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339章启动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5423 2025-05-12 15:06

  郭子华迅速赶来,面对谷雨的询问,他立刻汇报,廖德华同志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是事实,但他的夫人照顾得很好,他本人也很注意,似乎还没有到不能工作的地步。

  谷雨点点头,"你看一看德华同志的时间表,近期安排国务院总理、副总理们做一次全面体检,国务院的工作很复杂,身子骨必须顶得住!".

  郭子华微微瞥了一眼沉默不语的薄一波同志,答应了一声,谷雨接着交代道,"西北好些年没去过了,你调整一下行程,今年过年前后,我要去西北考察。

  线路是这样的,从绥察前往宁夏,再去甘肃,最后一站是陕西,陕西考察完,就回北京参加两会。

  吉鸿昌同志,傅宜生、杨虎城先生也要跟随,他们当年出名于宁夏、绥远和陕西,当地朋友不少,所谓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面子给得足足的!"

  郭子华有些纳闷,他不清楚谷雨突然

  给吉帅和两位民主人士面子到底是为了什么,不过他是中办主任,自然要执行,谷

  雨又交代了几个需要视察的地点。

  郭子华长期在西北工作,对西北情况

  了解,谷雨所说的几个地点相隔太远,光坐火车需要时间太长,谷雨摇摇头,"你们不让我坐飞机,我要是再不去看一看,能放心吗?既然时间长,那就在把考察时间拉长呗!""可有些外事活动不好推辞呀!"

  "运生同志是副主席吗?让他出席吧,以后非重要人物,少安排我见面,真是奇了怪了,访问中国都要见我,我哪有那么多时间天天见人!"

  薄一波同志听着谷雨的抱怨,有些哭笑不得,"谷书记,您现在的国际影响力非同一般,国外客人想拜会您,一点都不奇

  怪!"

  "现在我精力还行,到下一届就五十了,精力会不断下滑,到时候主席的位置得让出来,省得一天到晚见这个,见那个,说一堆官话套话,说多了,我都烦!".

  郭子华同志连忙劝说,"这,这不合适吧,您不当主席,其他同志也不合适呀!"

  谷雨不以为然,瞪着眼说道,"怎么不合适了?冠生同志是我的老领导,党内威望高,又长袖善舞,他当国家主席合适的很!"

  薄一波想了想说道,谷书记,很多外宾访问中国,就是想请教您,虽然麻烦了一些,但为了党和国家的发展,也只能委屈您,有些场合吴主席代替不了的!"

  "侯总理说的是,您还是多考虑考虑!

  面对两人的轮番劝说,谷雨也有些无奈,他摇摇头说道,"我还想颐养天年,多活几年呢,以后呀,我的时间表要安排好,不必要的外事活动推辞掉!".

  谷雨又看了一样默默站在一旁的谷办

  主任张世德,"子华,世德,你们两个记住了,多出来的时间要安排一些工业和科技方面的活动,我这个人喜欢造东西,不爱

  搞虚头巴脑的事情,你们是知道的!"

  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郭子华敢不答应

  吗?谷雨发了一番牢骚之后,稍稍看了一

  眼薄一波,交代道,"这一次三反,国企是重灾区,杨琳同志上任不久,有些情况不了解。

  商务部南汉宸同志那边脾气一向温和,商务系统的整顿未必很有效果,我看这样,建议国务院调整一下分工,逸文同志在三反期间,兼管商务部和国资委,三家结合查一查,很多问题就容易暴露出来!"

  薄一波头疼呀,他不想在国务院干,可谷雨同志却不断增加他在国务院的授权,难不成以后只能搞经济?他虽然是山西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山西人都会搞经济呀!

  薄一波同志连忙推辞,谷雨挥挥手,"别推辞了,正事要紧,这一次三反,要好好给党政企上一上紧箍咒,狠狠修理一些人,要不然接下来的物价改革就有可能捅大篓子!"

  这一次谈话后,谷雨又找到廖德华同志安抚了一番,同时告诉他若身体真得有些不好,就让邓绍齐同志多承担一些工作,这也算是按资排辈,考虑到邓绍齐同志大了廖德华同志近十岁,廖德华同志原来的些许不安也就稳定下来。

  为了安抚老廖,谷雨不得不透露自己的想法,接下来广东省委书记何孟雄在地方不会太长,等干一段时间对地方,尤其是经济问题比较突出的广东有所了解后,会调回中央,谷雨准备让他担任中央监委第一副书记。

  到时候会让薛雨林同志主政广东,如此一来,薛雨林的资历就非常完善了,下一步进入中央局顺理成章。

  而杨琳同志,谷雨也没打算让他长期

  在国资委工作,中央过渡一番之后,会让他去某一个重要的经济省份主政。

  谷雨这么一说,廖德华同志稍稍释怀,他大概也猜出来了,谷雨是想让何孟雄同志下一届接任中央监委书记,这也就意味着彭德怀同志进不了最高层,这倒是好处,谁也受不了彭德怀同志那个脾气......

