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是抗曰战争中牺牲的最高级别的指挥灵之一,区次于原满洲省委书记曾中生同志,在澳洲的顾慎为一边向中
央检讨,一边把这段时间的战事,还有162师师部被偷袭,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的整个过程,发了一封长篇电报,进行了汇报。
1942年二三月间,日本人打赢了珊瑚海海战,不过海军虽然赢了,但陆军却一直赢不了,陆军大马鹿对图拉吉岛和莫尔兹比港的几次试探性的登陆都不是很成功。
当然这也不奇怪,日本虽然有拉包尔基地,海上力量占据优势,但是莫尔兹比港处在巴布亚湾沿岸,离澳大利亚很近,后勤补给很顺利,又有欧文·斯坦利山脉为屏障,解放军以三个师重点防御,日本人攻不下来一点都不奇怪。
而图拉吉岛是所罗门群岛的核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背靠庞大的佛罗里达岛,与周围的几个小岛形成条件优艮的深水港湾,是天然良港,以至于英国皇家海军曾计划将具建设为英国的“珍珠港”,最后因为经济不景气而作罢。
到1940年,太平洋地区局势紧张,战云密布,所罗门群岛的防务才被提上日程,深水良港图拉吉岛自然就是盟军眼中的重中之重。
当时解放军刚到澳洲,根本不了解地形,东南西北都摸不清楚,自然听从指挥,稀里糊涂的上了岛,但到了图拉吉岛后,张自忠就发现情况不是很好,各种工事并不多,根本不像打仗的样子。
研究了一番之后,张自忠决定充分利用图拉吉岛和吉-塔岛的天然地形和洞穴,构筑防御工事,在美澳工程兵的支持下,解放军将山洞打通,改造为一个个地下堡垒,在海滩和山林中都修建了火力点,形成了立体火力网。
但很快张自忠又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图拉吉岛的机场太小,只能放几架水上飞机,没办法承担起空中掩护任务,所以张自忠就建议在南方的瓜岛上再修建一个机场,以控制铁底湾周边海域,阻滞日军的不断进攻。
瓜岛在图拉吉岛的南方,是所罗门群岛的第一大岛,面积有五千多平方公里,地理位置相当重要,是南太平洋的交通枢纽,也是同盟国军队在澳大利亚基地的咽喉所在。
盟军指挥部觉得张自忠的考虑有道理,就在修建图拉吉岛工事的同时,派出大队工兵修建机场,不过一开始,解放军主力并不在瓜岛,而是在图拉吉岛。
控制图拉吉岛的深水良港,不让日本人利用该港集结兵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在图拉吉岛部署了解放军主力160、161两个师,在瓜岛驻扎着二线部队162师。
不过这个部署是有问题的,因为反登陆作战,最重要的是压制对手的海空军,所以防守要点不应该是图拉吉,而应该是瓜岛,尤其是瓜岛机场。
不过一开始,盟军高层都没有看出这个问题,麦克阿瑟看到图拉吉岛是所罗门到的核心地区,自然想当然的认为主力应该放在图拉吉岛。
当然也怪不得他,当时刚刚从菲律宾逃到澳大利亚的麦克阿瑟,他也根本不知道所罗门群岛的情况,手里只有一张地图,而且这样的岛屿攻防战,以前谁都没有打过,技术进步太快了,很多高级指挥员都跟不上……
不要说麦克阿瑟没有看出问题,就连中国军队总司令顾慎为,以及意识到机场重要性,要求修一个机场支援作战的张自忠,也没有看出问题,解放军压根就不知道反登陆战怎么打,只能在实战中摸索……
还没等各种工事全部修好,日本人就过来了,面对日本人的不断空袭,尤其是日本海军恐怖的舰炮轰炸,守备图拉吉岛的解放军两个师经验不足,吃了大亏,牺牲了不少同志,不过依靠着兵力优势,稳稳得守住了瓜岛。
日军兵力不足不说,还没有完全封锁解放军的补给,虽然控制了制海权,但是美国人也不是纸糊的,美澳有大批航程很远的陆军飞机,再加上各种船只不少,在陆航飞机掩护下,往前线送一些补给还是办得到的。
二战初期,雷达刚刚使用,各方的封锁都不严密,英国地中海舰队那么牛逼,德意的地中海航线照样运输;甚至于德意那么多空军飞机,不断空袭马耳他,英军还是可以把物资运到马耳他,也是一样的原因。
英军和德军都做不到完全封锁,没有雷达的日本人自然做不到,而解放军又不像美国大兵那样需要无数补给,保证—定数量的物资供应,自然能够长期支撑。
双方围绕着图拉吉连续打了几仗,瓜岛的机场修好了,还部署了雷达,美国陆航飞机,利用瓜岛机场不断攻击图拉吉一带登陆的日军,轰炸日军运输舰船。
一时不防,三艘日本运输船被美军的俯冲轰炸机炸毁,两个大队两千多日军还没有上战场就喂了鱼,这下子捅了马蜂窝,日本人不干了!
