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丽丝书屋 历史 大国股东

第158章转变

大国股东 大白菜的苦逼 6570 2025-05-12 15:05

  康生听完,十分震惊,他立刻站了起来,他敏感的发现王明的眼神中满是惊恐,“王明同志,怎么会这样?”

  “我也不清楚,四天前我见他时,整个人还精神抖擞,根本没什么事情呀!

  也没听说他去哪里出差呀!”

  “会不会是谷雨……”

  “不可能,谷雨搞得的那一套问题很明显,明显不符合国际的要求!”

  王明一口咬定,米夫的文章背后离不开他的功劳,有理有据,完全符合马列原理,他绝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出错,绝不可能!

  谷雨那一篇文章也许有可取之处,但三个有利于的提出,却是明显的问题,检验标准只能是马列原理,绝不可能是那三条,这是原则问题,也是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

  要是这一条得到认可,谁还会把马列原理当回事,党内那些在苏俄培训过的同志,没有理论解释权的话,岂不是前途尽毁,苏俄怎么可能接受这一点!

  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他才乘机发动猛攻,难得谷雨出现了致命的错误,这一次就算开除不了谷雨的党籍,也得把他调到苏俄,自己好取而代之!

  现在北方局已经占据了这么一大片地盘,背后又有苏俄支持,就算不能获得全国胜利,也能长期支撑;太原虽说比不上莫斯科,也比不上上海,但怎么也是大城市,待在这样的城市领导全党,又没有安全问题,多好呀!

  但怎么也想不到,在这个节骨眼上,米夫出事了,他怎么能出事?

  他又怎么会出事?

  没有理由呀!

  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王明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康生可没有他那么自信,此时他的脑海中一片清明,他本来就有些奇怪,以谷雨的精明,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漏洞。

  这么多人对谷雨不满,可国际执委会就是不讨论这件事,这是第二件怪事;今天王明又说,米夫不见了,这是第三件怪事。

  把这三件事放在一起,实在太清楚不过了,那就是谷雨的实力远比想象得要大,他对苏俄的价值,也比想象得高。

  就算没有苏俄的支持,就算与党内无数国际出来的同志关系破裂,他同样也有自信,控制住北方局,并发展的很好,甚至取得革命的成功。

  但党一旦控制不住北方局,那此时的党还有什么?

  被国民党反动派重重包围,一轮围剿接着一轮围剿的南方苏区?

  还是不断出现叛徒,被破坏的四分五裂的白区?

  更重要的是,如果这种事情真得出现的话,苏俄又能得到什么?

  他们苦心积虑,培养那么多干部,把他们安插在中国共产党,一个接着一个的放在高位,为了什么?

  总不能说是彻彻底底的国际主义吧,呵呵,他康生又不是三岁孩子,里面的弯弯绕,他早就看出来了!

  还不是为了苏俄国家利益嘛!

  现在谷雨的北方局已经起到这种作用了,苏俄同志又怎么可能舍得随便破坏这种大好的局面,这就不奇怪谷雨为什么敢一而再,再而三的试探,而且还连续取得成功,不奇怪,一点都不奇怪呀!

  说到底谷雨是苏俄培养出来的,他借助苏俄的培养到达高位,这也是事实,这一层关系无论谷雨怎么洗,也洗不干净!

  只要国际不和谷雨翻脸,谷雨就不可能和国际翻脸,这就保证了苏俄的国家利益,这种情况下,苏俄又怎么可能因为一些理论之争,和他翻脸。

  国际连蒋介石都能接受,都愿意给予他很高的位置,更不要说谷雨了!

  米夫傻乎乎的,被王明撺掇,乱说话,乱发表文章,搞出事又有什么奇怪的?

  这个人蠢得要死,被王明玩弄于股掌之间,一点都不奇怪。

  再说了,谷雨那些提法,即便有一些不符合马列原理的东西,但这些东西却可以让绝大部分党员认可和理解,非常有吸引力,可以获得庞大的本土派支持。

  这样一来,他就必然立于不败之地,说到底空降兵毕竟是空降兵,根基不稳呀!

  即便一时半会,苏俄不支持他,只要他赖着不走,国际又能拿他怎么样!

  李立三尚且支撑那么久,更不要谷雨了,有十万四路军在,他稳得很呀!