  同时廖德华同志内心的不安也少了一大截,毛泽民同志和邓绍齐同志同龄,都比他大将近一轮,谷雨同志总不至于安排毛泽民同志接替总理吧,或许他是真想多了。

  安抚之后,廖德华同志也知道谷雨不太舒服,不就是人事调整中没怎么用你的人,你就撂挑子?所以为了让谷雨顺气,他自然要在接下来的新三反运动中多多卖力。

  搞运动虽然有误伤,但谷雨和廖德华两人这一次的决心很大,物价改革这几年通货膨胀虽然有客观原因,但这些年高速发展起来的私营资本也通过囤货等等方式搞出了不少事情,还有不少党政干部被拉下水,好些个高级干部的家属也涉及其中

  虽然说这是选择市场经济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但习惯使用行政手段的共产党高层自然无法容忍,不收拾一下,还不得反了天?

  而与此同时,对黄克诚同志的调查也迅速启动,不过很快就得到了答案,这件事说起来有些乌龙。

  陕北的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很多烈士家属虽然得到了一定的照顾,但日子还是很不好过,不断有人写信给当时的海军司令员刘志丹诉苦。

  海军在抗日战争末期,以及建设初期

  ,通过战争缴获和捕鱼等赚到了一些钱,自然有些小金库,刘志丹听到黄克诚要上任,就从海军的小金库抽了八万交给了黄克诚,让他照顾一下陕北的烈士老乡,做一些抚恤工作。

  黄克诚就答应下来,又找了当时的总政治部主任张庚农,张庚农同意了这件事,黄克诚同志带着钱去陕西,每一笔支出都有账册,负责做账的同志也找到了,现在正在核对账册,但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谷雨知道之后,挥挥手,也就没当回

  事,军队将帅们手里有些余钱,谷雨是知道的,毕竟与国外的一些秘密军工交流,间谍活动,这些事情很难直接走账,手里一点钱没有是不行的,不可能管得太细致

  第一次三反时,谷雨也指示过,不要全部交公,留一部分用作特殊用途,虽说几位高级军官有些违规,但谷雨目标又不是军队,自然不会盯着不放,不过他还是把涉及到的几个人喊到办公室,骂了一顿,你把钱交给军抚中心不就行了吗?这不是授人以柄吗?

  骂完之后,谷雨又问起了陕北的情况,听闻陕北一些地区过得很苦,也有些唏嘘,他表示马上考察会去看一看,同时要求刘志丹等陕北同志要鼓励老乡移民,都窝在老家算怎么回事,高岗不是回国了吗?他不是挺能说的吗?让他回乡做一些动员。

  吧啦吧啦,说了一通之后,这件事算是混过去,但事实上,谷雨知道事情根本没有完,这件事牵扯的军中大员太多了,又差点断了黄克诚同志的前程,偏偏事发地点又是陕西,举报者看起来又有郭子华有些关系,一不小心,就会打成一团。

  谷雨对饶漱石还是比较了解的,他就算要斗法,也不会这么搞,在谷雨有意黄道后,饶漱石自己也清楚他和黄道年龄差不多,想进常委会希望比较渺茫。

  这种局面下,他最好的选择是推动黄道更进一步,然后寄希望于下一代,而不是和军队干部斗法,抢中央监委的席位,他又不傻,知道谷雨一直拿这个席位安抚军队系统,他怎么可能和军中将帅搞斗争

  所以,这很可能又是一起阴谋,阴谋者还偏偏找到薄一波控制的物税委反应问题,这是唯恐天下不乱呀,谷雨迅速决定前往西北考察就是这个原因,他要实地看看,到底是哪帮狗日的搞事?竟然有心事搞斗争,老子得好好找找茬。

  1953年12月底,谷雨的专列启程北上,先到绥察省,而就在谷雨出外,同时外界还在不断猜测共产党党政高层的人事安排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新三反运动开始了

  与上一次不同,这一次主要针对的是有能力搞投机倒把和权钱交易的部门和企业,有权力,平日里喜欢呼朋唤友的干部则是重点打击目标,事件爆发后,一些作风跋扈的干部家属也被盯住。

  这一次并不是以商人为主要打击目标,那些搞生产,有囤货的企业更是明确问题不严重可以不打击,不过新三反运动一开始,很多人还是嗖的一声就跑到了香港和九州日本,谷雨对这样的现象早有准备

  ,这些人不要管......

  就在新三反运动轰轰烈烈开展时,谷雨的专列北上,在集宁,谷雨听取了相关工作汇报,绥察省的同志首先汇报省会搬迁的相关安排,集宁处在草原上,又比较缺水,省会一直放在集宁,总不能天天放牧吧!

  谷雨表示认可,他也知道长期放在集宁非长远之策,他问着问道,"老傅,你觉得怎么安排比较好?"

  傅宜生想了想说道,"从北方的战略防御角度来说,集宁是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也需要有一些经营,留一些部队,万一蒙古有事,支援也方便。

  至于省会,张家口虽然偏了一些,但抗战期间得到了重点经营,有现成的房子,又靠近北京,绥察省搬迁的成本要小一些;归绥似乎也可以考虑,归绥和集宁一样,处在绥察省的中心位置,而且不缺水谷雨听完,笑着说道,"军队吃点苦头不算坏事,军区先留在集宁,就不要搬了;至于省会嘛,还是一步到位,搬到归绥比较好,毕竟处在中心位置嘛!"