此时解放军的东北战役进展顺利,关东军非常危险,日本人自然急眼了,这么拖延下去,啥时候登陆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要是拿不下来,又如何和英美议和呢?
被中国人打到了家门口,英美就算同意议和,价码也会高很多,所以日军一琢磨不行,于是调整部署,先实打实地找个合适的地方扎下根,如同下围棋先做个眼再说,不走大模样了,而瓜岛就是日军选定的目标。
日军惦记上瓜岛倒也不奇怪,瓜岛面积大,控制着制海权的日军想上岛也容易的多,这总比不断硬啃兵力密集但防守面狭窄的图拉吉岛,死伤惨败要好。
更重要的是瓜岛还有一个现成的机场,美国陆航依托这个机场,不断骚扰图拉吉登陆作战,所以日军要想拉下图拉吉,也必须拿下瓜岛机场。
拿下瓜岛机场还有一个好处,空军飞机就不需要从拉包尔基地飞一千多公里,路程太长了,而且还可以直接威胁澳大利亚……
不知不觉间日本人已经在实战中摸到了跳岛作战的部分精髓,只是不太自知而已……随着日军把进攻矛头转到了瓜岛,惨烈无比的瓜岛拉锯战开始了……
张自忠是太平洋战区中国军队副总司令,又是集团军司令员,一开始,他一直在指挥图拉吉岛防御作战,可等到日本人调头进攻瓜岛时,张自忠发现图拉吉岛上的解放军主力两个师却只能干瞪眼。
张自忠猛然间意识到部署出了大问题,海岛作战与大陆地面战斗不一样,真正的决定力量是海空军,真正的要害的反而是瓜岛。
要是瓜岛丢了,图拉吉岛没有了海空支援,日本人根本不用进攻,时间一长,守备图拉吉岛的六个团,图拉吉岛1.6万多人就得饿死(配属的后勤部队没有上岛)……
相反,只要瓜岛控制在盟军手中,图拉吉就算丢了,有瓜岛机场在,日本人也别想轻易图拉吉港口,所以盟军根本就不应该重点守备图拉吉,不过此时后悔也来不及了,根本没办法调整部署!
