兴同志是大作家,又是主动报名过来的,他肯定对这些同志比较了解,你要多听取他的意见!”
高岗点点头,“政委,您就放心吧!”
两人又聊了一会,当天下午,谷景生和高岗一起接见了李思明一行人,鼓励了他们一番,而李思明也没有汇报他的想法,他很清楚有些事可以问,有些事不可以问,还是看看等回来跟高政委说更好一些,看顾政委的意思,他应该可以回来。
次日李思明在瓦乌做了一个报告,能说会道的他赢得了满堂喝彩,而到了第三天,谷景生带着李思明一行人,乘坐美制C-54运输机前往天方省的多哈机场,然后通过特拉凡科尔、缅甸中转后,到达昆明。
与大英研发的彗星飞机,飞行在平流层不同,此时的螺旋桨飞机飞行高度不够,乘客在里面很不舒服,而且速度不快,飞行时间很长,所以大家伙都颠簸得不轻,不过能够这么快回到国内,大家伙还是非常乐意的。
不过李思明并没有获得回老家的机会,飞机再次检查,加油之后,再次起飞,经武汉中转后,终于来到了北京。
来到北京后,谷景生带着他们前往中宣部报告,接下来李思明等人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巡回演讲,以鼓励更多的同志前往边疆战斗。
而谷景生则不同,他迅速被叫到了谷雨的住处,原来从七月开始,淮河中游雨下得没完没了,豫东、皖北地区水患严重,虽然过去十几年各种水利修个不停,但也只能做到大灾减灾,小灾免灾,想完全解决问题,根本就不可能。
眼看着淮河和各个支流水位不断上涨,河南、山东、淮海三省都知道又要抗洪救灾了,谷雨在北京也捏着一把汗。
他首先给物税委打电话,要求核实蚌埠物资中心储备的各种物资,并做好发放工作,同时根据不同的灾情标准,准备相应的物资调配。
然后决定派几位领导同志过去指导抗衡,见到谷景生,谷雨也不废话,“淮河发大水,我不放心,可中央局的同志不让我离开北京,正好你回国了,你陪同邓总理一起视察灾区,然后留在蚌埠做一些协调工作,若是遇到难以处理的事情,直接向我报告!”
谷雨选择谷景生前往考察淮河灾区,并不是随便抓丁,而是因为他有丰富的治水经验,这跟昆仑省特殊的地形有关。
昆仑省的地形呈槽型,东部、南部、西部边境地区为丘陵与山地,中部地区平坦开阔,多为粘土质平原,有大片草原、湿地。
粘土质平原一旦开发好了,可以种植水稻、小麦这些粮食作物,但这种平原不利于吸纳水分,一旦遇到水灾,那麻烦就大了。
所以每年到了雨季,中部广大地区基本都会发洪水,在这些地区放牧耕种的同志自然就比较痛苦,要想办法转移,这自然严重影响了生产发展,一开始大家不知道,甚至还吃了不少亏……
所以谷景生对治水比较在意,虽说现在昆仑省人口少,短时间内不可能治水,但他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准备工作,他先是要求国内抽调水利人员,筹备起昆仑省水利研究院,对各个河流进行了长期考察,积累各种地质和水文数据。
谷景生亲自带着兵团上下听课,还要求编纂各种教材,向各个移民点传授,避免选点不当,遇到大的损失,与此同时,对一些关键地区,比如瓦乌,比如油田区的河道进行了一些疏浚,也修建了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几年下来,谷景生对水利建设自然相当了解。
谷景生想了想,答应下来,然后开始汇报昆仑省的工作,把他和高岗商量的办法汇报了一番,谷雨听完之后,笑着说道,“这个高岗还真有一套,只要你们能够把人搞到昆仑省,中石油吃点亏也没什么,先试试,效果好,我会出面说话的……”
谷雨这番话自然就是赞同,谷景生很高兴,谷雨笑了笑,“这一次大水不小,陇海线和津浦线都有影响,骆畅同志也会跟你们一起下去,你正好和他谈谈!”
谷景生迅速跟随邓绍齐出发,当然了,为了方便他的工作,跟其他几位领导干部协商后,谷雨直接给了谷景生中央督巡委副书记的职务,很明显这是一个钦差大臣的职务……
这一次淮河中游大水,社会主义试点区所在的淮河上游同样也有不少雨水,虽然影响不大,但抗洪救灾也是跑不掉的。
驻在信阳的毛泽东同志自然有些坐不住,听到中央安排时,他微微摇了摇头,对老部下何坤同志说道,“谷雨同志别的都好,就是心思太重了,总把同志们想得太坏!”