  听到这里,傅宜生微微愣了愣,然后手轻轻一摊,告诉绥察省的同志,我尽力

  了,你们不能怪我,绥察省的同志一直想

  搬到张家口,谁不愿意离北京近一些,而

  且谷雨一直都说要节省,今天傅宜生也说了好话,本来已经八九不离十,谁知道谷雨竟然说搬到归绥,真是无语.......

  事实上,绥察省的同志并不知道谷雨的意图,虽然中央已经下决心停止了北方各地的开垦运动,但河套地区的农业开发一直没有停止。

  即便会造成一定的盐碱化也必须垦荒,因为只有垦荒才能保留足够的人口,绥察省保留一定的人口在战略上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且河套以南的鄂尔多斯地区,又是出了名的资源蕴藏地,西面的乌海又有很

  多煤炭,虽说谷雨现在没有开发的想法,但那里丰富的煤炭天然气和石油迟早要开发的,作为后勤基地的河套地区没有一定的人口是不行的。(

  不过归绥解放前就是一个小县城,接下来的建设压力不小,但绥察省境内有包钢和宣钢,钢铁水泥等等建材不缺,慢慢来就是,边疆地区,国家又不是很在乎其发展问题,搞好稳定就是。

  所以权衡一番,搬去归绥就成了首选,至于离北京近,谷雨压根不需要绥察省离北京近,你们靠的那么近想干什么?群众办事也不方便呀!

  集宁待了一天,谷雨连夜来到了包头,包头拥有丰富的铁矿、煤矿、稀土和萤石等资源。是北方军工重地,也是钢铁和

  核工业重地,不过这几年谷雨坚决不让包钢扩张,限定钢铁产能不准超过一百万吨,逼着包钢把重点放在稀土的开发利用上

  为了加速包头稀土产业的发展,谷雨同时还想法设法布置了一个特殊任务,那就是开发钕铁硼永磁体,这个日本在八十年代初开发的磁王,价值空前,谷雨一直想搞出来,不管是军用,还是民用都有很高的价值,前世美国鬼子搞封锁,不允许提供这种磁王,这一世谷雨准备提前搞出来......

  此时才五十年代,稀土的开发很有限,根本也卖不上价钱,前世的中国一开始就是搞各种稀土特种钢,比如稀土装甲钢,太奢侈了,所以谷雨就想到了稀土永磁材料,相比于卖原料,还不如卖永磁体赚钱。

  此时世界上的主流磁铁是铝镍钴永磁体和铁氧体永磁体,为了发展计算机,中国在铁氧体永磁体领域投了不少钱,也根据德国资料研发出了铝镍钴永磁体,不过镍钴都太贵,在红土镍矿可以被高效开发前,中国镍矿储量有限,还不如开发稀土永磁材料,中国反而有资源优势。

  很多东西不开发不一定搞得出来,但如果点破了就那么回事,指明了铰铁硼,技术人员很快就发现Nd15-Fe77-B8的磁性确实非常好,单位体积里储能高,但温度特性很差。

  在100度时的特性Nd15-Fe77-B8的磁

  性只有在室温条件下的不到1/3,这样的性能用在马达上的话,稍有发热就会导致减磁,无法用于产业。

  不过稀土里有一大堆元素,技术人员又花了一些时间,搞清了掺杂一些摘元素可以改善钕铁硼磁铁的温度特性,然后一个重大突破出现了!

  新型永磁体开发成功后,立刻引起了军工系统的注意,永磁体可以应用的领域太多了,比如导航必须的陀螺仪、加速度计、力矩电机等核心惯性测量元件,其量程、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永磁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

  军舰搞电驱动,飞机用的电机,雷达、微波通讯、电子展系统都要使用到大量的高性能永磁材料,使用钕铁硼永磁体,可以使得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得到显著提

  升,并实现小型化,等等!

  所以在国防科工委的催促下,包头稀土研究院迅速研究决定建立中国第一条钕铁硼磁体中试线,计划投资购买了一些设备,年产几十吨钕铁硼磁体专为国防军工之需。

  目前这条生产线已经基本建设完成,谷雨考察了一番之后,相当满意,告诉他们尽快实现新型永磁体的大规模开发,并不断开发新的永磁体,要想办法靠科技赚钱,这才是长久之道。

  谷雨又举铀为例,当初只能搞陶瓷,现在呢?全世界都在抢,咱们国内的稀土资源相当丰富,一定要搞种种尝试,充分寻找其用途,这一块你们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报上来,一定要用好这些宝贵的资源,不要随便浪费,铁矿石全世界到处都有,但是含有丰富稀土的铁矿石就这一家。

  与此同时,谷雨又产生了交换的想法

  ,好东西自然要和苏俄、大英等好安答们分享,顺便换一些有价值的材料,这种永磁体的价值甚至要超过高温合金,他倒要看看两国怎么选择?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