防守瓜岛的162师是胶东起义部队整编而成,此前经历过的激烈战事不多,在岛上的作战部队不过三个团和配属的炮兵、工兵等,即便加上美国配属的坦克分队、重炮分队和陆航的地勤部队,也不过九千多人,所以张自忠立刻就决定前往瓜岛坐镇指挥,一定要守住瓜岛。
此时不仅仅张自忠紧张,麦克阿瑟也慌了神,麦大帅倒不在意死多少中国人,他担心的是,瓜岛被日本人占了,图拉吉迟早必丢不说,机场扩大后,拉包尔基地的日本飞机要是派过来几百架,三天两头前往澳大利亚访问,那就热闹了……
虽然澳大利亚人踊跃参军,虽然澳洲有二十多万解放军,虽然从新西兰到澳大利亚的海上运输并没有被截断,各种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到澳大利亚,但麦大帅还是有些慌张,他十分担心重演菲律宾失败,他不能再输了,要不然就没办法见人了……
麦克阿瑟派出潜艇,将张自忠送到瓜岛,希望他可以率领岛上的部队多支撑一段时间,同时麦大帅又承诺会想尽一切办法给所罗门群岛的三个师提供后勤补给,就算损失再大﹐美国人也在所不惜,守住瓜岛和图拉吉,澳洲就能守住……
与高级指挥员紧张不同,对于日军的猛烈进攻,担负防守重任的162师并不慌张,该师战斗经验却不足,但也经过了好几年的训练,上下自认为战斗力不差,只是缺少机会。
而国内不断传来的胜利消息,也坚定了战士们守岛的信心,日本人也就那么回事,有啥好怕了?再说了,集团军司令员亲自坐镇,这还慌张,那还是解放军吗?
162师不觉得慌张,也跟地形有关系,在机场的正面,就是伦加锚地,水位很浅,美军为了支援图拉吉作战,修建机场的同时,除安排了十艘尤里卡登陆艇以外,还部署了三十多艘PT快艇。
尤里卡登陆艇吨位不到十吨,可装载39名士兵或3.9吨作战物资,主要负责接送人员和物资,而PT快艇吨位只有五十吨,这两种小艇随便哪里一躲,根本找不到。
由于一大批PT快艇的存在,日军战舰离的远远的炮击没问题,离伦加锚地近了,很容易搁浅不说,还会被快艇发射鱼雷骚扰,万一被鱼雷击中,那就惨了……虽然美国人的鱼雷很垃圾,但架不住PT快艇数量多呀!
偏偏日军又缺乏像样的登陆舰,此时日军的登陆方式很原始,速度很慢的运输舰停在深海,然后通过小船运转,自然很容易成为这些快艇的活靶子。
再加上机场上的美军飞机不断骚扰,还有十二辆美军坦克部署在岸边,又有解放军支援,日军想在伦加锚地正面登陆难度很大。
日军唯一的办法就是绕路,从瓜岛其他角落登陆,然后绕路进攻机场。不过瓜岛遍布雨林,沼泽丛林无数,在机场附近,有三条河,又有陡峭的山岭,解放军修筑好了无数工事,完全可以防御一段时间,而各种弹药和后勤物资并不缺乏。
此前一段时间,中日双方一直在图拉吉岛作战,瓜岛事实上也有涉及,不过一开始上岛的日军数量不多,有上千日军登陆,建立起了第一个登陆场。
与前世日军的骄横不同,日本人虽然不清楚守岛的解放军有多少人,但苦头吃多了,并没有和前世—样骄狂,贸然进攻,而是老老实实构建工事。
162师看到鬼子登陆,试探了一番,也没有盲目进攻,162师政治部主任,时年只有二十四岁的李锡文一上岛,就向师长和政委提议,咱们得多储备一些粮食弹药。
李锡文的理由很简单,图拉吉岛易守难攻,解放军有两个师,日军一时半会肯定打不下来,图拉吉岛打不下来,鬼子肯定要回头惦记瓜岛。
瓜岛的机场,建好之后,可以不断进攻日军舰船,鬼子必须拿下机场。偏偏瓜岛又大,日本又有制海权,我们挡不住鬼子的登陆,最好的办法就是收缩在机场附近,与日军长期周旋,而要长期周旋就需要充足的粮食弹药。
现在看起来处境还不错,各种物资供应虽然紧张,但补给船还是可以过来,万一打起来,鬼子大股大股上来,补给可就不一定了,咱们得节省点使用,这些物资关键时刻能救命。