  面对谷雨的釜底抽薪,王明还幻想把谷雨赶走,取而代之,他本来就觉得希望不大,不过国际反对的声音这么大,让他觉得王明还有一些希望,所以这段时间,他还有些犹豫,也站在王明一边,鼓吹了一番,但现在看来,他根本就不应该犹豫!

  幸运的是,这段时间他没有公开写什么东西,这也是他一贯的风格,只表态,不写东西,现在还有回旋的余地,康生同志默默得想着,他突然间想起了一件事,“王明同志,我得到消息,一些烈士的孩子,在上海不断被特务骚扰……

  王明有些不耐烦的说道,“都什么时候了,还说这种小事!”

  “这可不是小事呀!”

  康生同志笑了起来,“创办那座幼稚园的,就是谷雨同志的岳父,据说他的母亲和寡嫂侄儿,都在幼稚园!”

  王明眼前微微一亮,只见康生同志笑着说道,“我想回国一趟,把孩子们接到苏俄,顺便……”

  “有用吗?”

  “总要试一试,要不然谷雨同志未必乐意来苏俄呀!”

  王明站起身,眯着眼睛转了转,然后点点头,“就这样办,先把人搞到苏俄再说,经费方面我来想办法!”

  想了想,王明又接着说道,“这种手段可以做,不可以说,而且未必有用,最重要的是,南方博古那边也要获得胜利。

  他们现在太被动了,仅仅打破敌人的围剿还不成,必须主动进攻国民党的大城市,三年前他们就能拿下长沙,现在实力这么强大了,怎么也应该更进一步!

  就算拿不下长沙,拿下赣州总可以吧,只要南方红军取得了胜利,就算没办法把谷雨搞到苏俄,他也别想乱来!”

  “南方红军的实力真得行吗?”

  “有什么不行的,南方红军都创建四五年了,怎么着也比四路军要强吧,没理由四路军能打下太原,他们连一个大城市都打不下来!

  我看呀,还是毛泽东那伙人捣乱,拉后腿,还有周恩来犹犹豫豫,要不然不至于如此!”

  说到这里,王明咬着牙说道,“你回到上海之后,让上海局给博古发一封电报,让他果断一点!

  要是有人不听话,他又没办法解决,就赶到苏俄来,我来收拾!”

  康生笑着点点头,“早就应该这样了!”

  两人商量了一会,康生同志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然后迅速见今天王明说过的话,还有他知道的一些王明的事情记录下来,要想顺利靠拢,总要拿出一些见面礼呀!

  就在康生同志奋笔疾书之际,南方苏区中央局也召开了一次有选择的碰头会议,与会的同志都是精心挑选的。

  而为了这一次碰头会议顺利召开,一些苏区中央局委员被以种种名义调走,比如王稼祥同志,作为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他需要主持一次重要的政治工作会议,周恩来同志委托他发表一个重要讲话,至少几天之内回不来。

  又比如毛泽东同志,作为苏维埃主席,他也需要考察一些工作,也在会议前夕被顺利的支到了根据地某处。

  还有就是刘少奇同志,苏区最重要的收入来源,钨矿矿沙的开采,需要大量矿工。

  作为负责工会工作的同志,他过去一趟考察一番,不是很应该吗?

  在加上一直在前线的朱德同志,这样一来苏区中央局自然就不是很多,但出席人员已经达到了半数以上,也符合组织规定。

  之所以搞得这么复杂,自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这一次会议上,需要传达一篇谷雨同志的文章,要是这三位同志在,很可能会搞出很大的风波,还是让他们离开的好,有些事他们不知道,比知道好。

  为了这一次会议,博古同志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首先说服了周恩来同志,现在混乱的局面需要统一思想,再这么闹腾下去,对谁都不是好事。

  四中全会的决议有着国际的坚定支持,王明同志也是国际非常认可的理论家,在国际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即便一些同志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但这些胜利的获得,首先是国际的成功指导,这些同志自身的努力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一些同志看不清楚这一点,盲目自大,迟早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他不是领袖,也绝不可能成为领袖!

  真正的领袖只有国际认可的同志!