要想做事,最重要的就是两样,人事和财政,毛泽东同志自然深知这一点,为了做好社会主义设点区的建设,他自然要争取绝对的人事权和财政权。
社会主义设点区的挂牌是1950年1月1日,悄无声息,谷雨以国际形势不好为由,提出了这个要求,毛泽东同志想了想同意了,不过要求谷雨在财政上做一些补贴,毕竟要想做事,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谷雨倒也没有为难他,而是说服廖德华同志给他拆借了五千万胜利币,未来五年按照年息8%分期归还,这个要求并不过分,现在胜利币在贬值,利率比较高。
更重要的是,谷雨答应,试点区内的各家银行和分支,会按照毛泽东同志的要求进行了一番整合,重组为统一的试点区银行,未来如有必要,可以回收试点区的胜利币,发行对应的货币,换句话说,谷雨在经济上给了毛泽东同志绝对的行动自由。
而在人事上,谷雨无一不允,过去半年,社会主义试点区进行了一连串的人事调整,与毛泽东同志想法接近的多位同志调到了试点区,至此试点区有名有实,变成了一个独立性非常强的地区,甚至有人不满意说是国中之国。
毛泽东同志对此不屑一顾,香港不就是国中之国吗?允许资本主义搞国中之国,为什么不允许社会主义搞国中之国,这是什么道理?
谷雨如此支持,毛泽东同志心情很好,在他看来,按照他的计划,50年底将试点区三市农村变成高级社,然后再用2~3年的时间对搞得不好的高级社进行整顿,完成巩固后,就可以合并为一个个人民公社了。
对于人民公社的特点,毛泽东同志就是两个字,一日大,二曰公。我看,大,人多(几千户、一万户、乃至几万户),地多,综合经营,工农商学兵,农林牧副渔三大,人多势众,办不到的事情就可以办到;大,好管,好纳入计划。
公,就是比合作社更要社会主义,把资本主义残余(如自留地、自留牲口)都可以逐步搞掉。房屋鸡鸭,房前屋后的小树,还是自己的,将来也要公有,人民公社要兴办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全体劳动妇女都可以得到解放。
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那里将逐步没有政权,人民公社实行供给制与工资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粮食多了可以搞供给制,吃饭不要钱……
而对城市,毛泽东同志并没有立刻进行改变,他去过苏俄,知道苏俄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也保留着一些资产阶级成分,现在私有,是有好处的,将来可以一步步公有……
而若干个人民公社簇拥着城市,又成为更大的社会主义公社,最终彻底消除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一步步走向社会主义以及更高级的共产主义。
事实上,毛泽东同志也知道这样做,有些理想主义,甚至有些乌托邦,但他还是忍不住尝试一番,他一直非常坚信,先进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调研发现农村小农经济绝没有前途。
而一旦占主要人口的农村资产阶级化,整个国家变成资产阶级是迟早的,所以毛泽东同志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心非常强烈。
为此,他甚至在政治上做出了不小的让步,在今年年中,谷雨就一些人事安排征询他意见,听到谷雨想把弟弟毛泽民安排为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毛泽东同志对谷雨的想法已经有所察觉。
此时的毛泽东同志精力充沛,并没有任何退休的想法,不过他本来权力欲望就不重,甚至曾经想过革命胜利后去大学教书,所以只要谷雨在社会主义试点区问题上全力配合,做一些让步,他还是可以接受的。
毛泽东同志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谷雨对他有恩,又支持他实现理想,他没有任何理由阻拦他在政治上的种种做法,即便他并不认可谷雨的一些做法,但他知道,谷雨的种种作为也是为了党,为了国家,他能够理解。
同时他也知道,弟弟这些年为了他牺牲了前程,如果再不把握住未来的九大,就要退休了,而谷雨又舍不得让他退休,但兄弟两人同在中央局,不要说谷雨接受不了,就是他也接受不了,这样的先例一开,以后就要出大事。
既然弟弟牺牲了这么多年,也该还他这个人情了,不过他还是希望中央局常委会必须至少有一位比较稳重、十分坚决的共产主义者,以保证中国共产党永远不变质,他总觉得邓绍齐不是很合适的人选。
虽然这些都是未来,但毛泽东同志觉得有必要做一些准备,在交谈的时候,毛泽东同志除了说清楚试点区的设想外,也含蓄得表达了自己在人事上的设想。
谷雨在人事问题上,坦诚他会考虑考虑,同时劝说不要那么急,高级社组建后,观察个五年,然后再组建若干个人民公社做试点,这样一步步来,更加稳妥一些。
毛泽东同志听完之后,考虑良久,还是摇摇头,“谷雨同志,当年我和老祝拉队伍,两三年间就拉起了三万人的队伍,这个时间足够了!”
谷雨听完,没有继续劝说,今天想到这些,毛泽东同志若有所思,或许谷雨的考虑也不算错,毕竟党内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并不是很多,他小心一些也不算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