师长政委深以为然,所以162师上岛之后,非常注意节省,同时和土著打交道,花钱把岛上种植的稻米,还有成熟的椰子啥的,收集了不少。
此时岛上土著很少,也收不到多少物资,自然要从美国人身上下功夫,众所周知,二战美国人的后勤补给是出了名的豪爽。
别看李锡文只是小学毕业,可民众教育馆待久了,见识不错,又挺擅长交集,到了澳洲时间,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所以他一直负责和美国人打交道。
李锡文跟岛上的美国海空军沟通了一番,让他们跟澳洲司令部联系,不要运可口可乐和避孕套这些乱七八糟的,多远一些罐头和巧克力,你们也要多准备一些油料,咱们得做长远的打算……
张自忠上岛后,很快他就发现,情况比他想象的要好不少,各种关键物资储备还算不错,在他的指挥下,162师死守机场周边的河流和山岭,利用有利地形,与第二批上岛日军大打出手,取得了一场大胜。
日军似乎对岛上解放军和美军情况不是很了解,他们第一批只有上千人,第二批上岛的鬼子大概是一个旅团,高达八千多人,看着不少,可鬼子问题同样不少。
日本虽然拥有制海权,航母舰队也有极高的机动性和打击能力,但在航母编队与海岛固定机场的对抗中有着明显的劣势,美军的陆航飞机和PT快艇、潜艇等可以不断袭击,严重制约了日军各种后勤运输。
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虽然不断胜利,但也不是很了解如何登陆作战,就把大陆作战的习惯也带到了瓜岛。
日本陆军不重视后勤,很讲究因粮于敌,所以日军有一个作战习惯,通常会携带七天的粮食,就算是额外也携带也不超过十天,这一次也不例外……
偏偏瓜岛属于雨林气候,丛林地带气候潮湿闷热,粮食很容易腐败,换句话说,上岛的日军携带的粮食也就刚刚支撑一周。
而日军进攻机场,需要绕路,从地图上看,这是一条很短的道路,可实际情况是这一路上不是山坡就是丛林,日军士兵必须砍树开路才能走过去。
日军这个师团从上岛开始,就在丛林里艰苦地行军,等到他们走到解放军的防御阵地前的时候已经是十二天后,此时日军的存粮不是吃光了就是坏掉了,早就已经饿肚子有两三天了。
指望这么一群饿肚子的倒霉蛋去进攻解放军的坚固阵地﹐即便这些鬼子都是所谓的常备精锐,即便解放军是二线部队出身,鬼子也占不到便宜呀!
在雷雨之中,日军陆海军先是不断用大炮轰击解放军阵地,然后,日军士兵冒着大雨从密林中窜出来冲杀……
不过日军的进攻,很快就被解放军密集的炮火打退,美军重炮也跟着射击,日军上岛部队连重炮都没带,自然死亡惨重……连续攻坚不成,无奈之下,日本人就拿出了看家本领,肉弹冲锋……
解放军将大批机枪集中起来,大量杀伤日军,等到鬼子上来了,解放军也毫不胆怯,端着刺刀和解放军在大暴雨中展开了肉搏。
双方用刺刀、枪托甚至牙齿互斗,阵地上血肉横飞,血流成河,不过论起拼刺刀,高大的山东大汉,对付饿得七荤八素的日军,同样优势很大。
叮叮当当打了两天,八千多鬼子就死伤四千多,肚子又饿得实在受不了,而解放军连续获胜,162师越打越有信心,不断发起反击,这下日军顶不住了,只能逃往马坦尼考河以西,等待新一轮援兵……
一战下来,鬼子就死伤了五千多人,解放军伤亡只有日军的十分之一,打了一个大胜仗,第162师虽然是二线部队出身,至此历练出来,一战打出了名头……
吃了一次大亏,日本人才真正明白过来瓜岛不好啃,到了七月中旬,日军开始第三波增兵,这一次日本人真正用力了,一口气派出了四艘航母,两艘战列舰,多艘重巡洋舰,几十艘驱逐舰在内的庞大舰队,驶入到所罗门群岛附近。