  还有一些同志,对于党中央的严厉批评,口服心不服,绞尽脑汁,反攻倒算。

  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反感,很多人都对这些同志十分反感,也不认可他那一套右倾机会主义路线。

  最重要的是,我们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这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并不是某些同志一贯坚持的所谓游击战的胜利,而是大运动战的胜利,事实证明,这些同志的那一套东西已经完全落伍了!

  在革命已经取得重大胜利,并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当下,南方的同志也不能够落下来呀,这不是一位同志的希望,而是无数位同志的希望!

  作为苏区中央局的领导同志,我们不能违背众人的愿望,那样做,只会让我们失去支持,到那个时候我们还怎么领导苏区中央局的工作?

  面对博古同志耐心的说法,周恩来同志长叹了一口气,最终只能默默得表示认可,他必须顾全大局,要不然苏区中央局就要打成一团,那样只能便宜了敌人,对革命大业毫无好处!

  当然了,周恩来同志这样考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点,四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说明了一点,某些同志并不是必不可少的,现在也没有必要太顾虑,没有他,我们同样可以做好!

  他和朱德同志足够做到这一点!

  只要军事上不出大纰漏,应该也不至于造成什么大的问题,至于路线之争,还是等待国际的通知就好,到时候也就比较好办了。

  两人达成一致意见后,博古同志主动提到了那篇文章,他以丰富的理论知识,驳斥了其中的诸多问题,周恩来同志虽然参加革命很久,但在理论上,多少有些薄弱,听完了博古同志的说法之后,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即便如此,党性很强的周恩来,还是认为这篇文章,必须按照规定在苏区中央局委员中传达,对此,博古同志很不满意,他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传达,不过面对周恩来同志的坚持,他也只好做了一些让步。

  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矛盾,一些同志没必要让他们知道,两人讨论一番之后,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那就是召开一次小范围会议,在苏区中央局进行一次传达,然后听取各位同志的意见……

  在成功说服了周恩来同志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比较好办了,博古同志代表中央分别与其他几位苏区中央局委员交谈,项英、顾作霖、邓发三位同志虽然十分震惊听到的东西,但最后还是坚定的选择站在了正确路线一边。

  就算一些同志,立下了天大的功劳,但也必须服从国际,这是党的原则,不可动摇的原则,他那一套绝不可能得逞。

  倒是任弼时同志,有些出人意料,虽然他与毛泽东同志的矛盾很深,对毛泽东同志的批评非常严厉,但他还是坚持,谷雨同志的文章也有必要向毛泽东等同志传达,这是他们作为苏区中央局委员,应有的权力。

  不过博古同志的担心也是实实在在的,最后任弼时同志不得不做了一些妥协,只要临时碰头会议多数通过,他愿意服从组织决议。

  虽然有这么一段小插曲,但不管怎么说,这一次碰头会议顺利召开了,会议非常保密,这一次会议,除了李维汉同志获得列席会议的机会,并负责记录以外,其他人都没有得到列席的机会,甚至于外界根本也不知道有这样的会议存在……

  博古同志顺利的实现了自己的会议目标,他开始继续猛烈批评罗明同志的错误路线,这一次的动作也严厉了不少,一批与毛泽东同志观点比较接近的同志,很不幸的成为了批评对象。

  而他觉得有些不顺手的任弼时同志,也很快被安排到湘赣边区担任省委书记,就这样苏区的局势迅速稳定下来,虽然有些纷争,但思想到得到了统一。

  对于这一切,即将离开瑞金的任弼时同志,也都看在眼里,他也没有多说什么,有些事情即便有很大的争议,即便让人非常不安,但大敌当前,还是必须统一思想,即便指导思想有些错误,但总比混乱不堪来得好。

  不过内心很是复杂的任弼时同志,在离开瑞金前,与周恩来同志进行了一番深谈。

  有些路线上的争论,我们短时间内没办法分清楚谁是谁非的情况下,现在这样的权宜之计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现在的局面绝不能长久,那样很容易造成非常不好的局面,故而他建议周恩来同志要和国际多联系,汇报清楚我们遇到的争论,请求国际尽快仲裁,同时尽快确定党的领导班子!

  另外为了以防万一,任弼时同志建议周恩来同志,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留一些后手,万一博古等同志的路线没有得到认可,我们可以及时调整。

  “恩来同志,谷雨同志在北方获得巨大胜利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他那篇文章的一些总结,我们还是需要重视的!