日军航母在所罗门群岛外围游走,海航的零式飞机提供空中掩护,铁底湾内,日军战列舰和重巡洋舰在中间,外围是一群驱逐舰,控制着制海权。
在登陆前夕,日军舰船猛烈轰炸瓜岛机场,14寸炮弹一枚就是几百公斤,丢到机场上,立刻就掀起了无数泥土,炸出了一个个超级大坑。
日军用舰炮轰炸了一个多小时,把瓜岛机场炸了稀巴烂﹐美军被干掉了四十多架飞机,损失惨重,而PT艇和美军潜艇虽然发动了不少袭击,但被日本海军驱逐舰驱赶,并没有取得什么战果。
不过这一回日军搞出来的动静实在太大,澳洲的美国航空兵自然不放过,一批又一批飞了过来,与精锐的日军海航不断空战,不过面对水平比较高的日本海军飞行员,美澳陆航飞机前后被击落了140多架,可谓损失惨重。
当然了,日本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在日军登陆的那几天,五十多架日本海航飞机被击落,好几艘军舰受伤,甚至还有四艘运输舰被击沉,三千多鬼子去了鬼社……
就这样,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日军终于把两个师团(缺三个喂了鱼的大队)送到了瓜岛,日军指挥官百武晴吉也上了岛,日本人这一次也终于想起来,总算运了不少物资上来,可以支撑二十天。
物资看起来不少,但事实上还是不够,这也跟日本人的自信有关,此前激战,日军死伤那么多人,解放军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解放军不过是一个师,能支撑多久……只要击败了中国人,瓜岛机场附近那帮子胆小鬼美军的大批物资自然可以为日军所用……
上岛之后,日军分兵两路,一路披荆斩棘,开始了进攻﹐瓜岛第三次鏖战开始,解放军真正的考验出现了……
到达解放军阵地后,日军日夜进攻,162师兵力不足,只能收缩防守,形势也变得岌岌可危,所以张自忠才会发出那样一封带有决绝性质的电报。
此时解放军的困难也相当大,热带岛屿环境恶劣,162师主体又是山东人,不少人不习水土,得了疟疾,而在不断的
消耗战中也牺牲了不少同志……
从七月下旬到九月中旬,连续苦战之后,162师和岛上的美军加起来也就七千多人,看起来伤亡不大,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日军的攻击太猛,解放军伤亡很大,无奈之下,只能从澳洲调来了美国潜艇,乘夜往返图拉吉岛运人,潜艇一次也就堪堪运来十几名战士。
将近两个月下来,总共才运了两个营一千多人,中间还被日军发现,还被击沉了两艘潜艇……换句话说,解放军的总伤亡已经损失了三千多人,这可都是战兵……
无奈之下,张自忠更加身先士卒,把指挥部部署在靠近阵地前沿的密林之中,但是电台信号却被日本人侦测到,指挥部被一队穿插进来的日军偷袭,混战之中,张自忠和162师两位主官阵亡……
张自忠虽然能征惯战,但科技进步太快,他明显想不到一些无线电信号会暴露指挥部的位置,这也给解放军上了一课……谷雨脸色铁青,“现在162师情况怎么样?”
“162师在参谋长施文光和政治部主任李锡文两同志的领导下继续战斗,全师下同仇敌汽,誓与日军决战到底,他们虽然丢失了一道阵地,但还是阻挡住了日军的连续进攻……”
谷雨点点头,“越是困难,越能看出干部的水平,这两位同志干得不错,让他们转正,担任师长、政委,另外发文各集团军,一定要接受教训,高级指挥员的指挥部不要再放在前沿阵地!”
想了想,谷雨问道,“你刚才说李锡文只有二十四岁,怎么这么年轻就做到了师政治部主任?”
谷雨突然问起李锡文,记忆力很好的刘兴昌立刻汇报起来,他告诉谷雨李锡文同志是山东胶东人,“九·一八”事变后,李锡文开始阅读进步书刊和马列主义著作,逐渐树立革命理想。
1933年,15岁的李锡文调到县民众教育馆当管理员,从这时起,他就接受共产党地下党组织分配的任务,出入县政府,搜集一些国民党政府的秘密文件和情报。
1934年,16岁的李锡文以民众教育馆为基地,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组织青年剧团,演出抗日戏剧;编印并向学校农村散发“快报”。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19岁的李锡文在胶东半岛参与组织领导了一只抗日救国武装,不断打击日伪军,收集各种武器,到了山东战役结束,这只抗日救国武装已经发展到五千多人,李锡绅担任政治部主任。
胶东半岛被解放后,这只抗日救国武装与其他武装一起被整编,然后编入到张自忠部,20岁的李锡文成为团政委,是解放军最年轻的团政委,没有之一。
等到南京、上海系列战役打完,李锡文已经是师政治部主任,虽然年轻,但小小年纪就经历过太多锻炼的他,非常稳重,考虑问题也很周到,他上岛之后的判断非常精准。
谷雨听完,点点头,低声说道,“今年24岁,比我小十岁,小小年纪就做过地下工作,又领导了一场起义,现在已经做到了师政委,有点意思!”
谷雨沉默了一会,接着问道,“瓜岛能不能守住,顾慎为是怎么说的?”
“顾司令员说,情况虽然比较危险,但战局对盟军反而比较有利!”
“嗷,说说看!”
日本陆军两个师团完成登陆后,日本海军觉得已经完成了任务,两个师团的马鹿怎么也能拿下瓜岛,自然不能把宝贵的海军主力舰队放在所罗门岛周边,给美国的陆航轰炸。
几天就挂掉了五十多架飞机,死亡了六十多个飞行员,那可都是精锐的飞行员呀,日本海军心疼得很……
而随着日本海军主力的撤兵,瓜岛形势再一次变得很有意思,日军的航空支援火力是拉包尔基地的飞机,但隔着上千公里;海军那边只有一艘正规航母和两艘邮轮改装的航母在所罗门群岛外围游走,大概一百多架飞机。
而美国这边,又迅速把炸得一塌糊涂的瓜岛机场重新修好了……二战的螺旋桨飞机对机场要求不高,即便挨了无数炸弹,甚至是海军舰炮的大炸弹,但美国工程兵还是可以迅速修好机场。
美国陆航的飞机又一次飞回了瓜岛机场,此时瓜岛机场变成了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不断袭击铁底湾的日军舰船和岛上日军。
就算日本人再一次把战列舰拉过来猛烈轰炸,机场还是可以迅速修好,而美国陆航飞机还是可以不断补充,又有雷达指引,日军始终难以获得制空权。
而在海上,美国人的PT艇和潜艇又冒了出来,不断骚扰日军的舰船,即便日军拥有制海权,但面对速度很快的PT艇和时不时偷袭的潜艇,日本慢腾腾的运输船相当危险,时不时被击沉……
而岛上的日军两个师团,虽然兵力众多,但曰今八今术只有20天的补给,但到了八月中旬,补绐已经吃元,A岛还是拿不下来,日本人开始饿肚子了…….
不过这个时候,海军不干了,1你1P牛P出人太笨了,两个师团竟然攻下不瓜岛,不过大本营一再催促,
海军也没办法,只好想办法给瓜岛日军更多的补给。
日本海军很快想出了新花样,他们选择在夜晚,用速度很快的驱逐舰运输,等到天明撤走,避免被袭击,不过驱逐舰—次只能用几十个人,几十吨物资,成本太高了。
后来,日本人又换了花样,让驱逐舰拉着一个个装满后勤物资的铁桶,漂浮在大海上,运到瓜岛,不过这样的补给还是会不断被袭击,五个铁桶能运一个上去就不错了,一不小心,驱逐舰还会被潜艇袭击……
日本人饿肚子的同时,解放军的日子也不好过,澳洲大陆到瓜岛漫长的海上交通线,随时处在日军海航的空袭下。
美国人也在不断动员澳洲各种船只往瓜岛运输东西,同时不断把潜艇和PT快艇送到瓜岛,但日本的飞机也不含糊,他们同样不断袭击盟军的运输舰船,到了八九月间,日军潜艇也出现在珊瑚海,盟军被炸毁的各种船只同样不在少数。
也就是说,此时此刻双方都捏住了对方后勤的软肋,陷入到巨大的消耗战之中,不过盟军根本没有选择,就算是消耗战也得硬撑着,所以决不放弃!