  他对四中全会决议的一些看法,也是需要尊重的!

  未来以防万一,对于毛泽东同志,对于罗明同志,还有其他一些同志,我们处理时,需要有一些分寸!

  现在李维汉同志接任了苏区组织部长,我对他的一些做法有些不安,关键时刻,您需要出来说话!”

  周恩来同志郑重的点点头,“弼时同志,你的建议很重要,非常重要,请你放心,我一定会牢记你的建议!”

  两人握手告别,紧接着任弼时同志,又去见了见王稼祥同志,那一次会议的内容,他并没有透露,他必须遵守组织决议,但有些事情,他也想搞清楚,为什么王稼祥同志会有如此巨大的转变。

  两位高级干部沿着一条小河,慢慢走了起来,面对任弼时同志的问题,王稼祥同志想了想说道,“老罗,刚到苏区时,我也曾经认为老毛是狭隘的经验论,是富农主义,是右倾机会主义,甚至是逃跑主义!

  但老谷,他曾经告诉过我,我们这些苏俄留学回来的同志,对国内革命斗争的实际情况不了解,情况没搞清楚之前,不要随便说话,还是先走一走,看一看,心里有数了,在发表意见!”

  说到这里,王稼祥呵呵笑了起来,“我跟老谷既是同志,也是同学,甚至还是兄弟,他比我的本事大,我是知道的,一向都认真听。

  我是31年3月份到苏区的,过来之后,我到处走了走,发现这苏区和咱们想象中的苏区大不一样,太复杂了!

  有些事情,我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甚至都没有听说,比如土客矛盾造成的一些问题,要是我们了解不深入,根本就没办法做出正确的指导!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些事看到了,听多了,再和咱们过来之后,搞得那些政策,比较一番之后,我就发现,老毛对很多问题的处理,看起来右得很,但就是能消弭矛盾,就是能壮大队伍!

  根据地就是发展的好!

  这一点,倒有点像老谷在北方搞得那一套北方特殊论,为了打强大的日本鬼子,搞统一战线,连地主都要团结,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国际的认可。

  现在我们面临的敌人同样也很强大,反动派的围剿一个接着一个,老毛对富农宽厚一些,给地主一些活路,减少一些矛盾,就真得是错吗?

  不要说他想不通,我怎么也想不通!

  同样的道理,没理由,北方特殊论是对的,老毛做得就不对!

  我们这么不给地主富农活路,动辄杀头,他们的反扑能不厉害吗?

  一些出身不好的红军将领,把人家父母兄弟都杀了,人家能不叛变,能不带着特务,跟我们玩命吗?”

  说到这里,王稼祥同志长叹了一声,“还有军事指挥的问题,我们大炮都没有几门,子弹又少得很,却让战士们去打赣州,甚至去打南昌这样的大城市,真得现实吗?

  老谷那边怎么打下的太原,我不知道,但我听说苏俄给了四路军不少援助,他们的力量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比的,我们不能因为老谷能打下太原,就觉得红一可以打下赣州、南昌,不是那么一回事!

  情况差得太多了!

  我支持老毛,就是因为看到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要是我们很强大,也许可以不在意,但现在又是敌强我弱,搞出这么多敌人,真得是好事吗?”

  见任弼时同志沉默不语,王稼祥想了想说道,“老罗,我知道大家不喜欢老毛,觉得他脾气臭,阴阳怪气,跟谁都搞不好,但我们看人,不能这么片面呀!

  咱们必须承认,老毛是个能人,他能拉扯出这么大的局面,太不容易了!

  他一手把苏区拉扯得这么大,苏区的种种情况,他比谁都了解,也比谁都珍惜!

  如果我们的办法真有效果,他会不采用吗?

  他难道不知道打下大城市,对我们的发展更有利吗?”

  说到这里,王稼祥同志又一次叹息了一声,这才最后说道,“老罗,你马上要去当省委书记,肯定会遇到这些实际问题,希望你能够好好想一想,有些事没那么简单!

  咱们有现在的发展不容易呀,小心一些,我看还是很有必要的,要是牺牲多了,革命遇到挫折了,那实在太可惜了,也没办法对牺牲的同志交代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