听到这里,谷雨立刻想到了前世的瓜岛血战,没想到鬼子还是犯错了,也许这就是他们的宿命吧,不过这一世解放军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们的后勤同样被日本人掐住。
事实上,前世的日军要不是犯傻,没有把潜艇部队投入到珊瑚海,美国人也不会赢下瓜岛战役,可惜呀,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一世日本人没有犯傻……
谷雨点点头,“盟军司令部的决定是对的,日本国力有限,吃不起这样的消耗战!时间一长,迟早会败下阵!”想了想,他又说道,“不过瓜岛上的守军还是太少了,得想办法增援!”
“顾司令员一直想派一些部队上岛,不过张司令员认为﹐从澳洲派兵,万一路上被日本飞机、潜艇击沉,伤亡太大,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从澳洲派兵的好!
张司令员建议想办法把图拉吉大部分守军运到瓜岛,两部加起来将近两万人,只要能够保证一定的后勤补给,绝对可以长期支持!”
谷雨微微叹了一口气,然后表示了认可,“这样也行!”
“麦克阿瑟将军和顾司令员接受了张司令员的意见,美国人已经从本土新调来了六艘补给潜艇,专门负责图拉吉岛和瓜岛的夜间运输。
目前这批潜艇已经携带大批物资,秘密来到了瓜岛,按照估算,十艘补给潜艇一昼夜可以把两个全副武装的连队运到瓜岛,这样计算两个月内,就可以完成运输!”
谷雨点点头,接着说道,“瓜岛需要一位集团军级别的指挥员,顾慎为让谁接替指挥?”
“24集团军参谋长王子固同志已经从图拉吉岛去了瓜岛﹐副司令员李文田将接替他守备图拉吉岛!”
谷雨想了想问道,“王子固是红24军出来的同志吧?”
“是的!”刘兴昌立刻汇报起王子固的简历,谷雨听完之后,点点头,“告诉24集的同志,一定要守住瓜岛,为张自忠等同志报仇!”
就在谷雨和刘兴昌讨论瓜岛战役的同时,美国陆军副参谋长,主管陆航的阿诺德和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官尼米兹将军也在通电话。
两位美军高级将领和谷雨一样,也看到了日本人在瓜岛面临的尴尬局面,这场战役因为中国陆军的坚韧打成了消耗战,而这样的消耗战,是美国人梦寐以求的,美国人完全可以在瓜岛耗死日本人!
虽然航母派不过来,但盟军各种中小舰船还是有不少的,尤其是PT鱼雷艇多如牛毛,两人研究了一番,决定大规模增加瓜岛的投入。
尼米兹准备从夏威夷等地抽调大批陆航飞机,海军派出各种中小舰船,加入到瓜岛战役,想法设法把更多的补给送到瓜岛,同时不断用陆航飞机消耗日本海军珍贵的舰载机群。
尼米兹将军同时也做出了决定,只要地中海那边登陆一结束,就立刻向总统提议,抽调1-2艘航母加入到澳洲战场,等着伏击日本航母编队,这是一个天赐良机……
而阿诺德则更加心狠,除了增加陆航飞机以外,他还准备在澳洲大规模增加运输机,准备将大批伞兵和后勤物资空投到瓜岛……
讨论到最后,两人又讨论了最新的北非形势,阿诺德笑得说道,“英国人的运气真是不错,那位中国的常胜将军又打了胜仗,马歇尔参谋长说那位英国首相这一次肯定要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